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风帆战舰-第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董友想了下说道:“是今天中午回来的,夫君,秀妍年纪也不小了,是时候该找个夫家了!”
“嗯,秀妍确实到了婚嫁的年龄了!”郑成功看着不远处正教导着证明射箭的郑秀妍轻笑说道,“为她寻个好些的归宿,夫人有何事的人选吗?”
郑秀妍是郑成功的义女,这夫家也不能太低,董友低头思虑合适的人选。
“卢尚书的小儿卢明辉知书达理,年纪也与秀妍相逢,当是良配!”董友抬起说道。
郑成功听到想到卢家书香门第,卢明辉当不差,于是说道:“那你有空跟秀妍提一下,顺便抽空让他们两个见个面,看合不合适!”
第二十七章 花木兰(下)
夜色幽深,郑府书房,烛光在铜镜的反射下明亮了书案。
郑成功提着一支笔,在宣纸上写了几个字后久久不能下笔。
情报部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机构,就像是军队中的雷达、侦察兵,能为已放提供必要的情报信息,料敌先机,掌握主动,将危险扼杀于萌芽中。
大明有专门的情报机构,锦衣卫、东厂、西厂,合称“厂卫”。
锦衣卫前身为明太祖朱元璋设立的“拱卫司”,后改称“亲军都尉府”,统辖仪鸾司,掌管皇帝仪仗和侍卫。
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亲军都尉府与仪鸾司,改置锦衣卫。
作为皇帝侍卫的军事机构,锦衣卫主要职能为“掌直驾侍卫、巡查缉捕”,其首领称为锦衣卫指挥使,一般由皇帝的亲信武将担任,直接向皇帝负责。
锦衣卫掌管刑狱,赋予巡察缉捕之权,下设镇抚司,从事侦察、逮捕、审问等活动。
东厂,官署名。即东缉事厂,中国明代的特权监察机构、特务机关和秘密警察机关。
东厂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设立的国家特务情报机关。
东厂权力在锦衣卫之上,只对皇帝负责,不经司法机关批准,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
西厂在明朝历史上只短期存在过,明宪宗成化年间成立了一个新的内廷机构——西厂。其势力甚至超过了老前辈东厂,后因遭反对,被迫撤销。
纵观大明历史,除了锦衣卫对大明有所贡献外,如在万历朝鲜战争中收集了大量的日军军情,为战争最后的胜利作出了贡献。其他如东厂和西厂的存在实际上对大明的危害更大。
尤其东厂权势太大,可随意监督缉拿臣民,容易被宦官当成排除异己的暴力机构。
情报机构的主要职责应该是探听消息情报,不该有那么大的权限,不然就会有危险。
当然因为其工作的特殊性,也需要一定的权限,但这应该是对外的。是外国对本国有危害的情况下,在特殊时期才能有逮捕、审问的权限,好开展工作。
但对内,尤其是对国民就不能有那种权利。不然要警察局、要法院来干嘛!
这情报机构的权限尺度,自己需要把握好。
除了制度要完善外,情报机构的人事任命也是重中之重。
谁来主管呢?
郑成功放下笔,静静地思考着。
正当郑成功思考时,突然传来一阵轻轻地敲门声,“叩叩……”
张大山的声音响起,“大将军,小姐求见!”
她来干什么?
郑成功虽然有些疑惑,但还是喊道:“进来!”
郑秀研走进书房,行了一礼后说道:“义父,秀妍不想结婚?”
“为什么?”郑成功抬起头说道。
郑秀研犹豫了下,还是鼓起勇气说道:“我要参军,我也要上战场!”
郑成功听到,顿时发怒,狠狠地拍了下桌子,喊道:“胡闹!一个女孩子上什么战场!”
郑秀研看到郑成功发怒的样子,很是害怕,但为了心中的愿望,她还是倔强地说:“凭什么女子不能上战场,古有花木兰、樊梨花,大明还有秦良玉,她们都不是女子,还不是照样上战场,立下过大功!”
郑成功看到郑秀研还敢dǐng嘴,恼羞成怒地喊道:“她们是她们,你是你。她们是家中无dǐng梁柱,被迫上战场的。我们郑家还没有死绝到需要让女人上战场的地步!”
看到义父那么顽固,郑秀研也倔强起来,昂着头说道:“我不管,我就是要上战场!”
郑成功赤着脸,手指着郑秀研,说:“反了你,我是父亲,我说不许,就是不许。来人啊,将她看押起来,不许她出房一步!”
“是!”
听到郑成功的喝令,几个警卫忙跑进来,轻声说道:“大小姐,不要让小的难做。先下去,等大将军消气后,再说吧!”
郑秀研看着警卫哀求的样子,转身就跟着他们出去了。
虽然郑成功说不许郑秀研出房一步,但郑府的下人哪敢真的就将她锁在房间里。
除了不能出府外,郑秀研还是可以在后院任意行走的。
不过郑秀研牛脾气上来了,她自个真的呆在房间,一步都不肯出来。
郑成功几个妻妾董友、沈若兮轮流来劝说,都不能将她劝服。
晚餐中,郑府一大家人围坐在一张大圆桌上吃着饭。
本来按照礼制,小妾、遮子都是不能上桌的。
不过郑成功对这种制度弃之以鄙,家主的身份喝令下,一家大小都坐上桌子。
餐桌上,郑成功不时地帮着几个小儿子夹着菜,让他们多吃一diǎn。
原本和睦的场景,郑明一句不经意地话就被打破。
郑明趴着几口饭后,说道:“父亲,姐姐怎么不来吃饭?”
小妾曾柔听到急忙呵斥道:“吃饭不许说话,快吃你的饭!”
郑成功板着脸对董友问道:“她还是呆在房里,不肯出来!”
董友无奈地diǎn了diǎn头,说:“嗯,劝说了几次,但她死硬说除非你同意她参军,不然她就不出来了!”
郑成功哼了一声,说:“哼,不想出来就不要出来。看谁耗得了谁。”
说完,郑成功叹了一声,说:“让下人准时将饭菜送过去,不要饿着她了!”
董友也跟着叹了气说:“夫君放心,不会饿着她的。唉,她这犟脾气从哪里学来的!一个女孩子家怎么能参军,整天打打杀杀的!”
郑成功放下碗筷,无奈地说道:“当初看她可怜,认她做女儿。可到底不是亲女儿,有时想管教一下,也要思量一二!”
董友赞同地说道:“是啊,有时觉得管教太多也不好,不管教也不好,左右为难。只是夫君,这样下去也不是办法!”
郑成功diǎn了diǎn头,说:“我会考虑的,先吃饭吧!”
思考了几天,郑成功看到郑秀研还是死硬不肯低头。
郑成功无奈下,只好派下人去将郑秀研喊过来。
书房内,郑成功看着几天已经消瘦了一圈的郑秀研说:“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让你上战场的!”
郑秀研听到,转身就像走。
郑成功忙喊道:“但我可以让你去另一个地方!”
第二十八章 调查局
郑成功看着郑秀研说道,“战场让女人走开,并不是一种歧视。而是一旦女人在战场被俘虏,将遭受无法想象的折磨和屈辱。”
郑秀研倔强地说道:“我可以承受任何折磨,大不了在那一刻来临的时候自杀!”
郑成功看着她倔强地脸,知道是劝服不了她了。
“我是绝对不会让你去战场的,不过我可以安排你去另外一个地方工作,那里并不比上战场来的轻松!”
郑秀研听到忙问道:“哪里?”
郑成功站起身从背后的书架上抽出一份文件,放在桌子上说:“我准备组建两个情报机构,一个是安全局,主要是对外。侦察各国的军事动向,搜集各国的信息资料,为我们提供各种加工整理的情报资料等。以便于我们决策,和实施更有利的政策。一个是调查局,主要是对内。负责反间谍情报搜集,负责外国间谍的跟监、侦查、逮捕等,负责对保密部门的防谍,监控境内反动组织及外国机构,负责情报分析通报、搜集情报指导,以及一般性社会调查。”
郑秀研听到想了下说道:“就是一个要做间谍,一个要反间谍。”
“嗯,可以这么说!”
“那义父,准备将我派往哪里!”
“调查局!近来满清为了探清我们郑家军的实力,派了很多间谍潜入我方。我会派人协助你讲调查局组建起来,但如果你办不好的话,那你就乖乖找个夫家安安静静过日子!”
郑秀研抬起头一脸骄傲地说道:“义父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郑成功点点头,说道:“拿着这份文件去找人,开始组建调查局!”
郑秀研拿起文件,行了一礼后离开。为了能完成任务,她连夜阅读文件,思考从哪里开始着手组建调查局。
郑成功看着书房的门关上时,起身在书架上抽出一本书。
顿时书架背后传来轻轻地咔嚓咔嚓声音,书架慢慢地朝着一边移动,闪现一处暗道。
郑成功拿起一站灯,走入了黑暗中。
在隧道走了约两百米,走到一道石壁,郑成功拉响了悬挂在墙壁的铃铛。
铛铛声响,很快石壁打开了一道门。
郑成功一走进,此处的密室当中的七个人顿时单膝跪下喝道:“参见主公!”
暗影!
郑成功在收复福州后,秘密组建的情报机构。
权势滔天的锦衣卫在大明落败后,就走下坡路。
之前锦衣卫是可以横着走的,现在连永历帝自己的衣食都需要被人供给,锦衣卫的经费就更加紧缺,连日常的薪水都无法支出。
再加上昔日得罪过很多人,锦衣卫日子就更加难过了。
在锦衣卫最艰难的时候,郑成功秘密收拢一大帮锦衣卫。
一开始收拢锦衣卫,郑成功是为了秘密调查自己治下的满清间谍。
后来随着规模慢慢扩大,也开始向各方伸展开来。
为了更好的掌管这情报机构,郑成功重新整顿,将他们都统编为暗影。
同时培养孤儿,教化他们忠义,然后编入暗影当中,慢慢占据重要地位。
就像眼前的七个,就是打小就培养的,现在已经是暗影当中的首领了。
三年的时间,让暗影成为郑成功手中掌握的一张牌。
郑成功走进密室,坐在正位上说:“起来吧!”
这七个人忙说道:“谢主公!“
郑成功看着他们,说:”交代你们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为首的一个人忙站出来回答说:“回主公,之前你让我们查询是谁在鼓动沈家和钱谦益争夺郑家家主地位的幕后主使人,我们已经查出来了。这是详细名单,请主公过目!”
郑成功拿过那份文件,点了点头说:“很好,你们果然没有让我失望。过一段时间,我会让郑秀研会组建调查局,你安排几个人协助她。不过记住,别让她发现你们的存在。她是明面上的,你们是暗面上的!”
为首的那个忙低头说道:“是,属下一定会尽心尽力帮助大小姐!”
郑成功点了点头,说:“关于你上次提的要扩大编外人员的规模的意见,我批准了。经费会从郑家内库直接划拨给你们的!还有上次你报上来的有功之臣名单,我会嘉奖他们,同时也会让他们的子孙可以报读政法学院。”
为首的人听到兴奋地跪下说道:“谢主公,属下愿肝脑涂地以报大将军恩德!”
郑成功拿着文件,站起来说道:“好好干,我不会亏待你们的。关于满清潜入我军的间谍,尽快查清!”
七个人齐齐跪下喊道:“是!”
郑成功打开暗门,走过隧道,重新走入书房。
一切都好像从来有发生过,连郑成功最亲近的警卫营都不知道大将军曾离开过书房。
郑成功坐在书房,看着暗影呈报上来的文件。
看着文件上一个个名字,郑成功冰冷着脸低声说道:“这帮混蛋,还真的当老子是善男童女。看来是要杀几个人,才能让他们消停了……”
郑成功将名单上的名字记载脑海中,将那份文件放进灯火上,点燃烧毁了。
现在还在跟满清争夺九州,还需要他们背后一大帮势力的支持,不是彻底跟他们决裂的时候。
不过等到统一九州后,哼!
……
郑秀研为了证明自己,连日奔波在各方,很快就将调查局组建起来。
调查局一开始就由郑成功直接管制,经费也由郑府内库直接划拨,不受户部辖制和监督。
调查局一开始一直有两百多人,当中有不少是受郑成功指令加入的暗影成员。
在暗影的协助策划,郑秀研一开始就查获了七八个隐藏在南京的满清间谍。
看到调查局丰硕成果,一直持反对的户部尚书王忠孝也终于认同了调查局。
郑秀研坐稳了调查局局长一职后,大力扩展规模。
在郑秀研的努力、郑成功暗中帮助下,调查局发展的很快,短短半年时间就发展了五千四百多名调查员,其势力遍布江浙、福建、安徽,抓获了一大帮满清的间谍。
解释一下!
很感谢各位一直以来的支持,胖子也知道这本书有很多缺点,而且有一部分内容还让胖子写蹦了!
其实郑成功这个题材很不错的,但胖子就是没有写好!
胖子有罪,对不起大家!
这本书扑街的时候,胖子真的有几次想放弃的,但最后还是坚持了下来。
中间断更了几次,很感谢大家没有放弃,是你们的支持,才让胖子没有太监,胖子这里拜谢了!
风帆战舰收藏不高,均订很低,每个月稿费就五十元吧!
呵呵呵,够一个月的咖啡钱了!
靠网文,可是养不活一个大胖子的!
胖子还要工作,当工作忙,老总要求加班的话,更新有时会不稳定!
但请大家相信,胖子一定会坚持到完本。
现在六十多万字了,定个小目标,向八十万字进发!
第二十九章 改制
将那倔强的郑秀研安顿好,郑成功终于静下心来思考体制的问题。
随着郑成功大力向海外扩张,提倡海上贸易,组建工厂制造,治下慢慢由封建小农经济向大量强占殖民地土地,以农奴的劳役经营商品生产性的大庄园,初级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结构!
封建经济基础开始瓦解,在此基础上建立的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上层结构下的三省六部制越来越不适应经济的发展了。
为了适应经济基础,提升工作效率,郑成功决定改制大明的内阁六部制。
大明内阁六部制中吏部:又称天官,掌管全国文职官吏的任免、考课、升降、调动、封勋等事务;
户部:又称地官,掌管全国土地、户籍、赋税、货币、官员俸禄、财政收支等事务;
礼部:又称春官,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礼、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等;
兵部:又称夏官,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驿站等事务;
刑部:又称秋官,掌管国家的法律、刑狱等事务;
工部:又称冬官,掌管各项工程、工匠、屯田、水利、交通等政令。
内阁一开始是皇帝咨政机构,此后权力逐渐增大,后形成为明朝行政中枢,位于六部尚书之上。
然而,虽然首席内阁大学士(或称内阁首辅)有票拟的权力,但却不得不依赖于内部太监送达批红,这种内廷、外廷相互制约,时常造成了内外两大政治势力的争权夺利,以致明代成了宦官为祸最烈的朝代。
郑成功多方思考,以及参考中外历史,决定改良内阁六部职责。
首先是细化六部的职责,吏部分化为组织部、人力资源部;
户部分化为财政部、民政部、农业部、工商管理部;
礼部分化为外交部、教育文化部、卫生部;
兵部分化为国防部;
刑部分化为司法部、公安部;
工部分化为工程建设部、水利交通部;
御史台(都察院)分化为检察院、立法院,
在细分六部职责的同时,郑成功加强了内阁的权利。
虽然郑成功有开府之权,但只有任命自己府下六部的权利,无权任命内阁大学士。
连嘉奖自己的老师钱嫌益,也只能上报永历帝,由他下旨册封。
郑成功继续保持内阁制,只是名称上不再是内阁大学士,而叫内阁大臣。
内阁人数也增加了十五人,郑成功自任命为内阁总理。
每个内阁大臣主管一部,工作时,由内阁大臣汇报政务,然后由郑成功决策审配,再将结果送达各部门执行。
制度的改革,总是会让一部分人受益,同时也会让一部分人利益受损。
为了能让自己的改制顺利执行下去,郑成功派人将姚启圣、洪旭、林习山、卢若腾、曾樱、王忠孝等人请到自己府上。
郑府书房内,郑成功将自己写的改制内容分化给在座的几个人。
姚启圣、洪旭几个人看过后,分析着其中的轻重,一时间不敢开口。
王忠孝最重祖训,他站起拱手喝道:“大将军,忽设新司有违朝廷之法度、不合祖宗之法,不可行!”
对于王忠孝的反对,郑成功早有预料,没有在意,他看着姚启圣、洪旭、林习山等人。
枪杆子出政权!
有了军方的支持,就算王忠孝几个人反对,郑成功都敢强制执行改制。
洪旭和林习山相互看了下,林习山朝着洪旭diǎn了diǎn头。
洪旭、林习山两人忙站起来说道:“末将赞同大将军对兵部的改制!”
郑成功高兴地说道:“好,两位果然不亏是深明大义之人!”
赞同你的就是深明大义之人,那不赞同地呢?
曾樱站起来说道:“下官年纪大了,这几年越发感到精力不足。大将军肯体谅老臣,分轻老臣的重担,老臣深感敬意!”
老狐狸!
听到曾樱的回答,卢若腾、冯澄世几个人暗叹。
看到连资历最老的曾樱都赞同了,卢若腾、冯澄世看过那份改制文件,清楚改制后自己怎么也能捞到一个内阁大臣的位置坐坐,权利其实并没有怎么消减。
卢若腾、冯澄世两人也站起来说道:“下官也认为改制更有利于治理明治,我等于赞成大将军之意见!”
看到几个重要人物都支持自己,郑成功这才和颜对王忠孝说道:“长儒!祖宗之法,是哪个祖宗之法。周礼乎?汉礼乎?还是明礼?汉礼继承周秦,但有变动。明礼继承唐宋,但已有变动。说明祖宗之法从来不是一成不变,墨守成规的。我等身为朝廷之重臣,身系天下利民之安乐,又如何能墨守成规不以百姓的安乐为己任呢?”
王忠孝想开口反斥,但被路振飞暗中拉了下。
王忠孝知道路前辈是好心,他终究忍下来没有开口。那么多人都支持郑成功了,自己一个人能干什么?
郑成功看到王忠孝沉默不回答,带着笑容说:“既然大家不反对,那么就照着这份内容执行吧!”
随着跟几个重要大臣都通了气,少部分官员的反对,根本无法阻挡制度的改革了。
郑成功是打着明朝的旗号,明面上各个官员的爵位功勋还是大明官职,但真正实权的职位全部按照新的制度来。
郑成功任命了十五个内阁大臣,郑成功是内阁总理大臣,兼任检察院部部长、立法院部部长,
洪旭任国防部部长。
陈永华担任组织部部长、曾樱担任人力资源部部长;
王忠孝任财政部长、卢若腾任民政部部长、宋应星担任农业部部长、郑泰担任工商管理部部长;
路振飞任外交部部长、钱嫌益任教育文化部部长,沈佺期担任卫生部部长;
顾炎武担任司法部部长、
刘若金担任公安部部长;
冯澄世工程建设部部长、辜朝荐担任水利交通部长;
第三十章 军队改制
随着政治制度的改制,军队也进行了改制。
为了更好的统帅三军,同时对突发状况做出迅速反应,成功正式下达了对郑家军的整改。
新设国防部,隶属于内阁,是内阁领导和管理国防建设事业的部门。新法规定军队的调动以及战争状态必须由内阁决定,内阁总理签署。
国防部是最高军事行政机关,负责国防建设,传达作战命令,具体有关作战指挥事宜由军区最高指挥官实施;
国防部主要机构由海军指挥部、陆军总部、后勤部构成。
洪旭任上将军衔,担当国防部长,管理国防部的日常工作。
林习山任上将军衔,担任海军总司令。
姚启圣任中将军衔,担任总参谋长。
设立三个军区,一是南京军区,二是江淮军区,三是安庆军区。三个军区都直接受国防部管辖。
南京军区总司令暂由国防部部长洪旭担任,司令部驻南京,南京军区下辖3个集团陆军,即第1、第2、第3集团军。
万礼任少将军衔,担任第一集团军的军长,辖步兵第1师、第2师、第3师,编入炮兵一旅。
姚国泰任少将军衔,担任第二集团军的军长,辖骑兵第1旅、第2旅、第3旅。
黄庭任少将军衔,担任第三集团军的军长,辖步兵第4师、第5师、第6师,编入炮兵一旅。
任命甘辉中将军衔,担任江淮军区总司令。
司令部驻淮安,江淮军区下辖3个集团陆军,即第4、第5、第6集团军。
杨才任少将军衔,担任第四集团军的军长,辖步兵第10师、第11师、第12师,编入炮兵四旅。
余宽任少将军衔,担任第五集团军的军长,辖步兵第13师、第14师、第15师,编入炮兵五旅。
周全斌任少将军衔,担任第六集团军的军长,辖步兵第16师、第17师、第19师,编入炮兵五旅。
任命赫文兴中将军衔,担任安庆军区总司令,司令部驻安庆,安寝军区下辖3个集团陆军,即第7、第8、第9集团军。
黄山任少将军衔,担任第七集团军的军长,辖步兵第19师、第20师、第21师,编入炮兵七旅。
何明任少将军衔,担任第八集团军的军长,辖步兵第22师、第23师、第24师,编入炮兵八旅。
郭廷任少将军衔,担任第九集团军的军长,辖步兵第25师、第26师、第27师,编入炮兵九旅。
陆军当中一个师大致上时由三到五个团组成,一个团有三个营,一个营有三个连,一个连有三个排,一个排有三个班,一个班由十个人组成。
再加上指导员、隶属于师后勤处的炊事班,隶属于师侦察处的特种侦察连、火炮支援营等,一个师大概是一万兵马,一个集团军大概是三万兵马。
军区中兵马总数大概是9万人。
伴随着陆军的整改,同时进行的还有水师。
郑家水师正式改名为海军,海军总部设在南京。其主要任务是独立或协同陆军防御敌人从海上的入侵,保卫领海主权,维护海洋权益。
林习山担任海军总司令,黄梧担任海军副司令。
海军下统北洋、东海、南洋三支舰队。
北洋舰队的司令部设于江苏省的南京,下辖舟山基地、崇明基地、连云港基地。北洋舰队负责黄海、渤海的防务,主要任务就是守卫江浙的海上门户。
林习山担任北洋舰队的总司令,北洋舰队现有的作战战舰有五艘前将军级风帆战舰,十六艘闸船级,四十艘3桅福船,二十五艘2桅福船以及七十艘沙船等组成。
东海舰队的司令部设于福建的福州,下辖厦门基地、泉州基地、台南基地。东海舰队负责东海、南海的防务,主要任务就是守卫福建、台湾的海上门户。
黄梧担任东海舰队的总司令,东海舰队现有的作战战舰有三艘前将军级风帆战舰,十艘闸船级,二十艘3桅福船,十五艘2桅福船以及五十艘沙船等组成。
南洋舰队的司令部设于吕宋的马尼拉,下辖东帝汶基地、巴达维亚基地。南洋舰队负责马来群岛、菲律宾群岛、印度尼西亚群岛的防务,维护华夏在南洋的海洋权益和岛屿的安全。
许龙担任南洋舰队的总司令,南洋舰队现有的作战战舰有四艘前将军级风帆战舰,十五艘闸船级,三十艘3桅福船,二十艘2桅福船以及三十艘沙船组成。
除了这些常规的军事力量外,还有国防部直辖的军队。
例如隶属于国防部的国家安全局、专门保卫首长的警卫队,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南京军事学院,南京军事指挥学院,厦门海军学院,以及规划到国防部后勤部的石井船厂、厦门火器厂、金门火药厂等。
同时还有郑成功为了未来而设立的空军,虽然现在的空军只有两百多人,有的只有三架热气球。
郑成功怎么会不清楚,未来主站力量是空军的较量。
虽然现在,甚至一百年内,空军都无法做出什么贡献。
但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未雨绸缪总是好的!
第三十一章 扬州盐商
在古代,盐除了作为调味料外,更重要的作用是盐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人不吃盐,就会浑身乏力,特别是那些干苦力活的人,没有盐就没有什么力气干活。
同时盐也是起到食物的保质作用。
古代没有冰箱,所以食物容易坏,这就需要用盐将食物腌制起来,不让食物腐烂。
而且盐还有清洁牙齿的作用,尤其是青盐,更是大户人家必备的东西。
晒卤制盐技术时在宋元时期已经开始出现,明清时期得到发展。
比起北方来,南方已经阳光充足,晒卤制盐产量更大,价格更加便宜,江淮、闽浙的盐也因此贩到全国各地。
盐商、徽商凭借着这个优势才会一举成为中国三大商帮之一。
明末清初,满清南下。
很多盐商虽然在灾难来临时,已经逃走避开了灾难。
人能走,可那盐田和盐工却是走不了的。
扬州东关街以前不仅是扬州水陆交通要道,而且是商业、手工业和宗教化中心。街面上市井繁华、商家林立,行当俱全,生意兴隆。陆陈行、油米坊、鲜鱼行、八鲜行、瓜果行、竹木行近百家之多。
扬州十日,杨州居民除少数破城前逃出和个别在清军入城后隐蔽较深幸免于难者以外,几乎全部惨遭屠杀。
几世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