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倾大宋-第1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678章 女真的变局

    沈默见王秀不语,道:“李相公不愧国士,与国有利者必然不会加以阻挠,那些食古不化的腐儒,却又另当别论。 ”

    王秀听沈默话有所指,倒是颇感兴趣,侧身玩味地问道:“腐儒为何等人”

    沈默半笑不笑地道:“赵鼎、张浚非辈。”

    王秀听罢,不置可否地笑了笑,他并不认为赵鼎、张浚等人迂腐,相对而言这些人走在时代前列都是当代俊杰人物。只是和他希望相差太远,他真正使用的人才,都是名不见经传的人物,是他可以培养起来的,还不他尽他的意。

    新的一代,能秉承他思想的人,现在有的刚刚走出书院,也有的正在读书,没有十年、二十年的的磨练,甚至百年的累积,还真不能成为主流。

    他已经等不了了,当代俊杰两两三三联合起来,他们之间是相互争斗,却无一例外对他戒心很重。

    却见,沈默犹豫一下,又道:“难道文实不担心”

    “担心什么”王秀神色古怪地道。

    “燕邸新安大长郡主回归,朝野上下传言纷纷。”沈默的话点到为止,倒是底留下余地。

    王秀眉头微蹙,他听出沈默的意思,淡淡地道:“无外乎打击我有异心,另外上上眼药,将我一军,都是老生常谈,没有太大的新意。”

    沈默点了点头,奉迎二帝并不是谁说了算,女真人绝不会放人,朝廷重臣心知肚明,把新安郡主和二帝北狩联系一起,明显没有安好心,更深层次的东西,他也没有去深究,就把市面上传言说了一遍。

    王秀一阵叹息,觉得很可笑,缓缓地道:“传言对谁最为有利”

    沈默懵然惊秫,暗骂自己为何没有想到这层,不由地失言道:“难道朝中有人暗中结构文实”

    王秀咂咂嘴,冷笑道:“政见不同你就说出来,却用卑鄙伎俩,实在过分。”

    “有何人会对你如此构陷,此人不除,假以时日,文实必然会受其害。只是此贼藏于暗处,要设法将其挖出,绝不能姑息养奸。”沈默忧虑地道,他心中早就圈定了几个人,只是不好直接说出来。

    王秀冷冷一笑,道:“利用新安大长郡主将我一军,好啊既然人家出招了,我们不能不解。好了,会之他们也该到了,今日聚饮,识之兄定要多喝几杯,咱们不说这些不高兴的话题,太没意思了。”

    就在大宋行朝一切如常时,远在北方的上京,吴乞买在上个月就走完人生历程,合剌继承了大金皇帝宝座。

    粘罕做为国内最大的守旧贵族,更无一人可与之比肩,连吴乞买也无可奈何地迁就,就不要说刚刚继位的合剌了。

    当年,吴乞买为了控制新征服的地区,以汉制设立枢密院,辅佐都元帅府左右副元帅掌握大军。

    天会三年,吴乞买迁枢密院于燕京,由刘彦宗担任枢密使辅佐斡离不。粘罕为了分权奏请在云中另建一所枢密院,由时立爱主管院事,人称之为东朝廷、西朝廷。

    天会六年。刘彦宗病死,东枢密院由他的亲信韩企先把持,斡离不死后,他趁机把东、西枢密院合并,由韩企先与高庆裔二人担任正副使,将这重要衙门控制在手中。

    应该说是,即控制都元帅府征战,又掌握枢密院的调兵,集大金的兵权于一身。

    他作为守旧人物,是不顾吴乞买传位蒲鲁虎意愿,联合斡本、希夷等人迫使吴乞买不得不传位合剌。当合剌才继位的几天,又对合剌向慕汉化不满。

    合剌也不是软柿子,他有兀术等人的支持,又是阿骨打的嫡亲孙子,毫不理会自己是粘罕推上去的人,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趁着兀术率军回京对粘罕下手。

    方法非常简单,采用相位易兵权策略,以太保、晋国王授予粘罕,请他入上京受爵位。

    老伙计是喜出望外,根本就想不到,毛都没长齐的小子,会对他下狠手。当他刚刚到达上京,就被解除国论勃极烈和都元帅的职务,随行两猛安被打乱编入侍卫亲军。

    之后那是快刀斩乱麻,韩企先、高庆裔、萧庆陆续调回上京,又利用蒲鲁虎对粘罕的怨恨,重用汉化派代表人物斡本,一致打击粘罕势力,从中层力量截断粘罕的气焰。

    就在七月份,蒲鲁虎在合剌的纵容下,斩杀粘罕亲信高庆裔、刘思等人。

    到了这时候,粘罕才明白过来,合剌是年轻不假,但手段要比吴乞买更果断狠厉。但是,他想要反抗的时候,已经是虎落平阳,毫无还手之力,只得请求免去爵位为高庆裔赎罪,希望能拖延时间。

    合剌占了上风,哪里容粘罕有喘息之机,仍然果断地斩杀高庆裔,粘罕明白大势已去,上京的侍卫亲军又不在他控制中,让他跑了跑不出去,心情郁闷下,不吃不喝饮酒忧郁而亡。

    他在整个行动中快刀斩乱麻,却也借重了蒲鲁虎的力量,不得不人名蒲鲁虎为尚书令、太师

    当蒲鲁虎掌握朝政,比粘罕掌权时更加骄横,甚至在合剌面前拔刀要杀斡本,合剌甚至无法阻止,幸亏被侍卫亲军都点检萧仲恭喝止。

    在兀术的建议下,合剌启用守旧势力代表的讹鲁观为左丞相,不久又升太保,领三省事以分化蒲鲁虎权势。

    哪想到没有两天,这对难兄难弟竟然勾结反对他,简直瞎了眼,完全没有他处置粘罕的风范。

    时,讹鲁观、蒲鲁虎把持朝政,勾结掌握重兵的左副元帅挞懒,与倾向汉化的斡本等人势成水火,看似强大的金国,已经到了四分五裂的动荡边缘。

    合剌自幼喜好儒学,穿着打扮均是汉族服饰,被那些保守派贵酋称之为汉家少年,他在粘罕的支持下顺利登上皇位,马上利用他们之间的矛盾,利用蒲鲁虎打击粘罕,让这位战功卓越的金军统帅饮恨而终。

    但是,他却大权旁落,任由讹鲁观、蒲鲁虎等人把持朝政,迫害主张汉化改革的大臣而无力制止。

    。。。

 第679章 南安北乱

    讹鲁观、蒲鲁虎二人越发肆无忌惮,已经威胁到女真人的国本,他深知兀术立场中立,立即和兀术商议。

    当合剌屏去左右,直接向兀术说明用意,兀术大为震惊,当即道:“郎主切不可操之过急,还须稍事忍让才是。”

    他并不倾向汉化,但经过和王秀的接触,深深了解大宋恢复的恐怖能力,逐渐转变了自己的观点,不能再持续战争了,大金迟早要被对方拖垮。

    合剌摇了摇头,沉声道:“蒲鲁虎、讹鲁观仗着余荫日益骄横,不除之,我大金必然不保。”

    讹鲁观是阿骨打第八子,蒲鲁虎又是吴乞买的长子,两人都不是易与之辈,掌握权力后立即亮出獠牙,合剌直接痛斥二人,话语中露骨地闪出杀机。

    兀术目光复杂四看着合剌,叹道:“他们做的是太过分,不过都是家人,似乎可以调和。”不到最后,他还是没有起杀心,讹鲁观是他亲弟弟,蒲鲁虎的父亲吴乞买对他也不错,仓促间要断然出手,仍旧有犹豫不决。

    “高庆裔之事,我每每想起,都有刀俎加颈的危机,寝食不安。”合剌看向兀术的目光更加复杂,除了掌握万余侍卫亲军的萧仲恭,他只能依靠兀术了,这位叔父可是实权人物,掌握元帅府的重兵。

    兀术暗自叹息,终于到摊牌的时候了,他当然明白合剌的用心,作为大金狼主,绝不容许危机统治的存在,讹鲁观、蒲鲁虎实在太过分了。

    你强制汉人锥发,穿女真服饰就行了,他没有任何意见。但危机大金郎主统治地位,那就另当别论了。合剌是嫡长孙,继承皇位是合情合理。

    经此南下,无论是淮上会战还是徐州会战,打的他心惊胆战,几次差点没回来,让他产生强烈的危机感,有了王秀的大宋恢复太快了,隐隐有追赶上大金的势头。

    但是,女真贵族却沉迷眼前成功,完全丧失阿骨打士气的团结一致,陷入毫无原则的权力斗争中,自取败亡之道。

    最让他不能接受的是,蒲鲁虎借口战事太多,女真主力消耗巨大,要把女真猛克谋安军打乱编制,编组大量别族士卒,这绝对是他不能容忍的。

    不可否认,几次南下作战,损失了相当多的女真族战事。但是,他认为必须保持八万女真族组成的猛克谋安军,形成对国内外的威慑,才能取得战术上的鸭子,混合编制只能让女真族逐渐势弱,最终被契丹人占了上风。

    可以说,蒲鲁虎触犯了他的逆鳞,让他不能不做出抉择。

    合剌见兀术沉默不语,心中亦是孜孜不安,他明白自己面对手握重兵的王公大臣,实在是不堪一击。

    如今,他手中最有利的王牌,也是最可靠的支撑,就是身为右监军的兀术,对方的态度决定一切。

    时间在一点点的流逝,他面目悠闲,实则紧张万分地看着兀术,心里十分的憋屈。一个不能掌握命运的君主,实在是悲哀,油然而生的是强者之心。

    兀术沉吟半响,沉声道:“郎主,蒲鲁虎、讹鲁观势力庞大,部族内很得人心,又有左副元帅支持,断不可与之争一日之长短。时下最为紧要的就是不动声色,静观其变,暗中收其兵权。”

    合剌摇了摇头,叹道:“旧族势大,此虽为正理,可又谈何容易啊。”

    “可以引外援。”兀术淡淡地道。

    “外援”合剌一怔,惊讶地看着兀术。

    “对,南朝宰相王秀,可以引以为用。”兀术斩钉截铁地道。

    合剌被吓了一跳,任何人他都不感到意外,兀术竟然提到了王秀,简直让人不可思议,两人你来我往打了十余年,兀术几次险些丧命王秀手中,能有什么信任可言

    “他是南朝的宰相,对大金是仇敌。”

    “邦交无常势,王文实非常希望大金内乱,岂能不横插一缸子。”兀术非常自信地道。

    却说,王秀身为副相,自然非常忙碌,但他依然分出精力投身钟山书院建设,洪真扣准了他的命脉。

    话说,因是王家投资办学,王秀从一开始就侧重理化,他的愿望很简单,就是要把钟山书院办成理工综合大学校。

    当然,必不可免地还要设诗赋经义,张启元意外地应聘为客座讲学,讲授经义,实在让他意外,但洪真本着来者不拒态度,还是正式聘请张启元。

    不能不说大宋制度的开放,朝廷大臣也能去书院讲学,有一份比较丰厚的酬劳,张启元每月有二十贯钱束,每年还有炭、绵、粳米等实物,这还是中等的讲学待遇。

    当然,书院要根据学识评论,决定这些官僚客座讲学的去留,朝廷也不能干涉。因玉泉山书院名声鹊起,让朝廷官员对应聘客座讲学很有热情,绝对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培养士人的圣地,他们自然不能拒绝,未来名士的香火情分啊

    在钟山书院招生时,书院旁边还有一处**的学府,挂牌为钟山百艺技术小学校,是根据王秀建议分出来的,专门培养各色技术型人才的学校,说白了是培训技术工人。

    既然是专门培养百工的小学校,自然不会被士人重视,就算对钟山书院,他们也颇有微词。

    毕竟诗赋经义堂规模并不大,反倒是理化规模庞大,学生定额很多,超出诗赋经义三倍。

    但是,他们并不知道身后事,正是钟山百艺技术小学校支撑,让钟山书院最终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理工大学校。然后,钟山书院作为种子,直接分化成多所书院,这是后话不提。

    王秀非常重视百艺技术小学校,培养高端人才固然重要,但熟练地高级技术工人,也是非常重要的。

    你有了生产精密科技机器的条件,却没有可以进行大规模生产的技术工人,有了可以进行生产的工人,却没有可以操作维护的技术工人,实在是铁定的悲哀。

    他绝不容许畸形的发展,一切以正常的步骤培养人才,给予熟练的技术工人很高待遇,玉泉山已经开始做了。

    。。。

 第680章 新安大长郡主

    张启元是第一位加入钟山书院的高等文官,每月利用休沐去四次讲学,但那也足够了,一些知道些内情的人很不明白,他为何主动去当讲学,不是和王秀不对付嘛难道这厮发出和解的信号似乎有点说不通。 

    就在钟山书院招生时,新安大长郡主的车驾进入行在,尽管她只是亲王宗女,无法接受大臣出城相迎的礼仪。

    但是,她又是北狩宗室女子中逃离苦海的第二人,比已经出嫁的福国长公主赵多福晚归了四年,联想到这些金枝玉叶所受的苦难,那份辛酸血泪,没有人抵制朱琏以公主礼仪迎接的懿旨,连御史谏官也懒的动嘴皮子。

    就是,这时候谁要那礼仪说事,那不是找没趣,显得自己太尖酸刻薄了。

    不过,迎接大长郡主并不需要太后,皇后韩氏和福国大长公主赵多福、楚国长公主赵柔嘉出面,就是很高的规格了。

    景福宫内,朱琏与韩氏、赵多福、赵柔嘉在坐,新安大长郡主本应和一些妃嫔坐在下首,朱琏却让她坐在身边。

    或许是八年的屈辱生活,已经消磨了这位天生丽姿郡主的自尊,当她在华丽的宫室内,坐在皇太后的身旁,环绕着云裳羽衣打扮的公主、后妃,却显得那么的局促不安。

    尽管,她同样是一身的绫罗绸缎,那双倦意浓浓的大眼睛,透出阵阵惶恐不安,多少年的屈辱生涯,磨尽了她高贵的身份,让她无法面对皇家亲人,有的只是深深地自卑。

    新安大长郡主,当年,燕王藩邸五宗姬赵巧。

    朱琏从赵巧的身上看出这些皇室金枝玉叶,在北国所受的痛苦与屈辱,整整九年的岁月,赵巧的身上再也没有宗姬高雅仪容。

    眼前的这个女子,除了上流淌的皇家血脉外,没有一点与殿中这些公主后妃们相近的地方,让她尤感心酸,要不是王秀奋力血战,最后时刻救下了她母子,恐怕不知什么命运。

    在一番温颜问寒问暖后,新安大长郡主渐渐宽心,话也渐渐稠了许多,向朱琏诉说了许多年来所受的苦难,以及她所见到的宫中女子们的卑惨遭遇,引的殿中公主后妃泪水涟涟,谁能想到金枝玉叶的悲惨,竟有皮肉脱落惨死。

    朱琏并没有询问二帝的情形,她知道以赵巧一个宗姬的身份,是不可能知道两位太上的踪迹。她本于赵桓有夫妻之名无夫妻之实,更何况八年的岁月,赵家对她而言,已经是非常遥远的名称。

    “苦了你了”

    赵多福起身走到赵巧身旁,强笑道:“好了,自家姐妹还须如此多礼,你能回来就好,咱们姐妹要常走动。”

    赵巧拭了拭泪水,神色也有几分惶然,低声道:“不是几位恩公,恐怕真要被虏人折磨致死。”

    “罢了,这是他们职责所在,妹子不要多想,不知道多少姐妹受,咱们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赵多福目光游离,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赵巧不听则罢,眼看着泪水又要夺眶而出,赵多福忙道:“怪我多嘴了,妹子回来便好,娘娘定然会为妹妹作主,择一重臣良家安顿,今后就安享富贵就是。”

    朱琏若有所思地看了眼赵多福,没有多言。

    赵柔嘉用绣帕拭去秀眸中清泪,强作笑容道:“姑姑苦尽甘来,倒是要恭喜姑姑。”

    “好了,郡主也累了一天,下去休息吧”朱琏淡淡地道,没人知道她在想些什么。

    “太后,奴家有话要说。”赵巧咬了咬下唇,似乎要做出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

    “哦,说来听听。”朱琏没想到赵巧有事,只有耐着性子来听。

    “不知此计能否可行”王秀和沈默坐在室内对弈,手握白子迟疑地望着棋局,迟迟不能落子,名为对弈,实则心中却另有牵挂。

    沈默风淡云轻地笑了,不在意地道:“大长郡主饱经风霜,自然明白该怎样做,文实多加防范就是。”

    王秀默然颔首,沈默早就不是吴下阿蒙,一个掌管财政大权的人,连这点破事也办不好,连他也不相信。

    本来就是乌虚子有的破事,还要他想尽办法去圆谎,想想真是憋屈。

    “哦,文实好好用心,不出十步,我将占据中原。”沈默目光从棋局上收回,意味深长地看着王秀。

    王秀这才回过神来,眼看方圆之间,对方黑棋已是气势汹汹,大有一鼓作气将白子并吞的势头,左右思索半响,摇了摇头,笑道:“中原大势已去。”

    沈默把棋子抛入盒中,淡淡地笑道:“行了,我该回去了,事太多。”

    几天后,自宫中传出消息,新安大长郡主当着皇太后的面,否认她和王秀的婚约,而且当时燕邸也没有得到赵佶的旨意,简而言之就是她并非王秀钦定夫人,倒是赵佶有许配茂德帝姬的意思,这是不可否认的。

    市面上的谣言顿时不攻自破,消散的无影无踪,那些说王秀拒绝迎回二帝的传言,当然也没人再提。

    他是感觉憋屈不假,却没有在意这次小危机,全力投入大宋的全面变革准备之中,通过机速司的使臣,还有回忆的历史知识,他已经明白女真贵族的吗,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善加利用似乎对他有利。

    赵鼎似乎察觉出点什么,在与张启元吃酒时,有意无意地道:“王文实不欲迎还太上,子初可有见解”

    “朝廷哪个不提王文实比谁叫喊的都响。”张启元一脸淡然,似乎毫不在意。

    赵鼎一阵牙疼,这还用你说啊王秀富国强兵的口号,那是天下人都知道。但是,叫喊和行动的差别,是个傻子都明白的道理,做宰相不把迎还二帝挂在嘴上,你能把屁股坐安稳了别看王秀平时说的好听,一涉及到实际行动,绝对没有迎还二帝的意思。

    “好了,元镇兄还是当好你的尚书,别再多事了。哦,没事可以去钟山书院客座讲学,也是很不错的。”张启元摆弄精致的玉碗,嘴角上挂着玩味地笑。

    。。。

 第681章 女真之乱1

    “没事做哪门子教书匠。 ”赵鼎正说着,看到张启元玩味地笑,忽然想到了什么,疑惑地道:“子初,难道你毛遂自荐,是有目地不成”

    “哪有什么目地,不过是给士子们讲讲学,为天子培养人才。”张启元淡淡地道。

    “嗯,我怎么没想到呢”赵鼎脸色凝重,似乎做出了重要决定,决然道:“那我也去做讲学算了,至少不能让王文实迷惑士人。”

    张启元眉头一挑,他知道赵鼎听出意思,他之所以应聘进入,是看出王秀培养新人的目地。

    私下不得不赞叹王秀的高明,摸准了真正操纵时局的办法,尽管见效慢却利于悠长,不是全部学生都会秉承理念,但至少有相当多的人,会被王秀所影响,其他人多少都带有王门的影子,不能不说是巨大的政治力量。

    眼看玉泉山的成绩,钟山书院又开始培养人才,他不可能去杭州,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能在钟山有做作为。

    既然赵鼎明白了,他不免戏虐地道:“元镇兄大才,想必王文实绝不能拒绝,虽说不缺那几贯骚铜,但每月多了几十贯,也好补贴家用不是。”

    赵鼎惊讶地看着张启元,不由地笑骂道:“好你个张子初,你就没安好心,王文实要知道了,还得不把你骂死。”

    “大郎是老实人,哪怕吞了这口苦水,也断不会骂人的。”张启元双目闪过一道精光。

    “原本,他真是老实人”赵鼎幽幽一叹,想到当年的王秀,他心底翻出某种异样,如果不是理念不同,或许他们之间会是知己。

    “哦,元镇兄现在是老实人,呵呵。”张启元白了眼赵鼎,轻轻地笑了。

    时间,一点点地过去,大中建炎十年,对于女真人来说是天眷二年。

    天眷二年正月戊戌万寿节,上京会宁府,高丽国、党项,还有草原各部族的使臣来朝相贺。

    女真人的势力正如日中天,大金的军威显赫,这些地方势力哪个不竭力巴结,趁这机会来朝贺,高丽是深有体会,人家几千人就把他几万人,打的屁滚尿流,能不能不过来嘛

    都元帅府左右元帅挞懒、兀术,元帅左监军阿离补、右监军撒离喝,元帅元帅左都监大、右都监活女六位大帅齐聚上京。

    大和活女是作战有功,也算是他们幸运,一批将领受到清洗,他们意外成为元帅府成员,成为七大帅之一,可算是一步登天了

    此时,金军军制还是挺乱的,远没达到宋军统一规划编制,有侍卫亲军也有猛安谋克军,更有部族军和藩汉军。不过,兀术也下了大力气解决,以猛安谋克军为核心,蒲辇、谋克、猛安编制,汉军还实行指挥使到将军的统兵制度,再往上就是全军通用的军帅、忒母、都统军,把藩汉军编制纳入各路都统军司,尽可能靠近猛安谋克军。

    但是,收效并不算大。

    活女是娄室的儿子,兀术的绝对亲信,直接担任元帅右都监,是对挞懒的钳制。

    多年来,金军不断征战,都元帅府行辕一直设在大兴府,几位大帅散在各地节制兵马,难得能汇聚上京,兀术早就来到上京,既然挞懒回京自然要去拜会。

    兀术在见过挞懒回来,立即去斡本府邸拜会,他们在府门口大大咧咧的客套一番,给府门外各位看官表演完,才大笑携手入内。

    “想必蒲鲁虎的家奴,正向他主子禀报。”兀术身为实权派的大帅,毫不在乎外面的眼线,他有这个底气。

    “还有讹鲁观的探子,真是好烦人啊”斡本眉头一挑,意味深长地看着兀术。

    兀术坐下后,沉声道:“老八糊涂,怎么和蒲鲁虎这种莽徒厮混,搞的上京乌烟瘴气,简直是自取绝路。”

    “谁知道呢”斡本干干笑两声,别样意味地道:“郎主本意让他制衡蒲鲁虎,没想那么快就勾结一起,看来他也是不甘寂寞的人。”

    话中有话,兀术知斡本必有后话,耐心等待。

    果然,斡本正色道:“这些年,你和军中士人朝夕相处,倒是越发沉稳了许多。”

    兀术眉头微蹙,他军中是请了文人备顾问,别人也是知道的,斡本当面说出来,似乎有别样意味,他还有点摸不准斡本态度。

    “你大量重用汉儿,挞懒或许不会说,但讹鲁观和蒲鲁虎定然不喜。哦,这次南征有何体会”斡本见兀术不言不语,轻轻把话挑明就转过去,有些话不用说的太深,大家明白就行。

    “南朝变化很大,这仗打的很艰苦,虽说没有上次惊险,但还是损失颇大,险些没回来。”兀术回答的很干脆,他并不否认军事上的失败,明眼人都能看出来,否认也没用。

    反正,他要的战略目标已经实现,从京东深入江淮,所过之地一片残破,重重打击了大宋行朝,相对于军事损失而言,他认为是值得的,合剌也没有说话。

    斡本撇撇嘴,很不屑地道:“南朝恢复那么快,我看是挞懒支援不利吧”他是积极主张汉化,但并不代表他对大宋有好感,女真人一样可以入主中原,甚至可以说他对大宋的谋夺心,比讹鲁观和蒲鲁虎还要强烈。

    兀术摇了摇头,反驳道:“南朝有王秀在,短短九年成了气候,尤其是徐州一战,他们的士气绝非八年前可比,恐怕我们失去最佳时机了”

    斡本不以为然,他不想再谈战场上的事,眼前的困境还没解决,南朝的事情可以放放。他脸色变的极为严肃,正色道:“据密报,蒲鲁虎有谋逆之嫌,郎主决定由你我全权查处,一经查实,立即惩处,绝不姑息。”

    兀术目光谨慎,冷笑道:“想必你已经得到蒲鲁虎阴谋叛逆的证据,讹鲁观由陈王晋封衮国王、太保领三省事,其中恐怕不简单吧”

    “说的不错,不仅是蒲鲁虎,还有讹鲁观。讹鲁观足智多谋,善于权变,不能大意啊”斡本目光阴森地道。

    。。。

 第682章 女真之乱2

    兀术浅浅地笑了,他自然知道讹鲁观很狡猾,但却不放在眼里,低声道:“郎主这招高明,外加以恩宠、内施以防范,给个国王封爵位禄极尽,哪有不此败亡的道理。 ”

    斡本深以为然,道:“挞懒曾经议论,以河北二路归还南朝,以求南朝对我俯首称臣,郎主明日召集大臣商议。”

    “有什么可商议的,挞懒简直得了失心疯,先是归还三镇,又归还河北让南朝俯首称臣,无异于痴人说梦。王秀岂是易于之辈,我看他在河东享乐惯了,脑子糊涂了。”

    兀术冷冷地道,他非常清楚宋军坚决抵抗的决心,也能体会到王秀的决然,大宋行朝蒸蒸日上,哪有那么容易服软。要真是那么容易,他还发动南征干嘛

    斡本也嘴角直抽,归还河北二路给大宋,亏得挞懒能想出来,摇头叹道:“挞懒糊涂啊”

    “南朝国力日渐强盛,而我却久困于内争,外挫于征战,各地猛安谋克连年征战,人丁锐减、军户厌战,早已不堪重负。但是,他们只为自家安逸,全然无全族在心中,昔日爷爷创业之艰难,我们兄弟哪个不是浑身伤疤。现如今倒好,他们竟不思进取倒也罢了,偏偏看不到面临的威胁,南朝君臣无时不想亡我,南北议和绝不是我所愿,割地让南朝称臣,亏他想得出来,最后绝对是竹篮打水两头空。”

    兀术十分气愤,他也明白现在相当多的贵族厌战,希望能达成南北盟好,安稳地过自家小日子,但放弃用血战得来的土地,他是第一个不愿意。

    “归还河北,挞懒在其中不知担负怎样的角色,郎主的意思让你称病不去,任由他们发挥。好了,不说这些窝心事,咱们好好喝一杯,不醉不归。”斡本嘿嘿笑了,有了兀术的支持,他升起了绝大的信心。

    在兀术与斡本开怀畅饮时,在讹鲁观壮观的府邸,他、蒲鲁虎与挞懒分桌吃酒,但气氛相当沉闷。

    当一名管事蹑手蹑脚地进来,禀报兀术进入斡本府邸后,蒲鲁虎一巴掌把桌子拍的震天价响,厉声道:“兀术果真和斡本勾勾搭搭,要不是讹鲁观说破,我真让他们蒙了。”

    “兀术勇猛无敌,看是粗勇却甚有心机,不结党营私,又和各方势力关系融洽,不容易对付啊”讹鲁观信手轻抚三缕长须,神情间淡定自若,要穿汉服铁定是一白面书生。

    “兀术”蒲鲁虎端起酒来,咕咚、咕咚喝了两口,重重放下酒碗,沉声道:“他主管各路兵马,他倒是风光的紧,全然不把咱们看在眼中。”

    挞懒瞥了眼蒲鲁虎,暗骂这厮狂妄,兀术能把你看到眼里要不是你老爹,恐怕人家看都不看你,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