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农圣-第1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知道孙享福是不可能做亏本生意的,强忍着好奇,继续跟孙享福去看了精装房,看完就知道,果然差距很大。
  精壮房整个地面都铺有瓷砖,墙壁上有壁纸,屋内的家具十分齐全,墙壁上贴着壁纸,还装订了很多有格子的木柜子,可以放摆件。
  房间里的床,也不是木板床,而是皇庭家私早两年就制作出来的一种软垫床,厨房厕所那边,也上了档次,墙壁上都贴有磁砖,按板,也是水泥磁砖砌成,贴了瓷砖的,水龙头的位置,还有专门洗菜的水池,连白瓷的马桶,也是那种一拉就会自动冲水的新玩意,浴缸,更是一个占了大半间屋子的白瓷盆子,整个人都可以睡下去,缸底有个筛子,估计是用来排水的。
  “这种精装房售价几何?”
  “精壮房全部都是三居室,售价两百贯。”
  这个时代,瓷器还是有些贵的,而且,家具也不便宜,整个屋李世民按大致算了一下,起码比简装房要多出几十贯的成本,售价两百贯,倒是合理。
  最后,孙享福又带他看了豪华精装房,一进屋,他就马上体会到了‘豪’的感觉。
  屋内墙壁不仅有精美的彩色壁纸,连墙壁上的灯架,都是琉璃罩的,客厅是舒适的弹簧皮制沙发,房间里,是皇庭家私出产的最贵的弹簧床垫,就连窗帘,都是绣着好看花纹的丝绸布料做的,各种生活配备,那是应有尽有,从吃饭用的白瓷碗筷,到喝酒用的琉璃盏,喝茶用的托碟合盖白瓷茶杯,几乎所有东西,都是按照孙府的标准来的。
  厨房厕所洗手间之类的,那就更加不用说了,连墙壁,都全部贴满了精美的瓷砖,给人异常温馨舒适的感觉。
  “这豪华精装修房,售价又是几何?”
  “不多不多,五百贯一套。”
  闻言,李世民眉头一挑,好像有些了然,五百贯一套,都快赶上善阳的别墅价格了,这几千套房子,要是都做成这种豪华装修,以五百贯一套的价格卖出去,似乎,就能盈利了。


第427章 开始圈钱了
  其实,李世民理解错了孙享福的意思,豪华精装房虽然售价达到了五百贯,但是,它配备了全套皇庭家私顶级的家具,以及众多瓷器,琉璃器皿等,这些东西的市价,就已经达到了三四百贯,五百贯售出去,以当前的造价,盈利空间其实也只有百来贯而已,并不能将这六千多套房子的成本全部收回来。
  李世民在心里盘算完,道,“你将这些房子卖出去,咱们就有钱给船厂了?”
  “当然不是,这些房子,最终是以简装房,精装房,或者豪华精装房的价格卖出去,取决于市场,以渭南百姓的贫富程度,也就一些高级管理层或者官员能够买的起豪华精装房,大部分工人阶级,只能够买简装房和精装房,全部成交下来,这一期咱们大概是要亏些钱的,而且,就算卖出去,房款咱们也不能挪用,没有这些钱打底,咱们后面的楼盘,就建不起来。”
  李世民不解的道,“既然亏钱,还建它干啥?咱们大唐的土地多的是,像新农村那样,建普通砖瓦房不就好了,前宽后宽的,成本才十几贯一套。”
  孙享福笑了笑道,“现在亏钱,可不代表以后会亏钱,而且,现在咱们定的房价,也不是上市以后的房价,得看市场的反应再说,另外,像新农村那样的房子,也不适合在渭南这样人口密集的工业城市建。
  您想想看,如果上百万套民居像那样排开的话,只怕要从渭南一直建到长安去了,难不成让工人们上个工,跑上百里地啊!”
  “呃,这·····”
  李世民愣了愣,脑补了一下那个画面,也确实是个问题,又道,“那你倒是说说,这些房子,它怎么能够解决船厂的资金问题吧!”
  “陛下,咱们可以开放这些样板房给大家体验式居住,然后看市场的反应定价,开启后面即将修建的楼盘的预售啊!相信,等他们体验过之后,一定会有一股抢购潮,就像善阳天上居的别墅一样,卖着卖着,价格就涨了好几倍,但如果,他们提前购买还没建起来的楼房,等一两年之后才入住,那么价格却不会那么高,您说,他们会不会一下子,把剩下的五期的房子全部买完?毕竟,咱们规划模型,可以让他们提前看到修建好之后的样子的。”
  “体验式居住,预售?”
  即便是李世民脑洞比较大,也被孙享福说的有些懵了,然后,孙享福给他细细解释了好半天,他才搞清楚。这些手段是后世房地产公司的常用手段,孙享福那个时代的人,只要看报纸新闻的,基本都知道这个模式。
  就算第一期建好的这六千多套房子价格涨的不离谱,只能卖出七八十万贯的总价的话,那么,整个六期的全部销售出去,那可就是四百多万贯,剔除后面五期可能需要的两三百万贯的建筑成本,最终盈利最少也是一百多万贯。
  关键是,他们能马上到手四百多万贯的现金,不仅可以用来支付船厂所需的资金,还能加快整个小区的建设进度,扩大建筑规模,再开启其它楼盘的建筑,在后世,有很多房地产企业扩张过快,弄到最后根本停不下来,因为一旦停止了,钱回笼不过来,就容易出现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可目前渭南的情况,孙享福根本不怕,因为是独家经营,没有竞争,房子是供不应求的局面。
  “论生发之能,大唐真是无人可与正明你比肩,这件事就依你之法施行,需要朕的什么支持,你尽管说。”
  整个渭南投资项目,李世民都是以土地入股,目前,也没拿到什么分红,反正只要不让他出钱,孙享福怎么玩,他都不会扎心,大致听懂孙享福的意思之后,李世民干脆摆出了一副我以后看你表演的架势。
  “那臣可就跟您说好了,这四十来栋房子,您让朝中的大臣,每人买一套,而且,要在不同的栋数,臣好拿来做广告。”
  “大臣买房子,帮你做广告?”
  李世民去过善阳,早已知道广告这个词的含义了,但还是没有明白孙享福的意思。
  “那个,陛下,您想想看,如果宰相在这样的楼里也有一套房子,那这些工人老百姓要是在这里买了房,岂不是跟宰相做的邻居······”
  孙享福不用往后面多说,李世民秒懂了,他现在理解孙享福刚才所说的,现在定的房价,不代表以后出手出去的房价的意思了,如果能跟宰相做邻居,只怕有很多百姓会头脑发热,咬牙下重注。
  于是,一天以后,报纸上有新消息发布了,标题是‘渭南第一工业小区楼盘火热开售’
  然后,下面的正文一开始,便是一长串大人物的名字,尚书左仆射房玄龄,尚书右仆射李靖,兵部尚书侯君集,抢先购入豪华精壮装房一套,等等等等。
  据报纸上说,这样楼房居住起来,比望江的客房还要舒适,任何有购房意向的人,都可以申请免费体验居住,抢先选房,就有机会跟宰相做邻居,钱不够,不用愁,大唐钱庄提供住房贷款,只需要付两成首付款,剩余的走分期付款,慢慢还就成。
  然后,当天很多工人下班之后,就围聚到了楼盘这边来看房了,他们大多数年收入都在十几贯以上,如果是已经成亲的,两口子都在渭南务工的话,年收入可以达到二三十贯,像这种收入的家庭,只需要三四年的积攒,就能买下一套房,倒是没有被售楼处标出来的价格吓住。
  至于一些熟手技术工匠,或在管理岗位的人,光一个人的年收入就有二三十贯以上,只是在那些房子里看了看之后,他们就准备出手买了,因为,知道房子里这些东西的造价的他们,知道目前这些房子的定价,是非常实在的,基本没有赚大家的钱,甚至是亏本在卖,他们估计,这是朝廷为了解决他们的住房问题,特意给的补贴,毕竟,这么多人要长久的在这里工作,不可能一直都住在那些临时的工棚里。
  精美的模型几乎印在了每个看过它的人的脑海里,几乎所有在样板房里看过的人,都很快的围笼在了售楼部那几个销售员的柜台前,询问他们怎么办理贷款购房,其实去年新农村建设在关中铺开的时候,百姓对于房贷这个问题,就已经不陌生,就是百姓找钱庄借钱买房子,给一点利息而已,而且,钱庄是官府开的,利息低的很。
  只放几个人在这里负责解答工人们的问题,也是孙享福故意的,这会给人一种销售很火爆,迟了就买不上了的错觉,有意向的人太多了,可房子,就这几千套,卖给谁合适?
  这种情况,到第二天报纸的跟进宣传之后,更加的一发不可收拾了,几乎所有在第一天就获准体验居住的工人们,个个都夸这个房子好,他们平时哪里住过望江楼的客房,享受过这么便捷舒适的服务,这些房子里,随时都有暖洋洋的暖气,随时都有可取用的水,厕所虽然在屋里,但冲过之后,几乎没有一点气味。
  不管是洗衣,做饭都非常方便,尤其是精装房,拧开水龙头,放上半浴缸凉水,再把碳炉上烧的一壶开水往里面一兑,人躺在里面泡着,别提有多解乏,还有那种弹力十足的床铺,有带了媳妇一起体验的,晚上没少折腾。
  对于这样家具精美,内置舒适的房子,比村子那些砖瓦房稍微贵一点,他们也觉得能够理解,毕竟,都是工人出生,知道这些东西的造价,都知道这房子货真价实,许多原先只想买一套小些的简装房的,都想咬咬牙,直接买一套精装房,大不了把几年的工钱都砸进去。
  而面对售楼处拥挤的数万个嚷嚷着要买房的工人,售楼员有点难以处理了,便只好暂停服务,将情况往上汇报报,让官府来维持次序,协调解决问题。
  像卖房子这样的小事,自然不需要孙享福这样的高官来具体处理了,未来,这样的情况在渭南新城可能会经常发生,所以,负责处理这件事情的,是去年商科状元高胜,他此前,已经得了孙享福的授意,知道这件事该往什么方向处理。
  “各位请静一静,听我说······”
  高声的实习生制服,以及他胸前别的那个黄金徽章还是挺显眼的,他们自从慰问演出之后,就被留在了渭南,许多工人,都知道他们是朝廷派来负责管理渭南的人,虽然不是官员,但跟官员做的事情是一样的,而且,更加倾向于帮助普通工人解决各种问题,听他们的就对了。
  很快,嚷嚷着买房的工人们就安静了下来,高胜在售楼部要了个凳子,自己站了上去,用尽可能大的声音再度朝工人们道,“大家都看到了,现在建好的房子,只有六千多套,可是,咱们渭南现在有近百万工人,还有全国各地的人在陆续赶来,未来,可能最少都会有一两百万人口,光是你们这些想要买房子的人,现在就有好几万,往后呢!可能是几十万人,上百万人,可房子的数量少,卖谁,不卖呢?”
  他这些话,虽然看上去是想要保证公平,但起到的效果,却是加强工人们的购买欲望,因为,他在帮工人们分析未来的房产市场。
  这时,便有最早一批来看房的工人又开始嚷嚷了,“这还不简单,当然是先到先得啊!”
  高胜朝含笑的那些人摆了摆手,等那些人安静下来了之后又道,“这样的话,你们大家,就没有谁买的到房子了,因为,你们总不能比盖这些楼的工人们来的更早吧!他们也是要买这些房子的。”
  闻言,大家都愣住了,但,他们知道,既然这个高胜代表官府来说话了,那么,官府应该有个可以解决部分问题的办法,不至于让所有人都买不到房。
  见大家似乎接受了这个说法,高胜便又道,“这些房子的造价几何,作为生产建筑材料,在渭南拿工钱的你们,应该都知道,整体造价超过百万贯,除了五百贯一套,卖给有钱人住的豪华精装房能够有一点点利润之外,其余的房子,即便是普通精装房,其定价,也只是成本的七成左右,这是陛下联合渭南投资的股东一起,想要拿他们自己的钱,补贴咱们这些工人兄弟们的。”
  对于高胜的这一说法,工人基本没有质疑,他们在工厂里做工,也不就是光做事了,对于自己做出来的东西,什么造价,什么市价,还是有些了解的。
  更是知道,朝廷建这些楼,用了两万多工人,建了一年多,光是工钱就花出去几十万贯,所以,他们心里顿时就对皇帝,以及渭南的这些股东更加感激了,也打心里愿意服从朝廷接下来售卖这些房子的安排。
  然后,高胜终于讲到到了干货的位置,道,“但是,贴钱帮补大家,会导致后续这些房子的建设进度更慢,应为,陛下和股东们也很难筹措到这么多钱,来补贴大家,所以,为了大家都能尽快的住上房子,陛下和股东们决定,让家里有余财,能够在造价成本上溢价购买这些房屋的人,优先购房。
  当然,所谓的溢价,起初也不会太高,就是成本价以上,一成的价格,两居室的简装房,一百一十贯左右,三居室的,一百五十贯左右,精装房都是三居室,售价则是两百八十贯到三百贯左右,当然,以这个价格购房的人,也未必是要自己有这么多钱,同样只要出两成首付,就能优先与售楼处签订购房合约,拿合约到钱庄办理贷款,钱庄会帮你把剩余的房款支付,你们只需要按月,或者按年,还给钱庄一定的贷款钱就行,可别以为溢价购买会吃亏,以渭南民居的紧俏程度,它的售价在未来肯定还会一路上涨,最先买到房子的人,肯定会赚大了······”


第428章 渭南大势
  渭南的股东们,先期总体投入了将近千万贯的巨资,主要的收益,就在房地产上面,各个工厂的建设投入,都是他们的老板自己掏钱,股东们收他们的地租就好,而且这个地租,前三年,还是免费的,然之后,股东们真正的第一笔收益,就是这些即将盖好的小区,市场,商铺了。
  小区商品房,销售过后,还能赚一些物业服务费用,商铺,则是可以一直源源不断的收取租金,随着第一个楼盘开售,就逐渐到了股东们摘取果实的时候了。
  高胜说的话很在理,工人们进入大集体之后,相互讨论的多,信息也传递的多,见识自然是涨了不少,所以,原本是咬咬牙买房的人,现在,想再咬咬牙,抢先买房了,反正买了,它的价格还会越来越高,说不定到时能赚上一笔。
  当然,他们目前还没有生出炒房的心思,因为,这些房子上市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工人居住的刚需,孙享福已经出台了相关购房政策,每户人家,只能凭户籍购入一套房,再说了,谁知道这房子以后会涨到什么程度,卖了岂不是亏了,毕竟,自己在这做工,是需要地方住的啊!
  “那个李大郎,跟你商量个事,我媳妇在果肉罐头厂做工,我们两人加在一起,一年可以挣三十多贯,想溢价买一套精装三居室,不过,我家就俩孩子,还在村里让我爹娘帮忙照看,三间房,我们两口子住不完,可以先租你们一间,每个月给个两三百钱房租,帮补一下水煤,物业费就成,你答应租,我现在就去选房买上,你看怎么样。”
  说话的这个工人是冶炼厂的班组长贺老实,他每个月工钱就有两贯多,加上媳妇一贯多的月收入,一年实际可以挣四十多贯,即便是买一套价值两百八十贯的精装三居室,加上他们之前的几十贯积蓄做首付,最多供个五六年,就能把房子供完。
  并且,他们家的老两口还不到四十岁,身体比较壮实,在村里种着他们家的永业田,一年除了负担全家人的口粮吃穿,多多少少还有个好十贯八贯的结余,他两口子在渭南做工,工厂里有吃有喝,开销也基本不大,买一套的压力,其实不大。
  而被他拉着说话的李大郎,是他班组的里的一个工人,去年下半年新来的,也是两口子,都在做工,却因为都要住各自的工棚,分开在过,而且,两口子都是拿的新手工资,一个月一贯左右,对于他们来说,买精装房或许有点困难,买简装房,则是可以考虑,然而,如果一个月只花两三百钱,就能先住上精装房的话,对他们来说,简直就太划算了,这样,他们完全可以先租上两年,等后面的房子盖好了再来买,到时候他们手头的积蓄也多了。
  两人几乎一拍即合,都不留在现场继续听高胜的讲解了,就钻到售楼部的销售柜台前道,“小哥,我要溢价买房,买一套精壮三居室,你现在能卖了吗?”
  “呃,能倒是能,你带了户籍吗?还有,你是全款买,还是要办钱庄贷款?办贷款的话,签购房合约之后,你要在十五天之内,找钱庄办完贷款手续,过来缴钱,另外,你买的是精装房,签订合约之后,需要等两个月的装修时间过了之后,才能入住,如果没有问题的话,就可以指着模型选房子了,上面有编号,楼层高的稍微贵一点点······”
  很快,贺老实就选定了房子,在售楼员这里签订了一份合约,按了指印,将自己的不记名现金存票拿出来付了首付自之后,就兴冲冲的拿着合约,往最近的一家钱庄跑去,在渭南,大唐钱庄可是开了有五六家分号,方便所有工人存取。
  贺老实虽然叫老实,可他其实精明的人,要不然,他也不能在一个过百人的生产组中担任班组长,这个时代,根本就不查什么征信,也没有后世贷款审批那一套流程,拿着户籍,购房合同,以及他此前在钱庄的存款本,很快,他就在钱庄柜台办理了贷款,当天下午,贺老实就带着被钱庄戳了个已购房的印章的户籍本,和一张购房款专用存票,来到售楼部的柜台缴款。
  然后,一张由售楼出具的房产证明,便被交到了他手中,售楼员告诉他,两个月以后,他所购买的那栋楼,就会整体装修完毕,到时候,他就可以拿房产证明来售楼部领钥匙,入住了,届时用水,用暖气,以及垃圾清理等物业费用,也会开始收取,目前一应费用定价是每个月两百文。
  买了房子的贺老实很想拉着李大郎去喝顿酒,不过,渭南现在这样的场所不多,死贵死贵的,只能去酒厂打一壶酒,然后,去工地食堂多打几份菜,拿到临时居住的工棚里喝。
  一顿酒之后,他这一套购房运作,就被大家知晓了。
  然之后,售楼部的成交从次日开始猛增,当然,还有比他精细些的,选择先买简装房住几年,以后有钱了,再花钱精装修,他们已经在售楼部打听过了,这房子以后住旧了,是可以再装修的,使用寿命至少是几十年。
  其实一期房溢价销售之后,房款仍然不能回收全部成本,顶多,是将下面一两期楼盘需要的材料工钱凑齐了,然后,高胜要办的第二件事情,就要开始了。
  次日,他再度现身售楼部,告诉了所有想要购房,却发现已经没有房子可购的工人们,皇帝陛下为了让工人们都能买到房子,准备将还没有建好的楼盘预售给大家,大家可以按照模型的原样子选房购买。
  虽然同样是溢价购买者先买,但是买这些房了的人,最快的今年底可以入住,最迟的,也只需要等一两年以后。
  现在买的好处就是,就不用担心以后买不到,还有涨价的问题等等,当然,要不要提前买,选择权在大家,如果大家都买的话,股东们的资金足了,就可以招募更多的人手,以更快的速度修建楼盘,这样,大家也能更快的住进新房子里了。
  然之后,两天之内,第一生活小区的所有房子,全部预售了出去,六期,共三万八千多套,直接给李世民孙享福这些股东账上回款了将近五百万贯,当然,这些钱,其实一直都在钱庄,因为不管是得了钱的船厂,还是提供建筑材料的其它工厂,钱,都是存在钱庄的,工人们也大多有将钱存在钱庄的习惯,这样会更安全。
  所以,钱只是在众人手中打了个滚,变幻了一下主人而已。
  孙享福挪用了一部分房款,支付了船厂的购船款,剩下的,给各个建筑方面的工厂下了材料订单,并且,让建筑工程队扩大招工,年内,至少要将建筑队扩大三倍以上,此外,他还要想办法,将那些外地为渭南提供各种原材料的商人的钱财留下来,所以,在高胜在卖房子的时候,他也在卖,不过,卖的是大仓储。
  地产经济,有地就是王道,孙享福将各地提供木料,陶土,食品原料等等的商人们召集到了一起,向他们兜售起了渭南的仓库。
  “你们别看现在你们的货物送到渭南来,就马上可以销售出去,那是因为渭南这边新立,各种原材料缺口比较大,而且,水路船运还不够发达,有些商人的东西,还不能快速转运过来,等再过一段时间,各种建设逐渐完备,船厂大量出货之后,沿运河,沿长江流域,各处的商贾,都能将自己的产出拉到渭南来卖的时候,你们觉得,你们的竞争力在那?咱们的工厂,可不会只购买你们手上的东西,肯定会在中间挑选物美价廉的材料购买。”
  众多商人被孙享福这套说词问的一愣,这还真是个问题。
  不过,商人都是精明的,很快,他们就想通了一些事情,既然孙享福将他们这些人召集过来,还出言点醒了他们,那么,肯定有一些能够使大家双赢的办法。
  其中,木材商人章江道,“孙都督定然是有妙策,可以解决这个问题的,我等若有什么用的着的地方,孙都督尽可吩咐。”
  话说的很客套,倒是给了孙享福一个接着说下去的台阶,笑着接过话道,“你们此前往来渭南做生意,其实已经赚到了一些资本,却为何没有抢先在渭南建立仓储呢?
  要知道,一但你们有了仓储,就能够将更多的货物囤积在这里,随时满足各个工厂的需求,这岂不是提升你们很多的竞争力?
  另外,你们还可以直接守在码头,吃下那些后来的商人零零散散拉过来的货物,囤积在仓库,然后大批量的销售给各大工厂,保持住你们的供货优势,还能在中间赚一些差价,岂不是妙哉?”
  目前的情况就是,浙西商人的东西一拉到渭南来,就直接进了各大工厂的仓库,结了账,他们将一部分钱存在钱庄,还有一部分钱,拿回去用作成本,总的来说,运作还算正常,不过,他们赚的那部分钱,没有投资出来,长此以往,会累积的越来越多,对于流通不利。
  孙享福用这个他们心动的条件为诱饵,就是为了让他们把钱花出来,搞活市场,同时,也相应提升一些他们的竞争力,让各大工厂运作起来更省力。
  仓储就不可能是小打小闹的,做小了,屯不下多少东西,做大,那么,造价就高了,它不仅会让这些商人把赚到的钱花出来,还会让他们欠下钱庄一笔贷款,然而,为了自己的生意能够更加长久,好做,他们又非常有必要建立这个仓储,所以,孙享福接下来,又帮股东们回笼了上百万贯的资金。
  加速资金的滚动,朝廷的税收会猛增,钱还是那么多钱,在所以人手里滚动几圈之后,就能变出很多东西来,真正消耗的,只是一些天生地长的资源,以及过期就会作废的劳动力。
  而随着春耕的结束,法部的官员将各种大唐日报上的信息宣读给了全国各地的百姓们知道以后,三四月的时候,各地出现了一次到渭南打工的大浪潮,在劳动保障处跟各大工厂签订劳动协议的工人,很快就突破了一百万,每天还在以几百,过千人的速度增加。


第429章 打工的人们
  四月下旬,山南道,岳州,距洞庭湖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子。
  擅长打造小渔船的村民宋涛将自己一整套的造船工具,都送给了同村的半大小子宋小鱼,锁好自己家的小木屋之后,他便背着上了行囊,手握一张昨天花了一百文才买来的船票,往岳州码头赶去。
  “涛哥,你去了渭南,每个月真的能挣到一贯钱吗?”
  天刚蒙蒙亮,就跑来门口等着了,见到宋涛出来,宋小鱼一屁股就从地上跳了起来,一边接过宋涛的行囊,一边伸着脖子问道。
  宋涛没有阻止想要帮忙的宋小鱼,将自己其中一个包袱分到他手上后笑着道,“不是一贯钱,是几贯钱,读报的法官不是说了么,像我这样可以独立造船的熟手船工,渭南现在奇缺,月薪酬至少是两贯起,在船厂表现的好的话,可以带一个小组,每个月拿三五贯的工钱都不在话下。
  当然,钱不钱的,其实是次要,前两天我去码头上看了那些关中来的大船,那才真的叫船,我这辈子,要是能造出一条像那样的大船,就是死在渭南,也值了。”
  “码头上的船,比以前在长江里跑的那些楼船还大么?”
  宋小鱼平时要帮父亲在田地里干活,可没有机会跑到几十里外的新码头玩耍,也就这阵子听下乡来宣讲律法,读报纸的实习法官说,码头上有关中造的新式水轮船停靠,可以逆水行船,还能拉上万石货物往返关中,百姓们有需要买卖的,可以去码头上交易。
  “大的多了,船舷很高,上面有很多大帆,还有几个很大的风车,可是没有船桨,具体是怎么让船在逆水的时候行走的,我也不知道,听说最大的船,可以载货三万石的同时,载客上百人。”
  其实,大水轮船除了风力齿轮推动螺旋桨之外,还有人力,或者牲畜拉动齿轮盘带动螺旋桨的功能,不过那些设置,都在船身内部,外人看不到,它之所以能载重三万石还能逆水行船,是因为它有多个螺旋桨,不管是顺风,还是逆风,只要有风推动风车转动,就能带动船底的螺旋桨转动,顺风的时候用正螺旋桨,逆风的时候,用反螺旋桨就行。
  三万石的载重,在后世来说并不算什么,还不到两千吨,很多渔船,都可以达到这个载重,但在这个时期,简直是让所有造船人仰望的存在,所以,宋小鱼决定,要将宋涛一直送到码头,顺道见识见识那样的大船。
  两人一路走着,一路聊着,直到正午十分,走了差不多两个时辰,才终于抵达了码头,并且,看到了很多背着包袱行囊的人,正在登船,今天是起航的日子,看来,和宋涛有同样想法人不少。
  宋小鱼被眼前的这艘大船震惊了,他经过了检票人员的同意之后,他获得了上船观看一下的机会,登船之后,他觉得这船那那都稀奇,难怪宋涛的梦想,就是制造这样的一艘大船。
  此时,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和宋涛一起,搭上这条船去渭南,在渭南学习更先进的造船技术,不过,在宋涛的劝说下,他最终还是回到了村子,因为,他不能在没有获得爹娘准许的情况下,就离家出走。
  踏上返程的宋小鱼决定以后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