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是木匠皇帝(池塘)-第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就连收税的城门官对人都客气了许多。平日里的一些常例,现在也不收了,看着那两面巨大的登闻鼓,百姓心里仿佛一瞬间就有了底。所有人都知道,自己有地方告状了,无论是谁都不可以欺负自己,有官府给自己做主。就算官府不给自己做主,皇上也会给自己做主。

轻轻的将手里的茶碗放下,看了一眼身边的陈洪,天启皇帝沉声问道:“外面怎么样了?有没有什么不稳定的因素?”

“回陛下,外面现在都在颂扬陛下的英明神武,刚刚登基就获得了辽东大捷,现在有惩治贪官污吏,设立登闻鼓,陛下这样的作为可是非明君圣主不可为啊!这几天称赞陛下的折子就没断过,无门外面每天都有磕头的百姓。”陈洪高兴的笑着,一脸兴奋的说道。

淡然的笑了笑,天启皇帝沉声道:“这登闻鼓轻易是不会响的,虽然话是那么说,没有被逼到绝路上,没有百姓愿意告御状。登闻鼓就是告诉百姓,朕会为他们做主,也是为了告诉那些官员,不要太过为所欲为。”

“陛下英明!”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陈洪恭敬的说道。

“杨鹤那里的案子审的怎么样了?朝堂上的官员有什么反映?”天启皇帝淡然的笑了笑,沉声问道。

“回陛下,杨大人那里一切顺利,相信很快就会结果的。只有朝堂上,没有什么意动,毕竟陛下剪除的都是东林党,现在朝堂上可没有人会为他们求情,落井下石的倒是大有人在!”颇为感慨的谈了口气,陈洪也有些无奈的说道。

笑着看着陈洪,天启皇帝玩味的道:“看来你也感触颇深啊!朕问你,这派过去的那两个人怎么样?”

“回陛下,钱龙锡到了礼部,李标去了兵部,这两个人都很有才能。刚去的时候还有一些忙乱,现在好很多了,大部分的事情都能处理的井井有条了!”陈洪颇为敬佩的看着天启皇帝,恭敬的说道。

第二百零九章内阁大学士

……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道:“这次内阁大学士韩旷被辽东的案子牵连,内阁之中就只剩下一个两个大学士了。孙承宗坐镇辽东,京城就剩下一个刘一璟,这样吧!你去把刘一璟给朕找来,朕有话和他说!”

“是陛下,内臣这就去办!”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陈洪恭敬的说道。

整理了一下自己,天启皇帝就来到了乾清宫,时间不长,刘一璟也走了进来。

看着走进来的刘一璟,天启皇帝微微一愣,原本那个精神矍铄的老者已经不见了,现在的刘一璟看起来很是颓然。轻轻的叹了口气,天启皇帝知道这次的事情对刘一璟的打击颇为严重。

来到大殿的中央,刘一璟撩起衣服跪倒,口中大声的道:“臣刘一璟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上下打量着刘一璟,天启皇帝知道这位大学士心中有抱负,也不像东林党人光说不练,这也是天启皇帝这次没有拉他下水的原因。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颇为关心的道:“爱卿起来吧!”说着对一边的小太监招了招手,沉声道:“给刘爱卿搬一把椅子来,朕和爱卿坐下说。”

等到刘一璟坐下了,天启皇帝沉声道:“爱卿,朕看你气色不怎么好,等一下朕让太医给你看看吧!”

“谢皇上,臣年老体衰,不堪大用了!”苦笑着摇了摇头,刘一璟有些颓然的说道。自从这次的事情除了,刘一璟差一点就病倒了,心里百味陈杂,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爱卿这是什么话,廉颇七十,尚能饭否?爱卿这个年纪,正是老成持重,一展抱负的大好机会!”天启皇帝把脸一沉,沉声说到。

抬起头看着天启皇帝,刘一璟跪倒在地,一脸凄然的说道:“陛下,辽东的案子牵连颇广,臣与韩旷还有赵南星交情匪浅。臣虽然没有参与其事,可是心中愧疚不已,希望陛下准许臣辞官归乡。”

看着跪在地上的刘一璟,天启皇帝的脸猛地沉了下来,沉声道:“爱卿是不是以为朕是故意的?是不是以为朕看不上东林党的人?”是不是以为朕下一个下狱的就是你?”

“臣不敢!”刘一璟见天启皇帝生气了,赶忙说道。其实刘一璟心里还真是这么想的,毕竟天启皇帝这次整治都是东林党,他也是东林党,天启皇帝贬斥了他才是正常的。

走到刘一璟的身边,将他搀扶起来,天启皇帝声音柔和的说道:“爱卿,真不是昏庸的皇帝,处置那些人是有原因的,这些人结党营私,都是罪有应得。爱卿可以到杨鹤那里去听审,看看朕是不是愿望了些人!”

“陛下,臣知道这些人都是罪有应得,臣只是没有想到陛下心胸如此宽广,是臣误会陛下了!”刘一璟见天启皇帝说的言辞恳切,低着头有些尴尬的说道。

“爱卿,现在内阁之中就剩下你和孙承宗了,孙承宗现在又在辽东,内阁的事情以后还要倚仗爱卿。从今天开始,爱卿加少保,任内阁次辅,孙承宗在辽东期间,内阁的事情全都交给爱卿。”天启皇帝拍着刘一璟的肩膀,沉声说道。

不敢置信的看着天启皇帝,刘一璟连忙跪倒,大声的道:“陛下,臣,臣一定尽心竭力!”

“爱卿,朕要做的事情很多,大明的情况已经这样了,朕需要爱卿为大明做些事情。朕不知道该怎么说,不过朕知道爱卿的为人,朕希望爱卿能够多劳累些!”天启皇帝笑着看着刘一璟,声音柔和的说道。

跪在地下,刘一璟颇为动情的说道:“陛下,臣定当肝脑涂地,以报陛下知遇之恩!”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道:“蓟辽总督刘彻被下狱了,朕想将孙承宗辽东督师的位置拿掉,让他去做蓟辽总督。内阁之中就只有爱卿一个人,朕想在选几个内阁大学士,不知道爱卿有没有合适的人选?”

刘一璟微微一愣,没想到天启皇帝会让自己推选阁臣,真是对自己信任有加。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刘一璟沉声道:“陛下,内阁之中应该有五位内阁大学士,孙大人为内阁首辅大学士,还有臣,不知道陛下想要几人入阁?”

略微沉思了一下,天启皇帝沉声道:“既然如此就在选三人入阁吧!内阁大臣的人选定下来之后,朝中空缺的官员也要尽快补齐,不然很多事情没有办法做!”

“陛下,臣以为应该利用这次的机会展开京察,将那些昏聩无能的官员,贪赃枉法的官员,全部贬斥回籍。进一步区分六部的管辖范围,使整个朝廷能够上情下达!”刘一璟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沉声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道:“爱卿果然是胸中有抱负,不过眼前还是将官员补全吧!明年就是大举了,选拔人才也是朝廷的重中之重,这个不能耽搁。至于京察的事情,等到官员补齐,朕就交给爱卿去办!希望爱卿能够不辜负朕的信任!”

“陛下放心,臣定当尽心竭力!”此时刘一璟的心终于放下了,天启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并不是说说而已。心中烦闷的情绪一扫而空,刘一璟顿时觉得自己的心里充满了干劲,仿佛年轻了好多岁!

“话题扯得有点远了,还是说说刚刚内阁大学士的问题吧!爱卿有什么合适的人选尽管说出来!”见刘一璟的神态,天启皇帝知道这位老大臣已经活了过来,笑着说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刘一璟沉思了一下,颇为严肃的道:“陛下,臣问一句陛下是想推举朝堂上的大臣,还是在朝在野都可以?”

看着刘一璟,天启皇帝有些迟疑的道:“这有什么区别吗?”

“回避下,如果在朝中挑选,那就需要重臣推举,或者陛下直接任命。这些人选也是超中国为官之人,不过在臣看来,现在朝中没有哪位大臣适合入阁,六部尚书都不合适,也没有哪位是德高望重的。倒是有很多大臣,当年因为各种原因致仕的,虽然有些是身体不好,不过大多都是在朝中受到排挤。臣觉得如果选内阁大学士,可以找这些人入朝。一来可以彰显陛下唯才是举,二来这些人都是曾经在朝为官,很多人都是门生故吏遍天下,做起事情来方便很多!”刘一璟想了想,沉声说道。

缓缓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道:“爱卿想的果然周到,看来爱卿果然是有才能的人。既然这样,那爱卿有什么合适的人选?”

“回陛下,臣知道一个人,只是不知道该不该说!”有些迟疑的看着天启皇帝,刘一璟颇为为难的说道。

笑着拍了拍刘一璟的肩膀,天启皇帝颇为轻松的道:“有什么话说吧!朕是那种小气的皇帝。”

“是陛下,这个人叫高宏图,是郊县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虽然还很年轻,可是颇有才能,只是这个人脾气很是耿直。”有些犹豫的看着天启皇帝,见天启皇帝点头,刘一璟才道:“高宏图原本是中书舍人,陛下刚刚登基的时候,很多人弹劾方从哲勾结李选侍。高宏图站出来为方从哲辩解,希望陛下不要处置方从哲,后宫的事情也不要过多的张扬。只是高宏图的上书被人压了下来,吏部出了公文要把他调到陕西去。高宏图一气之下,挂印归家!”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轻轻的叹了口气,高宏图是心灰意冷了。朝中权臣当道,小皇帝刚刚登基,自己不能力挽狂澜,也不忍心看到朝中乱局。

沉吟了许久,天启皇帝笑着道:“既然如此局算他一个,希望爱卿没有保举错认!”

“陛下放心,高宏图的人品和能力,臣愿意拿性命担保!”刘一璟见天启皇帝如此说,顿时面露喜色,大声的说道。

“爱卿,还有其他的人选吗?”笑着看着刘一璟,天启皇帝沉声问道。

略微沉吟了一下,刘一璟沉声道:“陛下,既然如此那臣就再推举一个人,不过这个人是在朝廷任职的。他叫刘鸿训,原本是南京吏科给事中,张居正被弹劾,他力主张居正无罪。上书为张居正辩白,被神宗皇帝治罪,降职为民。万历四十一年,刘洪汛登科,当年受了庶吉士,现在又做了翰林编修。不过因为张居正的事情,刘洪汛一直受到排挤,他一直相信改革变法是对的。直到现在,刘鸿训还是翰林编修。”

天启皇帝真的没有想到,朝中还有这样的大臣,这么多年矢志不渝,又是赞成改革,这样的大臣正是自己需要的。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沉声道:“好,非常好!就让他入阁吧!朕过几天亲自见一见他,看看他有什么想法!”

“陛下圣明,至于这最后一个内阁大臣,臣觉得还是让朝堂上的大臣推举一下吧!如果有什么合适的,陛下在选一个!”看着天启皇帝,刘一璟沉声说道。

第两百一十章杨嗣昌

……

静静的想一想,天启皇帝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不由沉声问道:“刘爱卿,朕记得朕前几天听说过一个高宏图,现在还在袁应泰的手下。他似乎对工部的事情颇有见解,不知道爱卿说的是不是这个人?”

微微一愣,刘一璟也拍了拍额头,一脸恍然的道:“是的陛下,看臣这个记性,就是这个高宏图。臣想起来了,当初是臣和孙大人提到的,便把他再一次召回到了朝里,真是糊涂了。”

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有些迟疑的问道:“刘爱卿,高宏图现在在工部任职,如果让他入阁,是不是有些不妥啊?”

“陛下,不知陛下在担心什么呢?”有些不明所以的看着天启皇帝,刘一璟迟疑的问道。

“这个爱卿你看,工部的尚书袁应泰还没有入阁,如果让高宏图入阁是不是有些不妥啊?”看着刘一璟,天启皇帝有些犹豫的说道。

听完天启皇帝的话,刘一璟轻轻的皱着眉头,半晌才小心的道:“陛下,臣一句话不知当不当讲?”

“爱卿尽管说啊!爱卿与朕不会有什么隔阂,有什么话尽管说,朕不会怪罪!”天启皇帝看着刘一璟,轻声的说道。

“陛下贵为天子,这天下都是陛下的,对于官员来说,做官其实就是在为陛下做官。官场虽然是论资排辈的地方,可是那是在臣子里面,在陛下这里不可以。无论什么时候,陛下都要给人一种任人唯贤,唯才是举的姿态。皇上现在很年轻,一定要给所有的官员一种感觉,只要有才能,真心为国,无论年龄大小,资历深浅,都能得到皇上的重用,这才是为君之道!”刘一璟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沉声说道。在皇帝面前大谈为君之道,这就非常的不妥,这也算是刘一璟对天启皇帝最后一次的试探。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轻轻的将刘一璟搀扶起来,一脸认真的道:“爱卿,忠君爱国,实乃国之干城!今日爱卿这一番话,恍若醍醐灌顶。朕年轻的时候没有这个福分,等到朕立了太子,就让爱卿做太子的老师!”

“陛下,臣惶恐!”刘一璟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是心里却放下了,天启皇帝虽然年轻,可是这心胸真的不是一般的宽广。

“爱卿,朕对贪官、昏官一定不会手软,可是对终于大明、忠于朕的官员,朕是一定不会亏待的!爱卿以后大可放手是为,朕不会怪罪爱卿的!”天启皇帝一脸认真的看着刘。一璟,沉声说道。

用力的点了点头,刘一璟颇为感动的道:“陛下,臣定当鞠躬尽瘁!”

“爱卿,这推举阁臣的事情,下一次早朝的时候,朕会提出来。至于人选除了今天的两个人,爱卿在好好的想一想,朕也想一想!”天启皇帝面色一整,沉声说道。

“是,陛下,臣这就告退!”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刘一璟恭敬的说道。

等到刘一璟离开,天启皇帝想了想,对一边的陈洪吩咐道:“把孙传庭找来,让他快点来!”

“是,陛下,内臣这就去!”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恭敬的说道。

天启皇帝在大殿里静静的沉思,心中不断的翻转着,想着自己的想法,时间不长,孙传庭便在陈洪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看着走进来的孙传庭,天启皇帝的心里颇为欣慰,虽然明末战乱四起,内忧外患。可是大明朝也有着不一样的优势,那就是人才。无论是远在辽东的孙承宗,还是面前的孙传庭,都是世间少有的人才。无论是能力还是忠诚度,都是历史上少有的,这些人才是振兴大明的关键。

让天启皇帝诧异的是,孙传庭此时一身的戎装,顶盔掼甲,罩袍束带,腰间挎着宝剑。这一刻天启皇帝有了意思错觉,面前的不是一个文官,而是一个商场宿将,古人所说的儒将指的应该就是孙传庭,一个书生有了武魂。

来到天启皇帝的身边,孙传庭便想要跪倒,天启皇帝轻轻的挥了挥手,沉声道:“爱卿免礼吧!”

“谢陛下!”对着天启皇帝一抱拳,孙传庭沉声道。

缓缓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道:“爱卿,三大营没什么事情吧?”

“回陛下,一切安好!”孙传庭和很多文官不同,他并不善于言辞,更多的时候,他喜欢做。少了那些夸夸其谈,多了一些成熟稳重,反而更加的让人信任。

看着一脸干练的孙传庭,天启皇帝沉声道:“自从爱卿统帅三大营开始,成绩斐然,朕心甚慰。朕现在想知道,三大营现在有多少人?是否能够一战?”

微微一愣,孙传庭沉吟了一下,才颇为认真的说道:“陛下,三大营原本有七万人。臣到了三大营之后,裁撤了一些,还有五万人。其中神机营一万,神枢营一万,五军营五万人。至于打仗的问题,现在的三大营没有经过战阵,以往的军纪也很散漫,臣接手的时间尚短,想要三大营有战力,恐怕还有一些时间。”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道:“爱卿已经做的很不错了,这三大营里一万的神机营,使用的是火器,一万大的神枢营是骑兵,三万五军营则是步兵。朕一直希望,三大营能够恢复昔日的荣光。想当年三大营随成祖征讨蒙古,那是何等为威势,看到现在的三大营,朕的心里很难过啊!”

“陛下,臣虽然没有诸葛武侯的才干,可是臣敢保证,只要给臣一年的时间,一定能将三大营练成精锐。不过想要成为百战精锐,那不是能练得出来的,需要拉到战阵上和建奴大几仗。臣相信,在经过几场战斗之后,三大营就能成为真正的精锐!”孙传庭对着天启皇帝一抱拳,大声的说道。

孙传庭的话掷地有声,天启皇帝则是淡然的笑了笑,如果是别人说这样的话,天启皇帝肯定嗤之以鼻,可是同样的话出自孙传庭的口中,天启皇帝却相信,这是真的。

看着孙传庭,天启皇帝颇为认真的点了点头,沉声道:“爱卿,朕知道你说的是真的,朕也相信你能做到。今天朕找爱卿来是有别的事情,想听听爱卿的想法。”

“陛下有什事情尽管吩咐,臣自当尽心竭力!”虽然不知道天启皇帝想说什么,可是孙传庭深知为人臣子的本分。

略微沉吟了一下,天启皇帝沉声道:“辽东的事情想必爱卿也听说了,朕一段时间一直在为辽东的事情忧心!事情到了现在这个地步,朕想对辽东进行一次彻底的改革。改革虽然分为军政两个方面,可是重点还是军队,毕竟辽东总是在打仗。”

“是,陛下。辽东的事情臣听说过一些!”孙传庭见天启皇帝看着自己,不由沉声说道。

“蓟辽总督刘彻已经下狱了,这个位置非常的重要,这想把孙承宗放到这里。对于孙承宗的才能朕是非常信任的,这样在辽东就缺了一个督师。辽东的政事上有辽东巡抚杨涟,朕没什么好担心的。可是军事上,就只有一个辽东经略熊廷弼,朕需要一个人带着坐镇辽东。”天启皇帝看着孙传庭,神情颇为认真的道。

撩起自己的战袍跪倒在地,孙传庭沉声道:“陛下,臣愿去辽东,只要陛下剑锋所指,臣甘愿为马前卒!”

把孙传庭搀扶起来,天启皇帝沉声道:“朕知道爱卿的忠心,可是不光是辽东,三大营的人马也要有人统带。朕准备将扩充三大营,将三大营的人马扩充到十万,朕需要的是一只精锐的三大营。”

看着孙传庭,天启皇帝沉声道:“这件事情如果交给没有能力的人,朕不放心,这两边都需要爱卿,朕很为难!”

听了天启皇帝的话,孙传庭也为难了,按照心里的想法,他是非常的想去辽东的。虽然走的是文官的道路,可是孙传庭的骨子里希望能够纵横杀场,辽东才是英雄用武之地。可是如果扩充三大营,也确实是一件大事,自己也走不开啊!

沉吟了许久,孙传庭面露喜色的道:“陛下,臣想起一个人,能够代替臣的位置!”

有些惊喜的看着孙传庭,天启皇帝迫不及待的问道:“谁?爱卿快说!”

“陛下,乃是左都御史杨鹤的儿子杨嗣昌,杨嗣昌从下知兵事,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让杨嗣昌掌管三大人,肯定万无一失,而且肯定能为陛下练出一支精兵。”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孙传庭大声的说道。

听了孙传庭的话,天启皇帝微微一愣,杨嗣昌,这个名字天启皇帝十分的熟悉。以前没有想起来,在孙传庭的提醒下,天启皇帝终于想了起来。

见天启皇帝没有面露喜色,孙传庭心里就是一沉,看来天启皇帝知道杨嗣昌。这里面肯定有自己不知道的地方,不过天启皇帝那么信任杨鹤,对他的儿子应该也更加的信任才对啊?

第二百一十一章阎应元

……

轻轻的叹了口气,天启皇帝有些为难的看着孙传庭,眼中的神色颇为复杂。杨嗣昌这个人后世对他的评价很差劲,他害死了卢象升和熊文灿。招抚陕西的张献忠等人本来是他的计谋,张献忠降而复叛,杨嗣昌就让熊文灿顶了罪,将熊文灿斩首,传首九边。

在后来的战役之中,因为和卢象升不和,使得卢象升战死沙场,含恨而亡。这样的人天启皇帝无论如何是不会启用的,三大营以后会有大用,如此重要的位置,天启皇帝怎么可能放给他呢!

静静的想了想,天启皇帝忽然想起了一个人,当年上大学的时候,第一看到这个人的事迹,天启皇帝感慨颇深,久久不能释怀。在这个时候,天启皇帝终于把他想起来了,这个人就是明末抗清第一人阎应元。

缓步的在大殿里来回的走动,天启皇帝慢慢的回忆自己的记忆,天启皇帝记得很清楚,史书上是这样写的:阎应元,字丽亨,汉族,北直通州人,明末抗清名将。任江阴典史期间,率六万义民,面对二十四万清军,孤城困守八十一天,使清军连折三王十八将,死七万五千人。城破之日,义民无一降者,幸存者仅老幼五十三口。阎应元被俘后坚决不向清廷贝勒下跪,被刺穿胫骨,“血涌沸而仆”,却始终没有弯下膝盖,终英勇就义。

天启皇帝到今天还记得,自己看到这段记载的时候,险些泪流满面。一个江阴县的典史,在大明朝的官员里来说,根本就是不入流的官员。可以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但有着崇高的民族气节,更有着卓越的才能。时至今日,天启皇帝还记得阎应元死前刻在江阴城头上的那首诗:八十日带发效忠,表太祖十七朝人物。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

想到这里,天启皇帝不由想到了另一件事情,那就是八股取士。靠着八股文选出的官,全都投靠见建奴了,可是像阎应元这样的人才,却被埋没掉了。

苦笑着摇了摇头,天启皇帝知道自己想的太远了,想要改革八股文,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只能慢慢来。

见孙传庭还一本正经的站在那里,天启皇帝缓缓的点了点头,沉声道:“爱卿的心意朕明白了,辽东的事情朕就交给爱卿了,爱卿回去等朕的圣旨吧!至于由谁来接替爱卿的位置,朕要在好好的想一想!没什么事情,爱卿先回去吧!”

“是,陛下,臣告退!”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孙传庭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缓步的走回龙书案的后面,天启皇帝揉了揉自己的额头,坐在龙椅上静静的想事情。看着站在不远处的陈洪,天启皇帝沉声道:“杨鹤那边有什么进展吗?事情是否顺利?”

“回陛下,事情挺顺利,案子人证物证俱在,没有什么值得怀疑的。相信杨大人很快就该上折子了,毕竟案子审完了,这罪怎么定,还是要陛下说的啊!”恭敬的施了一礼,陈洪笑着道。

轻轻的叹了口气,天启皇帝的面色丝毫不变,轻声的说道:“有什么好看的啊!不是有大明律吗?难道大明律是摆设?就按大明上的刑法处置!”

听着天启皇帝淡然的话语,陈洪觉得自己的后辈直冒凉气,虽然他不能将大明律背下来,可是还是知道很多东西的。对于大明律的严苛程度,陈洪非常的明白。原本以为这次的案子牵扯到这么多的人,天启皇帝会法外开恩,如果真的按照大明律执行,那菜市口就有的忙了!

沉吟了以下,天启皇帝笑着道:“对了,那些查抄的东西都应该来了吧?怎么样有没有清点过?”

“回陛下,已经全部存入内库了,扣除留在辽东的六百万两,白银总共两千六百万两。其他的古玩字画还有珍宝,很难估算它们的价值,已经全都存到库房里面去了!”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陈洪恭敬的说道。

满意的点了点头,天启皇帝笑着道:“好啊!暂时不必为钱发愁了,不过这钱也不禁花,都不知道能不能花到年底。”

看了一眼陈洪,天启皇帝沉声问道:“方家的事情怎么样了?”

“回避下,方家的麻烦已经摆平了,主要针对方家的商号被抄了两家,其他的也都偃旗息鼓了。顺天府那边,内臣已经怕人去打过招呼了,没什么问题了。”献媚的笑了笑,陈洪一脸恭敬的说道。

“你今天去一趟吧!与方家定一个契约,该送去的东西都送过去,把商号的事情定下来!你安排一些得力的人手,可以像骆思恭和魏朝要一些人。不过要把话说在前面,这些人是朕要的,以后无论是东厂还是锦衣卫都不允许接触这些人。你把这些人的档案全都拿过来,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个商号不能为他人做嫁衣!”轻轻的揉了揉自己的额头,天启皇帝有道:“对了,朕要找一个人,这个人叫阎应元,是北通州人氏。现在应该还没做官,不过应该有举人的功名,你让人去查一查,找到之后把人给朕带来!”

对着天启皇帝施了一礼,陈洪恭敬的道:“是,陛下,内臣这就去办!”

看着陈洪出去忙碌,天启皇帝忽然觉得有些累,便轻轻的合上眼睛睡着了。

离开皇宫的陈洪直接到了东厂,把自己的来意一说,魏朝自然不能说什么,天启皇帝的话就是圣旨,他可是不敢违背。虽然很好奇天启皇帝为什么要这些人,可是魏朝深知知道多了活不长。

在东厂交代完事情之后,陈洪直奔下一个目标锦衣卫衙门,把自己的来一个骆思恭一说。骆思恭自然也是拍着胸口答应,在得到天启皇帝并不是想开西厂之后,骆思恭的心才放到肚子里,至于天启皇帝想做什么,骆思恭才不想知道呢!不过在听说天启皇帝在找人,骆思恭自然也是拍着胸脯保证。北通州距离京城才多远,骆思恭保证晚饭前就把人带回来!

一切顺利之后,陈洪便换了一套衣服,粘上胡子,坐着小骄来到了方家的门口。

和上次不同,这次陈洪刚刚到方家的门口,方行就迎了出来,把陈洪接了进去。

来到客厅分宾主落座之后,陈洪喝了一口茶,笑着道:“方掌柜,怎么样?方家没有事情拉吧?”

“谢谢陈员外,顺天府那边已经有消息了,你们的东家真是太有能力了!”对着陈洪一抱拳,方行颇为感激的说道。

“方掌柜,我可要提醒你,不是你们东家,是我们东家。从今以后,以方家就是我们东家的人了,称呼上要注意!”颇为不满的看了一眼方行,陈洪沉声道。

微微一愣之后,方行猛地拍了自己一下,笑着道:“是方某的错,是咱们的东家,咱们的东家!”

缓缓的点了点头,轻轻的将茶杯放下,陈洪沉声道:“方小姐,如果想见陈员外的话,就出来。我相信方掌柜一定不会怪罪你,不过这样偷听可不是好习惯!”

微微一愣之后,方行的脸就是一沉,颇为不悦的道:“菲儿!你给我出来!”

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向前挪,手里不断的撕扯着手绢,方菲都不敢抬头看自己的父亲。来到大厅里,对着陈洪轻轻一拂,娇声道:“菲儿见过陈员外!”

轻轻的挥了挥手,陈洪笑着道:“好了,真是个不错的小姑娘。方掌柜,人生在世能够儿女双全,子孙满堂就是最幸福的事情。很多人想要却没有这个机会啊!希望你能在珍惜来之不易的一切。”

“陈员外说的是,方某一定会的!”狠狠的瞪了方菲一眼,接着方行便对陈洪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沉吟了一下,方行笑着问道:“陈员外,不知道这次到方某这里来,有什么吩咐!”

“方掌柜,商铺的事情已经准备好了,这里有两文书,其中一份是东家的,另外一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