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风帆战舰-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贵阳城外,吴三桂带着三万六千铁骑滚滚杀来。

    吴三桂一袭黑色棉甲,身跨赤色战马。手持斩马刀,猛一夹马腹,率领着铁骑如同狂暴的旋风般冲向郑家军后军。。

    “杀,杀。冲过去!”

    看到郑家军后阵没有留多少兵马守备,吴三桂脸色异常兴奋。

    现在你身边只有几千警卫,没有什么可以救你的,郑成功你的死期到了!

    三万六千多铁骑毫不迟疑地一同加起速,紧紧跟随着吴三桂。

    只要冲过去了,没有人能抵挡的住关宁铁骑和满蒙八旗的冲击,没有人!

    马刀一挥下,那些郑家军的士兵面临地就是被马刀杀死,或者是被战马的马蹄直接踩死。

    想到快意处时,吴三桂忍不住仰天长啸了一声。

    当吴三桂率领铁骑突进距离郑成功身前只有四五百米时,吴三桂掏出三眼火统,准备再靠近一些就一枪崩了他。

    快到两百米了,吴三桂都能清楚看到郑成功的脸面了。

    可清军都杀近了,郑家军依旧沉静如林、稳如泰山,郑成功脸上竟然没有要一丝恐惧!

    搞什么?

    难道已经认命了吗?

    吴三桂正疑惑时,突然一声巨响从骑军阵中响起,数十个骑兵被巨大的爆炸掀到半空中,落下血粼粼的残肢。

    就如同信号般,从阵中开始,无数的爆炸向四面八方蔓延开来。

    吴三桂军被地雷炸得是人仰马翻。

    在吴三桂还没有反应过来时,他听到天空传来一串串惊雷连响。

    一抬头,就见大白天,竟然出现了漫天的流星把天空映照得分外灿烂妖艳,好像是有人在燃放焰火一样。。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七十四章 以正合,以奇胜(六)

    吴三桂当年驻守山海关的时候,也是使用过火炮的。

    他自然知道那不是上面流星,更不是上面焰火,那是大型炮群齐射时的壮观景象。

    看着这些烟火流星,吴三桂失声喊道:“不!”

    随着吴三桂的喊声,这些流星雨坠落。

    成群的炮弹接二连三地往下砸、往下砸、往下砸,把密集的清军铁骑队形砸散、砸乱、砸晕,彻底拍死。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

    爆炸声接连不断,破碎的弹片,无差别的收割着人命。

    饱和进攻在如今这种密集军团作战的沙场上,展露出无比的巨大地威力!

    骑在马背上的清军被炮弹炸飞、炸烂,残肢碎体和血肉被抛上天空,如雨点散落下来,显得更加恐怖、恶心。

    战马在炮火中受惊过度,四处乱窜,它们把骑在自己身上的清兵甩下身来。

    一心想逃出炮火的轰击,然而,四面八方都是炮弹,它们找不到出路,唯有乱跑,不时,有掉下马的士卒被惊马踩至重伤。

    马嘶声,惨叫声,呼喊声,呻吟声,像一幕交响曲在火光中上演。

    清军铁骑由目瞪口呆变成了恐惧,不知道是谁先惊叫一声逃跑的,清兵铁骑四散逃跑,想逃出这片死亡之地。

    刚向两侧没跑几步,早几天就由郑家军工事兵趁夜色暗中设置的各式各样的机关,开始发挥起了威力。

    为了今天,格物学院的测量师早几天就把周围地形看了个遍,对如何埋置地雷,把各旅炮击区域进行了区分,明确了炮击的顺序和炮击火力覆盖。

    就这样郑成功还不放心,甚至命令工事兵挖了无数陷阱。

    直到确认只要吴三桂敢来,周围方圆10里都全部笼罩在炮火中,才心满意足全力攻打贵阳城,就等吴三桂上钩了。

    藏于地表下的地雷、陷阱、铁蒺藜、以及其他清军没见过,甚至没想到过的火器,成为清军骑兵一个个的噩梦。

    被割断、炸断马腿,无法动弹的战马痛苦地嚎叫着躺在地上,鲜血直流,不一会就堆成了小山的尸首。

    火器、尸首形成了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让清军无法逃散。

    吴三桂死死咬着嘴唇,尖叫着喊道:“冲过去,冲过去,杀了郑成功,我们就赢了!”

    对了,只要杀了郑成功。只要杀了他,那么一切都可以扭转过来了!

    吴三桂带着亲卫继续向前冲。

    就快一百米了!

    就当吴三桂开火的时候,眼前的黄土大地突然塌陷,裂开了一道将近十米的沟渠。

    那裂缝长长的,都望不到尽头。

    如果不是自小在马背上长大,如果不是坐骑是良马,马力强劲,在吴三桂一提马绳下。

    ‘稀溜溜’的咆哮一声,马头高昂而起,两支前蹄在半空中挥舞了几下,靠着两支后蹄的力量,原地转了一个圈,停住了前进的步伐。

    吴三桂才没有像其他人那般掉入了那道沟渠。

    站在边缘,吴三桂下意识地看向那沟渠。

    王八蛋,郑成功这个混蛋,简直是他娘的阴险。

    那沟渠底插满了尖锐的木矛,那些掉入沟渠的亲卫被木矛扎穿,伤口冒着鲜血,抽搐几下就死了。

    更可恨的是郑成功那个混蛋,站在沟渠另一边正微笑着,就像是在讥讽:有本事你过来啊!

    看着郑成功那笑容,吴三桂怒火冲天,如果可以的话,吴三桂绝对会冲过生生咬死他。

    吴三桂军被天上的炮火,地下的地雷炸得是人仰马翻,惨无人睹。

    有这道沟渠,根本冲不过去杀了郑成功。吴三桂怒喊道,“快撤退,快!”

    清军士兵也知道这个时候是谁快谁活下来的机会更大,如潮水般往回跑。

    清兵争先恐后地朝着后面跑去,一时间混乱之极。

    郑家军的炮弹还在头顶上如死神落下,勾走了数十条人命。

    所有清兵的勇气都丧失殆尽,这炮火根本不是人力可以阻挡的,逃,快逃才是上策。

    看到清军想逃跑,郑成功忙喝到,“千万不要让地敌人跑了,传令炮火向后延伸!”

    在恐慌中,吴三桂根本无法组织人马,只能带着仍跟随在他身后的一百多个亲卫掉转马头,向来路冲去。

    一路上,到处都是乱军和奔马,阻挡着他们,负责在前面的开路的亲兵头子在没有办法之下,只好挥动长刀,不管前面阻路的是自己人,照砍不误。

    吴三桂率领着亲卫想杀出一条血路,冲出去的时候。

    前面一骑掉下马来,正好跌在吴三桂的马前。

    拿人爬起身,露出了惊慌失措的脸,一看到吴三桂,顿时伸出右手,叫道:“长伯,救命!”

    是平南王尚可喜。

    吴三桂眉头一皱,一瞬间就下定了决心。没有理会他,驱马冲了过去。

    “不要停,冲!”在吴三桂的呼喝声中,亲卫也发狠冲了过去。

    清伪平南王尚可喜连声音都还没有来的及喊,就被急着逃跑的吴三桂以及身后的亲卫战马踩踏地而过,死的惨不忍睹。

    清军拼命的逃,炮弹好像不要钱一样源源不断的如同暴雨一般落在他们身上。

    从开战到现在进行了将近三十分钟。

    主管火炮旅的何明跑到郑成功面前说道:“大将军,炮弹快没有了!”

    看着清军在炮火中被炸的尸骨无存,郑成功正高兴时突然听到陈六御说炮弹快没有了,顿时一愣。

    哎,火炮打的是舒服,但这消耗也太快了。

    为了今天,攻打贵阳时,火炮都没有怎么使用,就是为了能留下炮弹来打清军骑兵的。

    可没想到到最后还是不够。

    算了,反正吴三桂军的建制已经完全打乱了,所有人都只知道逃,逃离这地狱,根本没有人有勇气再调转马头杀回来。

    郑成功下令道:“传令姚国泰出击,一定要尽力将吴三桂给老子留下!’

    “是!”(。)

 第七十五章 以正合,以奇胜(七)

    听到传令,早就等的心痒痒的姚国泰顿时大喝,“孩儿们,我们建功立业的时刻到了,清军已经如同丧家犬将后背留给我们了。现在就等我们跑过去,看下他们的狗头了。随老子杀啊!”

    姚国泰一摔马鞭,顿时纵马朝着清军杀去。

    第二集团军的骑兵顿时紧跟着姚国泰从那预留的几道木板搭建的桥冲了出去。

    终于,这漫长的炮火覆盖终于停了下来,吴三桂将近四万多人此时只剩下了不到八千人,还能保持战斗力的只有不到一半,正当他们晃晃悠悠的从地上爬起来的时候,却发现远处缓缓驶进来的郑家铁骑。

    清兵大多数人的耳朵已经被震聋,震得出血,但是他们依然感受到了大地的颤抖,但是很快,颤抖的就不仅是大地了,他们的腿也支撑不住了身体,一个个的要么举着枪跪着,要么干脆瘫倒在了地上。

    吴三桂到最后能逃出去的铁骑只有大概三千兵马。

    吴三桂逃了,郑成功让手下打扫战场,押解俘虏,救治一些轻伤者。

    赫文兴看完火炮的饱和攻击,兴奋地喊道,“过瘾,真他娘的过瘾。大将军,以后让我也当当火炮旅的总指挥,这火炮就是他娘的带劲!”

    姚启圣摇着纸扇说道,“哎,火炮厉害就是厉害,就是太耗钱了。就这差不多一炷香的时间,就打掉了将近三四十万两白银,这还不算因为连续发射炸膛的火炮呢!”

    听到一阵炮击就耗费了将近二三十万,赫文兴顿时愣住了,这么贵!

    三四十万到底值多少钱,一个普通士兵的月薪是五两,三四十万,能养活多少是士兵……

    赫文兴脑子里一时间算不过来了。

    郑成功听到也感叹道,“是啊,这日后的战争就是烧钱的玩意,谁更有钱,谁能更很耗钱,谁就可能赢了!”

    杀败了吴三桂,留下将近三万的清兵尸体,贵阳城还在血战。

    姚启圣对郑成功说道,“大将军,洪老贼还以为吴三桂在配合内外夹击我军,贵阳清兵还在拼死抵挡,这样会对我军造成重大伤亡。不如暂且退兵,然后将清军骑兵的战旗、尸首堆积在城门前,让城内的清兵都看到,将他们最后的士气都打掉,好方便我军行事!”

    郑成功点了点头,下令鸣金撤兵。

    听到撤兵的鸣金声,还在激战的周全斌虽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但军令如法。

    周全斌一刀将一个清兵劈退后,还是喝令这手下跟着自己徐徐而退。

    看到郑家军撤兵了,洪承畴还以为是吴三桂得手了,急令清兵追击。

    看到清军不怕死的敢追过来,周全斌也不客气,火枪兵上前啪啪声响,就打退了清军。

    虽然追击的时候给郑家军打退了,但洪承畴还是对着手下大声地喊道:“郑家军已经被我大清击败了,我们赢了!”

    罗托、刘大元等人也面露狂喜之色,“我们赢了,我们赢了!

    “太好了!我们赢了!”残留的清兵同样非常激动,立即高呼起来。

    让手下高兴了一会儿,发泄了激战时绷紧的神经后,洪承畴抚着长须喊道:“众位随我上城头,见见我们的英雄平西王!”

    现在四座城门都给堵死了,一时间根本无法出城,只好站在城头跟吴三桂交谈了。

    洪承畴带着罗托几个人心情愉悦地踏着血迹踏上了城头,眼前的景象却是如同一把重锤重重地捶打在他们的心中,让他们深受打击。

    人世间最讽刺的就是,当你以为胜利了,高兴了、兴奋了,但转眼间那胜利就如同泡沫般,瞬间就破灭了。

    城头下,上千郑家军将满蒙八旗骑兵和关宁铁骑的尸体都扔在城前,那堆的如山高的尸山深深地刺激道了洪承畴他们。

    几个心志不好地,甚至发疯地高声喊道,“这不可能,这一切都是假的,都是郑海寇搞得把戏。都是假的,对,都是假的……”

    周全斌在城下,骑着战马哈哈大笑地喊道:“老贼,别指望吴三桂那个叛贼了。他已经被我郑家军击败,连夜逃了。不想死的话,快快投降。还能保你们一条狗命,不然一旦打破贵阳,必拿你们的狗头祭旗!”

    喊完,郑家军上百个士兵,用弓箭将去掉箭头,绑着劝降信射入了贵阳。

    贵阳城府衙。

    议事大堂内气氛十分凝重,洪承畴坐在主位,罗托、刘大元等一众武将静然肃立。

    “文阳,你拿去看看……”洪承畴以左手柱额,右手将那份劝降书信轻轻丢在了桌案上,冲刘大元点头说:“都看看……”

    “是!”罗托轻应一声后,上前取过书信,仔细阅览起来。

    “罗大人,到底是什么事?”对面的刘大元略显急切地低问道。

    “平西王惨败,尚可喜被郑家军所杀!郑成功让我投降,不但可以保住性命,甚至还可以继续做官!”罗托先将书信转递给一旁的刘大元后,缓缓回道。

    “什么?”堂内的清将惊呼出声,其余人也皆现震惊之色。

    “消息确凿无误么?”刘大元急声问道。

    “应该不会有错。”洪承畴无奈地点了点头,“城外的尸体、旌旗,还有平南王的首级,证明郑成功应当没有说谎!”

    听到吴三桂大军败了,只要不是太过愚笨,就能分析出吴三桂战败意味着什么。

    “洪太师,现今我等当如何?”罗托缓缓抬头,沉声问道。

    洪承畴仰天长叹一声,怅然说道:“今大计不成,贵阳已无坚守的必要了。我们趁夜突围,汇合平西王、安远靖寇大将军再图他计!”

    说完,洪承畴心中不免松了一口气。

    被困在贵阳城这么多天,洪承畴心里也早已感到厌烦,若不是对内外夹击的计划还抱着信心,认为能够击败郑家军。如果不是害怕清顺治帝会责怪,洪承畴或许早就想办法谋求突围了。

    听到洪承畴下令突围,堂中的将校都感到一丝高兴,他们早就像逃离贵阳这个鸟笼了。

    正当清军将领都准备收拾,为突围做准备的时候,刘大元说道:“太傅若要撤出突围,请准许下官留下死守贵阳。下官不才,愿与贵阳城共存亡。以报销朝廷”

    洪承畴听到面色虽然未变,但眼中却瞬间闪过一丝凌厉之色。

    但很快,洪承畴就恢复正常,面无表情地说道:“准!”

    洪承畴很干脆地应允刘大元的请求,随即将手一挥,“就留三千兵马给你,其他人都下去准备吧!”

    说完后,洪承畴第一个举步离去,甚至看都未看六大元一眼。

    刘大元在后面恭敬地喊道:“谢大人!”

 第七十六章 以正合,以奇胜(八)

    寅时,贵阳西门后大街上,除却留守阻敌地士卒外,其余将近六千清军齐聚于此。

    城门后,洪承畴身穿皮甲,手持长剑,慨然长喝道:““开城!”

    为了突围,堵塞西门的沙石被洪承畴下令连夜搬走了。

    沉重的铁皮包裹的木门缓缓开启,城内清军蜂拥而出。

    清军悄然地想出城,然后趁郑家军不备,猛攻西门外的营寨,好突围而出。

    静悄悄地靠近郑家军营,正当清军准备暴起,发动进攻的时候。

    突然军营内外无数火把瞬间如同星星点灯般,将昏黑的夜色照的如同白天般明亮。

    郑成功骑着狮子骢纵马出列,喊道:“洪太保,何苦姗姗来迟!”

    听到郑成功喊自己太保,洪承畴眼睛一亮。

    洪承畴在没有降清时,官拜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衔。

    郑成功没有喊洪承畴在满清的太傅官职,而是喊他在大明的官职,就是表明如果他肯降的话,照样可以高官厚禄。

    洪承畴半晌之后,叹息了一声,昂头说道:“洪某有负国姓爷的厚待了,吾已是花甲之年了,已无脸面再行那反复之事。见谅了!”

    洪承畴转身对手下喝到:“不死战,必无生路!杀!”

    喊完,洪承畴挥舞着宝剑,不顾自己老弱的身体,放声大吼着纵马向前冲。

    银盔上的血缨和散露在盔外的银丝白发随风不住舞动。

    看到洪承畴到最后还是不肯投降,郑成功叹息了一声喊道,“杀!”

    一听郑成功下令,等候多时的赫文兴高举右手,声嘶力竭地下达着命令,随后手臂重重落下。

    “开火!”

    “砰!”

    数千发子弹劲矢从枪管喷出,带着凄厉的尖锐声,狠狠地穿向外涌的清军。

    “举盾!冲过去!”

    清军阵中传出声声厉吼。

    已出城的清军都是刀盾步卒,他们高举盾牌,列成密集地阵型,快速朝着地郑家军防御薄弱地阵地冲过去。

    在他们身后,源源不断的清兵向外涌来,列阵,冲击……

    郑家军的其他火枪兵开火、上弹、开火、开火,如同机械般操作着。

    密集的子弹,稀疏的箭雨……将清兵一个个击穿在地。

    举着盾牌,迎着泼水般的子弹狂奔,贵阳的清军士卒脑中所想的事情只有一件————突破郑家军的防御,逃出去。

    损失了上千兵马,清军终于突进了郑家军前不足百米。

    正当清军放下盾牌,抽出利刀,准备接身战时。

    冲在最前面的清军只觉得路面猛地一沉,整个人都掉进了咕隆。

    冲在最前面的清兵虽然知道情况不妙,想要停下来,但后面的人却没有看到,继续往前冲,将前面的推下了沟渠。

    清兵接二连三地栽了下去。

    “啊~!”人的凄厉惨叫声此起彼伏,但随即迅速便归于沉寂。

    看到手下如下饺子般掉入那沟渠,洪承畴苦笑一声,“果然是连一条生路都不给!”

    再抬头的时候,一发子弹正好击中他的胸口。

    洪承畴地下头看着胸口迸裂的鲜血,笑着从马背摔下来。

    在摔下来的那瞬间,这一生就瞬间从洪承畴脑海中闪过。苦读的日子,中进士那欣喜的神情,手握重兵围剿叛贼时的意气风发,被满清俘虏时提心吊胆,投降后尴尬的处境……

    悔不当初啊!

    只怕日后要被人骂成奸臣了。

    洪承畴带着不甘悔恨重重地摔在地上,死了!

    看到洪承畴摔下马,再也没有起身,郑成功厉声喝道,“洪承畴已死,你等已身陷绝境,抗则必亡。何不尽早归降?”

    听到郑成功喊洪承畴死了,还在想办法逃跑的清兵停下了脚步,转身向主帅位置看去。

    洪承畴没有骑在马背上,那个位置周边的人都低下头看着地面。

    所有的清军顿时反应过来,洪承畴是真的死了。

    主帅的死让这些清军突然不知道该怎么办了,他们茫然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罗托疯狂地喊道,“洪太傅还没有死,快杀,杀光这些狗贼!”

    郑成功一抬手停止了火枪兵的射击,吼道:“住口!转头看看你身边的士兵,你当真要断送了他们性命?我再给你最后一次机会,盏茶工夫内若再不弃械归降,全部格杀无论!”

    被郑成功这一吼,罗托微楞片刻,缓缓转身,看了看那些剩余将士。

    个个尽皆伤痕累累,满面绝望之色。

    罗托抬头仰望苍穹,痛苦地低下头。“都丢了兵刃,投降吧!”

    众清军士卒在罗托的带领下,尽皆伏倒于地,齐声喊道:“我等愿降!”

    随着罗托的弃械投降,南方清军再无一只大军了。

    刘大元主动要求留下其实就是想在洪承畴走后,投降的。

    在城头上听到洪承畴死了,看到突围的清军都投降了。

    不待郑成功派人喊话,刘大元就主动开门投降了。

    被围城的这些天,贵阳城的百姓终日都是在惶惑不安中度过,既为粮食的缺乏而忧愁,又担心城破之后是否会遭遇屠城的噩梦。更担心清军在失利后,会不会拿自己这些百姓当做党箭板。

    这么多天,百姓们几乎就没有出过门,家门是用木板钉地死死的,就怕那些是士兵冲进来打砸抢劫,家家户户胆战心惊地躲在屋内不敢看,不敢听,更不敢问。

    以往厮杀声震天的今天却是出奇的安静下来了,将近中午时候,一队队士兵沿街巡逻着,同时还有几个大嗓门的士兵一路高喊,“乡亲父老们出来,清军已经投降了,国姓爷来解救你们了。大家放心,我们郑家军是绝对是不会伤害你们的,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郑家军士兵喊了一遍又一遍,等到下午时分,那些百姓没有听到破屋的打砸声,也没看到有士兵闯进来,都小心翼翼地走出了家门。

    一队一队持枪握刀的郑家士卒迈着整齐的步伐巡逻在街道上,他们所穿的衣甲,与清军士卒大不相同。

    看到百姓出来了,郑家军都微笑着向他们打招呼。

    看到士兵黑堂堂的脸孔中,灿烂的笑容,百姓们安下心了。郑家军果然是如传闻是仁义之师啊!

    贵阳府衙内,郑成功坐在主位。听着姚启圣等将士统计此战的战果与损失情况,同时也为商讨下一步的具体战略。

    目前贵阳府已落入我军之手!”姚启圣缓缓说道:“更为可喜的是,经这近两个月的征战,清军在南方的主力已被我军击败。可以说,无论攻略湖广,还是赣桂,清军一时之间都抽调不出足够的兵力来阻挡我军。此外,贵阳之败,必然给京师的满清形成极大震动,甚至直接憾动北方的满清的统治。而目前,满清北方治下诸州民心都不太稳固,牵一发就可以动全身,一旦能引得某处民变,很可能就会形成燎原大火。属下认为可人前去北方联系各方反清义士,一旦我军北伐的时候,或许能成为我军的助力!“

    郑成功点点头说:“好,这件事我会安排国家调查局的人去办!你继续!”

    “据各部队的统计,此战我军共击杀敌军三万八千余人,俘敌一万千余人,还有2000余重伤之人,由于施救较晚估计都活不下来了。”姚启圣说道,“此外,缴获敌军的粮食6000余石,但这些粮食大都清军从百姓手中抢夺的,属下认为还是还给百姓为好,不然只怕大半的百姓都活不过这个寒冬……”

    郑成功说,“就照你说的办,千万不能让百姓因为饥寒而死去。”

    “是!”姚启圣点点头,“至目前为止,已知斩杀清军游击将军以上将领二十三人,其中清伪太傅洪承畴被流弹所杀。平南王尚可喜听说是被平西王吴三桂战马踏死的。清总兵罗托、刘大元投降了等人!”

    “熙止,虽然洪承畴投靠了满清,当了汉奸,但也当属人杰,而且在蠲免钱粮、停征漕运税也是对百姓有贡献的。让人去找一副好的棺木,为洪承畴收殓。明日派人送他的尸首回家乡安葬吧!”

    华夏的百姓都讲究落叶归根。

    就算不幸客死他乡,亲朋好友也会千方百计地送尸首回家乡安葬的。

    让洪承畴死后能落叶归根,而不是将他的尸首传令天下,也算对他的尊重了。

    姚启圣忙说到,“是,属下会亲自安排好的!”

    处理完洪承畴的事,郑成功继续说道,“即可遣使向南京报捷,还有将清军战败,洪承畴战死的事传令湖广、广西、贵州等地,让他们尽快投降,不然一旦大军杀到,绝不宽恕!”

    “是,大将军!”姚启圣刚准备离开安排人员的时候,突然转过头问道,“大将军,要不要也派人向广东报捷!”

    “也好!”郑成功沉思了一下说道。

    贵阳大捷的消息初一传到南京,立时引起满城欢庆。

    郑家军击败了清军大军,夺取湖广之后,整个反清形势已变得一片大好。

    以前,满清一直占据着湖广,时刻要担心满清会从湖广出兵攻打东南各省。

    虽然郑家军一直打着胜仗,但百姓心里却是一直没有安全感的。

    现在郑家军攻占湖广后,有着强大的郑家海军看守长江,清军是飞不过长江了。

    南京承上下,百姓一片欢欣鼓舞,人心大振。

    不少人,尤其是那些一早就跟随郑成功起兵反清的老臣更是开始期冀郑成功黄袍加身的那天,他们也有从龙之功,享受荣华富贵了。

 第七十七章 各方态度的转变(上)

    贵阳的战事虽告终结,但林林总总的善后事宜却是数不盛数,令人难得片刻清闲。

    诸如投降的安排、降兵的收编、对贵州诸府文士百姓的安抚等等……

    为了尽快恢复治安和生产,郑成功下令让南京政法学院、厦门政法学院的大四学子提前毕业,全部安排到贵州来实习。

    表现好的话就可以转正当公安局局长、民政局局长等,干不好的话,就滚回去补修,甚至直接开除。

    有姚启圣、有政府学院的学生等人从旁协助,一切皆有条不紊进行之中。

    这一日,郑成功正在翻阅着贵州户籍册时,突然张大山走进说道,“大将军,晋王世子李嗣兴求见!”

    晋王世子?他来做什么?郑成功皱起眉头,望向姚启圣。

    姚启圣摇摇头,表示自己也不清楚。

    郑成功回答道,“请他去大堂,我更衣后就来!”

    “是,大将军!”

    不多时,约十七八岁、相貌儒雅的李嗣兴步入大堂。

    李嗣兴不卑不亢地向郑成功行了一个大礼,朗声说道:“下官拜见王爷。”

    “李贤侄不必多礼,虽然我与你父亲并无深交,但也敬仰他许久。来,请坐!”

    “谢王爷!”

    李嗣兴恭敬地坐下,说道,“小侄此次前来是特来恭贺王爷击败清军,一举收复湖广、赣桂几省。王爷用兵如神,实在不愧大明郭子仪、岳王爷再世!”

    郑成功含笑地摆摆手说道,“不值得贤侄如此夸奖,若论兵法,为叔可是比不上你父王。”

    李嗣兴摇摇头说道,“哪里!我父王不如王爷才是。王爷拥兵三十余万,掌管南方七省。我父王现今只能退守云南一地,哪里敢跟王爷比!”

    听到李嗣兴如此抬高自己,贬低他父王。

    郑成功心生警惕,他不会是用话语来挤兑自己,然后好让老子交出贵州、广西等地,还给他李定国屯兵吧!

    如果是这样,那他是在做梦。

    郑成功摇摇手说道,“贤侄,我们两人就不要再相互恭维了,免得外面听到,还说我们两个不知廉耻呢!”

    李嗣兴忙说道,“是这么一回事,就是这么一回事。王爷当的起这称誉!”

    郑成功笑了笑,没有继续这个话题,而是问道,“呵呵呵,不知你父王此次遣你前来除了道贺,还有何事?”

    “启禀王爷!吾父王命小侄前来拜见王爷,一则是恭贺王爷;二则是特来求结两家之好,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