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农业中华(郁榕)-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张春就开始发问:“你们小麦还在各家各户,新民镇不算,怎么集中,由谁集中,谁付钱,钱也在各村手里呢,也要集中使用啊。你们怎么办?”
“小麦收上来,需要加工,不管是生产味精还是生产葡萄糖,基础都是淀粉吧。那么生产淀粉中的副产品可是很多的。你们谁来加工,副产品的利用怎么办?我跟你们说,不准浪费,也不准污染环境。弄得到处臭烘烘的。”
“你们联合起来,跟农学院合作,做一个综合利用的方案再说。利用越完善,成本才低。你们还好,能够想到这一点。南街村我看危险,你们下去说一说。别让把老百姓吃亏。”
“计划做好,厂子建起来,即便生产,还要继续研究。研究是要钱的,别指望我这里补助。就是补助也有个尽头不是。你们农学院和厂子怎么合作,要有个章程。”
南张街,以前是袁定国负责管理。后来乡长是采石村村长张扬。相对张霖越和陈继祖来说,张扬因为是农业所出来的,并不那么突出。南张街是商业街,张扬管起来自然不是那么顺畅,所以主要还是曾思敏代管的新民商行在维持。他已经几次提到回农研所了,实际上还是有些怨言。
南张街的个体农户居多,所以各种小型农副业加工呈现分散和无序的状态。郭华因为对这种情况不熟系,所以没敢过多干预,但是张扬却采取了放任的态度。
张春还是有些生气,所以将张扬调离,成了必然的事情。郭华已经着手进行调研,因为她很敏锐地感觉到到时候会出现恶性竞争,损害大多数农户的利益。现在每户的家底都不厚,很可能会出现一些家庭因为投资失败而重新陷入贫困境地。
张春瞄准了虎爪山。张扬负责一个经济结构复杂的南张街能力不够,但是当一个只有林业和相关产业的林场场长却是能够胜任的。
军马场过去,十八个山尖和王家集之间,叫做虎爪山。那里是所有的森林中最好的地方,那里原来有一伙土匪。说是土匪,但是是李家暗中支持,还是王家暗中支持很难说的清楚。
李家消失,王家受到重创。土匪也就不见了。
七月,守备团将虎头山周边地区作为了演习地区,兵锋直接压向钟祥,吓得驻守钟祥的守军连忙向二十九团求救。得到的消息是,别人新民守备团在演习,而且在自己的地盘上。
守备军在边界停了下来,钟祥守军才安心,反正那里是土匪窝子,守备团剿匪对双方都有好处。
新民守备团在虎头山一直演习了一个月,是真演习,不是假演习。连来不及逃跑,躲在山洞里的土匪都给搜出来了。
这些土匪其实都是有家族暗中支持。是家族之间相互压榨的工具。天门、钟祥的一些大家族都牵涉其中。这些大家族纷纷跑到新民镇疏通关系。郭华总算明白了还有这么一种勾当,这姑娘面善心狠,狠狠地敲诈了一笔才向张春报告。
张春看着她大笑,允许了。一大笔银子,郭华弄出来的,就交给她了,不过只是账面上,钱还是曾思敏管着。
张扬带着人到了虎头山下最大的一股土匪的驻地,开始筹建虎头山林场和护林队。
张春还想出了一个搞笑的名词,就是虎头山林业资源保护区。不准周边的居民砍树。钟祥没什么,反正也都是一些穷人在山里砍柴。大李家湾也不怕,他们根本不用柴火,用沼气。
王家集急了。王家集在云龙河这边有一块飞地,就是为了进山砍柴,王家集不种棉花,种水稻。稻草不够烧,也不好烧。现在张春不让砍柴,连王家集云龙河南地面上的灌木也不让砍。
王家集就去找刘杰。刘杰也有些生气,不带这么欺负人的。好歹也要给都是同乡的面子吧。就带着王家集的几个家长到了新民镇质问。但是这帮人如何是张春的对手,一阵乱侃,侃晕了。差点认为整条云龙河河水变浑浊就是自己的罪过,还有山里的狼也成了善良的动物,灭绝它们简直就是罪大恶极。河南的农田也应该让出来,山里的黄羊要吃草啊,没看见新民镇拿出了一万多亩草场给这些野生动物们栖息。
丽质和陪同的郭华一个劲地点头附和。
刘杰也晕了,但是他好歹懂得道理是道理,王家集的困难你总得解决吧。
张春大手一拍,好办。王家集不是眼红新民村的沼气,自己弄还死了两个人吗?这件事都上了几个镇子的宣传材料,成了反面典型。为了保护环境和资源,沼气就是农学院发明出来解决问题的,这叫资源循环利用。这事儿你找郭镇长,你支付一笔技术费用,她带人去帮你们把沼气池建起来,是帮你们,你们的材料要自己弄,自己建设。郭镇长出技术,还有提一点,沼气池出来的农家肥可是很好用的喔。你们王家集还赚便宜了。
第六十七章督查
看着王家集兴奋地样子,刘杰看着张春,这也太能侃了,谁不知道这修沼气池的水泥,钢材还有输送管道,沼气灶,都是你张春生产的。不但把别人一千多亩水稻地给抢了。好像你还吃亏了一样。
刘铁总算想起张春的一些漏洞。
“我说张团长,既然你说把保护环境,我们也觉得对,可是你在河边有个大型的砖厂,流出来的水可全是泥浆。”
张春看着郭华道:“郭镇长,说过了很多次,那个砖厂要停下来,仙女那边的发电厂正在给你们做粉煤灰炉渣水泥砖,为什么不听,马上去把砖厂停了。工人全部派往仙女。”
王家集的人也发现了问题,追问道:“听说采石村也有砖厂和采石场。”
“全停了,几次和他们说,就当耳边风,那个南张乡的乡长张扬简直不像话,马上撤职,去虎头山给我搞资源保护。”
刘杰目瞪口呆,不带这么无耻的。
张春就接着说:“这样,我下面的人也不是不犯错误,欢迎乡里乡亲来监督。这两个地方,还有王家在河南的沼泽地,我绝对不开发,除了巡逻,不派人开垦种植。大家监督。我一定处罚他们。郭镇长,最容易犯错误的就是你了,你给我小心点。”
郭华笑着连忙点头。要是王家的稻田是沼泽地。。。。。。好吧,那就是沼泽地,学术上可以这么说。
刘杰不比刘英刘铁,对张春还真没办法。
刘英见了刘杰的书信,称张春强夺士绅土地,花言巧语为己谋私,实是厚颜无耻之人。
刘英把信件给宋教仁看。宋教仁大笑。让刘英以国会议员的身份前往新民镇,给士绅一个说法。谁叫你刘英家里的人都在新民镇,还在新民商行和新民卫生基金有投资呢。
于是刘英就带着孙镜、刘杰还有王家集乡长就到了新民镇。
王家集在云龙河南岸的水稻田还没有来得及插秧,只是灌上了水,几天之间,“长”满了水草和浮萍。张春硬说原来是沼泽地,是王家新开垦的。王家拿出了契约,也说是别人伪造的,不信去问原天门知县荣俊。气得王家一个倒仰,这荣俊早就让刘英给宰了。还在王家只是想在沼气和农家肥上面少出一点银子,也没有要深究的意思。
来到砖厂时,李英又气又笑地看着张春。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王家水稻地里的水草和浮萍是张春放的。砖厂大坑里面也长满了水草和浮萍,岸上一直到河边都铺上了草皮,生长得还挺旺盛。孙镜还揭开看了看,半尺厚的腐殖土都是成块状的,草皮明显是专门种植的。不过这也是一个好办法。
这张春是真下了本钱。
李家湾,现在的新民村整齐的住房,宽阔的道路,晚辈的公共设施。只能暗自叹气自己还是远远不如他。幸好搬走了,要不然还不知道会弄成什么样子。连百民巷的那帮人现在也不得不缩在利民农场里,和泥腿子们过一样的生活。
而且这新民镇还有汉口才有的自行车,大多是女人和年轻人骑着,风一样地往镇上跑。
这些人已经很少有辫子的了,大多都是很短的头发。一问才知道,张春两口子加上整个革命军、经常下乡的学生都是这种发饰,加上军装改的便服和学生装改的女式衣裙,这成了新国民的时髦装扮。
这些年轻人身上散发着青春的气息,女孩子们脸上也都是自信的笑容。活力,刘英感到了他们身上散发出来的活力。而不是外面被压抑,低头顺眉的暮气。
新民镇,已经多了几家厂子,只是厂子被树木严严实实地遮在后面,你看不清虚实。
街道很整齐,算上两旁下水道的盖板,已经比汉口的街道还要宽阔。街道两旁还有三米多的绿化带,然后才是人行道和各家的房屋。树是刚栽的,种类非常多。显然也是专门培养出来的,因为都一般大小。树下是绒绒的草皮。下水道里有哗哗地流水声。原来各家各户通上自来水。也正是水把小镇带活了,水把污垢带到处理厂,由那里过滤,一部分残渣进入沼气池发电,一部分进入处理厂进行净化。而电带来水,带来工厂,带来工人。张春把这种发展叫做循环。
居民的楼下一层多了很多商店,主要买一些镇上不生产的日用品,小吃店,洗发店,一些手工制品什么的。
另一侧的工厂楼房的第一层是销售产品的柜台,已经有一些产品在销售,但是不多,似乎还是试用品。
一个农贸市场正在修建。
两年时间,云龙镇变成了新民镇,完全变了一个样子,它在向轻工业小镇的方向发展。
刘英上船前往南张街时叹了口气道:“现在我相信你说的那句话,给你十年时间,还真的能办成你想办的事情。”
张春微笑着不回答。
沿河就看见公园里几个男男女女,年轻人坐在岸边看书。很用心的样子。
“农学院的学生还要到这里来?”刘英奇怪地问。
张春有些尴尬地说:“那是纺织厂、油脂厂、日化厂的研究员,厂子要么原料不足,棉花还是小苗呢,要么还没建好。我让他们每七天必须休息一天,不然都成书呆子了。事实上,你看,他们还是书呆子。”
“开工不足?为什么不收购棉花和棉籽。”
张春看了王家集乡长一眼说:“现在原料都在大户手中,别人卡我脖子呢。”
刘杰大笑:“就准你卡别人脖子,不准别人卡你脖子。有这么好的事情?”
南河,河上来往的上船很多,以至于和两边设置了航标。南河的河床经过了清理,航行颇为通畅。
南张街首先入眼的就是杨家客栈太白楼,罕见的四层建筑,飞檐斗拱,古色古香。与新民镇的简介风格不同。这里完全就是传统建筑的样式。整条街的风格都是一模一样。
云龙镇被焚毁后,太白楼放弃了新民镇,因为那里成了工业小镇,而南张街是商业小镇,这才是酒店客栈生存的土壤。再加上张春推荐,杨家就选了这里,非常显眼。杨家的土地已经卖给了张春,他们专门从事商业。
南张街的街道狭窄多了,不过一样整洁,沿河的小商贩已经消失,那里成了绿化带。有一些人在石桌石凳上纳凉。这里河边的杨柳就大多了,高大的垂垂杨柳,显得诗情画意。各种山货、米店,油盐酱醋茶,锅碗瓢盆,五金小工具都在这里找得到。一家家商行林立,再往前就是码头,码头上停着一溜商船,一船船货物上上下下,十分繁忙。商铺的后面似乎是货场和仓库。上下的货物都是从里面用人工搬出来的。
南河上来往的商船比云龙河多多了。不过这些商船一般都不过桥。
南河桥古色古香的样子,一些骡马队正拉着用帆布盖好的货物,过桥沿着河畔的公路走向石女山方向。
刘英过了桥才找到码头下船。穿过南张南街,利济医院的规模扩大了两倍,因为这里还有两块牌子,新民医学分院和新民卫生基金会。街面上还有一排房子,是新民医药品公司,出售的主要是医用酒精,葡萄糖,生理盐水,金银花液,双黄连口服液,藿香正气水,医用纱布,医用棉球等等。
“怎么不是新民医院啊。”刘英奇怪地问。
“这是和温州利济医院合作办的,利济医院的陈葆善先生给了我们很大的帮助,院长顾文宽先生就是利济医学堂的学生,在利济医院当很多年的医生。所以得到了陈葆善先生的首肯。叫做利济医院。至于新民医学分院,是因为这里的医学理论应该算得上是中西医结合,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所以陈葆善先生建议使用新民医学分院的名字。”
“喔?看来你隐瞒的东西还真不少,你不仅对宋教仁先生隐瞒,还对我也隐瞒了。”
张春呵呵一笑:“医院的野心不小,但是我知道创立医学新风是多么难的事情。我们可能中西医都不相容,还是瞒着点好。”
第六十八章资源问题
采石村建在石头山上,想掩盖也没有什么必要。只是看着幽深的大水塘,刘英惊讶地道:“你才几年,怎么就弄出这么大一个坑?你动用了多少人?”
“我没有用多少人,而是用的火药。比较先进的火药。”
“就是你用来做弹药的那种?”
“略微有些差距,这个更加安全些。”
刘杰凑了过来,低声说:“你有枪炮工厂?”
张春看了他一眼,笑道:“没有。你看见我的人有炮吗”
一帮人是在新民农学院里和学生们一起吃饭,所有的学生都很自然地喝张春和丽质打招呼,丝毫没有因为张春身边多出了几个人而诧异。这些学生同样的自信有活力。
张春带着刘英和学生们一起打饭,认真地排队,学生们没有人礼让,但是也没有人抢。张春和丽质还不时地和路过的学生打趣。场面温馨和自然。丽质的受欢迎程度要高于张春,她有很多女性崇拜者,张春在女学生的地位,可以忽略不计,和正常的老师同学差不多。
张春在学校里要比外面自在。还和王自力避开刘英,蹲在食堂门口说话,几个学生也围过去,居然相互换着菜吃,张春居然还很自然地接受了。
这种情况让刘英和刘杰的眼珠子都快掉下来了。
几个人就在学堂门口讨论一些学术问题。末了大喇喇地都走了。王自力甚至连看都没看刘英一眼。
张春端着饭盒回来,丽质问:“怎么啦,又遇到麻烦。”
张春笑道:“他们发现利用池田理论的试验过程中,有一种细菌能够生存并发生作用。”
“准备怎么办?”丽质问。
“味精一定要提纯到味之素才有鲜味?那是化学家干的事情,小日本太狭隘。我让他们研究的是有鲜味的调料,你知道中国人的嘴巴刁,单纯只是味精不足以调味。所以我叫他们弄香菇味道的香菇味精,嘿嘿。”这个时候的张春更显得龌蹉与狡猾。
刘杰一口饭全部喷了出来,指着张春说不出话。孙镜也一脸古怪,孙镜是个看起来刻板,不动声色的人,让他变脸色也算不容易了。刘英笑着装作没看见,很斯文地吃自己的饭。
张春奇怪地看着刘杰问:“光锡老弟,不知道有什么指教啊。”
刘杰喘了一口气道:“你说的研制味之素的池田我认识,问题是你偷了别人的技术不说,还改头换面,理所当然。”
“我说,光锡老弟,我们只是用了他的理论,理论你懂吗?而且我们没有生产味之素,我们生产的是香菇味精,怎么就是偷了他的技术,他的提纯技术我们可是半点没有。”
刘杰看了一眼身边还在看西洋镜一样,茫然无知的王家集乡长:“算了,老王,我们认栽。别人日本人都敢忽悠。”
王乡长点头道:“张团长是文化人,只要他守信,帮助我弄好沼气池就好。还望刘团长给我做主。”
刘杰看了王乡长半天,欲言又止。颓然坐下来。挥了挥手:“给你做主,他要不善始善终,我带兵打他。”
张春不高兴地说:“我什么时候不守信了?”
刘杰就闷着头不说话。
王家集的人走了,郭华答应明天就带人过河,不过王家要保护他们的安全。因为很多都是女孩子。虽然郭华她们不怕,但是真有什么事,王家也不好交差。所以吃完饭就走了。
张春和丽质晚上都有课,刘英兴致勃勃地去听课了。孙镜陪着生闷气的刘铁到了太白楼,张春已经在那里安排了地方。
太白楼的服务完全是洋人风范。穿着蓝色制服的服务员说房间费张春已经派人付过了的时候,刘杰没有收回扔在柜台上的银元。
“当送你们小费,小费你们懂吗?”
服务员微笑道:“懂的。”不卑不亢地带着刘杰上楼。
刘杰气哼哼地喘着粗气。
进了房间关上门才对孙镜道:“你看看,连服务员都被张春教的鼻孔冲天了。”
孙镜笑道:“刘团长,你刚才对张团长很不满,为什么?”
刘杰给自己倒了一杯茶,一口灌了下去。
“我就是看不惯他欺负老实人。”
孙镜一脸茫然的样子问:“难道这中间除了强占土地,还有什么门道?”
“当然有,你在省城不明白这些。这沼气是农学院研究出来的新鲜玩意儿,说实话,挺管用的,老百姓都眼红。但是沼气池不是随便建的。王家有人为了自己建沼气池送了命,其实我跟你说老实话吧,你要是掉进沼气池里,肯定玩完。捞上来人脸都是紫的。不是钢筋水泥打起来的沼气池问题很多,漏水,漏气。他们说的农家肥都没人敢去捞。他们设计了一种能够捞农家肥的机器,可以用人工转,也可以用动力机。农家肥是捞不干净,但是他们说本来就不需要老干净,不然产气不行。他们还有专门的菌苗。放了这种菌苗的沼气池,沼气比不放的高多了。”
“这很好啊?”
“好个屁,不要钱啊,都是要钱的。”
“啊?要钱啊。”
“什么不要钱?钢材要钱,水泥要钱,机器要钱,菌种要钱,输出的管道要钱,沼气灶要钱。去帮忙的技术员也是要给钱的。”
李明毅想了想,忍不住笑了:“只要他不黑心乱收钱,还是值得的。”
刘铁苦笑道:“钱他倒是没乱收,但是你没看见他派出去的是什么人,那个女镇长可不是好惹的,她的父亲可是一个大商人,现在在南张街开一家商行,专门为张春倒腾矿产过来,除了铜铁不倒腾,什么都搞。这个女镇长可是个女权主义者,弄得新民镇以前富户家的媳妇全部造反了,现在都在纺织厂上工呢。这个女人过去一趟两趟没事,时间长了。王家的姑娘媳妇恐怕就是个麻烦。”
不谈李明毅的惊讶。
刘英在农学所的学术厅继续听张春的“谬论”。因为他认为张春的理论已经脱离正常范畴了。
“。。。。。。资源的调控,还要包括人力资源。这个我已经跟你们讲过很多次了,优生优育就是办法。我们的人不要多,但是要养得活,要养好了。要像守备团的战士一样健壮,像你们一样聪明。世界上还有我们的对手吗?
这是我们下属的几个村子的人口出生和死亡的图标,这中间计算了出生率,死亡率。两项相减就是自然生长率。
从这里我们看到,我们的人太能生了,这还是我们进行了宣传,分发了避孕药的结果。
得益于我们生活变好了,利济医院的尽心尽力,人口死亡率,这十年都很低,我们的人均寿命,每年都在增加,因为就没死几个人。这人活得越久,学习的时间越长,人老成精。徐校长就是这样的例子。
不要笑,这也是资源,是财富。
我们的人口出生率,每年都在百分之二十四到三十八之间,这几年在增高,因为当年的孩子都结婚了。总算大家都听话,十八岁有些二十多岁才结婚。光是学校,原来军营就变成了你们的住宅楼。
这是好事。算起来农学院的人口出生率低了一点,只有百分之五六的样子,学院里的生育高峰期总会到来的。而且挡不住村子里面的人会生啊。
人口出生率高,人口死亡率很低。结果就是人口净增长。我们的新民小学和雁门口小学现在有五千多个孩子。用不了三年,就算我们不接受外面的人,人口就要翻番。
要粮食,要土地,要住房。我们现在平均每户五个人,每户二十亩土地,人均四亩。幸亏农学院的水稻所的小子们争气。水稻亩产,从一百七十斤,到了六百四十斤,非常不错的数字。但是水稻所的人告诉我,目前水稻本身的潜力已经挖干净了,要提高,只有杂交一种办法。但是他们搞了这么多年,效果不是很好。理想状态下,我们的亩产能够达到八百斤,我算的数字算是极高的了,因为越往后,增加的难度越大,我们可能需要用十年,甚至更加长的时间才能完成。
粮食产量增加是个定数。加上林业和养殖业所综合产生的粮食也不是可以无限增长的。
然而人口不是,每年的基数都在扩大,即使是相同的人口增长率,出生人口都会迅速增加。
想想十年,二十年以后,我们的村民,还有多少人均土地?
不要害怕,就是几分地。
我们知道人类生存是要消耗资源的,就目前来讲,军马场,虎头山林场是我们的资源储备。
说起这个,我给你们介绍一下刘英,刘议员,他是来向我兴师问罪来的。因为我把虎头山给抢了。
但是大家可以算一算,我们能够支撑多少年?
我们能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些什么?
这是我们应该想到的问题。好了,我的讲课完毕,林业,农业,牧业,渔业,还有矿产等等小组要把掌握的资料,数据,各类资源可能的增长率,都要进行计算。最后汇总形成论文,我给你们发奖。因为这关系我们子孙万代。不清楚地就去调查,进行系统调查。”
第六十九章人口与强国
张春走下来时,刘英笑道:“真有你说的这么可怕?你这里情况特殊,人口增长率高一点。但是全国的人口增长率很低。很多地方都荒无人烟了。”
张春笑道:“你们革命党的理想是什么?不是国富民强?”
“那当然是。”刘英正色道。
“现在的人口增长率很低,不是出生率低,而是非正常死亡率高,孩子刚出生就死了,孩子活不过十岁的比比皆是,战争,瘟疫,疾病。五十多岁算是高龄,人生六十古来稀。但是你想过没有,这些是我们要改变的呀,国富民强是我们的理想啊。到了那个时候,活个七八十岁没有问题。徐校长你等一下。”张春把从身边低头沉思着走过的徐振鹏喊住了。
“王仁彬先生回来了没有。”张春问。
“还没有。”
“徐校长今年四十八岁了,您看虽然我一直笑他是我们年纪最大的人,您看他的身体,活个七八十岁没问题。”张春笑着对刘英说。
徐振鹏摇头道:“怕是不行,早年的毛病现在就开始犯了,好在这几年生活好,不然还不知道能活多久。”
张春叹了口气:“听说陈葆善先生病了,怕是不起,好像也不过五十多岁。”
徐振鹏没说话。
“老人,是我们的财富,知识积累的越多,留给子孙后代的财富也越多,因为见多识广。人口问题我以前提过,但是我也和光铭兄一样抱着撑过建国与和平时期再说的想法。毕竟战乱是要死人的。但是我不能这么没人性,我怎么也不能够让孩子们早早地死去。你知道我八岁,我失去了一切,如果不是身边这些同样只有七八岁十来岁的伙伴,我就是河边大坟里的一捧土。徐校长在我面前提出人口问题时,我想到的是,我要把每个孩子都培养好,让他们健康快乐地长大。我个人在孩子们身上投入很多,全部收入都在他们身上。这花了多少钱,我不好跟你明说,但是相当大的一个数字,老百姓养不起。那么唯一的办法就是人口减少,优生优育,让每个孩子都成才。至少在我的辖区范围,人口控制势在必行。”
刘英沉默了良久才说:“想不到建国后也会这么难,我们似乎想得太简单了。”
“破坏一个旧世界容易,建设一个新世界很难。我以前就跟你说过,你们做的是破坏,而我做的是如何建设,所以我的想法和看法和你们不一样,很正常。”张春笑了。
“希望刘议员在参议会把这个问题提个议案。”徐振鹏插了一句。
张春笑道:“现在提不合时宜,也不管用。等他们搞定袁世凯再说吧。”
“这是怎么说?”徐振鹏专心学校建设,对外面的变局不是很了解。
张春看着刘英笑。
刘英也拱手道:“还请解惑。”
“光铭兄是揣着明白装糊涂。宋教仁先生主张内阁制,黄兴将军准备扩大同盟会,两者都准备筹建新党派,你们共进会为什么不参加?”
“宋先生打算与袁世凯共建内阁,孙先生是不同意的,孙先生主张同盟会成为一个秘密反对党,继续革命。宋先生和黄先生准备让党派光明正大地参加竞选。两者总会分裂。我们何苦去凑这个热闹?”
张春笑道:“恐怕还不仅是如此吧,共进会出生不好,人家瞧不起。共进会也不是铁板一块,如光铭兄这样的人,怕还是少数。”
刘英叹了口气,沉默不语。共进会是由江湖帮会组建,虽然建国除了大力,但是却还是不受待见。可以共患难,但是不能共享福,分裂比同盟会还要早。
“这几年到处都不安定,连流民也流不远。戊戌年,流匪作乱,光铭兄一定记得。那是流民吗?一个个骨瘦如柴,连稍微吃饱饭的孩子都打不过。光铭兄带着部队从湖北打到河南,见到的恐怕更加多。说实话,我这里的孩子经过了十多年的温养,连个头都比光锡老弟手里的士兵高。不拿武器,我的学生都能把光锡老弟的老巢给端了。这是我们要的国家吗?先不说控制人口,但是优生优育是没错的。”
“优生优育肯定会牵制父母的精力和钱财,能够做到控制人口的作用。”徐振鹏点头笑道:“以前很多家庭生七八个十来个孩子,孩子是用来卖给富户人家的,因为大多养不大,所以继续生。”
“湖北河南地面上,这样的很普遍,很多城镇都有专门贩卖孩子的集市,看着被卖的孩子眼巴巴的眼神,确实不好受。”刘英叹了口气。
八月,仙女的发电厂、炼钢厂和铸造厂最后一次改造完成。其实张春只是要求尽量做到先进和减少污染。但是所有参加的工人和学生后很努力。精工所首先不是生产,而是利用大型铸造件进行设备改造,直到建成他们认为符合要求的铸造车间才罢休,老铸造车间都拆了三次,发电厂也拆了两次,很多人都认为这些人疯了。
建成的铸造厂的规模不是很大,刚好都制造飞控所所提出的大型火箭弹弹体的程度,稍微有一点富余量。不过整个流程颇为先进。他们从还在冶炼所的时候就喜欢热剪切,热锻压。因为他们烧制玻璃的时候都是趁热操作,这是工艺习惯使然。其中热锻压好处非常多,可以对锻造件做各种处理。精工所的人乐此不疲。
足够大的毛胚出来,就开始运到精工所加工成符合要求的零件,运回仙女组建大型的机床。这些人因为制造狙击枪时的高精密的要求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