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农圣-第1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朕意,继续保持一两条军备生产线,制作一些武器装备储备起来,一干费用,正明你想办法解决。”
  “呃,臣可不是财部尚书。”
  “朕知道你有办法解决的。”
  “那好吧!臣就把准备拨付给武器装备研究组的经费暂时挪用一下了。”
  “武器装备研究组?做什么的?”
  “您不会以为,这些新式的连弩战车,床弩战车什么的,都是凭空出来的吧!这可是我属下的工匠经过几年的研究,改进,才发明出来的成果,往后,这事,可得朝廷自己来做了,工科的状元李裕华就是个在这方面很有想法的人,臣打算以后让他专门带人负责这方面研究,为咱们的大军,提供更加先进,杀伤力更大的武器。”
  闻言,李世民一愣,他之前让工部成立了专门争对各个工厂生产发展进行研究的工业研究院,效果十分显著,不到半年,就出了数十种省力高效的产品,想来,这个武器研究组,应该也是有这样的功效,主要体现在军事装备上,于是道,“这个研究组不能停,不过,储备装备也要继续打造,要不,你把造车厂的那些车子卖一些出去,不就有钱了么。”
  好吧!李世民在渭南待了两三个月了,这里已经没有什么能够瞒的住他的了,春耕以后以来,农夫们清闲了下来,开始去往各大矿场做工,所以,矿场提供给冶炼厂的矿石突然就增多了,因此,冶炼厂的产能放大了不少,孙享福也趁机让人打造了不少自行车和三轮车。
  这些车子最先投放到市场上的时候,肯定能盈利不少,其实孙享福是打算多囤积一些货,用来给明年初可能开业的时代广场做噱头的,现在看来,却是要提前放出去了,当然,放也不会放到市场上,先宰比较有钱的权贵阶级一刀再说。


第432章 小事情的必要性
  打工的人,总是没有经商的人赚的多,在后世如此,在这个时代,更加是如此了。
  渭南的人口突破百万了,自从第一个生活小区落成之后,各种蔬菜米面之类的生活用品就都有了市场,人们往往就是这样,当能够吃饱了之后,就想要吃的更好一些。
  所以,这些住上了新房的工人家庭,时不时的就会开起了小灶,甚至有些还养成了吃早餐,或者吃宵夜的习惯,毕竟,工厂一天只管两顿正餐。
  然之后,自从有了第一个卖包饭团子的小贩,成功的将自己做出来的团子卖完了之后,第一生活小区外的小市场便形成了。
  各种卤肉,凉面,小菜,酒糟,蛋糕之类的东西,都有,而且卖的特别好,这些小商贩出自哪里?
  皇庄佃户。
  为了倡导所有人将自家的奴仆放良,李世民首先就带头,将皇室的家奴放了良,不过,即便是他们有了二等公民的户籍,实际上也还是在为皇家做事,只是,签订了劳动合同之后,他们就变成了皇庄雇工,能得到一些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行为也更加自由了,除了完成耕种养殖方面的工作任务之外,他们还可以出去做一些其它的事情赚钱,从而让自己享受更好的生活。
  在端午节的时候,李世民带着全家老少在望江楼吃了一顿饭之后,这些皇家雇工们要干的事情,就更加明确了,因为,长孙皇后在聚会上,问计孙正明了。
  所以,他们开始做起了小商贩,在长安或者渭南,将皇庄生产的各种食材,加工成廉价好吃的食品出售。
  皇庄共有二十几万亩田,大多数都是种的蔬菜,瓜果,在关中还有三十多个大渔场,同等数量等鸡鸭猪养殖场,这些产业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产量早已惊人,不将其销售出去,它就只能等着积压贬值。
  孙享福只是让望江楼出了一个卤味师傅,这个问题,就解决了大半,皇庄的那些雇工,大举的进军长安,以及长安周边的菜式场,现在的长安,可不是只有东西两市这两个市场,很多坊墙拆除以后,每两三个坊之间,就有一个菜市场,城中百姓们出门买菜可比以往方便的多了。
  东西两市,也开始转变成了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家具,建材,酒楼,客栈之类的占据主流,就连原本经营金银饰物,文具,服装这类的铺面,也在逐渐退租,因为,大家都知道,今后这类的商铺,在几大商业广场营业,收益会更好些。
  市场上面的事情,会自然而然的因为某些重大变动而调整,有人欢喜,有人愁,不过总体来说,都是在向好的方向在发展,上百万人的生意,光靠皇庄那些有生意头脑的人,是做不过来的,他们只是起了个带头作用,给别人做了一个样子,让别人看到了更多成功的可能,逐渐的,人们就会往这条道路上走过来。
  所以,第一生活小区外开设的那个市场的门店和摊位,很快就有人来凭租了,他们都看到了整个小区建设好之后,三万多户,十几万人口的市场,甚至,第二,第三生活小区还没有开建,有人就瞄上了那边的商铺和摊位,甚至直接瞄上了那边的房子,许多有资本的商人,甚至生起了囤积房子,转卖赚钱的心思,不过,等他们想要具体实行的时候,才发现,各种管控的条例,让他们没有空子可钻,孙享福可是来自于后世的人,他太知道房地产如果不把规则设立在开始之初,之后想要去补救,有多难,所以,他们只得退而求其次,选择租商铺经营。
  擅长学习,是华夏民族的特性,任何事情,只要有人开了头,就能给另外的人很多启发,所以,渭南的生活商业圈,几乎不要孙享福过多的运转,它就能自己成形。
  他在不断的改造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在不断的改造他,随着在这里生活的时间越久,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越多,后世的一些记忆,也开始慢慢的在他的脑子里消散,这在他看来是一种很危险的事情,甚至一度让他感觉恐慌,所以,最近他在书房里的时间越来越多了,各种有用没用的东西,只要能想起来的,都开始在本子里记录下来。
  “算算,我的心理年龄还不到三十五吧!记忆力居然就开始衰退了。”
  结束了一上午的书写之后,孙享福使劲的抹了一把脸,在心里默默感叹道。
  “夫君这是疲劳了么,喝碗参汤吧!”
  穿着十分耀眼的虞秀儿端着一碗野山参炖鸡汤,进了书房道。
  她这身衣服是孙享福根据记忆里,某文工团的女装演出服设计了,与原版有九成以上的相似度,穿上去之后那叫一个英姿飒爽,光是看形象,就能给人一种正气凛然的感觉。
  今天,她就是穿着这身长袖短裙,扎着金黄色麦穗带子的服装,去见的长孙皇后,看她现在脸上欢喜的表情就知道,以后这一身女式军装样式的服装,就是她太乐令的官服了。
  “怎么样,到了皇宫,有没有把那些娘娘们震慑到?”
  孙享福的目光贪婪的在虞秀儿的身上扫来扫去,难怪后世的几位大大也喜欢这一口,确实很诱惑呀!
  “那还用说,皇后娘娘觉得,文工团的女演员,就都该穿像我这样一身,才好出去见人。”
  “那是,人靠衣装马靠鞍,这身衣服穿上之后,谁还敢小瞧了咱们大唐的女官,明天,你可是要成为咱们大唐第一个上朝的女官。”
  “也就这一回了,接受了任命我就要退场。”
  “未必哟,做第一人的机会只有一次,明天你注定将成为天下女子羡慕的对象,还会被史书大书特书,怎么样,开不开心?”
  “嗯······”
  虞秀儿被孙享福说的有些激动的点了点头,却不想刚喝了两口参汤的他,会突然袭击,将她抱在怀里就亲上了,连孙享福自己也不知道,他身体里,还藏有喜欢制服诱惑的属性。
  雨住云收之后,两人下到餐厅里吃饭的时候,脸上都是红扑扑的,害怕被人看出端倪的虞秀儿都不好意思开口说话。
  “老爷,明天下午岭南的船就会到曲江码头,是老奴去迎,还是您亲自去迎?”德叔布好菜之后,顺势问道。
  “散朝之后陛下不留我议事的话,就我亲自去迎吧!在望江楼开个大些的包间安排晚饭,菜式就上偏甜的岭南菜,酒也上低度些的。”
  “老奴这就过去安排。”
  “有劳德叔了。”
  “老爷不要总是这么客气,府上的人见多了,该没规矩了。”
  德叔摇了摇头退了下去,饭桌前的孙享福则是一脸苦笑,这确实是个问题,连他这个主人都对德叔这么尊敬,搞的府上仆役佣人们更加不敢对德叔不敬了。
  虞秀儿前两天买回来的几个胡姬,还误以为德叔才是这间府邸的主人,偷摸着跑德叔床上侍寝去了,差点闹出了笑话,可没把德叔的鼻子气歪了,所以,找到了原因的德叔,再也不许孙享福跟他客气了。
  春桃和红梅的食量很大,而且,她们一点也不担心自己吃的太胖,生完孩子之后,身材会无法恢复,毕竟大唐现在是以丰腴为美,这两个女人最近还因为自己变胖,肤色白了不少,而沾沾自喜呢!
  “春桃,我记得前两天你跟我说你家里有亲戚过来投靠了,在府上吗?”
  春桃本姓叶,出自虞世南的封地永兴县那边,很小的时候就被送进了虞府做丫鬟,早前几年,她父母还在世的时候,是虞家的佃户,现在已经故去了,倒是有两个亲弟现在在虞府的文具店做事,至于其它同宗亲戚,由于改制的原因,做起了自耕农,现在,又想出来做事挣钱了。
  “难为老爷还记得,他们被我安排在了德叔手下干活。”
  “咱们府上的许多设计,就是为了方便省事,其实不用那么多人手伺候,这样,你让他们回乡多招募一些青壮到渭南报道,那边车厂的三轮车要出货了,让他去学骑车,在长安试着跑客运。”
  “跑客运?”
  “嗯,拉人的三轮车已经设计好,制造出来后,拖箱上是一个沙发,有遮阳棚,可坐两三个人,这种车在长安跑起来,应该会有不少想要省脚力的人会搭乘,另外,也是为了向城内的居民推广这些车子······”
  三轮车推行出来的好处,是可以节省很多牛马饲料方面的消耗,长安城内拆除了坊墙之后,街面上人员流通就逐渐变的多了起来,牛马在闹市,已经变成了危险因素,惊牛或惊马冲击街道,带来的损失和伤害会十分巨大,大量的使用更安全可控的人力车,非常有必要,而且,这也是个能赚钱的行当,至少,比在府上做佣人好。
  “一切,都听老爷的安排。”
  “很好,红梅你家里有什么亲戚需要安排吗?······”
  “劳烦老爷动问了,没有······”
  闲话家常,虽然讲的都是些小事情,但这却都是现下的大唐需要做的事情,在大的发展方向定好了路子,在小的细节上面,也要跟进,才能使得这个社会逐渐的进步。
  因为,一个社会的运转,就是由这些小的方方面面组成的,有了皇庄雇工带头铺设开的菜市场,才能满足百姓生活上的需求,使各个方面运转正常,因为,想要非工厂吃大锅饭的其它职业阶级进入渭南,首先要解决的,就是生活需求问题,只有能够买到饭菜吃食,他们才能留在这里做自己的事业。


第433章 南来的客
  一身好的衣装,果然是给虞秀儿加了许多分,朝堂之上,所有人都被虞秀儿这身装备晃到了眼睛,孙享福觉得倍有面子。
  然之后,太乐令的册封顺利颁布,李世民还特许了虞秀儿在礼部的朝班里列朝。
  虽然除了接受任命时的谢恩,虞秀儿在朝堂上没有多说一句话,但这是一种跨时代的象征,给后来人开辟了一种可能。
  朝堂上今天主要的议题还是誓师阅兵,兵部尚书侯君集和诸卫大将军们唱主角,结束的时候,第一次在朝堂列班的虞秀儿领到了任务,阅兵仪式的奏乐,归她这个新任的太乐令安排。
  看到参与国家大事的虞秀儿一脸兴奋的表情,孙享福心里松了口气,以后,她的心思要是放在自己的事业上,就应该不会再鼓捣自己做什么圣人了吧!
  很幸运,今天孙享福没有被李世民留下来议事,午饭之后,在府上和孩子们玩闹了好一阵,他才去了曲江池码头迎接岭南的客人。
  这个时期的岭南人装束一般都非常简单,尤其是在夏日里,包括阿月这样十来岁的小少女,简单的一条丝绸裹住身体,腰身上一条丝带束着,就完事了,上半身通常露着半边肩膀,下半身走路的时候能露出大腿,至于内衣,孙享福估计她并没有穿。
  “哎哟,当初天天给我送荔枝的小丫头,现在都快长成大人了。”
  码头上,孙享福,率先朝阿月挥了挥手,便见瘦瘦的身影风一般的从跳板上跑了过来,丝毫不顾扬起的裙摆差点让她走光,一头就扑入了孙享福的怀里。
  “孙,叔叔,我好想你。”
  在孙享福怀里腻歪了一阵之后,阿月仰着青涩的小脸,有些怯怯的道。
  越发明白事理,懂得汉文化的她,已经知道一些礼节方面的事情,她现在的样子,就很失礼,不过,亲爱的孙叔叔并没有责怪她的意思。
  “孙叔叔也想你,可惜,你已经长大了,孙叔叔抱不动你了,快给我介绍介绍来自岭南的客人们吧!”
  孙享福拍了拍阿月的肩膀,含笑的看着从跳板上走下来的众人道。
  “孙大人,再次见到你,真是太好了,请允许阿山向自己的救命恩人行大礼······”
  “阿山,免了吧!在我这里不兴这一套,你的汉话倒是说的越发好了,难怪越公会让你带人来。”
  将要下拜的阿山扶了起来,孙享福面带笑意的看向了跟着他下船的那些岭南各部首领,他们的打扮,都很土豪,身上裹着清凉的丝绸,还佩带着各种大件的金银首饰,汉人百姓中,很少有这么招摇的。
  “孙叔叔,我给你介绍一下他们吧!”
  阿月蹦蹦跳跳的拉着孙享福向那些下了船的百越各部首领走了过去,此时,不通汉话的他们,正有些茫然的看着四周的环境,尤其是五层楼高的望江楼,很吸引他们的眼球,沿途在来的时候,他们也见识过繁华的扬州和洛阳的气派,据说,这长安比扬州和洛阳都要雄伟,只是看到了望江楼这个冰山一角,他们就对整个长安充满了期待,被冯盎收拾服帖之后,他们下半辈子,基本也就是吃吃喝喝玩玩了。
  “这位,是育弥,台山夷人部落首领,这是他的长子,育殊······”
  “这位,是黑察,是崖州獠人部落首领······”
  这个时期岭南的语系很复杂,这也是为什么百越各族难以相互融合的原因所在,阿月虽然给孙享福介绍完之后,会用本族语言叮嘱他们一句,但他们根本不懂阿月在说什么,这就导致了光是一个人物介绍,大家就在码头上手舞足蹈的搞了半天,到最后,孙享福也压根没记住几个人的名字。
  这种情况让孙享福在心里感叹,民族融合的道路,还好远啊!想想后世,即便有广播和电视机,还有好多两广地区的本地人不会说普通话,就可见一斑了。
  送这些人来长安的目的,冯盎此前在书信里已经跟孙享福说过,在岭南无法改造他们,就把他们丢到关中来,当他们在满是汉人的地方生活久了,多多少少会起到一些变化的。
  很快,孙享福就将他们带到了望江楼的包间中,然之后,说话就没有什么用了,美食让这些部落首领们暂时忘记了所有的事情,孙享福也懒得跟他们多客套,只是帮阿月夹菜,劝她多吃,并询问一些岭南的事情。
  “小野和小黑的个子长的太大了,吃的也多,都不好带他们上船了,而且,他们现在好聪明哦,老是偷我摘的水果吃。”
  “那你摘水果,不就是为了让他们偷吃的么。”
  “嘻嘻,孙叔叔一下就猜到了我的心思,他们还喜欢玩水,往身上蹭泥巴,不过那些水里面我们下了很多石灰,没有那么多蚂蟥吸血虫了······”
  两人从一些日常琐事,讲到了正在兴建中的广州城,一顿饭下来,孙享福对于岭南现在的局面,就了解的更加清楚了,总体来说,发展的算是比较快的,因为岭南的财力足够。
  但各种小细节方面,由于冯盎没有孙享福那些后世带来的见识,一般会等它确实形成不便的时候,冯盎才会针对问题进行修正,势必会出现一些返工或者其它情况,但对整体发展不形成阻碍。
  而且,当这座在岭南人看来十分巨大的城市逐渐成形之后,百越各族对于冯盎的服从性就更加高了,强者为尊,在大多数蛮夷文化中,都盛行。
  到了孙府之后,阿月就不属于孙享福的了,虞秀儿以女主人的身份接管了阿月,但是,真正让阿月喜欢的,还是两个小宝宝,孙享福甚至在阿月脸上看到了她最初见到小黑和小野时的那种表情,她似乎和两个只会咿咿呀呀的表达自己情绪的小家伙沟通起来,一点障碍都没有。
  “德叔,劳您明天带几个人,持我的令牌,带着他们到长安各处逛逛,他们看上什么喜欢的东西,都买给他们,最好给长安城的商户一种他们人傻钱多的感觉。”
  “老爷这是为何?”
  “长安城里的各种服务行业,一般比较尊重有钱人。”
  孙享福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德叔就读懂了他们的意思,当这些部落首领如果在长安受到的都是尊重的时候,那么他们心里,就更加不会抵触汉人的统治了,有了孙享福的令牌在,其实长安没有什么人敢不给面子的。
  在德叔领着育弥黑察等人在不管是谁进来,都会惊呼赞叹的孙府参观,并告诉他们一些设施该怎么用的时候,延平门外,还有一拨南边来的人进了长安城。
  一拨人,内部却是分为两伙,一伙人是以原白子国王,李世民封的云南镇守大将军张乐求进为首,一伙,则是以蒙舍诏,舍龙为首,这拨人看上去还算和气,而他们来长安要做的事情,却是让别人都想不到的。
  张乐求进,要将自己的白子国王,云南镇守大将军的位置让给舍龙,这次,是亲自来求李世民册封的,而且,他们手中,还持有剑南道大总管,萧瑀的手书,这是他们在来关中之前,去蜀中拜会萧瑀时讨要的。
  当然,这个环节,也是王浩授意的,云南目前的局势,可以说,全在王浩一人的掌握之中,那边的百姓都太迷信了,以王浩的智慧,忽悠他们,根本不需要费多少心思,仅仅一年左右的时间,他就帮助舍龙获取了大部份人的民心,外加上舍龙本身的军事才能强于张乐求进,有了王浩的支持,几乎在各个方面碾压张乐求进,是以,经过一些内部协商之后,他们达成了禅让协议。
  然之后,就有了他们一起进入关中的画面,起初的时候,他们整个人都是迷茫的,因为,这里的画面对他们来说,太不真实,仿佛是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一般。
  他们搞不明白,这边的麦田,为什么会像洱海里的水一样,一眼望不到边,而且,棵棵麦穗都异常饱满。
  他们更加搞不明白,这里的道路,为何像是刀削的一般平整,而且,这石头像是地里长出来的一般,完全严丝合缝。
  在蜀中,他们就见识过很多汉人城池关口了,可跟关中比,完全不在一个层次,当他们的队伍来到长安城脚下的时候,一望无边的高大城墙,让他们心里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做‘雄城’。
  即便是此前在关中待过好几年的张诚,看到现在这幅景象的时候,也是大为惊叹,毕竟,他上一次来关中,已经是两年多以前的事情了,那个时候,这边正在闹蝗灾,到处都在死人。
  “舍龙族长,张将军,今日天色已晚,我等还需加快步伐,到安排好的酒楼入住。”
  进了城门之后,张诚就一路带着众人往望江楼方向赶路,他不明白王浩为什么非要让他带着这些人住在望江楼,只是,他有些奇怪,怎么天色都快暗下来了,长安城内的净街鼓却没有响起,而且,原先那些泾渭分明的坊墙,居然大部份都被拆除了,百姓们到了这个时间还在穿街走巷,一点也不慌张,甚至,还有不少街口,有人点上了灯笼,似乎,是要架摊位。
  没错,就是架摊位,这种路边摊,他去善阳的时候曾经见过一次,白天不摆,专挑晚上营业,卖的也是烤串,饮品之类的东西,价格低廉,专门卖给小老百姓吃,难道,现在长安也跟善阳一样了?


第434章 王浩的阳谋
  张诚的猜想很快就得到了证实,长安这种百万人居住的城池,居然也取消了宵禁,那么,他就不用那么着急赶路了,而且,就算他想走的快一些,也是不行了,因为,街道上,很多百姓开始出来逛街散步了,马队根本走不快。
  “原来,关中的人这么多,光是这一座城的人,就比我们白子国所有的人加起来都多了吧!”
  张乐求进现在也才二十出头的年纪,算不得有多沉稳,他是白子国的第二十三代国王,此前他上表向李世民称臣,可并不是因为他对李世民有多忠心,那是因为这是白子国自蜀汉时期流传下来的传统。
  诸葛亮建兴三年南征大胜之后,册封仁果九代孙,龙,为白子国国王,赐姓张,至此之后,张氏就对统领蜀中的汉家王朝称臣,获取一些支持,以此来保持对云南诸部的优势,四百余年传至唐初,都未更改过。
  不过,他们虽然称臣,但并不代表他们对中原王朝有多恭顺,因为他们称臣只是为了获得利益的一种妥协,要不是他们这一族对于云南诸部,一直缺乏有效统治,估计早就不同中原王朝使唤了。
  张氏历代国王都没有出现什么大才能者,文治武功,他们勉强能占个文治,几百年来,由于学习了一些汉文化,把白族的人口数量发展的还不错,但武功方面,就太弱,周边各部,在军事上敢跟他们叫板的,不止一两个。
  历史上,张乐求进晚年就不太安生,暗中挑动周边诸部叛乱,后来在唐军征,南渡金沙江,一路杀到洱海,准备将白子国全完打崩溃,灭掉的时候,张乐求进选择将传承了四百余年的白子国,禅让给了亲唐的蒙舍诏细奴逻,以保族人性命。
  不过,现在的情况不一样了,张乐求进都等不到细奴逻长大,就要把王位禅让给细奴逻他爹舍龙了,历史的变化,并没有改变张乐求进此人的属性,在性命和权利之间,他还是果断的选择保住自己的性命。
  “长安城人口百万,自然不是小小的白子国可以比的,舍龙族长,现在,你明白我家公子的意思了吧!”
  身材高壮的舍龙闻言,点了点头,来时,王浩曾经对他说,张乐求进之所以能在云南立足,是因为他有向李唐称臣的名义在,诸部军事实力强过他,也不敢对他发难,因为这可能引来唐军,自己只要先获得了李唐皇帝的承认,背靠强大的李唐,把这个优势,转落到自己头上,才能有下一步动作。
  目前看来,李唐还真是强大,即便蒙舍诏所属的白族,在云南有人口的优势,但跟李唐比起来,也完全不值一提,有了这样的大树作为依靠,他只要勤练军士,收拾其余各部,一统滇西之地,简直是轻易而举。
  而他们之所以先拜会萧瑀,取得他的手书,也是因为王浩有深层次考量,当然,这是后话,以舍龙的智慧,也猜不透王浩的心思。
  横穿长安城的距离不短,等到他们走到青龙坊,曲池坊附近的时候,这里的夜市小摊已经全部都摆好,未来,这里将会是秀丽广场的所在,主打美食,游船,街景,现在,各种摊位已经有在这里聚集的趋势,四处飘散的酒香肉香,把南来的这些蛮勾引的有些走不动道了,于是,张诚只好寻了一处宽敞的地方,让马队停了下来,先让他们在街边吃些东西。
  可别看这些小摊上的规模不大,贩卖的食物种类对于这个时期的人来说,却是十分丰富,而且,价格比张诚心理价位便宜了许多,他两年前在长安要是吃几块烤羊肉,没个几十文钱是不行的,但是现在,一支竹签串的烤羊肉串,才三文钱,几十文可以买十几串,绝对超过一斤羊肉,最关键的是,这烤羊肉串上,居然还有少许孜然粉,这玩意,两年前他们王家种出来的时候,卖的可贵了,现在,居然连个路边小摊,也能摆一大罐子孜然粉在旁边用来烤肉。
  打听了一下,原来,现在菜市场,二十文就可以买到一斤羊肉,比两年多以前便宜了快一半,孜然粉香料,则是十文钱一斤,比以往便宜了十倍不止。
  这岂不是说,王家的百万亩香料田,赚不上什么钱了?
  其实,相比较来说,种植香料,还是比种植粮食赚钱,因为,一亩香料田亩产有一石多,一石多,在市面上可以卖到一贯多,而种植粮食,就算亩产四石,也不过是能卖出五六百钱而已,比种植香料的收益,少了一半。
  所以,现在北地那些世家子的田地里,仍然种植了大量的香料,可以预见,今年香料的价格,会再度下跌,到时候,所有需要香料作为配料的商品,都会跌价,比如,今年豆酱作坊的香料豆酱,价格就跌到了二十文一坛,因为香料和大豆的价格,都跌了。
  最让张诚感觉到厉害的,还不是这些东西的价格跌了,而是,在物价整体下跌的同时,老百姓的收入高了。
  以往,也就是权贵子弟有上街花钱吃肉的条件,现在,在街头吃东西的,却许多数都是平民装扮,张诚坐下之后,就听到了旁边桌的人在讲,去渭南某某工厂,月薪可以拿到一贯三,一贯五之类的话题,月薪一贯多的话,偶尔花十几二十文吃一顿肉,当然是承受的起。
  可是,李唐是怎么让所有百姓都能挣到这么多钱的呢?
  “难怪浩公子说李唐大势已成,已非昔日可比,咱们应该调整策略,推动其······”
  即便是私下里犯嘀咕,说到了这样的话题的时候,他也很谨慎的闭了嘴。目光警惕的看了看街头四周,发现没有人注意自己,他放下心来,向自己面前的一大盘食物发起攻击,三文钱一大盘的凉面,居然让他有比吃肉还爽的感觉,真是奇了。
  “头,那家伙说到关键位置卡断了。”
  “没关系,他已经说出了很有用的消息了,你们继续监视,我这就回去向都督禀报。”
  情报组一直就没有闲着,舍龙他们这么庞大的队伍进入长安,又是一副外族打扮,他们怎么可能不关注呢!
  数十米外一处高楼的暗处,无影儿收了自己的望远镜,快步的向芙蓉园方向走去,‘浩公子’很有可能代表的是王浩,而这个人的情报,对于孙享福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不多时,孙享福在书房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