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柄大明(华东)-第1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来,陈风还安慰自己,这风不刮了,是变风向之前的预兆,但是,吃过了午饭,继续垂钓一下午,陈风有些按捺不住。

大海上风平浪静,一只只的海鸥,在不停地飞来飞去,海面上,帆船点点,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这种小学生笔下的描写,此时正出现在陈风的视线里。

西面,太阳越来越低,越来越红,终于,落了下去。

表演了一天的陈风,装作轻松地回到了自己的船舱,脸色立刻就变了下来。

这不是在陆地上,想要召集各个部将,开个军事会议,那是非常麻烦的,要么这些部将游泳过来,要么就得乘坐小船。

所以,当初的曹操,才会把自己的船只全部捆在一起,变成陆地。

陈风没有召集自己的部将,但是,沈富和他同乘一船,是绝对逃不掉的。

一条清蒸的海鱼,被放到了桌子上,一股清香传入了鼻子里,不过,此时的陈风,可没有心情品尝这佳肴。

“陈大人,这是在下亲自下厨为你做的,你钓的这些鱼,真是不错。”沈富说道。此时的沈富,就仿佛是店小二一样,肩膀上,还有一条毛巾。

“仲荣兄好雅兴啊,没有想到,你居然还会做菜?”陈风说道。

“是啊,在没有做生意之前,我曾经在酒馆里当过下人。”沈富说道,为了发财,什么道儿他都走过。

“仲荣兄,你这一生,可是丰富多彩,实为我辈楷模啊。”陈风说道。

“哪里啊,陈大人,您这么说,就是折煞小人了,小人只是个商贾而已,而大人,却是从商贾,变成了一方权要,功勋盖世,而现在,更是要去建功立业。”沈富说道。

“现在,我去都去不成啊。”陈风说道:“现在,船帆都张不起来。”

陈风一边说,一边望着沈富,昨天沈富自己说的话,可不会忘记吧?

“陈大人,稍安勿躁,您运筹帷幄,又是为了天下苍生,上天一定会眷顾您的。”沈富说道。

他这么说,似乎要将一切责任推得一干二净,变成了老天的安排。

“仲荣兄,军中无戏言,如果今夜子时,还没有风起的话,那我也只能军法从事。”陈风说道。

“陈大人,吃完了饭,在下陪您到甲板上去吹吹风吧。”沈富说道。

沈富这么一说,刚刚陈风也没怎么绷起脸,现在立刻又换上了笑容。

身居上位者,重要的,就是不喜怒于色,需要让下面的人不知道自己究竟在想什么,陈风本来也不打算表现出焦急来,刚刚只是听到沈富那么说,提醒他一下而已,现在,沈富这话一出口,似乎胸有成竹,而这个人可是自己的老丈人,现在又是在帮助自己,陈风自然又换上了一幅面孔。

“仲荣兄,坐下来一起吃吧。”陈风说道。

“那在下就不客气了。”沈富说着,坐在了桌子的另一边。

对于陈风,沈富此时是充满敬意的,如果开始,他还有所怀疑的话,那么现在,他已经坚信,陈风以后的发展,不可限量。

陈风的崛起,如此之迅速,现在,已经有了十万精兵,单单这些船只上运载的士兵,已经足以横扫江南。

以后,陈风会成为九五之尊么?

所以,沈富在陈风面前,已经降低了自己的身价,自称在下,而沈家全力支持陈风,现在,沈惠又是陈风的女人,如果陈风以后大权在握,整个沈家,都会跟着获益。

至于这北风,其实,沈富也是心中没底。

沈富出海多年,对于海上的风,也有很强的预见性,一般来说,变风向的过程,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东南风停,一个时辰,西北风就会起,一丝风都没有的情况,太少了。

不过,他毕竟是老江湖,这个时候,他要是表现得没有信心,那就糟了。

海鱼吃起来,味道更加鲜美,陈风吃完了鱼,擦了擦嘴,慢慢地走上了甲板。

外面,已经星光满天。

“仲荣兄,我们吹吹风吧。”陈风坐在甲板上,向沈富说道。

哪里有风?

沈富讪讪一笑,没有说话。

第303章松江府

要是天空中有云,可以根据云的运动,来判断风向。

但是现在,根本就没有半点云彩,整个天空,月明星稀,清晰可见。

哪里有风!

陈风虽然知道历史,也不是预言帝,而且,他还知道,哪怕是在后世那种科技已经非常发达的时代,对于气候的预报,也不是完全准确的。

气象中,是有蝴蝶效应的,一个初始变量的不同,会导致整个结果的完全改变。现在这个时代,人们缕着自己的胡须,说着老夫夜观天象,看到湿物绕云,日内必有大雨。这完全都是扯淡。

所以,对于沈富的话,陈风只信了八分,而现在,恐怕只能信一分,这一分,还是看在沈惠的份上。

沈富坐在陈风的旁边,也抬头看着四周的天空。

海上的空气很湿润,夜晚气候变凉,甲板上,很快就有湿漉漉的水珠出现。

看到沈富如此淡定,陈风也只能悠闲起来,这种时候,主将是绝对不能慌乱的。

夜越来越深了,眼看,就要到子夜交替时刻。

陈风的心里,有一种莫名的感觉,难道,到了子夜,风还没有来,自己要杀了沈富吗?

没有沈富的船队,他这次进军根本就无从谈起,但是,又是因为沈富没有预测好天气,将自己的七万大军,陷入这种困境之中。

军法如山,有的时候,就是身不由己啊,陈风叹了口气。

“呼,呼呼。”就在这时,突然,耳朵里传来这样一个声音。

陈风五官敏锐,耳朵先听到了这个声音,接着,脸上,手上,都感觉到了气流。

他抬起头来,就看到已经落帆的桅杆顶部,那个小旗帜,已经飘动起来了。

风来了!

而此时,船头正是向南,这个小旗帜,是向着船头的方向飞的。

也就是说,现在刮的是北风!

望着这猎猎作响的小旗,陈风的脸上,在黑夜中绽放开了笑容,这风来得正是时候!

“陈大人,我们是否现在就继续启程?”沈富问道。

“黑暗之中,我们的水手能否操控得当?”陈风问道。

“完全没有问题,现在月光皎洁,我们的水手都经验丰富,趁着风来,抓紧时间前进才是。”沈富说道。

“好,那就立刻出发。”陈风说道。

“呜,呜。”月光下,旗语不好使用,所以,沈富使用了海螺来传递信号。

各艘船只上的水手,立刻忙碌起来。

白天没有风,船只上的帆,都已经降了下来,现在,他们在甲板上卖力地摇动着辘轳,绳子扯着帆,一点点地向上升。

扯起来之后,帆立刻就鼓紧了,船体发出轻微的晃动,船头也开始出现水花。

船动了。

由于是夜间,所以,四桅的大船,只升了主桅杆,即使这样,在船头,迎着海风,陈风心中,顿时莫名地激动起来。

北风,终于来了,自己的这次攻击,也会非常顺利!

船舱中的士兵们,已经睡熟了,在船上,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吃和睡。

在船上吃和睡,也并并不简单,这就和后世坐火车一样,旅途很累人。

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这些士兵们已经习惯了,他们必须要休息好,上岸之后,就会有残酷的战斗在等着他们。

他们一个个地躺在船舱里,嘴里已经发出了鼾声。

他们虽然睡着了,还是做了似曾相识的梦,梦见他们一个个,像是白云一样,飘上了天空,他们不知道,船只已经开动了。

天亮之后,船帆全部扯起,鼓足了劲风,航行更快。

陈风坐在船头,心情大好。

只要有风,帆船就会在大海上游刃有余。才航行了三日,就已经到了长江入海口,航程已经一半。

而在这里,这些船只在继续向南航行的同时,五艘单桅的船只,离开了船队,他们暂时放下了船帆,两侧出现了十几支船桨,划着水,从长江入海口逆流而上。

首船的船头上,水军首领刘彦昌,用千里镜看着四处的江面,壮志酬酬。

刘彦昌并不是陈风的嫡系,他是常遇春的大军在攻占兴化之东,各大盐场的时候,投奔到常遇春之下的,在此之前,他是在东部沿海操舟打渔的渔民。

从这个关系上说,虽然他不是盐民,和张士诚关系不大,但是,也不是陈风的心腹。

不过,陈风不拘一格,一次在视察的时候,发现了刘彦昌的才干之后,立刻决定,将他提到水军首领的这个位置上来,这是刘彦昌想都没有想到的。

陈风的水军里,有新招收的人,也有原来张士诚的一部分水军,尤其是,还有潘元明和潘元绍两人,这都是弃暗投明的人,资历比他要老得多。

不过,论忠心,刘彦昌绝对没问题。

陈风统治这里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百姓的颂扬之声,已经不绝于耳。

取消了一年的赋税,各种鞑子的不得人心的政策都被废除,就连他们从来都被岸上的人看不起的渔民,去集市上卖鱼,也不会再有那些吏卒的敲诈勒索,效忠陈风,已经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

刘彦昌自幼生活在水上,一身水里的本领,本来,就不愿意安心做一个渔民,这乱世之中,也是他大显身手之时。

在后世的历史上,他只是一个名不经传的小人物,当张士诚起义之后,渔民的生活并没有得到改善,他领着渔民们抗争,最后被张士信的部队镇压,但是现在,他的命运,已经被改变了。

这五艘船,是从张士诚的水军里缴获的完好的五条船,此时,船帆虽然落了,但是,顶部那个大大的盐字的旗帜,随风飘扬。

他们现在,就是要伪装成盐船,走水路,过松江,那里若是战事顺利,那就折返向北,去平江!

他的船舱内,一石盐都没有,甲板上,那些被草帘子盖起来的,就是他们最近这段时间才刚刚装备的武器,碗口铳。

他们的任务艰巨,刘彦昌感觉,下松江,不会有太大问题,但是平江,可是座大城。

己方就五条战船,碗口铳,也只有二十多盏,这个打法,就很有讲究了。

水军初次作战,刘彦昌也很想打出威风来。

后面的两条船上,潘元明和潘元绍各自统率着一条船,心情却不怎么好。

两人叛了张士诚,从此就死心塌地地跟着陈风了,他们也没有别的去处。

而两人在骑兵之前,都是盐船上的操舟运盐者,本来,他们想着,自己也算是立了数次的功劳,也得给自己支兵马带带吧。

不当万夫长,千夫长总可以吧?

但是,没有想到,他们俩开始,就是两个兵,手下一个人都没有。

一直都在常遇春手下,两人什么话都不敢提。

常遇春杀人不眨眼,他们都是很清楚的,当初攻克高邮府之后,常遇春将张士诚一家全部给屠掉了,手段狠毒,和那个有些慈善的脸庞,一点都不同。

而之后,看着陈风要组建水军,两人又动心了,常遇春手下,陈风手下,都没有当水军首领的合适人选。

两人还没有自告奋勇,结果,就出来了一个渔民,将他们两人的位置给占了。

两人虽然当上了一条船的管带,手下水手加上火器手,也有五六十人,比以前要好得多,但是,两人心中还是极度不满。

这次战斗,对于他们来说,是一次机会,只要取得了战功,就有机会在陈风的面前获得更高的资格!

因此,他们都已经下定了决心,这次,就是要展现自己的勇猛,同时,适当地拖一拖刘彦昌的后腿。

在长江逆流而上一段之后,他们就向南,从嘉定州的一条支流上,继续前进。

再次扯起了帆,船只在水上航行着。

松江府,在平江路的东部,杭州路的北部,与上海镇紧邻。本来,这里没什么太重要的,松江府没有平江富裕,又没有靠近北部的长江,所以,虽然从名字上,和平江,杭州这些大的路府相同,但是实际上,这只是个下府。

下万户府,置管军达鲁花赤、万户、副万户各1人,镇抚2人,千户9人,百户73人,弹压18人。松江府整个地区的兵马,只有万人。

这个万人,除了分散到了各个乡镇的守备队,留在松江府城内的,只有不到七千,而其中大部分,都是新附军。

新附军的战斗力,是有目共睹的。

松江府的东部,是漫长的海岸线,沿岸零散着分布一些盐场,但是,远没有淮南江北行省沿海密集。

大部分的海岸线,都是荒无人烟之地。

这里是长江的入海口,所以,在松江府辖区的北部,海岸线都是淤集而成的。但是,在松江府的南部,金山地区,海岸线就惊涛拍岸了,很多地方,都适合深海船只进出。

四月二十八日,北风几乎要停止了,海岸上的野草,茂密地生长着。

草丛里,几只野兔在嬉戏着。

一双红眼睛,伸出了草丛,顿时,它的毛茸茸的头,呆着不动了。

远处,那些长长的,是树林吗?

第304章府城大火

在海上航行,首先看到的,是桅杆,其次,才是船身,着是因为地球是圆的。

经过近九天的时间,陈风的大军,终于暗度陈仓,通过借助民船,实现了一次战略大转移,从兴化跋涉海路,来到了松江府。

为了不被人发现,他们走的是离海岸线五十多里的海上,否则,他们会提前一天到达。

沿途中,除了撞见两三只渔船,没有发现朝廷的水军。

对于渔船来说,他们只是正常航行的船队而已。

虽然当初忽必烈南下,缴获了宋朝的水军船只三百多只,但是,经过了这么长的时间,能够继续在水里跑的船只,没有几十条,而熟练操船的水手,更是不多。

陈风不顾危险,爬上了高高的桅杆,在那里,用自己的千里镜,已经能够看到逐渐靠近的陆地。

“大人,再有半日,我们就能够登陆了。”看到陈风麻利地下来,沈富在旁边说道。

虽然看到了陆地,但是,航行过去,还得两个时辰。

让陈风满意的,就是这片登陆地点选择得非常好,周围荒无人烟,便于隐蔽,又适合大船停泊。

从时间上算,上岸刚好是黄昏。

“嗯,传令,全军做好登陆准备。”陈风说道。

在船舱内憋了近十天的士兵们,此时脸上已经洋溢着笑容,他们马上就要靠岸了。

一些人很兴奋,也有一些人,在心里暗暗下了主意,以后永远都不坐船了。

他们仿佛闻到了青草的气息,最想做的事,就是上去,闻一闻泥土的味道,他们现在的身上,都是海风的味道。

野兔还在瞪着眼睛瞅着,红红的眼睛,仿佛在瞅着情人一样。

渐渐地,那些期盼的树林,居然变成了一个个的庞然大物,它们立刻吓得落荒而逃。

在很远处,船帆就已经被放下。

想要这么大的船只平稳靠岸,也是有讲究的。

在后世,大船进港的过程中,都是靠拖船来推动的,开船可不像开车那样容易。

而现在,大船只能靠自己的操作,这就更加彰显了水手的本领。

这些四桅的大船,都是底尖上阔的福船,这是有利于远洋航行的船型。

“咚!”一声巨响,惊涛拍岸,第一艘大船,靠上了岸,这是硬生生地靠上去的。

船身内的士兵,感觉到了一阵震动,对于这些,他们已经习惯了。

拿起自己的全部装备,他们按照之前的训练,有序地开始走出船舱,走上了刚刚搭起来的桥板上。

人走上去,还有些颤巍巍的,而马匹要走上去,就更加惊险了。

运送马匹的大船,将数个桥板搭在一起,组成了可以让马匹下来的通道。

马匹不像人,它的智商毕竟还不高。

虽然经过了训练,但是,在海上漂流了近十天,不少马匹,还没有缓过劲来。

现在,从船舱底部的甲板上,它们被牵了出来,很多都在困顿和迷惑之中。

看到了前面的陆地,尤其是看到了野草,不少马匹都长嘶起来。

它们缓慢地从桥板上,被牵了下来,但是,也有少数几匹吃惊,从桥板上掉下去,摔进了水里。

七万人的部队,全部登陆完毕,天都已经黑了。

不过,先期登陆的部队,没有等待后续部队的到来,常遇春的黑衣骑兵队加窑社骑兵,集合完毕之后,就立刻开始进发。

马匹还没有适应?那就先跑跑,就适应了。

哪怕就是牵着,也要先动起来。

他们必须先动,得腾出地方来给后续的部队,同时,他们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松江府还不知道自己的到来。

江南水网遍地,从金山到松江府城,需要横跨三条河流。

在陌生的地区上作战,是非常危险的。不过,他们现在不需要考虑这些。

随着常遇春的军队出发的,有沈富派的向导,向导会带着他们,选择最合适的路途,尤其是哪里有桥,哪里可以直接涉水,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明朝,倭寇可以蹬上江南,肆无忌惮地烧杀,就是因为有本地的向导,现在,陈风的进军,会如此神速,也都是有向导。

在常遇春已经带兵出发之后,陈风也收拢部队,作为第二梯队,跟在了后面。

夜色渐渐地深了,四周的田野里,不断地传来青蛙的叫声。

一路大军,在黑暗之中,像幽灵一样前行着。

与此同时,松江府北部的一条河流中,几艘盐船,也慢慢地靠近了松江府城。

松江府,原本叫做华庭,这里的人口不断增多,几经变迁,成为了松江府。

自从元兵打下了南宋之后,这里就基本上没有什么战事。

四周热火朝天的起义,与这里无关。

这里的百姓,虽然也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但是,毕竟这里比较富庶,所以,百姓们还可以在水深火热之中挣扎着。

北方一遇旱灾,就是饿殍遍野,这也是北方经常****的原因。

在这里当官,稳稳当当,平时搜刮一些,虽然油水不是太丰厚,但是,很平安。

松江府的达鲁花赤,沙全,已经在这里上任有七个年头了,由于在朝廷的后台还不够硬,所以,他也一直得不到机会升迁。

沙全已经自我感觉很好了,既然得不到升迁,那就守着这里过一辈子,其实也不错。

他的大床上,此时有两个女人。

江南女子,温柔如水,沙全每日,都在这温柔乡内。

这两个女人,都是沙全昨日指定好的,其中一个,还是城外一家财主的侍妾。

昨夜连番大战,沙全已经累了,这个时候,一手搂着一个女人,睡得正熟。

他不知道,自己昨夜风流,同时也是最后的一夜。

东方,一颗启明星,横亘在天际,天马上就要亮了。

“失火啦,失火啦!”突然,一个声音,回响在夜空中。

随着他的声音,只看到,一股火光,越来越亮。

浓烟,也随之而飞得到处都是。

“咦,那是什么?”东城门的城头上,守卫在这里的一个百人队,一名士兵揉了揉眼睛,望着城门口的不远处。

那里,有一片火光。

这一望,他就清醒了一半,再听到那惊慌的喊声,他就全清醒了。

糟糕,失火了!

北方的民房,通常是用泥土盖起来的,而南方却更习惯于用木质结构。

而且,为了防雨,还会刷上桐油,这些,都是会燃烧的,而在这城内,百姓们居住得很集中,因此,一旦一户的房子着火了,那么,搞不好,会烧掉半个城。

下面烧的虽然不是守城的士兵的房子,但是,他们也要注意,防止这火烧到城墙这里来。

不过,随着火越烧越大,不少周围的百姓,已经被惊醒,他们不约而同地,加入了救火的行列。

救火,是需要水的。

周围的几个水井,都已经被利用起来,但是,此时的火势正旺,就这点水,根本不管用。

守城的士兵们望着这一切,他们在心里不停地祈祷,期望这火可以赶紧被扑灭。

就在这时,十几个汉子,却提着木桶,向这边而来。

“喂,你们干什么?”城门口的士兵,立刻大喊道。

此时,天还没有亮,离开城门,还有一个时辰。

如果是平日,这个时候根本就不准走动,现在为了救火,已经算是破例了。

“火太旺了,我们需要水,我们要从护城河内提水。”一个汉子慌慌张张地说道。

“不行!”不用百夫长开口,守城门的士兵,就拒绝了他的要求。

其实,作为江南的城池,几乎都有河水从城内流过,这是南北城市的一个不同之处。

但是,在这东门附近,却没有河流,最近的水源,就是护城河了。

这十几个汉子,简直就是痴心妄想,没有接到命令,就打开城门,这简直就是不可能的。

“军爷,如果再晚一步,恐怕,火势凶猛,就控制不住了啊!”一个汉子苦苦哀求道,仿佛烧的就是他的房子一样。

他刚刚说完,就听到后面,传来了一阵惊恐的叫声。

火势已经蔓延到了旁边的院落,偏偏这个院落里,储存了大量的易燃的棉花。

松江府之所以人口越来越多,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棉纺织业在这里的规模越来越大,松江府内的商人不多,但是这从事棉纺织的手工业者,却占据了近三分之一。

顿时,火光熏天,几乎要照亮半个城池了。

很显然,这火要是再烧下去,就彻底控制不住了。

他们坚持不打开城门,耽误了救火,恐怕也会受到上司的责罚的。

“开城门,放吊桥。”城头上,传来了百夫长的声音。

“谢军爷!”这十几个汉子,焦急地说了声谢谢,就向外面跑去。

开了城门,还是不能打水的,因为,城门外站不住脚,只有放下吊桥,才能够在吊桥上,从护城河内打水。

护城河的水很高,只要趴在上面,就可以放下木桶,提上水来。

见到这边城门开了,其他救火心急的百姓,也都纷纷拿着水桶,向这里跑来。

他们都是刚刚从睡梦中醒来的,很多人衣服都没穿整齐,就跑了出来。

谁也没有注意到,那最先来到城门口的十几个汉子,动作却慢了下来。

第305章松江府城破

人数不多,只有十几个人,但是,他们的任务却非常艰巨,那就是,打开城门,迎接己方的军队。

能智取,就智取,不能智取,然后就强攻。

负责这次任务的,就是刘狗儿。

陈风目前手里最精锐的部队,就是骑兵,这骑兵的首领,就是常遇春。

常遇春的忠心,陈风是完全放心的。但是,刘狗儿作为陈风最亲密的人之一,陈风培养他的目的,也非常明确。

刘狗儿一直都是在帮助他烤羊肉串,这样,刘狗儿不会在军中有地位,前段时间,刘狗儿一直都在军队中,和其他的人一样训练。

但是,仅仅凭借着这样,刘狗儿的机会很少,只有不断地积累战功,陈风才有机会将刘狗儿不断提拔,而且,必须要在战火中,才能够培养出合格的将军来。

所以,经过慎重考虑,陈风将刘狗儿派到了这里来。

刘狗儿提前来了两个月,将这里全部情况都摸熟悉了,同时,在这东门处,悄悄购买下了一处宅子。

这个宅子里,堆满了易燃的物品,就是为了今夜。

跟他一同来的十几个人,都是机灵的人,他们准备妥当,就等着今天。

当城外的一颗礼花放上了天空的时候,他们就知道,时间到了。

此时,正是寅时,一天中人睡得正香的时候,城外的礼花升空,没有引起其他人的注意,这里本来就富庶,城外也有地主,要是家里有喜事,也是可能放礼花的。

这个礼花,是城外的军队已经埋伏好了的信号。

常遇春的骑兵,用了一夜的时间,终于来到了松江府城之下。

这也是陈风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的原因。

如果再过段时间,江南就开始进入了梅雨季节,到时候,道路泥泞,是非常不便于骑兵机动的,江南四处的水网,都会成为骑兵们的噩梦,这也是南方多用船只的原因,但是,和骑兵相比,船只的动作,就太慢了。

常遇春发出了信号之后,就开始“漫长”的等待。现在天还未亮,他的骑兵又全部黑衣,所以,才隐藏在了黑暗之中。

要是在白天,很快就会被发现。

刘狗儿点燃了房子,就开始大叫救火,之所以选择这里,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里的水源很少。

贯穿全城的河流,没有从这里穿过,附近只有两口水井,显然是不能满足要求的。

于是,想要救火,那就只有一个办法:打开城门,从护城河里面取水。

守城的士兵会同意吗?那就要看这火有多急了。

百姓们很慌乱地跑出来救火,城头的守军,终于坚持不住,打开了城门。

这城门只要一打开,那就甭想再关上了。

其他的跟着救火的人,都急匆匆地向城门跑去,从这里取水,更加方便。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了一阵地面的震动。

城头的守军们,也感应到了,如果是北方战争期间的人,立刻就会知道,这是骑兵正在高速接近之中。

但是,现在城头的守军,没有任何经验。

“地龙翻身了,地龙翻身了。”就在这时,一个人惊慌失措地喊道。

地龙翻身,也就是地震,为了解释地震的现象,人们认为,地下有条龙,隔段时间,就会翻一次身,这一翻身,地面就会震动。

水火无情,这地龙翻身,更是会带来伤害,想起还在家里睡觉的老婆孩子,此时的百姓们,纷纷扔下木桶,向家里跑去。

城门口顿时混乱起来。

趁着这个混乱,刘狗儿从木桶内,拿出了一把斧头来。

砍断吊桥的缆绳!

吊桥上传来的有规则的震动,顿时让城头上的守军一惊。

此时,天开始朦朦亮,他们已经能够看到,几个人,正在奋力地砍着吊桥的绳子。

再向远处一看,一些朦胧的影子,在快速地靠近之中,尘土飞扬。

顿时,城头的百夫长,知道情况不妙。

“关城门,收吊桥。”他大声喊道。

城门口的守军,听到这声音,刚想要穿过这人流,前去关城门,却突然感觉到身上一痛。

再一看,胸口已经多了个窟窿。

混杂在城门口的百姓之中的几个人,早已经瞄准了自己的目标,这个时候,他们纷纷从木桶底部,掏出了自己的匕首,下黑手,这事做起来太简单了。

“杀下去,关上城门!”百夫长这时也急了。

那群百姓里,肯定混杂了反贼,在这种时候,宁可错杀一千,也不能放过一个。

如果城门失守,整个松江府城就危险了。

顿时,几十个守军向城头下跑去,同时,拔出了自己的腰刀。

眼看就要血溅当场。

“扬州路陈大人四十万大军已到,现在就在城外,敢逆我大军者,杀无赦!”就在这时,在人群之中,突然传来了一个声音。

扬州路,陈大人!虽然隔着长江,听在所有人的耳朵里,依旧一震。

四十万大军这几个字,传到了百夫长的耳朵里,也是立刻一惊。

整个松江府,才一万人马,而战斗力,还比不上江北的军队,他们这点新附军,根本就不够给陈风塞牙缝的。

但是,他也有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