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围猎罗马(最后)-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东对这支队伍的改造和影响是非常大的,他规定不论男女必须每三天要洗一次澡,三天要换洗一次衣服,伤员更是要勤换衣服,洗澡的事情老人和小孩除外,因为老人和小孩的体质比较弱,现在这个时代的三月还很寒冷,容易生病,但也要每五天洗一次,天气炎热之后每天都要洗一次。

除此之外,每个人喝的水事先要煮开才能喝,这个时代的人根本不知道生水中含有大量的致病的微生物,因此经常因为喝了生水而腹痛腹泻,严重的时候甚至爆发瘟疫,特别是军队中,现在打战的时候,双方几乎都不掩埋尸体,经常造成瘟疫肆虐。去年(公元452年)阿提拉率兵攻打内高卢地区,直至兵临罗马城下,为什么会这么心甘情愿地撤退,难道教皇利奥一世真的是能言善辩,说服了阿提拉?不排除利奥一世确实有这个才能,但是主要的原因却不是利奥一世的劝说,而是因为阿提拉的军队中瘟疫已经蔓延得很厉害了,大量士兵因为非战斗情况而减员,而且还有一个原因,东罗马帝国的援兵到了,所以在利奥一世带来大量的黄金劝说之后,阿提拉权衡之下不得不顺坡下驴收了利奥一世的赔偿金带兵回国了事。

秦东原本加上家眷只有三百多人,现在又多了三百个投降过来的人,有接近六百多人了,成年人有五百多人,这就造成了粮食不够,原本他们从王廷带的粮食是足够三百多男女老幼赶到赛迪卡的,但是现在人数多一倍还多,粮食显然不够了,这给秦东带来了非常大的困恼,要知道这里可是荒郊野地,到哪去弄粮食?

匈奴这样的游牧民族的食物并非全部是肉类和奶制品,也有一部分食物是麦米、黍米粮食,这些粮食是通过和东、西罗马帝国交换而来的,基本上是用牛羊和皮毛之类的与罗马帝国的商人交换,当然如果有钱也可以向罗马帝国商人购买。而且自从匈奴王廷在匈牙利平原建立之后,匈奴人也少量种植一些麦米和黍米,并非全吃肉类和奶制品,真要全吃肉类,再多的牛羊也会被吃光。

当副手阿古拉将粮食不足的事情汇报给秦东时,秦东一时也没有Hǎode办法,罗马帝国和匈奴帝国在边境上有专门的交易城市,这主要是罗马帝国为了防止匈奴人没东西吃了就南下劫掠而专门设置的交易市场,但是他们现在这里的位置距离那些边境交易城市都太远,远水解不了近渴。

等阿古拉走后,秦东一个人做在大帐里想办法,刘三端着一盘羊肉、几个面饼和马奶酒走了进来,“少爷,吃午饭了!”

“哦,你先放着吧!”秦东摆了摆手,眉头皱得老高。这粮食问题绝对不是小事,不能填饱肚子,军队是会崩溃的。

刘三见秦东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便忍不住问道:“少爷,您这是怎么啦?打了仗应该高兴才对啊!”

秦东倒了一杯马奶酒一口喝下,叹道:“打了胜仗我当然高兴,可是这人多了也有让人烦心的时候,粮食不够吃了,虽然离还早,但我不能不事先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难不成真等到没粮的时候把所有牛羊都杀掉吃了吗?这些可都是我们起家的本钱啊,不能动!”

刘三听了之后一拍大腿笑道:“少爷,敢情您是在为这事烦心呐?您大可不必为此事烦心,您把这事交给我,我保证有足够的粮食,绝对不会让他们饿着肚子!”

秦东一听,狐疑地看着刘三道:“刘叔,这可不是开玩笑的,您有什么办法能弄来粮食?”

刘三笑道:“少爷您忘了现在已经进入三月,眼看就到了四月,这野地里到处都是找吃的动物,而且我们身处在河边,我们可以捕鱼啊,只要织几张网就行,织网打渔我可是行家,在老家的时候我从小就跟着我爹学会了打渔,您还怕没吃的?再说了,我们还可以挖野菜,这样也可以解决一部分,您放心,我们绝对不会饿着肚子上路的!”

秦东听后忍不住拍了拍脑门子,暗道自己怎么没想到呢,自己手下人数不多,只有几百人,不一定要购买大宗粮食,这么点人完全可以考打猎和捕鱼挖野菜渡过饥荒,当即大喜道:“刘叔啊,这事交给你去办,你去找阿古拉让他配合你,找一些老人和女人,你教他们织网打渔,另外让苏合派出一些骑兵在附近去打猎,什么野兔之类的东西都要,贮备一些粮食我们就上路,再休整三天,三天之内一定要捞一些鱼,打一些猎物!”

刘三高兴道:“好咧,少爷,我这就去了,您赶紧用膳吧!”

命令下达之后,营地里开始忙碌起来,刘三将没事干的一部分老人和妇女组织起来,编制渔网在这个时代一般使用麻绳类的纤维物品,或者旧衣服破衣服,裁剪成细条之后搓成绳索编织,而营地里没有多余的衣物,只有兽皮、羊皮和牛皮,用这些皮类编织渔网太沉重,所以刘三带了一些人去附近的树林剥了一些树皮回来取其纤维晒干之后编织成渔网,因为人数众多,在刘三的指点之下一天之内就编织了十几张网。

第二天营地里出动了几百人到河边捕鱼,匈奴人是游牧民族,只知道牧马放羊,何时捕鱼过?这事非常新鲜,因此许多人都跟着河边去看热闹,看刘三是如何带领手下老人队和妇女队捕鱼的。

刚开始捕鱼队手艺生疏,战果不大,一个上午才捕鱼十几斤,可是下午就扩大了战果,整整两百多斤鱼被抬进了营地,主管后勤的阿古拉喜笑颜开,欢喜得不得了,立即人员杀鱼制成干鱼。

晚上的晚餐,每个人都分到了一条大烤鱼,所有人都吃得很高兴,这里很多人一辈子都没有吃过鱼,第一次吃鱼感觉太好吃了。

烤是人类刨制食物的最原始的手段,这个时期的欧洲人基本都在使用这种方法制作食物,例如面包,但是这种方法使得食物的营养利用率不高,秦东天天吃烤肉,烤面饼差不多都吃腻了,因此教会了这些野蛮人用煎、煮的方法,这些制作食物的方法让匈奴人很是吃惊,原来食物还能这么做。

这个时代欧洲还没有使用铁锅的,基本上都是使用陶罐,因为他们不用炒菜,铁锅也没有出现,他们的食物只用烤的,不管是面包还是肉类,都用烤,除了煮汤,吃菜就吃生野菜,最多放在汤里煮一下,这个时期的面包还没有后世那么松软,硬邦邦的,需要掰碎之后放在汤里搅成面糊再吃,否则很难下咽,因此汤在欧洲的饮食上一直非常重要,延续到了后世。

秦东自从来到这个时代第一次吃到了鱼,而且是水煮鱼,非常的美味,吃一口肉喝一口鱼汤,实在太鲜美了。还有煮熟的马肉,马肉不好吃,太粗,还有一股酸味,而且作料太少,腥膻味太重。

第三十五章骑射战术

(跪求收藏、推荐!)

在休整的这几天里,虽然有不少人被安排去捕猎捕鱼,但是还是有大部分人没事干,秦东不能让这些人闲着,军队绝对不能闲着,越闲越容易出事,因此他召开军官会议,要组织战术训练。

匈奴人自幼骑在马背上,因此他们的骑术是不用说的,非常精湛,但是秦东认为骑射技能还不够,毕竟这些匈奴人上马是战士,下马是牧民,平时都是自己练,而没有经过系统的骑射训练,用通俗的话说,不是科班出身,走的是野路子,而秦东需要的是一支经过严格系统训练的职业弓骑兵部队,这支弓骑兵部队行动起来要像一阵旋风,快速无比,而且在任何环境下都能够做到不崩溃,战斗力要超出现在欧洲所有匈奴骑兵。

在秦东的设想当中,他要训练三支部队,第一支就是弓骑兵部队,这支部队主要是负责远战,最大发挥骑射技能的威力,第二支部队就是步骑兵,这支部队不需要很强的骑射技能,而需要很强的步战能力,这支部队的士兵要能娴熟的骑马,下马之后就是战力超强的步兵,他们之所以骑马是因为要有高速机动性能,这样的军队就是这个时期的机械化步兵。第三支部队,这支部队的士兵要求作战技能全面,不仅要有很强的弓骑兵战技、骑战能力而且下马也要有超强的步战能力,秦东称这支军队为全能兵种,具备步兵、骑兵、弓骑兵的所有作战能力。

这就是秦东准备在以后要训练的军队,但是现阶段显然还不行,现阶段的条件只能够训练弓骑兵,但是只要能把这支弓骑兵训练完成,其战斗力也是非同小可的。

秦东预想对他手下的骑兵做一个规定,骑兵在射完箭囊里所有箭矢之前不能跟敌军近距离交战,必须利用自身的看家本事给予敌军最大程度的打击,直到箭矢全部射完之后才能与敌军冲杀。

这样问题就来了,匈奴骑兵冲击敌阵一般都排成松散的阵型,如果是在骑射状态排成松散阵型很有好处,至少可以避免因为密集阵型遭到敌军弓箭兵的大规模杀伤,但是冲锋突击时阵型松散会造成攻击力不足,而且骑兵一旦被包围失去了Sùdù简直就是灾难,所以秦东对他手下的骑兵进行了要求,在骑射状态时可以不必在意队列阵型,但是一旦冲锋突击时就必须要排成密集阵型,形成最强力量穿透敌军阵势,并且利用大纵深穿插战术对敌军阵势来回冲杀,直到将敌军击溃或者分割包围,不过首先要想办法干掉敌军的弓箭兵部队,否则密集阵型冲锋容易被弓箭兵部队造成大量杀伤。

秦东骑着马站在第一百人队面前,百夫长苏合骑马站在身后,还有第二百人队的百夫长牧仁和第三百人队的百夫长托隆,另外还有几个护卫也骑着马护卫在秦东身后,秦东指着旁边五百米处的一排排野草扎成的草人说道:“看见那些草人吗?假设那就是敌军阵型,现在所有人排成两列纵队,我们来训练第一个,命令下达之后,两列纵队冲向敌军,箭矢射程抵达敌军最前排士兵之后立即一分为二,同时开弓射箭,分别冲向敌军两翼外侧,之后在敌军两翼外侧对敌军不间断来回射击,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

“好,苏合,你亲自带队来一次!”秦东喊道。

苏合策马上前道:“是,大人!”

准备完毕之后,秦东下令:“骑射战术,分兵敌军两翼齐射,开始!”

“杀”得到命令的苏合一声大吼抽出弓囊的弓又抽出一支箭就策马向前奔驰而去,身后一百骑兵排成两列纵队都策马紧跟在他身后,别看只有一百骑兵,这骑兵奔驰的声势绝对不小。

骑兵队冲到距离稻草人前排大约一百米左右的位置时开始一分为二,左侧一纵队转弯向稻草人左侧飞驰而去,右侧骑兵一纵队向转弯向稻草人右侧飞驰而去,而且在转弯的过程中就开始拉弓射箭,毫不停歇,左侧的骑兵冲到稻草人左侧最后面后转弯向右,而右侧的骑兵则转弯向左,重叠之后再次分开,原来在稻草人左侧的骑兵现在绕道了右侧,而原来在右侧的则绕到了左侧,就这样不间断地围着稻草人开弓射击,直到所有骑射手把箭矢全部射完为止。

苏合带队回转之后停下询问:“大人,效果如何?”

秦东点头道:“这个战术做得Bùcuò,但是还不够,射箭的Sùdù还不够,而且每骑之间的距离不均衡,很容易被敌军突破包围,以后再训练时要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是,大人!”

秦东又道:“下面训练骑射第二个战术:撤退时回身射箭,从字面的意思就应该能明白,就是一边撤退一边向敌人射箭,而且是骑马奔驰!都明白吧?”

撤退时回身射箭,这个战术可是蒙古骑兵的看家本领,蒙古人进攻时如果发现敌军的阵型太难啃,就会假装败退,敌军将领一般都会命令军队追击,这时蒙古人就采用这个战术,追击的敌军因为阵型散乱,又没有了盾牌等保护物,在追击的过程中必定伤亡惨重,很快就会崩溃,这时候蒙古骑兵再次转身,一举将敌军击溃。

匈奴骑兵跟蒙古人骑兵有相似之处,也有不同之处,虽然他们处于不同的时代,相差了七百多年,但是在战斗力和骑射技能上还是能够做个比较的。

匈奴骑兵在骑射技能比不上蒙古骑兵,要说整个世界军事史上,骑射技能最强大的要属蒙古骑兵,但是匈奴骑兵的近身冲杀战斗力却又比蒙古骑兵强得多,蒙古骑兵近身战斗力的确不怎么样,这一点从艾因·贾鲁战役就可以看出来。

艾因·贾鲁战役发生在公元1260年9月3日,之前蒙古第三次西征统帅旭烈兀率军攻陷了巴格达,七个月之后又攻陷了大马士革,阿拉伯帝国随之灭亡,不过他很快得知他的同胞哥哥蒙古大汗蒙哥病逝(死因不明)在南宋合州钓。鱼城下的消息,之后他立即停止了继续西征,开始东归,留下部将怯的不花率军两万(其中五千蒙古骑兵)镇守大马士革城。

大马士革被蒙古军队攻陷之后,伊斯兰世界只剩下埃及马穆留克苏丹忽都思这一支军事力量了,他得到了旭烈兀东归的消息,然而他并不知道大马士革有多少蒙古留守部队,因而不敢轻举妄动。不过他很快有了机会,十字军东征留下的法兰克人瞧不起蒙古人这些野蛮人,偷袭了蒙古人的巡逻队,怯的不花的侄儿被杀,怯的不花大怒,当即带兵攻陷了法兰克人留守的西顿城,将其洗劫一空,这一战暴露了蒙古军队的军力,因此忽都思率兵进入巴勒斯坦,他手上有一万马穆留克军(即奴隶军),再加上叙利亚阿拉伯残军与突。厥蛮部2千人,一共一万两千人在艾因·贾鲁(那不勒斯附近)这个地方与怯的不花统帅的两万人遭遇。

怯的不花犯了轻敌冒进的错误被引诱到了忽都思的包围之中,怯的不花迅速判断战场上的形势,立刻命令蒙古军队的两个万人队各以一千亚美尼亚铁甲骑兵为先锋,向马木路克阵营薄弱而突出的两翼冲击。怯的不花亲率一个万人队,向马木路克阵营的左翼猛扑过来。冲锋的蒙古军队遭到来自前方和侧面遮天蔽日的弓箭齐射,损失惨重,蒙古骑兵体现出高度的战术纪律,不顾伤亡向前冲击。马木路克阵营两翼的骑兵看到蒙古骑兵舍生忘死,迎着一波又一波的弓箭齐射冲了过来,有些蒙古骑兵身中数箭依然狂呼向前,不禁胆战心惊。眨眼间蒙古军队就冲到跟前,亚美尼亚铁骑组成的前锋以楔形突进马木路克阵营两翼,而蒙古轻骑兵跟在后面飞快地放箭,重骑兵则拔出马刀左劈右砍。本来就缺乏信心的马木路克骑兵逐渐丧失斗志。拜巴斯统领的右翼还能勉强支撑,而左翼面对怯的不花亲率的蒙古骑兵,受到极大的压力,已经开始溃散。两翼骑兵战斗意志的动摇像传染病一样扩散到中央,整个马木路克阵营都开始后退,局势危在旦夕。

忽都思绝望地看着自己的大军已经接近崩溃,将头盔掼到地下,大呼“为了伊斯兰!”,单人匹马冲进蒙古军阵中,挥舞着大马士革弯刀大力砍杀,所向披靡,至少砍死有十几个蒙古骑兵。忽都思孤注一掷的英雄主义行为唤起了马木路克骑兵的勇气,他们只犹豫了片刻,就狂呼着冲了上去,用弯刀同蒙古骑兵进行激烈搏斗。事实证明,马木路克军队先前的败退纯粹是怯战的心理在作怪,一旦他们恢复了自信心,立刻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蒙古轻骑兵实在不擅长于近距离格斗。

由此可见蒙古骑兵的长项在于骑射,至于近身格斗实在不是他们所长,这一点比匈奴骑兵差了一些,匈奴骑兵在罗马帝国末期几乎是打遍天下无敌手。

第三十六章奔射和飞射

(感谢:YCW1215打赏了100起点币,YCW1215投了1张评价票,另外求收藏,求推荐)

在苏合的带队下,这个百人队开始了撤退时回身射箭战术训练,整个队伍排成横向两排面对着草人方阵距离三十米准备妥当。

只见秦东一声令下:“撤退回身射箭战术训练,开始!”

得到命令的苏合大吼一声:“撤!跟我撤!”

两列横队在苏合的带领下迅速调转马头转身就跑,跑出二十米之后后勒马停下整齐地搭弓射箭。

这是一次齐射,“嗡”的一声响,箭雨如蝗虫一般射在草人阵型中间,紧接着是、苏合带着马队继续撤退,又跑出二十米之后停下再次齐射,一脸跑了七八次,直到跑出弓箭的射程之外才停止。

马队在苏合的带领下再次在秦东等人面前集结之后,秦东点评了:“不行,太乱了,太混乱,队列不整齐,射箭有先有后,没有达到统一的步调,这是齐射,不是散射,散射我们等一下会练的,齐射就要有齐射的统一步调,不能乱,苏合,你现在带着马队进行一次撤退回身自由散射,这个战术不必在乎整齐的阵型,每个骑射手自由发挥,自由射箭跟齐射不同,齐射要求队列整齐,密集,不必在意精确度,这样能用密集的射击达到大量射杀敌军的效果,而自由散射是要发挥每个骑射手射术技能,所以要求射术精准,明白吗?”

苏合点头道:“明白了,大人,按照您这个说法,每个战术都可以分成两种情况训练,一个是齐射,一个散射!”

秦东点头道:“Shìde,就是这样!”说完想了一想又道:“这样吧,我们换一种说法,把骑射拆分,但凡要排成整齐队列的齐射称之为‘骑射’,而在策马奔驰的过程中自由散射称之为‘奔射’,我这样说,你们明白吗?”

这个拆分非常直观,很容易理解,所有人都点了点头:“明白了,大人!”

“好,苏合,你再带队分别演练一下骑射和奔射的战术训练,骑射和奔射都训练两种,一种是分兵两翼,一种是撤退回身射箭!”

“是,大人!”苏合答应一声,随后对身后的马队大吼:“都跟我来!”

训练又开始了,这次苏合先开始训练奔射,因为他们以前的骑射技能基本上就是现在的奔射,骑马奔驰中自由散射,这个主要看骑射手个人的箭术精度和射击的Sùdù,射术精度越高,杀伤力自然就大,而射击的Sùdù也对杀伤力有很大的影响,因为是对敌军阵型攻击,敌军的密集度很高,随便怎么射都能射到人,所以射箭的Sùdù越快造成的伤害越大。

几个军官骑在马上观看着马队的训练,这一训练就看出问题来了,因为以前匈奴骑兵们都是野路子,基本上很少进行统一的训练,素质良莠不齐,而且纪律很差,这一开始训练就有点乱糟糟的,很多人都分不清左右,射箭的Sùdù有的很快,有的很慢。

秦东扭头问道:“牧仁,你是神箭手,你认为这些人的战力如何?”

牧仁犹豫了一下反问:“大人,您是想听真话,还是想听假话?”

“废话,你说我想听真话还是假话?”

牧仁点了点头道:“Hǎode,大人,说实话,现在我大匈奴骑兵的战斗力在整天欧罗巴都是无人能敌的,罗马帝国和日耳曼蛮族都已经被我们打怕了,但是我看了这次的训练,我认为如果按照大人您制定的训练方法对您提出的几种战术进行系统的、长时间的训练,那么我们的战力还会直线上升,我们以前根本没有什么战术,只知道骑在马上向敌人冲锋,一边冲锋一边射箭,冲到敌人附近之后就丢掉弓箭拔刀冲杀,现在有了您这几种战术,我相信只要我们这些人达到您的训练要求,战斗力能翻几番,正面对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以一千骑对付其他匈奴骑兵五千骑!”

秦东点了点头,扭头问托隆:“托隆,你是很有想法的人,你认为呢?”

托隆思索一番说道:“大人,您的这几种战术非常好,我以前一直想创造几种骑射手战术,但是苦于能力有限,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现在您的这几种战术让我的脑子突然通了一样,如果我们加强对军队的纪律约束和相应的纪律训练,再训练您的这几种战术,势必会达到惊人的效果!”

听了托隆的话,秦东立刻明白了,那就是新兵训练,要训练士兵的纪律性,即绝对的令行禁止、默契的互相配合、步调一致、超强的集结反应Sùdù!这些人必须从头开始训练,花两个月的时间对手下所有士兵进行基础新兵训练,完成基础新兵训练之后再进行战术训练,这样势必会事半功倍。

想清楚之后,秦东点头;“Bùcuò,托隆,你的见解很独到,Shìde,我准备抵达之后立即对这些人重新进行系统的训练,要把他们打造成职业骑兵!”

“职业骑兵?”身边所有人听到这个名字都有些不解。

秦东解释道:“Shìde,就是职业骑兵,他们不牧马放羊,不从事生产,只负责训练、打战。匈奴人要改变了,不能再在这种部落军事联盟的形势下继续下去,我出钱养他们,他们负责为我打战,战利品他们可以得三成,其余交给我,我再分一些给军官和将领,剩下的留下来发展军备和支付士兵、军官的薪金,每个月都有!”

牧仁、巴图、托隆等人互相看了看,所有人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震惊和欣喜,这绝对是一项影响历史的重大改革,要知道现在匈奴骑兵哪有什么薪金?得到的战利品最后能到手的都不到一成,打仗对匈奴骑兵来说就是义务劳动,相当于民兵,还想要钱?做梦去吧!

可是秦东现在要打破这种局势,要将他手下的骑兵转化为职业骑兵,而且这些职业骑兵还是自由人,当然自由人只是说他们不是奴隶了,并不是想去哪就去哪,他们还是属于秦东管辖,跟罗马帝国的奴隶兵和雇佣兵都不同。

罗马帝国简直是个怪胎,皇帝的军队打光了,居然能够请到雇佣兵帮他守卫城池和疆土抵挡匈奴人的攻击,东罗马帝国上任皇帝狄奥多西二世就是这样做的,而那些雇佣兵竟然真的帮他守住了城池,而且最后还将君士坦丁堡完整的交给了狄奥多西二世,如果是在其他国家,估计这伙雇佣兵守住城池之后肯定是自立为王,怎么还会把城池交出去?那样做不是傻子吗?用后世的话说就是脑子缺根弦,二B!可这个时期的罗马帝国就是这样,到处都出充斥着雇佣兵,而且这些雇佣兵非常讲信用,只不过二十年后西罗马帝国皇帝再这样干的时候就不行了,佣兵首领大大的狡猾,他废除了西罗马帝国皇帝,自己坐上了皇帝的宝座。

秦东看苏合等人训练了几次之后便发令让他们停下,待百人队气喘吁吁集结在众人面前时,秦东说道:“刚才你们训练的是骑射和奔射,现在我再教给你们一个战术技能,这个战术技能的名字叫‘飞射’。

什么是飞射呢?就是疾速飞驰时射出自己手上的箭矢,飞射与奔射有什么不同呢?奔射是侧身面对敌人,转身拉弓射箭,而飞射是正面面对敌人,在此之前高速飞驰冲向敌军,在手上弓箭的射程之外就射出自己的箭矢,有人就说了,这怎么Kěnéng呢?在射程范围之外怎么能射到敌人呢?不,我说可以。

之所以在要在射程之外就开弓射箭就是要利用战马的高速飞驰Sùdù,利用好这个Sùdù就能将箭矢射得更远,这样一来我们能够射到敌人,而敌人射不到我们,射箭的时间并不是无限的,最多只能射出三箭,而且射箭的Sùdù要快,射完之后立即调转马头转弯往回跑,我这么说,你们都听明白吗?不明白不要紧,我来给你们做一个示范!”

“都看好了!”秦东说完之后就策马向远处的草人阵飞驰而去,在距离两百米的时候秦东战马的Sùdù就跑到了最快Sùdù,这时候秦东突然直立起身搭弓便射,只见那箭矢呈四十五度角斜向上射出,紧接着秦东又以极快的Sùdù连续射出两箭,射完三箭之后立即手拉缰绳,战马转弯向回跑。

众人看见后都不由倒抽一口凉气,要知道他们手上的弓箭最多只能射到一百五十米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可秦东连续三箭竟然都射出了两百多米,落在了草人阵中,这个飞射的战术技能竟然这么厉害?

转眼之间,秦东已经策马跑了回来,笑道:“怎么样?看清楚了吗?关键是要利用这个冲刺的最高Sùdù,而且射箭时箭矢射出的方向要与地面呈四十五度角,意思就是箭矢射出的方向要在水平线和垂直线的中间位置,不能高也不能低!如果这个战术练得好,我们甚至可以利用它在时对敌人城墙上的士兵进行压制,还可以在野战时不断打击敌军军阵,好处是我们能够射到他们,而他们的弓箭手却射不到我们!”

众人一想果然是这样,顿时人人大喜,拍着胸牌保证一定要把这个飞射的战术技能练的滚瓜烂熟。

第三十七章斗篷人

(收藏,推荐都在哪儿?)

一天过了三天,军队也训练的三天,只不过这三天都是在熟悉秦东教的三种弓骑兵战术,还没有正式开始进入训练阶段,秦东准备等到了赛迪卡之后再进入系统的训练。

这天晚上刘三进大帐汇报:“少爷,我们的盐用完了!”

“用完了?怎么用这么快?我们上路的时候不是买了一百斤盐吗?”秦东很是诧异,就算多了几百人,也不Kěnéng在几天之内就把一百斤盐消耗干净吧?

要知道这个时代的盐是非常珍贵的,不论是在东方还是在西方,人类对于食盐的提取工艺都非常简陋,产量不大,而人不能不吃盐,在很多地方盐都能当货币使用,而且在罗马帝国末期,罗马帝国还有专门的“盐道”贩盐,《旧约》中还专门提到祭祀时的食物必须放盐,否则不能拿去祭祀,可见盐在这个时期的欧洲多重要。

即使罗马帝国有专门的盐道,但对于北方的蛮族,特别是匈奴人来说,食盐也是一种奢侈品,很难弄到,而且很昂贵,只能在边境交易城市购买。

刘三回答:“少爷,我们带来的盐基本上都腌制了鱼和马肉,您想想现在有几百匹马的马肉,还有几千斤鱼,这都需要盐腌制的,所有盐用完了!”

“算了!”秦东想了想觉得不能再停留了,必须尽快赶到赛迪卡,至少那里是边境,缺什么可以买到,匈奴帝国境内又没有城池,想买都没有地方买,也买不到,便说道:“既然这样明天就启程吧,巴图!”

巴图听到声音进了大帐抚胸道:“大人,有何吩咐?”

“通知下去,明天早上早点吃早餐,吃完收拾东西启程前往赛迪卡,我们不能再耽搁了!”

巴图道:“可是大人,我们还有一百多个伤员啊,骑马颠簸很容易造成伤口崩裂!”

秦东想了想指示道:“既然这样,就别让他们骑马,让他们全部坐在马车上,让那些老人和小孩都骑马!”

巴图一想觉得这样也行,当即答应:“是,大人!”

第二天上午天还没亮,妇女们就开始生活做早餐了,早餐是一小块马肉,一条半斤重的咸鱼,再加一碗野菜汤,鱼腌制得不是很咸,没那么多盐,只能随便洒点盐在上面。这就是匈奴骑兵们的食物。

吃完早餐之后大家收拾东西打包装在马车上,秦东人员在本队后面十里内警戒,左右两侧也各自安排了警戒马队,前面还有侦查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