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末洋流(小郎)-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朱孙贻考虑再三,觉得湘军这条船还有便宜可占,不能与他们闹别扭,特别是不能让曾国藩看出自己有二心,赞同道:“不错,智亭说的不错,大帅如今正是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赶快动身赶往岳阳!”
鲍起豹气势汹汹的找到骆秉章,“大人,你怎么能私自做主,就让塔齐布带走整整一协绿营,那是我的兵!”
骆秉章放下手中的书本,起身安慰道:“提督大人何必紧张,智亭带绿营兵也是去杀贼报国,又不是游山玩水。”
鲍起豹心道,就是去杀敌立功我才紧张,带我的兵打仗,却没有我的功劳,这怎么能行,反驳道:“追击残军重要还是长沙重要,如果长沙有失,你我都担当不起!”
跟这帮丘八谈报国,真是对牛弹琴,他们最在行的捞钱!最不在行的就是打仗!
骆秉章沉着脸道:“鲍大人还是回去等消息吧,立的功劳少不了你那一份。”
见目的已经达到,鲍起豹瞬间变脸,陪着小心道:“那本官就不打搅骆大人了。”
看着鲍起豹的背影,骆秉章腻烦起来,太平时节,有这样的搭档也不错,可是现在时局动乱,像这样的废物是指望不上的。
骆秉章想到就做,摊开折子写道:臣泣血上奏,长毛围长沙,提督鲍起豹无能怯战……
第四十八章王錱生死两难(求收藏)
“岳阳守将曾立昌参见翼王殿下!”
石达开扶起曾立昌,露出欣慰神色,赞道:“我军能没有后顾之忧攻占武昌,立昌居功甚伟,快快请起。”
曾立昌还记恨被辱之仇,立马开口向石达开请示:“小的愿意充当前锋,活捉曾妖头,请殿下让小的担当前锋。”
“岳阳乃湖南门户,日前天王舅赖汉英传来天王口谕,让我军相机攻打湖南,这样就得想个稳妥法子一举攻占长沙!”石达开深谋远虑,“我已派前锋曾天养入湖南,相信他已在湖南站稳脚跟,我们这就前去与他汇合。”
石镇吉小声对石达开道:“据城守兵士来报,城下有支清妖攻占了岳阳楼、九华山,似乎有意切断我军退路。”
石达开问道:“清妖有多少兵马?统兵大将是谁?”
“清妖大约有四千人,统兵大将是个叫王錱的家伙,从来没听过,估计是个愣头青!”石镇吉有意出战,“请殿下派小弟出战,必将王錱活捉献与殿下!”
石达开对王錱这个声名不响的清妖不感兴趣,随口吩咐道:“给你五千人马,务必将清妖一网打尽!”
王錱自从去年与曾国藩闹了矛盾,总想找个机会好好的表现一下自己,既是让曾国藩后悔,又能报答骆秉章的收留之恩,谁知天不遂人愿,在长沙第一战就败给了曾天养,后又听说塔齐布斩了曾天养,更觉毫无颜面,正逢曾国藩催要粮饷,就请命来了岳阳,打算将功赎罪。
李续宜看着大队长毛从长江南下,对王錱道:“看长毛这么大阵势,似乎武昌已经陷落,我们在这里孤立无援,不如前去与涤生汇合!”
王錱无语仰望,他感觉自己文韬武略样样精通,为什么偏偏运气那么倒霉,在长沙遇到长毛第一悍将曾天养就罢了,为什么到了岳阳也会遇到‘石敢当’:“你看,那是伪翼王石达开的战旗,看来武昌是凶多吉少,我们还是通知涤生,免得涤生轻敌。”
“不好了,有一大队长毛向乘船我们开来,船上似乎还有好多大炮!”江忠淑气喘吁吁,神色慌张,口不择言道:“我们快逃吧!现在岳阳有几万长毛,曾大帅也不是对手啊!”
李续宜气道:“这九华山在岳阳北面,上哪逃?除非有曾大帅接应,璞山还是向涤生求援吧,现在面子是小,生死是大!晚一刻,我们都有可能全军覆没啊!”
王錱瞪着眼睛,喘着粗气,艰难开口,“你马上派人向涤生请求援兵。”说完,神情就颓废下来,像是打了败仗一般。
“把大炮都推到岸上,快……炮弹也要带足,今天非炸死这帮清妖不可!”石镇吉发觉他很喜欢用火器,大炮、洋枪都很趁手。
‘轰’
‘轰’
……
李续宜来到王錱面前,吐出嘴里草芥,看向山下大炮骂道:“这帮长毛太阴险了,就会用大炮来打我们,自己却躲得远远的。”
其实他想让王錱再次向曾国藩求援,把姿态放低一点。
盯着山下长毛营地,王錱忽然开口道:“如果我们下山突袭长毛,能否将他们的大炮毁掉,这样被动挨打也不是办法啊!”
“不行,长毛肯定有埋伏,上岸的时候有五千多人,现在的营地里顶多有两千人马,剩下的肯定都埋伏在四周,等待我们自投罗网,我看还是等涤生来救援时,再趁机突围。”江忠淑不想冒这个险,他的堂兄江忠源已升为江西巡抚,他还要留住性命投靠他。
王錱气道:“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说该怎办?该不会让长毛吓破了胆!”
看着不少官兵对这里侧目而视,窃窃私语,李续宜与江忠淑对望一眼,同时开口道:“还是向涤生求援为上策!”
“你们……你们就为我留一丝颜面行吗!生死由命,富贵在天,曾国藩想要救我们,早就来了,他就是幸灾乐祸,看着我们被长毛吃掉,他才开心!”王錱见他们两人不以为然,脸色难看,指着长江道:“我就是跳进去也不会向曾国藩认错,你们自己写信给涤生,也许他看在你们兄长的面上,会来接我们。”
死要面子活受罪!李续宜拉着江忠淑走到一边,商量道:“看样子璞山是不愿意认错,靠我们两个……分量不够啊!”
江忠淑愁眉苦脸,“璞山最爱面子,要他低三下气认错是难为他了,这曾涤生也真是的,大家都是湘乡人,何必闹得那么决绝,不看僧面看佛面,亏我大哥还是他学生呢!”
想起当初曾国藩被骆秉章联合鲍起豹戏辱,李续宜感叹:神仙打架,小鬼遭殃。
“文人就是记仇……不如我们以璞山的名义写信给涤生,只要语气……恭顺,你看怎么样?”李续宜兴奋起来,认为这个办法很好,事后向王錱解释就好了。
反正打完这仗,我就去南昌投靠堂兄江忠源,还是保住小命再说,江忠淑点头答应。
……
郭嵩焘看着桌上的信道:“大帅,这已经是第三封了,我想璞山他们实在顶不住了,不然以璞山的性子,不会这样……言辞恳切的认错悔改。”见曾国藩毫无动静,索性激道:“曾涤生!王錱虽然有错,但罪不至死啊,况且他还是我们的友军,万一他们有个三长两短,我们都不好交代,况且分统李续宜是李续宾的亲兄弟、江忠淑更是江忠源的弟弟!”
曾国藩想起最近一段时间王錱对他的态度,他很讨厌这个不听指挥的老乡,所以才迟迟不肯出兵支援,虽然王錱又一次派人求援。
幕僚陈世杰看到这个架势再拖下去,王錱可能真的要全军覆灭,也劝道:“大帅现在大敌当前,不是互相闹别扭的时候,既然王錱已经认错,就救他一救,对巡抚骆大人也有个交代,以后要钱要粮也有个借口。”
湘军的要害就是缺少粮饷!被说服的曾国藩对彭玉麟吩咐,“雪琴你带领水师对着九华山放几炮,如果王璞山没有出来上船,就怪他不机灵,你自己回来就好。”
……
‘轰’
正在吃饭的李续宜听见炮声,骂道:“长毛这是什么意思,大炮刚刚停下来,怎么又**了,而且还只打三炮?”
王錱放下碗筷,激动的站起来,“炮声是从江面上传来的,不是打我们的,援军!是援军!快,通知所有人悄悄的从左侧下山……”
……
石镇吉哭丧着脸向石达开请罪,“小的无能,让清妖跑了,请殿下责罚。”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我正和众将商议攻打曾妖头,正好将他们一举消灭。”石达开心情很好,湖南的官军一半以上都集中在岳阳巴陵县,此地无险可守,歼灭他们,湖南就唾手可得。
自从得知城下两万清妖有一半是练勇那个,傅忠信就对这场战争的结果不放在心上,没有以前那种紧张兴奋的心情,对石达开躬身道:“小的愿为前锋,岳阳据长沙不足百里,行动迅速,明天就能兵临长沙。”
赖裕新怕翼王轻敌,劝谏道:“曾妖头水路大军相互呼应,我军水军不比清妖弱多少,小的还是认为先让水军出战,断了清妖水上退路,再强攻陆上兵勇。”
石镇吉有心一雪前耻,戴罪立功,对傅忠信的说法很赞同,“战机稍纵即逝,等水师决战完毕,恐怕曾妖头都撤进长沙了,还是派兵强攻划算。”
第四十九章胡林翼(求收藏)
石达开认为赖裕新的建议妥当,但他并不想采纳,就像石镇吉说的那样,如果曾妖头怕死,撤回长沙,这样就大大增加了攻打长沙的难度,而直接攻打巴陵县,既能消灭清军有生力量,又能打击长沙士气,至于清妖水师,石达开也不在意,只要攻占湖南全境,清妖有再多的水师也是白送。
“石镇吉听令,命你领五千人坐船取湘阴县,截断曾妖头的后路,要尽快的联系丞相曾天养,两军汇合。”石达开对自家兄弟还是很关照的。
“遵令”
“傅忠信听令,我料曾妖头以回巴陵县固守,命你领八千人为前锋攻打巴陵县,我率大军随后就到。”
傅忠信躬身遵令,就出去点齐兵马出发。
巴陵县的郭嵩焘忽然心慌意乱,对曾国藩能否打胜已经不抱希望,暗自嘀咕:湘军领兵大将第一次上阵怎么都打了败仗,自己与仲岳败在南昌城下,兵力损失一半;王錱更惨,第一次败在曾天养手中,第二次连敌人的面都没碰到,被大炮炸死一千多人,私逃一千余人,安全撤到巴陵县不足两千。这曾涤生也不能免俗,被长毛包围在巴陵县,生死难料!
王錱也在一旁愁眉苦脸,这里的人只有他见识到了长毛的厉害,光是大炮就有三十多门,有一半还是西洋炮,打的又狠又准,麾下不少士兵都被石片砸死的,有心劝曾国藩撤回长沙,又怕被误会,遭到嘲笑,只能祈祷曾国藩能把长毛挡在巴陵县,让长沙多一些时间准备。
“大帅……不好了,城破了……咱们快走吧……”曾国葆气喘吁吁的跑进来拉着曾国藩就要出去。
众人惊呆了,不明白这曾国葆发什么疯,尽说些胡话。
郭嵩焘拦住曾国葆,没好气道:“城内守军上万,城外黄坡岭还驻扎八千人,这仗还没打,城怎么会破呢?”
曾国葆气急,骂道:“守城的卒长私自打开城门,放长毛入城,妈的,要是让我知道是谁干的,我非杀光他全族不可!”
活捉曾妖头……活捉曾妖头……杀啊……不要跑了曾妖头……
听着远远传来的喊杀声,众人面面相觑,这才相信曾国葆说的是实话,转头一齐看向曾国藩。
曾国藩木然走出县衙,喊杀声渐渐清晰起来,看着慌乱的湘军到处逃窜,曾国藩羞愧无言,在此之前,他经常讥笑绿营兵望风溃逃,不堪一击,没想到自己花了那么长时间亲自训练成军的湘军,同样不堪一击,下意识的朝战场走去。
刘蓉见曾国藩神色异常,吩咐曾国葆收拢溃军,又命陈世杰派人联系城外湘军,随时准备撤离,自己带着郭嵩焘、王錱二人慢慢的跟着曾国藩。
曾国藩看着节节败退的湘军,神色悲苦,面朝北部跪下,磕了几个响头,捡起地上兵刃,就朝脖子摸去。
郭嵩焘与刘蓉抱住曾国藩叫道:“大帅万万不可……万万不可”,王錱趁机抢了曾国藩的兵刃扔在地上。
曾国藩挣扎道:“你们放开我,我愧对皇上,愧对三湘父老,我无颜再活在世上丢人现眼……”仿佛要把这段时间的憋屈全都释放出来,曾国藩状若疯狂,脸色扭曲。
刘蓉和郭嵩焘拉着曾国藩往后退,一边劝道:“只是一时失利而已,我们还可以东山再起,湘军是湖南的希望,大帅就是湘军的希望,你要死了,我们也只好追随而去,免得被乡亲父老唾骂。”
曾国藩全都听不进去,只是叫道:“湘军未立寸功,却遭逢大败,愧对皇上……”
看着曾国藩,王錱心有戚戚,安慰道:“大帅还不知道?智亭在长沙取得大捷,斩杀长毛曾天养,这是昨天的事!”
见曾国藩毫无反应,王錱又对着他的耳朵大声的重复一遍:大帅还不知道?智亭在长沙取得大捷,斩杀长毛曾天养,这是昨天的事!
曾国藩像是抓住救命稻草似得,拉着王錱问道:“此言属实,智亭真的斩杀了曾逆?他为什么不向我汇报?”
王錱解释道:“我当时听到这个消息,已经离开长沙,至于智亭应该继续追击长毛余部去了……”
湘军立了大功!天不亡我!暂时不用死了,曾国藩冷静下来,又恢复从前模样,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过,“这巴陵县是守不住了,我们赶紧坐船赶往长沙!”
巴陵县之败伴随着曾国藩的到来传遍长沙,官场中那些憎恨曾国藩的人全都幸灾乐祸,特别是湖南布政使徐友仁等人,平日里对曾国藩干预官府之事颇位恼火,早就想将他除之而后快,现在见湘军败得那么惨,便跑到骆秉章面前告状。
“大人,曾涤生高傲自大,无能至极,几万大军竟然长毛一击即溃,大大损失您的威信,不如我们写奏折弹劾曾涤生,再将湘军解散。”
骆秉章也很不喜欢曾国藩这个人,但他此时却离不开曾国藩,反劝道:“如今时局崩坏,长毛猖獗,曾涤生虽然混账不堪,但他现在是长沙之柱石,等到长毛退却我们再谈其它,你们也不想被长毛所禽吧?”
“对对……大人说得对,卑职愚钝,多亏大人提醒,否则铸成大错,遗憾终身。”
曾国藩到达长沙的第一件事,就是派人寻找塔齐布,很快就让他在白水镇寻到,让他赶到长沙汇合。
曾国藩握着塔齐布的双手老泪纵横,嘴里说道:“多亏了智亭大捷,否则湘军危矣!”
塔齐布憨厚的笑着,将身后的一位官员拉过来,介绍道:“大帅,我为您拉来一位才俊!此人名叫胡林翼,现任贵州知府,是被吴文熔吴老大人招过来助阵的,可惜润之刚到湖南长沙,吴老大人他就……”
胡林翼躬身对曾国藩抱拳道:“卑职胡林翼,湖南益阳人也,见过大人!”
曾国藩亲切的扶起胡林翼,赞道:“润之的大名我在湖南也听说过,贵州暴民屡次生事,都是润之平定的,可见你是有真才实学的。”
胡林翼感动道:“自从得知吴大人殉国,卑职痛彻心扉,无所适从,从今往后愿在大人麾下效力,希望早日平灭反贼,还大清一个朗朗乾坤。”
湘军营官以上的将领都被曾国藩召集到一起,包括王錱,也与他冰释前嫌,。
“今天召集各位前来,就是商量一下湘军现状,说白了,就是该怎样打胜仗!其他的都是虚的。”曾国藩开门见山,他太需要一场胜利,他亲自指挥赢来的胜仗,来树立威信。
胡林翼老生常谈,很想表现一番:“文官不爱财,武官不惜死!如今大清吏治败坏,绿营军更是腐朽不堪,想要击败长毛,必须改弦易张、另觅途径,卑职发现用编练百姓为勇营的方法可以收到奇效。”
曾国藩早就认识到了这一点,还是很给面子的点了点头,没有做出评论。
…………
现在才知道收藏是那么重要,看着一天涨十几个,又时还不涨反降,真是受打击!
第五十章曾国藩发现湘军缺陷
王錱有感而发:“今日大弊,在于不兵勇不和,败不相救。由于征调之时,兵勇来自各处,兵与兵不熟,将与将不和,一营出战,另一营袖手旁观,幸灾乐祸,这样怎么能平灭反贼,除非万众一心,呼吸相顾,痛痒相关,每个人都能同生共死,祸福与共!”
曾国藩羞赧惭愧,对王錱道:“前翻是吾之过,吾必改之,以后湘军再有见死不救,弃军逃跑者,连同我在内,定斩不饶!”
听众人畅所欲言,鲍超也将憋在心中许久的问题说了出来,“启禀大帅,我军打仗,不少营官、哨官、什长全都立于兵卒身后,躲避危险,这样让士卒也产生趋利避害的心思,谁还卖命打仗!”
因为湘军扩充很快,缺少大量营官,鲍超就被提拔为水军前营副营官,虽然带个副字,但统帅的是一个完整的营。
原来士卒争相逃遁、溃散,都是上官带头搞得!曾国藩瞬间恍然大悟,以前只注重训练士卒,对军官却不加约束,活该有此大败!
曾国藩痛苦的闭上眼睛,为自己糊涂自责,开口训导:“我湘军军官一荣俱荣一岁俱损,以后在有贪生怕死、临阵脱逃者,连带亲友全部逐出湘军,永不许与其来往。”
众人凛然,如果违反此条被逐,不但功名被削,还身败名裂。
刘蓉对这次打了败仗,也很有触动:“我们每次都计划好,才走下一步,谁知计划赶不上变化快,短毛狡猾长毛凶悍,都不会按照我们的预料行事,我建议以后当临阵决断,临机应变,这才不会让长短毛有机可乘。!”
郭嵩焘想到战场上不少湘军营官找不到自己士卒,建议道:“我观短毛军服上都有自己的队伍名称,我们何不搬照过来,比如塔齐布麾下士卒就标示前锋营某哨某队及勇丁姓名,这样一来,不但增加军官荣誉感,还能激发士卒杀敌的**。”
……
曾国藩欣慰点头,抚须微笑,以后还要多开几次这样自我批评,察漏补缺的会议,总结道:“这次巴陵县之败,责任在我,我会向皇上请罪,折子我已经寄出去了,各位只管各司其职,杀贼报国,其它的我来解决!”
众人士气大振,齐声道:“卑职等奋力杀贼,以报国恩。”
湘乡县,太平军大营
黄伟坤念道:“天京危急……翼王石达开速带精兵回援!东征天军交由夏官副丞相赖汉英统带。”
赖裕新与傅忠信对望一眼,眼中全是愤懑不平之色,天王如此不公,竟然让自己妻舅统帅东征大军,这赖汉英本无带军经验,定都天京之前一直都是文官,则能服众?
石达开领了天王旨意,与赖汉英做了交接,带领翼殿一万三千人由水路返回天京。
没想到接掌东征统帅如此顺利,赖汉英志得意满,颇有点飘飘然,召集余下师帅以上将领议事。
“翼王已被天王召回天京另有重用,由我暂代东征大帅,各位有什么建议,可以畅所欲言,不必有所顾忌,”
检点余忠扶似乎看不上赖汉英这个土郎中,说话也不看他一眼,对着众人道:“如今我军有两个去处,第一,退回武昌;第二进攻长沙。大家有什么建议只管说。”
曾立昌道:“我选第二个,我军已经攻进湖南,离长沙不足50里,这样退回武昌实在太可惜了。”
黄再兴对攻打长沙有点顾虑,坦言道:“长沙墙高城厚,守军充足,不易攻取,再说翼王率领不少人马回援天京,此消彼长,胜负难料。”
赖汉英听他的意思似乎是说自己不如石达开,有石达开在,就可以打胜仗,换成赖汉英,就打败仗!皱着眉头,并不说话,心里已经将黄再兴当成另类。
吉庆元看着赖汉英的脸色就知道黄再兴已经得罪了他,心底不明白黄再兴是怎么想的,自己是天王笔吏出身,何必得罪赖汉英这个正牌国舅。看来有时间得提醒他一番。
赖汉英见愿意攻打长沙的将领占据多数,正好趁了他的心思,宣布道:“既然大家都愿出兵长沙,各位将领立即回去整顿兵马……”
“报……启禀丞相,外面有个自称是曾丞相部下的师帅求见。”亲兵进来磕头禀报。
赖汉英以为是曾天养派人前来联系,立即回道:“快快有请!”
不一会,大堂进来一位衣衫褴褛;灰头土脸;蓬头垢面的乞丐,只见他只是磕头大哭,并不答话,仿佛有天大的委屈想要倾诉,
余忠扶上前扶起他,安慰道:“委屈你了,是曾丞相派你回来的?快快道来!”
那人听说到曾天养的名字,更是大哭,回道:“小的名叫江南寻,左十军师帅,丞相已经被清妖塔齐布杀死了,我们左十军也全军覆没!”
从赖汉英到普通师帅都被他这句话吓到了,这曾天养可不是普通人,是天王侍卫出身,职同检点,勇猛异常,因为屡立战功,被封为丞相,没想到竟然死在名不经传的塔齐布手中,不少将领已经偷偷哭泣,咬牙切齿发誓为曾天养报仇!
赖汉英为天王感到悲哀,曾天养是洪秀全的铁杆,有战功有威望,是东王杨秀清顾忌的的人,如今骤然牺牲,杨秀清恐怕更加肆无忌惮,排除异己,自己这东征统帅恐怕也做不了多长时间了。
曾立昌擦干眼泪,站出来喊道:“今次出兵长沙,一定要杀了那个叫塔齐布的狗贼,为丞相报仇!”
在场唯一冷静的就是黄再兴了,郑重的对江南寻问:“左十军三千人马,就你一人生还?”
江南寻回道:“本来有不少弟兄逃出来,可是我们在湖南人生地不熟,人多的时候那些地主团练不敢惹我们,反而给我们送银送粮,没想到我们打了败仗,他们变得如狼似虎,追着我们不放,直到把我们赶尽杀绝!”
余忠扶怒拍着大腿,“这帮畜生,我曾立昌绝不放过他们!”
赖汉英反而有点犹豫起来,清妖能全歼左十军,这大大出乎他的意料,如今他只有两万大军,打长沙人数已经不占优势,还有不要继续攻打长沙呢?下意识的看向黄再兴,希望他出声反对,也好让他有个台阶下。
黄再兴对赖汉英躬身道:“请丞相立即攻打长沙,消灭这伙清妖,否则他们必成我天国心腹之患!”
“请丞相发兵,报仇雪耻!”
“请丞相发兵……”
…………
众人神情激愤,全都异口同声的喊起来。
赖汉英无奈,只有宣布:“各军按照翼王定的方案兵分三路,南北夹击,切断长沙外援!检点余忠扶、军帅黄再兴率四千人攻打长沙北面十里的靖港镇;指挥曾立昌率六千人攻打宁乡县,我自帅其余兵马攻打湘潭县,三路兵马得手后,除了留守部分兵马阻挡清妖援军,其余全部向长沙进军。”
“尊令”
……
第五十一章靖港之战
曾国藩为了避开长沙谣言,坐镇水师,看着长毛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情报,头大如牛,不知该打那一路,骆秉章也知长毛来者不善,特意来到曾国藩的座舰拜访。
骆秉章进来的时候,看曾国藩正在读《纪效新书》,讥讽道:“涤生好兴致啊!火烧眉毛了,还有心情看书!”
曾国藩对骆秉章也一肚子意见,只是对方身为巡抚,自己有求于他,不敢得罪,如今可没了顾虑,头也不抬的回道:“烧的不是我的眉毛,我当然不急。”说完,还翻开一页,继续阅读。
“你……”骆秉章态度立马软了下来,“涤生还在生气啊!说句实话,你在巴陵县打了败仗,我可是上了折子为你分辩,如今你可不能见死不救,毕竟咱们以前合作的蛮愉快的。”
“愉快?抚台大人的墙角挖的很好啊,你可以再继续挖啊!用不到曾某人。”曾国藩放下兵书,拿起茶碗,仿佛有端茶送客的意思。
骆秉章口不择言,“增剃头……你不要太过分了!”原来曾国藩出征之前,自己在长沙办了个‘审案局’,专门审理与反贼有关的案件,鼓励百姓举报身边不法之人,给予奖励,只要有举报者的供词,稍加审问就立即结案,短短三天就杀了200多人,长沙官场大小官员对他是仇恨至极,给他取了外号‘增剃头’,案件审理权是官员们一项很大的收入来源,曾国藩的做法大大破坏了他们的财路。
“好了好了,我把王錱还给你行了吧!以后供应湘军粮饷我也绝无二话!”关系到自己前途,骆秉章只有选择认输。
曾国藩放下茶碗,笑道:“抚台大人说笑了,下官哪敢让大人认错,长毛此次来犯,我已有应对之法,请大人安心回长沙坐镇。”
“我怎么安心?长毛来势汹汹,分明是不攻下长沙誓不罢休……这……万一……罢了,我就与长沙共存亡。”骆秉章想到长沙城破,他这个巡抚无论如何都是跑不了的。
曾国藩邀请骆秉章走进作战室,只见湘军大小营官早已在此等候!
“长毛此次兵分三路,看似来势凶猛,实则大谬,我朝太祖有云:管他几路来,我只一路去!长毛攻打湘潭人最多,有近一万人!我打算先进湘潭县,阻击长毛,只要击败这一路,其他两路不足为虑。”曾国藩像是在给众人打气,说的慷慨激昂。
朱孙贻开会之前,得到重要情报,试探道:“启禀大帅,靖港有一路长毛,只有三千人马,而且防备松散,据靖港镇乡勇头目来报,他已在河面上偷偷搭起了浮桥,愿意协助进攻,充当向导。”
曾国藩的决心有点动摇起来,这打靖港似乎比打湘潭划算,放弃实在是可惜,如果能在长沙附近打个打胜仗,对他改变目前艰难的处境有很大的帮助。
郭嵩焘忧虑道:“可是前锋大军已经前往湘潭,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还是选择其中一路攻打比较保险。”
骆秉章听了郭嵩焘的话,才反应过来,这军事会议是早已准备好的,只是演戏给他看,心里暗自嘲笑增剃头只会耍花花肠子。
刘蓉见曾国藩犹豫不决,谏道:“长毛诡计多端,焉知靖港长毛防范松懈,不是引诱我军上当?难道长毛只凭三千人还能攻占长沙吗!反而湘潭县是我们早就设计好的,于情于理都应该守湘潭。”
曾国藩恍然大悟,靖港长毛只有三千人,是三路大军中距离长沙最近的一支,不但不加强戒备,反而做出防范松懈的样子,这分明是计!
“本帅命令,按原计划行事!”
回到长沙城的骆秉章心思却颇不宁静,寻思着既然靖港镇的长毛人少,防范又松懈,这不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吗!赶紧命人将湖南提督鲍起豹找来商议。
听骆秉章将军情介绍了一遍,鲍起豹兴奋起来,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他早就想升官了,只是一直没有机会,如果他率军歼灭了这伙长毛,升官发财,谁也说不出闲话,想到这里,鲍起豹感激道:“多谢抚台大人指点迷津,本官感激不尽,此番攻打靖港如果建功,一定忘不了您的好处,卑职这就下去准备,告辞!”不待骆秉章挽留,鲍起豹心急火燎的赶往军营调兵遣将。
骆秉章看着鲍起豹的背影,抚须而笑,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打胜了,是他指挥若定,也有他骆秉章的一份功劳;打败了,是提督鲍起豹贪功冒进,与他毫无关系。
余忠扶看着悠然自若的黄再兴,问道:“清妖真的能上当吗?我看这事悬,清妖吃了我们那么多次亏,怎么会轻易上当。”
黄再兴道:“四个时辰之前,靖港镇的乡勇头目偷偷的前往长沙,分明是请求援兵去了,还有他派人在2里外搭了一座小浮桥,只要检点大人将水军藏好,清妖必来。”
余忠扶怒道:“等会我将这个乡勇头目云中雪,我已经在隐蔽处埋伏了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