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帆战舰-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个时辰后,残阳早没,弦月高挂夜空。
战斗仍在继续,局势彻底朝郑家军倾斜。
在郑家军不及伤亡的攻击之下,清军伤亡极其惨重。
清军五万大军已剩不到二万余人,余众非死即溃,甚至有临阵倒戈地。
看着城上清兵已经抵敌不住,清军副将几个受不了城破被杀的心理压力,颤声跟韩岱说道:“将军,西安是守不住了。我们还是逃吧!”
“住口!我受皇上重托,誓死与城共存亡!决不弃城而逃!”韩岱不等旁人把话说完,立即就暴躁的喊道!
郑成功仁义的名声经过多年的传播,也早就深入天下人的心间,清兵也多有耳闻。
看到西安城守不住,韩岱又愚忠不肯逃跑。
韩岱手下的官兵,大部分可不想就这么的与城共存亡。
就在韩岱狂喊地要亲自上城头,与西安共存亡决心之时。
手下的几个副将一通眼色,当即拿定了主意,一拥而上,把韩岱按倒于地,捆绑了起来,随即献城投降。
第五十八章 北伐!北伐!(九)
周全斌虽然心里对那些献城的将领很是鄙夷,不过,那些将领也算是减少了两军士兵的死伤。
周全斌还是按奈下心中的不屑,依旧给这些投靠的清军记上一个大功,将他们护送去南京面见郑成功。
至于大将军是如何安排他们几个,就跟周全斌没什么关系了。
将几个投降的清将送走,周全斌喝到,“来人,将韩岱押上来!”
韩岱给郑家军士兵五花大绑地押了上来。
韩岱进来之后,立而不跪,只是眼神有些迷茫,死志萌生,了无生态。
周全斌到时很看重韩岱这个人,想招降他。
周全斌猛地一百桌案,怒喝道:“韩岱,鞑子残杀我华夏百姓,你本是汉人,却是助纣为虐,今已被擒,还不快快投降!”
韩岱一听,迷茫的眼神顿时清醒,喊道:“成王败寇,我既已是阶下囚,要杀要寡,席从君便。吾食大清俸禄,虽非大贤,也知忠臣不仕二主。要我投降,那是万万不能!”
说完,随即大骂不止。
看到韩岱一心要做满清鞑子的忠臣,周全斌大怒,当即喝令刀斧手推出去杀了,以儆效尤!
韩岱引颈受刑,坦然赴死。
事后,周全斌也不禁有些怜惜韩岱的忠义,随即命人厚葬。
以至于剩下的那些人,周全斌也懒得审了。
交待下去,乐意降的,押回南京处理,不乐意降地,就地斩杀不必再问。
处理完战俘的事,周全兵开始跟其他将士商讨下一步的计划。
攻打西安城,郑家军也是伤亡了将近上万人,不过这些都是值得的。
西安城拿下,周全斌在城内休整了一天,就派兵四下攻略陕西诸县。
尤其是屏卫秦川的四大关口。
东边的函谷关、西边的大散关、南边的武关、北边的萧关
四关巩固,则秦川稳;四关失,则秦川丢。
函谷关西据高原,东临绝涧,南接秦岭,北塞黄河,是东去洛阳,西达长安的咽喉,是中国历史上建置最早的雄关要塞之一。
大散关位于宝鸡市南郊秦岭北麓,自古为“川陕咽喉”。是扼进出川陕的咽喉。
武关位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东武关河的北岸,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扼守秦楚的咽喉。
萧关在六盘山山口依险而立,扼守自泾河方向进入关中的通道。是关中西北方向的重要关口,屏护关中西北的安全。
此时,只要拿下这四处关口,整个秦川境内就再不怕清军的来骚扰。这陕西也就算是彻底稳定,彻底成了一个稳固后方根据地。
函谷关是要道,每天进出的百姓很多。
周全斌让上王秀气率领百士兵假装百姓,混在普通百姓中。
一进入关内,郑家军当即发难,斩杀城门的士兵,切断绳索,扼守城门。
姚国泰率领剩余的骑兵强突,郑家军士兵紧跟着后面。
一举攻克函谷关。
控制住函谷关,周全斌率领郑家军回扫。
这些关口主要是针对外来敌人,内侧的防守措施没有那么多。
郑家军一路攻如风,先破大散关、再克武关、萧关,不到十天就将秦川牢牢控制住。
周全斌派人请陈永华来西安坐镇,统筹西北政务,他率领大军朝着河南进发。
……
京师紫禁城金銮殿,西安加急军报刚刚送抵。
清顺治帝看到急报,大惊失色,急召主要的文武官员前来商议此事。
“皇上,西安是西北重镇,一旦有失,西北不复大清所有。当尽快派兵支援。”索尼忙建议道。
“索大人言确是在理。还请皇上!”苏克萨哈亦出列劝说道。
清顺治帝点头说道,“朕明白,封瓦克达为平西大将军,率领七万大军赶赴西安,救援固山额真额塞!”
“皇上明见!”索尼等大臣面现喜色,齐齐跪下喝到。
这些大臣刚跪下的时候,就只见一个是御前侍卫步匆匆地走进大厅。
“启禀皇上,有西安八百里战报!”
“是何战报?快快呈上来!”
才收到一封急报,现在送来的竟然是八百里加急报。清顺治帝心中突然产生很不好的感觉,急声询问道。
“是!”御前侍卫上前忙将书信交给太监,让太监转交给皇上。
清顺治帝一把将书信撕开,一目十行地快速看过。
清军铁骑兵败,损失惨重!
额塞自杀身亡!
西安城城破!
韩岱被杀!
看完这军报,顺治抬头,嗓子略显嘶哑地艰难说道,“众位爱卿,不用救援西安城了。西安城已经沦陷了!”
“什么?”包括索尼在内,殿中文武瞬间面色如土,完完全全被这个消息所惊呆了,楞在当场,如同一座座泥偶。
这才几天,将近六万的精锐士卒,由额塞、韩岱良将统领,居然会这么快沦陷。
这实在叫满清大臣无法接受!
索尼是在座的最年老的人,努尔哈赤的时候就参与政务,什么大风大浪没有见过。
他是第一个回过神来,面上表情无奈而痛苦,缓缓摇了摇头,无声叹气。
“皇上,此刻并非哀愁之时,当务之急一是即令瓦克达郡王率军直奔虎牢关。若郑家军未攻克洛阳。即领军进驻洛阳扼守,若洛阳已失陷,便据虎牢关扼守。二是尽量将这条消息封锁住,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索尼向顺治劝道。
顺治错愕了片刻后,大声地喝道,“对,瓦克达你即可出发,现在就出发!”
“皇上放心,奴才就是拼上性命也会阻拦郑家军!”郡王瓦克达也知道事态紧急,也不多话,抱拳领命,急步离去。
议事之后,一众文武步伐缓慢地走出紫禁城,一个个表情极为严肃,甚至有些沮丧、绝望。
没有人有心情交谈,众人相互拱手后,各上到自己的车马上,返回府邸。
今夜,也不知多少人将无法入睡……
南京皇明城,郑成功也收到了周全斌发过来的军情。
看到周全斌攻克西安城,横扫陕西。
郑成功当即一怕书案说道,“好,不枉我如此提拔他。邦宪果然没有让我失望。”
姚启声笑着说道,“听大将军之言,看来是西路大军有所斩获!”
郑成功将军报递给了姚启圣,说道:“你也看看吧。周全斌已经收复陕西,正朝河南杀去!”
姚启圣快速阅览了一下,拱手说道,“恭贺大将军,只要河南一下,到时周将军就能和甘将军合攻山东。大事可成!”
听到姚启圣提到甘辉,郑成功坐在椅子上说道,“甘辉以往作战最是勇猛,怎么现在畏手畏脚的,快半个月了,到现在连徐州都还没有拿下。太让我失望了!熙止,等下你帮我传信给他。问问他,还会不会打仗了,不会,就滚回家带孩子去。老子再派个人去!娘的,现在我们的计划,就因为他的磨蹭。迟迟不能实施!”
姚启圣听了想开口帮甘辉解释一下的,但思虑了一下还是保持沉默了。
姚启圣明白郑成功要派自己的嫡长子郑经参军,一是想他多了解兵事,二是想让他跟郑家军主要几个将领打好关系。
到时他上位的话,也能少很多麻烦。
只是大将军却是忘了,随着局势越发明朗,别人对他的态度也渐渐的也不同。
大将军你的野心现在可谓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一旦你龙袍加身,郑经可不就是太子,未来的皇位第一继承人!
有郑经这个未来太子在,甘辉哪里敢冒险全力攻城。
十万大军当中能有五万兵马去攻城,都算甘辉胆子大了。
换作是其他人,恨不得是十万大军团团围着郑经,护卫他。
不然立了再大的功劳,也抵不上郑经出事所带来的后果。
姚启圣虽然知道缘故,但却不好能跟郑成功明说:甘辉会这样,还不是因为你将嫡长子郑经派到他的身边了。
只是这些话,姚启圣不好明说。只得在给甘辉和郑经的信上提点一二。
第五十九章 北伐!北伐!(十)
徐州城外郑家军大营,靠近帅营附近的一座营帐中。
郑经收到了姚启圣派人送来的书信,他看完陷入了沉静。
随着郑成功的底盘越大,越来越多的手下心思也变了。
就连之前一直是明室死忠的方以智也没有再说过为大明效忠的话了。
现在就算郑成功不想当皇上,手下的人只怕都不会答应了。
郑成功不当皇上,那一天他死了,册封的这些爵位,赏赐的这些田地怎么办?
朱家为了自家的着想,到时必然会清算郑成功派系人马。
所以为了传子孙的家产,郑成功手下现在都是计算着哪一天打进京师了。
那一天就是效仿陈桥兵变,强行给郑成功黄袍加身。
郑成功手下这些人的心思转变,也影响了郑成功妻妾心思。
尤其是董友、沈若兮。
郑经是嫡长子又有身为外交部副部长的舅姥爷董飏先的支持。
以董飏先为首的福建籍的文官也是全力支持郑经上位。
但沈若兮背后的可是江南文士,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也是拼命为郑睿摇旗呐喊。
郑经今年16岁,已经不是懵懂少年。
就算不想去理那些烦心地事,但身边的人都会无时无刻提醒着他、告诫着他。
更何况身边还有一个早慧的朋友李光地。
郑经也开始感受到无形的压力。
良久,郑经将书信递给了李光地。
李光地可是郑成功特意派人找来的,重点培养,也是准备留给郑经当左右手的。
因此郑经去南京政法大学上学,去军事学院读书的时候,李光地都是同班同学。
同班、同宿舍这么多年,再怎么生疏也成为好朋友了!
李光地接过书信,翻阅了完,思虑了一下说道:“恩出于上,姚先生是想让你借机交好甘将军!”
在政法大学的时候,姚启圣给学子讲解过《韩非子》,也算的上是他们的先生。
郑经不是一个笨蛋,他明白姚启圣的意思,只是他顾虑的是他那严肃的父亲郑成功。
来之前他父亲可是严令他来这里只是锻炼,见识兵事,绝对不能开口干涉兵将之事。
所以在甘辉手下时,郑经都是遵规守纪,踏踏实实地干着自己的本分工作。
现在照着姚先生的计策行事,万一给他父亲知道,最起码一顿毒打是少不了的。
最怕的是在他心目中留下,自以为是,目无尊长等的坏印象。
到时就麻烦了。
郑经看着李光地叹了一声说道,“先生之意我懂。但只怕会惹恼我父王!”
李光地摇了摇头说道,“现在这种情况,你不做是错,做也是错。既然是这样何不拼一把。就算日后被秦王惩罚,最起码也能获得甘将军好感。甘将军可是你父王的心腹爱将,是一方守疆大将。如果能助他拿下徐州,就算日后被王爷责罚,他也少不得维护你一二。到时……”
郑经听到,低头思考了一下得失后,重重地点了点头,跟李光地商议着该如何行事。
天明,甘辉擂鼓集将后,安排着今日攻城的事项。
甘辉还是照着往常的安排,叫手下动一动,不要闲漫的时候。
郑经开口了,“总司令,末将以为我军近日的行动,已经迷惑住清军。清军士兵守城怠慢了很多。今日全军用命,必能令攻克徐州。”
甘辉开口拒绝道,“不行,清军火炮占地势,我军火炮奈何他不得。等重火炮到来,再攻打!”
郑经摇摇头说道,“总司令,时不待我军。西路大军已经攻克西安、横扫陕西,正攻略河南。我军现在却是停滞在徐州城下,不得寸进。这样下去只会让一早定下两路汇合,攻可河南,再攻略山东、山西的策略失效。到时我等皆是罪人,有何颜面见家乡父老。”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周全斌率领大军立下赫赫战功,甘辉心里又何尝不急。
想当初周全斌可只是一将校,现在都你能跟我平起平坐了。
如果这次再没有令下功劳,让周全斌地位高过自己,那自己的颜面往哪里搁。
甘辉心里也是很着急,但他心里也有顾虑。清军可不是待宰的羊,尤其是鳌拜,更是满清第一勇士,力大无比。
好几次都是靠着他拼死冲杀,才将郑家军赶下城头,守住了徐州城。
有这等猛将在,甘辉哪里敢全力攻城,怕的就是鳌拜猛然率军出城偷袭,一旦郑经出事,那就危险了。
郑经好似知道他心思般说道,“我郑家军起兵反清之初,兵不满万,将不过十。我父王不避艰险,每战必冲杀在前线。才换来今日大好局面。郑经愿效仿我父王,亲率手下儿郎攻打徐州城!还请总司令准许!”
连攻城都不敢全力,现在哪里敢让你上战场。
甘辉顿时喝道,“不准!”
郑经昂头道,“今日郑经非郑家之长子,只是旗下一小将。小将愿立军令状,今日不攻克徐州城,总司令尽可拿我问罪!“
第六十章 北伐!北伐!(十一)
《
郑经昂头道,“今日郑经非郑家之长子,只是旗下一小将。小将愿立军令状,今日不攻克徐州城,总司令尽可拿我问罪!”
甘辉喝到,“胡闹!你上战场,他们是攻城好,还是保护你好!”
“我现在是第四集团军、步兵第10师第三旅第二团长,不是郑成功的儿子。不需要别人保护!”郑经大声喊道。
“你以为你只是普通士兵,敌人却不是这样。如果你只是一个团长,你有什么资格站在我面前吼!”甘辉也发火了,喝道。
郑经也喊道,“只要没有特意派人保护我,敌人怎么又怎么会知道我的身份!”
看到郑经和甘辉有闹起来的迹象,李光地站起来说道,“总司令,世子知道你是想保护他。但他也是军队的一员,也想帮助江淮军区攻克徐州城。而且秦王将世子派来这里,也是希望他能懂兵事。如果你保护地他这么好,就有违秦王的本意了,不是嘛?”
甘辉说:“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但……”
李光地微笑着说道,“我明白总司令的顾虑。这样吧,世子想以身作则,激励士气,一战而下。但其实鼓励士气也不一定,亲自攻城。擂鼓助阵,也是不错的办法,这样世子也不危险,也能鼓动士气。你看如何,总司令!”
徐州久攻不克,甘辉心里也是很着急。
其实他心里明白,就算重炮运过来,以这种瞻前顾后的心态,想短时间攻克徐州也是难办的。
听到李光地只是让郑经擂鼓助阵,甘辉思虑再三,看着手下都心急地看着自己。
甘辉点头同意了!
自己可以不要战功,但手下的却是想立功博出一世富贵的。
留下一万兵马护卫郑经同时当后备军使用,其他的就倾力进攻。
下定了决心后,那个果敢勇猛的甘辉又重新回来了。
号角声、鼓声响起,江淮军听到号令声,急忙抓起武器就跑过来集合。
甘辉坐在战马上,在众多将士前面来回奔驰。
边纵马狂奔,边大声吼道:“西路大军已经收复陕西,我们东路大军却是连小小的徐州城都没有攻克,这是我们的耻辱!兄弟们,说,你们是一个孬种,在郑家军是最没用的!”
听到总司令这样说,东路大军所有将士都赤红着脸吼道,“不是,我们是最强的!”
“但半个月了你们都没有将徐州城攻克,说什么颜面说着这句话!”
“只要总司令下令,今日小的一定将军旗挂在城头!”
“能不能做到?”
“能!”
“我听不到!”
“能!”三军起身吼道。
“好,我就在这里看着你们。三军听令,攻城!”甘辉抽出宝剑朝着徐州城一挥。
这次,甘辉不再像以前那般,总是留下大半兵马驻守在军营中,将近九万大军从四面八方朝着徐州城发起了猛攻。
看到甘辉一下达总攻命令,郑经就拼命敲起了大鼓。
李光地趁机大喊道,“兄弟们,世子亲自为我们助威。一定要拿下徐州城,拿鳌拜的人头奉献给世子。杀啊!”
郑家军的猛烈攻击惊动了徐州城内的的鳌拜,他从一开始就被迫带着亲兵上了城头,协助防守了。
“嗾~嗾~嗾!”漫天羽箭飞舞,呼啸连连,如狂风骤雨般无休无止。
城下不时有士卒中箭倒下,凄呼哀号声不绝于耳。
“射,射,射……什么也不用管,给我射!”城楼之上,鳌拜一手提刀,不时厉声大喝。
城上守卒在鳌拜等清军的厉喝狂吼声中,拼命地朝城下倾泻着箭雨。
城楼上的射击孔、女墙……不时有羽箭呼啸而下。
同样,在城外郑家军的火枪手也在前排盾兵的掩护下,拼死开枪,一**的子弹劈头盖脸地朝城头射去。
城门外三百米,高高飘扬的“郑”“甘”字旌旗下,甘辉严肃地注视着战局的进展。
“请总司令放心,这此绝对能拿下徐州城,宁死不会退一步!”第五集团军军长余款说道。
甘辉听了点了点头,“再派兵上去!城头的清兵到底都是老兵,我怕这波攻不下。你们再组织进攻,绝对不能有松懈。一定要这个龟壳给老子敲开。将火炮旅再推前两百米,将城头的弓箭手给老子压制住!”
“是!”几个将领忙齐声喝到。
郑家军的火枪手给清军士兵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城头不少伏尸都是郑家军火枪兵造成的。
之前的徐州攻防战中,守城的清军吃够了郑家军火枪的苦头。
火枪的有效射程200米,最大杀伤力是90米。相形之下,城上清军的弓箭射程就要逊色许多,如果不是城墙的仰射增加了射程,不然根本无法对对方的火钳。
而且火枪的穿透力非常强悍,一般的皮盾根本起到防护作用。
到后来,鳌拜不得不命士卒持笨重的铁盾来格挡子弹。
浓烈的血腥气和呛鼻子的硫磺硝石味道已经叫人反胃了!
伴随着震天的喊杀声。一拨拨郑家军士兵抗着云梯、撞木,推着铁皮包裹的冲车,朝徐州城发起猛攻。
城楼上的清兵口中喘着粗气,郑家军如海如潮攻了一整天,现在清兵累的双手觉得快没有知觉了。
看着城头上清兵已经疲惫不堪,连挥刀的速度都慢了了很多,李光地低声朝着擂鼓的郑经说道,“世子,时机到了!”
郑经听到停下手中的鼓槌点了点头。
《
第六十一章 北伐!北伐!(十二)
郑经身为郑家嫡长子,在南京军事学院进学的时候,虽然是一个普通下士,日常待遇也于其他一样,但却是有着其他士兵所有没有权限,比如可以参观新武器的试验。
在郑成功将脑海中几钟武器的设想都告诉了格物学院的相关人员后,除了经费从来没有断过,就没有时间理会这研制的过程了。
郑成功他现在越来越实务,只看重结果。
反倒是郑经在军事学院进修的时候,空闲的时候也不能随意外出,无聊下就时常拉着李光地参观新式武器的试验,长长见识。
五花八门、千奇百怪的新武器试验中,有一种却让李光地记忆如新的——飞雷炮。
威力惊人、制作简单,但就是射程短,而且没个准心。
徐州久攻不下,除了甘辉有顾虑外,武器没能完全压制清军火炮也一种缘故。
为了能帮助郑家军攻克徐州城,李光地就向郑经进言准备采用飞雷炮。
郑经很是相信自己这个同窗好友的能力,当即向甘辉进言,并且下了军令状。
看到世子的份上,甘辉同意了他的计划,连夜派了上百军匠用青铜打造的圆筒。
看到清军苦战了一整天、现在身心疲惫,李光地忙低头说道:“世子,时机到了!”
郑经听到停下手中的鼓槌点了点头。
手下第二团长的士兵看到团长下令了,忙用工兵铲挖开一个大洞,将圆筒缺口斜着向上埋入泥土里,然后使劲地夯实了地面。
几个士兵快速拿过来五六个炸药包。扔进铜桶口中,然后再扔进一大捆手榴弹、炸药包,用大木板掩盖好。
看到一切都准备妥当,郑经敲响了鸣金。
鸣金而退!
最重军法的郑家军一听到鸣金,当即如潮水般退下。
看到郑家军终于退下了,鳌拜大喜,“孩儿们!看到没有,郑家军也不够如此!只要不要忘了八旗子弟的勇武,一定能守住徐州城的!成功打退这帮海寇,我必定会为大家凑赏,到时就是赏个****也有可能的。哈哈哈……”
守城的清兵听到鳌拜的话,齐声呐喊。
听到城头发来的高兴,郑经冷笑喝到:“点火!”
点燃导火索后,“轰隆隆!”
巨大的爆炸声响,惊天动地,声震九霄!
火药燃烧爆发出巨大的冲击力,将整捆的手榴弹、炸药包拋一个大弧线,飞向了徐州城南城头。
“你们看,天上飞过来什么东西?”
正在欢呼的几个清军士兵突然喊叫起来,众人立时抬头看向空中,只见天上有一个拖着长长尾巴的发光物体,正在急速向他们飞来。
刹那间,仿佛跨过了无数空间,轰然撞击在南城门城楼之上!
“轰隆隆!”
陡然间,巨大的爆炸声再次响彻天空,徐州城头上的女墙,顿时摧枯拉朽般爆裂开来。
城楼上的清军士兵,轰然被炸死无数,坚硬无比的城楼,也在顷刻间倒塌,化作一片废墟。
“啊啊啊!”
无尽的哀嚎声、无尽的鲜血,这一幕幕都在南城门上演。
眼前赫然是一片巨大的废墟,无数的碎石瓦砾散落飞溅,纵然是有了提醒,郑家军在飞雷炮开火钱就就全都撤退到百米开外,巨大的轰鸣声,依旧震地大家耳膜颤抖。
徐州城头上的大半个女墙工事不复存在,隐藏在后面的上百名清军士卒,无一幸免,全部身死,连同他们的武器,也全部被炸得支离破碎。
退回城下两百米开外的郑家军士卒没有立即率队冲上前去,看着从天空掉下的一地尸体,没有一具尸体是完整的,无数的残骸碎裂开来。
一股巨大的烧焦味道,弥漫在空气之中,直冲口鼻,饶是身经百战的郑家军士兵,都有一种想要呕吐的感觉。
“嘶!”
一时间,所有人包括郑经在内,也全都目瞪口呆,眼前恍如人间炼狱的场景,让众人无不倒吸一口冷气。
“轰!”
“轰!”
飞雷弹继续开火,巨大的杀伤力,将徐州城南门顷刻间化作一片废墟。
火光冲天!
爆炸声不绝于耳!
徐州城南门阵地前后沿一两百米处,便是飞雷炮弹的覆盖面。
随着一阵阵地雷爆炸的轰响声,南城头清军士卒死伤惨重!
鳌拜勃然大怒,“快开火,给老子将他们的火炮彻底荡平掉!”
飞雷炮简单,但是不耐用。
发射了七八次,看到炮炝都有裂痕了。
郑经当即吼道,“破城当在此时,杀啊!”
随即拼命敲响战鼓,十几门战鼓一同敲响,鼓声震天。
甘辉看到飞雷炮威力如此巨大,差不多将南城门的清兵都炸死了,清楚这是攻城的最好时机。
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甘辉当即下令全军攻城,不再留后手了。
一时间,徐州城下郑家军士兵迅速开火。
上万挺火枪,立时吞吐着火舌,不断地向城头新存的清军喷射。
“弟兄们,给我狠狠地打,他娘的!”杨才高喊着,自己也是拿着战刀拼命向前冲。
无数的子弹洪流,猛烈地撞击,当即便有上百名还在混乱,来不及防备的清军被打成了筛子,惨死当场。
听到枪声,鳌拜顿时清醒过来,大声喊道,“快,给老子顶上,绝对不能让这帮海寇攻上来!”
南城门的清兵被飞雷炮扫了一遍,死伤惨重,根本没有多少清兵。
鳌拜带着其他清兵跑过来,想将郑家军赶下去。
但郑家军根本没有给他这个机会。
轻松涌上城头的郑家军,按照军训,迅速在城头布置好一道防线,阻击着清军。
随着越来越多的郑家军士兵攻上了城头,郑家军开始向内推进。
第六十二章 北伐!北伐!(十二)
三四年前,郑家军的士兵都是照着旧式明军的训练方式在训练,只是对军纪抓的很严。
自从军事学院建立起来后,郑家军的士兵大多就是按照近代军队的训练方式进行训练的。
除了南京军区外,就是江淮军区的新式军最多。
这些新式军士兵登上城头,第一时间就用敌人的尸体或者是,城角的横石等当成掩护,趴着向清军射击。
消灭了一波清兵后,三五个人一个小队弯着腰徐徐向前。
守住了城头一大片,第五军军长余宽中气十足的声音喊道,“穿插杀进去!”
零散又整齐的郑家军士兵口中发出震天巨吼!
“杀!”
听到命令,第13师、第14师像两把尖刀直插清军的两翼,朝鳌拜杀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