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帆战舰-第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启禀王爷!吾父王命小侄前来拜见王爷,一则是恭贺王爷;二则是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父有一女,甚是贤惠,闻王爷有一子,甚至****,特来求亲。两家结好,并力破清。此诚美事,请郑王爷思之。””

    “哦?”郑成功听了李嗣兴的话后,显得颇为诧异,“不知晋王欲求我哪一子?”

    “闻王爷次子郑聪聪明伶俐,且尚未婚配,故大胆向王爷提亲!”

    郑成功听到沉思着,一旁的姚启圣却是不住地给郑成功打眼色,希望大将军答应这个要求。

    思虑良久,郑成功开口道,“贤侄啊,婚姻大事,本该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只是我家犬子与蜀王虎女从未见面,这两人观感如此也不清楚,就这样答应怕是不妥。不如约个时间,让他们见上一面。贤侄觉得如何?”

    郑成功都这样说了,李嗣兴哪敢反对,笑着应和道:“王爷说的是,那就约个时间,到时两家人见个面,也好联络一下感情。”

    郑成功微笑着说道,“好,那就定个时间,吾也是早就想见一见晋王了。”

    李嗣兴也是笑着说道,“我父王也是对王爷仰慕依旧,那王爷你看下个月十五号,怎么样!”

    郑成功点了点头说道,“好,那就定在下个月十五号。贤侄一路奔波,当是累了。来人,送世子去厢房休息。”

    李嗣兴听到忙站起来拱手道,“谢王爷,小侄先下去了!”

    郑成功笑着说,“贤侄不是外人,在这里住下,当自己家一样!”

    “是!”

    下人听到喊声,忙跑了过来,指引着李嗣兴走向了厢房。

    李嗣兴一走,姚启圣立马说道,“大将军,你该答应的。只要你跟李定国联姻了,日后就是想降服李定国、收编大西军都比较容易。”

    郑成功捂着额头说道:“你说的这些,我都清楚。只是,哎,我不想让我的孩子都成了政治上的牺牲品。政治婚姻,对我家的小子,还是李定国的女儿都不公平啊!”

    姚启圣听到郑成功这样说,觉得很是奇怪,自古以来儿女婚姻大事,一向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

    怎么还要考虑他们的想法,根本没必要啊。

    大家都不是这样过一辈子的吗?

    郑成功看到姚启圣迷惑的眼神,根本不想解释了,不是一个时代的思想是根本无法理解的。

    郑成功说道:“熙止,此乃吾之家事,你就不用多想了!”

    姚启圣想开口劝说的,但看到郑成功坚定的眼神。

    姚启圣也清楚郑成功那温和的性格下面的固执,知道劝说不了郑成功。

    姚启圣道:“是,下官明白!”

    没过几天,郑成功还在为次子的婚姻之事烦恼的时候。

    张大山走进大堂,说道:“大将军,李定国义子李元胤,永厉使者瞿式耜求见!”

    怎么这帮人事,都集中到这段时间来拜访。

    虽然心里嘀咕,但人还是要见的。

    在贵阳府衙的大堂,李元胤、瞿式耜齐拱手道:“参见王爷!”

    “不必多礼,来,请坐!”

    “谢王爷!”

    “不知两位今日前来是何事?”

    李元胤为显示尊敬伸手请瞿式耜先说。

    瞿式耜也不客气,站起来说道,“皇上得问王爷大败清军,收复湖广、赣桂,很是欢喜。特派下官来宣旨嘉奖王爷的。”

    郑成功面无表情地说道,“哦,领旨这可是隆重大事,吾当焚香沐浴,以示尊敬!”

    你娘的王八蛋,这个时候,还想让老子跪下领旨,做梦。

    找个借口,拖上几天,到时看你们给不给,不给就滚蛋。你那个什么鬼东西的嘉奖,你看老子稀罕不。

    瞿式耜可是知道前几次宣旨时,郑成功可是如何的霸道不尊重。现在还焚香沐浴,骗鬼啊!

    这几年磨练下,顽固的瞿式耜也变得圆滑了,忙开口说道:“不用,不用,皇上也知道王爷事忙,特意叫下官宣旨的时候,一切从简。王爷,恭喜王爷,贺喜王爷。皇上深感王爷劳苦功高,擎丹诏,御笔亲书,册封为秦王。呵呵,皇上对王爷可是很是厚待!”

    郑成功坐在位置上,随意地朝着肇庆方向一拱手说道,“皇上大恩,下官只能舍身以报皇恩!”

    瞿式耜说道,“王爷言重,只要王爷谨记忠义二字,就是报效朝廷,报效皇上了!”

    郑成功含笑说道,“呵呵,一定!一定!瞿学士一路辛苦,还请去厢房歇息!”

    “好!”

    瞿式耜在下人引领下走向了厢房。

    李元胤忙站起恭敬地喝到,“恭喜王爷晋升秦王!”

    郑成功摆摆手,说道:“非吾本意,不足言喜!对了,李兄,此次前来是有要事!”

    李元胤苦笑着说道,“之前吾义父听闻王爷出兵攻略湖广,对王爷此举大加赞赏,本着盟军互助,特遣下官来询问王爷有何需要援助的,我们李家必不推辞。可没想到王爷进军神速,轻易就击败清军,收复湖广,连赣桂都一并拿下。下官此次前来也只能是道贺了。”

    郑成功笑着说道:“李兄有心了,劳烦李兄回去的时候,待明严向李王爷道谢!”

    李元胤说道:“什么忙都没帮上,实在不敢言谢。”

    郑成功说:“哪里,其实明严也正有意向镇南王求助!”

    “王爷请说!”

    郑成功说道,“哎,清军残暴不仁,搜刮百姓家中口粮,现在赣桂多饥民。广东乃产粮区,当有余粮,明严特向镇南王求购二十万石,以救灾民。不知?”

    李元胤说道,“王爷一心为民,果然仁义无双,下官佩服。下官这就回程向吾义父进言,尽快筹集粮食送过来。”

    郑成功忙拱手说道:“谢李兄仗义,明严感激不尽!”

    李元胤也忙拱手回礼道:“不敢,事关重大。元胤这就启程!”

    “李兄慢走,一路顺风!”

 第七十八章 各方态度的改变(中)

    送走李元胤,姚启圣说道,“湖广、赣桂四省的府县都上表愿意听从大将军。大将军,当如何回复他们!”

    郑成功沉思一会儿说道,“我军刚占领这些地方,还不是做出大变动的时候,对于原来的官员一切以安抚为主,准许他们继续担任原来的职位。等我们将那些绿营兵完全改编,完全掌控了各个地方的军务的时候,才慢慢帅选合适的官员。”

    姚启圣点点头说道:“大将军说的有理!”

    “对了,熙止。那些之前被派遣驻守各地的清将。现在是什么情况。”

    “回大将军,清军总兵许尔显、马信,原吴三桂手下李必、王戎都愿意投靠我军。逃去遵义的清伪续顺公沈永忠派人传信,只要继续保留他的爵位,准许他继续带兵,他愿意投靠我军。”

    郑成功听到大怒道:“沈永忠那个小子带的叫什么兵,打仗没有一招,逃跑最是拿手。这种人,老子不稀罕。告诉他,要投降就投降,别讲什么条件。他如果不投降,老子就派人铲除他。”

    现在郑成功已经差不多占领了南方,要赶着来投降的人一大把,自然不在乎那么一两个人。

    姚启圣拱手说道:“是,属下这就派人传话给他。”

    郑成功狠狠地骂道,“一个‘飞将军’,也敢跟老子讲条件,简直是没死过!”

    姚启圣听到笑了笑说道,“跳梁小丑,大将军,不必在意。对了,原鲁监国所封仁武伯姚志卓、都察院左都御史加督师大学士衔李之椿、兵部侍郎张仲符、兵部职方司主事贺王盛等一大批复明志士都派人来表示愿意投靠我军了!”

    郑成功听到很是疑惑,说道:“鲁监国的手下,怎么跑到广西贵州来了!”

    姚启圣解释道,“当初鲁监国受制于郑彩,他们看到郑彩不是真心想反清,所以就跑到广东永厉那里去了。刚去到广东没多久,有些人都还没有见到永厉。李成栋当初还是清将时,就攻陷了广东。他们就只好跑到广西贵州去了。这几年一直在秘密从事复明活动,现在他们看到大将军你收复了湖广等地,反清前景大好,他们就想着过来投靠你了。”

    郑成功点点头说道,“这几年也难为他们一直坚持着,熙止,看看他们合适什么岗位,给他们安排好一点的吧!”

    姚启圣说:“是!大将军。除了原大西军的将士以及清军降将外,还有一个势力需要我们特别注意的!”

    郑成功有些疑惑,问道:“谁?那一帮势力?”

    “夔东十三家!”姚启圣回答道。

    听到姚启圣说到夔东十三家,郑成功闭着眼睛回忆着国家调查局搜集关于夔东十三家的资料。

    1644年,大顺军被清军击败,李自成逃亡西安。

    从西安出逃时,大顺军兵分两路,一路由李自成率领取道商洛、河南进入湖北的,为东路军。

    另一路大顺军是由李锦、高一功带领的陕北榆林、延安地区的驻军汇合宁夏、甘肃、青海的驻防军经汉中南下四川,顺江而下进至荆州一带。称为西路军。

    东路大顺军在李自成死后,失去统一的指挥系统,名义上大将们还保存着侯、伯爵位,实际上却是各部为政的松散同盟。

    东路大顺军知道自己无力单独对抗清军,于是当时东路大顺军主要将领主动提出联合隆武抗清的情况。

    虽然迫于清军压力,南明的主要官员都同意了联合作战,但当时的明朝官员自大,短视,对大顺军怀有深刻的敌意和猜忌。更是遭到了当时湖广实权官员何腾蛟、章旷等南明顽固派官僚的排挤。

    田见秀、袁宗第等将领见大顺军受官员排挤,又听说李锦、高一功率领的西路大军由四川东下湖北,于是决定移军北上。1645年,东西两路大顺军在荆州地区会合。

    两路大顺军会师后,实力有所加强,这个时候隆武初立,嘉赏何腾蛟升任湖广总督,湖广巡抚一职由堵胤锡接任。

    堵胤锡对待待大顺军的态度跟何腾蛟有很大的区别。

    何腾蛟对大顺军怀有深刻的敌意和猜忌,联合作战以后就想方设法加以排挤。

    堵胤锡却认识到联合大顺军更有力与抗清。

    当他得知大顺军各部屯集荆州、澧州一带时,就亲自赶赴湖北荆州地区的草坪李锦等的大营中谈判会盟事宜。

    经过堵胤锡周旋,隆武帝决定封李锦为兴国侯,诸将封伯有差,改李锦名为李赤心,高一功名为高必正,所部称“忠贞营”。

    堵胤锡同李锦等大顺军将领达成联合抗清的协议以后,决定不失时机地发动恢复湖北的战役。

    湖北战役中,何腾蛟、章旷没有按原定计划从岳州北上进攻武昌,并且扼守城陵矶一带长江航道,致使清朝勒克德浑部如入无人之境直趋荆州;堵胤锡、李锦等人以为岳州一带有何腾蛟指挥的军队,不会有东顾之忧,注意力全集中于荆州,结果遭到清军主力偷袭,一败涂地。

    大顺军被迫转战广西,不久李锦病死,高一功中了伏击阵亡,刘体纯、郝永忠率领大顺军余部到川鄂边区。

    刘体纯素骁勇,有方略,“颇以威信御众”,因此各路农民军将领共推他为首领,并愿听他节制,南明将领王光兴等人也来汇合,最终建立起以湖北兴山县茅麓山为中心、占有20余县、拥兵数万的抗清基地。

    郑成功问道,“他们愿意投靠我军吗?”

    姚启圣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说道:“大顺军中,刘体纯、郝摇旗、袁宗第这些大顺军主要将领都只是来信想联合我军作战共同对抗满清。但他们的部下挂印总兵罗茂同、马进玉、王之炳等二三十个将领却暗中传信,想投靠我军。”

    “大顺军中不和?”

    姚启圣想了想说道,“据国家调查局送过来的资料,并无这方面的描述。属下认为应当是这些将领受不了穷山僻水的艰苦生活,所以想着投靠我军。”

    郑成功听到问道,“那熙止,认为当如何处理这件事!”

    姚启圣说:“大将军,我军轻易收复了湖广、赣桂,明面上实力大增,但这些地方才占领不久,还不太稳定,还需要一段时间来消化。再加我军之前走的精兵路线,士兵人数还不到三十万。现在要防守这么大的地方,兵马严重不足。士兵的人数需要扩大两到三倍,才能完全覆盖那么大的统治地区。”

    姚启圣看了下郑成功,见他没有开口,继续说道:“下官认为,对大顺军的策略可分为两部分。愿意投靠的,我们欢迎。大顺军多是老兵,只要过来稍加训练就能成军,可以快速弥补我军兵马不足的问题。对于刘体纯这些不愿意投靠,只愿意同盟的,属下认为也应当联合他们。夔东是四川、湖北的交界区,清军要是南下,现在只能走川中路线,有大顺军在一旁协助,能极大减轻我军的压力。好让我们更投入更多地精力整治西南!”

    郑成功想了想说道,“就照你说的办,但大顺军的普通士兵都要去军校重新训练、改编,更重要的是一定要进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忠于我军。至于那些投靠过来的大顺军的将领,过往并无大恶的,可以接纳过来,按能力分配。但那些恶迹斑斑的绝对不行!”

    “是,属下明白!”姚启圣答道。

    姚启圣下去处理一些列政务了,郑成功喊道,“叫蔡九仪过来!”

    蔡九仪听到传令,忙跑了过来。“大将军,何事召见下官!”

    郑成功笑着说道,“你们国家调查局表现的很不错,尤其是你,在这次攻略西南,你领导的第五组表现的很突出,我很高兴。”

    蔡九仪听到忙高兴地说道:“谢大将军赞赏,这些都是大小姐领导有功!”

    郑成功点点头,说道:“虽然西南地区已经被我军拿下,但还有不少敌对势力影藏了起来。而且西南有不少少数民族,西南周边还有大西军、大顺军、李成栋军、安南等势力,都是隐患。我想在西南建立一个分局,将这些隐患都扼杀在萌芽中,不知道你愿不愿意担任这重任!”

    蔡九仪一听兴奋地说道,“下官愿意为大将军效力,将一切对大将军不利的隐患都扼杀!”

    郑成功说道,“好,你这就去筹建西南调查局,至于调令的事,我会跟你们局长郑秀妍提的,那些经费也会叫财政部划拨给你。好好干,不要让我失望!”

    蔡九仪大声喊道:“是!”

 第七十九章 各方态度的转变(下)

    郑海寇大举攻略湖广、汉口、岳阳相继沦陷的消息陆续送到了顺治手中。

    这一日,清顺治帝正在南书房和索尼,苏克萨哈、范文程等心腹商议出兵收复的事时。

    突然门外突然传来御前侍卫的声音。

    “启禀皇上,兵部尚书噶达浑求见!”

    “兵部尚书,他来干什么?”清顺治帝眉头一挑,诧异地说道,“传!”

    不多时,噶达浑步履蹒跚的急忙跑进了南书房。

    “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清顺治帝开口骂道。

    噶达浑面色极其苍白,眼神中流露慌乱的神情,“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悲戚地说道,“皇上,郑海寇击破贵阳,吴三桂逃去重庆,洪承畴战死了!”

    顺治帝一时之间竟然未能会过神来,略有些愕然地急问道:“贵阳怎么了?”

    南书房几个人听到消息,脸色剧变,面上流露出不敢置信的神色,眼睛直盯着噶达浑。

    “贵阳已被郑海寇攻陷,洪承畴阵亡了!”噶达浑再说了一遍道。

    “什么???”清顺治帝立即惊呼出声,直直地注视着,厉声询问道,“你再说一遍!”

    “贵阳已被郑海寇攻陷,洪承畴阵亡了!”噶达浑伏地悲声说道。

    “贵阳失陷?洪承畴阵亡?”再次确认了消息后,清顺治帝浑身颤抖起来,随即失魂落魄地跌坐回自己的位子上,嘴里不停地说着,“我大清铁骑怎么可能如此惨败,我大清铁骑……”

    “皇上……”索尼悲痛地对顺治帝说道,“皇上,事已至此,该考虑如何应对才是!”

    “噶达浑!”顺治帝听到大喊道,“将贵阳失陷的始末一五一十地说出来,不得有半点疏漏!”

    “是!”噶达浑将自己派人了解事情的全部过程都说了出来,从郑家军围困贵阳,洪承畴坚守,吴三桂率军援助,到郑家军火炮炮轰,吴三桂军溃败,到洪承畴的阵亡,仔细地说了出来。

    待到噶达浑讲完之后,整个南书房是一片寂静,顺治帝、索尼、苏克萨哈都被惊得有些呆住了。

    顺治摆了摆手,缓缓地说道。“噶达浑起来!”

    “噶大人,你确定郑海寇的火炮真的是如此厉害?”待噶达浑站起起,谨小慎微地站在一旁时,范文程沉声询问道。

    “正是!来之前我已经详细问过那些探子,也找了那些败兵比对过,虽未曾亲见过郑海寇火炮的威力,但听那些败兵的描述,当可以肯定火炮的威力非同一般!”噶达浑回道说。

    范文程忧心地说道,“早就听闻郑海寇火器犀利,想不到竟然是如此的凶猛。皇上,郑海寇的火器对我大清是一大祸害,如果要对付郑海寇必须先对付那火器。”

    “范学士,有何办法可对付那帮海寇!”顺治帝坐在龙椅上索然地问道。

    “皇上,奴才听闻大明神威大炮是仿制那些西洋番鬼的,奴才认为郑海寇的火炮威力会这么大,当是从西洋番鬼那边进购的。我大清也可以向那些番鬼进购,然后自己仿制。如此当不输于郑家军,再加上我大清铁骑,必能铲除郑海寇!”范文程说道。

    噶达浑也说道,“皇上,除了火炮,我大清缺乏水战能力,此次郑海寇偷袭汉口,也是靠的他起家的海寇船舰。听闻郑海寇在海外打下不下于华夏大小的疆土。虽有夸大,但如此可见其疆土不小。如果要想根除郑海寇,我大清还是要有能战的水师。方可成效!”

    又是水师,听到噶达浑老生常谈,顺治面无表情地说道,“那以你之言,要想训练能战的水师,需要多久。”

    噶达浑看着顺治,小心翼翼地说道:“以奴才之见,我满清当中并无懂水战的,水师提督还是要从汉将当中寻找。调选懂水性的士兵,在山东或天津组建大清水师,三五年当可成效。”

    “三五年!未等我大清水师训练完,解决郑海寇水师,我大清恐怕就先要败亡了!”顺治声嘶力竭地狂吼起来。

    “皇上,奴才认为郑海寇未必敢再继续北上,只怕要修养个三五年才敢继续领兵冒犯我大清?”索尼和声安慰顺治道。

    “这是为何?”顺治问道。

    “攻城夺地之后,需要兵马驻守。连占湖广、赣桂,郑海寇的兵力恐怕也已捉襟见肘。若是他再继续北上,不单其刚打下的地方不稳,他的兵力亦将更加分散,以郑海寇一向谨慎小心的性格,当不会如此冒险。再者北方地貌与南方大不相同,我大清还有三四十万大军,岂容他放肆。他若敢北上,我大清铁骑必令其有来无回。届时我大军回师返击,他岂不是自取灭亡?”索尼冷静地分析道。

    “恩!”顺治思索了片刻,点头认同了索尼的分析。

    苏克沙哈说道,“皇上,郑海寇的父亲还在我们手中。奴才认为可以利用他做一下文章!”

    顺治哼了一声道,“狼子野心,为了做贼,连亲生父亲都不顾了,简直是枉为人子。”

    骂了郑成功一阵后,顺治才继续说道,“之前朕三番四次派人去跟郑成功接洽,想劝服他归顺,但他总是逆朕的旨意,现在他得势了,只怕更加不会为了他父亲归顺我大清。”

    这个时候还想让郑成功归顺,不要太天真了!

    苏克沙哈擦着了额头的汗水说道,“皇上,奴才之意是想跟郑海寇和谈,划江而治。”

    顺治帝听到顿时大怒,大力猛拍一下身前的案桌,发出震彻全厅的巨响,书桌上的镇石、笔架都给震的弹了起来。

    “我大清怎么能跟一个海盗和谈,我父亲、我祖父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绝对不能在朕的手中丧权辱国。此事以后休提!”

    苏克沙哈苦苦劝道,“现在郑家军得势,我大清接连遭遇大败,兵马不足,士气低落,需要时间来修整。跟郑海寇和谈,也只是为了争取时间,一旦我大清训练处水师,铸造好火炮,即可南下铲平郑海寇。”

    顺治听到苏克萨哈的解释,低头沉思了一会儿说道,“郑海寇肯跟我大清和谈吗?”

    苏克萨哈说道,“应当可行。南人贪图享乐,听到能和谈,划江而治,只怕会欣然答应。南唐、南宋不也是这样,刚开始众志成城的抵挡,一旦危险解除了,立马贪图享乐,不思进取,甚至还喜欢内斗。最后还不是给北方的政权攻占灭亡。皇上,只要让那些南人知道太平了,必然会堕落,不出几年,只怕连端起枪打仗的勇气度没有了。到时我大清南下,天下还是我们的。”

    范文程也说道,“皇上郑海寇除了拥有一支精兵外,还有就是他那虚假的名声,能糊弄一大帮愚民。百行孝当先,郑海寇不顾他父亲生死,我们也可以趁机弄臭他的名声,好让世人看清他的虚伪真面目。再说了,这几年我大清白养着郑志龙,也该做出一点贡献。成着好,不成,我大清也没什么损失。到时也清楚我大清跟郑成功是不可能和谈的,可以拿郑志龙的人头祭旗,激励士气!”

    顺治帝听到忙点点头,说道,“范爱卿言之有理,既然如此,苏克萨哈,朕委任为钦差大臣,南下去跟郑成功和谈。范爱卿,派可靠的人去跟那些西洋番鬼联系,购买火炮,同时让工作坊的匠师加紧铸造火炮。噶达浑,你负责调选水师提督的人选,务必要训练一只可战的水师。”

    “是,皇上!”苏克萨、范文程哈等人忙拱手说道。

 第八十章 划江而治(上)

    1654年11月17日,噶达浑带着几个宦官以及五百清军到达江淮的郑家军一处烽火台。

    远远看到有大队清军过来,营寨巡逻的郑家军火枪兵立马列阵,枪口对准清军,只要对方在靠近些,立马开火

    好在,噶达浑没有发昏直径闯过来,他叫手下高挂免战牌。

    他自己单独骑马过来,一遍跑,一遍大喊道:“我乃大清天子遣往大明下书的使臣,敢请哪位首领出来搭话。”

    郑家军士兵听到来的人自称是大清的使臣,值守的王营长喝道:“我是这里的头,你们鞑子皇帝叫你来这里做什么?”

    噶达浑当即笑道:“我大清天子,想跟你们家王爷和谈,此事你无法做主,你只管带我们去见你们王爷就是。”

    听到对方是来和谈的,王营长不敢擅做主张,忙派人去通知总司令甘辉,同时朝着对面喊道,“你等着,我已经派人去通知我家总司令了。”

    徐州江淮司令部,甘辉听到大清派了使者要过来何谈。

    虽然甘辉觉得郑成功应当不会同意满清的和谈,但这种事不是他一个军区司令能做主的。

    甘辉连见都不见噶达浑,派出六艘福船,五百个士兵护送监视噶达浑等赶往贵阳。

    而在此之前,甘辉就已经命人快马先一步禀告郑成功了。

    郑成功知道清朝又派使者来和谈了。

    看到甘辉送来的报告,郑成功眉头一皱,暗骂满清太过无耻。

    每次和谈都要将那个便宜老爹拿出来威胁一二,弄得现在自己都感到厌烦了。

    可就是这样,满清每次派来使者,郑成功都必须认真对待,就怕地是外人说自己没有孝道,只顾自己享受荣华富贵,不顾亲身父亲死活。

    虽然每次郑成功都用忠孝两难全来为自己正名,但自从自己野心越来越明显,忠的名声就不好用了。

    现在外头对自己名声评论也越来越糟糕了。

    自己现在的势力也足够吸引很多人才来投靠,不需要单单靠名声来吸引人才。

    但最近来投靠的人多是投机分子,锦上添花是好的,但要论忠心就不够让人放心了。

    郑成功叫人将主要的几个手下都找来了,众人来齐了后,郑成功将甘辉送来的书信交给了他们看。

    在场的几个都不是笨蛋,一看书信上的内容,立马就明白满清的打算,他们齐齐看着郑成功,准备看郑成功怎么个决策。

    看着手下都看着自己,郑成功很是无奈,难道要老子明白着说,“大家不用顾忌郑芝龙,我跟他关系没有那么深!”

    如果自己真的这样说了,只怕自己的名声真的烂到街了。

    郑成功咳嗽了一声道:“满清和谈、划江而治的提议,大家怎样看?”

    听到郑成功询问,手下这个时候都犹豫了。

    以前只有一两块小底盘的时候,满清说和谈,大家都知道那是糊弄人的把戏,只要满清缓过劲来,一定会铲除郑家军的。那个时候大家的态度都是明确的,坚决反对,坚持反清。

    但现在情况不一样,郑家军基本上掌管了整个南方,再加上有着强大的郑家水师,满清轻易可不敢南下。这次和谈,满清未必不是没有诚意的。

    打了这么多年,有的人还坚持着一心要铲除满清,统一华夏。

    但也有不少人内心其实是不想继续打仗了,比起反清复明这个飘渺的口号,他们更想要安稳的过日子。

    对于满清提出的和谈、划江而治,他们是愿意接受的。

    更加重要的是他们也不清楚郑成功是什么态度,是想和还是想打。

    以前和谈那是找死,大家都刻意地淡忘郑芝龙,一直劝郑成功抗清。

    但现在拒绝和谈的话,郑芝龙的死活怎么办,到底是大将军的亲生父亲,不顾及的话,日后给大将军记恨,或者哪天给推出去背黑锅怎么办?

    有的时候光棍一条,不用顾忌那么多,拼命博出富贵来。

    但真拥有富贵,顾忌就多了。有了财富,大家年纪也不小了,家中有老有小,哪能再像从前那般愣头青般,只顾厮杀,不顾其他。

    郑成功开口询问,本意是想让大家都出声拒绝和谈,这样日后有人刁难自己不顾郑芝龙死活时,也好有几个帮衬的。没想到这帮家伙竟然沉默了不说话了。

    看着大家都不说话,郑成功把眼直视姚启圣。

    姚启圣看到郑成功直盯着着自己。

    姚启圣很是无奈地说道,“不知道大将军是想谈还是想打?”

    老大,你得将你的态度表明啊!

    这样我们也好知道该怎么办。

    你都不表态一下,我们那里知道你的意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