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围猎罗马(最后)-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吃完早餐之后大家收拾东西打包装在马车上,秦东人员在本队后面十里内警戒,左右两侧也各自安排了警戒马队,前面还有侦查骑兵队前出四十里侦查前方是否有敌情,查看地形等等。
现在秦东能动用的直接战斗力量有四百多人,老人小孩和妇女加起来有两百多人,马匹有上千匹,牛羊数目没变,人数多了之后队伍也庞大了很多,为了防止被人突袭冲散队伍,秦东将整个队伍的行进宽度增加,缩短了队伍的长度,反正是在空旷的草原上,没有道路的宽度限制。
行军带着牛羊很麻烦,因为它们总是喜欢停下来吃草,不驱赶它们就不走,为了增加行军Sùdù,除了马匹之后,秦东都是在前一天晚上让人割了野草再第二天早上把牛羊喂饱了再赶路。
没过两天秦东便带着队伍进入了塞尔维亚境内,这里也是匈奴帝国的地盘,只不过居住的匈奴人很少,有归附的多民族本地人,还有东哥特人和阿兰人,以前也住着征服者罗马人,只不过新的征服者匈奴人来了之后,那些原本的征服者罗马人早就被吓跑了。
在塞尔维亚的布尔格莱德城门口,此时有十几骑骑士交了城门税之后从城外快速奔驰着进了城里,这些人穿着五花八门的皮甲和铠甲,甚至有的人坦胸露乳,有的腰挎巨剑,有的配着弯刀,有的悬挂细剑,还有人手持长矛,连着武器也是五花八门,这些人领头的乃是一个穿着黑色斗篷的人,帽子将那人的头部盖得严严实实,只露出两个闪烁着阴霾光芒的眼睛,这些人骑着马直奔城中北面而去。
由于塞尔维亚是属于巴尔干半岛地区,因此这里的地盘归属在匈奴左大都尉、斯基尔国王埃迪卡管辖,管辖布尔格莱德城的也是斯基尔人,贵族官员在这里收税、普通人耕作。
在布尔格莱德城,有两支军队,一支归属斯基尔人城主管辖,兵员基本上都是斯基尔人,还有一支蛮族混合军队归于匈奴帝国国务秘书奥里斯特斯管辖。现在这些人就是奔着这支蛮族军队的营地而来的。
很快,这十几骑很快就到了军营门口停下来了,军营里闹哄哄的,到处是一片鸡飞狗跳,嘈杂声入耳不绝。
看着军营里的情况后脸色更加阴沉了,但还是挥了挥手率先进了军营,其他十几骑也先后跟着骑马进去了。
这里与其说是军营,还不如说是一个大市场或者贫民窟更为合适,军营门口没有守门的,整个军营太嘈杂了,道路两旁到处都是摆地摊的,有卖菜的,有卖小吃的,有卖杂货的,还有酒馆、赌场、妓。院、铁匠铺、当铺,裁缝铺,总之是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俨然就是一个小城市,而且这里什么人都有,不仅有士兵,而且有佣兵,还有哥特人,阿兰人,、法兰克人,罗马人,本地人也有,真正是龙蛇混杂。
不一会儿工夫,这些骑士就到了一栋显得颇为壮观的房子门前停下,这门口倒是有两个身穿皮甲的士兵站岗,只不过那姿势懒洋洋的不敢恭维。
斗篷人向身边一个骑士摆了摆脑袋,骑士点头答应,策马上前大声喝问:“你们多阿里克将军呢?”
两个站岗的士兵见这些人气势汹汹,好像来历不凡,但却没有丝毫害怕,左边一个士兵问道:“将军昨晚喝醉了,现在还未起床,你们是什么人?找将军什么事?”
那骑士扔出一个块铁牌说道:“立刻叫醒多阿里克,把这块牌子交给他!他看了之后就明白了”。
士兵将铁牌拿在手里看了看,又抬头看了一眼这些骑士丢下一句:“等着”就走进了房子里。
每过多久就看见一个魁梧的蛮族大汉匆匆跑了出来,这大汉好生魁梧,穿着一身精致的铁甲,腰挎阔剑,头戴一顶铜质头盔,跑起来地面都在抖动不已,这就是多阿里克的将军,统领着塞尔维亚的蛮族军队五千人,别看整个塞尔维亚只有这五千蛮族军队,但五千人在这个时代的欧洲已经不少了,毕竟沙隆之战的百万人大战已经不Kěnéng再复制。
多阿里克到了门外正要抚胸行礼,却见那斗篷人立即抬手制止,“我们进去再说!”
“是,大人请”这蛮族将军竟然对斗篷人如此恭敬。
第三十八章利诱
(感谢:战锤之全面战争打赏了100起点币)
骑兵们下马将马匹交给多阿里克的士兵,跟着斗篷人一起进入房子里,在多阿里克的带路下众人来到了内院大厅。
待赶走了其他下人之后,多阿里克单膝下跪向斗篷人:“拜见奥里斯特斯大人,不知大人前来,未曾出城迎接,还请大人恕罪!”
这时斗篷人终于取下了斗篷的帽子露出了面孔,正是匈奴帝国国务秘书奥里斯特斯,他面露笑容将多阿里克扶起来说:“不必多礼,起来吧!”
几人落座之后,一个奴隶女郎端着一个盘子,盘子上放着一些冒着热气的瓷杯,多阿里克便一副献媚的模样笑道:“大人,前些天有个商旅经过这里带来一批从东方古国运来的上等茶砖,小人便买一些,请大人和诸位尝尝,如果您喜欢的话,回去的时候带一些回去”。
“哦?那本大人就是收下了”奥里斯特斯微微有些动容,要知道这年头想喝到从东方运来的茶可不太容易,在匈奴王廷别说想喝茶,就是茶的影子都看不到,因为年年战乱,茶这种东西在欧罗巴可是极度高端的奢侈品,就与后世顶级法国红酒在中国的价值差不多。
在这个时代的欧洲,根本没有休闲的饮品,咖啡这玩意还不知道在哪个山哇哇里猫着,罗马帝国的贵族们要是能够在用餐之后喝上一杯茶,那是最顶级的帝王般的享受,正是因为没有其他的饮品代替茶的作用,所以欧洲的贵族们对茶可是非常推崇,甚至追捧的程度令人发指。
除了茶之外,从中国而来的丝绸在欧洲的上流社会也是最受追捧的,一个贵族家里如果没有上号的丝绸那是会被人笑话的,且不说丝绸在中国就已经非常昂贵,运到罗马帝国之后价格更是高得离谱,可越是昂贵越是受到罗马贵族的亲睐,那如少女肌肤般的光滑,又如天鹅绒毛般的柔软,以及世界上最精美的图案,简直令罗马帝国的贵族们痴迷到了极点,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罗马人都是披着粗糙的麻布啊,北方蛮族更是披着兽皮呢,根本没有其他的材料制作衣服,那些粗糙的麻布跟丝绸比起来简直就是渣!
喝了几口茶之后,奥里斯特斯轻轻吐出一口气,眼睛也闭上了,好像是特别享受这种味道。
多阿里克笑道:“大人,阿提拉大单于不是刚刚归天,新单于埃拉克才刚刚继位吗?怎么您有空到小人这里来?”
奥里斯特斯听了这话之后回过神来,放下茶杯就变得严肃起来,挥手让其他几个随从出去,屋里只留下两人。
奥里斯特斯道:“多阿里克!”
“小人在!”多阿里克立即答道。他是个阿兰人,阿兰人在匈奴人那里没什么地位,而且没有高官在匈奴王廷罩着,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他这个没有靠山的阿兰将军很Kěnéng被当成棋子摆来摆去,甚至会被随时拿下,因此他不能不努力讨好直属上官奥里斯特斯。
“有一个任务要交给你去办!”
“是,小人一定完成!”
奥里斯特斯掏出一张羊皮纸铺在桌子上说道:“有一只三百多人的匈奴部落正从王廷迁移到,现在已经抵达诺维萨德附近,我要你你的人马在他们抵达布尔格莱德之前消灭他们!”
多阿里克听后吓得身体不断颤抖,说话也不利索了:“大、大、大人,他们可是匈奴人啊!”
可不是吗?他是阿兰人,阿兰人是匈奴人的奴隶,如果不是匈奴人开恩,他们早就被干净了,哪里能容得他们活到现在?现在竟然有人让他这个奴隶去截杀作为主人的匈奴人,这不是让他去送死吗?
奥里斯特斯看了一眼多阿里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随后冷笑道:“匈奴人又怎么样?他们是一支被抛弃的匈奴人,消灭他们对你来说没有任何可以担心的,匈奴王庭的大Rénmen也不会追究这件事情!”
“您的意思是……?”
奥里斯特斯点头道:“Shìde,你没猜错,这支匈奴人的首领在王庭得罪的人太多了,因此他是被放逐的,也就说他们已经被匈奴人自己抛弃了,现在有人要这支匈奴人首领的头颅,出价五十金磅!事成之后那些人的牛羊马匹牲畜和财物都是你的,五十金磅也如数支付!”
五十金磅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几年前东罗马帝国皇帝狄奥多西二世收买匈奴左大都尉斯基尔国王艾迪卡配合刺杀阿提拉,出价就是五十金磅,只不过艾迪卡当面答应并收了黄金,可到了赛迪卡之后就把黄金上缴给了阿提拉,并将刺杀的事情向阿提拉和盘托出了,结果可想而知,刺杀行动了,负责刺杀的东罗马帝国官员被抓住,阿提拉把那五十金磅和另外勒索的五十金磅一起吊在那官员的脖子上大大羞辱了一番,但没有杀他,还把他放了回去。
多阿里克犹豫道:“如果是这样的话……”。
奥里斯特斯立即加了一把火:“你还犹豫什么?要知道让那股匈奴人消失是很多大人物们乐意看到的,如果这件事情办成了,很Kěnéng有大人物要提拔你,因为你为他们出了一口恶气!而且你还得了五十金磅以及大量的战利品,这种好事去哪儿找?你要是不做,那么这件事情就只能便宜别人了!”
按理说奥里斯特斯是多阿里克的直接上官,完全可以直接对他下达命令,不必说这么多,而且还是一副商量的口吻,但是很明显这次对象不同,要截杀的对象是匈奴人,如果多阿里克顶住奥里斯特斯的压力将这件事情上报给匈奴王庭,奥里斯特斯就麻烦了,因为事实并不是他所说的那样,即使这支匈奴人是被抛弃的,要杀那些人也轮不到让外族人插手,要杀也要自己人动手,只有匈奴人才有资格杀匈奴人,其他的附属民族的人动手就是造反!
经过一阵激烈的内心挣扎,多阿里克还是没能忍住诱。惑,他决定干了,当即答应道:“好,大人,我干了!您认为我要出动多少兵力,在什么地方动手最合适?一千人够不够?”
奥里斯特斯显然早就知道秦东的情况,他摇头道:“不够,最少两千人!”
“两、两千人?”多阿里克吓了一跳,“大人,他们总共才三百多人,能够出战的只怕只有一百多人吧?出动两千人对付一百多人?用得着出动这么多人吗?”
奥里斯特斯显然不想将秦东凭借一百多人就干掉了六百精锐匈奴骑兵的事实告诉多阿里克,他道:“多带一些人以防万一,要知道你这次需要做的是让他们消失,一个都不能逃走,包括老人,小孩和女人!”
多阿里克一听也觉得有理,虽然多出动一倍的兵马所需要消耗的粮草和军饷要多一倍,但他还是答应了。
第三十九章知敌情
(满地打滚求收藏、推荐!)
蓝蓝的天空,远处群山翠绿环绕,风景格外的优美,春天里的暖风吹在脸上让人懒洋洋的,作为骑兵侦查队队长的哲离显然没有这份心情和时间享受这一切,此时他正骑着马站在一处山丘上手搭凉棚向前方观察。
这时一个骑兵也骑着马爬了上来说道:“哲离,你看远处那几个阿兰人骑士,鬼鬼祟祟的,很Kěnéng是冲着我们来的”。
哲离立即顺着手下指着的方向看过去,果然看见几个阿兰人骑士正向着这边山口而来,走走停停,停停走走,停下时还不时地观察周围的情况,显然是在探路,绝对是侦查骑兵。
哲离说道:“这一带群山环绕,道路狭长,地势险峻,山坡上树木茂盛,容易隐藏兵马,很适合打伏击,看这几个骑兵的行动很明显是侦查骑兵,你带人干掉他们,记住,要留下一两个活口,不能全部都杀了!”
“好,看我的吧!”那骑士说着一勒缰绳调转马头就冲下了山坡,山坡下树林里跑出五六个骑兵跟着他后面飞驰而去。
那几个阿兰骑兵向着山口方向而来,离着几百米就要到山口了,这时突然从山口外面出现六七个骑士,每人双马,看这些骑士的装束应该是匈奴人,而且这些匈奴人骑马狂奔而来,气势汹汹,几个阿兰侦查骑兵知道麻烦了,当即调转马头就跑。
追击的匈奴侦查骑兵立即抽出弓箭开始射击,“嗖嗖嗖……”
一瞬间就有三个阿兰骑兵中箭落马,还剩下三骑逃走了,匈奴侦查骑兵们继续追击,一边追赶一边射箭,他们都是一人双马,马力充足,而阿兰人却只是一人一马,跑了十几里之后就渐渐被追上,由于早有命令,这次匈奴骑士们没有射人,而是射的马,跑在前面的两个阿兰骑兵双双栽倒子地上,只剩下一个骑兵跑了,落地的两个骑士很快被追上来的四个匈奴骑兵围住,两人刚刚从地上爬起来,匈奴骑兵们将套马索一甩,两人就被套住身体躯干。这时匈奴侦查骑兵再想追赶却发现那逃走的阿兰骑兵已经跑得不见了踪影。
秦东手提长枪策马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队伍两旁不时地有骑士来回策马奔驰让队伍中的人跟上队伍,不要掉队,牛羊和一些没有人骑乘的战马被骑士们围在中间前进。
秦东看见远处又出现了山林,成片成片的山峦叠起,碧绿葱葱,顿时一颗心再次提了起来,风景虽然Bùcuò,可惜他不是一个喜欢抒情的人,这样的景色对于文人墨客来说自然是极Hǎode,可是在秦东这种军人眼里却充满着杀机。
秦东回头喊道:“巴图,哲离还没有传来前方情况吗?”
巴图道:“大人,两刻钟前他们才派人汇报说没有发现异常情况!”
既然没有情况,那就继续前进,秦东也没再问什么,感觉行军过程太沉闷了,便高声用匈奴语唱起了歌:“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流浪远方,流浪……。”。
随着秦东嘹亮的歌声响起,所有匈奴人都静静地听着,这首歌简直就是唱给他们的,他们也一直在流浪,从遥远东方的草原流浪到了这里,居无定所,这首歌唱到他们心里去了,触摸到了他们内心最为薄弱的地方。
等秦东唱完,过了一会儿才有人大声叫好:“大人,唱得太好了!”
“是啊,大人唱得真好!”
有人马上喊道:“大人,再唱一个!”
“对,大人再唱一个吧!”
所有人都囔囔起来,强烈要求秦东再唱一个,秦东推辞不掉只能再唱了一首歌,“给我一片蓝天一轮初升的太阳
给我一片绿草绵延向远方
给我一只雄鹰一个威武的汉子
给我一个套马杆攥在他手上
给我一片白云一朵洁白的想象
给我一阵清风吹开百花香
给我一次邂逅在青青的牧场
给我一个眼神热辣滚烫
套马的汉子你威武雄壮
飞驰的骏马像疾风一样
一望无际的原野随你去流浪
你的心海和大地一样宽广……”。
这首歌的歌词太顺口了,秦东只唱了一遍,所有匈奴人都差不多会唱了,秦东便高声喊道:“来,跟我一起唱……”。
唱歌之后队伍里的气氛就热烈起来了,这么多人,不会唱的也跟着嘶吼几句,逗得其他人哈哈大笑,为了不让行军时队伍里的气氛太沉闷,秦东又人在队伍唱歌,还不时地给手下人讲笑话,大家都欢乐起来,也没有先前的沉默不语。
大家正唱歌的时候,一起侦查骑兵一人双马从远处飞驰而来,还没跑到跟前就大声喊:“报”
“报”。
队伍里停到这个声音后停止了唱歌,但队伍却没有停下还在继续前进,那骑士狂奔而来后在秦东面前停下道:“大人,前方出现敌情,我们抓到了几个阿兰人的侦查骑兵,经过审讯得知在前方五十里外有阿兰人、东哥特人、法兰克人、撒克逊人等蛮族组成的杂牌军正准备埋伏我们,人数大约在两千人左右,根据俘虏交代,这支军队的将领是一个名叫多阿里克的阿兰人,他的军队归属于国务秘书奥里斯特斯统帅!”
秦东脸色阴冷,冷哼一声道:“果然是他!这家伙上次在王庭派人刺杀我没干成,估计又怂恿了右贤王埃内克派了兀诸来偷袭我,之后没想到这家伙还不死心,竟然直接让他的蛮族军队对我们下手!你回去告诉哲离,让他继续在前方侦查,如果有敌情立即报告!”
“是,大人!”那侦查骑兵答应一声调转马头飞驰而去。
前面已经不能再走了,只要进了山口,他的骑兵战斗力就会被地形限制,秦东不会让自己处于被动地位,他立即举手大声命令:“停止前进,扎营!”
却说那逃走的一个阿兰侦查骑兵狼狈地逃回了埋伏地点,立即向上面汇报了情况,正在埋伏地点的多阿里克和奥里斯特斯听到了汇报之后就有点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多阿里克问道:“大人,现在怎么办?几个侦查骑兵被抓住,那支匈奴人肯定已经知道我们埋伏在这里了,再埋伏下去已经不起作用,您认为应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既然已经了,不如直接摆明车马,把你的人全部拉出去守住山口,他们要去就必须要走这条路,这是必经之路,如果绕道几个月都到不了赛迪卡,所以他必须走这里,我们就在山口地带跟他决战!万一他们真的绕道,我们就沿途骚扰,总之逼迫他们打这一仗”。
奥里斯特斯这也是没办法,秦东他们都是骑兵,而多阿里克这边基本没有骑兵,除了极少数负责侦查的士兵有马之外,其他都是步兵,如果秦东不要家当了,直接带着马匹跑路,奥里斯特斯也没办法,只能看着他跑掉,不过秦东有牛羊,如果秦东不想失去这些牛羊,也不想绕道就必须跟这支蛮族军队打一战。
第四十章隐藏实力
(跪求收藏、推荐!)
决定之后奥里斯特斯就和多阿里克带着两千人马从埋伏的山坡上下来,在道路上重新整顿队伍浩浩荡荡向几十里外的山口赶去。
秦东在下令整个队伍停下扎营之后,他带着十几个护卫队队员向山口方向飞驰而去,他要去近距离观察多阿里克的军队到底是什么情况,只有观察了那支军队的具体情况才好做下一步打算。
快马加鞭,十几分钟就跑了二三十里路山口,秦东带着人爬上山口的一座山丘上,侦查队长哲离正好迎上来,说明情况之后发现还没有看见多阿里克的军队影子,秦东之后又带着这些人进入山口继续向东南方向前进了三十里才发现一只军队正快速向山口方向而来。
秦东等人站在一座山包上观察着多阿里克的军队,发现这人马确实不少,足有两千人,只不过这些人的武器装备就有点破烂了,只有四百人装备齐全,有皮甲有头盔和刀剑盾牌,其他人要么没有盔甲,要么没有头盔,有的没有盾牌,大约有五六百人没有刀剑,只拿着烧火棍或者锄头之类的玩意儿,整个队伍分成四个部分,走在最前面的装备最齐全,这些人有四百人,走在中间的大约有六百人装备不齐全,但是有武器,再后面是弓箭手,一共有接近三百人左右,最后就是六百多人没有装备和武器的“农民”,这些人估计是来凑个数的,没有一点战斗力,如果战事顺利还好,这些人能够打顺风战,一旦战事不利,估计这六百多人撒丫子就会跑个干干净净。
现在这支军队竟然不埋伏了,而是直接向山口方向行军,说明他们已经知道自己的埋伏行动已经暴露,所以干脆大大方方走出来。
搞清楚这支军队的情况之后,秦东心里有数了,他不担心被这支军队攻击,这支军队没有骑兵,就算他赶着牛羊往回走这支军队也追不上,关键是如果这支军队一直堵在这里就麻烦了,这里地形狭长,限制了他的骑兵战斗力,弓骑兵在这里施展不开,他拿这支军队没有一点办法,虽然这些人是乌合之众,但人家毕竟在人数上占了绝对优势,只需守在山口他的骑兵就不能进。
秦东不担心这支军队一直会守在这里,这是不Kěnéng的,要知道这支军队毕竟是匈奴帝国的军队,多阿里克不敢明目张胆地长时间守在这里不让他通过,一旦这件事闹到王廷,多阿里克就会吃不了兜着走。
秦东还不知道奥里斯特斯的打算,如果奥里斯特斯想用多阿里克的军队向他发起进攻,那真是笑话了,见过有步兵向骑兵发起进攻的吗?因此秦东带着护卫们回到营地之后就一直等着,等奥里斯特斯的下一步动作。
其实秦东很想在多阿里克的军队赶到山口之前打他们一个伏击,将三百多人埋伏在山口左右两侧的山坡上,那里植被茂密,很适合打伏击,只可惜他手下都是骑兵,不善于步战,而且骑弓的弓箭射程太短,很难对正在行军的多阿里克军队造成很大的伤害,只能让他们混乱一阵,而且这样一来反而让奥里斯特斯提高了警惕。
秦东正在大帐里思考着奥里斯特斯下一步会怎么做时,巴图进来汇报:“大人,我们刚才再次审讯抓到的两个阿兰人侦查兵俘虏时发现了一个情况,那两个人中有一个是罗马人,是跟随奥里斯特斯从王庭到这儿的,根据这人所说奥里斯特斯并不十分清楚我们的情况,例如他根本不知道我们现在有三百多能战之兵,他和多阿里克还以为我们不足一百个骑兵,因此根本没有把我们当一回事!”
“哦?还有这回事?走,跟我去看看俘虏!”秦东有些惊讶,当即站起来想外面走去。
亲自审问过俘虏之后,秦东这才确定了一点,奥里斯特斯并不知道他已经收降了抓到的三百多个俘虏,兀诸战败逃回去之后只是把战斗的过程和结果说了一遍,兀诸也不知道秦东收降了抓到的三百多个俘虏。
那么也就是说,除了一百多个伤员之后,秦东还可以将两百个骑兵隐藏起来,只留下一百个骑兵迷惑奥里斯特斯。
想清楚这一点,秦东立即吩咐:“巴图,马上叫牧仁和托隆过来见我!”
“是,大人!”巴图答应一声抓身而去。
没过一会儿工夫,牧仁和托隆两人双双而来,“大人,您找我们?”
“嗯,坐吧!”秦东将目光从羊皮地图上移开,抬头看了一眼指着两边矮几说道。
等牧仁和托隆两人坐下后,秦东看着两人说道:“刚才在审讯俘虏的时候得到一个特殊的消息,前方正冲我们而来的军队将军并不知道我们已经有三百多个能战斗的骑兵,还以为我们经过前些天的那次战斗只剩下不足一个百个骑兵了,因此我决定让你们两个带着你们的百人队隐藏起来!”
两人同时抚胸道:“请大人吩咐!”
“你们过来!”秦东招呼两人走过去,然后指着羊皮地图说:“牧人,你带着你的一百骑兵马上动身,带足两天的食物隐藏在山口左边五里处的一个小山包后面,记住去了之后不要闹出大的动静,以免被多阿里克的人发现!”
牧仁行礼道:“是,大人!”
秦东又对托隆道:“托隆你带着你的一百人马隐藏在我们本队右侧八里外的小树林里,你们两个都要随时等待我的命令!”
“是,大人!”
奥里斯特斯和多阿里克两人带着两千人的人马从埋伏的地点开始一直到山谷口三十多里足足走了一天的时间才抵达山谷口,这也是奥里斯特斯想稳妥一点,上次兀诸就是因为鲁莽中了秦东的奸计才使得他的六百精锐骑兵全军覆没,所以这次奥里斯特斯不想再犯和兀诸一样的错误,他不懂打战,多阿里克也是一个半吊子,因此两人都非常谨慎。
听到哲离派人回来汇报的情况之后,秦东笑了,说道:“奥里斯特斯两千人面对我一百人还这么畏畏缩缩的,由此可见这个人真的不行,至少在军事上完全不行,告诉哲离,要严密关注奥里斯特斯的动静,另外散布在四周的侦骑不能收回来,侦骑散开一点,晚上要特别留心防止敌人偷袭,谁知道奥里斯特斯是不是还有什么后手没有使出来,所以一定要小心!”
苏合和巴图两人同时弯腰:“是,大人!”
PS:##################################################################################################################
第四十一章真实意图
(求收藏,求推荐,求梦想票)
奥里斯特斯和多阿里克两人率军抵达山谷口之后刚好天黑,当即安营扎寨,同时占领山谷口两侧的高地,将营地扎在山谷口前一里处的空地上,由于军队中没有多少马匹,而且侦查骑兵战斗力比起哲离手下的侦骑战斗力相差太远,多阿里克甚至都不敢派出侦骑打探秦东营地的情况,只能派驻重兵在营地周围警戒,严加防范秦东带兵夜袭,就这样一夜无话熬到了第二天天亮。
秦东对于用三百匈奴骑兵打多阿里克的两千乌合之众根本没有多少心里压力,尽管对方的军中有三百弓箭手,他只是担心奥里斯特斯是否有其他后手。
早上吃过早餐之后,秦东检查了一遍营地,没过多久哲离带着手下侦骑全部回来了,他汇报:“大人,多阿里克的军队动了,他和奥里斯特斯统帅所有军队向我们这边压过来!”
这个情况让秦东一愣,奥里斯特斯想干什么?将自己逼走?或者跟自己决战?如果是将自己逼走,这不是与奥里斯特斯的意愿不同吗?奥里斯特斯的目标是自己,而不是自己的军队,如果自己走了,他不是白忙活一场吗?如果是想跟自己决战,他认为自己凭什么会跟他打?想不明白啊!
秦东被奥里斯特斯的动作搞糊涂了,要知道这家伙是想除掉他的,而不只是不让自己通过,这样带着大军压上来是为了什么?
其实秦东不明白奥里斯特斯的用意,奥里斯特斯固然想除掉秦东,但如果实在无法除掉就铲除他的势力,即灭掉他手下的军队,抢走他的家底,这样他想发展起来就困难了,如此一来他就对罗马帝国没什么威胁,只要他对罗马帝国没有威胁,他是否活着对奥里斯特斯来说无关紧要,可如果他的存在对罗马帝国的威胁太大,奥里斯特斯就要想尽一切办法除掉他,这就是奥里斯特斯的想法。
秦东立即叫来苏合吩咐:“马上拔营,收拾妥当之后让老人、妇女和小孩全部上马,带着伤兵和牛羊马车后撤,其余人留下随我御敌!”
大帐内所有人抚胸大声道:“是,大人!”
众人正要出去准备,这时大帐外传来声音:“报,紧急军情!”
众人心中一凛,暗道难道还有什么其他情况发生?秦东还没有说话,就看见一个侦骑从外面走进来单膝下跪,气喘吁吁道:“大人,紧急军情,我们在后方二十里处发现了一支骑兵正向我们快速而来,这支骑兵大约三百骑,每人一匹马,看装束应该是雇佣兵,他们的武器并不统一,各式各样的都有,没有骑弓!”
大帐内所有人听到这个消息都神情凝重起来,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