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远东1628-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石油和天然气都很丰富,矿产资源至少有70余种。已探明的有经济开采价值的矿产蕴藏量:铝矾土约31亿吨,铁矿砂153亿吨,烟煤5110亿吨,褐煤4110亿吨,铅1720万吨,镍900万吨,银40600吨,钽18000吨,锌3400万吨,铀61万吨,黄金4404吨。澳原油储量2400亿公升,天然气储量13600亿立方米,液化石油气储量1740亿公升。
尤其是澳大利亚的铁矿石,具有含磷低,质量好,埋藏浅,大都适宜露等优点。最牛逼的一点是品位超高。澳大利亚的一些铁矿山,铁矿石挖出来以后,可以直接装车到港口出口。而中国的铁矿石需要好几道工序才能达到澳大利亚原铁矿石的品位。
澳大利亚的铁矿石简直就是铁疙瘩,不象是铁矿石,而象生铁。2000年以前,澳大利亚铁矿石平均开采品位高达65%。60%的品位在澳大利亚很普遍,达不到这个品位只能算是低下等矿石。
第949章 视察组的最后行程
接下来的几天,公司董事局乘坐飞艇陆续的视察了朝鲜的南部和日本本州岛。远东军委会征服这两个地区以后,公司就对这两个地区派出了工作组,负责朝鲜和日本两地的管理工作。
公司在朝鲜和日本的清洗工作进行的很彻底,基本打碎了两国的上层建筑。
远东军攻陷了汉阳城,朝鲜王室就被远东军敢死军部队杀得干干净净。紧接着远东公司又在朝鲜掀起了一场血色变革,在朝鲜八道造成了空前的浩劫。
汉阳城内的士大夫、武将勋贵等两班贵族,以及朝鲜各地的大批士绅官僚阶层,都被愤怒的朝鲜底层民众处决殆尽。
轰轰烈烈的变革仅发动了几个月,朝鲜各地的道、府、郡、县的士族官僚、商人地主,甚至衙门捕校、胥吏、曾经的朝军底层军将和很多手工业者、小商小贩也纷纷被卷入其中,纷纷被失去理智的底层民众纷纷抓起来,拖到刑场处决了。
在这场疯狂的血色变革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死去,朝鲜各地遍布着很多的京观和万人坑。欲望的枷锁一旦崩断,人性丑恶的一面瞬间就会暴露无遗。
大批受尽压迫的底层民众,被有心人裹挟其中,肆无忌惮的宣泄着内心的愤懑,无数无辜的人成了这场血色变革的牺牲品,整个朝鲜弥漫着一股毁天灭地的狂暴气息。
整个朝鲜的统治阶层在几个月浩劫里毁灭殆尽,虽然少数人逃过了一劫,但再也无法掀起什么波澜了。远东公司面对的只是朝鲜的底层民众,根本没有浪费什么力气,就轻易的接管了朝鲜的管理工作。
如今朝鲜的局势极为稳定,一个个新组建的基层支队,被分配到朝鲜各地耕种土地,或是在远东开发的矿场里充当劳工,成为了严冬公司的农奴和矿奴。
随着远东公司的不断发展,公司对外东北、印度和南洋各地陆续的进行开发,还会从朝鲜迁出大批的劳工,送往远东各地的工地。未来澳大利亚、新西兰和西伯利亚等地区一旦进行开发,将会有更多的朝鲜劳工参与其中。
而且远东公司也会不断的将大明的流民安置在朝鲜的南部地区,预计几十年以后,朝鲜地区汉人的人口比例就会占据大多数,达到彻底控制朝鲜的战略目的。
日本的情况也差不多,公司用几年的时间,大力扶植萨摩岛津家。随着岛津氏不断的强大,岛津忠恒的欲望也越来越膨胀,建功立业,武布天下,那是这个时代所有日本武家的梦想。
经过远东丧心病狂的武装,萨摩藩岛津氏若是还能坐得住,那特么才出鬼了呢。所以接下来日本的局势一步步都在按照远东公司的剧本在演,直到最后远东组建的九州军团,以岛津氏的名义兵临京都城下,弄出了一场岛津氏血洗京都的大戏。
京都城内的日本天皇一脉被血洗,京都城内也是一片腥风血雨。大批朝廷的官员公卿,被整家整族的屠戮一空,除了城内的妇女和工匠被挑出来送出城外,原本繁华的京都古城被屠戮一空。
远东公司趁机又组成了日本联军,共讨日本国贼,聚兵围困京都,最后歼灭日本各地大名的精锐于京都城下,一次性的打掉了日本各地军阀的绝大多数的精锐主力。
消灭了日本各地的军阀,远东军又大肆武装敢死军部队,横扫了日本各地的大名藩主,就连各地的寺院都没有幸免于难。仅仅几个月的时间,整个日本弥漫着一片血色,到处都是尸横遍野,白骨如山。
日本的皇室和各地大名被铲除一空,整个日本也基本稳定了下来。各地的底层平民也被大批如狼似虎的远东敢死军部队,纷纷驱赶到各地组建了一个个基层支队。
大批日本妇女和工匠被运到远东各地进行安置,还有无数的日本外籍劳工,像牲口似的被驱赶到船上,被送到远东各地的工地矿坑,充当远东的劳工。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如今日本的人口少了将近三成,剩下的则是被安置在各地进行耕作。当然,每年远东公司都会从中选拔一些强壮的兵员,组建敢死军部队。
还不断的从日本征用大批的劳工,充实到远东各地的公路铁路工地、农场牧场、基建工地、矿坑石场等工地。每天他们都要进行十几小时大体力的工作,很多人都活活累死在工地上。
据不完全统计,远东公司各处工地上的各国外籍劳工的死亡率始终在百分之十以上,铁路工地最多,最高时甚至达到了百分之二十多。
可以这么说,远东的每条铁路、公路、矿坑的附近,都遍布着无数外籍劳工的坟冢。对于死亡的外籍劳工,各个劳工支队也只是在登记簿上轻轻的用笔划去,仅此而已。
许多年过去了,但是却没有任何文献记载过远东公司外籍劳工的事情,即便很多人知道他们的存在,可谁又能想起曾经在远东各个工地挥汗如雨的众多外籍劳工。至于最后死了多少人,谁特么在乎。
如今的日本,到处都是一派宁静的田园景象,除了在各地巡视的敢死军部队,剩下的几乎都是在耕地里忙碌的日本农民。还有很多人被送到日本各地的金矿银矿,每年为远东公司开采金银。
公司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组成的视察组,分别在汉阳城、釜山港、京都城、大阪城等地进行视察。对各地的情况都给予了表扬,对坚守在各地的远东军各部队和公司在朝鲜和日本的工作组进行了慰问。
他们的最后一站是济州岛,如今的济州岛早已变了样子。岛上的耕地都已经开发了出来,并建立了大量的流民收拢营地。每年都有大批的流民被送到这里进行暂时安置,然后转运到其他地区。
如今公司已经占据了台湾、琉球等岛,因为这里的条件有限,公司对济州岛并没有投入多少精力,仅仅把这里当作公司的一处中转岛屿,岛上的常住人口也不多,以后公司入主大明以后,这里就将被开发成一处旅游景点。
第950章 坚实的基础
公司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组成的视察组,结束了对海参崴、朝鲜和日本的视察,回到了沈阳公司总部。大家来不及休息,就又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王和与民委会的一帮人,每年入冬前的工作很重,各地的各地基层的秋粮、贷款的收缴和入库、各个工地设备的封存、接收安置流民、冬训前的各种准备工作等等,每项工作的工作量都非常大。
今年远东各地共收拢了三百余万流民,其中辽东一百余万、印度六十余万、南洋三十万、吕宋三十万、台湾岛五万、朝鲜十万、河套根据地四十万、大明各地的几个根据地三十万。
公司接收这么多的流民,需要做大量的工作,从流民刚一下船,登记、净化、分发物资、分配安置等等工作千头万绪,哪个环节出现差错,都会引起大面积的混乱。
把这些流民安置完毕以后,就已经是年底了,紧接着就迎来了公司每年最重要的任务,那就是流民冬训。远东公司对流民冬训极为重视,始终把这个工作,当成一个政治任务来抓。
在这个时代,中原北方每到冬天,很多工作基本停滞,可是对于远东来说,整个冬天的这几个月,却依然非常紧张,大批新接收的流民要进行紧张的冬训,这期间流民的训练、扫盲和政治思想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
民委会的员工要一直忙到春节,就连董事局的几个民委会常委也要亲临第一线,王和与韩尚林等董事局的常委和委员,经常要深入到各个新接收的流民营地,参与流民的政治思想教育和扫盲工作,人手紧张的时候,甚至还要客串扫盲文化教员和普通的基层政工人员。
其他各个部门的员工也闲不下来,基本都要下到基层的各个新接收流民营地,参与到流民冬训中来。流民冬训工作,可以说是劳民伤财,就像一个吞金巨兽,每年都要消耗远东大批的资源,仅粮食一项就是个天文数字,耗费的人力物力那就更不用说了。
即便耗费巨大,可远东却依然坚持搞了十年,而且规模一年比一年大。
自从崇祯大旱以来,这三年远东接收的流民已经近千万,如此浩大的工程,其中所耗费的资源可想而知。光是所需的基层管理人员和基层政工人员,就得以十万计。
不仅如此,数量如此巨大的流民在冬训结束后,还要进行统一安置,公司要做的工作更是多得难以想象。流民离开冬训营地的那一刻起,整个公司都会跟着运转起来,转运流民、调配资源、落地安置、编制组建、分发物资、开荒春播等等工作千头万绪,每个缓解都要紧密配合。
这对远东公司的组织管理能力绝对是一场严峻的考验,每年几百万新训流民的物流运输、物资配送、组织规划、人员调度工作,要在短短的两个月的时间里妥善安置,想想都令人头皮发麻。
好在远东公司挺过了一次次难关,每次都能圆满的完成任务,创造了一次次的奇迹。
这些年公司默默的埋头发展,不急于求成,不好高骛远,一步一个脚印的打底子,不断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注重人才的培养,为远东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远东控制区的广大移民,绝大部分都是以辽东逃民和大明流民为主。他们在来到远东之前都是受尽了磨难,很多人都被逼上了绝路,是远东公司把他们从死亡线上生生的拉回来的。
能在这样的环境中活下来的流民,无不是身体条件好,意志无比坚韧的人,说他们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一点也不为过。他们经历过生死试练,看到过惨绝人寰,体会过家破人亡,也尝到过非人的苦难。
他们来到了远东,登记净化以后,再经过几个月的冬训,全都有了脱胎换骨的转变,无不对现在的生活分外珍惜,无不对远东公司深怀感激。普遍拥有着超于常人的坚韧意志,饱满的工作热情,还有就是对远东公司的绝对忠诚。
具备这样素质的移民,在远东公司足有将近一千多万,遍布在远东各地的基层农村、厂矿企业、部队和行政机构之中。虽然远东公司各部门的工作都非常繁琐和辛苦,但是和他们曾经经历过的磨难相比,根本就不算个事情。
远东公司的移民员工,对工作极为认真,对自己要求的极为严格,对上级下达的任务也都会不遗余力的去完成,也许会有笨一点的人,但绝对没有懒人,而且大家都非常的努力,整个公司从上到下都充满了积极向上的情绪。
正是因为远东拥有了这样的一群人,才使得远东历次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刻,都能有惊无险的平稳度过。这三年来,远东经历了一次自公司组建以来,最大的一段困难时期,让远东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两百多万大明北方的流民,井喷似的涌进辽东,把公司打得措手不及,接收工作极度混乱,粮食等物资极度缺乏,管理人员大面积缺乏等等问题接二连三的出现,已经快把远东公司逼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但是远东公司这几年打下的雄厚基础,也显现出了优势,大批的骨干从各地被抽调,逐步的来到了辽东各个流民营地,使得各个流民营地的混乱局面迅速稳定了下来。
大批的物资从各地筹集起来,无数海船日夜不停的将粮食等物资运到辽东。海参崴大批的企业全部转产,日夜加班加点的生产,大批流民所需的生活物资,通过东北铁路大动脉源源不断的送到辽东。
远东军委会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动员,派出部队来到辽东,维持各个流民营地的秩序。在公司极度缺乏粮食等情况下,毅然发动了三场侵略战争,接连征服了朝鲜、日本和印度,彻底的解决了公司粮食短缺的问题。
正是在公司所有人的努力下,远东才最终度过了这次难关。公司也因此打破了发展的瓶颈,步入了高速发展的快车道。
第951章 未来的华夏版图
王和等人回到公司,就开始忙碌了起来。高建国和李明也没有闲着,他们并没有随大家回到沈阳,而是换乘飞艇回到了吕宋,在中南半岛战役司令部召集了军委会的各位常委和委员开会,对即将发动的战役进行最后的研究部署。
今天的会议,军委会的几个常委全部到齐,其他委员也来了将近一半。这样足以看出军委会对中南半岛的重视。解决了中南半岛,就能和印度次大陆彻底的连成一片。
因为各种原因,远东公司将会在几年之后才能入主中原,而且仅仅是占据长江以北地区,所以公司计划在远东入住中原之前的这段时间,将会把除中原的所有地区控制在手里。
远东公司制定的未来华夏版图非常广阔,将是南至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东至白令海峡,西至里海东岸包括乌拉尔以东所有地区,北至北冰洋的庞大地域。
广袤的中西伯利高原地区,今后将是华北地区,印度和中南半岛将是真正的华南地区,东西伯利亚将是华东北地区,西西伯利亚包括乌拉尔山以及部分东欧平原将是华西北地区,里海东部各种斯坦,以及里海南部伊朗、阿富汗地区将是华西地区,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将是海南地区。
未来以贝加尔湖周围的几个省,将会设置湖南、湖北、湖东、湖西四省。珠穆朗玛峰周围将设立山东、山西、山南、山北四省。
原来的南海、东海、日本海和南洋诸岛什么的,都会被统称为中国海。以后印度洋将不复存在,包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区的广大海域,统称为南中国海,太平洋也将更名为东中国海,北冰洋将被称作北中国海。
虽然地域如此广袤,但对于远东军来说,用几年的时间来解决,时间还是比较宽裕的。其实也就明年的西进计划和北进计划,以及即将发动的中南半岛战役,军委会比较重视。
其余的区域,在这个时代都是人烟稀少的地区,与其说是征服,莫不如说是占领,基本插个牌子,这地方就是远东的了。
中南半岛之所以深受军委会重视,主要因为这里的地形地势比较复杂,而且半岛的几个国家也都是比较完整。远东军部队进攻半岛,当地土著会凭借半岛复杂的地形地势,钻进热带雨林中顽强的抵抗。
一旦陷入苦战,很难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若是中南半岛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一直无法彻底消灭岛上土著的骚扰抵抗,势必会后患无穷,为公司今后的工作带来无穷无尽的麻烦。
所以这次军委会动员了全部的敢死军部队,作为中南半岛战役的主力部队,就是奔着一劳永逸去的。哪怕地形地势再复杂,气候再炎热,也要彻底的解决中南半岛。
目前远东军武士集团军,已经在吕宋南部的各个营地进行了几个月适应型训练,尤其是加强了热带雨林环境里的野外求生训练,因为训练的条件实在是太严苛了,这几个月敢死军部队在训练中出现了一定的伤亡。
大部分都是疟疾等疾病,还有就是被毒虫蛇蟒咬伤,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治。好在死亡率并不高,大部分都是受伤的情况。即便这样,也给敢死军部队的官兵带来了很大的压力,官兵的训练热情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武士集团军的司令员藤田,得知消息以后大怒,他亲自带领武士集团军司令部的高层,亲自下到基层连队,与战士们一起在荒岛上进行野外求生训练,他还因此得了疟疾,但他依然坚持到最后,被人抬出了那座试炼的荒岛。
敢死军主将藤田起了很好的表率作用,对部队接下来的训练工作影响很大,接下来的训练工作进行的非常顺利。经过几个月的训练,目前敢死军部队以及基本适应了热带丛林地区的环境,对各种突发因素都有了应对的办法。
各部队不但疟疾的发病率直线降低,被毒虫蛇蟒咬伤的情况,也降低了不少。武士集团军对热带雨林的环境也随着不断的训练,慢慢的适应了,野外生存训练的时候,再也没有了以前的那种心理压力。
占城国的孔有德等辽东叛军,也无奈之下同意了远东的整编计划。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回到占城国,把远东的最后通牒和其他人说了以后,顿时在辽东叛军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一帮来自辽东的兵痞纷纷表达了对远东的不满,以李九成为首的一帮主战派,甚至要与占城国共存亡。但是随后发生的事情,让李九成等人目瞪口呆。
大批远东舰队的战舰纷纷汇聚到占城国沿岸,在很短的时间里,就把占城国的船只被扫了个干净,简直是片板不得下海。紧接着是大批的飞艇,铺天盖地的飞临占城国的上空,让辽东叛军都赶到了极大的畏惧。
原来叫唤得最厉害的兵痞,看到了远东军的实力,再也不敢叫嚣什么与占城国共存亡了,纷纷闭上了嘴巴。他们心里明镜似的,远东公司这是要来真的,如若是他们敢说一个不字,远东军一旦出兵占城国,他们必然会死无葬身之地。
这个时候,就算他们这些军头想打,可是他们手下的这帮兵痞,也不会跟着他们卖命。他们占据了占城国以后,吃穿不愁的过了几年的好日子,都已经拖家带口的一大家子人。早就没有了以往那股子豁出命的劲头了,远东打过来手下这群兵痞全都得把他们卖了。
现在听从远东公司的话,主动交出兵权,远东还能对他们进行妥善的安置。至少远东以往对华裔还是比较宽容,肯定不会亏了他们,一辈子富家翁还是能够保证的。
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众多军头达成了一致,马上联系了远东公司,决定接受远东公司的整编。消息传出后,整个占城国的辽东兵痞顿时一片欢腾,让孔有德和耿仲明等人郁闷不已。
幸亏没和远东对抗,如果他们敢起这样的心思,不用远东来攻,他们手下的这些兵痞都能发动兵变,把他们绑了送给远东公司去卖功。
第952章 准备就绪
正在吕宋中南半岛战役司令部研究作战计划的李明和高建国等人,接到了占城国接受改编的消息,也都挺高兴。
高建国哈哈大笑道:“这帮家伙还是挺识时务吗,这么快就有了答复。”
旁边的周比利冷笑了一声道:“老高,你和李明离开的这段时间,占城国的一帮辽东叛军的军头,还有人想与占城国誓存亡呢。后来周成组织舰队,在空艇分队的配合下,给他们来了个大兵压境,这才使得这帮家伙老实了下来。”
李明想了下道:“估计占城国的这批辽东老兵是指望不上了,他们在占城国这几年,已经呆废了。一个个安逸惯了,还都有一大家子人,再也没有了拼命的心思。他们有好几万人,如果把他们安排到一个地方,以后恐怕会有麻烦。”
乔海鹏点了点头道:“这样吧,还是打散了重编吧。印度、锡兰、南洋各岛、吕宋、台湾各地都安置一些。其实也没什么大事,人心散了,队伍自然就不好带,以后就算是聚在一起,也翻不起什么大浪。”
李玉坤笑着道:“把孔有德和耿仲明这帮人安置在吕宋的马尼拉,其他兵头安置在南洋,至于那帮兵痞就打散了重编,我估计没什么事情,借他们两个胆子也不敢起刺。”
几天后,远东军委会派出了整编工作组,登陆占城国对辽东叛军进行了整编。绝大多数的人都选择了退出部队,希望远东对他们进行妥善安置。
远东公司当然求之不得,都特么遣散才好呢,省着以后麻烦。对于主动离开的辽东兵痞,远东公司还是给予优待的,不但为他们提供了一部远东公分票,还在他们安置的地区,按照每个家庭的人员,分配了房屋和土地给他们。
当然,土地依然是使用权,没有交易的权力。而且每亩地还将缴纳两成的收获作为粮税。另外,耕牛、农具和生活用品,就要他们自行购买了,也可以以贷款的形式进行分期付款。
其实这些占城国的辽东兵痞,每个人都是小有身家。他们在山东登莱兵变时期,就都抢了个钵满盆满。后来入侵占城国的时候,又是一番烧杀掳掠,把占城国的财富抢的干干净净。
不说孔有德和耿仲明他们这些将帅,就连普通的小兵都是身家不菲。这几年他们都在占城娶了老婆,有了孩子,每月还能领到丰厚的饷银,对于远东整编,底层的军将还是持欢迎意见。
毕竟在这个年代,能在远东的治下找个稳定的地方,好好的过安生日子,比什么都强。毕竟在占城国这里虽然过得舒服,可是谁也不知道北面的安南国会不会打过来,万一刀兵再起,他们还得拿起刀枪拼命。
随着辽东叛军陆续被解除了武装,被远东公司用船只运往了各个地区,远东军的部队也开始登陆占城国,接管了各地的防务,彻底的占据了占城国。
占据了占城国,使得远东军在中南半岛又多了一个落脚之地,对接下来的战役还是比较有利的。这样一来,远东军可以在暹罗、占城国和孟加拉等几个地方建立前进基地,可以对战役初期的物资补给,起到很大的缓解作用。
毕竟开战之初,远东军武士集团军那么多的部队,需要的物资绝对是天文数字。如果仅凭海上补给通道,短时间内根本无法满足登陆部队的需要,有了这几个落脚之地,公司可以先期把物资运到陆地,甚至可以在战前把主力部队送到岸上。
战役打响之后,参战的部队可以坐上近海蒸汽甲板驳船沿着海岸线前往战区。届时远东海军部也会更加从容的进行布置,避免了海军舰船紧张的问题出现。
目前远东公司在中南半岛共有四个口岸,分别是暹罗曼谷湄南河东岸租界开发区、罗勇府梭桃邑军港、拉廊府河口地区的军港和占城国金兰湾。
如今占城国沿海也被远东军占据,藩切、藩里、藩郎和绥和几个港口也成为了远东军的可以利用的地区,将会对即将发动的中南半岛战役起到很大的作用。
目前远东军武士集团军近二十万敢死军部队,早已准备就绪。各部队的武器装备、服装被装全都配备完毕,从远东各地后勤分部转运而来的物资也基本到位,随时可以发动中南半岛战役。
最近的几个月,远东情报部的活动极其频繁,在中南半岛的暹罗阿瑜陀耶王朝、安南、缅甸、南掌和柬埔寨等国投入了大批的情报力量。
每天都由大批的情报从中南半岛各地传到吕宋的中南半岛司令部,对于远东即将发动的中南半岛战役,几个国家没有丝毫察觉,并没有采取什么应对的措施。
而且随着远东的大批商船和商队不断的深入到中南半岛的深处,各国为了能和远东公司搭上线,对远东的商队予以厚待,就是想同远东加大贸易,利用远东的各种紧俏商品赚取天价的财富。
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远东公司情报部在中南半岛各国更是如鱼得水,通过各种手段得到了大批的珍贵的情报,中南半岛战役司令部参谋人员,已经凭借情报部传回的实时地图,以及各地河流的水文情况,绘制了详细的实时地图和沙盘。
经过远东情报部几个月的努力,中南半岛各国的城镇、港口、河流等主要目标的各种情况,已经被远东军中南半岛战役司令部摸了个底儿掉,各个基层参战部队,几乎每个连一级的基层部队,都有一份部队进攻目标的详细地图。
地图上的各个重要目标和各种地形地势和河流的水文情况,全都标注的十分清晰,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误差。部队发动进攻以后,各个进攻路线上都有情报部的情报员负责接应,充当突击部队的向导。而且空艇分队的飞艇,也能得到各地情报人员提供的坐标指示,为参战的飞艇不对指示目标。
第953章 准备就绪(二)
金兰湾,位于占城国东部沿海。港湾深入内陆17公里,由两个半岛合抱成葫芦形的内外两个海湾,四周被高约400米的群山环绕。内港金兰,面积60平方公里,湾口仅宽1300米,外港平巴,水深10…22米,湾口宽约4000米,口外水深30米以上。
现代社会的金兰湾,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深水港之一,它同时位于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水路上,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价值。
辽东叛军占据了占城国之后,远东公司也按照之前和孔有德等人签订的协议,将金兰湾改造成远东公司海军部的军事基地,总面积大约100平方公里。
远东公司对金兰湾的建设非常重视,不但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对金兰湾的基础设施进行了大规模的建设,还对金兰湾周边的土地进行了开发。
修建了金兰湾内、外港码头,并建立了金兰湾基地、机场和一个后勤分部的仓储区。军委会陆军部在这里配备了一个海外营的兵力,去年还在这里安置了两个支队的流民,在金兰湾附近开垦了近万亩的耕地。海军部常年在驻守一支游击舰队,主要在南海、暹罗湾等海域巡逻。
因为这里的港口条件优良,各种设施比较完善,所以也远东海军部各舰队也经常在这里休整、补给。
从今年年初开始,大批的远东工兵部队来到了这里,在附近两个支队农户的协助下,对基地的仓库和设施进行大规模扩建,尤其是仓储区,扩建规模照比以往扩大了数倍之多。
还不断有舰船驶入金兰湾内港,将大批的物资卸在金兰湾的仓储区。还有几百艘的近海蒸汽甲板驳船陆续感到金兰湾,停泊在这里的外港。
自从远东军接管了占城国后,远东海军部更是加大了运输的力度,而且还有无数敢死军部队的官兵,也纷纷在这里下船,整个金兰湾依然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军营。
与此同时,占城国沿海的藩切、藩里、藩郎和绥和几个港口,每天同样是万帆云集,岸边滩头上的帐篷连绵不绝,海边也停满了近海、内河蒸汽甲板驳船。
占城国沿岸滩头的军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