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锦衣当权(长风)-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耍凳裁匆膊恢匾

何况他比杨溥资格还要老,可以说是定朝神针,本身还掌握着大明王朝最神秘的一支情报机构,教坊司秘谍。

就连王振也要让他三分,这教坊司秘谍遍布全国,隐匿于民间,可以是妓女,可以是乞丐,也可以是江湖大佬。

当然,教坊司女谍是最多的,而且还不仅仅针对国内,国外也有教坊司秘谍的存在。

这些都掌握在胡濙手里。

这支情报力量相对独立,当初成立的目的是为了寻找可能没有被大火烧死的建文帝。

胡濙正是这个任务总负责人。

有没有找到建文帝,只有胡濙和死去的永乐大帝知道了,因为,找寻的最终结果,胡濙只告诉了建文帝。

之后胡濙就进入中枢,历经仁宣两朝,再到当今皇帝,加上之前的建文朝,可谓是五朝元老。

一口气推荐了三个人,这意思是,这三个人当中,皇上您选一个吧。

“都察院,有什么意见?”

“都察院没有意见。”都察院左督御史王文出列道。

“朕是问你可有人选?”

“这……”王文犹豫起来。

“臣举荐工部左侍郎、东阁大学士高谷出任内阁首辅!”于谦突然出列道。

“于爱卿,你推荐高谷?”

“是的。微臣推荐高谷,高谷为官清廉,办事公允,是不可多得的栋梁之才,何况高谷已然身在内阁,熟悉阁务,若由他执掌阁务,朝臣必然信服!”于谦道。

“高爱卿,于爱卿推荐你出任首辅,你意下如何?”朱祁镇笑着问高谷道。

“微臣已经年逾花甲。身体大不如前。首辅之位如此之重,微臣恐难担当。”高谷忙出列道。

“这么说,你不愿意当这个首辅了?”

“老臣并非不愿意,而是比老臣有资格担当首辅的人多了。再怎么轮也轮不到老臣。”高谷忙道。

“呵呵。好。高老爱卿倒是诚实的可爱。”朱祁镇哈哈一笑。

内阁六个人中,杨溥不谈,其余五个人其实都有资格出任首辅的。要说谁的几率最大。

两个人,一个是陈循,他已经是次辅了,就算当不上首辅,他这个次辅的位置暂时也没有人能够顶替。

还有一个就是曹鼐了,曹鼐是宣德八年进山,才四十五岁,正当壮年,而且他还是有杨荣和杨士奇两位前任首辅联名推荐入阁的。曹鼐虽然在内阁中排名第三,杨荣死后,杨士奇常病,阁务多交给他处理,所以曹鼐对阁务的熟悉程度还在陈循之上。

后面三个人,苗衷是兵部右侍郎,入阁时日尚短,首辅之位基本不用考虑。

然后就是高谷和马愉了。

高谷是老臣了,但是入阁时日并不长,虽有资历,但在内阁中排位并不靠前,所以,他有希望,但希望不大。

最后一个马愉,这个人是个状元,还是明朝江北第一个状元,正统五年以侍讲学士入阁,随后升任礼部右侍郎,而他的坐师正是内阁首辅杨溥。

马愉年逾半百,但他的身体算是几位内阁大学士中最差的一位,经常生病。

所以,马愉担任首辅的可能性是最小的,而且陈循跟马愉关系不和,两人常常为朝政而起纷争。

所以马愉若是担任首辅,陈循就该尥蹶子不干了。

首辅人选,从六部堂官中再选出一个来,几率不大,毕竟皇帝也希望朝政平稳,而从这后面的五个人中选一个,那是首选。

谁来出任首辅呢,若是按照资历来选的话,那高谷倒是有机会,可论入阁时间长短来说,这曹鼐虽然年纪轻,可入阁时间已超过十年了。

这可不短了。

皇帝也在考虑,把陈循升上去,这最省事儿,但是陈循的性子他有些不喜欢。

这家伙太固执己见了,有些刚愎自用,这做首辅,就是宰相,宰相要是没一点儿肚量,那怎么能够管理这么大的国家?

一国宰相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这是不行的,尤其是跟自己平时有意见的人。

曹鼐,年轻了一点儿,相对而言也不算太年轻了,就是担任首辅的话,未免会有些非议。

高谷,老是老了,可是进取的锐气不足,选来选去,都有优缺点。

朱祁镇的目光不由自主的朝王振的脸上投来,希望这位自幼提点他的老师能够给他一个好建议。

但是这种大朝会,王振身为司礼总管太监,张嘴说话是很犯忌讳的。

偶尔说一句无关紧要的话倒是无所谓,这要是插手朝政事务,恐怕下面的站着的御史言官们会第一个冲上来跟他理论。

今天大朝,这首辅人选是要定下来的,这是议题之一,首辅定不下来,这朝臣们的心就定不下来,这人心不稳,如何能安心王事?

王振心花怒放,但是他并没有任何表现,而是一副平静如水的表情,对皇帝的询问并不回应。

皇帝没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忽然余光一扫,看到了站在廊柱下的孟岩。

皇帝并不知道孟岩今天担任轮值千户,看到孟岩出现,他甚是惊讶,脱口就道:“孟爱卿,你也来了。”

群臣的目光都随着皇帝的面部朝向的方向往站在廊柱下的孟岩望去。

擦!

我只是来轮值站岗的。又不是来上朝的,你这么一招呼,这不是把他置于众目睽睽之下。

“微臣甲胄在身,不便行礼,还请皇上恕罪!”孟岩大声道。

“无妨,没想到爱卿今天轮值护卫,朕还是第一次看到你穿甲胄的模样,很英武!”朱祁镇出口赞道。

“谢皇上夸奖,为皇上站岗轮值,保驾护航。是微臣应尽的责任!”孟岩大声道。

这个时候不表忠心。那是傻蛋,反正说几句肉麻的话而已。

“好,爱卿说的好。”朱祁镇抚掌大笑,“孟爱卿也听到了。今天大朝。朕与大臣们商议之事。你觉得胡老爱卿和于爱卿推荐的四位爱卿中谁可胜任内阁首辅这个职位?”

“这个不大好吧,微臣是锦衣卫,内阁的事情微臣根本弄不明白。再说文武分工,臣是武人,文人的事情弄不明白,微臣也不认识这四位大人呀?”孟岩忙道。

“那爱卿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来,给朕从他们四位中选出一个来担任首辅?”朱祁镇突发奇想道。

“这不好吧?”孟岩脑子里浮现起“投票选举”四个大字来。

“有什么不好,你的办法若是好,朕赏赐你一件蟒衣如何?”朱祁镇道。

蟒衣,孟岩偷偷的瞄了一下王振和金英,这两人身上穿的正是大红蟒衣,当然,凭他的品级,弄一身青蟒衣就不错了,红蟒衣怎么的还的要上两个品级才行。

这蟒衣要比麒麟服高一等级,锦衣卫南北镇抚史按例都是穿蟒衣的。

“皇上,不可……”

“怎么就不可了?”朱祁镇转过身来瞪向那名发声的大臣。

“皇上间拔首辅大臣,这是何等重要的国事,岂能将这等大事交由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决定?”那三品侍郎指着孟岩,十分愤怒的道。

“刘侍郎,皇上只是说让孟千户想一个办法来从四位首辅候选人中选出一人来担任首辅,并没有说将此事交给孟千户决定,你的话也太离谱了?”跟孟岩有个合作的都察院右都御史陈镒站出来仗义执言道。

那刘侍郎顿时被呛的脸色通红。

“即便如此,皇上也不该向如此一个低级的千户询问这么重要的事情,难道这大殿之中官员竟然没有一人比得过这位孟千户吗?”有一位朝臣占了出来,看品级还不低,三品。

通政司通政使李锡,这家伙是王振的死党,通政司又称“银台”,掌管接受和检查内外一切奏章和臣民密封申诉之事,这个位置十分重要。

王振就是通过通政司和李锡等狼狈为奸,构陷忠良的,内外奏章往往都要通过通政司,这么一个重要的进言渠道被王振掌握了,这皇上能看见的都是他让看的,而他不想让皇帝看的,自然也就看不到了。

这李锡是王振的手下爪牙,锦衣卫跟东厂、司礼监势成水火,自然也就成了他李锡的敌人。

“那李爱卿认为何人可担任首辅大臣呀?”

“微臣……”李锡一下子哑口无言了,还吓的冒出一身冷汗。

“李爱卿想必有办法替朕分忧,要不,这内阁首辅大臣由你来定?”

“微臣不敢,微臣罪该万死!”李锡吓的噗通一声跪在地上。

说实话,这四个人选,皇帝朱祁镇也一时间难以决断,可以押后再议,但这不是他想要的。

“孟爱卿,你若有好办法,尽管说出来,朕不怪罪你!”朱祁镇道。

“皇上,微臣没有办法!”孟岩想了一下,最终还是决定不说,自己若是再在大朝上出风头,怕是离祸事不远了。

何况还是这么做,还会抢了皇帝的风头,这就更是祸事了。

“也罢,此事就容后再议吧,这四个人选朕再仔细考虑一下。”朱祁镇有些失望的一挥手。

第四百五十五章:定首辅(三)

大朝随后散了,各部院大臣们也都各归各家,各找各妈去了。

孟岩继续当值,不到时辰换班,他是不能离开的,这是规矩,以后每个月都要轮值。

这是他升任千户之后必须要履行的义务,这官儿到哪儿都不是那么好当的。

孟岩在进宫内当值,那是一个新人,新人自然被人关注。

宫中常备警卫力量是锦衣卫的大汉将军营,这个是自成一系的,这些人虽然隶属锦衣卫,但真正管理他们的是驸马都尉井源,皇亲国戚。

所以而孟岩这样的轮值千户只是不时的在宫里混个脸熟,锦衣卫内部还是可以自由调动的。

大汉将军营,那可算是元勋之后集中的地方,随便一个小校都有可能是什么奉天靖难的功臣之后。

还有大汉将军营的俸禄都是双俸,逢年过节的,还有东西发,待遇比一任七品县令还要强三分。

孟宪和郭怒都出自大汉将军营,能够在大汉将军营内做一个百户,那都是相当了不起的。

郭怒也是做了百户后,从大汉将军营出来后,不就就做到千户,然后升任佥事,同知,如今更是做到了指挥使。

在大汉将军营十几年,也不过做到百户,可从大汉将军出来,从百户到指挥使,也不过十年而已!

“孟大人!”

“樊将军!”

孟岩与护卫将军樊忠交接换班,结束了这一次大朝的轮值任务。出宫返回衙署。

“大人,郭大人来了。”自从跟了孟岩,郭小超对郭怒的称呼也变了。

“郭叔来了,说了什么事儿吗?”孟岩有些奇怪,郭怒几乎是没主动来巡察司衙门找过他,今天这是怎么了?

“没说,就吩咐了,大人下值回来,马上去见他。”郭小超道。

“我知道了,你先去忙吧。”孟岩点了点头。郭怒来找他。八成跟今天大朝会上的事情有关。

“郭大人来也不提前招呼一声,下官也好准备一下。”孟岩嬉皮笑脸的走进来道。

“少贫嘴了,坐下说话。”郭怒反客为主道。

“郭大人是为早朝上的事情来的吧?”孟岩坐了下来,嘿嘿一笑。问道。

“就知道你小子聪明。”郭怒道。

“郭大人。您这也不厚道。这内阁返聘我刚跟你提起,您这转眼就在朝上说呀?”孟岩不满道。

“我知道,这件事没跟你通气。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杨溥不能就这么一下子给退下去,内阁还需要他稳住大局。”郭怒道。

“这内阁跟咱们锦衣卫没什么关系,这恐怕不是你的主意。”孟岩眼珠子一转道。

“是,的确不是我的主意,是胡濙胡老大人的意思。”郭怒道。

“这算是锦衣卫跟教坊司的合作条件?”

“差不多吧,不过你这个返聘的点子还是很不错的,起码可以暂时的压制的王振那些人。”

“内阁中好像还没有偏向王振的人吧?”

“有些事情表面上是看不到的。”郭怒颇有深意的道。

“内阁中有人倒向王振?”

“倒向到还不至于,但联手或者合作也未必没有可能。”郭怒有些担忧道。

“谁最有可能成为下一任首辅?”孟岩问道。

“陈循,他是内给次辅,又是吏部侍郎,一旦晋升首辅,吏部尚书的位置是跑不掉的。”郭怒道。

“其次是谁?”

“曹鼐,三杨在朝的时候,阁务方面都是交给曹鼐具体处理,但是曹鼐资历不够,威望也不足,所以,如果曹鼐担任首辅,那他恐怕是难以压制住其他人,到时候,内阁必然会再起纷争。”郭怒道。

“那郭叔跟胡老大人最希望谁继任内阁首辅?”孟岩再问道。

“……”

“怎么,你们都没有一个合适的人选?”孟岩有些奇怪,说了半天,白费劲了。

“石头,今天在朝会上,皇上问你可有办法在这四人当中挑选一人担任首辅?”郭怒问道。

“我哪有什么办法,何况这种事情,我一个小小的锦衣卫千户能掺合的了?”

“当时我还担心,你莽撞出口,那可真是闯祸了。”郭怒松了一口气道。

“叔,我知道分寸,在那种场合,就算我有办法,我也不会说的。”孟岩郑重的道。

“这么说,你真有办法?”郭怒眼睛中透着一丝不寻常。

“办法嘛,不是没有,不过叔,你可千万别说出去,尤其是不能让皇上知道。”孟岩道。

“这是为何?”郭怒不解。

“皇上都想不到的办法,你我想到了,这不是说明咱们比皇上聪明吗?”

“皇上不是那种妒贤嫉能的人!”郭怒道。

“皇上不嫉妒,可有人嫉妒,宫里头对我的传言还未曾消停,你要说也行,千万不能把我招出来!”

“你这小子,白捡的功劳你都不要,不过,你要真有办法,倒是可以让皇上知晓,这做臣子的为皇上分忧也是理所应当的。”郭怒笑骂一声。

“其实,这个办法说起来很简单,那就是让朝中的文武官员来一个不记名的投票,得票最高的一个当选内阁首辅就是了!”孟岩道,“不过,这个办法只能用一次,还不能外泄,否则,这个办法就不公平了。”

“怎么就不公平了?”

“如果有人到时候以封官许愿拉票,那选出来的内阁首辅还是大家想要的结果吗?”孟岩嘿嘿一笑。

“对,对。这个方法只能用一次。”郭怒道。

“其实想要用下去也不是不可以,只要发现贿选,就取消资格,这样自然也就没有人敢私下里搞这种动作了。”孟岩道,“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杜绝,只能说相对公平而已。”

“石头,你把这个不记名投票的方法具体的给我说说?”郭怒问道。

“这个其实很简单,就是印刷一批选票,上面写着陈循、曹鼐还有高谷以及马愉四个人。把这些选票发给有投票资格的官员。选谁做首辅,在后面画个勾,然后折叠起来,放到投票箱内。这然后是唱票和统计。弄一块黑板。粉笔,上面书写四个人的名字……”

“这个方法虽然有些复杂,但是公平、公开。选出来谁就是谁,那不服气的也没有办法。”

“办法是好,但皇上未必会同意!”

“这么好的办法为什么皇上不能同意?”郭怒问道。

“郭叔,如果以后选首辅都是照这个办法,那还要皇上乾纲独断干什么呢?”孟岩道,“还有,但凡任命大臣,遇到无法决断的时候,都用这个办法,那皇上又将如何?”

这不等于是削弱皇帝手中的权力嘛?

民主选举跟皇帝一人集权那是对立的,一旦让文官集团掌握了这种利器,他们就会用来对抗皇权,这里面是看不见的刀光血影。

当让皇帝一时半会儿未必会明白过来这个方法对他的坏处,但只要时间一长,熟练运用之后,就会明白了。

当然,破解之招也不是没哟,让皇帝拥有一票否决权就是了。

但,这会严重伤及皇权的权威性。

郭怒惊的一身冷汗,这还真是的,如果这个方法好的话,日后推选首辅或者其他重要的职位,都用这个办法,那皇帝的存在感不是削弱了。

“那可以有解决的办法?”

“也有,但叔,你确定要把这个方法告诉皇上吗?”孟岩犹豫了一下。

“你先说给我听,我在考虑一下!”

“在这个规则后面加上一条,皇上拥有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无论选出来的是什么人,皇上不认可,他自然就不算数。”孟岩道。

“这个自然,内阁首辅必须皇上亲自任命才行。”郭怒道。

“那万一结果出来了,不是皇上想任命的人呢,皇上不就坐蜡了?”孟岩问道。

“这倒也是,石头,这个方法你不要对任何人讲,明白吗?”郭怒郑重的警告道。

“放心,这个方法我只对叔你一个人说过,其他人从未提起。”孟岩点了点头。

“那就好,以后也不要对任何人提起。”郭怒起身道,“我先走了,你用心做事吧。”

“我送郭叔。”

“不用了,咱们翁婿之间没有那么多的客套。”郭怒一挥手,大踏步而去。

“大人,听说今天朝堂之上多有争论,这内阁首辅之位怕是不那么容易定下来?”蔡晋缓缓的走到孟岩侧后,缓声道。

“朝廷上的事情咱们就不管了,就是咱们想管也管不了。”孟岩道,“对了,蔡先生,我让你整理的卷宗怎么样了?”

“已经整理出来了,大人现在就想要看吗?”蔡晋问道。

“嗯,送到我房间里来吧。”孟岩点了点头。

“是!”蔡晋而去。

“大人,就是这些了,一共涉及三十八人,其中官员二十一人,商人五人,还有两名普通人。”蔡晋很快就将整理好的卷宗送了进来。

孟岩并不关心这些人都是谁,都是干嘛的,他只是关心这些人被关进诏狱,是否是冤枉,是不是跟东厂有关系。

他要把石璟这个受冤的姐夫从诏狱中救出来,可不能单单救他一个人,否则有人该起疑心了。

所以必须借打击东厂的幌子,将一些被东厂冤屈的人都救出来,这样就显得不太显眼了,也让人无从猜忌。

孟岩稍微翻看了一下,石璟被冤一案也在这些卷宗之中,顺序还排的很靠前。

第四百五十六章:定首辅(四)

“掌令,最近宫中多有传言,说锦衣卫千户孟岩孟大人并非医术高明,而是用的妖术……”

“一派胡言,宫里有人造谣生事,司礼监为何没有马上弹压,这是失职!”

“掌令,外臣不得干涉内宫之事,您都快要退下来了。”

“是呀,自成祖皇帝知遇,老夫在朝已经四十五载,宦海沉浮,早就看透了,老夫现在担心的是皇上,皇上虽然亲政,但经验尚浅,王振擅权,皇上又多轻信于他,我们这些人一去朝,朝中恐无人能制!”胡濙叹息一声。

“掌令,那现在怎么办?”

“走一步看一步吧,现在有人站出来了,跟王振打擂台,老夫也留在朝中的时日也不多了。”胡濙道。

“掌令说的可是锦衣卫指挥使郭怒郭大人?”

“嗯!”

“这鹰犬之间争权夺利,那都是很正常的,锦衣卫本来跟东厂就是对手,他们要不是内斗的话,朝中不知道多少官员要遭其荼毒?”

“老爷……”

“什么事儿?”胡濙一抬头,这个点儿,前院的门子怎么会跑到后院来了,难道是有客到访?

“老爷,锦衣卫指挥使郭大人求见!”

“掌令,这说曹操曹操就到,这么晚了,他来见您,莫非有要紧的事情?”

“老夫也说不准,这样,思敬,你先回避一下,我去前厅见他。”胡濙道。

“是。掌令!”扬善微微一点头,隐入屏风之内。

“郭大人是穿官服还是便服?”胡濙问那禀告的门子道。

“便服,而且只带了一个老仆,老仆在门外守候。”门子恭敬的垂手道。

“便服。”胡濙一愣,“不要去前院客厅了,领到这里来。”

“是!”

“胡老大人,深夜来访,叨扰了。”郭怒将披风交给胡府的下人,冲胡濙微微一拱手道。

“郭大人,太客气了。请坐。来人,上茶!”

“这夜茶伤胃,胡老大人,这茶免了吧。白开水吧。”郭怒微微一笑。拱手道。

“既然郭大人都说了。那就换白开水。”

“多谢胡老大人。”

“郭大人夤夜造访,不知为何事而来?”胡濙问道。

“胡老大人,下官是为了首辅之位而来的。”郭怒开口道。

“郭大人。你可是锦衣卫指挥使,怎么也如此关心这个呢?”胡濙笑道。

“的确,内阁首辅是谁,对郭某来说没有什么区别,但是首辅乃是百官之首,朝廷命脉维系,如果选对了人,那对朝野来说都是好事,可若是选错了,那就是祸事了。”郭怒道,“我锦衣卫虽是皇上扈从,可也担任监察百官的重任,这内阁首辅选好了人,锦衣卫不也省心多了?”

“你这么一说,倒也有些道理。”胡濙笑笑道,“你来不会是跟老夫说这些的吧?”

“今日在殿上,皇上询问何人可担任首辅之职,陈循陈大人,曹鼐曹大人,马愉马大人还有高谷高大人,这四人当中选出一位出任首辅的办法。”郭怒道。

“怎么,郭大人想出办法来了?”胡濙有些惊讶,那么多大臣在殿上都无一人开口,可见这件事不是那么好办的,即便是有办法,谁又会轻易开口呢?

“办法倒是有一个,就是不知道可行不可行?”郭怒挤出一丝为难之色道。

“郭大人不妨说来听听?”

“我写了一个东西,老大人帮忙瞧一下?”郭怒从怀里掏出几张捂得热乎乎的纸张递了上去。

胡濙接过去,将灯罩移的近了一下,戴起老花镜,微微起身,在灯下仔细浏览起来。

“怎么样,这个方法?”

“细致,周密,郭大人,这绝不是一夕而就想出来的,看来郭大人是早就有想法,可今日为何不直接奏报皇上呢?”胡濙也没有瞧出来这个法子的深远含意,只是咋一看之下,觉得想出这样的办法的人是个天才。

“老大人不妨再仔细看看,这个方法可有什么缺陷?”郭怒提醒一声道。

“缺陷?”胡濙愣了一下,刚才读来,他没有发现任何缺陷呀,难道自己没看清楚。

不过胡濙在朝四十五载,政治经验是何等的吩咐,仔细阅读三遍之后,他有些领悟了。

有了这个办法,这遇到难解之事,岂不是都可以使用,而且今后首辅之位空缺,都可用此办法解决,若成定制,那必将大大的削弱皇权。

要知道内阁建立之初是为了辅助皇帝处理朝政提供建议的,是咨询机构,而非决策机构。

但由于内阁的权重加大,内阁的职权也在增加,加上阁臣都是各部尚书、侍郎,本身就掌握大权,内阁首辅虽无宰相之名,却行使宰相之权。

此法只能一时之用,若成为定制,绝不会为皇帝所用。

胡濙也看到了此法对文官集团来说,无疑是良方,这无疑会增加文官集团控制朝廷的权重。

“郭大人,还有何人知道此法?”胡濙问道。

“就下官跟老大人两个人知道。”郭怒道,这件事不能把孟岩扯进来,那会是大祸事。

“此法万不能让王振以及党羽知晓,否则,他必然利用之,到时候,外廷、内廷尽在其掌握之中,那大明朝危矣!”胡濙道。

“胡老大人,你说该怎么办?”

“明日,我去见杨溥,将此法说与他,看他如何说?”胡濙想了一下,这件事还只有找杨溥商议。

虽然皇帝准许他辞官,但首辅未定。他暂时也走不了,何况皇帝还封了他太师,这可是文官的至高荣誉,于情于理,他都不能就这么撒手不管了。

“也好,老大人可不能说这个法子是下官的想出来的。”郭怒起身一抱拳道。

“你是怕……”

“下官只是不想王振继续得势,不然何必趟这趟浑水。”郭怒讪讪一笑道。

“老夫明白,不说是你的想法就是了。”胡濙道,“若是杨宏济追问,老夫就说我从下人们推举管事得来的灵感就是了。”

“多谢老大人了。下官告辞。”郭怒感激的一抱拳。

“胡忠。你替我送一下郭大人!”胡濙叫来管家胡忠,吩咐一声道。

郭怒走后,扬善才从屏风后面走了出来。

“掌令。”

“你都听到了?”胡濙有些后悔,不该让扬善隐在屏风后面偷听。但是他也没办法。也没办法点破。

“卑职听到了。”扬善确实听到了。但是却也说没有听到,因为不管是郭怒和胡濙,都没有将方法直接说出来。只能从两人的对话中推测一二。

“这件事,你切不可透露出去,否则后果很严重,你明白吗?”

“卑职明白,卑职今晚没有见过指挥使郭大人,更不知道郭大人前来拜访掌令大人。”扬善拘谨的回答道。

“好了,我这里你也别待了,早点儿回去吧。”

“是,卑职告辞!”

思诚坊,孟瑞胡同,孟府。

“好了,好了,水够了,舒服呀!”全身泡在热水里,孟岩舒服的都快要呻吟出声了。

这站了一个上午,又看了一个下午的卷宗,这一天下来,也够累的,这晚上回到家中,泡一个热水澡,那是再舒服不过的事情。

“夫君大人,咱们的新家,我去看了,很大,也宽敞,还有蒯大人的设计,真是精妙绝伦,不愧为当世鲁班。”闻小雨拿着衣服推门进来,将孟岩脱下的脏衣服收走,赶紧的晾在衣架上说道。

“房间选了吗?”孟岩问道。

“南边第二个院子,我就住那儿吧,你觉得呢?”闻小雨将脏衣服放入箩筐中,走过来,拿起皂巾轻轻的在孟岩后背擦洗起来。

“你觉得好就行,不用问我。”孟岩随口道,其实他对这些并不太在意,但自己不在意,身边的人未必就不在意。

“那我取个什么名字呢?”

“这事儿你定。”孟岩闭着眼睛享受这难的的温柔服侍,心思都停了下来,哪管的了那些?

“雨花阁好不好听?”

“好!”

“那听雨轩呢?”

“也好!”孟岩迷糊的答应一声。

“这也好,那也好,到底叫什么嘛?”闻小雨不依的在孟岩后背上锤了一下,娇嗔道。

“叫闻香院吧?”孟岩忽然脑中灵光一闪,想起“闻香识女人”这句话来。

这闻小雨的姓氏中就带有一个“闻”字,于是脱口而出。

“闻香院,这名字听着不错,好,就叫闻香院了!”闻小雨听了欢喜的叫了一声。

“对了,这要是搬到新家去,府里的一切采买就交给你了,我可是顾不上了。”孟岩道。

“你最近不是挺闲的吗,朝廷委你事情了?”闻小雨奇怪的问道。

“那到没有,是巡察司招了一批新丁,需要训练,这批人是我未来的班底,所以我的亲自去盯着点儿。”孟岩解释道。

“哦,这训练士卒这等小事还要你这位锦衣卫千户亲自过问?”闻小雨怪异的问道。

“你不懂,这带兵之道,要想指挥自己手下的士兵如同手臂一般,就得将领跟士兵打成一片,融合成一个整体,这样才能无坚不摧,攻无不克!”孟岩解释道。

“行,那夫君大人去吧,家里的事情,你就不必担心了!”闻小雨道,“不过这清明就快到了,素心妹妹的事情,你安排的怎么样了?”

“这个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