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权倾大宋-第1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耿南仲看了眼张启元,又道“陈东等太学生密谋,胁迫朝廷任用王秀入两府。”

    “荒唐,简直是荒唐。”赵桓大怒,刚对王秀升起的一些好感,顿时烟消云散。

    “陛下,太学生无知,王直阁却毫不知情。”李纲急忙为王秀辩解,除了透出一些善意,主要还是为他考虑。能把王秀定位在不得已的位置,他也能摆脱太学生聚众书的尴尬,取得赵桓的信任。

    张启元心里很不痛快,耿南仲分明在逼迫他表态,但他权衡利弊,认为王秀是想留在京城,一旦这群太学生闹事,算王秀入不了两府,恐怕赵桓为了稳定人心,也会给王秀重用,他将被置之何地

    一阵不痛快,还是硬着头皮道“臣以为王大人善于谋划,既然他断定粘罕南下,必有良策御敌,臣建议陛下委任王大人御敌重任。”

    耿南仲很满意地看了眼张启元,只要把王秀赶出京城,出了这口恶气成,当即道“都承旨所言极是,为防粘罕南下,朝廷应派大臣节制沿河西面兵马。”

    李纲立马知道这厮何意,他刚想说话被吴敏瞪了一眼,把到嘴的话硬生生咽了下去。

    吴敏、李邦彦等人也明白耿南仲意图,但他们各有各的心思,李邦彦是自身难保,正在暗怪粘罕没有眼色,没看到南北重归于好,你他娘地还打个球啊把他辛苦的来的成果化为乌有,只能眼睁睁看着李纲卖弄。

    吴敏何尝不是,他关心的是坚持追击斡离不,只要不调回十余万追击的大军,王秀外放也外放了。或许,这个小子能稳住河东南路大局,让赵桓不要反复,沉吟片刻道“陛下,王秀精通兵法,督军守备沿河甚是妥当。”

    张邦昌对王秀颇有好感,别看他对外不行,内部事务可是个人精,不然也不会入两府,差点成为太宰。

    嗯,应该是被宣布为太宰,但人家李邦彦有维护人主的大功,开封民众闹事是请辞了,但又不知用了啥子手段,赵桓恢复了对方太宰,让他空欢喜一场,处境也非常尴尬。能把王秀留在京城,或许成为自己的助力,当下道“陛下,王秀是书生,临危受命也罢了,岂能让他放出去领兵。”

    耿南仲狠狠地瞪了眼张邦昌,眼看他的谋划要成功,吴敏、李邦彦不反对,李纲也不再说话,你张邦昌跟着瞎起哪门子鸟哄,很不客气地道“王直阁运筹帷幄,必能决胜千里,既然他能断定粘罕南下,肯定有退敌良策。”赵桓听的不断点头,他是一刻也不能等了,赶紧把女真人摆平,他好摆平自己老爹。张启元咂咂嘴,眼看两府重臣的龌龊,他还不想陷进去,但他绝不能让王秀走的太舒坦,若能一石三鸟他眼珠子直转悠,心不断地算计。

    

    。。。

 第三七三章 再作打算

    第三七三章 再作打算

    “好了,诸位卿家看,是不是把护送大军撤回来”赵桓冷不防来了句。

    吴敏愣了愣,你要是把追击各路大军撤回来,我还让王秀外放干嘛他情急下仓促地道“陛下,各路大军正在追击,恐怕不宜撤回。”说着,看了眼李纲,希望这厮说句话。

    李纲是最坚决的主战人士,一听赵桓又软了吧唧了,简直气急攻心,没有辜负吴敏的希望,朗声道“陛下,各路大军不用再撤回来,王秀深蕴兵法,历次率军未尝有一败,还望委任他京西重任,可以保证粘罕不能靠近京畿。只要解决斡离不,虏人必然元气大伤,绝不敢再轻视我赫赫天威。”

    耿南仲眼皮子一跳,京西重任,这可的多重理解了,知军州也是,知军州兼路帅或率臣也是,他要把王秀踢出京城,却不是让赵桓重用王秀,立即道“王直阁率七十八将入河东,协助防御虏人妥当。”

    在场哪个不是人精,岂能不明白耿南仲意思,这是把王秀置身于客军位置,不尴不尬的地位。

    吴敏当即不满意了,生硬地道“耿大人,王直阁现任假礼部侍郎,兼差畿北制置使,率军入河东为客军,恐怕不妥。”

    诚然,王秀已经有了假侍郎职事,虽然仅仅是假侍郎的虚名,但那也代表某种荣誉,直龙图阁、畿北制置使是实实在在的,足以担当一路率臣的大任,人家完全有资历了。

    “好了,王秀差遣不用卿家用心,当务之急是如何退敌。”赵桓心乱如麻地道。

    张启元已经盘算好了,他面对赵桓朗声道“陛下,臣有个办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众人目光转向张启元,两府重臣议论大事,都承旨是有备咨询的资格,但参与讨论,似乎有点孟浪,耿南仲却脸色紧张,死死盯着张启元,准备这小子要一句不好的话出口,他立马出言截断,决不能客气。

    赵桓对张启元信任有加,眼前一亮,轻松地道“卿家有什么办法,快快说来。”

    张启元轻轻咳了声,慢悠悠地道“陛下,臣以为朝廷时下三件大事,迎还太、逐步收复河北、拒战河东刻不容缓。陛下以孝行天下,虏人退去当派得力大臣南下,请太回朝颐养天年,以示天下恩德。”

    “斡离不仓皇北撤,护送大军决不能撤,而是要下旨加快速度,尽快在刑、赵间解决虏人,然后从自威州西进,威胁粘罕后路。调集京畿兵马控制河口,大军以河阳为心防御,王直阁出知孟州,兼差京西北路帅司使副,稳定地方局面,让京西兵马从容应对布防。”

    赵桓和战和三方都不得罪,反而都讨好,一副大义凌然,一片公心的姿态,只是暗打击了王秀一个人。但是,从表面你是看不出来的,以王秀为帅臣,你还能在说啥子难不成让王秀为宣抚使,那也太扯淡了。

    赵桓没有说话,李刚也没有说话,李邦彦、吴敏、张邦昌也没说话,耿南仲更是松了口气,虽说张启元建议王秀为帅臣,但那是帅司使副,也在他容忍范围内,区区安抚副使,甚至转运副使,还不放在他眼里。

    却说,王秀在浴室院待罪,说是待罪,他可一点也没有觉悟,晚没办法品茶,他让别人搞了几碟小菜,一壶好酒,拿着一摞子小报,津津有味看着。

    不能不说,这些小报有娱乐也有风闻,更多的是一些士人的议论,还真有点意思。嗯,报纸也已经初具雏形,要能加以完善更好了,最可惜没有电脑和互联,估摸着这辈子别想了。

    在他无聊地看小报时,一名内侍进来,只是看了他,笑眯眯地道“王大人,恭喜了,官家让大人回府。”

    王秀眉头一挑,放下小报,笑咪咪地道“阁长,在下是戴罪之身,还是别开玩笑了。”

    “大人别开玩笑了,两府相公都去福宁殿了,大人真是神人,虏人在河东闹腾了。”

    “原来这么快来了。”王秀站起身来,伸了个拦腰,舒畅地道“本以为还要待两天,哪想到那么快,我都把自个真当仙真转世了。”

    内侍眼巴巴瞪着王秀,牙酸的差点倒了,差一口气没提来。

    当王秀回到家,却看到有琴莫言和秦献容、细君聚在一起,不由地升起无限地温情。

    “早知道官人那么早回来,不去钟离先生那了。”细君口无遮拦地道。

    王秀愕然,睁大眼睛道“你们去了先生那”

    “哥哥,人家姐妹不是担心你嘛想求先生营救,谁想到先生胸有成竹。”有琴莫言弱弱地道。

    “官人,十三姐也是担心你。”秦献容急忙开口。

    王秀无奈地看着三女,他们去烦劳钟离秋,想必没有好脸色,倒是对他的真情流露,自己也不好再说别的,只是温声道“我这不没事嘛不用担心了。”

    顿了顿,又正色道“别的不多说了,你们收拾一下,这几天回商水,到了商水和大姐在一起。过段时间,我再看形势发展,决定你们去别处。”

    “哥哥,你别吓我。”有琴莫言答应过王秀,但两天来事情变化太快,她也来不及和秦献容、细君说,王秀一回来说这事,让她没来由一阵慌张。

    “一定要走,把铺子整理一下,让掌柜子代为打理,你们都去。”王秀的目光转向秦献容,道“秦娘子,你和十三姐是姐妹,不如去商水小住,如何”

    秦献容莞尔一笑,美眸流苏,柔声道“官人,奴家再看吧总舍不得大娘子。”

    “三姐,既然官人相邀,当出去游玩算了。”细君挽着秦献容的玉臂,不断地撒娇。“你啊”秦献容看了眼细君,无奈地摇了摇头。王秀望着秦献容那绝美的脸蛋,又看了看有琴莫言,吐了口气道“这两天收拾一下,随时准备出城。”

    

    。。。

 第三七四章 海阔天空1

    第三七四章 海阔天空1

    第二天,秘书省校书郎陈公辅弹劾李邦彦、王孝迪、蔡懋三人,说什么三人误国,欺瞒太有欺瞒当今天子,强烈要求罢了三人官职。 

    李邦彦也不知吃了什么药,以补足守孝期为由,非得要书请辞,赵桓还算念旧情的人,当年在东宫时被李邦彦维护,也不愿让其落魄。

    可惜,李邦彦是个滑头,他非常明白自个处境堪忧,斡离不的撤退,粘罕的南下,让主和论调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他不可能再赖在台,不要说吴敏不答应,是耿南仲等人也恨不得咬他一口,再不走是在火架烤了。

    借着大好机会,以退为进,今后未尝没有重回两府的机会,小不忍则乱大谋啊

    赵桓无可奈何,当天下诏罢李邦彦的太宰,出知邓州,王孝迪、蔡懋等人也被罢黜,王孝迪为醴泉观使,蔡懋为知大名府。但是,他为了报答李邦彦,亲自写下手诏,说李邦彦忧国爱民,知利社稷抚军民为急,只是外人不知道罢了,造成流言四起,实在让人骇然,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当天,王秀冷眼旁观朝廷任免,张邦昌为太宰,吴敏为少宰,李纲知枢密院事,徐处仁为书侍郎,唐恪同知枢密院,耿南仲为尚书左丞,李棁为尚书右丞。

    当然,还有其他一些人事任命,张启元试宝阁侍制,权右谏议大夫,成为一代青壮派领袖人物,那春风得意啊由于金军撤退,畿北制置使北裁撤,王秀不再担任制置使,连假礼部侍郎也被一并罢免,成了光秃秃地直龙图阁,没有任何的职事。

    但是,他并不焦虑,反倒是松了口气,赵桓的罢黜畿北制置使,也算是正常举动,京畿哪能设制置使,这不笑话吗礼部侍郎那可是从三品的职事官,算是权兼差,也是从四品,他的资历明显不足,还不如别去想妥当,正好无官一身轻,自然有人为他谋划。

    李纲刚担任枢密院最高长官,力陈割让三镇是李邦彦蒙蔽赵桓,对大宋朝廷是耻大辱,朝廷定要主动出击,决不能割让三镇。

    此时,主战大臣占据两府重要位置,处于绝对压倒的优势,持主和言论的大臣噤若寒蝉,张邦昌这个太宰是相当的憋屈,无论是李纲还是吴敏,都不把他当成一只鸟,整个处于不尴不尬的位置,恨不得咬死吴敏和李纲。

    赵桓对割让军州也很内疚,尤其是三镇,心理状态不断地变化,可惜他不是持之以恒的人,关注的重点仍放在东南,解决内部矛盾成了首选。

    王秀却应约到了吴敏的府邸,被管事直接领入后院,当他刚刚来到,却见吴敏正在暖阁写字,一名美艳无的绿衣少女在旁研磨,其美艳绝不下细君,他眉头一挑,笑眯眯地施礼道“拜见相公。”

    “实是才子,我也不献丑了。”说着搁笔呵呵大笑,又对身旁绿衣少女道“远山,你不是喜好王词嘛,正主在眼前。”

    “原来是王大人,奴家见过大人。”绿衣少女美眸一亮,向王秀道个万福。

    王秀看了眼远山,他也早听说吴敏有美貌女婢远山,研磨作画,当真风流,今日一见果然不假,郎才女貌,可以说是佳话。可惜他心事重重,哪有功夫磨叽风花雪月,美色对他而言形同嚼蜡,不得不勉强笑道“小娘子不必多礼。”

    远山见王秀连看也不看她,不由地大为怪,往日来客无在她娇躯下流连,眼前这位貌不惊人的年轻大臣,连正眼也不看她一个,引起了她的好,轻声道“素闻大人佳才,不知可否赐教”

    赐教个鸟啊没看到都火烧屁股了,王秀很不爽远山那淡淡地傲气,语气生硬地道“随缘吧”

    远山没想到王秀会拒绝,而且拒绝的干脆利索,不由地俏脸尴尬,却不知如何再说。

    “呵呵。”吴敏见远山吃瘪,急忙打趣道“看来实对美人不胜其烦啊”

    这话让远山似乎想起什么,美眸划过一抹鄙夷,显然对王秀曾经流连烟尘鄙夷不已,却忘了自己也是女人,虽说以才华侍候吴敏,但归根结底还是美色固宠。

    不然,你让一位七老八十的老美人来,算有天下第一才女名头,吴敏会尊重不假,估计也不会太在乎,一些归根结底,都是男人的征服作怪。

    王秀一点也不墨迹,他也知道吴敏不会避开远山,开门见山地道“不知相公叫在下,有何事教导”

    吴敏颇有兴致地看着王秀,挥手请王秀坐下,待婢女了茶水退下,才笑眯眯地道“粘罕南下,不知实有何计策退敌”

    王秀心一凛,意识到吴敏相约,寓意不小啊

    “相公,粘罕并无南下意图,朝廷大可不必担忧,当务之急应追斡离不,斩断女真一臂,其他的事都可以放放。”王秀有私心也有目的,但有些事他必须说,这不是怕影响他的谋划,而是做人的原则和为人的良心,一个毫无原则和良心的人,是走不远的。

    朝廷用不用在两说,但他必须要说出来。

    吴敏诧异地看着王秀,失声道“那实如何判断粘罕南下目地”

    “很简单,粘罕以女真全族精锐进入河东,本来是寻西军主力决战。却在太原城下无功,眼看斡离不风光,他算没有嫉妒,也必然会清除太原周围的据点,防备朝廷兵马的反击。”王秀风淡云轻地笑了,洒脱地道“在下可没说过他会进攻开封,只是说会威胁京畿。更何况,义胜军蛇鼠两端,有娘便是娘,他要不加以利用,那可真是傻瓜了。”

    远山见王秀说的粗俗,不由地粉面飞霞,狠狠剜了眼王秀,腹诽还是进士及第,士林大名鼎鼎的士大夫,太让人失望了,和相公起来差的太远,相公一向质彬彬,绝不会学粗人说话,让人倒胃口。

    吴敏完全陷入王秀的论断,他是较信任王秀的,至于和蔡京那些勾当,他当年是拒绝做蔡家女婿不假,但能够担任高官,全赖蔡绦的提拔,在他眼没有什么依附,只有做人的原则,哪怕你是王黼提拔的,又能怎样总不能说你是奸佞小人吧

    王秀从入仕到现在,创造一个又一个迹,尤其是军事方面的天才,让他不能不为之信服。

    “你的意思是,虏人要长期围困太原”他也是俊杰,举一反三。

    “正是。”王秀瞥了眼吴敏,断然道“相公是想,太原是河东重镇,能拿下太原则控制河东大半,进可攻退可守。朝廷一旦失去河东,内不能守开封,外不能保河北,甚至连陕西也不能自保。”

    吴敏眼皮子直跳,王秀的假设有合理的一面,失去三镇朝廷还能坚持,大不了迁都洛阳,利用虎牢和太行屏障坚守。失去河东的代价决不能承受,它将导致洛阳和开封成为前线,河北、陕西背腹受敌,大宋的防线退到淮水一线,是不想迁都也得迁了。

    王秀并不关心吴敏的想法,继续道“当然,粘罕是没有南下开封意图,但战争是充满偶然的地方,没有任何绝对的判断,一切都因事态的变化不断变化。如果他们真的打下泽州,并控制了孟州,开封将面临再次围城,斡离不围城还要严峻。相公,这绝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很可能发生的事。”

    吴敏内心是慌张的,宋军半数以主力北,开封内外较空虚,一旦金军冲出太行山,绝对是一场噩梦。他坚持北进攻斡离不是真的,也是很坚决的要歼灭斡离不,但他绝对不愿冒着开封被攻破危险,一时间,甚至生出把追击大军调回来的冲动。

    “相公,不要相信谣言。”远山见吴敏失态,不由地瞪了眼王秀,神态非常的幽怨。一个书生,张口来粗话,闭口是行军打仗,令她看的很不顺眼。

    “不可胡言乱语。”吴敏轻声呵斥一句,但他不舍疾言厉色。

    王秀看了眼远山,目光极为平淡,他并没有把这位美人当回事,典型的胸大无脑。

    “相公。”远山还没受过吴敏呵斥,没想到一片好心,得来的尽是吴敏的呵斥,不由地委屈万分,美眸顿时化成轻雾,那副可怜兮兮地模样,着实令人垂怜。

    “实,你若去前方,能不能顶住”吴敏没有理会远山,他很欣赏王秀的才干,目光闪烁着希望。王秀一颗心剧烈跳动,看来他的心思没有白费,果然按照预想的来了,吴敏成了第一个推手,他竭力控制激动地心情,脸色异常平静,没人看出他真正想法。吴敏见王秀不言不语,以为他不愿离开朝廷,不由地安慰道“现在正是乱后大治,让实出去实在有点委屈,但实武双全,朝廷并不能放任武人用事,还要你来奔波。劳累”

    

    。。。

 第三七五章 海阔天空2

    第三七五章 海阔天空2

    王秀轻轻一叹,脸色是有点为难,现在答应简直是笑话,不要说被张启元识破,又会生出波澜,他还想向朝廷要点好处,不给点好处,怎么给你卖命,你以为咱是傻瓜啊

    吴敏没有考虑王秀非常愿意外放,才没想到要价,还以为他在犹豫,不由地道“实,如今朝廷艰难,官家锐意进取,还要忍一时委屈,为家国尽力。 閱讀最新章節”

    话都说到这份,王秀再装蒜可过了,他脸色一个挣扎,慢慢地道“不知朝廷让在下去何处”

    吴敏见王秀勉强答应,并不见外,反倒是松了口气,缓缓地道“知孟州。”

    王秀眉头微蹙,不悦地道“既然官家有意,做臣子的理应从命,但我一个官过去,拿什么抵御虏人”

    这是坐地起价啊远山睁大眼睛看着王秀,相公都客气成这样了,这人还嫌这嫌那,真太不识趣了,简直该打。

    吴敏一点也不觉得怪,王秀会甘心情愿那才怪,区区知州只能调动厢军和乡军土兵,还不够女真人塞牙缝的。再说,朝廷让他抵御虏人,虽说有郝怀的三万大军,但那并不归孟州管辖,人家郝怀还是制置副使级别大将又不是知州能左右的,他笑眯眯地道“知道实用兵如神,又岂能不领兵,孟州境内也有兵马。”

    “相公,七十八将归我统率。”王秀一点不给面子,直接提出条件,那可是他一手创建的部队,握在手里放心。

    吴敏也很光棍,果断地道“好,虽说七十八将是京东兵马,但暂时划归京西也未尝不可。”

    王秀很满意,七十八将主要将帅,他用的得心应手,既然吴敏说了有七八层把握,但他还不满足,道“七十八将势单力孤,要守住孟州威胁虏人侧翼,需抽调团练乡卒。”

    吴敏知道王秀要征兵,但他没有立即答应,稍加思量才道“此事再议,实回去准备,一二日内要任。”

    王秀一阵牙疼,但他的目的基本达到,再和吴敏挣三核桃两枣太不合适,只好道“多谢相公。”

    当王秀去后,远山才很不高兴地道“相公,这人太清高了,相公何必和他商量,直接给他说便是,他还能拽过两府”

    吴敏握着远山白嫩的玉手,心一阵舒坦,呵呵笑道“你不懂。”

    “奴家不明白,相公为何厚待他”

    “王实是出世的才,对他不能和常人一样,你要知道他不会这样说了。”吴敏淡淡地一笑,继续道“他的要求也不过分,这个时候谁也不愿意离开京城,耽搁一任不知多久才能赶,我要是王实,也很不情愿出去。”

    “看来,相公面子很大了。”远山心小郁闷散去,莞尔一笑,当真美人如花。

    吴敏轻轻抚摸那柔弱无骨地玉手,笑道“不是我面子大,是满朝臣唯独王实能将兵,不用他还用谁”

    “他有那么大的本事”远山一脸的古怪。

    “你在深院自然不知,王实以数千人,连破虏人三寨,打的斡离不狼狈不堪。不要看他质彬彬,却是个绝世凶人,当年征讨方贼,他动札斩杀数万人,毫不在乎御史弹劾,连官家也不得不压下去,对他维护一二,你可知为何”

    “难道是他有能耐”远山眨了眨美眸。

    “差不多了,他杀人有杀人理由,不杀不足以保全局,始终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这才是为人可怕处,你不要慢待了他,这小子可是心思敏捷,杀伐果断啊”

    当吴敏和远山谈论王秀时,他已经去了钟离秋那里,却不想钟离睿也在场。

    钟离秋对他兵行险招闭口不谈,三人在一起谈论些天下局势,王秀对时局的看法,不仅让钟离秋为之赞叹,还令钟离睿大为叹服,目光崇敬地光芒越发炙热,恨不得请命大干一番。

    “先生,我可能再次外放,先生也不要呆在开封了,趁着大好时机去东南。”王秀不愿意钟离秋留在危城,他做了最后的努力,希望钟离秋能听他的。

    钟离秋并没有答复,含笑看着王秀,目光有犹豫色彩,缓缓地道“我有一事拜托实。”

    王秀一怔,随口说道“先生请说。”

    钟离秋看了眼侄子,稍加沉吟才道“实是注定要外放了,我把十二哥托付给你,让他跟随你担任书写机宜字,不知你可愿意”

    “叔父。”钟离睿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叔父竟然让他放弃太学,跟随王秀去军州,实在超乎他的想象,他是想建功立业不假,但有个出身岂不更好。

    王秀若有所思地看着钟离秋,怎么感觉话不对味,他谨慎地道“先生,十二哥是太学舍生,前途无量啊”

    “怎么,实不愿意”钟离秋语气依然平淡。

    王秀急忙道“先生误会了,我是怕耽误十二哥的前途。”

    “太学里除了诗书,还能让他懂什么出来也不过是一个书生,人生应该多出去历练,他能跟随实,才是真正的精彩。”钟离秋笑了。

    王秀怎么听怎么不对味,心里总有股没来由的揪心,但他还是默默颔首,目光转向了钟离睿,如果钟离睿同意的话,他自然会接纳。

    此时,内宫赵桓心烦意躁,忍气吞声把斡离不送走,又来了粘罕,赵佶的问题还没有解决,实在让他有心力交瘁的无力感。

    朱琏一直保持优雅的淡定,也不太理会外朝事务,对赵桓在她身边的倾述,并不发表任何建议。

    “娘子怎么不言不语,是不是有不顺心的事”

    “妾身无恙,倒是官家要注意休息。”朱琏面带醉人的微笑,但隐隐有拒人千里之外的疏离。

    张泉小心翼翼地进来,看来眼朱琏,轻声道“官家,张侍制在外求见。”赵桓一怔,旋即呵呵笑道“张卿家勤勉,也不让我有半点休息。”“官家去吧”朱琏笑的极为勉强。

    

    。。。

 第三七六章 海阔天空3

    第三七六章 海阔天空3

    不多时,张启元才退下去,赵桓回到内阁子,重新坐在卧榻,叹道“进进出出,也不给人一点安生日子过。 ”

    “又怎么了,哪个惹官家生闲气”朱琏黛眉微挑,漫不经心地问道。

    赵桓心不在焉地品了口茶,道“虏人攻伐汾州,又有南下的意图,两府一致举荐王秀出知孟州。”

    朱琏美眸微闪,脸色几乎没有任何异样,淡淡地道“难道朝廷没有大将,非得要用人,这群老臣真羞也不羞。”

    “王秀算是人知兵者。”赵恒犹豫再三,总算说了句实话。

    “哦。”朱琏总算提起一点兴趣,淡淡地道“仅出知孟州,恐怕难以让他施展才华。”

    “娘子的意思是”赵桓疑惑地看着朱琏,本能地感觉,自家娘子又要平地起价了。

    “给他一路兵马又有何妨。”朱琏果然说了。

    “他资历太浅,恐怕难以服众,还是先给他一个州。”赵桓摇了摇头,想起了刚才张启元的话,似乎坚定决心,又道“再说,孟州有三万大军,他身为守臣能配合得当,把虏人拒在河东,也算是大功一件。”

    朱琏黛眉微挑,淡淡地道“让他知一个州,不如留在朝廷,当个都承旨,为官家出谋划策。”

    赵桓见朱琏如此看重王秀,想起以往朱琏对王秀的态度,心里不免又升起醋意,很不客气地道“王秀出知孟州,是两府重臣的举荐。再说孟州控扼太行山口,王秀身为人又知兵,是最合适的人选。”

    说到了两府的决断,朱琏明白赵桓主意已定,知道肯定是张启元的主张,也不再多说,以免引起赵桓的不快,只是淡淡地道“官人自处是,当妾身没说过。”

    “娘子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总需顾忌两府。”赵桓见朱琏不悦,急忙缓和口气。

    岂料,赵恒的软弱让朱琏更加无趣,眸子闪出一丝轻蔑,并没有说话。

    第二天,王秀的外放和宇粹罢免诏谕下来,赵桓罢宇粹改知江宁府,给赵佶来个釜底抽薪,王秀被任命为权知孟州军州事,京西北路转运副使,令他立即任。

    昨天晚,朱琏不冷不热的态度,让赵桓实在受不了,最终憋不住喝了杯茶,又是一夜。一大早,吴敏进宫嘀咕两句,他总算下了决心,可张启元又说了两句,决心又软了几分,给王秀个漕司使副,也算能给朱琏交代。

    这也不算人情的差强人意,毕竟守臣兼差漕司,地位和普通守臣不可同日而论。只是河东军情紧急,早一点到任早让人放心,无论别人怎样看待王秀,他的军事指挥才能无人敢指责,连西军老帅也赞赏有加。

    在张邦昌、吴敏等人的建议下,赵桓同意即将回京东的七十八将划归京西,由王秀便宜节制,作为支援河东的后备力量,算是满足了王秀要求。

    “实,这次外放情非得已,还望实以家国大任为重,牵制虏人不得南下。”张启元有点心虚,他首先建议王秀外放,是不可能不传出来的,最后关头又算计王秀一把,把帅司改成了漕司,狠狠地打压了王秀。

    “子初兄,为朝廷尽力,是我辈的本份。”王秀并不介意,张启元那点小算盘,在他眼里登不了大雅之堂,一切的阴谋诡计都在他掌握,实现他风云突变前笑看风云的目地。伸手不打笑脸人,他倒想想看看张启元的结局,作为赵桓的心腹大臣,有没有能力逃过一劫。

    如果是重臣,陪同赵桓去北方打猎,他将会甚为敬佩。

    至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