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明1617-第1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蒙古各部的联系,内喀尔喀五部,奈曼和敖汉等插汉部的八鄂托克,加上嫩江和阿鲁科尔沁,这些地方原本就是靠广宁扼困,也是隔断了他们与女真人近距离往来的可能,一旦失去广宁,各部蒙古就直面女真,其后果在战略上完全是灾难性的结果!
不仅如此,张瀚指出,广宁和辽西各堡中都储藏着大量的军事物资,包括王化贞囤积的五十万石六千万斤的粮食,还有几十万两白银,大量的军器铠甲,棉花袄服,广宁之役后,后金的实力完全上了好几个台阶,最恶劣的后果还是科尔沁等各部彻底倒向了后金,并且给了后金征伐林丹汗和内喀尔喀五部,并加以臣服的可能……
杨泗孙最终叹气道:“得了,按大人所说的原则来办吧……”
朱大勇无所谓的道:“你是步队和车营主管,骑兵司只是配合你们,当然你拿主张。”
“我还真不想决定这种事啊……”
哪怕张瀚说的不那么斩钉截铁,不那么坚决,哪怕说大明有一线战胜东虏的可能,杨泗孙这时候也不会选择配合对方,但如果按张瀚所说,东虏在这一仗后不仅大胜,还获得大量物资,由此渡过了天启元年到二年严重的粮荒,得以有喘息之机,这个时候不配合对方,对未来的贸易发展实在是有巨大的恶劣影响。
杨泗孙向谭泰道:“这事有决定了。”
谭泰不安道:“怎样?”
杨泗孙咬着牙道:“我们可以向前,不过,要加价!”
谭泰一脸受到侮辱的表情,张了张嘴……
杨泗孙面无表情的道:“你再拿朋友来扯,咱们现在就掉头回去……我不相信这个时候你们提要求,上头能没有给你答应加价的权力?”
“好吧,杨泗孙,你真是个狗日的混蛋……别他娘的加太多啊。”
“彼此彼此……该加的一文不能少!”
……
车队终于又继续向前,谭泰一脸郁闷的带着从人跟着,这一次他已经把最高权限的数额给应下来了……八旗现在远远没到有钱的时候,自从努儿哈赤起兵之后就和大明断绝了贸易,以前他们靠出售东珠人参毛皮源源不断的赚取利润,自断了贸易后也就是打下沈阳等城池时抢夺了一些明朝府库,因为要“恩养”汉人,努儿哈赤禁止抢掠汉人的财富,有一些倒霉的女真人随意抢掠还被杀了头,去年底的粮荒时努儿哈赤下令汉人家庭供养女真人,但距离公然掠夺汉人的财富还有一定的距离……总之这一次谭泰的感觉就是被打劫了。
但女真人心里并没有怨恨,相反,有一点感激……
他们自己又不知道历史所发生的一切,他们也完全想不到广宁会被轻易拿下来,甚至损失比在沈阳和辽阳还小……上下都认为会赢,但都觉得会有一场苦战,因为广宁也是明朝经营多年的雄城,和蒙古人打了二百年,被多次包围,从未被攻克过一次。
这样的雄城,所有人都做了最艰难血战的打算……
这个时候,和裕升能配合女真人,尽可能的帮了一下手,虽然也狠狠的宰了一刀,但从谭泰等人的心理上来说,和裕升的形象在他们心里反而是上升了一些……
进入内喀尔喀的地盘后,炒花突然派来几个骑兵,阻住了车队前行。
来骑道:“洪巴图鲁说,明国巡抚派了不少人前来,虽然咱们是无所谓,不过担心你们和裕升的事被发觉……还是小心点,车队暂停,等明国人走了再说吧。”
杨泗孙道:“原来如此,那就按洪巴图鲁的安排来做。”
使者离开后,杨泗孙和朱大勇等人决定去观察一下情形。
炒花的大帐就在前方的山谷之中,杨泗孙等人决定带着一队骑兵,绕道往侧右后的小山包上去。
“好象是赵立德啊。”
杨泗孙一眼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当初他和张瀚从辽东回来,也是在炒花这里遇着了赵立德等人,当时赵立德对张瀚敲打了一番,甚至还希望张瀚提供辽东消息,被拒绝了之后,倒是也完全没有了消息,不料这一次又是遇见这人。
朱大勇却是没有见过赵立德,他的目光放在另外一些人身上。
“两个七品文官,两个九品,还有好几个武职官,这一次还真的算是对炒花格外看重啊。”
“没法儿。”杨泗孙道:“王化贞向朝廷打过包票,什么只要他一声令下,林丹汗,炒花,都会出兵助战,共击东虏,他现在肯定是派人来叫炒花兑现承诺了。”
朱大勇摇头:“蒙古人怎么可能会真的出兵?”
“可不是?”杨泗孙道:“朝中那些大员也并不全然是蠢蛋,早就有人质疑,不过王化贞是东林力挺,本人又十分自信,谁敢说他在发昏?”
王化贞其实不是纯然发昏,林丹汗与努儿哈赤的矛盾也是不可调和的……努儿哈赤要得全辽,同时也要掌控辽东边墙外的蒙古势力,这样才能叫后金有机会进窥关内,恢复当年大金国的祖业,也就是尽得黄河以北的汉人地方,不得蒙古,光凭辽东从山海关硬打,一百年也打不进去!
然而林丹汗色厉内荏,举动失措,对各部的掌控力很弱,现在熟知蒙古情形的人都知道,林丹汗还在梳理插汉本部和附属部落的关系,只是这种梳理的过程并不顺利,甚至是越梳越乱,林丹汗对各部的掌握远不及他的父、祖,就算其有心也是无力,不到最后关头被迫应战,这个末代蒙古大汗是不会主动应战的。
至于内喀尔喀五部也是一样的情形,炒花对各部的控制力也在减弱,五部中有不少台吉心向后金,此前因为宰赛台吉的事,五部已经向后金服软,但炒花余勇尚在,大家都知道内喀尔喀五部和后金也是迟早会有一战……迟暮的炒花不打一仗也是绝不可能向努儿哈赤服软,英雄半生,经常率二十万骑入寇边墙的一代领主,岂会轻易伏低做小?
但炒花毕竟也是老了……这也是后金的天命所在,炒花若在盛壮之年,恐怕看出危险形式的他早就主动出兵,十余万骑抄掠后金的老家,努儿哈赤不要说打广宁辽西,只怕会被蒙古骑兵磨的不能出辽中一步……
炒花老了,只能在自己的领地上静候他和后金的最后一战,赢则保持五部现有的状态,输则认命归诚,从此蒙古人成为女真人的附庸……
这些事都是有心人一看就能知道的事实,王化贞身处广宁这样的地方,其实应该对蒙古的情形一清二楚,却是有这种妄想和昏招,实在令人可鄙可叹……
杨泗孙道:“自己立不起来,妄想借助他人,最好的下场就是唐朝借回纥兵平乱,然后把长安给那些胡兵大肆劫掠……”
朱大勇叹道:“他们要走了……”
炒花应该是明确拒绝了明使的请求,并且对他们毫不客气。
此前明使过来,最少还有相应的体面尊荣,大开宴席,召开会议,面子上总过的去,这一次似乎炒花都不曾见,四周还有甲兵露出兵器威胁,几个明使连同随员,几乎被粗暴的撵上车,然后直接逐走。
看到纱帽圆领的官员们狼狈不堪的上车,都是脚步踉跄的凄惨模样,杨泗孙和朱大勇等人俱是面色阴沉。
朱大勇转向身后,对着一群相随而来的骑兵们道:“北虏人就是这样,力强者他便对你无比敬服,力弱而求他者,便是眼前这般模样……”
杨泗孙也道:“咱们大明的一些士大夫十分荒唐,什么修仁德而远人来服,纯粹是狗屁,是咱们甲兵比他们强,再给他们一些‘仁德’,这些家伙才会来降服,真正能叫他们敬服的,只有刀和枪!”
……
赵立德等人回到广宁时,发觉城中的兵马正在大举开拔出城。
不仅是广宁城,驻地在城外的各部明军也是在纷纷集结。
赵立德等人不敢耽搁,立刻赶赴巡抚衙门,前去求见王化贞。
各人的脸上都是有受辱过后的悻悻模样,有屈辱,有愤怒,也有茫然,各人感觉这一趟跑的很无谓……十几年前大明还和蒙古人打生打死,十几年后东虏兴起,大明的封疆大吏居然指望北虏来救命,这是何等荒唐的事情!
一个姓杨的兵备参议出来迎他们,知道结果后脸色也十分难看,他把赵立德等人带到偏厢里等候,对他们道:“现在正在正堂召开军议,决议与虏决战!”
第429章 膏药
“啊?”
赵立德等人俱是张大嘴巴,一时都不敢相信这样的话。
“巡抚大人认为东虏不堪一战,连同诸堡守兵,广宁一带有王师十四万人,战兵也过十万人,俱是各镇精锐,虏兵八旗一共才六万余人,战兵最多三万人,以三倍之数往击之,我军兵甲俱利,士气也很高,此战必胜。”
赵立备道:“参议大人也是这般认为?”
这个兵备参议苦笑一下,并没有回答。
王化贞这人拥有超强的自信,平时并不看兵书,但所有人承认他有机断,胆子大,而且经常说大话,虽然识者鄙夷,但也叫他鼓励起军心士气,在此前沈阳和辽阳均失,广宁只有一千多兵,城中人心惶惶时,王化贞靠着这种勇气和劲头收拾残卒,汇集兵马,最终保有广宁,并且聚兵万人,也正因如此,东林党举荐他时并没有遭到太多的反对……尽管王化贞其实毫无边才,但东林党人认为他胜在胆略过人。
现今虏骑攻打诸堡甚急,河西诸堡较辽东各堡要狭小的多,难以固守,但只要厚集大兵于广宁,失堡亦无关大局,王化贞在此时决定主力与虏决战,诚非善招。
各人出使受辱,又听闻决战在即所有人心里都是七上八下,各人都从屋中出来,看着大堂那边的甬路上,那里仪卫十分庄严,过百兵丁从大堂一路排出到衙外,巡抚的三军司命大旗高高飘扬,朔风凛洌,大旗在半空中不停的飘摆着。
又等了小半个时辰,各人看到大将纷纷退出,俱是盔明甲亮,佩剑而出。
赵立德注意观察了祖大寿的情形,见这人神色平淡,举止如常,并没有太多特异的表情。
其余的各副将,参将,游击,有人面露喜色,有人满脸忧色,也有人喜忧交杂。
各人暗暗点头,从将官们的反应来看,这一战最少还有最基本的士气,不象辽东杨镐要出征时,各将纷纷劝阻,士气十分低迷。
将官出来之后,各人看到穿着红袍的王化贞将高邦佐和方震孺等文官送出来,到滴水檐下王化贞稍微弯了下腰,各文官还揖请回,王化贞便回身入内。
那个兵备参议道:“好了,我去禀报军门,各位稍待。”
过不多时,一个武官过来,请赵立德等人过去。
“炒花见汝等没有?”
一见面,王化贞劈头便问。
赵立德道:“未曾见,不仅未见,还发言侮辱我等,说是痴人说梦,我大明无能,乞师于蒙古……”
“够了!”王化贞面色有些难看,拂袖止住赵立德的话。
半晌过后,王化贞气呼呼的道:“北虏毕竟也是鞑子,没有信用也是难免。”
虽然说这样的话,王化贞的眼里还是有些迷惑之色,他确实搞不清楚,为什么炒花和虎墩兔都一再向他保证会出兵,四十万骑兵可为大明所用,只要他筹赏几十万两军饷就可,结果到真需用的时候,这些北虏却是这般无礼。
赵立德躬身道:“军门大人是否还要再努力一试?”
“不必。”王化贞恢复了镇定,说道:“大军已经要开拔,决意去援助西平堡,总兵祁秉忠,刘渠等已经奉命开拔,大军士气高昂,六万人都足可将虏荡平,又岂需待毫无信义之北虏来援?”
王化贞和熊廷弼这一年来也是在拼命收拢兵马,朝廷拨巨款数百万银,神宗逝后,光宗一次就拨款二百万两内帑,都是万历辛辛苦苦数十年间积攒的私房钱,朝廷毫不心疼的全用在了辽东,连姚宗文这样的骗子都能领到二十万两,可想而知朝廷在辽东的决心有多大,花费又有多高。
在庞大的财政支持下,一年来汇集在辽东的兵马终于到达了十四万人……这是一个明朝集结兵力的顶点,萨尔浒是这个数,辽阳和沈阳之战是这个数,广宁之战是这个数,洪承畴指挥的松锦之战又是这个数……这就是明朝这个庞大的拥有亿万人口的大帝国在辽东的战争潜力……十四万人!
王化贞是从数字来比较,当然他忘了萨尔浒,也忘了沈阳和辽阳,别人的错误都是别人蠢,自己当然不会犯错……十几万精兵与六万丁的东虏会战,大约怎么打也不会输吧……
……
赵立德出门后回到自己的居处,将这几日的经历写成了详细的汇报,他的身份除了是王化贞治下的佐杂官员外,同时也是锦衣卫在广宁分支机构的负责人。
在锦衣卫的盛时,不仅是在全辽东有分支机构,就是朝鲜也是有锦衣卫在活动,在大明北方和南方也有锦衣卫的暗探。
到了此时,也就是广宁和山海关还有锦衣卫,并且已经不受朝廷重视,连赵立德自己也感觉写这个报告并没有太大的用处,也不知道到了京师之后,会在哪个大人眼里扫上一眼,接着就被置之高阁。
写完报告后赵立德仿佛卸下了最后的担子,整个人都变得轻松起来。
他脱了绿草色的官袍,换上一身宝蓝色的直缀,下摆系了起来,腰间束带,人也干练许多。
出门后赵立德骑了匹马,吩咐仆人照常看家,然后他骑马赶向和裕升分号所在的方向。
到了和裕升后,赵立德果然看到商号已经关门,他熟门熟路的走向侧门,从侧门进入商号内部。
“徐掌柜,成掌柜,你们要走?”
赵立德是库大使,借着给广宁军采买物资的名义经常到和裕升这里来,和成方还有徐名都很熟悉,不过此时看到赵立德,两人还是十分的意外。
“正是……”徐名笑呵呵的道:“兵荒马乱的,我们暂时歇业,预备到右屯那边暂避一时。”
“右屯?”赵立德道:“熊经略那里除了少数亲兵,一点驻军也没有,真要东虏获胜,你们到右屯有什么用?”
熊廷弼先驻山海关,近来驻在右屯,不过赵立德此时还不知道熊廷弼已经抵达闾阳堡,他这个经略已经远不及第一次抚辽时那般有威势……王化贞是巡抚,按理来说熊廷弼可以指挥王化贞,但现在主客倒置,王化贞的一系列举措根本未经熊廷弼的同意,熊廷弼反而得配合王化贞。
去年底年,王化贞五次派人攻袭海州,全部无功而返,熊廷弼上奏说请朝廷制止抚臣这样孟浪行事,毫无章法的乱打,凭白损害了他的威信,结果朝中已经是叶向高当首辅,叶向高正是王化贞中进士时的座师,当然没有可能支持熊廷弼,现任的兵部尚书张鹤鸣也是老牌的东林党,视党争在国事之上,对王化贞百般吹捧,对熊廷弼多般指责,去年就打算把熊廷弼免职,结果年初东虏就渡河交战,战事一起,更换熊廷弼之议才停止。
熊廷弼这个经略,不仅丧失了前方的指挥权,身边更是无兵可派,驻地也是频繁更换,实在无奈的很。
“如果右屯不好容身。”徐名从容笑道:“我们打算去山海关。”
“胡扯!”
赵立德一声断喝,厉声道:“你们想骗别人容易的很,骗我,却真是笑话了。”
徐名和成方面面相觑,徐名摊手道:“在下实在不知道赵大人的意思是什么?”
“你们是不是一直在十三山搞什么花样?”
一听到赵立德这话,徐名眼中精芒四射,成方已经把手放在腰间,并且用眼神示意四周戒备的伙计……
赵立德也把手放在腰间,冷笑道:“本官是锦衣卫世家出身,自幼习武迄今过二十年,手头也有十条八条人命,闹起来你们就算杀了本官,动静也是极大,看看会不会耽搁你们的事情……”
徐名止住四周异动的伙计,冷眼看着赵立德,说道:“赵大人,我们也知道你是锦衣卫,不必拿这大牌子来吓唬咱们,说吧,你盯上我们,到底要做什么?”
“最近三个月,”赵立德道:“你们最少运了五千石粮食囤积在十三山的几个寨子里头,还有大量的武器,弓箭箭矢和鸟铳子药都有,我想你们早就看出来广宁守不住,不得不叫人佩服你们和你们东主的眼光,王军门这人,好大喜功,毫不知兵,偏偏朝中大佬赏识,熊经略是知兵的,可惜没有权柄,这一次没有脱身,我怕他自身难保。广宁和诸堡一失,连带辽西各堡也守不住,恐怕我大明只能拥有山海关一地,这时候你们不思脱身,反而往十三山囤积粮食和物资,我想来想去也想不明白……我这人有个毛病,就是弄不清楚的事就一定要弄清楚,现在你们到哪儿,我都跟着。”
徐名和成方对视一眼,成方摇头道:“赵大人,你就是锦衣卫,最多怀疑我们通虏,要怎样就怎样,事情没有你说的这个道理……”
“你们别把我当锦衣卫吧。”赵立德道:“我和京师已经断了联络,此后就是我个人的事情,广宁若失,官员必定四散而逃,你当我是个逃官就罢了。”
赵立德摆出这副无赖嘴脸,成方和徐名俱是头痛。
这人若是个没身份的,一刀杀了就是,偏偏是锦衣卫加官员的身份,另外还有一身武艺,杀不得也甩不脱,这倒是块好牛皮膏药。
第430章 上山
“赵大人要跟着也不是不可,”徐名决断道:“只是我等要做的事,将来可能犯忌,若赵大人不想怎样也还罢了,若是有什么不该有的想头,那时候我们可不会客气……”
“当然,”赵立德微笑道:“我已经脱了官袍,你们以为我在是和你们讲笑?”
徐名无奈的道:“还真没想到有这么一出……赵大人,你当初一直和我们做买卖,等的就是现在这时候吧?”
赵立德微笑起来,不过在徐名和成方眼中,这微笑却是怎么看,都有一点儿凄凉的感觉在里头……
被赵立德这么一打岔,各人收拾的手脚都快了很多。
成方告诉赵立德,根据和裕升的判断,广宁城和依托广宁的驻军都会大举出动,几十个堡驿区的主力明军都会参加会战,战争的结果十分不乐观,这样主力会战失败的结果就是从广宁到辽西都再无可战之兵,也就无可守之堡,而和裕升选择十三山这个离广宁不远的山区暂避一时。
赵立德听完之后微微一笑,说道:“对你说的话,我连一个字也不信。”
成方无语,徐名反而大笑起来。
黄昏时分,和裕升的人准备完毕,除了车队之外还有相当多的人骑马而行。
到这时赵立德才发觉和裕升的车马和人手之多,完全超过了自己的想象。
不止是人多,而且人员多半是十七八到二十多岁的青年,几乎很少有三十年纪以上的人员。
赵立德讥刺道:“和裕升的广宁分店还真是有意思,过百人在这里也不做什么生意……”
“彼此彼此,”成方还击道:“赵大使似乎也不大喜欢做自己的份内事。国难当头,不也是弃官先逃。”
赵立德一滞,这才无话可说。
众人逶迤而出,从城门出来时才发觉军队还没有走完。
这一次主力汇集了好几万人之多,另外还有几支军队从别处赶往西平堡一带,预计都要经过沙岭和平阳桥。
主将当然是几个总兵,出动的参将也很多,包括参将鲍承先,参将黑云鹤,参将江朝栋等人,丈二的参将旗下汇集了大股的数百人一股的骑兵,然后是游击将军的将旗,各人看到孙得功和祖大寿的将旗下人马最多,特别是祖大寿的部下特别精锐,不仅全是骑兵,而且号令森严,甲胄也十分精良。
在祖字大旗的指引下,数千骑兵有条不紊的行进,扬起烟尘,很快就消失不见。
赵立德也是忍不住心中感慨,如果广宁军的兵马俱是如祖大寿的麾下这般精锐,这一仗倒是真的很有机会……
十三山距离广宁很近,自山道以下还有不少人家附山而居,都是一些山民,有些人在地里做着农活,有人已经在忙乎晚饭,有一些猎户自山上下来,肩膀上扛着野山鸡一类的猎物,各人说笑着,慢慢回转自己的家。
从山道一路上去,车马渐渐不能行,好在和裕升有事前准备好的停车地点,将车停靠后,人骑着马继续往上。
这时候整个广宁城已经似乎在脚下,广宁原本就是依山而建,是一座军事要塞式的城市,此时城中一片灯火通明,赵立德和成方等人不约而同的停住了马,停在山道上看着城中的景象。
半晌过后,成方突然道:“当年我在开原逃出,东虏来攻之前的夜晚,开原也是这般模样,晚间人家开始点灯,烧饭,孩童在外玩耍,男子小酌几杯,不管日子过的怎样,好歹是太平光景。东虏一至……”
成方没有说下去,不过在场人人都是知道,开原与铁岭之屠,几十万军民几无遗类。
“走吧。”徐名道:“凡事但在人为,我等今日上山,难道不是为了抗击东虏吗?”
……
“沙岭之战已经打完,二十三日广宁失陷,仗已经打完了……”
张瀚等人坐在军情室里,各人的脸色都是十分凝重。
“王化贞当真该死。”孙敬亭捶桌骂道:“妄言浪战,根本不知彼也不知已,他信任的蒙古人一兵一卒未至,他信的孙得功原来是内奸,他最信的祖大寿率部先逃,一听说前方败阵,他立刻率两个家仆先逃,这样的巡抚,简直是我大明读书人之耻!”
广宁之战的结果一出来,几乎叫所有人都觉得憋屈和意外。
如果说萨尔浒是因为明军互相策应不齐,各路力战而败,沈阳和辽阳也是战场上力敌不过,包括川军和浙兵都是力战之后败亡,结果广宁却是输的这般窝囊和耻辱。
明军主力去援西平堡,结果刚过平阳桥就遇到后金兵主力,明军勉强排出满月阵攻击,结果左翼的孙得功先逃,然后祖大寿跟着就跑,明军因此而大乱,后逃至沙岭时中了埋伏,数万大军被屠戮的干干净净,后金兵的损失却是可以忽略不计,明军伏尸数十里,几十年后人们都不需要打着灯笼经过,那里磷火片片,完全可以拿来照明引路。
王化贞在广宁城中还不知道经过,孙得功已经率部返回,如果不是参将江朝栋带他出逃,恐怕王化贞会成为第一个被俘虏的大明巡抚。
逃到右屯后王化贞遇到熊廷弼,熊廷弼取笑他道:“当初说六万兵就能荡平东虏的呢?”
王化贞无话可答,后来他与熊廷弼一起带着百姓逃入关内,在他们身后,义州,平阳桥、西平堡、西宁堡、大凌河驿、镇武堡、闾阳驿、小凌河、十三山驿、松山、杏山、牵马岭、塔山堡等四十多个驿站军堡并几乎全部辽西的土地都被丢的一干二净,努儿哈赤不仅获得了五十万石的粮食和大量军械,还俘获了几十万辽西军民,并且在最短时间里用强迫的办法使他们渡过辽河,成为后金国的包衣。
广宁败后,内喀尔喀五部和察哈尔本部,附庸八部,科尔沁诸部都直面后金,蒙古开始进入后金的下一步打击范围之内。
“时间越来越紧迫了……”
张瀚面色中也难得有紧张之色,他做的越多,越是感觉自己的力量还是远远不够……后金兵经过这一系列的战役,确实是越打越强,从冷兵器军队的水平来说已经把明军远远抛在身后了,而且到此时后金几乎占有全辽,治下有数百万汉民百姓,八旗的动员能力和丁口数大量增加,虽然在天启四年后努儿哈赤倒行逆施,杀害了大量汉民,削弱了汉军,但皇太极很快扭转了这种被动局面,几年时间就使蒙古归附,很快又编成汉军八旗,实力大大增强,到崇祯年间时后金已经成为庞然大物,已经不再是大明士大夫眼中的蛮夷小国了。
“我要亲自大小黑河那边……”张瀚起身道:“那边的军政需要人主持……”
“文澜你还是坐镇李庄和卫城,”孙敬亭道:“前方确实需要人,我想还是我去。”
李慎明也道:“文澜莫要自乱阵脚,李庄和卫城暂时都离不得你,就算不是孝征去也该是我去才是。”
李东学道:“大人确实不能轻易外出,现在各司几乎都在奉命北调,我们和裕升此前一直震着各方不敢擅动,如果一旦主力外出,很难说会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
张瀚只得坐下,仍是皱眉道:“至今为止,调动了一万八千多民夫,辎兵营一个营在役,一个营在训练,还有三个营在集结,调了六个司的兵力北上,还有三个司在调集,人员就是这么多,粮食运上去两万多石,还有各种蔬菜肉食,还有各种器械,辎兵人手一柄,不……人手两柄辎兵铲,还有各种镐锹锯等工具,为什么到现在小黑河堡还没有建成?军台倒是建成了两个,墩堡建成十五个,初步保障了从新平堡到大黑河,张家口到大青河的安全……但这个速度太慢,太慢了!”
李慎明一脸无奈,也是道:“前一阵天气返寒,下了雪,后来就是说赶工,然后各处开始被骚扰……此前阿成台吉他们放弃了会战,不过转为骚扰的更加激烈,眼看就是三月,天气已经和暖,前日孙耀同我说,参谋司已经听取军情局汇报,草原上各台吉近期会面明显增多,一个月到两个月内,必定会爆发大规模的战事,在此之前,军堡一定要修好才行,不然的话我们就太被动了……”
张瀚和部下们的策略就是用军堡不停的向前修,最终要抵达青城和板升城,东西两路,沿着各条河流向前的军堡只要修成,就能如同两只大钳,将青城在内的西蒙古各部牢牢钳住,并且护卫好往东边的商道。
“时间,一定要抢下来。”张瀚道:“孝征兄赶紧去,望你用尽一切办法,亦要在入夏之前,将几个重要的军堡修成。”
“是,请放心。”孙敬亭道:“我现在就到军令司,挑选随行人员,然后交办一下事情给副手,立刻就出发。”
第431章 信任
张瀚道:“不要给嫂夫人交代一下家事?”
“我有什么家事?”孙敬亭道:“况且事情这么紧急,还有什么家事不家事的。”
孙敬亭说着便出去,李慎明有些胆心的对张瀚道:“孝征的能力是没得说,当初在东山会管几千矿工也是拿捏的很好,但孙家一向对矿工仁义,现在要赶工就得逼着大伙儿拼命,我担心孝征在这上头狠不下心来……”
“适才我也有些担心这个……”张瀚道:“不过孝征兄向来识大体重大局,我倒是觉得,这一次也是改变他的一个契机……”
“啊,我明白了。”李慎明翻了一个大大的白眼,说道:“你真是什么都算尽了。”
……
板升城其实是一个大型的汉商和汉民的聚集地,比起蒙古人圣地一般的青城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