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夜唱(圣者)-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卷来,让我先睹为快。”
“既然来了,便进去等就是,书嘛,有的是。”岑参见虚惊一场,便招呼第五琦道:“昨日受第五公的招待,今日且让我款待第五公!”
第五琦随他回到了门前,一敲门,门打开后,方才接待他之人出来,见到岑参,顿时欢喜地道:“岑公回来了!”
“正是,司马呢……这位第五公,乃是司马令我去请的。”
“哦,第五公,方才失礼了,司马去了李相公家里。”
“又去了李相公府?”岑参吃了一惊:“这个时候去李相公府……未免有些不适宜吧?”
第五琦也是一头迷雾,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无论李林甫是否真的想翻脸,他昨天的种种施压,都随着龙武军的撤离而显得底气不足。叶畅可以说已经扳回了局势,接下来该做的,似乎应当偃旗息鼓暗中行事才对,径直又到李林甫府中去,就有些象是去向李林甫示威了。
以叶畅现在的情形,自保之力有,但想反击李林甫就有些自不量力了。
此时叶畅,确实是在李林甫的月堂之上,李林甫正笑吟吟与他说话,仍然如同昨日一般,只谈些风花雪月的闲事,叶畅一说到正事,李林甫必然会转移话题。
叶畅没有时间与精力去与李林甫这个老政客玩这些虚招,他起身道:“李相公,登州司马元公路,可为登州刺史。”
“登州靠海,倒是个好地方,听闻魏武帝东临碣石便是……”李林甫信口胡诌,又想说到闲事上去,但发觉叶畅目光坚定,说完那个后一语不发地盯着他,李林甫眉毛微微颤了一下。
眼前的这个年轻人,在两年前,还是任他玩弄于股掌之间,他想让其背黑锅,其就得背上出卖韦坚、皇甫惟明和王忠嗣骂名的小角色,就在一年前,他的任何想法念头,都要向自己禀报,获得自己的认可。
但现在,才这么短的时间,他竟然就已经成长起来,虽然还不足以与自己分庭抗礼,可要再想象当初那样,将他作为一枚棋子来摆弄,已经很难了。
“朝廷名爵官职,自有制度约束,你说元公路可为刺史,莫非朝廷爵禄成了你家的不成?”李林甫声音很轻,脸上带笑,言语却极尖锐:“十一郎,在外当边将久了,看来身上已经沾染了边将们的跋扈了。”
叶畅仍然不语,只是盯着李林甫。
李林甫收住了脸上的笑,被一个小了自己几十岁的年轻人如此咄咄逼人地盯着,让他心中极是不快。莫说如今他招叶畅为婿的心思已经淡了,就算叶畅真是他女婿,这般桀傲,也会让他心生芥蒂。
“辽东行军总管府总管一职,将有实授。”李林甫缓缓道:“夫蒙灵察将自安西节度调任辽东。”
他看到叶畅的瞳孔猛然一缩,心中暗暗生出快意来。自己判断的没有错,辽东乃是叶畅的根基,唯有此处,才是他的咽喉要害!
至于以前叶畅所说,在旅顺造船出海求仙的事情,如今李林甫已经是半点都不信了。
“夫蒙灵察乃边关宿将,以他为辽东总管,圣人放心,我也安心。”李林甫不待叶畅发言,淡淡地说道:“辽东总管府治所,设于卑沙城。”
“登州太守,由苑咸继任,元公路既是有才,朝廷自不会亏待,在关内择上州为刺史就是。”
比起昨日动用龙武军,今天李林甫所说的两个人事任免,才是真正的对叶畅的威胁!
夫蒙灵察乃是边疆宿将,他在河西、安西都任过职,手中自有一批骨干将领。将他调至辽东,再拨给军械服饰粮饷,用不了多久,他就可以在辽东建起远胜于积利州军的部队。而且,从朝廷名义上讲,叶畅控制的积利州军、建安州军、襄阳守捉、积利州团练等部队,都属于这辽东行军总管管辖,这就是说,剥夺了叶畅的兵权!
以苑咸取代元公路为登州主官,则是控制住往辽东的交通要道,如此一来,辽东回中原的商货,中原迁辽东的人物,都被盯得紧紧的,叶畅的移民、倾销之举,都不会再象现在一般顺利。而且这个苑咸,叶畅知道其人,他是李林甫亲信之一,又与王维友善,原本为李林甫书记,拜中书舍人,只是因为兄弟违法,他受其牵连,被贬为汉东司户。此人乃是铁杆的李林甫亲信,他放在登州,监视之意异常明显。
这是交换,叶畅很明白这一点。他若想保留自己在辽东的职司,甚至他想要安全回到辽东,就必须答应这些条件——甚至李林甫不用他答应这些条件!
叶畅吸了口气,眼睛眯了起来。
“夫蒙灵察通晓西域之事,如今安西正与小勃律激战,调夫蒙灵察去辽东,安西战局当如何处置?”
叶畅第一个问,便让李林甫很是惊讶,他所言者竟然不是讨价还价,而是考虑西域的局势。李林甫也不禁眯起了眼,又仔细打量着叶畅。
这小辈,当真是有几分自己的模样,便是再有私心,也先以国事为上啊。
李林甫自己是这般看待自己的,他虽然被人讥讽不学无术口蜜腹剑,但他自己却认为,自己的私心亦是为国家着想。当初最受李隆基敬重的宁王在朝廷任免官吏时直接点了十人,要求朝廷各授官职,旁人都因为这是旧例而不出声,却唯有他觉得不妥,斥其中一人以示公正。他自己从小吏升上来,故此对于那种靠着一两篇诗文便一步登天的所谓“文章之士”甚为不喜。
“高仙芝可替夫蒙灵察。”李林甫道。
叶畅有些默然,确实,高仙芝这个高句丽人可能比夫蒙灵察更适合为安西节度使。李林甫私心虽重,任用胡人、寒士为边将,以塞出将入相之路,但他任人的眼光还是很准的。安思顺、安禄山、高仙芝、哥舒翰等诸辈,都是颇有战功。
不过此辈正因是胡人,所以往往不以唐军将士性命为虑,安胖子如此,其实高仙芝、哥舒翰亦是如此。李林甫的眼光,仅仅拘限于军事才能,而他的私心,又让他无法任用比彼辈更适合的王忠嗣等人。
“夫蒙灵察不可去辽东,苑咸不可去登州。”好一会儿之后,叶畅慢慢地道。
“汝待如何阻之?”李林甫嘿然一笑道。
“安禄山必阻夫蒙灵察,何须劳我动手?”叶畅正视李林甫道:“隔绝陆路,夫蒙灵察又无我治政抚民的本领,只靠着他自安西带来的百十亲信,如何能治辽东?”
叶畅知道李林甫是聪明人,看问题看得透彻,故此也不藏着捂着,说得非常直接。安禄山如今控制范阳、平卢二军,便是叶畅才掌握着积利、建安二州,他都要火急火燎地跑来与叶畅争夺,何况夫蒙灵察若成了辽东总管,没准就要将平卢军给他分走。这个任命,他肯定会卯足了气力进行阻挠。
外有安禄山阻挠,内有叶畅不配合,夫蒙灵察便是在辽东上任,也坐不安稳。
“苑咸一至,安东商会收益必损,如今我每季都会往长安送一份商会收益报表,朝中诸家贵女,见收益锐减,岂容苑咸在登州长久?三月不足便更为他人,所害者非我,实相公之名也!”
叶畅第二句让李林甫不免有些苦笑了。
他再度仔细打量起这个被自己看好的年轻人来。
不知不觉当中,这个年轻人凭借他赚钱的本领,竟然在朝廷里形成了一个以他为纽带的团体。初时便是李林甫都没有注意到这个利益团体的形成,当他意识到的时候,却发觉这个团体似乎已经失去了控制。
至少他如果不动用全部资源,做好杀人一千自损八百的准备,是无法与这个团体真正反目的。
“既是如此,那咱们就不必再谈了。”李林甫道:“你如今声势浩大,圣人很快就会见你,想来辽东、登州,圣人亦有安排,用不着老夫来操心。”
这下轮到叶畅苦笑了。
他可以凭借安东商会的利益集团来制衡李林甫,却无法借此来对抗李隆基的意图。
“依李相公之见,当如何?”
“不要问我当如何,当问你能如何。”李林甫道。
叶畅微垂下眼睑,思忖着自己能做出什么样的让步。对于李林甫来说,每年多送些钱财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那么他希望自己做出什么样的让步?
“你不必急,可以回去慢慢想。”李林甫再度占了先生,捋须笑道:“十一郎,只要在圣人见你之前想好……”
“我此后会留在长安之中。”叶畅抬起头,忽然说道。
此语一出,李林甫惊得手上用了些气力,胡须都扯断了几根,疼得他险些大叫出声。
叶畅的意思,显然不是在长安中留几天,而是要长留长安,这岂不是意味着,他愿意暂时离开辽东?
这个选择,完全出乎李林甫意料,他突然间觉得,自己有些看不透眼前的年轻人了。
第310章 计谋有阴亦有阳
“无论你是否留在长安,苑咸都必须至登州上任!”
虽是惊讶,李林甫却还是斩金截铁地道。
这是他的底线,夫蒙灵察可以不去辽东,但苑咸一定要去登州。此时李林甫对于叶畅已经极度不放心,双方的政治联盟虽然还未完全破裂,但却已经不再是当初那般无间。辽东不仅仅是叶畅的退路,同时也是李林甫为自己家族营造的退路,既然叶畅变得不那么可靠,他自然要让可靠的人在那个位置上。
原本最合适者,乃是他自家子侄女婿,但是李林甫又不太愿意子婿离长安,那么因故贬官的苑咸,就是最合适的人选了。
叶畅微微一拧眉:“那么元公路就须得入京!”
“入京?”李林甫没有想到的第二件事情来了。
叶畅方才做出必保登州的姿态,也仅仅是一个姿态,李林甫限于此时代的眼光拘限,将登州视为辽东的咽喉,而叶畅自己却是清楚,登州港只是离旅顺最近的港口之一罢了,没有登州,还有莱州,或者干脆就是后世的天津一带的港口。
李林甫只道登州能扼住辽东的咽喉,却不曾想,经过改良后的新海船,无论是抗风浪性还是远海航行能力,都要胜过以往,若不是嫌麻烦,叶畅甚至可以去泉州进行贸易。
以登州主官之职,换取元公路进入中枢,虽然现在不可能立刻成为六部尚书、侍郎或者是九卿之类的高官,但还有一个极适合的职务,叶畅已经瞄准了。
正五品上的谏议大夫。
元公路在这个位置上可以呆上半年到一年,然后再想法子打通关节,成为中枢某实权部门的次官,再为主官。在李林甫下台之后,便有资格问一部尚书,甚至进而成为宰相。
将元公路推出来充当自己在中枢的代言人,叶畅有多方面的考量。在经过李邕一事之后,元公路与他完全成为政治盟友,而这两年多时间里,双方配合得非常默契。若非如此,李林甫也不会想着将元公路从登州搬走。既是如此,努力为元公路争取更好的官职,至少有三方面的好处,一是继续巩固双方的政治盟友关系;二是形成示范效应,让张镐、岑参、高适、王昌龄等等与叶畅关系好的低级官员们意识到,跟随叶畅不必担忧前途;三则是在中枢有个代理人,就不必担心象此次一样,中枢出了变故,却没有一个带头出来维护叶畅利益的骨干。
“京中并无缺职。”李林甫道。
“若无职缺,圣人为何下诏,令通六艺一项以上者入京诠选?”叶畅步步紧逼。
“这个……不合朝廷体制。”
“李公此言差矣,即以朝廷体制而言,元公路主政登州,如今是第三年,此前年年考绩皆为上上,拔掖他入京,有何不合?”叶畅哼了一声:“苑咸待罪之身,为汉东司户,猝然拔举为登州主官,这又是何种朝廷体制?”
李林甫用手指头敲着书桌,心中对如今月堂中的气氛相当不适。
叶畅抛开所有温情脉脉的面纱,将利益交换赤裸裸地提出来,就算李林甫被视为奸邪,也觉得很不适应。
过了会儿,他道:“苑咸接下来三年的考绩,也须得是上上!”
若无辽东的支持,元公路的考绩不可能是连续两年上上,李林甫提出这个条件,就是要叶畅象支持元公路一样支持苑咸。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事情,如今双方关系虽然不能说势成水火,但叶畅也不会去帮助李林甫的亲信沽名钓誉,除非李林甫拿出更多利益进行交换。
因此叶畅毫不犹豫就道:“元公路为一部侍郎。”
“如此超擢,何以堵天下悠悠之口,绝无可能!”
“苑咸不得更改元公路之策,不得断绝辽东与登州商船往来,在移民上须全力支持。”叶畅伸出手指头:“元公路为京兆府少尹。”
“前边都可,唯元公路之职不可。”
李林甫觉得有些疲劳了,与叶畅讨价还价太久,叶畅每提一个条件,他都得反复琢磨,看看这厮是否在条件中隐藏着什么阴谋。而他自己每提一个条件,同样也要反复琢磨,既要能为自己争取到最大利益,又要能在叶畅的底线之上。
听得他这一句,叶畅便退而再求其次:“从四品下的官职都拿不到,那么不可低于正五品上,万年令或者长安令如何?”
“十一郎,你这般说没有意义,这些都是要职,如今并无缺!”
“那御史中丞,有缺无缺,还不在相公一念之间!”
李林甫眉头猛然一拧,成为御史中丞,便可以直入为相了,而且御史台这般重地,如何能让叶畅安插人手!
但再这样拖下去,也不是办法,正如叶畅所言,元公路既升入中枢,那么就不宜低于正五品上。想以这里,李林甫叹道:“谏议大夫吧。”
叶畅故作犹豫之状,好一会儿,才点头道:“那便是谏议大夫。”
谏议大夫与御史中丞同品,也是拥有议论之权的官职。李林甫心里琢磨了一下,如今台谏两处的官员,都给他威逼恐吓得战栗不敢言事,安一个元公路去,并没有什么作用。而且叶畅能给元公路安排这个职司,若是元公路到时乱说,他指使人将其弹劾罢免就是。
他是年纪渐迈,精力渐有不济,故此不愿意在这问题上再与叶畅纠缠下去,当下道:“老夫自不会阻拦此事。”
不阻拦此事的意思,就是也不会出面帮元公路争取此职。叶畅微一点头,双方算是达了交易。
谈到这里,李林甫一摆送,说了一声“送客”。
叶畅起身而行,也没有做半点停留。看着他竟然如此毫不犹豫,李林甫眼中冷光闪动,一个念头暗暗生起。
但就在叶畅欲出门之前,他突然又停住脚步,回过头来看着李林甫,几乎恰好与李林甫充满杀机的眼光相对。李林甫此时又面带春风,站起身来,仿佛是要送叶畅出门一般。
“李相公,月满必亏,日中则昃,这个道理,想来不必我说。当今圣上即位以来,为相者以李相公时间最长,如今相公大权在握,天下侧目,潜伏爪牙以待时机者不知凡几!奈何相公却做些亲痛仇快之事,也不知是何方小人进谗言,意欲绝相公与我二家之好……某每每思及于此,不禁长嗟。”
说完之后,叶畅当真是一声长叹,唏嘘不止。李林甫也不禁怔了一下,然后眉头顿时一紧。
叶畅迈步走出了月堂,李林甫却坐回了原位,开始思忖叶畅临别时的那番话来。
这番话乃是挑拨离间,这一点李林甫一眼就看穿了,但这不是阴谋,而是阳谋,因为李林甫也不禁也深思,他原本是极为看好叶畅的,并且在叶畅最需要帮助时伸出过援手,为何二人的关系,却走到了现在的地步?
叶畅直指是有小人在他面前进了谗言,仔细想来,叶畅人虽然去了辽东,礼数上却从来不亏,几乎每隔两个月就有书信来此,禀报辽东的一些事宜,还奉上厚礼。仅过去一年,自己从叶畅手中收到的礼物价值,当在两万贯之上!
便是对着空娘,他似乎也是深情款款,书信频繁。李林甫自然不会无聊得去偷看叶畅写与女儿的信件,不过每次看到女儿收信之后的神情,李林甫也会觉得欣慰。
或许正是因为意识到叶畅对于自己家族的意义,所以在得知当初杨洄并非奉叶畅之请来探口风之后,自己才会做出种种针对叶畅的布置吧。如今虽然凭借这些布置,迫使叶畅做出了让步,获取大量的利益,但却损害了两家的信任。这其中是得还是失,还真不好说。
叶畅最后走时那一句,便是点破此事,让他去寻那个进谗言小人的麻烦吧。
李林甫眼中闪动了一下光芒,淡淡笑了起来。
他便是做错了什么……也不可能成为叶畅这等小儿的棋子,这小儿终究是嫩了些!
出了月堂,卢杞便迎了上来,向叶畅施礼,笑眯眯地道:“叶司马,请这边走。”
他出现叶畅并不意外,这厮也一直在叶畅的关注之中,自从投靠了李林甫阵营之后,他简直就将自己视为李林甫的家仆一般。而李林甫也信任他,对他颇多提点,甚至还在户部给卢杞安排了一个主事的职位。
当初卢杞依附李适之却未得的东西,在李林甫这边都已经得到了。
“许久不见了。”叶畅淡淡地对他颔首为礼。
卢杞却笑道:“不久,不久,昨日叶司马离开时,某正好来,见到了叶司马的背影。”
二人一边寒喧一边出了李府的大门,相揖作别时,叶畅才直起身,突然听得卢杞小声说了一句:“杨齐宣。”
叶畅愣了一下,向周围一看,却没有看到杨齐宣其人。
他熟悉李林甫家的情形,知道这杨齐宣乃是李林甫亲自挑中的女婿,如今便身居谏议大夫之职。卢杞莫名其妙提起此人,是何用意?
当他凝神想问时,却发现卢杞已经转身又再入李府大门了。
叶畅看不到卢杞的面上神情,这张原本就奇丑的脸,此时甚至有些扭曲。
“叶十一固然可恶,但终不曾因我之面容而嘲笑于我,况且我与叶十一交恶,乃是我欲与他为难在先!杨齐宣不过是依附岳家而得美官的竖子小人,竟然敢在李公面前进谗,欲逐我而后快……让这两人相互厮杀,谁死谁活,都乘我意!”
卢杞相貌丑陋,虽然自诩机警聪明,可也知道,若无机缘,自己想要获取高官显爵是极难的事情,别的不说,进士一科考试就很难过,因为此时科举除了考成绩,还要看长相。对他来说,投靠李林甫就是最大的机缘,杨齐宣辱他蔑视他,他可以暂时暗暗记下来,隐忍不发,但是试图在李林甫面前诋诟他,便是断他前途,他绝对不能忍!
叶畅不知道卢杞的心思,因此只是暗暗记下了此事。
回到自己宅前,却见门口有不少人,见他回来,一个个都拥上来招呼:“叶司马回来了!”
“小人见过叶司马!”
周围顿时一片吵闹,叶畅原本静心想着事情的,也被他们闹得没法想了。听得他们纷纷叫嚷,原来是京城中一些人家的仆役,不是来送名剌,就是来问候。
昨日之前,这叶宅前还是冷冷清清,而到了现在,便热闹成这个样子。叶畅做了个团揖,笑容满面将这些人应付走后,累得比起面对李林甫毫不逊色。
不过这也是人之常情,这些人背后,大概就是施加压力将龙武军调走的那些贵人们。他们上前来,不仅仅是示恩,也是表明立场。
进了门,叶畅又是一愣,外头一堆人,不曾想里面也是一堆人。
其中一人,四十左右的年纪,笑着对他拱手:“贤弟既入长安,也不来一封信,让愚兄做好准备,以至生出这番事端来!”
“杨兄来了!”
见是杨钊,叶畅的眉头轻轻抖了一下,心中暗暗冷笑了声。
他对杨钊,那是没得说的,以往杨钊也算是义气,给予了他不少方便。但是这一次,却让他甚是失望。
以如今杨钊在李林甫身前的地位,叶畅就不相信,他一点消息都没有。他却是一声不吭,这等心性,显然,以往颇讲义气的杨钊,在高官显贵了两年之后,已经有所改变了。
心中不满,面上却没有表现出来,相反,叶畅显得比之前更为热情,上前抓住杨钊胳膊摇了摇头:“说起来是小弟我失礼,不曾遣人通报兄长一声……咦,这位郎君看上去眉宇不凡,不知是何人?”
“此为犬子杨暄……暄儿,快拜见你世叔。”杨钊笑着吩咐道。
那杨暄年纪不比叶畅小,闻言慢吞吞拜了下去,叶畅却一把将他拉起:“不可不可,咱们各自结交,何必如此多礼?”
杨暄顺势便站了起来,杨钊瞪了他一眼,他却只作不知。杨钊心知这两年养尊处优,让自己这儿子也心傲了起来,当着叶畅面不好教训,只能又瞪一眼了事。
“我来迟了,贤弟受苦了。”寒喧已毕,杨钊言入正题。
第311章 熙熙攘攘为利忙
一声“我来迟了”当真是感人肺腑,让人心生温暖。
叶畅瞅了杨钊一眼,做出万分感激的模样:“有劳杨兄了……此处不是说话之所,还请入内。”
领着杨钊等进入自己的客堂时,叶畅看到岑参在院子里晃了一下,向他使了个眼色,便知道岑参达到了此行目的,心中又是一喜。
与杨钊分宾主入座,杨钊见自己的儿子相当不自在,便令他出去,屋子里只剩余他们二人时,杨钊才肃然道:“前日李相公使人入奏,说二十九贵主年已长,为天家血脉,身份尊贵,不宜长为女冠,故此请女官教授礼仪,以便封为公主。”
叶畅点了点头,没有开口。此事今日李林甫虽是没有说,叶畅也明白,此事必是李林甫捣鬼。
“李相公为何会突然如此?”李林甫采取了哪些手段并不重要,因为现在都已经被叶畅化解了,让叶畅恼怒的是致使李林甫采取这些手段的原因。
按此前的情形,叶畅觉得自己与李林甫之间达成了某种默契,可是现在这默契被破坏了。叶畅虽是用阳谋,在离开李林甫府时说有小人进谗言,但是究竟这个小人是谁,又是如何进的谗言,叶畅非常想弄清楚来。
“不知十一郎何是得罪了……李相公之婿杨齐宣,是他在李相公面前说了十一郎的不是,虽未直言,大致意思就是说十一郎欲行骗婚之事。”
杨钊心知此前自己不曾给叶畅传递消息已经做差了,如今他也看到叶畅会集的长安城中诸贵女所代表的力量,下定决心要站在叶畅这边,当然将当时自己偷听到的消息也泄露出来:“愚兄我发觉情形不对,便遣人多方打探,终于得到这个消息。”
“杨齐宣?”
叶畅神情愕然,自己与李林甫的这位女婿见过一两次面,点头之交罢了,叶畅记忆中,自己根本没有与他发生过任何纠葛,他好端端地进什么谗言?
而且扣上了一顶意图骗婚的帽子,无怪乎李林甫会发这么大的火,将两人此前达成的默契都全部撕毁。就是方才自己在他家中时,李林甫也没有提起为何自己会翻脸。
毕竟这件事情,不好拿出来说啊。
“怎么,你一点都不曾想到杨齐宣?”
叶畅想到卢杞临别时的提醒,心里又生出一个疑惑,显然,杨钊的情报是准确的,因为可以在卢杞那儿得到旁证。他缓缓地道:“我确实不曾想到,此前我琢磨过许多人,就是未曾想,竟然会是他!”
“也不知你是哪里与他生了嫌隙,他竟然如此不遗余力。”杨钊目光闪闪地说道。
叶畅与李林甫反目,受损伤的只是叶畅与李林甫,对于他来说却是有好处的。至少叶畅没有了李林甫支持,就要全力获取宫内杨玉环的支持,连带他这边,也能得到更多的利益。
他打着自己的如意算盘,叶畅则在琢磨着那杨齐宣的事情,一时之间,两人都没有作声。
屋子里沉寂了会儿,叶畅先开口道:“杨兄,我与杨齐宣并无怨仇,你可知晓,他为何会如此?”
“你自己都不知道,我哪里明白?”杨钊叫起苦来:“况且他毕竟是李相公女婿,我如今须靠着李相公,又哪里敢去乱打听?”
别的事情你就敢乱打听,问起这个来却不敢了!
叶畅心中暗诽了一句,面上却依然挂着笑,向杨钊拱手抱拳:“无论如何,都要谢过杨兄……杨兄今日来得正好,我有意为安东商会扩股,正需要杨兄大力支援,杨兄瞒着嫂夫人藏着多少私房,通通交与兄弟吧!”
这半玩笑的话说得杨钊哈哈笑了起来,心里暗暗赞了声,叶畅果然晓事理。
他为何今日一早急巴巴赶来,除了知道叶畅的麻烦已经消了大半之外,另一个原因,便是叶畅让叶安传出的消息。
安东商会准备扩股招资!
根据叶安传出的一份扩股计划书,在积利、建安二州,可辟为耕地的土地面积已经统计出来,一共有三百余万亩;可辟为果园的缓坡园地,有一百五十万亩(注:在人口繁滋占量大量土地的今日,大连地区的耕地超过二十八万公倾,四百二十万亩以上)。叶畅准备将其中五十万亩可耕地开辟出来,成立安东商会木棉社,种植棉花。现以每亩一贯的价钱,以土地为担保,招募股资,保证每年的红利不低于一成五。
每亩一贯,五十万亩也就是五十万贯钱,这数量可真不少。在招股计划书中写得很明白,这些钱主要用于招募棉农、兴建纺纱织布工坊上。保底一成五的红利,也就是每年七万五千贯的利息。与此前安东商会的股份不得转让不同,这五十万股是可以转让的,若有人想要将股份变现,随时可以到安东商会驻京城的会所出售。
保证的每年七万五千贯的利息,其实不算多,真正让人趋之若骛的,乃是大伙对叶畅赚钱本领的信心。这五十万贯投下去,众人都觉得,叶畅定然当年就将之翻上一翻。
自从当初虫娘为叶畅募资之后,安东商会便不曾再募过资本,此次募资,也就意味着今后更多的权贵有机会借助叶畅的赚钱本领来获利。特别是扩股计划书中还很明确了其扩股的方向,乃是种木棉。
以如今的棉价,众人都觉得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而且是大赚特赚的买卖!
杨钊此次开的目标,是向新的木棉社投入一万贯,叶畅笑着应允,让杨钊到时登记交钱就是。
两人是相谈甚欢,足足小半时辰,叶畅才将他送走,然后有时间来见第五琦。不过他与第五琦的谈话也没有持续太久时间,因为很快就一张又一张的拜帖被送了过来,大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