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越沧海(无财)-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耄韭砬蛟谕獠哂Γ苑滥咸凭┙怠A较嗯浜现拢币贡隳孟铝顺V莩恰

南唐国皇长子李弘冀在城破之时,万念俱灰,知道他自己就算逃回金陵,这辈子政治生命也算完了。与其将来被皇叔李景遂消遣,不如图个痛快。这般考虑之下,刚愎自用的李弘冀选择了亲率亲兵与吴越军巷战冲杀,最后伤重力竭、被吴越人以弓弩攒射、身中十余箭,最终凭借最后一点力气拔剑自刎而死。

于是,常州城就在广顺三年十月中旬,落入了吴越手中,这一年的战争版图,在这一刻被封印定格起来,进入了一个相对平衡的时期。

……

在常州最终被钱惟昱拿下、南唐皇长子李弘冀兵败自刎之后,南唐皇帝李璟终于是支撑不住打击,重病了一场,命皇太弟李景遂暂时监国。消息传到杭州之后,钱惟昱的王叔钱弘俶也是心中难得地萌发了一股野心。

南唐、以及南唐之前的杨吴,可是与吴越对峙了五十年的宿敌了,只不过此前一直局限于敌强我弱的形势、吴越的州郡人口各项体量都只有南唐的一半甚至更少,所以只能常年仗着自己内部稳定采取守势罢了。纵然在武肃王、忠献王两朝时,与南唐有过多次交战,但是每次也都只是追求攻占南唐那么两三个州的土地、改善吴越的防御态势而已,从没想过可以灭亡南唐。

如今,随着建州、赣南被吴越夺取,淮南十四州土地中有三分之一落入后周手中、湖南广西全境分别被武平军节度使和南汉夺占。南唐的领土缩水到了27州的历史最低谷。

而吴越国的领土,在忠献王、也就是钱惟昱的老爹钱弘佐薨逝的时候,是另有两浙全境和前闽国四州、总计17州、80余万户;忠逊王钱弘倧任期内因为吴越国短暂地联合南唐攻打南汉、夺取了潮汕地区的潮州、循州、敬州,领土扩大到20州、97万户。

现如今,随着广顺二年到广顺三年这一波的南方势力大洗牌,常、宣、歙、婺、信、建、虔、吉足足八州之地,从南唐身上被剐下来,成为了吴越的领土。虽然这些领土还没有被吴越充分消化掌握、也没有经过开仓放粮收买人心、齐民编户丈量田亩等统治措施,还无法成为心悦诚服的核心领地。

但是,至少从纸面上来看,如今的吴越领土疆域已经达到了28州的历史巅峰。而且因为吴越最近这几年来本土巩固无战乱、民众粮食供给充足、人口自然增长较快。每年都有百分之三四的高速净增长,再加上战乱流民的流入和新占八州的人口。到了广顺三年十月,吴越国初步估算户口总数达到了惊人的146万户、820万人口!

而此时,仅拥有27州的南唐,户口总数衰减到了119万户、670余万人口,这还没算淮南地区那些成为了“白甲军”或者因为后周军祸害而逃亡的人口。

这是吴越历史上,第一次在国力各个方面都实现对南唐反超的时刻!

为此,钱弘俶再一次召集外放各镇的宗室将帅回杭州,想要探讨一番下一阶段对南唐的国策——究竟是否应当趁着这个时机,对南唐一鼓作气、直捣心腹、从常州、宣州猛攻金陵城,与北面的后周一起,共灭南唐!

钱惟昱的辖区,如今包括了常州、宣州。距离金陵城,最近的前沿只有200里的路程,在这个问题上,钱惟昱自然是最有发言权的了,所以,他自然也在王叔钱弘俶的召见之列,而且他的意见,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

。。。

第174章殖民冲绳

在常州城破之后、接到王叔钱弘俶召他回杭州议事之前的这几天时间里,钱惟昱原本正在忙着开拓小琉球殖民地、大规模种植竹蔗、以便两年内可以大范围推广镇海军霜糖产业链的事情。

自从六七月间,钱惟昱打着为大周后治病求药的幌子、诈称从东海三万里外的岛夷之国“夏威夷”弄来了霜糖,并且在江东地区甚至汴京分批逐次试销以来,霜糖这种物以稀为贵的产物市场反响很是良好。自那以后,在这个秋天,钱惟昱的工作重心之一,便是谋划开拓气候雨水、土壤海拔均适合大规模种植竹蔗的殖民地。

只不过以他如今的身份,自然是不比三五年前了,而且数年来,以钱惟昱麾下御用商会和蒋氏商会为首的海商船队们,对于中近程的地理发现和探索航行也已经不陌生。所以仅仅是在提出了让船队“沿着日本九州岛与大琉球岛之间的连线航线,撒网搜索、注明这一海域的全部小琉球岛屿,并勘察其水土气候”的指导性命令之后,这桩活计便不需要钱惟昱亲自操心了。

小琉球就是后世的琉球国,也就是冲绳群岛,是东海上沿着冲绳海槽分布、连接日本与大琉球(台湾)的裙带岛链。有冲绳岛、奄美大岛和宫古岛等三个主要大岛以及数十个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下的外围小岛构成。三大岛各自有一千平方公里左右的面积,所有岛屿相加,总面积大约在4000多平方公里,单纯看土地面积数据的话,相当于两个半耽罗岛。

当然,如今这个年代,“冲绳”这个后世日本人命名的名字自然还不存在,此地在古籍中直接被称作小琉球。甚至于连琉球古国都还没有建立起来——历史上小琉球地区出现有文字记载的国家,也就是尚氏琉球国,也都是南宋时候的事情了,如今距离小琉球地区开化建国,还有200年的时间呢。

根据钱惟昱的估计,如今那里应该只有部落形态的土著人而已,当地土人也没有自己的文字,说话口音应该是介于汉语和日语的发音之间的。吴越海军要想征服那里,阻力也是比较小的。

在钱惟昱的记忆中,冲绳群岛地区历史上最著名的特产之一,就是海量的白砂糖。琉球群岛的气温、降水、海拔、水土,都是非常适合大规模种植甘蔗的。整个群岛面积虽然只有4000多平方公里,但是其中可以开辟为甘蔗地的丘陵台地足足有两成之多,全部开出来,远期估计可以种上100万亩的甘蔗。

按照甘蔗这种作物的亩产量,一般在琉球这种气候最为得宜的地区,以如今这个时代的农业技术,每亩密植产出3000根甘蔗也是毫无压力的。如果按照两年一收的糖用蔗计算,去叶去皮后可以用于榨糖汁的净肉可达每根四斤。一亩地就可以产出12000斤甘蔗肉、榨3000斤糖浆;最后再经过浓缩、熬炼、脱色、结晶后得到800斤霜糖。

因为甘蔗是两年收获一次的,所以平摊到每一年上,一亩甘蔗地最终可以产糖400斤、合3石左右。百万亩甘蔗地,就是300多万石的霜糖!按照如今中原各国那四千多万的总人口,哪怕再加上诸如辽国、日本和其他周边贸易国家,整个东亚文明地区,也不过七八千万。那就相当于无论贫富良贱,每人每年都可以分摊到五六斤的霜糖了。这个用量,可以和如今各国的食盐用量基本相当,到时候霜糖也会从如今的奢侈品,在十年之内渐渐变成日常贸易物资和生活必需品。

同时,以这个时代的航海水平和海船运能,琉球群岛距离中土的距离要比耽罗岛还远那么三五百里,是台湾与福建距离的四倍、和日本九州与中国大陆的距离基本相当。如果生产别的粗重什物诸如粮食之类的话,那么海运成本肯定会达到台湾稻米的四倍;而如果产出的是霜糖这种经过二次加工的高价产物、12000斤甘蔗肉才出800斤糖,九成多的渣滓都可以直接作为肥料丢在琉球群岛,占用的海船运能就要少得多了。初步估算之下,每年只要拨出百余艘两千料的大海船专跑这条航线,就能满足其运力需求了。

当然,这一切的认知,也仅限于钱惟昱的印象,并不能算完全准确,实际操作中也需要大量航海者的修正。因为这番印象的来源,主要是来自于钱惟昱上辈子痴迷玩过的一款日本“暗荣”公司出品的航海游戏——《大航海时代4》而已。

……

七月份起的时候开始,当日本那边银山的事务初步有了眉目,钱惟昱就派人给身在肥前的蒋正明送了信,让他亲自带二十艘五千料的大福船、并且由陈诲从飞鱼都派一个指挥使的海船水师战兵,从肥前沿着九州西海岸南下,从鹿儿岛往南搜索小琉球诸岛。

这支船队载着大量的基本垦荒工具、物资,以及五百户肥前国的日本移民一起南下,花了两个月的时间把冲绳岛、奄美大岛、宫古岛、石垣岛等四大岛都找到了,并且在岛上留下一个都头和一营守兵、百户日本移民,并且留足了足够一千人吃三年的口粮和垦荒工具——这一切的事情,随着去年钱惟昱让他们在石见山和生野山筑町修港的时候,都已经熟练得门清了,蒋家人和钱氏商会的诸多管事帮办也积攒了好几年如何快速建立殖民定居点的经验,自然不会出错。

九月的时候,从日本回到苏州的船队就给钱惟昱带来了蒋正明的汇报,说是在小琉球主要四岛上都已经建立起了第一个殖民点、以及镇町、码头,还收编了一小部分当地的土著野人、剿抚并用稳住了一些部落。如果人手足够的话,建设半年之后就可以实现各种粮秣物资的自给自足、并且烧荒屯垦出可以耕种的田地来,明年开春就可以尝试种甘蔗、后年深秋就能割茬收获了。

不过,在好消息的同时,蒋正明也给钱惟昱带来了一个诉苦的问题:如今日本那边,山阴四国和诸多日本海岛屿的矿业发展迅猛,基础设施和屯垦配套各项事业对于劳动力的需求猛增。而山阴地方原本在这个时代就是日本还非常贫穷落后的地方,人烟稀薄,钱惟昱虽然挂着“西国探题”的名头,但是蒋正明也不能靠着这个名头去山阳地方和北九州掳掠人口,因此人力资源缺口非常之大。

当然,除了上述原因之外,还有一点导致这个情形恶化的问题点在于:钱惟昱出于私心或者说民族主义的考虑,对于小琉球地区的开发,并不打算大量使用日本人。因为这个年代的小琉球还是一张白纸,什么文明都没有建成,若是将来由纯种的汉人取代这里的原住民,也有利于统治的向心力。否则如果只图一时之快,将来万一日本掌握不好、尾大不掉的话,把小琉球白送给了日本民族的钱惟昱,岂不成了民族罪人了么?

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钱惟昱让蒋正明筹措办法大规模开发小琉球,又不让日本人成为小琉球的主体民族,那么剩下的办法就唯有吸引汉人流民去小琉球定居了——但是当初蒋正明他堂兄、小茹的父亲蒋衮最初开发大琉球、也就是台湾的时候,都花了三四年时间才把大琉球开发到了有两万汉人民户的程度。

要是靠政策和土地压力的自然吸引的话,去比大琉球距离大陆更远三四倍航程、气候也更不类中土的小琉球,相信没个七八年是休想具备规模的。七八年时间,对于急于夯实国力的钱惟昱来说,实在是太久了,他定然是等不得了。

如何吸引大批量安土重迁的汉人,肯改变观念远涉重洋移居海外——虽然只是距离大陆区区一千五百里的“海外”——成了一个摆在钱惟昱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关于这个问题,他还没法请教其他想法老成、只会普通民政事务的文官,毕竟儒士的学术也都没教过“如何教化民众去殖民”的学问,他唯一可以讨论商量的对手,也就只有蒋洁茹和周娥皇二女了。可惜始终不得其法。

……

就在这个时间点,有两个消息几乎是同时传到了苏州、送到了沧浪园内钱惟昱的手中。

第一个消息是,他王叔钱弘俶召他去杭州,与其他宗室镇帅一起商讨是否要直击金陵、取南唐心腹。除了他之外,钱弘亿、钱弘俨、钱仁俊等伯叔也都会出席。

第二个消息,则是淮南方面吴越军潜伏的细作传回来的。说是近日以来,李重进和柴荣对淮南的攻略手段似乎又有了变化。因为南唐军神刘仁瞻的坚挺表现,柴荣决定使用更为雷霆血腥的手段,对寿州背后的楚州、泰州、扬州等地发动迂回猛攻。

同时为了保障后路不再被骚扰,柴荣命令州郡对于这些地区淮南民众自发组织起来的“白甲军”采取杀鸡儆猴的囚笼扫荡——凡是发现有“白甲军”盘踞的所在,便屠尽或迁徙一县人口,以根绝“白甲军”的生存土壤,那手段颇似千年之后日本人扫荡占领区的游击队一般,不计后果务求以最快速度彻底震慑民间抵抗。

柴荣原本也是以心怀天下、体恤百姓的贤王形象示人的。这番残暴的所为,在当时无论是南唐还是后周国内,都有大部分文武臣僚甚为不解。但是远在千里之外的钱惟昱,在一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却什么都明白了——因为别人不知道历史的发展,当今后周皇帝郭威又封锁了自己病情,所以他们才看不明白。

而钱惟昱可是知道,历史上郭威的寿数,也就是到广顺三年为止了,如今已经是秋末,柴荣又突然变得如此丧心病狂急于求成,显然是朝中发生了变故、淮南不能久待、他只能选择猛打猛冲一阵把能捞的好处都捞了之后,乘胜求和、班师回朝了。

“小茹,命人给孤备马,孤这便回杭州觐见王叔。看来这一次,两桩事情可以一并解决掉了。”钱惟昱看罢淮南来的战报,心中愈发得意,让服侍在旁的蒋洁茹下去传令,一边心中暗暗祝祷,“郭威,你可一定要按时嗝屁啊。”

。。。

。。。

第175章唯有谯周老不死

广顺三年,十月二十。杭州,咸宁殿,一大票原本外放各镇的吴越宗室节度使、节度副使、留后、防御使济济一堂,齐聚于此。这算是钱惟昱的父王钱弘佐过世后,宗室将领到的最全的一次集会了。

时辰到点之后,大王钱弘俶升殿,宗室诸节帅分列两席,宫女内侍环列入内侍候。这也是吴越国特有的议事特色了——如果是让文武大臣议事的话,往往用朝会的形式;而如果是找宗室节帅商讨事关国家下一步走向的大政方针的话,则用更显近亲的家宴形式。这种场合可以出席的人相对少一些,也不会有太多外姓之人与闻,席间说了些啥,基本上都是出口入耳、不会外泄的。

钱惟昱环顾了一圈四周,发现不光湖州的十叔钱弘亿、婺州衢州的十三叔钱弘俨、福建的四伯父钱仁俊等总掌一方的统帅到了,还有文穆王兄弟的子侄,比如钱元璙一脉的后人,这些人相当于是大王的堂兄弟或者堂侄,比钱惟昱和钱弘亿等人血缘又远了一辈,如今切实掌权的,也不过是最多一个刺史或者团练使的职位。

除了那些人之外,另外还有不属于宗室、但是也是作为节制一方镇帅的鲍修让、陈洪进这一次也一并来了杭州。原本以陈洪进之类闽地当地的降将,按照惯例都是如同朝廷任命土著土官那般极少宣召进京的。如今这一次,连世居漳州的陈洪进都来了,可见要议论的事情实在是非常重大。

虽然钱弘俶升殿之后,还不曾抛出今日的议题,但是众人都知道,要议的,是事关吴越国兴衰荣辱的大事,是下一步针对南唐的大政方针——如今,吴越与南唐的实力对比,有史以来第一次发生了逆转。下一阶段,是要彻底一鼓作气地彻底干掉南唐,还是继续稳扎稳打,先消化掉如今已经吞下腹中的果实?

酒过三巡,钱弘俶照例让众人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一时之间,倒也议论纷纷。首先开腔发言的是钱惟昱的十叔钱弘亿、其次是钱弘俨,这基本上算是如今吴越国内宗室议事的惯例了,也就是按照和大王的血缘亲疏开始说起,大王的亲弟弟们自然要首先发言。

“大王,臣弟以为,如今我国土地扩张已然太速:赣南、赣东各州本就民风彪悍,交通不便,我大军新下此地,不过是数月之内的事情,民政户口、逃卒乱贼剿灭未完,若是再孤注一掷,只怕一旦受挫反为不美。

不如花费两三年时日夯实国力,增修福州、建州、虔州、信州、歙州、衢州六州之间官道,大兴水利疏浚兰溪江、闽江、增设内河船闸,使赣东南与浙西、闽北连为一体,如此数年之后,自然江山稳固,百货畅通;即使有天灾歉收,也可使各处守望相助得宜、民无饥馑。”

这番话,在座众人一听这条理、以及其中透出的那股老成持重、便知道是钱弘亿说出来的了。钱弘亿的理财经济之学,如今在吴越国内已经是颇为有名的了,当个户部尚书,绝对比当一方节度使更能发挥他的才能。若是放到后世,便是做个国家发改委主任都没问题。

不过,紧随着钱弘亿的发言的十三弟钱弘俨,显然有另外一番见解。钱弘俨此人精于史学,思维模式属于那种凡是以史为鉴的人,所以断然说了一番近乎于《晋书》上杜预灭东吴时候“势如破竹”的比喻:

“王兄!臣弟以为十哥所言虽然老成持重,却未免错失时机。如今我军大半年内,连下南唐七八州土地。南唐一方,为四国夹攻,东西南北,莫非其敌。此正兵法史籍所谓之‘兵威已振,譬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我军新占领的州郡虽然掌控尚未完备,但南唐一方其外围边军被大批击破之后,同样没有喘息之机重整后备团练兵马。

如果此时收兵,南唐一方得到的喘息之机,只怕比我国效果更好,到时候酿成兵连祸结、江东百姓十年之内不得安歇,岂非有违大王爱民之本意。既然如此,长痛不如短痛,一鼓作气,扫平江表,然后再与民休息、施行十哥所言的仁政德治不迟。”

钱弘俶优柔寡断,听了两个亲弟弟说得都有道理,只好再转向四哥钱仁俊。钱仁俊见众人都不觉得自己僭越,便畅所欲言:

“大王,臣以为,十弟和十三弟所言俱有道理。然十三弟此前的假设,却有一点与事实不符——十三弟所言的我军宜全速进兵、直捣金陵的假设,是建立在四国夹攻南唐、南唐必亡的基础上的。可是如今南唐国在广南西路与湘南的领土已经尽皆丢失,而南唐的赣南虔州也落入我国手中。因此南汉国与南唐之间,已经不再接壤。

既然不再接壤,南汉又岂会继续出力攻伐南唐?那南汉伪帝刘晟此前虽然与我国虚与委蛇、通好结盟共破南唐,但其本性不过是一个追逐眼前之利的浅鄙小人,素无信义。听说其在南汉国内时,杀尽兄弟儿侄,又尽掳其妹、嫂、弟妹与侄女、侄媳入宫供自己淫乐。如此丧心病狂的独夫,一旦没有了眼前利益,便会收兵不前。”

南汉皇帝刘晟的做派,如今在南方各国当中也算是非常出名的了,其荒淫残暴、丧尽人伦,几乎可与南北朝时候的宋废帝刘子业相提并论。只不过因为其行为太过发指了,许多人都不会在正式场合提到这种行径,只是私下里当作笑料聊聊罢了。此刻听钱仁俊直言不讳的说出来,众人也觉得深以为然:南汉这样的国家,此前之所以出兵,不过是想抢夺广西北部地区罢了,如今怎么还能指望呢?

正如众人所想,大王钱弘俶听了钱仁俊的说法之后,继续追问道:“既然南汉不可用,武平军又如何?去岁武平军起事后至今,南唐一直试图武力压服武平军,然岳州、鄂州等荆门锁钥仍在南唐手中,周行逢定然不甘心在如此时机潜伏爪牙忍耐的吧?”

“武平军此前固然是希望夺取岳州等地的——可惜如今南汉与武平君已经接壤,原本两国之间作为缓冲地带的南唐领土,已经尽数被两家瓜分。南汉若想进一步扩大疆域,除了在武平军身上割肉,又有什么别的出路不成?既然如此,周行逢又怎敢大兵尽出、授人以柄呢?”

鲍修让、陈洪进和其他几个钱弘俶的堂兄弟也都先后发言了,基本上也都是分成两派,有赞同钱弘亿的,也有赞同钱弘俨的。但是无论如何,对于目前形势的认识,基本上统一在了一点上:南汉和武平军,如今都是靠不住的。要想进一步进攻南唐,唯有依靠吴越国自己的力量,以及北朝的大周。

……

众人议论纷纷之间,钱惟昱始终不曾开口,只是在那里自斟自饮,故作沉思。钱弘俶听了一圈意见之后,才发现他这个侄儿居然今天什么意见都没发表,这才开腔追问。

“昱儿,今日宗室共论国策,是战是和,你治下的镇海军六州之地首当其冲。我吴越与南唐之间可否一战成功,昱儿为何一言不发?”

钱惟昱故作恍然地起身告了罪,对钱弘俶回复道:“臣恰才见列位伯叔所言俱深有道理,故而沉思,未能决断。大王垂询,臣不敢妄言,只想先问十三叔一个问题。”

钱弘俶看了一眼钱惟昱,又看了一眼钱弘俨,示意他随便问即可。于是钱惟昱便开口问道:“请问叔父,依叔父之见,假设如今我军真能攻陷金陵城、掌握南唐中枢,那南唐剩余的26州领土驻军、真会就此弃甲抛戈、不战而降么?”

“此事自然,自古以来,灭国均以直捣中枢为要。大唐明宗年间灭前蜀,甚至三国时钟会灭蜀汉,无不是成都陷落,其余各处便纷纷归降。西晋灭东吴、隋军灭南陈,亦是金陵城下、天下定鼎。何况如今南唐内外交困?”

“十三叔精通经史,所料自然不差。然蜀汉亡国之时,有汉臣劝刘禅切勿降魏、不如顺江东下,投降东吴;又有劝说刘禅南奔南中七郡,以蛮兵自保。只是被谯周所阻、这才劝得刘禅直接降魏。小侄读书不精,却是记不得当初谯周劝说刘禅的言语了,不知叔父可为小侄解说一二么?”

“后主朝臣时言‘蜀、吴既同盟,今事急矣,可以投之。’而谯周则劝说以‘自古以来,无寄他国为天子者,臣料魏能吞吴,吴不能吞魏。若称臣于吴,是一辱也;若吴复为魏吞,陛下再称臣于魏,是二番之辱矣。不如不投吴而投魏……”

钱弘俨一开始听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几乎是对答如流毫不犹豫,《三国志》里面一些传记表章,他少年时候就已经滚瓜烂熟,此刻信手拈来,如何不轻松?但是说到“不如不投吴而投魏……”这句话之后,钱弘俨自己也微微变色,语气越来越低,渐渐说不下去了。

大家都是聪明人,钱弘俨停下不说之后,钱惟昱自然要接上。只见钱惟昱半是和钱弘俨对答,半是对着王叔钱弘俶奏对,说道:

“谯周虽是无耻小人,然这番话却也着实有些道理——若比之今世,魏可为大周,蜀可为南唐,吴可为我国。中原大周建号称帝,自居正统。我吴越不过辟处一方,尊奉中原。两者国力强弱,也有数倍之差——如若今日南唐皇帝李璟果真被我军攻陷金陵城,他是愿意受二番之辱归降我吴越,还是直奔江北投降郭威呢?

到时候,只怕击破金陵之后,我吴越最多仅能得赣北八州而已,其余南唐国土,便会尽数落入大周掌握,且我吴越藩屏尽去、从此便要对抗中原——如此行事,得失如何,愿大王查之!”

。。。

。。。

第176章移民计划

低调有很多好处,比如说可以让你的敌人更少地忌惮你、防备你,让你如锥藏囊中,到了应该见血的时候才脱颖而出。就如世界杯杀手圣。克洛泽那样,平时人畜无害,联赛磕磕绊绊,但是一到世界杯,就把敌人杀得人仰马翻,成了进球机器。

高调装逼有很多害处,比如会让你遭到众多的敌人盯防,就好像内马尔这种装逼侠一样,盛名之下被四五个对方的中场、后卫撩阴腿剪刀脚伺候,往往还没建功就一身是伤。

但是,无论低调有多少好处、高调有多少坏处,但是在一件事情上,高调绝对是有利无害的,那就是当你需要干一些虚张声势的威慑勾当时。

历史上,从蜀汉到东吴,从南陈到前蜀——也包括如今还没有发生的、但是如果历史轨迹不变的话,二十年内就会发生的南唐和后蜀等灭国事件——从古至今的这些灭国事件中,蜀地政权无不是成都完了就投降,江东政权则是金陵城陷就亡国。这真是因为他们真的在国度陷落之后,就彻底失去再战的能力了么?

不是,很明显,在攻下这些国都之后,帮助北朝完成其余收割工作的,就是“威慑”——也就是一种“你再抵抗也不过是白白多死一些人,没机会翻盘了。你定然不是北朝对手”的市场预期。正如炒股的时候大多数人是追涨杀跌的,一个跌停板就让一个股票产生崩盘的例子比比皆是,这些就是市场预期在起作用,毕竟不是人人都会在毫无奔头的情况下依然要一心打到亡族灭种的死磕程度的。

所以,当钱惟昱把这番道理通过隐喻阐明之后,吴越朝堂上对于“是否要趁着今年南唐疲弱的机会、竭尽全力一鼓作气强攻金陵”这个问题,也就产生了明确的统一意见: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否则,只会白白便宜了北朝。

……

不过,决策被否定之后,并不代表事情就这么结束了——不趁机灭国,不代表不能趁机再多占点便宜。散席之后,王叔钱弘俶把钱惟昱单独留下,细细询问了一番侄儿,看看以如今的局势,短期内还能不能从南唐身上占到点便宜。

“昱儿,为今之际。南唐所领有的州郡土地,无非是赣北、淮南、升州、润州,以及鄂州、岳州等地。我国继续配合北朝大军的话,该以何处为要呢?”

“启禀王叔,臣以为润州,升州、池州、和州等处是绝不能动的。自古以来,北朝灭江东割据之国,无不以占据升州的南朝政权为正朔大敌。而要想攻下升州、夺占金陵,渡江的要害又无非是和州的采石矶、以及润州的瓜洲渡。若是我国占据这些要害,便等于是把自己置于北朝心腹大患的位置上。到时候,在大周眼中,我国的威胁便要凌驾于南唐之上了。

要想继续保持低调、阴蓄实力,实现‘高筑墙、广积粮,晚……那个称皇’的战略,那么南唐的领土,只有赣北八州是短期内可以谋取的——只不过,不是现在,或许还要再过三四年时间。”

“再过三四年?北朝兵锋如此犀利,昱儿何以认为那南唐的江山,还能支撑那么久。就算今冬周军暂且偃旗息鼓,来年开春再度大举猛攻的话,年内定然可以尽数吞并淮南十四州吧?”

“王叔,臣在苏州,也曾得到江北细作线报,说是柴荣的大军最近急功近利、断然冒进,对于原本剿抚并用的‘白甲军’等民壮武力,也是改为杀一儆百、囚笼扫荡——不知王叔可有耳闻。”

钱弘俶沉吟了一下,想起职方司的探子好像确实曾经回报过这么一回事,只不过当时他没在意,也不觉得这个消息多重要,没往心里去。如今听了钱惟昱的提醒,才开始着重

“此事确曾听说,不过寡人当初以为,不过是柴荣急于建功罢了……昱儿特地提起此事,莫非是觉得其中还有蹊跷?”

钱惟昱就等着钱弘俶问这句话呢,当下把他先知先觉的“郭威肯定是病重快死了,柴荣这才急着多捞好处,说不定马上就要和南唐暂且议和、把已经到手的好处落袋为安,然后赶回汴京即位了”的观点对钱弘俶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