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农圣-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当组成这个群体的人的身份地位,不是谁谁谁能够轻易招惹的起的时候,像虞世南担忧的那种事情,就不存在了。
孙享福也是在用一种迂回的手段,促成这个事情,先让它成立,然后,再慢慢的进行演变,于是,两口子便在床榻之上,将一整个推动女子为官的计划完善起来。
次日,慰问,视察继续,杜正伦和马周引着皇帝和众臣看了整个渭南的规划发展图,这是马周在经过孙享福的指点之后,重新完善的。
对于这座没有城墙,未来会无限对外扩张的城市,在看过了新完成的这一版图纸之后,李世民和众位大臣们才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
初步建成后的渭南,将完全能满足百万级别人口的生产生活,在各个工厂中间,会穿插着数十个居住区,居住区有整天都会营业的菜市场,酒楼,客栈,商铺,全天候为百姓服务的医院,治安署等。
如果国家,或者市场上有需求,这里将是一个不夜城,就是说,它具备一天十二个时辰,都保持生产状态的能力。
而沿渭河的超大码头,十多条通往关中各个方向的水泥大马路,能让它的货物集散相当方便,各种原材料从天南地北拉到这里之后,都能很快的变成商品拉出去。
按照预计的建设进度,在明年,比较重要的一些工厂,就都能开工营业,后年,大部份工厂会落实建设,大后年,配套的生活设施以及从初期入驻的工厂就能全部落成开张,初步形成规模集群。
也就是说,加上已经过去的今年,这座工业新城要经过四年的建设,才敢说初步形成,而对于这座以工业为主的城市的未来,大家竟然都看不到底。
“未来,它将是我大唐发展的重中之重,只要它在正常的运转,那么,大唐就将无敌于全世界。”
马周引用孙享福最初做渭南新城计划的时候,所说的豪言壮语作为结束语道。
他的这番话讲的众位大臣们是热血沸腾,从煤炭和冶炼厂的冰山一角,他们就看到了这个城市发展起来之后的犀利之处,更加别说,图纸上,上百个工厂全部开动之后的情景了。
大唐的未来可期,是朝臣们现在一致达成的共识,有了这个好的共识,李世民办起事情来就轻松的多了,历史上,他就能做到内部海清河晏,外部四方来贺,何况是有了这么多助力加成的情况下。
所以,商议完一些渭南今后的管理工作后,晚上慰问演出开始的时候,李世民的兴致非常高,和许多大臣们起哄,让孙享福也上台表演歌舞,君臣同乐。
今天正好是船厂和木工厂的专场,孙享福就上台唱了一首乐师们之前有排,但是会由张阿宝来演唱的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倒是获得了所有人的一致好评,赞他歌艺不减当年。
不过,朝堂上的大臣们可不能一直泡在工地,当晚的慰问演出后,李世民就定下了次日返回长安的行程了,因为另一件事情需要大臣们去办了,从善阳那边押送过来的十余万户高句丽俘虏要到了,朝廷要做好安置工作,这方面李世民再度点了长孙无忌和孙享福两人来负责,这一年到头,净给孙享福额外加派任务,李世民已然是不怕把他累死的节奏。
第408章 经济制裁
对于高句丽迁移过来的百姓,孙享福早有安排,所以,事到临头的时候,一点也不慌乱,那些因为置换土地而搬空的民居,正好派上了用场,里面一应农具,各种生活物质还算齐全,比之他们在高句丽的时候,并不差。
在得知每户将分到八十亩上田,并且开春以后,还能领到高产的粮种的时候,这些人顿时就忘记了赶路的辛苦和疲惫,汉化比较严重的他们,其实并不在乎统治他们的是谁,关中再怎么地,也比苦寒的东北富庶,舒适的多。
将这些高句丽百姓分散在各个村落之后,孙享福让各县的里正轮流带着他们去长安周边的新农村参观,并且告诉他们,只要将自家的地种好,完成朝廷并不算高的税额,那么,未来一两年内,他们所在的村子,也都将全部换成这样的好房子。
对于孙享福的一系列安置百姓的方案,长孙无忌大呼绝妙,他想象中高句丽百姓可能会出现的各种不适应,居然都没有出现,可见,不管是哪里的百姓,只要让他们看到了希望,他们都是能变的比较听话的。
在孙享福忙着逐村逐户的安置这些新迁之民的时候,虞秀儿也在忙活着她与孙享福商量好的计策。
这几天出入皇宫见了几次长孙皇后,与各家的贵妇们频频聚会,终于,在时间进入腊月,孙享福做完安置工作返家的时候,得到了好消息。
“夫君,各家的夫人,已经成功的说服了他们的夫君,此时,夫君再在朝堂上提出让女子为官的建议,赞同的朝臣至少能达到八九成。”
“如此,此事可成矣。”
经过了半个多月的安置工作后,孙享福终于回府,明日上朝,他就准备把这事情拿出来说。
然之后,他就看到了虞秀儿跑到书房去写写画画了。
“那个,春桃,快来帮为夫我按按脑袋,红梅,端些吃食过来,让为夫解解嘴馋,这几天在外头可是受了不少苦。”
当大妇突然变的没有那么可爱的时候,两个小妾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春桃和红梅为了要一个自己的孩子,现在对孙享福可是百依百顺,不一会,孙享福的疲劳,便消散一空了。
“你们两个要是像秀儿一样生了孩子,是不是也不会再这般伺候为夫了。”
“那也得等我们生了孩子之后才知道。”
“你们变的越发精明了,欢欢和乐乐呢!让喜娘她们抱来我看看。”
“两个小家伙天天吃饱了就睡,睡醒了就吃,现在都长成大胖子了。”
“奶娃子就是要胖,等抽条的时候,就瘦下来了。”
不一会,孙幸福就逗起孩子玩耍起来,只是,这种闲话家常,逗子为乐的日子,他注定过不长,皇宫里,有荆襄那边传来的新情况,李世民又准备召集大家议事了。
荆州豪强对于新政的抵触情绪很大,不仅阻挠实施,还养匪自重,劫掠官船,破坏武士彟的迁民计划,他们敢这么猖狂的原因,自然是李世民将原本镇守这里的水军调往了莱州,而荆州的府兵,也大多被调到了关中冬训,准备明年出征高句丽,武士彟手上基本无兵可用。
晚饭时分,李世民在御书房设了酒宴招待与他商议了一下午军国大事的房玄龄,李靖等人,孙享福也在接到了他的传召之后,赶了过来。
“正明可有解荆襄水匪横行之策?”
在孙享福看过武士彟的奏报之后,李世民问道。
其实,他拿这个事情来问孙享福,就是不想用战争来解决荆襄的问题,他知道哪些水匪落草的根本原因,而历史上,武士彟就是贞观六年,在荆州打击豪强,“宽力役之事,急农桑之业”,帮李世民解决了这个问题,才取得了他在贞观朝最大的政绩。
不过,那是在大唐并没有外战争,武士彟手上有兵可用的情况下落实的。
现在的情况可不一样了,李世民的改革,比历史上猛的多,而荆襄之地,自汉末以来,就是世家豪强把持的重地,其周边地区水道密布,湖区纵横,此前有水军在这里镇着还好,至少,表面上不能显得太乱,现在,水军被撤走了,那些地方豪强便再不需要保持什么表面上的克制,争相壮大自身,致使这边的情况,比历史上还要严重的多,被逼落草的当地百姓高达万户。
而且,这些落了草的百姓,玩脑子玩不过那些豪强,总是被他们利用,达成自己的目的,这次,就是其中一股比较大的水匪,劫了武士彟好不容易说服,从湘西地区迁出来的一股苗民,目前他无兵可用,无法武力解决这件事情,又因为某些顾忌,不想自己冒头,便将事情推给了朝廷。
孙享福将奏报放下,在脑海稍微分析了一下才道,“陛下,水匪之所以落草,是因为日子过不下去,是谁让他们的日子过不下去的呢?地方豪强。
江汉平土地肥沃,水资源充沛,田地产出大,这些豪强在当地霸占的土地越多,累积的财富就越多,而想要不断的扩张,他们就要向平民百姓下手。
臣此前主管土地置换,就发现了山南道的一些问题,以五姓七家的实力,在整个山南道地区掌握的土地,居然连一百万亩都不到,可见,这些荆州豪强,已将当地经营的铁板一块,连五姓七家,也不太插的进去手。”
孙享福说到这里,稍作停顿,房玄龄则是接过话头道,“正明所言,乃是实情。
以蔡,黄,蒯,邓,刘等荆州氏族为首的团体,自汉末时期开始,就把持荆襄之地,他们与五姓七家向外发展不同,俱都抱守一地,像蔡州和黄州,户册之上,几乎无有他姓之人,朝廷派不派官,两地都在蔡黄两族的掌控之下,任谁,也难以改变。”
地方豪强发展到这样的程度,其根基已成,再想彻底拔除就难了,五姓七家,就是先达到了这样的程度,之后经过了很长时间的累积,才开始开始走上扩张之路,你要想消灭他们,就必须铲除他们的根基,可是,你能把一郡之地的百姓全部都杀了?
这样做,会给朝廷带来巨大的损失,但你要是不管他们,他们又一直在国家的内部,利用自己累积的能量,剥削别人,吸食一些本应该属于国家的利益,用毒瘤来称呼他们,最恰当不过了。
“有何策可治之?”李世民皱着眉头问道。
孙享福在房玄龄讲荆襄之地的情况的时候,脑子里已经在飞快的想办法,在以往的农耕社会,地方豪强想要发展,几乎只有兼并土地这一条路可以走,然而,现在却不一样了,因为,大唐即将走上工业的道路,而且,不缺土地,只缺劳力,那么,对付这些豪强的办法,就有很多了。
“陛下,这些抱团而守的地方豪强看似强大,却也不是没有办法治他们。”
李世民闻言一喜,道,“正明快请道来。”
“他们不是死守着土地不放么?咱们让他们的土地,变的不值钱就好了。”
“具体如何操作?”
孙享福答道,“既然陛下问计与臣,其实就是不想出兵剿灭那些水匪,想来是他们作恶不算大,还不至于要出大军剿杀的程度,臣以为,应该遣使前往招降。”
“招降他们,就能解决那些地方豪强?”
“招降他们只是第一步,臣想将这些善于水上行船的人组织起来,成立一个长江水路转运公司,承担起大唐南北货物流通的重任。”
“长江水路转运公司?”
“是的,这是一个专门靠跑船,运货来盈利的产业,您想想看,等渭南的那些工厂投产之后,每年,甚至每天,都要生产出很多商品出来,这些商品需要很多的原材料,制作出来的成品,又需要很大的市场才能将其消化掉,这就需要很大一条沟通提供原材料,和承当商品输出的运输线,所以,即便是没有水匪这档子事情,未来,朝廷也是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的。”
产出了东西,你就得想办法将其卖出去,渭南的工业化,想要带动全国,就必须与全国的市场,有一个更便捷,快速的沟通渠道,在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水路交通是第一选择。
“你说的有理,可这个水运公司,就能让那些地方豪强的土地变的不值钱吗?”
见李世民还没有吃透,孙享福再度解释道,“其实,当从事工业,商业,赚到的钱,比从事农业赚到的钱更多的时候,全国所有的土地,都会变的不那么值钱。
而当这些接受了朝廷的招降,开始跑船的人,比那些抱守一地种田的氏族百姓还要富有的时候,他们就不会再满足于抱守一地了,首先内部就会起纷争。
当然,如果他们不搞事,能甘心一直过以往那种自给自足的生活,让他们就只是过贫穷些的日子,也不会影响到别人。
而如果他们不听话,以当下朝廷能掌握的东西,让他们变的更穷,直至内部分裂,其实也很简单。
打个比方,今年他们的田地里种粮食,陛下,您只需要下一道命令,让产量多的地区,再运一些粮食到当地低价出售,就让他们的粮食就会完全卖不出去,得不到钱财,他们就会很快变的贫穷起来,因为,他们需要盐,铁等许多其它方面的生活物质,这些东西,他们都需要钱来买。
臣管这个,叫经济制裁,以后,遇到这种不听话的地方豪强,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整治他们。”
“经济制裁,此策,此策······”
李世民很想说一个损字的,但又觉得不恰当,因为,这可是他将来要拿来对付别人的一种手段,可要说妙吧!它又实在有些损。
这就跟此前在洪州爆发的粮食价格战一样,用粮食,直接冲击市场,而且,当朝廷掌握的物资多了之后,都不需要像之前一样玩虚的了,你种桑麻,我用十倍的桑麻,压低价格卖,让你的桑麻卖不出去,你种粮食,我用十倍的粮食,让你的粮食卖不出去,你既然敢不听朝廷的话,就别怪朝廷对你使手段。
“陛下,以臣之见,可派正明为使,去荆襄招降那些水匪,至于这个长江水路转运公司嘛!如果真的能开设起来的话,臣也打算入一股。”
此前好多的生意,房玄龄都没有参与进来,这次,他可不能错过机会,如果这个水路转运公司有沟通天下货物的能力,那么,它必将是个能够赚大钱的行当。
正当孙享福准备客套一下,然后顺势答应下来的时候,李世民急忙插话道,“皇家不要多,占七成就好,剩下的,正明你们几个看着分吧!”
闻言,孙享福很想捂额头,都七成了,还不要多?您知道七成的份子,需要出多少钱吗?
第409章 妖孽般的武媚娘
陪着孩子过第一个新年的愿望落空,孙享福领着二百护卫快马下洛阳,在溪村歇息了一天之后,又冒雪往荆州赶去。
等在荆州城内具体的了解了各方面情况,联系上其中一些愿意接受招安的水匪头领的时候,已经是腊月下旬了。
码头之上,武士彟有些担忧的看了看孙享福带着的人手道,“正明就带二百人去见他们,只怕不是很妥当。”
孙享福笑了笑道,“无妨,总要让他们看到朝廷的诚意才好。另外,还请您尽快将山南道地区的田亩图册汇总,我回长安之前,也好给您做个全面的规划。”
这个时期的荆襄之地,可以说,成也在水,败也在水,有丰富的水系支撑,这里的农田几乎不愁灌溉,土地从不缺肥力。
可一旦上游来水多些,甚至只要本地降雨多些,这里的洪涝灾害,就会毁掉大部分农田。
直到后世的三峡大坝修筑好以后,这片地区的水患情况才稍微好些,但依然存在,因为整个云梦泽地区,洞庭湖区,大小的水泊太多了,随便找块地,挖三尺深便能出水。
孙享福是大致知道这一地区的农业历史的,从水稻逐渐普及开始,这里的百姓就开始摸索出了一套防御水灾,合理的利用水资源,种植水稻的农业技术,在后世,称之为‘筑垸成田’。
孙享福经历过三峡大坝还没有修好的一段时期,那时候人们都还是靠修堤筑垸,来保证当地的农业生产,大家有一句口头语,叫‘水进人退,水退人进’以当地略温的气候条件,只要洪水不长期淹没农田,百姓们总能种植一些农作物来维生。
明清时期所谓的‘湖广熟,天下足’便是建立在‘筑垸’工程大成之后,那时,整个荆襄地区,堤垸多者五六十,少者三四十,每垸大者六十七里,小者二三十里,足有五百多个垸,几乎所有滨湖之地,尽皆筑垸为田,遍布周边八百里之地。
然而,在初唐时期,水稻都还没有普及,就更加别提所谓的筑垸了,将整个荆襄地区的筑垸工程完成,那可是集合了宋,明,清三朝人,近千年的努力才做到的,孙享福可不会自以为是的现在就来上马这个浩大的工程,虽然弄好了之后,这里一年的粮产,就足够人口稀薄的大唐百姓吃十几年的,但那不现实。
他只能在现有劳动力允许的情况下,给武士彟一些建议,择少量优质,能起到治水作用的地区筑垸成田,大规模的筑垸,那也是在将当地豪强打散之后,看情况再决定要不要做。
武士彟将孙享福送至船头后才道,“此事,老夫一早就交办下去了,这几日各州县,就应该能将地图陆续送来,另外,荆州之害,在豪强,豪强不灭,地方迟早还是要出问题,正明若是有其它计划,老夫也好早做准备。”
孙享福闻言,想了想才道,“整个山南道,除了几大氏族掌控的州县之外,在册的普通百姓,还不到三十万户,其实要处理起来,也简单。应公可以允许那几大氏族控制的州县,以及附近州县的百姓,出售自己手中的永业田给他们几大家,而后,将这些没有田地的百姓全部以雇工的形式,招募,迁居到洪湖,监利等水患频发的区域,按照我所授之法,筑垸,开新田,种植占城稻。”
地方豪强不是想玩土地兼并么?我直接卖给你土地,大唐现在别的不多,就是他么土地多,把土地卖给你,我把人口迁走,看你种不种的过来。
而且,等这些原本处于湖区边缘的沃土筑垸成功之后,产出的粮食,是原本那些土地的两三倍还多,这就会让那些豪强手中的粮食大幅度贬值,到那个时候他们就会发现,自己手中掌握的土地,就是个鸡肋,种之,收获不大,弃之,又十分可惜。
而这些卖了土地给他们的平民百姓,首先就会得到一笔不菲的购地款,又会因为给朝廷打工,而拥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不说直接奔小康,起码完成了自耕农到工农的转变,以后,他们是可以随时转行去做工商业的。
大唐现在缺的,就是工商业方面的人手,几十万工人,渭南其实就可以直接消化掉,到时候他们是继续种地也好,是去渭南打工也好,都比抱守一地的氏族家的百姓富裕,就跟后世南下打工的民工,混的差些的,也比窝在家种田好,混的好些的,那就前途无量了。
“行,老夫就按照这些日子跟你商议出来的办法做准备工作,等你和那些水匪谈妥了之后,就开始全面实行。”
和武士彟交待好之后,孙享福便与之拱手告别,待得武士彟下船,船工们便起了锚,大船开始顺着江流,往洞庭湖区而去。
船仓之中,侍卫一早摆放在案几上的点心不知何时,少了几块,孙享福也没在意,见笔墨纸砚都有,便提笔将自己能够想到的一些筑垸时能够用的上的铲土车,吊机等画下来,回头,让武士彟找工匠打造。
“孙叔叔,你画的是些什么啊!媚娘怎么看不懂。”
一个怯生生的声音,硬是把孙享福吓了一跳,转头看去,一个小丫头不知何时站在了他的桌案旁,不是武士彟的二女武媚娘又是谁。
“小媚娘,你怎么到船上来了?”
这几日在荆州都督府,孙享福也见过她几面,没想到小丫头还记得两年前自己给她送见面礼的事情,这几日倒是好生与之玩耍亲近了一番,当然,身上的零食饰物,又被她讨要去了不少,然而,武士彟是知道孙享福要去办什么事的,绝不可能让自己才五六岁大的女儿跟着赴险,而且还是在他不知情的情况下。
“哥哥他们欺负媚娘,不跟媚娘玩,还把你送给媚娘的跳棋抢走了······”
即便是这丫头长大以后可能非常强,但此时,她还是六岁左右的小女孩,受了委屈之后,那种嘟着嘴,眼泪婆娑的求抱抱的表情,让孙享福都不好意思继续审问她了。
孙享福送给她的跳棋,可是不同颜色的琉璃珠子制作的,虽然成本不值几文钱,但是放到市面上,那可是价值千贯的宝贝物件,武元庆,武元爽之辈,自见到这样的宝物,自然会起贪心,倒是孙享福送东西的时候,考虑不周了。
“好了好了,媚娘乖,不哭了,告诉孙叔叔,你是怎么避过船上的侍卫,到这船仓里来的?”
被孙享福抱在怀中摸了摸头,武媚娘马上就停止了哭泣,一脸笑意道,“那些侍卫叔叔好傻哟,眼睛只知道看远方,媚儿紧跟着最后一个人侍卫走,他回头了三次,都没有看到我。”
闻言,孙享福哑然,这小丫头才五六岁而已,就知道利用侍卫的视线死角了,以她的身高,还不到侍卫们的大腿高,居然被她一路混上船了。
“那你是怎么从城里来到码头的呢?”
“我跟爹爹的侍卫说,要和爹爹一起到码头送你,侍卫叔叔怕冻着我,就用自己的披风把我包着,一路把我背过来的。”
孙享福都不用细想就知道,让那个侍卫用披风将自己包住,也是武媚娘给那个侍卫出的主意,小小年纪竟然用脑如斯,真是只能用恐怖来形容了。
“那如果,我现在要船家掉头,把你送回码头去,你会怎么办?”
武媚娘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被拆穿了,却一点也不担心道,“冬日里刮北风,顺江直下的船会走的很快,孙叔叔别看现在只走了一个时辰左右,想要把船逆风逆水再撑回荆州去的话,只怕要一天以上的时间,这会耽误您办事的,另外,就算您把我送回去了,一定也会跟我爹爹讲清楚缘由,那么,大哥就该把我的琉璃跳棋还给我了。”
“你,你这样的聪明,怎么会被你大哥二哥那样的傻子欺负?”孙享福简直是服了,五体投地的那种服,这哪里像个六岁的孩子,只怕六十岁的人,也没几个比她精的。
“哎,聪明人不怕聪明人,就怕傻子,他们从来都不跟我斗智慧的。”
看着一个小大人模样的丫头在自己面前叹气自夸,又一脸无奈的模样,孙享福简直是哭笑不得。
不过,既然这小丫头这么聪明,让她跟着,倒不会成为自己的累赘,笑了笑又道,“你知道孙叔叔这次去洞庭湖,是招降水匪去的么?”
“知道,爹爹和娘亲说过,孙叔叔之才,大唐罕有,朝廷这次派你出马,荆襄之忧可解也。”
好吧!本来孙享福还想问问这小丫头,可有什么好计策的,却被人家一句话给堵了回来,你是大唐罕有之才,好意思问人家一个小姑娘,怎么招降水匪么?
“那个媚娘啊!平时你爹爹都是怎么教育你的,孙叔叔现在也有两个孩子,想把他们也教的像你一样聪明。”
闻言,武媚娘有些得意道,“爹爹没有教啊!认字都是媚娘自己跟着夫子学的哩,哥哥他们到现在连论语都不会背,媚娘每次在爹爹面前背诵,爹爹就会气的责罚他们······”
这算什么?以报复为目的学习么?
这一套刺激学习的方法,别人可真是模仿不来啊!
在此之前,他是不怎么相信世界上有天才的,可现在,他完全信了,历史上这丫头能做女帝,不是偶然的,待得她心智更加成熟的时候,这天下还真的没有人能压的住她。
第410章 无知的百姓
顺水行船的速度真的很快,不到一天时间,三艘官船便已经到了洞庭湖区,这里属于山南道岳州治下,这你水域宽广,人口并不多,小股的水匪一旦在湖区落了草,不出动大军,是很难找到他们的踪迹的。
好在之前一段时间武士彟已经派人跟他们联系过了,靠岸歇息了一夜之后,次日一大早,便有从湖区里面驶来的小渔船找上了他们,张轲按照约定好的切口,与船夫进行沟通之后,三艘大官船,便跟着那艘小渔船开始在洞庭湖里撑行。
又走了大半天时间,才算是到了地方,靠岸的位置是一处比较隐秘的湖坳,即便是张轲手上有望远镜,没有这艘小船的带领,也很难发现这处地方。
湖坳的岸边停了不少渔船,但都不大,未必经的起长江里的风浪,可见这些有意接受招安的水匪,并不是很专业。
“都督,到了。”
外头冷风大,孙享福没事不会跑出来吹风,张轲过来通传之后,他才穿上棉袄,牵着武媚娘一起出了船舱。
岸上的树林里,一高一矮两个皮肤黝黑的汉子看到官船上的人并没有恶行恶相的兵痞样子,顿时松了一口气,其中矮个的汉子开口道,“大哥,这个当官的来谈招安的事情,还带着一个小女娃来,可见并没有跟咱们动刀兵的意思,林子里埋伏的那些兄弟们,差不多可以撤了,免得引起什么误会。”
孙享福怎么也想不到武媚娘的出场是有特效的,瞬间就降低了水匪们的戒心,抱着小丫头,紧跟着张轲等人从跳板上登岸之后,便随着引路的人,往山坡上的黄泥巴路上走去,不一会,众人便看到了一些临时搭建的窝棚,同时,那一高一矮两个黑皮肤汉子,也领着一两百号寨丁迎了出来。
“你们,就是在这样的窝棚里度日的?”
孙享福都没有问那些迎上来的人的姓名,便先指着那些泥巴桔梗糊成的棚子道。
“你们这些当官的,住贯了雕龙画凤的豪宅,自然是看不得我们这些苦哈哈的窝棚了。”
为首的高个汉子见了孙享福这幅模样,语气略带酸味的道。
“呵呵,这位大哥,想来你是误会了,几年前,我还没有做官的时候,住的房子,未必比你们的好,我说你们住的差,可不是嫌弃你们,而是说,你们怎么宁肯在这里过这么艰苦的生活,也不愿意让朝廷帮你们想办法,改善你们的生活呢!”
刚才的那句话,就是孙享福开始忽悠模式的一干扣子,这个水匪头子很上道,让孙享福毫无难度的将话题打开了。
“朝廷,朝廷能管的到我们这些庶民?”
那大汉听了孙享福的话,面色稍微和善了些,只是他心里对于官府的人,早已有了成见,除了收税的时候官府会找上他们,其它时候,可是懒得管他们死活的。
“以前或许不怎么管,现在,却是肯定会管,这不,陛下就派了本官来解决你们的问题了。”
“你,你是皇帝派来的?”
大汉虽然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也知道,这些当官的口中说的陛下,是指皇帝的意思,然而,以他们的信息闭塞程度,显然是不可能知道朝廷往荆州派钦差的事情的。
“正是,本官安北大都督,农部尚书孙正明,除了能管安北大都护府的所有事情之外,还管天下老百姓种田的事情。”
对于孙享福报出来的这一串官职头衔,大汉显然是听过不少,毕竟,报纸早就已经问世了,孙享福曾多次在全国范围散播过一些关于安北大都护府的消息,那个时候,他们还没有在这里落草,肯定听到过一些传言。
“朝,朝廷派了你这么大的官来处理我们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