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倾大宋-第1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挞懒瞥了眼蒲鲁虎,暗骂这厮狂妄,兀术能把你看到眼里要不是你老爹,恐怕人家看都不看你,当下冷笑道:“以活女为右都监主持河东前方军务,精兵强将多归兀术属下,我这个副元帅几乎无将可遣。”

    讹鲁观咂咂嘴,冷笑道:“难怪斡本有恃无恐,兀术兵权在握啊他们又有侍卫亲军半数兵权。”

    这话说的很恶毒,直接挑起了挞懒怒火,他是相当的憋屈,南征担任策应就让他不爽,兀术明显打败了,竟然借口清除粘罕的亲信,把他的一些人给拿掉。

    最可恨的是,粘罕病故,左右副元帅空缺,按照正常来说他应该为左副元帅,甚至能成为都元帅,但合剌却把左副元帅给了兀术,让他心理一下不平衡了。

    虽说,左右副元帅齐平,但他不认为兀术和他并驾齐驱,要是他率部南下,肯定不会那么狼狈。全然不能去想,他被宋军给击败,又让人家攻入河东军州。

    “当初,就该把斡本斩杀。”蒲鲁虎恶恨恨地道,他是非常残暴激进的人,恨不得直接去杀人。

    讹鲁观以指尖触点桌面,脸色尤为平静,心中不断算计,如何利用蒲鲁虎这个白痴,谋取最大的利益。但是,挞懒可不是莽撞的人,军中一致认定颇有谋略,只是做事柔弱寡断,要拿这厮当棋子可不容易。

    “怎么办,兀术明显靠上斡本,他们的本钱加大,我们要处于劣势。”蒲鲁虎很恼怒,要不是讹鲁观制约,早就发动兵变了,动脑子简直窝心。

    讹鲁观翻了个白眼,淡淡地道:“你能指挥动四辅军帅吗不能就给我好好谋划,斡本、兀术可不是善于之辈,一不小心要吃他们的亏。”

    挞懒深以为然,沉声道:“蒲鲁虎,现在郎主没有任命都元帅,但兀术却掌握猛安谋克军,他的份量是很重的。”

    “他也相当都元帅”蒲鲁虎眼珠子一瞪,大声嚷嚷。

    讹鲁观摇了摇头,挞懒分明让他们支持上位,这也是结交他们原因之一,蒲鲁虎这个笨蛋竟然听不出来,让他实在是恼怒。

    当酒宴散去,蒲鲁虎和挞懒告辞离去,讹鲁观一直坐在酒桌旁,仿佛在沉思,小门被推开了,一股寒风吹了进来,使他下意识地紧了紧狐皮衣领。

    一名穿着灰羊皮衣袍的青年闪身而入,走到讹鲁观身旁,毫不客气地坐在他的对面。

    讹鲁观似乎毫不在意这青年的无礼动作,他脸色毫无表情,目光冷淡地盯着青年人,道:“刚才都听见了”

    “在下,想听听大王的想法。”那青年不亢不卑地道,他毫不在意讹鲁观的锐利目光。

    讹鲁观双目如刃,划过那青年的脸面,似乎要将他的心思看透一般,却失望地发现,除了充满讽刺意味的目光,他察觉不到一丝异样,不由地深深叹道:“我怎么看不透你”

    “大王不必看透在下,你我不过是做一笔买卖,价钱公道的话就可以成交,然后大路通天各走一边。”

    那青年爽朗地笑了,轻松地道:“不过,既然大王问话,那在下就再介绍一遍,本人姓秦名敏,愿以生平所学辅佐明主匡扶天下,然天不助我,只得假陶朱之道而谋生,既然要做大买卖,那就做谋国的买卖,百倍之利尤不足。”

    。。。

 第683章 秦敏1

    如果宗良或李长在场,必然会惊讶地发现,这位貌不惊人地青年,正是老七秦敏,自我介绍还是真名,实在让人咂舌不已。  新匕匕奇中文蛧

    王秀把他定位在用间使臣,从而放弃在朝廷的机会,无法享受士大夫的清誉,盯着商人名头常年奔走在敌方,不断地刺探情报,通过秘密渠道传递给两府。

    枢密院机速司成立,他自然成为权知北面机速局事,暗中发展在女真势力范围内的间谍组织,刻意交接贵族官僚,成为独当一面的大使臣。

    当时,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山河破碎风飘絮,人才尤其的凋零,用间更是陷入了瘫痪。

    他年纪并不大,经验也不丰富,王秀还是依然反手让他一搏,不能不说是存了几分侥幸心理。

    短短数年间,连王秀也没有想到,他经营的已经颇有成效,分别再河东、燕山建立据点,甚至深入上京。

    一次意外的机遇,让他结识了有八太子之称的讹鲁观,立刻认为此人奇货可居,不漏声色地地进行接触。

    其实,他的办法很简单,并不隐晦自己是南朝商人,还是搞回易的商人,平生所求就是不断冒险,博取最大化的利益,其坦诚得到讹鲁观的认可。

    以他的才学见识和财富,逐渐受到讹鲁观重视,甚至在一起干起了经商买卖。他利用这层关系,大大便利了发展壮大,也逐渐介入女真贵酋的权力争斗中,北方的机速司使臣系统逐渐发展壮大,渗透到各行各业。

    当然,他并不刻意结交讹鲁观,认为此人很矛盾,既要维护女真的固有统治,又非常羡慕中原风华,绝不甘心居人下,是非常危险的人物。

    不过,他认为这是绝妙的契机,不断旁敲侧击刺激讹鲁观的野心,让对方的不断高涨。联合蒲鲁虎架空合剌,伺机夺取最高权力,就是他在背后出谋划策。

    “我绝无疑心,不要多心。”讹鲁观眯着眼睛,脸面挂着真诚地笑容。但是,内心深处仍不放心,他不完全相信任何人,何况对方还是汉人,一个利欲熏心的汉人,就算他明白对方谋利,却不妨碍在更大利益面前出卖他。

    “算了,也是在下多心,本想谋个富贵前程,哪想到大王还是顾虑重重,实在枉作小人。”秦敏很不高兴地道。

    说实在的,他对讹鲁观还是佩服的,能在巨大的利益下保持警惕,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出来的。

    讹鲁观淡然一笑,没有任何的表示,饶有兴致地打量秦敏,似乎等待对方的下文。

    秦敏也不是傻瓜,跟老子玩心理战,你小子还差的太远,老子跟先生学的都是成系统的心理战,这点权谋算个鸟。他端起茶杯慢慢地品,仿佛瓷杯里是琼浆玉液,一点也不在乎

    半响,讹鲁观一阵牙疼,不得不率先开口道:“明个,郎主召集宗室议论挞懒献策,我总觉得呵呵。”

    “正是大王坐山观虎斗好时机,正值寒冬腊月,大王醉酒受寒,自然不用参加朝会。”秦敏很自然地回答,心中却警惕万分,以土地换称臣策略,实际上是他给讹鲁观的献策,本意就是挑起女真内部争斗。当然,他明面上的说法是,让斡本和蒲鲁虎去斗,讹鲁观坐收渔人之利。

    哪想到讹鲁观相当的奸猾,野心也非常的大,竟然说服挞懒联合蒲鲁虎,自己更加超脱事外,这个人真不简单啊是要坐收渔人之利,一旦有好时机,绝对要除去此人。

    不然,绝对会成为大宋行朝的祸患。

    讹鲁观点头称是,温声道:“好谋划,不过我想听听你对南征的看法”

    秦敏眉头一挑,很随意地道:“生民只要有口饭吃,时不时来点肉解馋,还在意谁来统治,大王的担忧好没道理。”

    讹鲁观眼前一亮,目光闪烁间,笑眯眯地道:“你说的很好,我现在真正相信,你地确是位商人。”

    “言利之人,不足道,看来大王还是对在下有疑虑。也罢,在下就做个和大王合作之人,分上几成好处,免得让大王不放心。”秦敏神情颇为不屑,慢慢站起身就要告辞。

    “慢走、慢走,我何时怀疑你了,时下局势诡异万变,为稳妥起见,我不得不步步谨慎,还望东主海涵。”讹鲁观急忙起身道歉,他的笑是勉强的。

    秦敏嘴角挂着讽刺意味地笑,转身看着讹鲁观,淡淡地道:“谨慎是应该的,大王要不是睿智之人,在下还不如干回易来的实在,何须冒杀头的危险。在下还是那句话,商人言利,只须买卖公允,就可以继续下去,有事大王说,我自会斟酌。”

    讹鲁观并不在意秦敏自傲,他通过接触深知秦敏的才智,有才华的人没有个性,他也不会放心。一个真正的回易商人,要没有野心,他更不不会用之,态度变的异常平和,温声道:“东主请上座,来人,赶紧上茶。”

    秦敏松了口气,他非常厌倦无休止的试探,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大大方方地重新坐下,脸色不改地道:“大王,还是准备下生病为好。”

    讹鲁观摆了摆手,不屑地笑道:“这个好说,不就是生个病,我又不想斡离不,冲个凉就一病不起。”

    一名青衣美貌少女端茶进来,为秦敏封赏香茶,怯生生地道:“请官人用茶。”

    “这是赵家的宗姬,东主看如何”讹鲁观满面笑容地望着秦敏。

    这厮还没放弃试探,竟然拿出郡主卖弄,秦敏恨不得暴起斩杀讹鲁观,但他还是硬生生忍了下来,一双眼睛充满了邪恶,来回晃动在少女玲珑的身段上。

    “美人如斯啊”讹鲁观目光很柔和,但那是吃饱是狮子看绵羊的眼神,充满了强烈的占有。

    秦敏看了眼年约十四五,着实清纯可爱的少女,淡淡地道:“小娘子生的很标致,没想到还是郡主,难得郎君会享受啊”

    。。。

 第684章 秦敏2

    “哦,南朝宗室女封号该回去了,要是在几年前,应该叫她燕七宗姬,呵呵,还不快给东主自报名号。 ”讹鲁观调侃地笑了,神色间有几分审视。

    “婢子赵金珠,见过大官人。”少女怯生生地,温顺的不像话,仿佛天生就是出生卑贱,但那双大大的眸子里,隐隐含着泪光。

    燕七宗姬秦敏瞳孔紧缩,心中泛起一阵酸楚,原来是燕王藩邸的七女,还没有加封地的宗女,上次使臣救出的郡主,也是出自燕邸,看来他和燕邸很有缘分。

    好在他走南闯北,心智异常的坚韧,区区郡主还不能扰乱他,泛起一丝得意地笑色,玩味地道:“没想到能有郡主侍候,郎君艳福不浅啊”

    讹鲁观目光闪烁,挥了退了赵金珠,轻声道:“那些粗鄙汉子,只知道抢占宗女,哪里知道收服的乐趣。”说着话,发出男人才有的笑容。

    不能不说,秦敏刚才的杀机绝对实质化了,只是隐藏的很深,讹鲁观的奴化手段绝不可饶恕。

    但是,他为了大事硬生生忍下来,生出几分忧伤,叹道:“赵家女流落为奴,让人伤感啊王相公曾经感慨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果真不假啊”

    讹鲁观对秦敏的态度不以为意,明显就是装出来的,一个回易商人唯利是图,能有什么怀柔天下的心思,这厮心里还不知怎么想。但事,秦敏提到了王秀,让他来了兴趣,问道:“东主见过南朝王文实”

    “在下不过一个商人,在南方就是过街老鼠,哪有荣幸见王相公,不被他抓住处置就万幸了。不过,在下几位敬佩王相公,不仅力挽狂澜,又能励精图治,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贤者”秦敏呵呵地笑道。

    有时候,越是掩饰越让人怀疑,索性坦坦荡荡,真真假假,反倒让人放心,秦敏深蕴无间道,大胆地运用。

    讹鲁观进秦敏说的真诚,又放下一层戒备,浅笑道:“可惜南朝腐朽,留不住东主。”

    “早就有了王相公,鄙人何必去分酢肉,那年在两浙路杀的血流成河,要不是跑的快,恐怕就不认识郎君了。”秦敏表示自己不甘人下,又是死里逃生,也只有这种人,才会毫无顾虑地背叛家国。

    “东主说的好,能效力我大金,假以时日不难位极人臣。”讹鲁观的语气又亲近几分,他不怕野心勃勃地商人,越是有野心越能很好地控制。

    秦敏并不以为意,他的目地很简单,制造女真贵酋的矛盾,获得有价值的战略性情报,尽可能消弱大金实力,当下凝重地道:“郎君,左副元帅郎君可不简单,他在南朝的名头甚至盖过郎主。紧要关头,左副元帅郎君的态度耐以寻味,郎君要早做准备,不要晚了一步。”

    讹鲁观深以为然,无论怎样说,秦敏为他谋划都让他得利,兀术上升势头很快,甚至比粘罕还有威胁,晚了一步等于身首异处,女真人的争斗可不像南朝,一旦失败失去的是生命,没有任何东山再起的机会。

    “左副元帅郎君手握重兵,郎君处于劣势,能不出面尽量少出面,关键还在四辅军帅。”秦敏指出了重点所在。

    讹鲁观点头称是,他心中比谁都看得清楚,合剌不再是孩子,兀术的政治倾向也逐渐明显,手段也颇为高明,一场失败的战争造就了兀术重兵在握,挞懒的兵权日益消弱,蒲鲁虎就是一个莽夫。

    再说,半数侍卫亲军加上数万本族猛安谋克军,都在合剌、兀术的掌控中,他的确处于下风,合剌和兀术的忍让,显然是某种策略,绝不是软弱。

    四辅军帅是侍卫亲军重要组成部分,属于拱卫部队,他们负责上京的四面安全,拥有一万两千精兵,绝对是一支强大的武装力量,能得到这支部队,绝对增添话语权。

    “好了,郎君好生揣摩对策,切莫被他人占了上风,在下告辞。哦,上月的银钱都交割了,郎君可以验看。”秦敏达到目地也不磨叽,立即起身告退。

    讹鲁观心事很沉,心不在焉地道:“东主何必客气,你我之间还要验看。”

    秦敏爽朗地大笑,诙谐地道:“亲兄弟明算账,区区钱财和郎君相比算得了什么。不过,在下还有个不情之请,王郎君成全。”

    “哦,东主请说,只要我能办到的。”讹鲁观没想到秦敏提出要求,倒是有点奇怪。

    “郡主不错,郎君能否赐给在下。”

    讹鲁观一怔,但他没有任何迟疑,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何况秦敏是待价而沽,他果断地道:“东主喜欢给你便是,能让南朝宗姬侍候,也是一件美事。”

    秦敏显得大喜,拱手笑道:“那就多谢郎君了。”

    “你我何必客气。”讹鲁观很满意地笑了,他并没有怀疑秦敏。男人嘛见了水灵的小美人,不动心思那才是怪事,秦敏显然是有物可持。不过,既然对方有所求是好事,就怕无求无欲那才可怕,一个美人而已。

    秦敏却松了口气,总算让燕七宗姬脱离苦海,也算是他聊尽人事。如果,放在平时他绝不会冒险,既然有了轻松地机会,索性做一次好人吧也好求个心理安慰。

    行在,唐格、王秀、李纲在都事堂公厅大榻上环坐。

    “二位大人,两浙路试行皇宋工商敕令、盐铁矿山敕令等法令,完全可以向天下推广。”王秀很认真地道。

    唐格看了眼李纲,神色有几分犹豫,缓缓地道:“李大人看如何”

    李纲眯着眼,慢慢扶着胡须,淡淡地道:“在下是枢府,议论经济恐怕不妥。”

    唐格眉头一挑,正色道:“同为两府臣僚,岂能分彼此,各项经济法令事关军国重视,岂能没有枢密院意见。”

    王秀那是一阵牙疼,当初唐格劝他不要干预军务,怎么不说这一套,到了李纲这里就有道理了,明显的搞制衡他的双重标准,真让人无可奈何,但他还是平静地道:“李大人曾历经盐铁,想必能看出利弊得失,还望不吝赐教。”

    。。。

 第685章 两银法1

    李纲目光复杂地看了看王秀,稍加犹豫才道:“我看还是稳妥点好,不如先在淮南、江南四路选择军州实行,然后再向四川、广南各路推行。  新匕匕奇中文蛧 ”

    王秀深深地看了眼李纲,果然和沈默估计差不多,李纲也没有别样心思,毕竟两浙路的成果有目共睹,辐射到东南大片地区,隐隐形成既得利益阶层,谁也不会贸然反对。

    你要敢东既得利益阶层的蛋糕,后果是可想而知,史书上多少英杰人士,被这股势力控制的文人集团,描述的是那么的不堪,无论是商纣王还是王莽,到现代的隋炀帝、唐昭宗,史册固然为人所望,却又是让人恼怒的混蛋。

    他之所以谨慎万分,并不是没有实力,也不是没有手段,而是不能得罪既得利益阶层。只能慢慢地对他们进行转化,让这些旧的利益阶层,逐渐发现是你挣得好处,从中的动心的利益,逐渐转变为新的利益阶层。

    不过,他对稳重实施还是赞同的,毕竟全国各地情况不同,一旦有大面积的失败,肯定会遭到强力反对。量的积累是质变的开始,他竭力控制不良因素的扩散。

    应该说他的新政不断进行调整,只要不涉及原则性问题,还是尽可能让大家一起得利。一句话,一片片区域实行,发现纰漏及时改正,不失为最好的手段。

    唐格恐怕王秀有意见,这厮的手段同时心知肚明,发起疯来恐怕影响朝局稳定,急忙道:“李大人持重之言,但也稍稍慢了些。”

    李纲颇为不悦,瞥了眼唐格,不紧不慢地道:“太急伤民,没看到两浙路富则越富,穷者越穷嘛”

    王秀心下一凛,李纲说的很有道理,资本发展的最初阶段,绝对是掠夺性质的,迅速积累财富造就一批既得利益者,推动整个社会的进步,完成资本的质变过程。

    社会转变过程中,需要大量财富集中,不可避免地造成两极分化,这是不可能避免的矛盾。发现到一定阶段,是社会最不稳定的,好在大宋行朝刚刚起步,并没有到矛盾最尖锐的时候,他还有时间进行调整。

    但是,他来到的时代不同,虽然教科书上称资本主义萌芽,但经过多年的体会,书本和现实差别太大了,后世甚至连唐代家具名称都搞错了,谈何肯定当时社会发展

    什么是资本主义不外乎别人的定义,他非常欣赏社会主义的称呼,甚至有种痴迷的追求。

    在他的观念中,华夏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压根不存在奴隶社会,从文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始终在封建社会。

    战争中的俘虏成为奴隶,还有破财者成为奴隶,没有任何的人生保障,这就是奴隶社会那贯穿所谓封建社会的殉葬,又怎样去解释所谓奴隶社会的诸侯分封又怎样解释

    大宋时代应该说是非常开放,但有些失去人身自由的人,依然没有人身自由,甚至可以被自有买卖,难道和所谓的奴隶制有区别。如果说有区别,那就是文明不断发展,过去杀那些所谓贱民,只是受到道德指责,现在需要付出一只羊的经济代价,没有本质的差别。

    别的扯淡话就不提了,应该说他要发展的是,能在有生之年,看到社会的极大进步,大宋行朝能成为存在两极分化,却能达到有相对稳固的中产平民阶层,在君主统治下的的国家社会主义截断,这不是妄想,而是他一直努力的所在。

    既然是资本积累截断,用资本主义称呼,他也能默默接受,不就是一个称呼嘛

    当代有海洋冒险精神,也能迅速接受新的理念,人们对土地概念相对单薄,所谓资本主义萌芽确实存在。

    但是,新兴工商阶层没有完全形成,只是一个框架而已,毫无财富创造财富理论,商人们只有赚钱的精神,完全没有整合发展理念,土地感念淡薄只是相对的,结果只能是经商赚钱,最后置办土地,稳稳当当地生活,希望后代子弟勤于攻读,晋升为书香门第甚至官宦世家。

    思想上的禁锢越发的紧密,理学正在抬头,固然不是朱熹时代的大成,还有非常积极向上的劲头,却也逐步形成固步自封的枷锁。

    尤其是遭受女真人的打击,对士人思想绝对是摧残性的,让他们更加排斥接受外界事物,陷入自我催眠的意淫幻想,形成循环往复的噩梦循环。

    儒学发展到现在,已经进入新人创举,无法打破前人的制约,在一个自闭的圈圈内循环往复,最终走向灭亡。

    打破这种宿命,就在于改变士人的思想,重新激发他们旺盛的进取精神,应该说是怀疑精神,打破那些条条框框,站在前人的肩膀上,不断向前进取。

    他所给予厚望的培养士子,打造新兴阶层刚刚开始,完全达不到实用的阶段,甚至非常的脆弱,轻敌冒进只能遭到保守势力的打压,被扼杀在成长状态。

    或许,李纲并不是完全支持他,甚至有拖延的谋划,却不可否认其建议的正确性,避开主要矛盾循序渐进才是王道,一切以利益最大化为核心。

    “李大人所言极是,我也是那么考虑,两浙路小有成就,并不代表改良的成功,还需要再试行才行,淮南、江南四路是富庶之地,完全可以当成大的试验场。对丁亩法、银亩法也可以在成都府路试行,那是天府之国,农耕尤为发达。”王秀很干脆的赞同,索性把成都府路作为另一个试点。

    他的选择有一定道理,成都府路,土地肥沃,人口密集,可以说是人多地少,商业非常发达。

    让人们免除人头税,把实物兑换成银钱,就算不会得到各阶层积极响应,反对声音而会很小。

    丁亩法、银亩法,说白了就是把后世摊丁入亩、一条鞭法提前实施,利用大宋发达的经济,一举促成划时代的改革。

    。。。

 第686章 两银法2

    取消人头税加到田地里去,不再以粮食作为税赋主体,而是折成银钱,完全的商品化操作。 閱讀最新章節

    自大宋熙宁以来,农业本来经济中比重就不是优势,工商业和海外贸易比重半数之上。一旦实行两法,农业地位将更加消弱,刺激工商业的爆发。

    当然,消弱尽是相对的消弱,农业在整个经济中比重还是巨大的,只是把粮食货币化,人口也货币化,以占有田地多寡为赋税基础,相对公平了许多,操作性也简单许多。

    严格规定,按每亩产量的三十税一征取现价银钱,也就是说灾年可以少缴或不交,对农民是很优待的。

    最根本的目地,为王秀实施银本位甚至金本位政策,打下一个锲子,现在是有了银行,也发行了战争债券,缺少的是怎样发行以金银为储备的货币,把交子这种地区性的交易凭证,发展为全国性的货币单位,任重道远啊

    两法的实施,让一些俊杰眼前一亮,也引起很多人的警惕,他们密切注视朝廷动向,开始准备应对策略。

    拥有大量土地者当然非常紧张,人头税加入田亩,粮食货币化,田地越多缴纳的钱就越多,这不要人老命吗这是不可避免的矛盾。

    李纲似乎很振奋,朗声道:“好啊我看早就该实施了,丁亩法、银亩法对生民很公平,成都府路恰当好处。”

    王秀对李纲的态度并不意外,这位伙计绝对是民生派的代表,只要对增强国力有利的的,能够支撑北伐所需的,都会欣然赞许,要不支持那才怪了。

    唐格嘴角一抽,目光精光闪烁,他也不是傻瓜,立即抓住问题的关键,撇嘴道:“恐怕大田产者又要叫屈了。”

    “没人叫屈,那才是怪事,唐大人放心,只要两府坚持住,给成都府路三年时间,必然给朝廷和天下苍生一个惊喜。”王秀为唐格鼓劲,但他心中却升起另一层忧虑。

    丁亩法的实施,必然导致人口井喷式爆发,随即而来的是一系列社会问题,最严峻的是人口增多和粮食产量矛盾,处理不好绝对会引发社会动荡。

    经营南海、改良作物、宣扬平等成了必须解决的大事,绝对要列为国策。

    小规模改良作物是能做到的,但要像是杂交水稻那种工程,他也摇头不已。为今之计只能是经营南海,开拓大航海时代,在人口爆发前发现新大陆,引进高产作物和移民,是最好的解决方式。

    “于国于民有利,他们还敢说什么一个个拥有良田千顷,坐拥娇妻美妾,一餐可以让百人温饱一年,还整天的哭穷。一但朝廷做点有利生民的事,就百般阻扰,丑态百出。”李纲愤愤地道,他对那些腐化的富贵非常反感。

    唐格脸色尴尬,弱弱地道:“好事多磨,我看成都府路可是实施两法,淮南、江南四路部分军州推行工商改良。”

    王秀眉头一挑,一个二等路还有四路部分军州,差强人意,却总是个好的开端。

    他也不想再多说内政,只要两府定下大格调,自然有人去执行,核心人物必须是他认定的人,话锋一转,又道:“最近,虏人那里越发地热闹,李大人可有应对策略”

    随着机速司使臣不断传来情报,朝廷对女真动向虽不能说了如指掌,却也算是知之甚详。

    李纲眼前一亮,显然是知道吴乞买病故,女真贵酋的权力真空,他兴奋地道:“虏人窝里斗,我们不必客气,让他们越乱越好,趁机收复河北河东。”

    王秀对李纲的兴奋表示肯定,这位老伙计还不算糊涂,但趁机收复河北河东,似乎有点太激进了。

    现在的历史走向已经乱了,本来搜山检海是席卷两浙路,彻底拿下两京和陕西。现在金军连大江也没看到,挞懒的地位还会上升,一直成为都元帅才会被拿下,在右副元帅位置上过早参与内斗,他也有点把握不准了。

    不过,随着战争的继续,金军在战场上连连受挫,让不少将帅意识到形势发生变化,加上新式器械小批量试验,他们开始对南北格局有了新认识。

    军中逐渐有了轻视金军的念头,认为金军不过尔尔,大宋禁军完全具备一战能力,连很谨慎的将帅也认为,随着新式兵器的完善,马军逐渐丧失优势。

    王秀是同意武器论,火器的发展吗,迟早要淘汰骑兵,让禁军有革命性地变化。但是,这种发展是缓慢的,他不认为自己能看得到,现今马军的威力依旧,轻敌思想断不能容。

    唐格见王秀有点发愣,不由地问道:“王大人看如何是好”平心而论,他也希望女真人内耗,朝廷好收复失地。

    王秀摇了摇头,压下自己异样心思,诙谐地道:“静观其变,让他们乱乱挺好,再给我们点时间。”

    李纲眉头微蹙,似乎想说点什么,最终没有开口。

    “二位大人就稳坐钓鱼台,有我们的机速使臣在,想必他们会更加精彩。”王秀不愿再说收复失地,至少现在不想,他要的是稳定的发展环境,用大量的资源发展经济。

    没有雄厚的经济支撑,强军只能是一句空话,富民更是无稽之言,连屁也不如。

    上京

    挞懒的上书经内官宣读,引起贵酋们一片哗然,有人坚决反对,有人模棱两可,更多的人默不作声。

    他进入大殿就发现,兀术并没有来,兀室告诉他兀术偶感风寒,正在府邸卧床,让他实在有点失望,按照讹鲁观的计划,要逼兀术表个态。

    不过,斡离不就是冲凉得了风寒而死,他也不好过分要求,别被人抓住了口舌。

    如果讹鲁观在场,肯定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