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为王(枪手)-第4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拉扎贝愿意遵循先生的教诲。”拉扎贝右手抚胸,躬身道。

“好了。既然大家都没有异议,我们就这样定下,你们,做好了准备吗?”穆先生微笑着道。

“先生,按照您的说法,我们即便是为了一个好的目标而迫不得已发动了这一次暴动,但仍然违反了大汉的律法,即便最后我们的要求被被满足,但我们这些人仍然可能要为此付出生命的代价。是真得吗?”另一个汉子大声道。

“是的。”穆先生点点头道:“不管目标如何,但我们的行为仍然是不允许的,如果以大汉律法论,在这间屋子里的人。都有可能会丢掉性命。但我们的死,将换来辽东半岛各族人民的幸福生活,你们愿意吗?”

“我愿意。”拉扎贝重重地点了点头。“这一次我们发动暴动,杀死了数百名朱达的护矿队。还有那些警察,光是这个,就不会为朝廷所容。但是穆先生,你是汉人,你有学识,你给我们指点了一条明路,你不该死在这里,你现在就走吧,离开这里,一直往东走,用不了多长时间,就能离开大汉,到一个他们找不到的地方去。我们这些人,愿意去死。”

穆先生微微一笑,“没有我,就没有这一次暴动,哪怕我的心愿是好的,但这一次,死了这么多人,那些护矿队也并不都是坏人,还有那些警察,也罪不至死,但他们都死了,我应当为此付出代价,这便是大汉律法,光是结果是正义并不完美,还要程序正义。”

屋里十几个人站了起来,向着穆先生深深的躬下腰去。

“好了,好了,从一年前来到这里,我便决心要一力做到这件事情,现在,我们马上要达到目标了,我们应当高兴才是,不应该如此悲伤,拉扎贝,那些炸药都收好了么,这可是万万不能出岔子的。”

“都封好装箱了,大王一到,我们马上就将这些东西全都送出去。”拉扎贝大声道。

“很好,现在,我们走吧!”

穆先生带着十几个人走出了石屋,在外面,黑压压的矿工们聚集在一起,看着他们的声影,人人的脸上都是露出悲壮之色,在更后面,是更多的衣裳破烂,面黄肌瘦的老弱妇孺。

高远没有理会毛德旺等人的一力劝阻,在曹天赐回来说明情况之后,高远立即便向通济矿出发,在他的王旗出现在通济矿之外后,一直紧闭的矿区大门哗啦一声打开,几十个汉子抬着一个个木箱从大门里鱼贯而出,将这些箱子摆放在了大门前。

吴崖带着一队卫士上前,打开箱子,看到箱子里的东西,脸上终是露出了放松的神色,这便是他们最为紧张和担心的矿上所拥有的那些炸药。

“毛郡守,你能确定矿上就只有这么多炸药么?”吴崖问道。

“是的,炸药的购买必须登设造册,每一斤都有登记,应当都在这里了。”毛德旺点头道。

吴崖松了一口气,这玩意儿太吓人了,要是真爆炸开不,足以将通济矿扫平。一挥手,士兵们小心翼翼的抬着这些箱子向后方退去。

从大门之内,源源不断地走出这一次暴动的矿工,从大门走出来之后,自觉地跪倒在地上,和林郡的守备士兵迅速地开进,拿出了早已准备好的绳子,准备将他们都捆起来。

“不用捆了。”高远挥了挥手,对身边的杨大傻道,“他们已经投降了。”

“是,王上。”杨大傻纵马上前,这些人早已没有了反抗之意,即便他们想反抗,在没有了炸药这个东西之后,凭这些人的能力,自己带领的三千青年近卫军足以一面倒地将他们全部杀死在这里。

高远看着黑压压跪倒在地上的矿工前面,一个青袍人带着十几个明显是头领的家伙,他们站在哪里,正看着自己。

高远策马缓缓向前,身后,何卫远带着亲卫们将高远围在中间,每个人的眼光都死死地盯着那一群人。当真是连大气也不敢喘,生怕这中间有一个人暴起发难。倒是另一边的杨大傻不以为然,大王是什么功夫,即便这些人想要来个刺杀什么的,又能在大王手下讨到好处。

作为现在大汉军中唯一一个敢和高远真刀实枪拼杀的将军,杨大傻可太清楚知道大王的厉害了。哪怕自己竭尽全力,最终也会被大王打得像一条狗一般地躺在地上爬不起来。

高远的目光落在了最前方的那个青衣人身上,脸上浮起诧异的神色,“你是中原人?”

穆先生单膝跪地,随着他的跪下。身后十几个暴动领头者都跪了下来,“学生穆图,见过大王。”

“学生?”高远皱起了眉头。

“是,学生是蓟城综全大学律法系第一届毕来的,大王是蓟城综合大学的名誉校长,我自然也能算是大王的学生。”

“律法系?”高远的眼色有些玩味,“既然你是学习大汉律法的,那你应当对我大汉的法律体系很熟悉,我想问你一声。你可知道,这样做的后果吗?”

“学生明白,也做好了准备。”穆图点头道。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这么做。看起来,你是他们的首领。”高远道。

“说不上是首领,我只是他们的组织者。”穆图道:“王上,您可愿意去里面走一走。看一看吗?”

高远抬头看着灰扑扑的矿山,点了点头,“好。走一走,看一看,我也想听你说一说,第一届毕业的蓟城综合大学的学生,现在都是我大汉各行各业的翘楚,你怎么没有做官而是到了这里呢?”

看着翻身下马的高远,穆图道:“学生家境不错,但却不喜为官,毕业之后,便在大汉境内四处游走,二年前到了这里,便再也没有离开。大王,学生为您引路。”

高远点点头,“走吧。”迈开大步,往里便行,何卫远一行人有些紧张地护卫在高远的周围,而这一次杨大傻也不敢托大了,挥了挥手,吴崖早已指挥着近卫军的士兵,抢在高远之前,进入了矿区之内。

矿区之外,跪着上万名矿工,但更内里,却还有着更多的老弱妇孺,他们聚集在一齐,脸色惶然地看着盔甲鲜明的士卒冲了进来。

“大王是我知道的有史以来的最英明的君主,不管是在文治,还是在武功之上。”穆图道。

“这不是拍马屁,这是我内心真实的想法,大汉也是有史以来最开明,最好的国家。”

“既然如此,你为什么还要煽动矿工暴动?”高远淡淡地问道。

穆图指着四周那些面黄肌瘦的人,“可是王上,大汉阳光虽然灿烂,却仍然有照不到的角落,有照顾不到的人群,就像他们。而很显然,这样一些小小的群体,是不可能上达天听,传到您的耳中去的。这两年来,我走遍了辽东三省,所见所闻,与我心中所想,实在差距太大,王上所言,大汉旗帜飘扬之处,皆为大汉子民,享有同等权利,但在这些地方,我并没有看到。”

“这里,或者只是一个极端。”高远缓缓的道:“有很多种方法可以解决。并不一定要采取这一种。”

“或许这里只是一个极端,但在整个辽东三郡,不可否认的是,异族之人,比起汉族人,他们所享有的权利要少得太多,我们汉人在这里享有的,这里数十个少数民族是根本想不到,也享受不了的,首先,他们根本不知道他们应当享有那些权利。”穆图道:“这里的官员,并不像王上所想的那样,当真是将他们也当做了与自己平等的一员。”

高远随意地走进了一间草棚,这是一个矿工的家,跨进门去,高远的眼光不由一阵收缩,有家徒四壁来形容,当真是切实不过,屋里散出出一股难闻的味道,门口,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跪在哪里,其中一个约三岁的男孩身上竟然是不着寸缕。

走到一角的米缸之前,高远伸手掀开了盖子,里面空空如也。

“这并不是个例,而是曾遍现象,现在您走进任何一个棚子,所看到的都会差不多。”穆图的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二年前我来到这里的时候,当真是震惊异常,我没有想到,大汉立国数年,居然还有这样的情况存在,我看着一车车的毛铁从这里出发,看着矿主们在这两年之间,一个个地获得了巨额和财富,但这里头,都是这些矿工们的血汗啊!大汉的律令,在这里被藏了起来,矿工们更像奴隶,进来容易,出去难啊!”

“这里的很多矿主们巧妙地利用了与矿工们签定的工作合同,嘿嘿,那岂是不能算是合同而是一张张的卖身契了,签定了这个,就算这些矿工们想走人,也是走不了的,因为从合同上表现出来的内容来说的话,官府是绝对认为是这些矿工违反了契约而不是矿主们。矿区成了一个牢笼,将他们牢牢的圈禁在这里,整个辽东都差不多,区别只在于,有些矿主们稍稍心善一些,给的工薪高一些,使那些矿工和他们的家人能够活下去而已,而在这里,着实是有些活不下去了。”

高远的脸色很不好看,因为在辽东的矿山之中,有不少是朝中大臣们都参股了的,即便是自己,也在好几个矿区有股份,这岂不是说,自己也成了这些敲骨吸髓的周扒皮中的一个。

“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听过大王来讲过的一节课,那节课的主旨,便是律法面前,人人平等。”穆图看着高远,“但我在这里,没有看到平等,学生想了许多办法想将这里的情况让更多人知晓,但毫无作用,甚至学生在这里,还险些丢了性命,最后,是拉扎贝他们救下了我,从那时起,我就呆在这里,我想要帮助他们,而大王这一次的巡视,便为我提供了绝佳的机会,只有让大王亲眼看到了,亲耳听到了,才会有所改变。”

第一千三百三十章:汉旗天下(20)善后

高远一步一步地穿过污水横流,肮脏不堪的生活区,脸色愈来愈沉重,他的脚步最终停在了巨大的矿坑之前,转过身来,凝视着山下那灰仆仆的矿区,冶炼厂以及那些被军队看守着的那些矿工,还有那些跪在生活区中的老弱妇孺,他们的眼中,只有恐惧。

盘膝坐在一块巨大的矿石之上,高远指了指身边,对穆图道:“你也坐下吧。”

“多谢大王。”穆图点头致谢,一撩袍子坐到了高远的身边。

“我曾经以为在我的治下,像这样的情况根本不会出现,这几年以来,我制定了无数的法律用来保障所有百姓的利益,看起来也执行的不错,可是现在这里的状况,着实打击到我了。”高远叹息道。

“再好的律法,还是要由人来执行的。”穆图道:“辽东三郡与大汉其它地方不同,在大汉其它地方,文风昌盛,识字之人众多,国家但凡有新律法发布,总是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传遍到每个角落,那些官吏,或者绅商,即便想要做什么,也没有胆子,但辽东三郡治下,民族成份复杂,少数民族居多,读书识字在这里,根本就还没有推广开来,这矿上连上矿工家属数万人,识字的人基本没有。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都是从白山黑水之间走出来,希图过上更好生活的人,但他们的希望在这里遭到了无情的打击,他们甚至还不如他们在山上过得好,至少在哪里,他们还有自由。”

“你的意思是说,想要根治,首先还是要从教育做起。”

“当然。这是根本,王上在全大汉推行义务教育,强制适龄儿童入学,国家大量补贴,但在辽东三郡,并没有得到执行。”

“这个我知道。因为经费,人手的原因,这件事情的推广只能一步一步的来,在中原内地,还有很多州都没有完全得到执行,大汉立国毕竟只有五年而已,很多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

“大王,其实在您的心中,辽东三郡还是比不上内地对您的重要性的。或者说,辽东三郡现在在朝廷中的定位,就是一个原料,粮食的供应商而已。”穆图道。“因为这里,其实还是异族人居多。”

穆图尖刻的指责,并没有让高远恼羞成怒,反而让他沉默下,半晌。他才道:“是的,在我的内心深处。或者的确有这种想法。但现在,我知道错了,辽东三郡的基础,比起内地其它任何地方都要差,他们其实是最应当得到补强的,我在这个问题之上犯了错误。作为王上,如果说我的态度只有三分的话,到了下头,可就变成十分了。”

“王上圣明。”

“你还觉得我圣明?”高远自嘲地反问道。

“这是因为您不回避问题,也不讳言自己的错误。能让您意识到这里的问题,我虽死亦不憾矣。”穆图长笑道。

“你觉得你会死吗?”高远饶有兴趣地问道。

“当然,大王,您别忘了,我是蓟城综合大学律法系毕业的,对于大汉的律法,我是有很深造诣的,虽然我的初衷是好的,但在实施的过程之中,却是违法的,而且,还造成了严重的后果,这一次的暴动,死亡的人数多达数百人,都是那些护矿队和设在矿上警察局的警察,我错误地估计了他们的愤怒,事情一发,险些没有控制住,光是这数百条人命,便应当由我来负责。”

“不能因为正确的结果而展开错误的过程,这是我在律法系里学到的。”

“你是一个汉族人,为什么甘愿为了这些异族人而付出生命的代价?”高远看着这个似乎置生死于度外的读书人。

“大王说过,没有人生来高贵,也没有人生来贫贱,众生平等,特别是在律法面前,更是没有人能超然于律法之外,即便是您也不行,公平,正义是我们这些学律法的人一辈子要坚守的准则。”穆图道:“所以在我的眼中,没有汉族人,异族人,他们都是我们大汉王国的子民,自然应当享有大汉子民所拥有的权利。”

高远点了点头,站了起来,“穆图,我很欣赏你,但我的态度,不会因此而影响到律法对你的审判,不管你的初衷如何,你的行动仍然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后果,那死去的数百人,不应当这样死去,即便有罪,他们也应当有律法审判。”

“我明白。”

“那就这样吧,这里的一切,将会得到改变,不仅仅是这些矿工们应当享有的权益会得到保障,而我也会向你保证,你将会得到公正的审判,所以是生是死,现在也还说不准,一切都由法律来审结吧,你还有什么想说得吗?”高远道。

“没有了,大汉有您这样的大王,我相信用不了多久,大汉的旗帜便将插遍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穆图深深的弯下腰去。

通济铁矿上万矿工的暴动诡异的开始,却又以所有人出乎意料的方式结束,没有外人所猜想的那样大规模的清洗和逮捕,从头到尾,被捕的矿工不到二十余人,倒是通济矿所属的公司以及辽宁郡上上下下被逮捕了近百人。由警察部曹天赐直接接手案件的侦办,地方之上任何人不得插手。

而与此同时,首辅严圣浩以,议政吴起,周长寿,文宣部部长霍啸林,以及**官荆守等一众高官也在事发之后,从蓟城一路快马,赶到了和林城。

高远的心情很不好,随着曹天赐案件侦办的深处,越来越多的黑幕浮上水面,并不是仅仅只有通济矿这么干,在整个辽东三郡之地,这样的情况可以说是一种极普通的现象,只是一个程度之上的轻重而已。

“从辽东三郡运出去的每一块毛铁,上面都沾着这些矿工的斑斑鲜血。”高远按着一天比一天厚起来的卷宗,“用触目心惊来形容都不足以说明情况的严重性,这件事情,要彻查到底。不管涉及到那些人,哪些公司工坊,绝不姑息。”

严圣浩脸色沉重,这是他任首辅的第一年头,就爆出如此的丑闻,于他拉执政生涯而言,不谛于是重重的一个污迹,虽然这一事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但很显然,这件事情,最终,还是要他来背锅的。

“王上,臣为首辅,当为此负责。”

高远有些烦燥地挥了挥手,“你有责任,但也不用乱背责任,马上召吉林,黑龙江两地郡守到和林说明情况,至于毛德旺,他这个郡守是做不成了。”

“王上,根据现在调查所得到的情况,毛德旺与这些事情并没有多少瓜葛,顶多也就是一个失察的责任。”

“这不是失察,这是渎职。”高远看着一边的荆守,反驳道。“即便他自己没有问题,但他麾下这么多官员,还有议员都卷入到其中,你能说他没有责任?”

“如果将毛德旺免职,那么现在调谁过来担任辽宁郡守呢?不管怎么说,辽宁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里最重要的还是稳定。”严圣浩道。

“抚恤的情况现在进行得怎么样?”高远揉着太阳穴,道。

“已经调拨了大量的粮食到通济矿以及日常用品到通济矿,还有从和林城征召了不少的医师,现在哪里已经恢复了平静,吴起吴议政亲自坐镇,希望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通济矿的正常秩序,重新生产,通济矿是我们大汉第二大铁矿,长时间不能恢复生产,对于大汉钢铁的价格,会影响很大的。”严圣浩道。

高远点了点头,脑子里过了一遍人选,突然想起一人,眼前不由一亮,“调方殊过来吧,由他权知辽宁郡守,收拾这个乱摊子。”

“方殊?”严圣浩吃了一惊,“大王,方殊虽然才能桌著,但资历太浅,突然简拔到郡守这个位置之上,是不是升得太快了,而且以辽宁现在的复杂情况,他能不能应付得了这里的事情?”

“复杂?这里的事情能有颖水哪边的情况更复杂吗?辽东三郡要发展,辽宁郡是龙头,而方殊恰巧在这上面有着一般官员所不具备的头脑。老严,辽东三郡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老百姓不富裕的问题,如何让老百姓们的口袋里厚实起来,这个方殊是很有办法的。有了钱,其它一切问题便能迎刃而解。就是他了,以上给方殊发调令,令他迅速交接,立即前来上任。”

“是。”

“啸林,文宣部现在就要开始规划,在新的一年里,你们部里的资金,人员要向这里倾斜,免费的义务教育在迅速地开展起来。”

“是,王上,这个我们马上就可以规划起来,下半年的时候,便能准时召生。”

高远点点头,“所有这些事情,便由老严牵头,各人做好自己的一摊子吧,这不是单一的事情,而是牵涉到方方面面的事情,有什么问题,便由老严居中协调。”

“遵命。”

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汉旗天下(21)稳定、秩序

高远这一次的出巡,最终的目的地其实是大雁郡,因为他要在那里会见王剪,并对双方的合作敲定最终的协议,为了让这一次的行动最大程度地守住秘密,高远以巡视全国各地的名义出行,在外人看来,大雁郡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站而已。

因为通济暴乱,高远在和林的行程足足耽搁了半个月,当政事堂的大佬们以及相应的部门高官云集和林,开始处理善后的时候,高远再一次踏上了前往大雁郡的行程。

和林之行让高远很不愉快,也让他意识到在大汉这个庞大的王国之内,仍然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是上层建筑搭好,就能一了百了的,实施并将这些东西落实到最基层,其实比他设计这一套程序要难得多。

或者正如穆图所说的那样,最重要的一环,应当是开启民智,让所有的老百姓们都能知道他们拥有什么才是最佳的途径,辽东三郡的问题,很大程度是因为地方上,那些贪婪的矿主们利用了那些少数民族的愚昧无知。如果这些人都了解大汉王国的一系列政策,那么这些事情,便极有可能不会发生。

难道仅仅只是辽东如此吗?大汉王国其它地方就不存在,肯定不会是这样,只不过矛盾没有辽东如此激化罢了。

高远叹了一口气。

马车里有些闷,或者是心里也不太舒服,高远从和林出发之后,不愿意再坐他那辆舒适的马车,而是骑在了他的战马紫电身上。

“大王,那个穆图会被判处死刑么?”杨大傻与高远并辔而行,听到高远叹了一口气,转过头问道。他知道高远心里很不痛快。

高远转头看着杨大傻,“你觉得穆图有罪么?”

杨大傻愣了一会儿,搔了搔脑袋,“大王,在我看来,那个穆图不但无罪。而且有功,如果不是他闹这么一出,咱们哪里知道这辽东有些人如此视大汉律法如无物呢?他们的心也太黑了一些,为了赚钱,当真是什么也不管不顾了啊,那些矿主才该被千刀万剐。”

高远笑了笑,“你是这样认为的啊?”

“大王,我说得不对吗?”杨大傻看着高远的样子,不解地问道。

“大傻。你参军以前,是因为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一怒拔刀,杀了人而逃亡的是吗?”高远问道。

“是啊。一路逃到了积石郡,参了军,才有了今天嘛。”杨大傻不好意思地道。

“如果是现在,你会怎么做呢?还是一怒拔刀?”高远问道。

杨大傻想了一会儿,“应当不会了。因为现在咱们的大汉王国律法健全,不是申诉无门。也不是我们那个时候,那些豪绅一手遮天的时候。”

高远点了点头,“就是这个意思,这个穆图,并不是没有其它的方法来解决这件事情的,但他采取了一种最为激烈的方式。这种方式或者解决问题会很快,但他对社会造成的冲击也是极大的,他起了一个极坏的头,如果不处理,或者在以后。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最佳途径。造成一次轰动全国的事件来引起中央的注视从而解决问题,这是不可取的。此头一开,我大汉以后永远宁日。”

杨大傻有些不明所以地看着高远。

“大傻,你是不是觉得那个穆图不但无罪,而且有功?或者我还该赏一个官儿让他做做?”高远笑道。

杨大傻不好意地笑道:“我是这么认为的,前两天为这事儿还与何卫远吵了一架呢,何卫远认为这家伙应当交付有司治罪,我的确有些想不通。”

“恐怕很多人都是这要想得吧?”高远轻轻地笑了起来,“但是大傻,这一次和林暴动,死了好几百人,那些护矿队,那些警察,都该死吗?”

杨大傻顿时语塞。

“那些人也不过是一些普通人而已,或者他们中有些人的确有罪,在这两年的过程中协助那些黑心矿主做了一些坏事,但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该死的,几百人,便是几百个家庭,几百个女人没有了丈夫,几百个孩子没有了父亲,我们在注视那些矿工的时候,也不应该忽略了他们,这件事情,如果采取另一种方法的话,这些人,本来是不必死的。”高远道。“我们大汉并不是投告无门的。”

“现在我们大汉王国已经进入了一个稳定发展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秩序,稳定,而不是用激烈的手段来解决问题。”高远长长地出了一口气,“这一次完事回到蓟城之后,中枢应当做出一些反应来对全国进行一次大规模地巡查了,通济矿之事,决不能再来一次。”

“大王,我觉得那穆图除了帮那些矿工之外,或者还存了其它的心思。”身后的何卫远突然道:“虽然他说得慷慨激昂,但我总觉得那里头有一些别的东西。”

“幸进?”高远呵呵的笑了起来。

“我觉得就是这样,他这样一搞,不是就见到了您了么?要是换在平常,他这样身份的人,想要见到王上,那里有可能?或者他自以为正义在手,在您面前慷慨激昂一番,说不定就能入了您的法眼,到时候青云直上,岂不是比一步一步地从底层干起更容易?这样的事情,在过去的历史之上不是没有过的?”

“你现在读书倒是读了不少了。”高远笑道。

“此人的确有才,但我不喜欢他。”何卫远道。“所以我认为这样的家伙应当重重治罪。”

高远沉默了片刻,“卫远,没有真凭实据,咱们不能下此诛心之论。不过你觉得我会是这样的人君王吗?如果是我们还在创业之初,还在那个混乱的时代,这个人我倒会真得用一用,但现在,我大汉已经走上了秩序之路,这样的做事手段是不可取的,所以不管穆图他自己是怎么想的,你的这个想法是不可能实现的。穆图,肯定会被治罪,在荆守**官哪里,他的罪不会轻。”

“那十几个领头的家伙呢?”何卫远道。

“如果让我来猜的话,这十几个领头的家伙,**官会轻判,而且严首辅也会对此向荆守**官施加一定的压力。”高远道。

“这是为什么?穆图虽然出了主意,但杀人可是这十几个家伙领着干的。”杨大傻有些不平地道,从高远与何卫远的对话之中,他听出穆图这家伙算是完了。

“屁股决定脑袋,大傻,严首辅不仅要考虑这一次案子的公正处理,还要顾忌到后续的影响,这十几个人能聚集起如此多的矿工,就说明他们在这些矿工那里拥有不小的声望,更重要的是,他们都是一些少数民族,如果重处了他们,说不定会引起族群冲突,那对于辽东是极不利的。荆守**官虽然公正无二,但他也不能不考虑到这一点的。他除了是**官之外,还是我们大汉的高级官员呢!”

杨大傻楞怔了半晌,摇摇头,不再说话。

“绝对的公平,在那里都不会有的。”高远耸耸肩,“我以前也一直在说,我们的责任,是让绝大部分的人能越过越好,有人得利,自然就有人失利,这是很自然的事情。”

“毛德旺这一次也算是倒了血霉,从曹部长现在查出来的案情来看,这家伙的确没有参与进去,他只不过是被那些矿主们的表现晃花了眼睛。”

“作为一个郡守,他的渎职无容置疑,那怕从大面上来说,他对于和林的发展还是做出了贡献的,但自己的治下出了这样的事情,如果说他毫不知情那是不可能的,从内心深处来说,他只怕也没有将这些少数民族的死活放在眼里。”

“大王,他会受到什么处置?我看首辅对他极其恼怒。”

“关于他,我与老严商量了一下,准备将他调到第三军区去,此人做事的才干还是有的,对于民政也颇有心得,贺兰司令官哪里差这样的人。降三级军前听用。”高远道:“也算是给了他另一条出路,只要他能吸取教训,在西北好好地干,未尝没有再起的一天。”

何卫远点了点头,西北现在一穷二白,毛德旺去那里,也算是有大展拳脚的时候。这一次的通济暴乱,所涉及到的官员,议员多达上百人,而针对大王彻查的命令,只怕随后吉林,黑龙江两郡还会陆陆续续有人落马。这可算是大汉建国以来的第一大案了。

在高远向着大雁郡出发的时候,通济暴乱随着大汉周报的刊载也为全国所知晓,在全国亦引起了震动,大汉第一封疆大吏、东都护府都护孙晓因此事被调职,东都护府撤销,辽宁郡守毛德旺被免除郡守之职,降三级调西北第三军区军前听用,吉林、黑龙江两郡郡守被处分,而在这些顶层高官被迅即处理的同时,对下一级违法犯罪者的追索才才刚刚开始。

而在蓟城大议会中,劳工法正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汉旗天下(22)湖畔老人乐

大雁湖在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