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洋流(小郎)-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余忠扶怒道:“等会我将这个乡勇头目云中雪,我已经在隐蔽处埋伏了大炮对准河心,加上三百只小船,只要清妖敢来,我就让他们有去无回。”

鲍起豹带着四千绿营,二千水师不用两个时辰就来到靖港镇外面,看着面前的乡勇头目,问道:“浮桥在哪里?快去带路!”

黄再兴听探子禀报清妖已经来了,急忙通知检点余忠扶,赶到埋伏地点。

“检点你看,清妖果然有水师,不如我们用大炮轰击清妖船只,再出动小船攻击清妖大船,只用火烧,逼他们上岸,一网打尽!”

余忠扶赞道:“好办法!就这样。”

‘轰’

‘轰’

……

“那里**……”鲍起豹听见炮声,惊慌失措。

“提督大人,是水里!你看我们的战船被打沉了一艘。”副将德清指着江面喊道。

鲍起豹突然有种不好的预感,拼命的安慰自己这只是凑巧,长毛没有准备。

“大人!不好了,我们中了埋伏了,长毛有准备。”德清指着江面上数百小船,心慌意乱起来。

鲍起豹狠狠的抽了他一鞭子,骂道:“本官又没瞎,看得见!我就不信几丈长的战船还打不过小船。”

岸上的清军全都停止前进,看着江面上两支船队渐渐接近,期间,己方的战船还不断受到来自对面岸上的炮击。

鲍起豹看着长毛的小船灵活善变,不停的点燃东西扔到战船上,而自己的战船却笨重不堪,躲避不了!不一会全都燃起熊熊烈火,朝岸边驶来。

战船还没靠岸,船上的水勇纷纷跳下船来,上岸逃命,这时太平军伏兵四起,杀声震天!鲍起豹见状,急忙调动陆勇前去支援,但陆勇见水勇逃命,亦纷纷后退,鲍起豹亲自拿剑立旗督战,然而,兵败如山倒,士卒绕过大旗,继续逃命,副将德清见大势已去,拉着鲍起豹登上战船,离开战场,朝长沙方向逃走。

…………

求收藏,求推荐,小郎每天只睡4个小时,星期一那天整晚都没睡。有次正吃着饭就睡着了,只为了多写一章。请大家看在小郎这么拼命的份上,投个推荐,收藏一下。

第五十二章败(拜求收藏)

谢谢唐糖588币的打赏,谢谢漂亮的雪莲100币的打赏。

湘潭县

曾国藩暗自庆幸没有分兵靖港,城外长毛连营十里,人多势众,如果分兵靖港,能不能守住湘潭还两说。

郭嵩焘刚才已经观察了地形,兴奋道:“长毛愚钝,自恃人多势众,竟然连城外高山都不愿占领,如果在山上面架起大炮,我军危矣!请大帅速速派兵守住山脚。”

自从斩了曾天养,塔齐布对长毛再无惧怕心理,请命道:“卑职愿领陆勇防守山脚。”

曾国藩当即批准,“智亭尽管前去,如果能坚持住,竖起白色大旗,如要要城内支援就竖起蓝色大旗。”

塔齐布补充道:“如果卑职击败长毛就竖起红色大旗!”

“哈哈……智亭此话深得我心,如见红色大旗,我率全军进攻长毛!”曾国藩认为塔齐布只是鼓舞人心,并不当真。

赖汉英从前每次听说书先生说起某某将领攻打某地连营数十里,就向往不已,期待自己也有一天可以做到那样,没想到真的实现了,虽然天军的大营有很多没有人,只是吓唬清妖的空营。

右八军师帅吉庆元神色匆匆的来到帅帐,对沉浸在幻想中的赖汉英道:“启禀赖丞相,清妖在一里之外的山脚扎营,看其大旗,似乎是清妖塔齐布!”

赖汉英咦道:“塔齐布?就是那个杀死曾丞相的塔齐布!上帝保佑,快,召集全军将领前来,我这次要亲自斩了他,为曾丞相报仇!”

太平军众将对对面清妖营地指指点点,义愤填膺,争相请命出战。

赖汉英大手一挥,道:“这次大家一起进攻,我率本部人马掠阵,有活捉清妖塔齐布的重重有赏!”

吉庆元谏道:“丞相三思,塔齐布既能击败曾丞相,就非等闲之辈,何不试探一下,再作打算。”

“你一个小小的师帅,就敢质疑本丞相,来人将他拿下,待本丞相取了塔齐布项上人头,在处置你!”赖汉英对这些敢于挑战他权威的师帅、旅帅从不手软。

被亲兵拉下去的吉庆元不停的叫道:“丞相三思……丞相三思……”

塔齐布没想到刚到山脚下就要与长毛决战,没有时间布置,对众营官、哨官道:“此战关系到湘军生死存亡,大帅毕生荣辱,我在后面摆放十门大炮,你们一定要记住,听见炮响就埋伏不要轻动,炮声停止就一起冲杀,营官以下的将领全部带头冲锋,违者斩立决!”

见塔齐布说的郑重,众营官、哨官全都凛然应是。

太平军自起事以来,与清军野战,清军向来都是一触即溃,狼狈奔逃,不敢硬碰硬,众军士以为这次也一样,全都举着兵器嗷嗷叫的往前冲。

‘杀啊’

‘轰’

‘轰’

……

清军只放了一轮炮,塔齐布率先冲向太平军,身后跟着无数乡勇,两军相遇,湘军个个争先杀敌,左冲右突,毫无惧色,营官、哨官、什长全都冲锋在前,这更加激起了湘军士卒死战的决心。

太平军却大失所望,这伙湘军不但没给他们吓住,反而拼死抵抗,看着不停倒下的战友,太平军逐渐露出怯势,有的新募之兵不停的后退躲避湘军。

赖汉英站在后方,目瞪口呆,以往的清妖只能凭借城池才敢于天军交战,没想到这伙清妖如此悍勇,怪不得曾天养的左十军被他们击败,这让他想起蓑衣渡之战,心里涌起一股不安的感觉,自己会不会步南王冯云山、丞相曾天养的后尘……

塔齐布一边砍杀敌人,一边对着身后勇丁叫道“跟上……跟上”,朱孙贻、周凤山各率百人冲杀在塔齐布左右,为他分担压力。

周凤山长得较高,越过人群,看见长毛后方立着一位身着华服的男子,后方还有不少长毛护卫,大喜之下,对塔齐布叫道:“智亭……快看前面!那里有一个长毛大官,我与石翘掩护你,你带人杀了他,长毛必败!”

塔齐布听到后,头也不回,径直的杀向赖汉英所在的方阵。

朱孙贻趁机叫道:“长毛大将已死,兄弟们杀啊!”,不少湘军附和叫道:“长毛大将死了……”

太平军大溃。

赖汉英见大势已去,只有率残军逃跑,一应粮草军械全都弃之不顾。

塔齐布命人竖起红色大旗,给城内水军示意进攻太平军水师。

曾国藩时刻都在关注城下战场,见半山腰上竖起红色大旗,欣喜过望,让早已等候的水师出击。

杨载福、彭玉麟、鲍超等知道陆勇打了胜仗,士气大振,在杨载福的统一指挥下,率领整个水军杀向太平军水师驻地。

太平军听闻自家丞相大败而逃,兵无战心,竟让湘军打的毫无还手之力,船只被焚烧殆尽,水勇被迫弃船登岸,幸好湘军不敢同样抛弃战船上岸追击,这才安然撤退,一部北返靖港,另一部被湘军挡住去路,被迫东走醴陵进入江西,被汉军焦亮收编。

北京

这一段时间,咸丰忙得焦头烂额,相继收到自己恩师杜受田在在实施赈务途中触染暑疫,逝世于皖北、湖广总督吴文熔在荆州殉国的消息,只隔几日又收到岳阳、武昌相继失陷,湖北全境失于贼手。

咸丰看着恩师之子杜翰,忆起杜受田往事,伏案痛苦,如丧考妣,用朱笔写下:

忆昔在书斋,日承清诲,铭切五中。自前岁春,懔承大宝,方冀赞襄帷幄,谠论常闻。讵料永无晤对之期,十七年情怀付与逝水。呜呼!卿之不幸,实朕之不幸也!

让太监安德海将批语交给杜翰,道:“朕一向视师傅为父……长辈,既然到了京城,你就不用去湖北了,先在军机大臣上行走,学习处理政事,负责京城巡防事宜。”

暗自庆幸逃过一劫的杜翰感动道:“臣谢主隆恩!”

杜翰原是湖北学政,石达开围武昌,他与崇伦一起逃跑,崇伦被问责处斩,而他因为父亲杜受田的关系,不但没有惩罚,反而官升几级。

咸丰声音低沉:“你先下去吧,朕还有国事与几位大臣商议!”

杜翰双手捧着御贴,跪倒:“臣告退!”

恭亲王奕?在年初的时候被授予军机大臣,但无实权,被穆荫、瑞华等人排挤,只能每日奏事进谏:“皇上不必难过,虽然反贼猖獗,但是不得人心,造反会被朝廷平定。”

瑞华阴阳怪气的讥讽道:“王爷还不了解前线军情,官军屡战屡败,你让皇上怎么不难过,除非皇上是昏……不理国事。”

咸丰虽然不看重奕?,但也不忍看他被欺辱,打断道:“你们看这是曾国藩的奏折,上面阐述对巴陵县之败,你们怎么看?”

穆荫等人知道咸丰对曾国藩有意见,全都不敢开口为曾国藩分辩,免得召来怒骂。

…………

求收藏,求安慰。本人承诺星期六、星期天四更,只为了收藏涨点……求收藏

第五十三章李云中想收编北伐军

咸丰见他们闭口不语,明哲保身,自嘲的笑了笑,小声念起曾国藩的奏折:“臣整军南下,本思疾驱出境与反贼决战,却因长毛大举南犯,湘军屡次战败,荆州、武昌、岳阳的危急不能速救,江西的贼氛不能速扫,大负圣上知遇之恩,深夜静思,羞愧难当,但愿以死谢罪,然而,假使臣为了匹夫之志,放大局于不顾……是以忍辱偷生,一面俯首待罪,一面奋力不就。”

肃顺见咸丰一边念,一边在奏折上写批语,恐曾国藩大祸临头,上前跪劝:“皇上三思,曾国藩虽然战败一次,但罪不至死,请皇上再给他一次机会,让他戴罪立功!”

咸丰将批完的奏折,给大臣观看,微笑不语。

只见上面只有十一个字:此奏太不明白,岂以昏愦耶?原来咸丰通过这件事,认为曾国藩的确有些能力,并不打算重责于他。

“皇上,是湖南省的八百里加急!”瑞华拿着湖南刚到的奏折,扫了一眼,就将它呈给咸丰。

咸丰颤抖着双手,打开奏折,心里对长沙失陷有所准备,看着看着竟然哈哈大笑起来,嘴里说道:“曾涤生不负朕望!你们也看看……”

臣骆秉章上奏:湘军虽败于巴陵县,但知耻后勇,一,镶黄旗塔齐布于长沙斩伪丞相曾天养;二,曾国藩在湘潭大败长毛水陆两师三万余人,接连收复湘乡、常德、岳阳……另有提督鲍起豹轻敌冒进,损兵折将……

南京

赵老七对情报工作越来越熟稔,全国各地发生的大事,他是第一时间知道的,这让他产生一种飘飘然的感觉,势力不断扩大,招收乞丐、**、聋哑人这些不受清军重视的人物,教育他们之所以承受苦难,都是满清无道所造成的,再许诺给他们点好处,灌输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就能让他们精神百倍的搜集情报。

“启禀殿下,这是关于湘军与太平军交战的情况。”

李云中认真的翻看起来,前几天见石达开高歌猛进,势如破竹,仿佛湖南唾手可得,很担心太平天国的势力膨胀,与他争夺江西、江南。

现在好了,太平军先胜后败,一路退回武昌固守,心里五味具杂:“你可知道洪秀全为何召回石达开?”

赵老七对太平天国的情报搜集最多,知之甚详,答道:“是因为洪秀全与杨秀清二人在重庆争权夺利落于下风,就想召回石达开制衡杨秀清!”

李云中叹息,大好局面就因为洪杨二人暗生龌龊而一去不返,情不自禁的问道:“他们二人在胡搞什么?”

赵老七想到那种情景,情不自禁的笑道:“洪秀全看上一位漂亮女子,就将她纳为王妃,谁知杨秀清也看上那位女子,借口天父下凡,将洪秀全狠狠的杖责一顿,那位女子也被接到东王府居住。”

为了一个女子?李云中暗骂洪秀全无用,怎么说他也是自己‘学生’,怎能如此窝囊,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

赵老七恭维道:“殿下有先见之明,湘军果然不同于绿营,竟能在人数相当的情况下正面击败太平军,实在出人意料!”

李云中放下资料,道:“江忠源的楚勇与湘军一脉相承,只怕湘军经此一战,彻底脱胎换骨,不知他们接下来是西攻四川,还是东打江西,以解南昌之围?对了,林凤祥、李开芳的北伐军听说被接出来了?”

赵老七努力的跟上李云中的思维,考虑了会才道:“林凤祥与李开芳的北伐军还有八千余人,正在前往南京途中,不过他们声称来南京只是拜见汉王殿下,来日就要返回四川复命。”

回四川?李云中感到好笑,千辛万苦的把你们救出来,就是为了让你们回四川!这八千广西老卒可以扩充三个军!哪能这么轻易的放过。

“等他们到达南京,将师帅以上将领隔离出军队,晾他们几天,再带他们来见我,如果冥顽不灵,就将他们……送回湖北,不过,军队要留下!”李云中想了片刻,吩咐道。

自从确定由左宗棠挂帅南征,湘系人马可谓牟足了劲往南征军队里塞人,名目繁多,就连礼部主事李玄都以参军名义加入左宗棠的幕府。

左宗棠劝着还要说话的陆建瀛,“立夫兄,您要是再塞人进来,南京可就没有人办差了,我可没法向殿下交代!”

常大淳也觉得这次是千载难逢的机会,解释道:“立夫也是担心你驾驭不了那帮骄兵悍将,再说了,如果把这些文人骨干,安排到浙江任职,百利而无一害!”

陆建瀛却摆摆手,道:“季高说的有道理,还是算了,这二十几个人也够了,免得让桂系人马说季高只会任人唯亲,引得汉王殿下不快。”

赵烈文担忧道:“这南京城里又多了一部人马,而且全是广西人,如果汉王收编了他们,桂系的力量又大大增强了,我们还是想办法化解才好。”

北伐军的大营是南京知府杨金龙亲自安排的,他对这些人了解最深,对他们的言行很是奇怪:“我第一次看见如此听话的军队,一天到晚呆在军营里,外出买东西的士卒照样付钱,从不惹事,别人欺负到头上,他们还给人道歉,你们说这洪秀全给他们施了什么法,让他们如此听话?”

左宗棠回忆起了什么,解释:“听说汉王与洪秀全起兵时,军纪特别严格,稍有违反即被处死,所以广西籍的士卒养成了这些习惯,非广西籍的士卒就不行。”

……

陈玉成对着林凤祥、李开芳道:“汉王殿下正在商议国事,没时间见你们,你们还是回去吧!”

李开芳早已打探清楚陈玉成的背景,讨好道:“这位小将军,我与你叔叔陈承瑢特别熟,以前还是哥们,互相照顾,你就再通报一次,就说我们想回四川,请汉王放行。”

陈玉成翻了白眼,他从来没听叔叔谈起过他们,看在同是广西人的份上,不好驱赶他们,只有好言相劝,“你们这样是没有用的,汉王对你们所作所为很是生气,经常说你们不识时务,当初在长沙差点就让你们害死。”

林凤祥听他翻旧账,急忙解释道:“请小哥告知汉王,当初在长沙我们绝没有伤害殿下的意思,只想打开城门接天军入城,绝无二心!”

“你们还是找别人吧,你看我那么年轻,也知道在汉王面前也没有说话的地方,像李秀成、张遂谋、林大基等人就不同,你们还是找他们吧!”陈玉成实在不想和他们纠缠,为他们指条‘明路’,就进入汉王府去了。

陈玉成进了李云中书房,禀报道:“殿下,他们已经走了!”

李云中估摸着也差不多了,对陈玉成道:“你明天让他们过来,记住让师帅以上将领全部过来。如果他们不愿留在南京,就把他们直接送上船。”

……

三更求收藏,谢谢悼武华夏兄弟提的宝贵意见与那么多的资料,小郎感激不尽。

第五十四章女将叶莲

北伐军各检点、指挥、军帅、师帅五十多人济济一堂,等待着林凤祥与李开芳面见汉王的结果。自从到了南京,这已经成了他们的惯例。

见李凤祥与李开芳进来后就沉默不语,吉文元就知道这次又是没见着汉王殿下,不禁再次发牢骚:“这汉王是什么意思,我们来到南京已经七天了,殿下就是再忙,也早应该接见我们才是!”

朱锡坤在广西就很仰慕汉王李云中,所以对留在南京并没有惧怕心理,反而问林凤祥道:“林丞相,听说你和汉王殿下还有交情,当初是你与汉王一起赎回南王,这汉王殿下怎么会不接见你呢?这中间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林凤祥想起当初在长沙受卢贤拔、吉文元蛊惑,面有惭色,沉默不语。

黄益芸几次返回军营都被汉军拦下,心里早有不瞒,怨愤道:“汉王为何不让我们回军营,反而把我们软禁在迎宾馆,这也太不像话了!”

“这南京有什么不好,你们为什么急着回四川?”一位女将天真的问。

李开芳听着声音就知道这是前十三军军帅叶莲的声音,这里只有她一位女将,而且前十三军全部是骑兵,叶莲功劳甚大,几次危急关头挡住僧格林沁的铁骑,北伐军才能撤回江苏境内,解释道:“我们受天王之命,北伐幽燕,如今失败而回,还是早日回天京复命为好,免得天王怪罪!”

叶莲问道:“那汉王为何不愿见你们?我看你们一定得罪过汉王殿下!”

被挑起心头心事的吉文元怒道:“大胆!你个小小的军帅就不分上下尊卑吗?”

“老娘捐献家财,募兵反清,是为了天下苦难的老百姓,不是当你们争权夺利的工具!”叶莲早就对四川天王、东王不满,他们转战千里,缺衣少粮,几次差点全军覆没,也不见四川派兵支援,今天将心里话全都说了出来。

林凤祥见不少新附之人,都有赞同之意,急忙发言缓和气氛:“不如明天我再去求求萧王娘,希望她看在南王的份上,帮我们这一次!”

李云中看着北伐军师帅以上人员名单:靖胡候,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定胡候,地官正丞相李开芳、平胡候,春官副丞相吉文元,剿胡候,春官又副丞相朱锡坤、灭胡侯,冬官又副丞相黄益芸……

“这有丞相5人,检点8人,指挥10人,军帅、师帅28人,吆!还有一位女军帅,他们全都到了吗?”李云中准备接见北伐军众将领,预先了解他们一番。

负责王府安全的萧韵梅答道:“他们已在偏厅等候,兵器也已被收缴。”

苏三娘对长沙发生的事,心有余悸,劝道:“夫君还是一个一个的接见林凤祥等人,免得他们图谋不轨!”

李云中握着三娘的玉手,安慰道:“你放心,我已经在周围埋伏了100女军刀牌手、50火枪手,如果他们敢有异动,立即送他们入天堂,见见上帝他老人家去!”

陈玉成留意汉王到达偏厅门口,鬼头鬼脑的探出身来,指了指身后,小声道:“殿下,火枪手我已经准备好了,全都埋伏在屋外面。”

“我说你怕什么?我们要光明正大!等会我进去,一刻钟后,你立即率所有人冲进去,记住要表现的杀气腾腾的!”李云中估摸着,15分钟已经可以摊牌了,免得李开芳等人狗急跳墙,劫持自己反出南京,毕竟他们是有前科的,也不必跟他们客气。

叶莲见等了半天,也不见一个人进来,不停的瞄着门口,想看看名满天下的汉王长什么模样,时间久了自然就在心里按林凤祥等人模样想象起来,大胡子、长头发、三四十岁、身穿黄袍……

李云中运酿气势,龙行虎步的走进偏厅,虎目狠狠的瞪了下林凤祥、李开芳等人一眼,慢慢的走向位于最上面的坐位。

“喂!小兄弟!你们汉王怎么还不来见我们,从早上到现在,已经一个时辰了,我们还没吃饭呢!”叶莲见一位二十余岁的短发青年走进来,忍不住抱怨起来。

李开芳等丞相互望一眼,来不及责备叶莲了,急忙起身跪拜道:“小的们参见汉王殿下!”

一些没有见过李云中的人,目瞪口呆,反应过来后,慌忙跟着跪拜,心里又是惊奇,又是惶恐。

李云中看向叶莲,问道:“你就是叶莲?前十三军军帅?听说你多次击败僧格林沁的骑军?”

叶莲气势全消,低头答道:“小女子正是叶莲,冒犯天颜,请殿下恕罪。”

李云中提醒自己只有15分钟,不能在这种小事上浪费时间,出声道:“都起来吧,我们大汉是不兴行跪礼的。”

“谢殿下”众人起身,自觉的站成两排,没有一人回到座位。

李云中看向排在前面的几人,意味深长道:“林兄第、李兄第、吉兄第,自从长沙一别,有好久没见了,当初小弟好心收留你们,没想到你们却恩将仇报……”

李开芳见李云中果然旧事重提,赶紧解释道:“我们也是受小人蒙蔽,汉王有上帝保佑,怎会被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伤害!”

吉文元惶恐不已,当初就是自己怂恿林凤祥、李开芳发难,更是亲自带兵袭击李云中住所,怕林、李二人全盘托出连累自己,辩解道:“殿下明鉴,都是卢贤拔那个小人挑拨离间,说汉王您想收编谋害我们,南王新丧,我们六神无主才一时昏聩率军造反,请殿下饶恕我们……”

黄益芸恍然大悟,怪不得汉王这几天不接见他们,原来还有这回事,涉及上层秘闻,黄益芸也不敢插嘴,沉默不语。

李云中决定吓他们一吓,“当初在长沙,因为你们在城内兵变,不但我大汉军损失惨重,就连太平军也陷在长沙与清军苦战一月有余,后来翼王石达开前来拜访,说你们是叛军,已在前线戴罪立功,如果我今天将你们明正典刑,天王也无话可说。”

李开芳机灵,明白汉王要杀他们早就动手了,如今只是吓他们而已,明言道:“汉王有何吩咐,尽管直言,我等定当照办!”

“哈哈……李开芳啊李开芳,早在紫荆山我就很看重你,可惜你跟着萧朝贵,你们犯的错,翼王已经替你们认罪,我就不计较了!不过我还真有件事让你们去办。”李云中估算时间已到,将自己心思说出来。“近来清军猖獗,浙江张国梁所部屡次犯境,屠杀我大汉子民,我打算将你们调往江南听用,你们认为如何,不,应该是是否愿意?”

林凤祥等人瞠目结舌,面面相看,这样不是让汉王收编了吗,全都沉默不语,不敢出声反对,希望借此躲过一劫。

李云中拍着座椅,怒道:“是生是死,你们自己选吧!”

李开芳见事情无法善了,吞吞吐吐的辩解道:“汉王殿下这您也知道,没有天王、东王的命令,擅自行动,他日回到天京,免不了被云中雪!”

“你们怕回到天京云中雪,那就在这里云中雨吧!”李云中听见整齐的脚步声,就知道陈玉成已经快进来了。

第五十五章云中雨是什么意思?

吉文元傻乎乎的问道:“在天京,云中雪是明正典刑、砍头的意思,这云中雨从来没听过,敢问殿下这云中雨是什么意思?”

李云中连连冷笑,“什么意思,你们自己看!”

这时100刀牌手已经将厅里众人包围,50火枪手站立成三排,保护李云中,全都杀气腾腾的模样。

气氛一下变得沉重起来,原来汉王殿下说的是真的,这云中雨也是杀头的意思,不少人已经暗下决心,如果汉王真要大开杀戒,就暂时敷衍答应他的条件。

李开芳干笑道:“殿下说笑了,天王也没有削去您的封号,我们还是一个阵营的兄弟,何必为了这点小事大动干戈呢!如果我们死在这里,天王也不会善摆甘休,如果兴师问罪,岂不白白便宜了清妖!殿下三思啊。”

吉文元真正害怕起来,他转战数千里,没有死在清妖手里,可不想不明不白的死在这里,心里开始妥协起来,半推半就道:“汉王您是天王的师傅,又有副军师头衔,按理说我们应该听您的指挥,只是我们离开天京太久,天王挂念,如果殿下能给天王、东王说明情况,我们才敢留下来,否则他日返回天京也是逃脱不了一死,早死晚死都要死,还不如死在汉王手上,还能落个忠义名声!”

李云中对李秀成扼首示意,“这就对了!我还是太平天国的副军师,你们听我的也是应该的,大家静下来好好叙叙旧,你们放心,我会派人向天京说明‘实际情况的’!”

陈玉成一挥手,刀牌手将刀插回刀鞘,洋枪队也把洋枪收回立正,慢慢的退出大厅,只留下二十人立在两旁。

朱锡坤擦了下冷汗,心里终于明白汉王为何脱离天国了,卢贤拔、吉文元都是东王杨秀清的心腹,他们真的要偷袭汉王,如果没有东王的授意,再给他们几个胆子也不敢这样做,想到其中可怕之处,朱锡坤难过不已,如果天王、东王量才而用,南王不被排挤,汉王不率兵出走,清妖早已被灭,天国也不用偏居四川一隅了。

李云中注意到吉文元不停变化的脸色,灵机一动,“我说吉兄弟啊!既然你挂念天王,不如就由你回天京给天王、东王报个信,就说北伐军伤亡惨重,急于补充修整,所以暂留南京。”

吉文元听说自己可以回天京,暗自兴奋,不用留在南京整天提心吊胆,这几天都做同样的梦:汉王知道真相,一刀把他给剁了。

吉文元小心的上前问道:“这个……小的一人回去恐有不妥,如果天王问起来,小的也不知怎么回答,请殿下告知这大军留在南京修整多少时日,也好让小的有个交代。”

李云中敷衍道:“这儿如果有人愿意跟你回去的话,我也不勉强,但是最多带领十人,至于时间吗?就定位一年好了。”见李开芳等人露出兴奋之色,又补充道:“十人必须都是检点以下才行,免得引起清妖主意。”

吉文元谢道:“多谢殿下关心,回到天京我一定把殿下的忠心带给天王得知。”

“好了,剩下的你们自己商量,我就不参与了。”李云中拍着旁边的陈玉成对他们说道:“由这位陈将军直接送你们上船。”

傅善祥见汉王从厅堂出来,上前道:“殿下,兵部侍郎左宗棠、工部侍郎赵老七已在书房等候,他们似乎都有重要之事禀报汉王。”

李云中问道:“傅秘书,今天几号了?”

傅善祥翻看记录本,知道李云中想询问行程安排,回道:“今天是西元1852年1月28日,明天上午要视察洋枪队出征准备工作,下午要出发上海,参加上海至苏州火车通车仪式。”

李云中很满意,赞道:“你的秘书工作是越来越合格了,尽量安排一些……国事,像一些琐事就交给大臣去办,毕竟我还要吃饭睡觉。”

傅善祥脸色微红,想起前几天将汉王一天12个时辰都排的满满的,把殿下忙的晕头转向,认错道:“微臣知错,可是微臣认为这些事都挺重要的,像是接见前线使者,听他们汇报战况,接见大臣,商谈国事,还有洋人与大汉交易军火……”

李云中停下脚步,回头接过傅善祥的记录本,教导道:“像是前线使者汇报战况这样的事,完全可以让他们到兵部、参谋部去汇报,免得我听完还要召集参谋长、兵部尚书等人商议,洋人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