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越沧海(无财)-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南唐军前期颓势的原因,一方面赣北南唐军大多团练、缺乏精兵是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那些和吴越接触较多的州城,也因为吴越的免除徭役废除人头税政策,导致百姓根本没有为南唐效忠的心思——毕竟。
江西地区还是比金陵周边要穷很多,越是富有的地方,统治者多搜刮一些或许没什么感觉,越是贫困的地方,就容易比较。除了南唐皇太弟李景遂亲自坐镇的陪都洪州之外,其余被分化瓦解全部易手,也是正常不过的了。
一言以蔽之,三月十二这天,八万吴越陆军、两万吴越水军已经把洪州城四面团团围定,严丝合缝不留一点缺口。而且营寨扎立严整,军粮源源不绝沿着鄱阳湖和长江、赣江运到前线。后面,吴越人或需要面临一场至今为止最为艰苦的作战,一场没有劝降和分化瓦解余地的正面攻坚硬战。
李景遂身为南唐皇太弟,是绝对不可能投降的。洪都城里,不算外围各州失守前被撤回来的团练军,也还有三万南唐军主力精锐部队,其中两万人还是李景遂从金陵出发的时候带来的,这些将士大多深受南唐李氏多年恩泽,如果一个大国要覆亡的时候,一个死于国事的人都没有,那不是太可悲了么。
或许,堂堂一战成全他们的忠义,也是对他们的一种尊重吧。
……
夕阳洒在鄱阳湖上,泛出一派本该是渔歌唱晚般闲散的粼光。南唐皇太弟李景遂站在城头,看着层层扎营稳固地吴越大军旌旗林立,营帐连绵。湖面上战船阵列迁延,竟然把城南城北临湖要津彻底堵死了。吴越人的大营中,还不时传来忙碌地尘嚣与嘈杂,可以看到一群群运输伐木的大车和舟船进进出出,很显然吴越人是在打造各式攻城器具,准备稳扎稳打了。
李景遂想起了他和皇兄嫡长子李弘冀之间的恩怨。叔侄二人为了储位勾心斗角,最终却落得先后战死的下场——李弘冀已经死了六年了,当年便是死在钱惟昱手上,如今他也要死在钱惟昱手上了。叔侄互相构陷,却最终在身死国灭之间俱归尘土,实在是很搞笑的事情。
“钱惟昱此人,当年果真是一心为国,才来我南唐为质,消弭伪汉内乱那几年我大唐的兵锋么?钱弘佐那厮,当初当真是一心为国,宁可送子为质为国消灾,自己病死宁可传弟么?为什么吴越人的宗室,能够如此团结,唯有一个钱弘俶心怀动摇、重用了一下外戚便遭到了反噬。我大唐要是能有吴越人这般宗室团结,何至于今日的下场。
也罢,不过若是当年杨吴宗室能有这般团结,也轮不到我大唐得国了,休说杨吴,便是徐温诸子……终乱世者,莫非当真非兵强马壮者可为之,唯有宗室一心者为之?”
在李景遂的呢喃惆怅中,夜幕渐渐降临了,吴越人的攻势,马上就要压迫而来。
。。。
。。。
第324章硬战
“大王,洪州城地势过低,濒临鄱阳湖。随军的撩浅营按照大王的要求反复穴地,试图挖一道通往城下的地道,然后以火药数万斤炸开城墙。但穴地不过五六尺,就已经渗出井水,如此低湿之地,穴地实在无法施为。”
“知道了,那穴地之计便暂且搁置吧。怪不得洪州守军丝毫不怕我军穴地攻城,连长堑地听都不需要。原来是地势低湿至此。”
钱惟昱坐在中军大帐中,听着随军的撩浅营主官过来汇报,随口应付着答应了两句,然后搁下笔,环视诸将。
“寡人原本思忖,我军穴地之法超于常人——即使敌军探知,无非也就是在城内另掘长堑,断地道出口以为防备。抑或待地道挖通时伏兵于洞口,灌水灌烟击杀坑道内军卒。然我军有火药之力,无需彻底将地道挖通至城内,仅需挖至城墙底部,埋设火药数万斤便可成事——如今此法不得施为,诸将可有其余良策,可免去我军强攻的损伤?”
钱弘亿和钱弘俨一左一右坐在上手,再下去便是林仁肇和孙显忠,以及各路偏裨将佐。钱弘俨完全不懂军事,就是坐在那儿列席而已。钱弘亿虽然也不亲自领兵作战,好歹搞过几年基建,懂一些工程常识,当下众臣以他为尊,免不得开口说几句,略一沉吟,钱弘亿便说道:“大王,既然地势低湿不可穴地,想来依靠围困断绝城中水源也是做不到的。而且鄱阳湖调峰蓄谷的容量颇大,拦水淹城也不可行。”
一句话,钱弘亿啥办法都没想出,只是把所有和水攻或者断水相关的战术都给否决了。林仁肇在侧听钱弘亿说完,这才跟着提出一个建议:
“大王,既然水攻不成,穴地埋火药也不行。那是否可以按照江州之战时,以坚固战舰逼近水门,内载火药万斤,直接装门后爆破呢?虽然我军此番没有伪报可用,大不了堂堂正正冲过去,并且在战船上包铁抵御城头夜叉檑、巨石等物;并在船头仿造冲车撞锤形制,制成钢铁撞角,插入城门后起爆。”
“洪州城好像没有直接濒临鄱阳湖的水门吧?”
“有——城东南门有河道四百余丈,水通鄱阳湖。其河宽阔三丈,水深八尺,可过湖中小船,原本是为了让渔船货船可以直入城中货卖;江州失守以来,洪州这边也来不及改建堰塞,故而至今依然未曾废除。我军若是选用平底船只改造,十日之内便可得到足够装火药的坚固战船。”
“如此说来,此计着实不错——诸将可还有别的意见?”
钱惟昱环视场中,目光扫到卢绛的时候,卢绛起身行礼说道:“大王,末将曾居赣地多年,赣地唐军也多有豪杰睿智之士。江州城破消息传到洪州,起码有十日了,我军破江州时战术,李景遂定然知晓。炸城的办法要想防备也不是不可能,只要唐军出城将最后数十丈乃至百丈河道填埋堰塞,并且在城内水道用巨石沙土堵门,甚至于水门内的水道底部埋设千钧暗锥专扎船底,那么纵然是破了水门也无法由此直接冲入。”
“此事倒也不可不虑——林将军,对于卢将军所言,你可有对策啊?”
“回禀大王,此事固然有可能,但是纵然李景遂如此守备,我军试探后无法直接入城,对于我军也没有损失。何况南唐军如果敢出城填河,我军趁势掩杀过去便是,哪怕如今已经被唐人提前填回去了数十丈,我军只要以铁甲车保护铁甲步军重新挖掘,以唐军的远程兵器,只要不接近到城下,便无法威胁到我军铁甲军。一旦炸城得手,就算不能直接击破城门让大军入城,只要让墙体倒塌一部分,降低突破口的围墙高度,后续再用强攻也容易得多。”
钱惟昱想了一想,决定还是接受林仁肇的意见。他估计南唐人最多从城门内侧彻底堵死或者堆砌封闭,不太会不计伤亡出城填河。这种情况下,对于吴越人来说大不了就是试一下而已,炸不塌能够崩落一些表层的巨石城砖,把夯土的芯子炸矮一点也是好的。而几万斤火药的预算,对于如今富裕的吴越国来说,还是奢侈得起的,谁让有钱就是任性呢。
……
洪州作为南唐陪都,江西第一重镇,城墙的高度比江州要巍峨的多,总高约摸四丈,在南唐全国也算是规格第三的大城了——仅次于墙高五丈半的金陵城和四丈半的扬州城。
吴越军在城外架设砲车与城内对轰;以藤牌长盾、土山胸墙为掩蔽,组织弓弩手每日骚扰对射,一旦有南唐守军放箭骚扰筑土墙的吴越辅兵,或者是城头的南唐投石机反击,就;立刻进行覆盖。完全是一派持久战的做派。
七八天下来,投掷的石头土块、猛火油坛数以千计,弩箭消耗十余万支。在优势火力的压制下,胸墙土山等逐次完成,炸门用的平底船也改造完毕,原本被略微破坏的水门河道也疏浚了出来;城头的南唐军床弩投石车、敌楼望橹也被破坏得七七八八——虽然这个过程中,吴越人损失的攻城器械也不下百架,但是只要是钱可以解决的问题,对于吴越来说就不是问题,他们耗得起。
三月二十开始,吴越军的投石车开始强化作战手段——因为胸墙土山全部修好了,射程达到四百步的投石车也可以进一步逼近城墙,并且使用大量猛火油罐抛射打击城内建筑物,耗费猛火油价值十余万贯之多。
仅仅半天,洪州东侧城墙内,便被烧毁了百丈纵深的民居建筑,焚毁了大量来不及运出来、原本就近堆放的守城物资,团练民壮烧死者达到数千,战争的残酷,第一次在本轮唐越战争中凸显了出来,毕竟此先吴越入侵至今的各个城池,都没有发生过无差别攻击民用设施的行为。
把外围清洗得差不多之后,吴越人的火药船也在十几个死士的驾驭下开始出发了。一艘载着两万斤火药的铁皮包甲平底船,头部顶着一个半丈长短的实心锥钢质撞角,沿着洪州水门外的河渠全速推进,船只没有桅杆帆布,全靠两侧的水轮驱动前行。
破门船出现在水门外的时候,唐军拼死用砲石檑木进行阻击,燕尾炬火箭更是不计其数,但是这样的抵御只是遭来了早就准备充分地吴越砲车和弓弩队的绵绵持续的压制,探出头来投掷木石的南唐士卒无不中箭身亡,无法建功。
车轮舸的水轮是靠被刺击疯狂的牛只拉动的,最大航速约摸也有七八节的程度,相当于每小时十五公里,死士们在船只距离城门不足二十丈的距离上点燃引线,随后纷纷从船尾跳水回游,登岸逃命,让战船依靠惯性和牛群转轮的力量跑完最后一程。
“嘎吱!”令人牙酸的响动,战船的锻钢撞角狠狠****了城门的木板中——战船的分量和惯性,让撞角的威力可以撞断同样吨位的船只,比之冲车的撞木不知道要沉重多少倍,城门的木板自然也不能幸免。
锻钢撞角夯入门洞数尺、扎进门内侧堆放的夯土石块之间,随后牢牢卡死。城头的南唐守军似乎也知道会发生什么,已经提前一段时间开始逃跑——其实吴越死士跳水的时候,南唐人就已经放弃阻挡船只了,他们心中所需要考虑的,只有如何保存实力。
数秒之后,船头部位装载的万斤火药便照例起爆了,城门照例碎为齑粉,城门洞以上部分的城墙和城楼被彻底掀飞小时,十几丈内的城砖和包石全部炸碎飞溅,只留下被削去顶部的裸露夯土。唯一遗憾的是,李景遂堵在门口面的东西果然够厚实,虽然城门洞又往内炸凹陷了两三丈的深度,依然没能炸通,反而是被炸碎的土石在飞出老高之后,纷纷又落下来,形成一片杀伤力可观的流星雨,也顺便把坑又填回去一些。
“爆破的效果不错,看上去城门附近的土墙,起码被削平到两丈高的程度,登城也会容易不少。弓弩队和砲车持续压制,只要看到唐军士卒靠近修补就立刻射杀,没有女墙垛堞的掩护,城头的弓弩手是射不过我军躲在胸墙藤牌之后的神臂弓手的。”
钱惟昱满意地给这次爆破定了性,随后转头对林仁肇说道:“撩浅营的人先上去,把刚才行船的河道用土填了,护城河也一并处理。过两个时辰,准时让大军准备攀附登城吧,云梯车集中到两翼牵制,飞梯集中到被炸开了缺口的城墙部分。”
“末将明白,这便让各军开始准备。”
林仁肇领命退下,一边让施工的撩浅营填河填沟,一边让弓弩砲车持续压制,两个时辰后外围基本准备停当,一波近万人的先锋士卒已经列阵严整,两千铁甲步军打头,推着几十架巨大的云梯车,两百架飞梯冲了上去。所有提子的顶端都安装了铁质的挠钩以扎入夯土层的城墙,几辆冲在最前面的云梯车,甚至还在正面包了一块铁皮以放火。
飞蝗箭雨中,一个个,一排排的士兵倒下了,一切杀戮,都回归到了原始兽性的状态,南唐人,吴越人,没有丝毫差别,连铁甲军也不能避免被攒射击杀的危险。
“率先登城者,赏银千两,官升两级,兄弟们都给我上!”林仁肇,申屠令坚,胡则等一众吴越将校身先士卒,在铁皮云梯车的掩护下坚定的前进着。付出了数百人的伤亡后,一支支云梯扎上了城头,血腥的肉搏开始了。
。。。
。。。
第325章李景遂之死
一柄通体精钢铸就、镔铁刀刃的厚脊陌刀上下翻飞之间,四五个南唐军卒如同被急速飙行的火车拦腰碾断一样血肉横飞;完成一记如同“暴雪大菠萝”中野蛮人大风车一样的绝招后,林仁肇眼前的视野豁然开朗起来,气息也微微有些急喘。当年他投奔钱惟昱的时候,还不过三旬,跟着带兵厮杀数年,如今已经三十六七了。随着战场厮杀经验的增长和老辣,体力不免比巅峰时期下降一些。
“退后!退后!以枪阵逼住阵脚不要妄动,弓弩队覆盖攒射!”一个南唐军的指挥使挥舞着横刀焦急地勒令左右依计而行。这名指挥使的战场经验看来也是颇为老辣的,虽然武功如何不知道,至少懂得在吴越士兵在城头站稳脚跟后不盲目死磕,而是筹措一些波段式进攻的节奏——比如用枪阵逼住阵脚,尽可能压缩登城敌人的活动范围,然后马上箭雨覆盖,这种二十步内极近距离上的攒射,任你敌人身着锻钢板甲,也是顶不住的。
可惜,指挥官驾驭普通士卒,显然不可能做到如臂使指。几个南唐军长矛手在一个什将的带领下眼看着林仁肇喘息欲倒的示弱姿态,以为有便宜可以捡,便抢出两步越众而出捻枪捅刺。原本还没来得及严丝合缝的堵漏枪阵立刻变得松散脱节起来。
“来得好!”林仁肇双目精光一闪,刚才的疲态立刻隐没不见,一记揉身而进的连消带打,用陌刀把一个南唐军什将长枪磕飞、随后去势不减直挺挺从护心镜下方把对方捅个透明窟窿。随后又一脚踹倒一个队副,抢上去踏住胸脯,用已经挑着一个人的陌刀刀柄狠狠往地上插去。明明钝头无刃的精钢刀柄都直接捅入恰好无甲的脖颈、从颈后透出。
这些动作说起来很长,实则不过是数息之间。其余周遭的南唐军长枪手被这股凶悍之态彻底震慑地微微一愣,等到弓弩队朝着这边攒射而来的时候,林仁肇已经把陌刀舞得轮转如飞,两具悬在刀刃和刀柄上的尸体被抡得风声猎猎。箭雨过后,这两块被当作人肉盾牌的尸体已经形同刺猬一般。
便是那么阻滞了一阵箭雨的时间差,又有七八个吴越精兵从林仁肇身后的飞踢跃上城头,个个奋不顾身向着南唐军弓箭队阵中恶狠狠地杀进去,彻底纠缠在一起。
血肉飙飞,换命的绞肉机滚滚向前,吞噬着南唐人,也吞噬着吴越人。不到半柱香的时间,此前被**炸城门轰出来的缺口就因为其地势的低下,被一道道涓涓血流汇聚,随后形成一道“飞流直下三十尺”地血幕,挂在城墙的残骸上。
“已经站稳城头了,掷弹兵快上!”随着吴越军先锋在城头杀出一片却月阵形状的阵脚,几十个没有装备长兵器、也没有装备盾牌,仅仅腰悬短刀的吴越军壮汉开始沿着飞梯云梯冲上城头。一开始南唐军也没有着重关照这些人,不过他们一旦站稳后,就从己方阵后往上挤,然后用火折子点燃导火索,握持数秒后丢出一个个甜瓜状的冒烟铁壳弹。
“不好,是毒烟蒺藜弹!不要硬冲!”南唐军中居然也有几个识货的,知道这是一种火药兵器——主要是在显得三年到显德五年之间,吴越人为了帮助刘仁瞻硬抗柴荣两年,也做过一些“资敌”的事情,南唐一方也用毒烟蒺藜弹熏人守城取得过不少战果,所以军中自然有懂行的人。
可惜,这种认识很快就被颠覆了,高硝火药爆破力的手雷在人群中炸开,飞溅的碎片至少可以收割数条人命。尤其是城头两军互相拥堵到了极点,各个都是短兵相接刀刀入肉的姿态,手雷的威力就更如同aoe的死神镰刀一般爽利。
其实稍微动动脑子,吴越人的火药已经可以炸开城门、并且崩碎城墙表层了,那么吴越人的手雷尤其是毒烟蒺藜弹那种毛毛雨可以比拟的呢?这其中的关节只要稍微被打一两次脸就马上可以想明白。所幸南唐军也不算太过迟钝,挨了几顿炸,让吴越人彻底在城头连成一片后,许多南唐军士卒便再也不敢弄什么枪阵挤压得战术或者弓弩队紧密列阵的玩法,一个个乖乖地要么抄刀子短兵相接,要么干脆跪地投降;或死于督战队的屠刀下,或被推搡下城墙摔个半死,只有小半才能侥幸得生。
绞肉的天平一寸寸倾斜,最后把南唐军一支又一支的预备队耗干。若非这些军队都是世受国恩,只怕早就彻底崩盘了。
……
两天后,洪州内城。
外城城墙在被吴越人炸门登城后,一天都没有撑到便整个告破了。不过虽然坚持的时间不久,杀伤的烈度却是非比寻常。至少有六七千南唐军卒和三四千民壮死在了洪州东城的外城争夺战中。吴越人战死者及伤重而亡者也有两千多人,轻伤者更过于此数——当然了,倒也不都是钱惟昱麾下的亲从都。也有一些是内牙军中的桀骜之辈,或者是钱弘亿麾下的杂牌军。
对于钱惟昱来说,这一次的洪州之战,也是他逐步从十叔和十三叔的嫡系部队当中收拢梳洗、慢慢集权的过程。吴越国各个藩镇的兵力都由国王统一指挥参加一场大战役,并且以车轮战的姿态投入试炼,事后奖惩升降也都出自上意,几番下来的话藩镇节度使对于军队的掌握也就会被逐渐冲淡,不再让士卒“但知有节帅,不知有国王”。
外城被破之后,巷战居然还持续了一天两夜,纷杂不堪。南唐军士卒有脱去盔甲混入民众之中,然后再伺机偷袭的,也有被神经过敏的吴越军主动错杀反杀的,战争到了这一刻,似乎已经分不出百姓和军人之间的差异,人人都有可能遭受灭顶之灾,强调军纪这种事情也变得难以操作;“出于自卫目的”的震慑性杀戮变得普遍,有些洪州百姓仅仅因为闭户自守不放吴越军检查府中是否藏有南唐军士卒就遭到了灭门。
唯一一点钱惟昱还能掌握的,或许就是勒令吴越军不得****妇人——或许以洪州的形势,百姓中多有踊跃为民壮守城的,但是女人肯定是不可能被直接投入一线军事战斗任务。所以****妇人的事情怎么说都无法归纳到战争行为中,好歹得到了比较严格的执行。
如此反复杀戮拉锯之后,形势终于逐渐明朗。李景遂最终放弃了继续在外城与内城之间的地带和吴越人浪费人命,而是带领最后约摸两万人马撤入了内城。撤回之前还焚毁了内城周遭一圈的坊市民居,不让吴越人有可以作为攻城隐匿阵地的所在。
内城一共只有三座城门,而且没有水门。如果再用焚毁民居的方式形成隔离带,至少可以阻止吴越人再来一次用战船一次性装满巨量火药爆破的故技。
李景遂也知道此战自己已经必败了,没必要拖着那么多人垫背。但是他自己是必须战死的,在吴越人一连串的诡计和奇技淫巧兵器猝然打击下便失败,让他的自尊心无法承受。所以,他必须在内城与吴越人死磕到底,实现自己的最终价值,挽回自己的尊严。
后面的日子里,李景遂也算得偿所愿。吴越军把火攻、砸墙、破门,攀缘诸般攻城手段都用上了,也反复迁延了不少时间。陆续有三四天登城死战的攻势都被南唐守军先后击退。双方的伤亡交换比也没有一开始的那么难看——当初外城被攻破的时候伤亡比之所以难看,那是因为作为失败一方的唐军,只要有受伤的士卒,基本上都算是“亡”了,落于敌手的情况下无人救助,命运是可想而知的。现在可以暂时稳住内城阵地,好歹还能救援一下伤兵。
内城之战从三月下旬一直打到四月中旬。后面吴越军的攀登近战也没那么频繁,反而是持续用火攻和投掷爆破性弹药进行压制摧毁。内城的面积不大,被连日骚扰纵火之后,四月初八那天内城唐军一处主要的屯粮仓库被猛火油弹集中轰击,军粮库存被毁大半,连药物和兵器的库存也被这种纵火性攻击消耗得元气大伤。
四月十二开始,吴越军重新加强了试探性的登城作战,而且大胆地让平南军、威武军也组织敢死队携带手雷兵器进行突击,如是者厮杀数日,内城也终于到了不敌攻破的那一刻。
……
洪州作为陪都,内城曾有行宫,便是借的五十多年前南平军节度使钟传的故邸旧址。理论上内城城墙攻破之后,坐镇洪都的军阀都还会象征性地在这座行宫中装模作样抵挡一番,实现人生最后的尊严。
李景遂已经连这一点傲骨都提不起来了。吴越军打破内城的时候,他带着三四千素来重用的牙兵困守宫中,什么军事部署都不再传达,只是让各军各自为战。
李景遂自己,只是坐在行宫的御案前,也不在忌讳什么逾制,在御案上摆了一些酒菜,把自己灌得酩酊大醉,随后遥遥和面前的空气自言自语说着些什么。
或许,他是在和与他斗了半辈子,结果都死在钱惟昱手上的那个侄儿李弘冀说话吧,人之将死,认为自己可以看见鬼魂,也是寻常之事。呢喃半晌,灌完一坛酒,李景遂居然披发仗剑胡乱狂舞起来,最终一剑了断了自己的性命。
李景遂自戕的时候,吴越军已经杀入宫中。很快,除了死硬牙兵纷纷被诛之外,余众尽皆降服。
。。。
。。。
第326章大梁一布衣耳
“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江山倾颓如此,正不知多少将士骨肉离散,阴阳永隔,皆朕之罪也。”
石头城上,玄武门。病骨支离渐渐不支的南唐皇帝李璟,让侍从抬着辇登楼北望,虽然看不见江北的铁骑肆虐,可是从每日送来的战报来看,显然周师已经再无阻挡,即将发起渡江战役了。
李璟的寿数,原本还可以再活一两年——历史上他是赵匡胤开宝二年才死的,死因自然是国势日下,忧郁而亡。作为一个诗文著称的君主,多愁善感往往是影响健康和寿数的重要因素。换个神经大条的人,或许郁闷郁闷还不至于把自己郁闷死,但是对于诗人而言,因为郁闷就郁闷得奄奄一息就很常见了。
陪同李璟身侧的,乃是如今的南唐礼部尚书孙晟。如今南唐剩下的文臣当中,论才能或许还不好说,但是淡淡论忠心的话,孙晟也算是数一数二的了。原本这个时间点,孙晟应该已经被李璟派去和周人议和、然后周人迫其劝降李璟,孙晟宁死不屈,被柴荣斩杀殉国。如今只不过因为后周和吴越两路夹攻都大获全胜,李璟单单和周人议和也没用了,所以迟迟未曾派出孙晟。
当下孙晟听了李璟的颓废自责之语,也是声泪俱下,伤感万分,劝道:“陛下何出此言,江南百姓多年安养、使民有余饶,皆陛下仁德之赐。北虏伪朝不修文治,专事杀伐,江北读书人滚滚来投,无不彰显陛下圣明。只可惜……天道宁论,以至于率兽食人。”
“三日前,周军就已经破了扬州城了吧,三弟杀生报国,是朕这个做哥哥的愧对他。如今算算时间,周人也差不多该从瓜洲渡渡江了吧。”
“只怕确然如此……兵部回报,周师南下大军如今分为两股,一股由柴荣亲统,赵匡胤为先锋,移至和州对岸的采石矶扎营建立水寨。另一路由李重进率领,张永德监军,部于扬州,随时会从瓜洲渡方向渡江进击润州。”
“也就是说,我大唐只剩下这金陵,以及和州润州三州之地了?祖宗基业丧于朕手,朕真是无颜再见先帝于地下了。”
这种时候,孙晟还能如何劝解?只好是说一些善意揣测的谎言安慰道:“江西那边道路断绝,还未能有传回信来。只知道江州已破。但洪州、袁州等处或许还在燕王殿下驻守下。”
“那又如何?充其量我大唐也就剩下五六州天下。咳咳……快拿药来。”
李璟的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了,如果不是李璟皇命强硬,一定要出来看看,原本按照太医的医嘱是绝对不该受风的。故而登城的时候,也是有太医院的随行扈从,当下李璟情绪激动整个人都不好了,立刻拿出丸药和煎剂服侍他服下。好半晌,才稍微缓过一口气来。
“孙卿,可知朕为何还要服药么。
“陛下自当善养龙体……”
“荒谬!并非朕惜命惧死,只是一来还没有想好九泉之下该如何向先帝解释。二来自古从无灭国后善终的帝王。若是我大唐还有二十州的江山,那朕还能让从嘉坐一坐这个江山,享几十年荣华富贵。如今只剩三州之地,不日将亡,若立从嘉,那不是怜他,反是害他了。”
孙晟闻言也是沉默不语,容李璟歇了一歇,才继续问道:“事到如今,孙卿可还有什么建言么。”
“如今之际,也唯有尽人事听天命了,陛下不妨再派出使臣,卑辞厚币以祈和。而且不光该向柴荣祈和,哪怕是钱惟昱那边,也该单独修国书一封。”
“何人可以为使?”
“北朝之事,臣请为国效命,只恐臣地位低微,不足以示我大唐诚意,还请以一元老重臣为正使,臣为副。至于吴越,太傅周宗好歹与吴越王有师资之尊,不如……”
“此事就由爱卿定个章程吧,今日朕乏了,明日送来再看。”
带着萧索的悲凉,李璟起驾重新回宫,孙晟也另行安排去了。
……
两个时辰后,孙晟来到周宗府邸拜会。论政治立场,孙晟和韩熙载算是周宗一派的核心人物,再往下才轮得到徐铉、徐锴兄弟。尤其是周宗已经老迈只挂虚衔、不问朝政之后,孙晟和韩熙载就更是这一派的主力,以对抗冯延巳魏岑等一党。
孙晟忠心于李璟固然是无疑的,但是也不会干出坑害周宗的事情。所以在李璟那里推举了为使的人选之后,少不得亲自来周宗这边探探口风,晓以大义。近年来周宗已经老迈多病,常年卧床,孙晟也是知道的,但是到了周府探望的时候,依然大吃一惊。
“太傅大人何至于病得如此了?上个月看时,好歹还可以走动,只是气力衰微,时常倦怠罢了,现在为何到了这步田地?”
“老夫行年七十有五,余寿不过旦夕之间,何足为怪。宽之此番来,定然是要老夫为国出使的了?想来除此之外,这把老骨头也再无所用了。原本老夫也不该推却,只是老夫膝下无子,唯有二女;长女被吴越人掳去,幸得吴越王顾念师资旧交,且其学问素著、爱惜羽毛,才不曾加害,反册封为妃。
此番老夫若是为使,于国事一无所补,定然不能说服吴越人退兵。老夫之女为吴越王妃虽非老夫本意,然终究与吴越有亲。事败之后,天下悠悠众口定然以为老夫通敌卖国,三十余年忠于李氏之名,一旦尽丧。还望宽之体谅老夫苦衷。”
孙晟犹然不死心,着力劝说道:“太傅此言差矣,为国尽忠,不但不当惜命,便是身后名声,也可抛却。但凡有一两分成功的成算,为臣子者便该十分努力进取,怎可瞻前顾后呢?昔年太傅教导我等……”
“老夫乏了,宽之所言自然是正理,可是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