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帆战舰-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杀!”
听到命令,第13师、第14师像两把尖刀直插清军的两翼,朝鳌拜杀去。
看到清兵根本抵挡不住,节节败退。
鳌拜赤红着脸,砍翻了几个逃兵,“不许逃,不许逃,谁敢逃,老子杀了。给老子顶住,顶住!“
鳌拜还妄想着能组织防线,将郑家军赶下去。
但杀过来的郑家军斜刺里将清军切成几块,虽然城头上郑家军人数没有清兵多,但郑家军士兵训练有素,但局部上却是郑家军三五围杀一个清兵。
一个郑家军士兵握紧火枪,迎面朝着清兵刺去。
清兵忙用刀挡住刺刀时,另一个郑家军士兵已经趁机一刀刺进了清兵的腹部。
清兵胆寒不已,勉强拉起的防线瞬间崩溃。
“主子,徐州是受不住了,快退吧!”一个鳌拜旗下一个甲喇额真喊道。
鳌拜咬牙切齿喊道:“老子不逃,跟他们拼了,死也要将这帮汉狗赶下去!”
说罢,鳌拜挥舞大刀就想冲上搏命!
“主子,您身份尊贵,万万不能有失!奴才一定要护卫住将军您的安全。主子快走。有您在,才能拉起大军阻挡郑家!”甲喇额真言辞恳切地说道。
“这……”鳌拜略一犹豫,身为清朝高层的,他也是明白现在大清的情况。
山东那边可是没有什么兵马驻守,没有重臣组织坐镇的话,徐州沦陷,郑家军就能长驱直入,只怕不出一个月山东就不归大清所有。
山东一失,京师必然震惊。
“撤!撤!……”鳌拜再次发出厉喝声,随即引领着残余的军马打开城门向济宁逃窜。
“你们几个,快招呼其他弟兄护卫主子离开!其余人跟我来,拼得一死也要挡住敌人!”那甲喇额真厉声呼喝命令道。
清兵听到甲喇额真那的命令,护拥着鳌拜迅速向北逃去。
甲喇额真狂吼一声,招呼了自己麾下的百十名士卒,不顾一切地朝杀过来的郑家军扑了上去,但很快便被淹没在潮水般的郑家军士兵中。
杀败殿后的清兵,看到鳌拜带着清兵逃跑,余宽伸手将脸上被溅到的血迹抹了一把后,跑到甘辉的身旁,出声问道。
“总司令,要追吗?”
“追!砍不下他的脑袋,也一定不能给他们休整的机会!不然拿你们是问!”甘辉看着逃窜清军的灰尘,喝到。
“是!”余款忙喝到,随即带着手下朝着一路追杀鳌拜。
平均每两、三里路,残余的清军就要消减数百人。
鳌拜面对着这紧追不舍的追兵,也停下想想打退,但最后都是以清兵坚守不住,败退。
无奈之下,鳌拜率领残军突破阻拦,亡命朝北奔突。
只杀到济宁城下,原本漆黑一片的县城中突然燃起无数支火把,似有千军万马埋伏城中。
城头的一阵箭雨袭来,余款惊疑之下,放弃了趁机攻入城内的机会,带兵回撤。
鳌拜由此得已逃入济宁,进城之后,鳌拜原本以为城中必有上万清军,可用作抵挡郑家军。
然而,当鳌拜知道城中真正地军力居然不到千人。
鳌拜的心一下又提起来。
围攻了大半个月的徐州城终于攻克,甘辉高兴地带着高级将领策马走进城。
一进城,甘辉就看到郑经正带着手下负责巡查城内治安。
甘辉看到翻身下马,将战马丢给警卫,大步朝着郑经走去。
走到郑经身边,甘辉拍着他的肩膀,满脸欣喜地说道,“全仗世子计策才能攻克徐州城。世子有国姓爷之风!”
“总司令过江了,这是全家上下将士用命,小侄不过是敲几下鼓,谈不上什么功劳!”郑经微笑着自谦到。
“世子不用谦虚,你所做所为,我是看到眼里的,很好,我定要向王爷禀功!世子,且将巡城的事放一放,跟我一道进府衙!”甘辉笑着说道。
郑经听到忙说道,“不可,甘叔。徐州城刚收复,多有宵小之辈趁机作乱,骚扰掠夺百姓。小侄身负巡查之职,定要尽心巡视,不能擅离职守,已误职责!”
甘辉听到哈哈大笑起来,“是甘辉孟浪,那好,世子巡视完再来府衙找甘叔,到时甘叔定要跟你喝个痛快!”
“是!那小侄先去巡视了!告辞!”郑经拱手后带着手下继续巡城了。
甘辉看着郑经的身影,想着姚启圣之前写给自己的书信,笑了一声带着将士朝着府衙走去。
“总司令
第六十三章 北伐!北伐!(十三)
周全斌率领大军出陕西进河南,沿路收集船只,命五千善水的精兵沿洛水径袭洛阳城。
同时命28师第134团千余人,利用从阵亡清军士兵身上剥取的衣甲,伪装成清军败兵,姚国泰又亲领千余骑诈做追赶状。
洛阳总兵不察,被“败兵”诈开城门,随即控制城门,姚国泰率千余骑呼啸冲入。
五千郑家军乘船后南岸登陆,然后从北门攻打。
两面夹击,只有六千守兵的洛阳很快就沦陷。
只在洛阳休整一天,周全斌留第25师驻守洛阳,自己则率大军袭奔虎牢关。
六月十一日清晨,郑家军前锋王秀奇急行军,自西面突然出现在虎牢关外,措手不及的清军一片慌乱,连吊桥都未收得起来。
王秀奇即挥军一鼓作气自西门发起狂攻。
在主将身先士卒地激励之下,郑家军士兵个个奋勇争先。
付出近千人的伤亡后,郑家军攻破城门,拿下虎牢关。
在虎牢关,周全斌听到满清已经派出援兵。
当晚,周全斌发出作战指令。
命令23师、24师连夜出发,一定要刚赶在清兵到来前进入孟津县一带设伏。
听到命令,何明亲自带领手下部队,日夜兼程赶去洛阳。
十三日晚间,突然下起了罕见的暴雨。
何明从来不曾见过这样的暴雨,电闪雷鸣,暴雨哗哗,像天河决了口子。
狂风卷着雨丝像无数条鞭子,狠命地抽打树木。
给风雨吹得都有些睁不开眼睛了,23师师长马信大声喊道,“军长,这雨太大了。让弟兄们躲一下再走吧!”
盯着风雨,何明摇了摇头,坚定地喝到:“不行,一定要在清兵赶过来前,赶到孟津县。让弟兄们小心,继续行军!”
“是!”
军长下令了,马信只好执行命令。
午夜,郑家军冒雨向预定地点进发,战士们既没有雨衣,也没有斗笠,在风雨交加中,队伍沿着山间小径和泥泞的山沟穿行。
“快,所有人都快点,我们必须要快。”23师第三团长王城顶着风雨高喊。
115团五营营长赶过来喊道:“团长,前面的道路都被山洪摧毁了,根本过不去了啊。”
“过不去也得过,就是给我爬,也要爬过去!”
王城近乎吼道,“谁敢耽误军机,老子上刑场前也定拉他上路。别废话,赶紧过去!”
郑家军士兵听到命令只得把火枪挂在脖子上,互相搀扶着从齐腰的泥潭中穿行,甚至是齐胸深的激流中趟过去,向孟津县疾行。
看着那些板车在泥地中行进缓慢,何明命令道:“马上把所有的辎重全部扔掉,统统不要了!让兄弟们加快速度,一定要赶在清兵之前到达!”
连续几日的行军,郑家军终于赶在了清兵到来赶到了孟津县北面一处山丘。
顾不得休息,郑家军士兵迅速构筑好隐蔽工事,士兵趴在地上一动不动,等候着清兵的到来。
……
瓦克达率领七万大军朝着洛阳赶去。
走了十几里路,军中的八旗老爷们就散坐在地上,哭天喊地抱怨起来。
怎么驱赶都不管用。
看到有人竟敢不听军令,瓦克达抓了几个散漫的旗兵,想杀人立威。
女真八旗从几万人发展几十万人,各个沾亲带故。
瓦克达刚喊出“推出去,斩了!”
全军上下都来求情。
法不责众!
瓦克达不敢惹起众愤,只好改令打板子。
听到这命令,两边的侍卫立马一哄而走。
看着帅营前只剩下几个受罚的士兵。
瓦克达面色赤红,想大骂最后还是忍下来叹了一声。
八旗没落了!
还没有入关前,八旗骑兵三日能行军五百里,六日行军一千里,连日急行军后还能拿起武器跟敌人对战。
一入关,就被花花世界绕花了眼,再加上有供养。
满清的子弟都追求享乐,十分怕劳动。
打茶围,喝花酒,玩票,赌博,斗蟋蟀,放风筝,玩乐器,坐茶馆,一天到晚尽有大量吃喝玩乐的事情可忙。
骑马射箭?
屁!
老子打生打死打入京师,就是来想享乐的。
今朝有酒今朝醉!
那些汉人打过来了,爷大不了带着银子、女人回关外,继续享受!
什么时候银子花完了,爷什么时候再打回来。
休息了两个时辰,看着也该休息够了。
瓦克达忙喝到,“整肃军马起程开拔!”
“是!”清军几个都统没好气地领命,然后喝令着手下继续行军。
行军几天,清军终于赶到了洛阳城附近。
十六日将近黄昏,想赶在落日前进城休息的八旗老爷们难得加快了脚步。
洛阳城北15里处,清兵笑呵着讨论进到洛阳城该去哪里享乐时。
如同晴天旱雷般,这些老爷兵们突然听到一声吼声。
“打!”
看到清兵没有防备就闯入了埋伏中,何明爆喝一声。
“轰轰轰!”
顿时一瞬间,无数的手榴弹从郑家军士兵中抛出,落入清兵阵中。
战斗一开始,清兵中军便被手榴弹炸地腰断了,无数清兵当场身亡!
赶路有点疲态的旗兵突然遭逢了郑家军凶猛的攻击,立时便陷于崩溃的边缘。
没有任何的心理准备,大部分清兵根本就没有料到在这里竟然有郑家军。
恐惧、害怕的情绪笼罩在八旗老爷兵的心头。
“啊~!”在惊恐万分的尖叫声中,一个旗兵首先崩溃。
将手中的枪杆一扔,扭头就跑。
这一人带起了头其他旗兵也纷纷扔掉兵器四下乱逃。
旗兵的溃逃立时对清军产生了巨大的反面影响,绿营兵看到旗兵老爷都逃了,他们当兵是为了吃粮的,可没有兴趣给这些满清老爷卖命。
也跟随着旗兵亡命奔逃起来。
溃退的兵潮迅速引起了连锁反应,就算还有血性的旗兵也被一拨接一拨的溃兵裹胁着朝外逃了。
何明一看清军如此配合,迅速调整战术,果断下达命令:“命令各部队冲入敌阵,将清军切成几段,给我将他们分段消灭!”
第六十四章 北伐!北伐!(十四)
清兵溃败,无奈之下,瓦克达率领残军突破阻拦,亡命朝北奔突。
但郑家军紧追于后,死咬不放。
逃命了两天,好不容易,趁着一场大雨,清军残军才堪堪摆脱了郑家军的追击,躲进了郑州。
城中营寨中,李士元、韩昭宣两个人看到郑家军北伐势如破竹,清兵根本抵挡不住。
他们认清了形势,知道郑家军迟早是能收复中原,光复华夏,为了自家性命着想。
他们密议,约定共同反正,拿瓦克达的人头做为晋身之礼。
是夜二更时分,瓦克达正在府衙内,看着地图,苦思对策时。
突然看到李士元、韩昭宣领着手下持刀露刃蜂拥而进,瓦克达仓皇躲避。
李士元一跃而上,一刀砍下瓦克达的首级,提着他的首级大呼左右:“鞑子残暴不仁,吾已决心反正,归顺国姓爷。肯从吾者在此,不从者自去!”
清兵接连大败,现在汉人都觉得这些鞑子也不过如此,对他们不再有畏惧心。
再加上清军损兵折将,本来人口就不多的满族,现在能战的满将就更少了。
逃到郑州的残军中,绿营兵占了绝大部分,八旗士兵不足四千,而且都是贪图享乐的老爷兵,根本不是人数众多绿营兵的对手。
李士元、韩昭宣一呼百应,将近一万六千绿营兵把将近四千八旗士兵屠个干干净净。
次日,李士元、韩昭宣持瓦克达首级,往见何明。
何明看到瓦克达首级,听到李士元、韩昭宣率军反正,大喜。
遂引李士元、韩昭宣见周全斌。
兵不血刃就拿下了河南重镇郑州,周全斌也是很高兴,置酒相待李士元、韩昭宣。
鳌拜见郑家军势大,于六月十九日在济宁总兵于永绶紧急会商,决定全师北撤,以保万全。
六月二十二日,鳌拜等人率军退至泰安,接着又退到济南。
一路收集守兵、败兵,在山东的省会济南鳌拜重新拉拢起两万三千多人,当中多是绿营兵。
山东巡抚方大猷、济南知府王鳌永在兵败如山倒的形势下,已有放弃山东,退入直隶的打算。
由于鳌拜的坚持,山东巡抚方大猷、济南知府王鳌永终于决定死守济南,同时派人向清顺治求派援兵。
甘辉击败了鳌拜,攻克了徐州,没有继续北上攻打山东,而是调转方向杀向了河南。
援兵被杀败,留守的清兵又不多,而且多是绿营兵。
远远地看到郑家军的旗帜,听到郑成功长子郑经在军中,河南大部分城池都闻风而降。
东路大军不费吹灰之力之力就收复河南大部分地区,顺利与西路大军在郑州汇合。
随着郑家军北伐,清兵抵挡不住,接连丢失了陕西、河南几省的消息在有心人宣传下,在清军统治底盘上广泛传播。
京师内外的百姓惶惧不宁,许多地方揭竿而起反对清朝的统治。
三河县、昌平州、良乡、宛平、大兴、霸州、东安、武清、漷县、天津等地“反贼千百成群”,以至“辇毂近地,几同化外”,连京师所用的西山煤炭也因为反贼的阻隔无法运入城内。
同时京师内流言四起,说鞑子要杀光百姓,带着掠夺回来的财宝退回关外。
京城的百姓顿时恐慌,接连发生有百姓硬闯要出城的事件。
清顺治帝一再辟谣,安定民心,同时派兵遣将进行镇压。
为了能尽快安定京师,骁骑营全部出动,只要是在街上交头谈论的,一律杀无赦,连老稚不能弯弓操刃者也滥加屠戮。
一时间京城百姓吓得全部缩回家,不敢出门,街道上看不到一个百姓。
京城紫禁城金銮殿内,“报~!紧急战报!”
突然间,一名御前侍卫气喘吁吁地飞奔至殿内,手捧一封书信,单膝跪地大声奏道。
“快呈上来!”清顺治心中一惊,急切地说道。
索尼也顾不上礼仪,忙上前取过书信亲自呈给了清顺治帝。
清顺治展开绢书,迅速地浏览起来,不多时,脸色愈发低沉起来。
“皇上,是否鳌拜与瓦克达战事呈现不利之局?”索尼见顺治面色大变,急切地问道。
“…………”清顺治帝面色阴沉,缓缓地将书信递交给索尼,沉声说道:“徐州已被郑家军攻破,现郑家军已兵逼济南。瓦克达中了埋伏,惨败,后来又被叛徒出卖,身死!”
索尼迅速览毕之后,又将书信递给苏克萨哈,默默地摇了摇头。
索尼磕首道,“皇上,山东乃粮运之道,山西乃商贾之途,急宜招抚。若二省兵民归我版图,则财赋有出,国用不匮矣。”
“黄上,如今形势已万分紧急。请皇上立即调军前往山东!”苏克萨哈一目十行地飞快将书信看完,略一思索说道。
“索爱卿,还有多少兵马可以调动?”清顺治帝抬起头来,沉声问道。
“城中驻军尚有十五万余人,但必须用于防备京城之用!”索尼略显无奈地说道,“如今郑海寇东路大军已可毫不阻隔地侵入山东。若无重兵驻守,难保京师安全。郑海寇以水战起家,极有可能派遣奇兵走海路攻袭京城,若如此则后果不堪设想。皇上,这京城兵马万万不能调动!”
“嗬~~!”清顺治帝长叹一声,微微点头说道,“还有其余兵马可以调用吗?”
“只有盛京大营还有八万余人,但盛京乃我大清龙源之地。这也无法轻动!”索尼摇头无奈说道。
眼下郑家军兵分两路进袭,大清原本单薄的军力立时更显空虚。
“皇上,为解眼前之困,惟有加紧征募兵员!除此之外,别无他法!”遏必隆沉声劝荐道。
“不可!”索尼举步出列,并不赞同遏必隆地提议,“如今百姓民心不稳,内部暗流涌动。如今情势,若再胡乱征募兵员,奴才恐有民变发生,局势将无法控制!”
“皇上!索大人所言甚是,郑海寇必有大量奸细潜入京城,一旦稍有异动,这些奸细必会煽风点火,挑惹民变!”苏克萨哈附和说道。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们这帮奴才倒是想出办法一解眼前的燃眉之急!”清顺治面色一沉,不豫地说道。
“以奴才之见,而今欲求兵员,可行之法也只有一种!”索尼沉吟了片刻说道。
清顺治帝急道,“是什么办法,快说!”
“调蒙古骑兵南下助阵!”
第六十五章 北伐!北伐!(十五)
清顺治帝沉声说道,“调蒙古骑兵南下助阵?”
“蒙古人?”遏必隆惊诧地说道,“皇上三思!蒙古虽然臣服我大清,但他们一起没有忘记想重现黄金家族的荣耀。之前只是顾忌我大清的实力,才会与我大清联姻。一旦放蒙古入关,只恐连我大清都会有危害。”
索尼抬起头朗声说道,“皇上,虽然蒙古贪婪无忌,但只要派说明,让他们明白,一旦汉人重新坐稳中原,到时必然会出兵讨伐蒙古。远的汉唐不说,近的明朝占领了京城后,还不是多次出兵征讨蒙古嘛!蒙古要想守住大草原,就必须消弱汉人的势力,不然只怕蒙古会成为下一个匈奴,消失在历史长河中!”
“若蒙古见识了中原花花世界,不想走。甚至看到我大清虚弱,突然反目的话……”遏必隆仍显担忧地说道。
“虽然不想承认,但郑家军却是一只劲旅。蒙古骑兵与郑家军交手,必定会两败俱伤。到时得利的最会是我大清!”索尼说道。
“索大人说的不错,皇上,可下旨调蒙古骑兵南下助阵!”苏克萨哈首先点头表示了认可。
清顺治帝低头思索了一会儿,站起喝道,“既然如此,就派一使者邀请蒙八旗入关参战!”
“是!”
……
南京皇明城坤清宫,看到甘辉率领的东路大军和周全斌率领的西路大军顺利在郑州汇合的消息。
郑成功一下子就从椅子上跳了起来,高兴的对姚启圣说道,“熙止,计划进行的很顺利,接下来就看海军的了!”
姚启圣应和道:“是啊,下官还以为会有恶战,东西两路大军可能要拖到十一二月份才能汇合,没想到竟然这么顺利。现在满清的注意已经被吸引,要尽快实施关门打狗计划。不然一旦让满清逃入关外,再想剿灭就难了!”
郑成功拿起玉玺稳稳地印在一张军令状上,然后派人送去海军司令部。
海军总司令林习山一接到军令,立马召集了海军高级将领。
海军总部,林习山巡视了在座的众人,说道:“我宣布一下大将军的军令!”
在坐所有将军立时正襟危坐,严肃的看着林习山。
“清军的注意力已经被吸引到西面,海军要尽快安排战舰出发,运送士兵到宁远。配合陆军,收复宁远、山海关,将满清残余主力锁死在关内。时间紧急,刻不容缓,应形势的需要,六月底前,海军必须完成跨海作战计划。如有可能,宁远、山海关收复后,动员一批可战之舰,配合陆军进攻京师,力争尽早拿下京城,减少人员伤亡!”林习山念完军令,看着手下说道,“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听完军令,在座的将军同声吼道:“没有!保证完成任务!”
林习山拍案而起喝到,“那好,尽快去准备,三日后就出发!”
……
随着军令的一层层传达,看着陆军连连立功,早已经按耐不住的海军士兵立马从军营跑出,涌向码头。
黑压压人山人海的部队排着整齐的队伍,在各自部队领导的带领下,向着军区最近的军港跑去。
南京、福州、崇明岛、舟山等军港,整个码头骚动了起来,站着秘密密密麻麻的水兵。
军港的值班士兵发誓,他永远忘不了那天的场面。
成百上千的战舰不断地驶入驶出港口,沙船、福船、闸船、西洋帆船,基本上郑家海军中所有船型都有。
一艘船舰刚靠岸,立马士兵踏着迅速木板登船。
为了不让士兵下船登陆后找不到自己的部队,将官找不齐手下的战士。
海军作战部做出了详细规划,每艘运兵船上的士兵都尽量保留完整的建制,以团为单位。
码头竖立的起吊机、推车在甲坂上上上下下运载着物资,粮食、淡水、武器不断地运向船舱。
为了抢时间,一些战舰看到码头没有泊位可以上人,直接就停在海滩边。
小木船来回运输物资,善水的战士们涉水而上,挤在昨日已经堆放齐备了物资的船舱里。
整整忙活了三天,跨海作战的士兵才全部坐上了战舰。
为了完成这次计划,除了各区留下必要的兵马战舰,其他海军和船舰都抽调过来了。
整整28艘前将军级战舰、34艘闸船、166艘福船、332艘沙船。共4万海军,十万陆兵,沿着海州、登州、旅顺口,在永平府上岸。
为了能能及时处理军务,已经多年没有出海作战的海军总司令林习山也跟着战舰一起出发了。
在海上航行了四天,郑家军联合作战舰队旗舰“关羽”号的一间会议室内。
海军副司令黄悟邹着眉头说道,“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严重,海军士兵都没有什么问题。可那些陆军晕船的问题就大了,很多没有坐过船的旱鸭子上舰三四天了,一个个吐得脸都绿了。有些甚至把黄胆水都吐了出来,黑乎乎的一地胆汁子啊!看了让人揪心,在登州休整的时候,将很多情况严重的士兵都留在那里安置了。那些不晕船的士兵坐船几天,胃口很差,啥都不想吃,往地上就倒!”
林习山听到脸色崩得紧紧得,策划跨海作战计划时,也将晕船的问题考虑进去了。一开始只是没胃口,想着到了永平府休整一两天就好,可没有问题竟然这么严重。
林习山说道,“人是铁,饭是钢。告诉士兵,饭一定吃。传我的命令,责令士兵不管吐了多少,一定吃回来,吃不下也得吃,只出不进的话,身体垮了,还有个啥战斗力?一定得吃!”
黄悟听到忙说道,“是!我一定会叫人看着那些士兵,势必要让他们都吃饭!”
林习山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派人传信给大将军,将我们这边的情况反馈,请求准许士兵到了永平府多休整两天,补充体力,恢复士气。”
第六十六章 北伐!北伐!(十六)
永厉十一年七月十二日亥时,将近二十天的航行,郑家海军终于驶进了渤海,靠近了永平府。
寅时,战舰一靠近近海。
林习山顿时下令登陆。
随着海军总司令的军令,每艘战舰上信号兵提着灯笼按照一定的轨迹比划着。
很快就有士兵吹响了牛角,宁静的夜晚,牛角声异常的响亮。
各艘战舰船头都站着一个团长拿着铁皮喇叭拼命地呐喊,指挥士兵有秩序地坐上小舟、木筏等靠岸。
一些水性好,又心急的士兵,干脆就跳进海里,奋力向岸边游去。
海军陆战队的士兵到是简单,直接就是跳进海里,凭借着藤甲的浮力向岸边游去。
按现代时间现在是凌晨四点,是人最熟睡的时候。
满清虽然害怕郑家军跨海直接攻打京师,所以唯一的满清水师都在天津那边护卫着。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郑家军会去攻打山海关。
永平守备韩进山没有派士兵去岸边监控,清军大营,除了少数几个守卫在值班巡逻,其他人都在军营里呼呼大睡。
没有清兵来骚扰,郑家军的士兵轻松就登陆上岸。
在一面面旗帜下,郑家军士兵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团部。
“稍息、立正!各排报数!”
“一、二、三……”
随着各团清点人数后,林习山听到两个军长的汇报,眉头邹了下。
因为晕船等缘故,现在上岸的只有一万海军陆战队、六千海军,五万八千陆军。
当中还有三百四十七个因为在海里浸泡的时间过长,腿抽筋了,今天是不能再行动了。
十四万大军,现在能战的只有七万四千人,比预期的要少很多。
山海关是连接关内关外的要道,山海关修建的城池,周长约4公里,是一座小城,整个城池与长城相连,以城为关。
山海关城平面呈四方形,周长八里一百三十七步四尺,城高14米,厚7米,深两丈五尺的护城河围绕其外。
城墙外部以青砖包砌,内填夯土,高约十四米,宽七米。
全城有四座主要城门,东称“镇东门”,西称“迎恩门”,南称“望洋门”,北称“威远门”。
并有多种古代的防御建筑,是一座防御体系比较完整的城关,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清军在这里布置了一万三千多士兵,更加重要的是,当初为了防御满清鞑子,山海关城头安置了二八门三千斤的红夷大炮。
临时指挥部,黄悟看向林习山问道,“总司令,你看现在怎么办?这山海关不好打啊!”
“山海关对我军战略意义非常重大,攻克了,我军就将清军彻底锁在京城,可以实施关门打狗。短时间没有攻克,满清派出援兵,两面夹击下,我军就危险了。”林习山看着地图说道,重重地拍了下桌子喝到,“就算再难也要将山海关拿下,三天内拿不下,所有人军事处罚,一个都逃不了!”
“是!保证完成任务!”
“现在不要管海军、陆军,除了留下必要人员,所有能端得起枪的他娘的给老子冲,一口气给老子将山海关拿下!”
……
七月十三日卯时,山海关总攻开始。
海军战舰上的五十多门三十八磅、四十二磅的火炮对山海关进行炮击。
为了能顺利攻克山海关,炮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