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东1628-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开始的时候,远东军还采用强自征用劳力的办法,可是这个政策仅实行了一天,就有大批百姓争相前来帮助远东军搬运粮食等物资。
但是江南的士绅集团和商贾富户却遭殃了,因为粮价逐年增加,他们几乎每家都或多或少的做一些粮食生意,即便不做也都纷纷囤积粮食发国难财。
没想到远东军直接杀到了江南,对各地的官仓和士绅集团囤积的粮食大肆劫掠。这些江南地区的士绅官员、土豪地主和大户商贾,这几年趁着北方连年旱灾哄抬粮价,不断的囤积粮食,以图挣个钵满盆满。
谁曾想他们数年的心血,统统被远东军一朝抢了个干干净净。尤其是苏常江浙地区,几乎每个大户都做粮食生意,这一次全都血本无归。
远东军杀入江南,南京城也彻底乱套了,大明兵备松弛,军队早就烂掉了。尤其是江南的明军,战力更是不堪。远东军还没到呢,各地的明军就一哄而散。南京的守军更是光棍,远东军刚刚过江,守军就逃了大半,整个南京就像一座空城似的。
南京的守军和官员都想出城投降了,可他们却发现远东军并没有进攻南京。只是在南京周围的繁华地区大肆劫掠。虽然南京城守备空虚,可远东军面对垂手而得的南京城,却像看不见似的不闻不问。
第1236章 坐不住的常委们
李明原想让高建国和王和等人休息一天在走,可是这些老家伙知道了江南粮食的事情,那里还能坐得住,纷纷要求马上出发。
中原战役战役发动前,公司董事局专门召集各个部门对近两年来储存的物资做了统计,结果非常的不乐观,其他物资还好,但是粮食的储备数量就有些不够看了。
就算再加上远东军在中原各地的缴获,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毕竟未来远东公司将管理大半个中原,再多的粮食也会捉襟见肘。
这也是南方军团执行劫掠江南计划的主要原因,就是希望长江舰队在大名江南能劫掠一批粮食等物资,缓解公司粮食储备不足的困境。
可谁曾想长江舰队各分舰队居然在江南各地取得了如此大的收获,这绝对是意外之喜。虽然长江舰队并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但是从各个分舰队发回的电报分析,他们在江南缴获的粮食,数量绝对不少。
本来南方兵团为长江舰队配置的舰船,是三大内河舰队最多的,可面对各地堆积如山的粮食,长江舰队的船只就显得不足了。
李明从北方兵团抽调了一艘39A式大型八发飞艇,然后大家乘坐这艘飞艇向江南的武昌府方向飞去。
39A式大型八发飞艇是在39式飞艇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飞艇,因为海参崴的远东动力研究所的不断努力,目前39A式飞艇配备的八部发动机的功率已经提高了百分之二十多。
动力得到了加强,使得39A式大型八发飞艇的巡航速度、飞行高度、载重质量和滞空时间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并对39式飞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改进。
而且39式A式飞艇优化了动力和操控结构,有了基本的抗据风暴能力,具备了一些在恶劣天气起飞降落的能力。
最重要的是,39A式大型八发飞艇采用的是氢气内胆,外包氦气的安全气囊,还充分吸取了35式飞艇的经验教训,对存在的大量安全隐患进行了大规模的改良,所以39A式飞艇的安全性能非常强。
其实自从空军部成立空艇部队以来,已经有七艘飞艇因各种原因失事坠毁,其中就包括李明曾经乘坐过的一艘,说实话以远东目前装备的飞艇数量来说,这样的事故率已经是非常高的了。
为了避免公司员工因为飞艇失事造成心理压力,军委会对这些事故都没有进行通报,而是采取了“捂盖子”的方式,即便很多内部员工也不知道这些事故。
虽然39A式飞艇各方面性能都很优良,而且具备很强的安全性能,但是高昂的成本,却一直让公司下不了决心。
但是后来发生了李明乘坐飞艇遭遇恶劣天气而失事的事件以后,公司终于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心大规模换装39A式飞艇,逐渐淘汰老式的35式飞艇。
目前空军部已经装备了近百艘39A式大型八发飞艇,之所以装备数量依然很少,但主要原因还是海参崴大飞艇飞艇研发中心的产能上不来,年产量始终存在很大的瓶颈。
但这种情况马上就会得到缓解,大飞艇研发中心已经在起点镇建立了一个大型飞艇制造企业,两年内39A式飞艇的年产量就会有大幅度的提高,而且一直为人诟病的成本问题也因为产能形成了规模,成本将大大的降低。
当李明和高建国等人乘坐的飞艇飞临武昌府空域的时候,大家在飞艇吊舱透过舷窗俯览长江,顿时被地面的壮观场景震撼了。
长江的江面上密密麻麻的铺满了各种各样的船只,不断的往返于长江两岸。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冒出的一簇簇浓郁的黑烟,几乎遮蔽了整个天空。
为了尽快把江南缴获的粮食运到江北地区,长江舰队各个分舰队在大明江南地区强行征用了大批船只,什么渔船、商船、漕船,甚至连南京十里秦淮的画舫都征用了不少,反正只要是船,哪怕是一艘小舢板,都被没有逃过远东军的毒手。
无数船只从江南的苏常、江浙、江西、湖广等地区装满了粮食,然后浩浩荡荡的向江北驶去,每一条江河都塞得满满当当,像一条条连绵不绝的巨龙缓缓游动,颇有百舸争流乘风破浪的壮阔场面。
江边的武昌府码头和对岸的汉口、汉阳码头人头攒动,无数远东军官兵和征用的当地民工,在长江两岸日夜忙碌。
一辆辆马车、手推车连绵不绝,在武昌府城内装满了粮食,然后运往江边的码头。江边码头到处都堆满了粮食,码头边也停满了船只,不断的往返于长江两岸。
江面上不时就有几艘速度极快的机帆船呼啸来去,负责组织管理、引航大批船只进港出港,虽然场面看上去混乱,但也算是秩序井然,并没有出现大的纰漏。
因为武昌府城周围的混乱局面,所以长江舰队将临时飞艇起降场地,建在了距离武昌府城几公里以外的一片空地上。
虽然已经得知李明和高建国等众多远东董事局的常委已经赶到了武昌府,可叶长盛和刘东等人却根本抽不出时间过来迎接。
这几天他们忙得焦头烂额,即便是叶长盛也亲自乘坐快艇在江面上进行指挥,几天下来只睡了不到十个小时,累得已经没了模样。
李明和高建国等人下了飞艇来到江边,叶长盛特意派出了一艘快艇拉着大家前往武昌府码头。快艇是工兵舟桥部队的模块化冲锋舟,可以将几个模化块组建迅速组装成一艘快艇,配备一部单缸柴油发动机。
快艇在江面上疾驰,速度很快,不一会就行驶到了武昌府附近水域。但快艇到了这里,速度也就慢了下来,面对江面密密麻麻的船只,只能耐心的等待临时指挥所的统一指挥,虽然肉眼已经看到了不远处的武昌府码头,但还是在江面上足足等待了两个多小时才获得通过的指示。
第1237章 刮地皮
李明和高建国乘坐快艇来到武昌府码头的附近,但依然无法立即通过,因为一艘艘等待装粮的船只在武昌府码头排起了十几条长龙。
好在快艇个头小,而且操纵灵活,最后总算是杀出重围,在武昌府码头找了个地方,把李明和高建国他们送上了岸。
武昌府码头也是混乱无比,到处都堆着高高的粮垛和忙碌的人群。大家费了好半天的劲儿,总算是来到了第一分舰队临时司令部。
可是司令部里也只有几个参谋负责接电话,叶长盛和刘东正在江面坐镇指挥,就算他们现在想回都回不来,江面上的船只太多了。
但叶长盛还是通过电台分别向董事局的几个常委做了汇报,高建国和王和还对他进行鼓励,并代表远东公司董事局向长剑舰队第一分舰队进行慰问。
高建国站在武昌府码头的一处高地上,颇为感慨地说道:“还真是湖广熟,天下足啊。仅仅武昌府一地,就弄到了如此多的粮食,若是我们扫了整个湖广、江西等漕粮大省,公司是不是再也不用为粮食发愁了。”
李明摇了摇头,苦笑道:“这次长江舰队能取得如此大的收获,主要是崇祯大旱这几年,大明的粮价翻着跟头的往上涨,大明江南各地的士绅阶层都在大肆屯粮,而且很多做了粮商,为了方便运输周转,就都把粮食集中囤积在沿江交通要冲地代。其实我们若是深入湖广、江西等产粮地区,肯定会有所收获,但未必就有我们再长江沿岸的发达地区缴获的多。至于北方,因为这些年流贼遍地,所以除了运河两岸有一些官仓藩库,其他地区的粮食基本都囤积在州府城内。”
王和也笑着道:“这帮士绅地主和王公勋贵,就是一群大明的蛀虫、硕鼠,为了维护他们这个集团的利益,简直无所不用其极,帝国已经风雨飘摇,他们还大肆发国难财。呵呵……只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他们在江南囤积了几年的粮食,这次算是赔的是干干净净。”
乔海鹏嘿嘿的笑了一下说道:“既然江南不缺粮食,那我们过两年,再组织部队南下抢一次,估计收获也不会小吧。”
李明笑了下,然后摇了摇头道:“这次是我们选择的时机好,正赶上崇祯大旱,就连几年的陈粮都能卖上天价,所以江南的富户地主、士绅官僚几乎家家都做粮食生意。我们这次缴获的粮食,可能是他们这几年的存货,我刚才过江的时候,特意看了下几艘船只装载的粮食,很多都是积年的陈粮。现在沿江各个码头的官仓、粮店里囤积的粮食,没有几年时间,根本达不到如此的规模。下一次我们恐怕再也遇不到这样的好事儿了。以后不用抢,只要我们控制了长江,每年湖广、江西等产粮区的粮食肯定会卖与我们远东,因为没有北方的庞大的粮食需求,这些产粮地区的粮价势必会暴降。”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大家也纷纷来到各个基层,高建国每天在武昌府码头的舰队临时司令部坐镇指挥。王和、郭松去了江对岸的汉阳、汉口,乔海鹏和李玉坤等人则是乘坐飞艇去了江西和南京。
李明和宋涛带着部队坐船深入武昌府南部的湖广产粮区,横扫了整个湖广地区的南部,确实如李明所预料的那样,深入湖广地区确实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但是却远远的低于预期。
但是第三舰队深入苏常、江浙地区,部队的缴获却也非常的喜人。毕竟这个地区属于大明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这个地区不但有粮食,还有棉花、布匹、生丝等各种纺织品和原料。
这些东西对于远东公司来说,也算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作用仅次于粮食。毕竟衣、食、住、行,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也是耗费物资最大的几项开支。
明朝是16世纪、17世纪时期,世界上经济最繁华的国家之一。明朝中期开始,大明商品经济呈现出空前繁荣的局面,进入了继西汉、宋朝之后的第三个高峰。
尤其是江南地区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江南棉花、桑树、茶树的栽培也有很大发展,江南的丘陵地区开辟了许多茶园和桑园。
江南许多重要商品的贸易,已不再局限于地方局部范围内的狭小市场,而是被长途贩运到很远的地方销售,乃至行销全国。
这些商品中奢侈品在商品总量中占了一定比例,主要是百姓日常生活用品,占据了市场流通总额的大部分,尤以粮食、棉花、棉布、生丝、丝织品、盐、茶七类物品为商品中的大宗。
而这些百姓日常的生活用品,其实就是远东公司最需要的物资。而苏常地区和江浙地区,则是上述商品的生产基地和商品批发零售中心。
远东军第三舰队占领了南直隶和江浙地区,除了南京是围而不打,对其他地区却都不放过。以往大军破城之后,将帅为了鼓励将士们的士气,往往会下令屠城、劫掠,让官兵在几日内通过杀戮、劫掠、奸淫等方式宣泄心中暴戾的情绪。
但远东军每当攻占一座城镇,部队进城后都是秋毫无犯,纪律及其严明。日夜在城中维持秩序,还会在城内采取“严打”,对城内的城狐社鼠和嘎杂流痞狠狠的杀一批,尽量稳定城镇的局势。
公司的政策早就已经确定了下来,那就是远东军进入中原以后,对大明各地底层百姓,以及社会中下层的小门小户、小地主和小商小贩,都不会采取任何行动。
但是对于士绅阶层、官僚阶层和王公勋贵,却一点都不会手软。尤其是在各地大肆鱼肉乡里、欺男霸女的土豪劣绅,公司必然会采取铁血政策予以消灭。
所以江南各地的高门大户算是到了血霉,每当攻占一座城镇,远东军控制了城中的局势以后,就在情报部门的协助下,开始了有组织、有计划的“刮地皮”行动。
第1238章 发现敌情
刘同站在一艘内河蒸汽甲板驳船的船头,引领着远东军船队在武昌府南部大肆扫荡。自从他被第一分舰队俘获,因为他熟悉武昌府周围的水道情况,就被叶长盛临时征用了。
叶长盛原本也并不重视他,合计着用完就把他踹到战俘营,谁知这家伙对武昌府附近水域全都门清,甚至情报部收集的资料都没有他了解的多。
这也让叶长盛动了心思,决心找一批像刘同这样的地头蛇,配合情报部扫荡武昌府周围地区。
毕竟这帮家伙都在武昌府附近的江面漂了十几年,别看打仗不行,但是各种见不得人的勾当,这帮家伙都或多或少的参与其中。
于是叶长盛就让刘同去了战俘营,挑选了一百多名常年在武昌府附近江面漂着的老油条,分别配属到各个突击部队。
事实证明,这帮家伙确实有门道,因为常年在江面上干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官面上不知道的东西,刘同这样在江面上漂的地头蛇,都是了如指掌。
这几天刘同一直和远东军呆在一起,也让他终于看到了远东军的强大。百余名远东军官兵就能轻松的攻陷一座县城。然后迅速的控制城区,征用当地的底层百姓,有秩序的收集各种物资。
部队从城镇收集的物资都放置在沿岸的码头上,然后只留下几十名官兵守卫,主力部队继续前进。
若是遇到守城的官军抵抗,远东军船队配置的连发火铳和大炮就会开火,面对远东军强悍的火器,各地守城的官军瞬间一哄而散,转身四处奔逃。
刘同拿着一部望远镜,观察着前方的情况。这个望远镜是远东军专门配发给他的,如此精巧的东西,让刘同叹为观止,以前巡江的时候,要是有这样一件宝贝,那每月克扣的油水,绝对能翻上一番。
他放下望远镜,转身对旁边的一名远东军军官笑着道:“将爷,前面就是贺水埔,看着不起眼,外行人都以为是一座渔村,其实是周围几个水上豪强的窝子。这帮家伙平日里尽干些杀人越货的勾当,劫下的财货都运到这里。他们与武昌府的巡检司,江面的盐检司相互勾结,以前我们湖北都司的巡江船,见到了这几家的船,都得远远的躲着走。洞庭湖等地的水上好汉做了买卖,也都到这里销赃,里面油水十足啊。只是……只是……这里面水道繁杂,尽是一人高的芦苇荡,还有几百能打的汉子守着,不好进啊……”
站在刘同身边的是远东军的第四海外师的营长孙周,他也是一个出身东江镇的老兵痞。孙周举起手中的望远镜,仔细的看着远处的贺水埔。
“老刘,这地方,你以前没少去吧?”
刘同听了顿时一愣,然后干笑几声道:“嘿嘿……在武昌府附近的江面上混,哪有没来过这儿的,偶尔来过……偶尔来过……”
孙周笑了下,然后转头问道:“你以前那些破事我们不管,我就想知道里面有粮食吗?”
“有啊……贺水埔里面人凶着呢,他们除了不敢打漕船的主意,什么船都敢琢磨。从岳州府、常德府和长沙府等地过来的船,大都是运粮的船,现在粮价翻着跟头的涨,这帮家伙也没少屯粮。”
听了刘同的话,孙周点了点头道:“那就打他娘的……”
他说完对身后几名营连长大喊道:“准备战斗……”
船上的远东军官兵听到了命令,全都大声的响应。然后纷纷回到各自部队进行积极的准备。
刘同连忙拉着孙周急道:“将爷……将爷……贺水埔不好进啊,不光有几百个能打的贼人,火铳、鸟铳有几百条,还有十几位佛郎机、大碗铳。那里河道狭窄,到处都是一人高的芦苇,船进去根本看不见岸上的人,若是被埋伏在两边的贼人偷袭,大船都转不开身,贸然冲进去不行啊。”
孙周冷笑一声道:“打仗的事情,你就别管了,尽管带路吧……对了,把这个戴上。”
他说完扔给刘同一个钢盔,然后转身区准备了。刘同拿着钢盔,心里不由得有些后悔,不应该把这个地方告诉他们,他感觉远东军这位将爷有些托大了。
贺水埔他没少去,就算远东军再强大,可是那里面船再多人再多也没用,只要有个风吹草动的,里面的贼人就能有所准备,那一大片芦苇荡,藏千八百人想找都找不到。
可事已至此,他只能一咬牙把头盔戴在头上,心里想好了,只要船队被困住,一旦势头不好,马上趁乱逃跑。
孙周下令船队停在贺水埔外围水域,他带领几艘内河机帆船、蒸汽甲板驳船,以及一个连的战士,向贺水埔身处驶去。
船只一进贺水埔的芦苇荡深处,因为这里是大片的湿地,水道及其复杂,拐来拐去根本分不清东南西北。
刘同看着岸边繁茂的芦苇,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心道这要是两边埋伏了贼人,一通火铳火炮打过来,几艘船上的百十号人就能倒下大半。
贺水埔常年在这里厮混,这里繁杂的水道早就摸熟了,进则能攻,退则能守,实在不行几个人架着小船往芦苇荡里一钻,上哪去找他们。
这时,孙周来到了刘同的身边,看了一眼几乎把身体蜷曲在船头的刘同,然后拿起话筒喊道:“飞鹰一号……飞鹰一号……听到请回答……”
“飞鹰一号收到……飞鹰一号收到……我艇正在船队上空对周围地区进行侦察,随时保持联系……”
趴在船头的刘同,抬头看到孙周正拿着一个东西,在那里自言自语,心里不免有些疑惑,可他却不敢多问,又把头埋在船头,心里依然紧张不已。
船只继续深入,缓缓的在狭窄复杂的河道里行进,船上的远东军官兵手握着步枪,满脸凝重的观察着周围的情况。
“发现敌情……发现敌情……船队十一点钟方向,发现不明武装人员,正驾驶百余艘小船向船队靠拢,目前距离你们两千米左右……”
第1239章 兄弟们,赶快撤
刘同听到了飞艇的呼叫,四下打量想找到是谁在说话,可是找来找去也没看到说话的人。就见孙周继续对着手上的那个东西大声说话,越发的赶到奇怪。
虽然对方行为诡异,但是刘同哪敢上去问啊,只能继续趴伏在船头,小心的打量着周围。
机帆船继续在狭窄的河道里前行,话筒里再一次响起飞艇上官兵的呼喊:“目标出现,敌所在位置在船队一点钟方向,共四百余敌人埋伏在河道两边的芦苇荡里,目前距离船队大约五百米。我们马上要进行轰炸,大家注意安全,船队减速……减速……小心误伤……”
孙周放下话筒,转身朝身后大喊道:“减速……空艇分队要轰炸了……”
随着命令的下达,几艘机帆船和蒸汽甲板驳船开始慢慢的减速,船只速度降低到三节以下。刘同发现船上的人都在抬头向天上四处张望。
“我看到了……在那里……就在那……”
突然,一名远东军兴奋的用手指着天空喊道。大家都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都兴奋的欢呼了起来。
刘同也站了起来,双手搭着仰头向天上望去,就见天上出现了一个与天空同色的东西,越来越大。
仅一会儿的功夫就露出了他的真容,刘同这才认出了这东西。他在武昌府的江面上看到过这个庞然大物,没想到这东西还真是从天上下来的。难道远东的人真的是天宫下来的仙人。
前方数百米的一处河道两旁的芦苇荡里,正埋伏着数百名附近的水贼。其实从远东军的船队刚刚进入贺水埔,就被贼人的暗哨发现了。
贺水埔里的贼人顿时紧张了起来,以为是官府又派人进剿呢。贺水埔方圆几十里的湿地环境,水网密布,到处都长满了密密麻麻的芦苇,若不是在这里混迹多年的贼人,只要进去想要再出来那就难了。
所以几伙贼人占据了贺水埔深处的一处小岛,百余年来一直在里面活得狠滋润。官兵曾数次派水师进来清剿,可每次这里的贼人都借助复杂的环境让贼人铩羽而归,甚至还有两次官军水师在这里全军覆没。
这也使得武昌府历届的官老爷们都不愿意招惹贺水埔,反正就是一帮水贼,也不是扯旗造反的反贼,只要这里的贼人不过分,谁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而武昌府等各地的巡检司、盐检司等衙门,也都与贺水埔的贼人相互勾结,使得贺水埔成了武昌府最大的一股水贼的聚集点和销赃地点。
贺水埔里的几百号贼人,对贸然进攻的远东军并不惧怕。就是再强的兵将只要进入这片芦苇荡,想要出去可就难了。
远东军几艘船刚进贺水埔不就,几百名贼人就摇着小船埋伏在了一处地形极其复杂的地方,正端着弓弩、三眼铳和鸟铳,架着弗朗基和各种大铳,等待着远东军的船队到来。
这帮贼人的战术很简单,就是依靠这里复杂的环境,利用河道两边的芦苇丛掩护发动突然袭击,被偷袭的船队在狭窄的河道里想要逃都逃不出,数百凶悍的贼人趁乱从两边杀出来,再强的官军也得军心大乱。
即便偷袭不成也没关系,水贼架着小船可以瞬间一哄而散,往茫茫的芦苇荡里一钻,利用这里复杂的环境可以轻松的逃跑,然后在指定的地区重新聚集,再次寻找机会伺机偷袭,就算再强的水师进了贺水埔也拿这些贼人没办法。
今天带领水贼参与偷袭的首领,是一个叫洪九的中年汉子。这家伙在贺水埔厮混了一辈子,无数次在武昌府犯下重案,可以说是杀人如麻,整个湖广、江西都贴着悬赏他的告示。
洪九双眼死死的盯着远处,双耳也竖起来仔细的听着。远东军船队发动机的轰鸣声从远处传过来,也让这里的贼人感觉疑惑不已。
“当家的,那几艘船好像越来越慢了,是不是闻着什么味儿了。”一名水贼从旁边的芦苇从里钻了出来,跑到洪九的身边小声地说道。
洪九一瞪眼,怒骂道:“放你娘的屁,离着儿还有一里多地,能闻着什么味儿。都他们娘的回去等着去,听我的号令……”
“嗡嗡……嗡嗡……”
这时,一阵阵嗡鸣声传来,洪九眼神猛的一凝,冲旁边的一个水贼踹了一脚,然后怒骂道:“你特么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看看……”
不一会儿,几个水贼跌跌撞撞的跑了回来,聚集在洪九的身边,大声喊道:“当家的,没见有船过来啊,那几艘船还离着老远呢。”
洪九推开几个水贼,“呼”的一下站了起来,扒开芦苇丛看向了远处的几艘船,脸上露出了疑惑的神色。
其他贼人也都有些慌了,他们都是在贺水埔这片芦苇荡里混了多年的老水贼,可还是头一次遇到如此邪门的事情呢。
就算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哪个水贼朝天上看一眼。毕竟这个时代天上除了鸟,根本没有别的东西,他们很少往那方面去想。而且密密麻麻的芦苇丛有一人多高,也遮挡了。
洪九心里突然升起一股不祥的预感,这些年尽是脑袋绑在裤腰带上干着无本的买卖,对危险当然极为敏感,他突然大喊一声道:“兄弟们,赶快撤……”
埋伏在河道两旁芦苇从里的水贼,听到洪九的喊声全都愣住了。但是他们也都心里没底儿,纷纷拿起手上的家伙准备撤离。
可是还没等他们爬起来呢,几个巨大的球状物体就忽然从天而降,砸在水贼埋伏的河道两岸的芦苇丛里,然后纷纷崩裂而开,瞬间向四面八方弹出无数铁球。
“轰……轰……”
四处崩飞的铁球轰然暴烈,无数炙热的钢珠四散纷飞,密密麻麻的芦苇想割麦子似的,纷纷被拦腰斩断,水贼也被炸得千疮百孔。
几枚钢珠崩在了洪九的身上,深深的嵌入他的体内,让他瞬间失去了活动的能力。他浑身鲜血淋漓的倒在地上,挣扎着想爬起来,但是双腿已经失去了知觉,努力了半天依然没有成功。
第1240章 这是什么玩意儿
刘同正满脸震撼的看着空中的庞然大物缓缓的降了下来,把几个东西分别扔在了前方狭窄河道两边的芦苇丛中。
“轰……轰……”
紧接着远处芦苇丛中响起一阵阵密集的爆炸声,把刘同从呆滞中惊醒了过来。
“啊……啊……”
远处的芦苇丛中撕心裂肺的惨叫声连成一片,刘同听着水贼们的哀嚎声连牙都酸了。
旁边的孙周猛的一挥手,兴奋的大喊道:“加速……给老子加速冲上去,重机枪给我扫他娘的……”
听到孙周的命令,几艘机帆船和内河蒸汽甲板驳船的发动机发出剧烈的轰鸣,船速猛的提了起来,向远处那片芦苇丛极速的驶去。
“砰砰……砰砰……”
刘同身边机枪塔突然爆发出一阵阵爆豆似的枪声,把他吓得一屁股坐在了甲板上,惹得孙周和船上的远东军官兵哈哈大笑了起来。
几艘船只终于冲到了那片芦苇丛,船上的几挺双联水冷重机枪就一直没有停止过射击,密集的子弹把芦苇纷纷拦腰扫断,使得狭窄的河岸两边原本密密麻麻的芦苇丛都变得稀稀落落的。
“上刺刀,大家注意敌人装死……不留活口……不留活口……”几艘船刚一靠岸,孙周的大嗓门就嚎了起来。
船上的远东军官兵端着上了刺刀的步枪冲上了河岸,此时岸上的数百名水贼,已经飞艇投下的一轮子母弹和船上的几挺重机枪,打死了大半,剩下的也都受重伤在那里垂死哀嚎。
少数侥幸逃过一劫的水贼,好容易连滚带爬的逃到船只旁边,但马上被飞艇上的重机枪打成了筛子。
刘同也跟在远东军的身后来到了岸上,入眼就是一片鲜艳的血红,遍地都是鲜血淋漓的尸骸,狭窄的河道都被染成了一片血色。
“啊……啊……”
一个个垂死的水贼,纷纷被远东军战士们捅死在岸上,凄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