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柄大明(华东)-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焦玉指挥着几个人,将火药舂实,塞满了底部的那个葫芦里,接着,又在碗口上,放置弹丸。

看到这里,陈风才突然发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虽然是文科生,对于某些东西,陈风还是知道的,比如火炮,炮弹是在炮膛最里面的,发射之后,高压气体在炮管内,推动炮弹向前飞,一边飞,还会一边旋转,这样,出去了之后,就会有很大的速度和稳定性。

而现在的这种火炮,根本就没有在所谓的铳管里加速,里面的火药点燃了之后,直接推动前面的弹丸,一下就飞了出去。

这就好比像是打高尔夫球,只是一锤子的事。

大部分的能量,都白白地浪费掉了。

但是,焦玉又说了,这是她老爹毕生的心血才设计出来的,所以,陈风又不能在这个时候,提出自己的任何怀疑来。

安杰也在旁边亲自帮忙,那个弹丸,和碗口正好匹配,而且,还在周围又塞了一圈泥土。

目标,就是五百步外的一堵土墙。

“陈大人,我们就要开始点火了,请您到安全的地方去。”焦玉说道。

这次他们本来打算悄悄试验,等到确认无误之后,再向陈风报告的。结果,不知道谁走漏了风声,就在他们已经支起了这一套机构之后,陈风就出现在这里了。

陈风也知道,他们这么做,都是为了自己的安全,因此,他也没有太在意这些人对自己的隐瞒。

只是,火炮,战争之神,现在怎么就长这个样子?

陈风心中微微有些失望。

听到焦玉这么说,陈风问道:“谁来点捻子?”

刚刚在塞火药的时候,已经在火药上面,附着了一根捻子。

很显然,点燃捻子的这个人,会很危险。

“当然是我来点。”焦玉说道:“这碗口铳是我主持的,这第一回,也该由我来点。”

“不,”另一个人立刻接过了话茬:“这第一火,要由我来点。”

两人看过去,说话的是安杰。

危险的事情抢着干,这也是陈风希望看到的。

“你是师傅唯一的骨肉,如果有什么闪失,我怎么向师傅交代。”安杰跟着说道。

本来焦玉还想发威,自己可是总负责人,安杰也得听自己的,但是,一听到安杰说自己是父亲唯一的骨肉,不由得心头就一软。

虽然可以命令手下的人来点,但是,谁都是父母辛苦养大的,这样的事情,焦玉不想让别人来做。

“你们谁都别争了,我陈风来这里,就是想来点炮的,谁都别和我抢。”陈风说道。

点炮?他们都是一楞,这个时候,还没有大炮这个词,在明朝的时候,大型的火铳才被命名为火炮,或者叫做大将军。

“就是点这个捻子。”陈风说道。

“不行!”这次,居然是焦玉和安杰异口同声地说道,此时,仿佛他们的地位比陈风还高似的。

“我说就是我点。”陈风说道:“只是,这根捻子太短了,玉儿,换根长的来,至少得一丈。”

这两个人争来争去,不就是因为点炮危险么?又不是打麻将。

陈风一眼就看透了问题,捻子长一点,点着了之后,就赶紧跑开,即使是炮炸了,也不会有危险。

就这么简单而已,现在,捻子的燃烧,就是一瞬间的事,人躲不开,其实,他们是没有想过要躲。

将捻子加长,就有足够的时间躲避了,陈风也是从来不做无把握之事。

听到陈风的话,焦玉和安杰两人,顿时恍然大悟。

“是,陈大人。”焦玉说道,从后面的一辆马车里,拿出了备用的捻子,刚刚的捻子,就是在这上面剪下来的,正好有一丈左右。

重新塞到铳膛内去,然后,顺着干燥的地面,直铺到了一丈之外。

陈风精神抖擞地打开了火折子,虽然对这炮不满意,但是,这第一次由自己来点火,还是有很大的意义的。

“注意,都准备好了。”陈风说道。

在两丈远的地方,已经挖了一条沟壑,其余的人,都已经进入了沟壑里,眼睛注视着这里。

陈风熟练地将捻子点着,哧哧作响。

“陈大人,快过来。”远处传来了焦玉的喊声。

陈风不慌不忙地往回走,一瞬间,他想起了英雄本色里的周润发,将手雷扔到身后的建筑物里,然后装逼地走了几步,就被一股气浪差点掀倒在地。

不能再装了,让焦玉担心一下就行了。

陈风快速走了几步,刚刚跃进了壕沟里,就听到了一声地动山摇的声音。

“轰!”

好响!

第300章朱元璋的郁闷

手上感觉很细腻,焦玉的脸,却刷地一下红了。

刚刚陈风在下来的时候,一不小心,手就从焦玉的脸上滑过。

只是这一下,焦玉也知道陈风是无意识的,还是感觉很娇羞。

当然,她很快就将这件事忘掉了,响声过后,现在就没有危险了,他们需要赶紧去看一下,射击的效果如何。

从壕沟内站出来,望着远处的土墙,只见其中的一段,已经倒塌了。

看来,威力还是不错的。

陈风也看到了,碗口铳还好端端地在那里,证明发射已经成功,而那截倒塌的墙,说明这炮还真不是纸糊的。

“走,过去看看。”陈风说着,大踏步地向前走去。

走近了,就看到了砸入泥土之中的弹丸,入土一尺,这土墙距离碗口铳只有五百步的距离,看来,在这种距离上,即使是在水上交战,也能够将对方的船只砸个稀巴烂。

而在攻城战中,这种碗口铳也可以发挥出巨大的威力来。

就在陈风检查战果的时候,焦玉更关心的,是碗口铳的铳身如何。

毕竟,在此之前,这种大家伙都是用铜来铸造的,铁虽然更坚硬,但是也毕竟脆,容易在发射中破裂。

铳身还有些烫手,他们已经在四下里检查。

结果让焦玉毕竟满意,在采用了新的手段来炼铁之后,铁内的杂质已经很少了,相应地,这种铸铁也能够承受住发射时的火力。

碗口铳,弹丸是在最前面的,只要火药一点火,就将弹丸推出去了,这样,虽然火药的能量被损失了不少,也导致了膛压很低,所以,铳身才完好无损。

“陈大人,我们接下来,就需要多次发射,检验一下这门碗口铳,究竟能够发射多少次。”焦玉说道。

“嗯,不错。”陈风说道:“除了继续发射之外,你们还需要给我训练出一批铳手来。我要他们在半个月之内,完全地掌握好射击要领,还有,这种碗口铳,除了要装到战船上之外,还要能够装备到骑兵部队中。”

“陈大人,我们一定能完成任务,等到碗口铳试火完毕之后,五十门碗口铳,只多不少。”焦玉说道。

刚刚发射完的碗口铳,黑色的烟迹才散去,陈风没有刻意用鼻子去闻,也能够知道身边的女子就是焦玉。

如果开始的试火,焦玉身上的硝味只是那么微微一点,普通人闻不出来的话,那么现在,这段时间,焦玉不停地在火器上面忙碌,这股味道,已经越来越浓郁了。

哪个姑娘不爱美?焦玉为了自己,做出的牺牲太大了。看来,自己得考虑考虑,给她找个好婆家了,不知沈旺怎么样?

看着焦玉还在忙碌的身影,陈风心中对她的感激,已经多了一分。

这次南下之后,占领了平江,沈家肯定就得完全地依附自己了,到时候,自己再提这事吧,那个时候,沈惠的事也该给沈家个交待了。

“玉儿,虽然这造碗口铳要紧,你的身体也要紧,一定要注意休息。”陈风不由得说道。

“陈大人,这都是玉儿应该做的。”焦玉身体略略抖动了一下,没有回过头来,就这样和陈风说道。

此时,他们正在仔细地清理碗口铳的内膛,里面已经是一片污渍。

这个时代,用的火药残留很打,发射完的清理,也就很重要。

而这清理的过程中,炮身也就慢慢变凉,否则,直接塞进火药去,说不定会立时燃烧。

看着他们的劳作,陈风将心收了回来,四周,一片春意盎然,锦绣江山,这可是汉人的花花世界。

陈风心中感触良多。

现在,陈风还没有将自己想到的改进思路告诉他们,改进是需要一个不断探索和研究的过程的,现在,只要能够给自己可用的武器就行,等到之后,再进行改进不迟。

回到了扬州,陈风接到了刘四二的报告,滁州方面出现了战事,定远的朱元璋,已经拿下了滁州城。

朱元璋动作之快,大大出乎了陈风的意料,算时间,也就是李善长刚刚回去,朱元璋就开始动手了。

现在,历史上的事件,很多都已经提前上演,朱元璋什么时候会下和州,打集庆,就成了陈风关注的重点。

由于在等碗口铳的制造,陈风现在还无法展开攻击行动。

谁知,过了几日,又一个好消息,让陈风心中一喜。

郭子兴也到了滁州城。

对于朱元璋来说,最头疼的一件事,就是自己不是老大,在他的头顶上,还有郭子兴这个老丈人。

这个老丈人,已经率先举起了反旗,所以,在红巾军之中,也有一些地位,而朱元璋是在投奔了他之后,才逐渐发达的,从辈分和资历上看,朱元璋永远也比不过郭子兴。

但是,郭子兴这个人心胸狭窄,又没有什么真本事,在濠州城内又有孙德崖一伙儿和他不合,这次也是被孙德崖等人撵出了濠州城,才到滁州城来投奔自己的女婿的。

这次他来到滁州,肯定会够朱元璋头疼上半天的了。

朱元璋要成就大事,那就要将自己变成正人君子,做事一定要正派,在历史上,他在郭子兴到了滁州之后,立刻将自己军容整齐的三万人的主力,全部交给了郭子兴,自己又变成了光杆司令。

李善长差点都被郭子兴很不要脸地要走,不过李善长坚持住了。

所以,听到郭子兴到了滁州城之后,虽然陈风没有亲见,也可以猜想到之后的发展,总之,朱元璋会被拖后腿。

这段时间内,就让朱元璋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下江南吧!

陈风猜得不错。

滁州城只是个中转站,地方本来就不大。

对于朱元璋来说,想要南下,这是必经之路,现在,他只有三万人的精兵,还需要继续招兵,他不但需要步军,骑军,更需要水军。

长江天险,不是那么容易渡过的,尤其是他们要打的集庆,防守很严密。

朱元璋正在构思自己的下一步计划,尤其是从哪里得到水军的时候,一个消息就传到了他的耳朵里。

郭子兴来了!

郭子兴带着自己的几万人马,来了滁州。

听到这个消息,朱元璋虽然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但是,握着毛笔的手,却开始不由自主地抖动。

此时他的心里,恐怕也在有各种滋味。

自己好容易开创了新的局面,又要拱手让给郭元帅了。

这种事,朱元璋不止做了一次,当初回家招兵,招好了之后,自己只留下了二十四个,其余的,全部送给了郭元帅,带着这二十四个人,他开始了自己的霸业。

现在,才刚刚走出了第一步,那个阴魂不散的人,就跟了上来。

朱元璋不能不卖郭子兴面子,因为,自己的老婆马秀英,一直都在濠州城内,跟在郭子兴身边,她毕竟是郭子兴的养女,而自己出来打仗,带着老婆也不方便。

而濠州城内的情况,朱元璋也知道,孙德崖一伙在不停地挤兑自己这个老丈人,要不是自己在外面打得火热,恐怕他们要害了郭子兴。

现在,害不成郭子兴,就将他给挤出来了。

自己该怎么办?

朱元璋心中抑郁,但是,他知道,自己的选择,也只能有一个,一定要装作大度,大度,再大度!自己要给手下的所有人,都做出表率。

“既然郭元帅来了,那么,这个主帅的位置,还是要由他来做的。”朱元璋说道。

听到他的话,手下的一众兄弟,嘴上没有说什么,脸上的表情,却个个都不屑。

毕竟,当初郭子兴把朱元璋关起来,还不给饭吃,那个时候,就已经该跟郭子兴一刀两断了,那样的嫉贤妒能的人,根本就不配当主帅。

不过,主公这么说,他们也不能有什么反对的意见。

主帅就主帅吧。

“我们手下的三万精兵,我也决定交给郭元帅。”朱元璋继续说道。

“不!大哥!”就在这时,徐达从下面站了出来:“主帅的位置,让出来也就算了,毕竟,在小明王那里,我们也算是郭元帅的部将,但是,我们这三万精兵,是我们自己打造出来的,跟郭元帅没有半点关系,我们不能交给他。”

“对,大哥,我们要靠这三万精兵打鞑子呢,要是留给了郭元帅,又浪费了。”汤和也跟着说道。

郭子兴手下数万人马,但是,这么长时间过去了,连个濠州城都没有出来过,兵到了他的手里,就变成了废物。

“如果不交出我手里的精兵,又怎么证实我将主帅的位置,给了郭元帅?”朱元璋反问道。

这道理谁不知道,这是让朱元璋割肉,朱元璋怎么会舍得。但是,不这么做,怎么在士兵面前,表现自己的朱公子的正面形象?要是把郭元帅给架空了,那么,下面人就会有各种言语传出。

“那我们把这兵也给了郭元帅,我们如何打仗?”周德兴问道。

“我们可以再筹集兵马。”朱元璋说道。

第301章海上进军

朱元璋虽然很憋火,却还得把自己的老丈人高高地供起来。

相比朱元璋,陈风就大开手脚了。

陈风是自己打出来的,手下的武装,都听自己一个人的。他的那些老丈人,最多也就脱脱有点资历,可惜,现在的脱脱,已经无心于世事。

万事俱备,只欠北风。

由于地理原因,每年秋冬之际,沿海多刮北风,而这个时候,也是商船启程南下的大好时机;到了春夏之交,南风劲吹,又是商船回归的最佳时节。

而现在,已经是过了烟花三月下扬州的季节,至正十年四月,南风盛行。

陈风却选择在这个时候,启程南下,摆明了就是要逆风而行。

这也是无可奈何的,如果可以,陈风宁愿在去年的时候就南下。

但是,在那个时候,陈风刚刚拿下了高邮,夺取了泰州城,他想要南下,根本就没有准备。

兵,不习水战,船,又凑不齐,如果这样就南下的话,陈风的结果,只能是和当初蒙古人东征岛国一样。

现在,训练和装备都到位了,而等个刮北风的天气,却几乎不可能。

怎么办?

这点事情,不会难住陈风,也不会难住沈家的船队。

为了支持陈风的军队,沈家几乎将自己的远洋贸易暂时停止了,出动了四十五艘远洋航行的四桅大船,六十艘三桅和两桅的中型船只,加上陈家现在自己有的五艘大船,一百多艘船只,承担了运输七万人马的任务。

船只上,人员,马匹,食物,水,全部配备齐全。

这个准备工作,就耗费了十几日的时间,他们停泊在兴化东部的盐场码头,迎接着陈风的军队。

这个时候,不用担心空中侦查,而陈风已经派人将盐场与外界隔绝开来,而且,即使是被发现了盐场有船只,那也只会被人认为是盐场的盐船而已,没有人怀疑,虽然船只很多,这是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内,都没有人来运盐,导致盐积压,得用更多更大的船只而已。

七万人马,分成几路,到达了盐场。

四月二十日。

马儿轻轻地嚼着马缰,一步步地踏上的桥板,经过这段时间的训练,这些勇敢的战马,已经可以蹬上船只,而不会过分害怕。

而且,给这支骑兵准备的,是最大的船只,船只越大,航行就越平稳,除非遇上风暴,会有剧烈的晃动,一般情况下,都和陆地上差不多。

常遇春还是指挥这支骑兵的首领,也是这次攻击的先锋。

除了窑社骑兵,在这段时间内,常遇春又将这七万人之中,整编出一支万人的骑兵部队来。

人,陈风不缺,如果愿意,可以再招收十万人的部队。

粮饷,陈风也不缺,靠着将那些盐引重新卖了一次,一年之内的军需,已经全部到位。

陈风唯一缺的,就是战马。

到处打仗,战马也就涨价,而且,数量短缺。陈风不得不让人从张家口联系商贩,秘密从草原购买了一批战马,这才组织起了这支队伍。

窑社骑兵是核心,是陈风的亲兵。而这支骑兵,则是冲锋陷阵的一支强大的力量。

这支骑兵的装备,也是最“现代化”的。

窑社骑兵的骑射,已经被炼出来了,虽然没有蒙古精锐铁骑的那种指哪打哪的本事,但是抛射弓箭来肃清前方的敌人,已经练得如火纯轻。

而这支骑兵部队,要也训练成使用弓箭的好手,恐怕要多费一番力气,所以,陈风也没有这么打算。

几个月的训练,让他们由步兵变成骑兵,就已经是一次突破,让他们再由骑兵变成可以乘船的骑兵,就更加困难,所以,陈风也没有这么要求他们。

他们使用的武器,就已经摆脱了必须用弓箭来远程射击的必要。

因为,他们拿着的,是三眼铳。

泰州军械局制造的三眼铳,首先就装备了这支骑兵部队,他们不需要携带弓箭,长枪这些武器,合二为一,使用三眼铳就够了。

三眼铳的射程并不高,但是,由于骑兵的高机动性,所以,三眼铳的这个射程劣势不会太明显,而重要的,三眼铳火力密度大,相当于每人一次可以发射三次。

而且,虽然火铳还是原来的火铳,但是,他们所携带的火药,已经是被焦玉经过改造了配比的火药,射程比原来要远。

在发射完毕之后,基本上就会成为近战,这个时候,握着三眼铳的长木柄,将三眼铳当铁锤使就行了。

有蛮力之人,往往会将对方的头,敲得稀烂。

这支军队,全部着黑衣,所以,他们也被称为黑衣军。

这次,是他们成军之后的第一次战斗,他们要用这次战斗,来让自己的名字,响彻整个时代。

其余的步军,也都默默地上了船,军令如山,他们在上船之中,不能发出任何声音。

为了不暴露目标,船只分批次地向东方驶去,他们要在脱离了海岸的视线之后,再编队出发。

由于每艘船上都配备了望远镜,彼此之间再集合,也变得简单起来。

“陈大人,这次行动,您不必亲自出动,这样以身犯险,万一有什么失误,非常危险。”在一条四桅的大船上,一个人向陈风说道。

说话的是个中年人,脸庞圆润,面目安详,居然是江南第一富商,沈富。

“仲荣兄,你既然都不怕风险,亲自率船队前来,我上船,又有何不可?”陈风笑着问道。

陈风也没有想到,沈家船队需要接送自己的队伍渡海,这是他们提前已经商定好的,但是,沈富都亲自来了,这简直是少见。

“沈家所有的船只,几乎都来了,协调这支船队的航行,也只有在下才亲自指挥,才能够放心,而且,在下虽然数年未到海上,但是,观天气,在下还自认非常有把握,这是沈家这么多年来,最大的一件事,在下若不亲自来,又如何能放心。”沈富说道。

他说的,倒是实话,沈家这次,几乎是把所有的宝都押到陈风身上了,而且,陈风猜测,此时沈家,恐怕已经离开了平江,也离开了周庄,万一自己行动失利,也省得遭到江浙行省的报复。

沈富年轻的时候,就发展海外贸易,想要成功,那么,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自认也是对海洋的熟悉。

“仲荣兄,你说得很对啊,现在,我所有的兵马,都在这支船队上,我要是不亲自来,又怎么会放心。”

陈风说完,两人四目相对,就已经会心地一笑。

陈风确实是不放心。

这么大的一次军事行动,如果失败,对自己来说,是一次不可估量的损失,陈风前世只是个历史系的学生而已,但是现在,却要担负起指挥军队的责任来。

他别无选择。

外面,南风正烈。

在高邮东部的海面上,一支船队,逐渐地集结,成型,规模越来越大。

中间陈风所坐的船只上,一名水手,爬到了高高的桅杆上面,举起了一个旗帜,举了三下,再放下。

在海上航行,如果多支船只的话,最合适的通信方式,就是用旗帜。

沈家船队在多年的航行中,早已经积累起一种行之有效的旗帜语言。

在每艘船的上面,都有一名水手负责瞭望。

看到了这个旗号,他们纷纷地向下面喊道:“方向正南,抢风行船!”

船在宽阔的海面上,有风就能行船,不但顺风能航行,逆风也要航行,这种航行的方式,就是抢风行船。

直接顶着风,是走不动的,先得走侧面,然后再转回来走另一面,一边侧着走,一边向前走。

如果从天上看,整支船队,都在走着之字形的路线。

不停地操舵,改变船帆的角度,这种行动的方式,太耗费水手的力气了。

陈风看着庞大的船队在向前走着,眉头上却越来越凝重。

“仲荣兄,以我们现在的航速,需要多久,才能到达预定的登陆地点?”陈风问道。

这速度,一只健康的蜗牛也能够超过他们。

在后世,哪怕是慢吞吞的滚装船,也能够在十五日之内到达,但是现在,陈风估计,没有一个月,是走不到那里的。

时间越长,对他们越不利,因为,总有有心人会发现扬州兵马不见了。要是朝廷此时打扬州的主意,只能靠留守的施彦端和敏敏等人来抵挡了。

“我们可以在十日之内到达。”沈富说道。

这话说得,让陈风一喜,但是,陈风也知道,这个时候,可不能乱说话。

“仲荣兄,军中无戏言。”陈风说道。

“陈大人,每年到了这个时候,都会有十日的逆风,也就是说,现在虽然刮的是东南风,但是,反季节的西北风,会短暂地刮几日。”沈富说道:“自从上次陈大人和在下说了此事之后,在下就访遍了周围的渔民,同时不停地关注气象,之所以选在这个时候出发,就是从明日开始,西北风就会刮起。”

第302章北风

作为一个文科生,最头疼的学科,不是数学,而是地理。

地理不仅仅是需要像其他文科那样背,而且,还需要像学理科那样理解。

还好,陈风对于这些地理知识,都是清楚的。

风,其实就是空气的流动,而空气要流动,那就得有压力。

由于光照等因素,会形成全球范围内的高压和低压区,也就形成了季风。在这个季节,会刮东南风,却几乎不会刮西北风。

而沈富,却靠着自己的考察和经验,说从明日开始,会刮西北风,这简直比火烧赤壁的诸葛亮还会算风向。

所以,陈风虽然希望如此,也不会过多迷信,这在水上行走时日的长短,将直接决定了袭击的突然性。

这个时候,每一句话,都不是儿戏。

“如果明日还未起风,在下愿接受军法处置。”沈富说道。

“好,仲荣兄!既然你这么说了,我希望我们可以在十日之内到达,二十日内,我们就能解决了松江府,一个月内,就能够打到平江去!到时候,沈家的功劳,我是会记得的。”

陈风这句话,分量是很重的,沈富之所以把沈家的前途都压在了陈风的身上,自然也是希望立下大功,在以后的天下里,攀附上权贵。

沈家以商业起家,自然也知道,依附于权势,才能够让生意做得更大。

入夜,为了防止在抢风行船的过程中发生碰撞,船队停了下来,这一日,才走了五十里。

第二天,天空大晴,但是,让人出乎意料的,风居然没有了!

如果是小的帆船,没有了风,还可以靠划桨,或者车轮来航行,但是,这大型的帆船,没有了风,就只剩下一件事:停着不动。

风小,也可以慢吞吞地走,而没有了风,就根本动弹不得。

离开岸刚刚一天,就出了这种情况,顿时,陈风心中有种不妙的感觉。

要知道,在海上,没有风,几乎是很少发生的事情,海面上,永远都是起伏不停的。

船上的士兵,大部分都没有出过海,他们知道风停了,也没有什么反应。

但是,要是持续地没有风,那么,军心就可能会动摇。

怎么办?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在甲板上走来走去?还是派水手不停地观察天气?

陈风没有这么做。

于是,在中间那条大船上,出现了奇特的一幕。

一个人,坐在前面的甲板上,手里拿着一杆长枪,而长枪的头部,则挂着一截细线,细线直溜溜地伸入了水中。

一个葫芦,飘在水上,随着绳子来回飘动。

这分明就是钓鱼的装备。

不错,陈风在这个时候,闲来无事,就在船上吊起了鱼来。

用鱼竿来钓鱼,一般都是在平静的河面上,在海上,鱼一般都不是用吊的,而是用捞的。

海面上风大,如果钓鱼,那么,下面的鱼钩,就会不停地晃来晃去,鱼儿显然没有耐心能够吃到这鱼饵。

这也导致了海里面的鱼,一般都比较傻,没有河里面的有经验的鱼那样,将鱼饵吃了,却能把鱼钩给吐出来。

一盏茶的工夫,鱼饵就动了。

陈风手臂一用力,长枪一抖,好大的一条鱼,就落到了甲板上。

摘下鱼钩,换上鱼饵,陈风又将鱼钩撒了下去。

没有风,船就无法航行,无法航行,他们的任务就完不成。而就在这样一个重要的时刻,他们的头儿,带着他们一同造反的陈大人,此时,居然在钓鱼!

这个说法,不论是谁,都不会相信。

但是,那个船头的身影,却又那么清晰。

既然陈大人在有闲心地钓鱼,那就说明,这一切,早就在陈大人的掌控之中了吧?

对于陈风,手下是非常爱戴的。对于陈风的指挥战斗的能力,他们也都是非常清楚和佩服的,每次战斗,都创造奇迹。

这次,更是带着他们,去走向新的征程。

他们只是由于没有在水上行走的经验,所以,无知会产生恐惧,同时,无知也会产生无畏。所以,陈风现在看到风停了,立刻就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来稳定军心。

果然,他这样的一幅姿态,军心就立刻稳定了下来。

好在不是远洋航行,他们这次出发之前,就已经备足了食物和饮用水,而且,在陈风的建议下,每艘船上还装载了水果。

困扰海上航行的一种死神,就是坏血病,这种疾病,就是因为缺乏维生素造成的,每天吃个水果,就能有效地防止这种疾病。

陈风像姜太公一样,看起来很悠闲,但是,他的内心,其实已经开始有些焦急了。

这个沈富预言的北风,究竟能不能刮起来?

昨日虽然是逆风,也还能行走,今天可彻底变成无法动弹了。

出征的日期,完全是由沈富定的,因为要看海上的天气,要是贻误了军情,自己真的要执行军法,砍了沈富吗?

本来,陈风还安慰自己,这风不刮了,是变风向之前的预兆,但是,吃过了午饭,继续垂钓一下午,陈风有些按捺不住。

大海上风平浪静,一只只的海鸥,在不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