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遂明(黑心)-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倒没有发现明军要发射百虎齐奔,而是害怕明军有什么阴谋,更何况这道营墙本就是唬人的,根本没有什么防守的能力。就连虎蹲炮也只是用铁杵虚插在地上,炮里只装了一次火药。原定只要明军冲到八十丈处,便发一炮,然后撤回。
现在明军的不正常进攻却引起第一千户的注意,他立刻决定,马上后撤,以防明军有什么厉害手段。
事实证明,他的决定十分的英明,虎蹲炮搬运十分方便,由于一门炮重不过三十六斤,就是一个士兵也能抱起就跑,更何况灵山卫军还准备了很多马匹运送。只要把炮抱起来放入马身上的套索中,一马四炮,便可牵马就走,甚是灵便。
所以灵山卫军在第一千户一声令下,只用了十息的功夫,便全都放好虎蹲炮,开始后撤。而此时的明军虽然有人发现了异常,刚才黑洞洞的炮口怎么没了?但因有寨墙挡着,也看不太清楚,虽然有人便要去向高应月报知,但第一波百虎齐奔已经架好,一名参将猛然一挥旗子,立刻一百具百虎齐奔被点燃。
刹那间,一万只连发火箭带着特异的哨音和长长的火线残影猛扑灵山卫军的木桩营墙,只在一息之后,一万只火箭至少有一半穿过营墙的中间空隙,射入营寨之中,猛然炸开。另一半则是射到木头上,爆炸起火,立时便引燃了整面寨墙。
高应月远远的望见连发火箭见功,想必至少也摧毁了大部分灵山卫的炮兵,立时便令击鼓进兵。
明军听到鼓声,看到灵山卫军寨墙上的熊熊火光,全都鼓足勇气,大叫着“杀啊……”全力奋勇前冲。他们都知道,只有他们跑得越快,才越安全。谁都不笨,知道这是和灵山卫军的炮兵在抢时间,所以他们拚了老命也要猛冲。
但事实却是,灵山卫军在连发火箭发射之前就已经后撤,刚刚才撤出二十丈,便听到身后连绵不绝的哨音,然后便是一连串的爆炸声,刚刚还是完好的寨墙阵地。已经变成一片火海。
吓得所有灵山卫炮兵都出了一身冷汗,他们当然知道刚才明军发射的是什么。而且也深知百虎齐奔的威力,如果不是第一千户当机立断,让他们后撤,只这一波,就能把他们这四百炮兵全都炸死烧死。
第一千户也吓了一身冷汗,连忙催促道:“快跑,快撤到防线后面去。”灵山卫的炮兵们拉着马匹拔腿就跑,有火箭在后面追着,人跑得都赶得上马匹了。
而明军被熊熊大火阻挡视线。却还不知到手的鸭子已经飞了,还在忠实的执行着高应月的计划,冲前三十丈之后,明军不管三七二十一,再放一波百虎齐奔。然后接着狂奔冲击。
而在这时,高应月也已经接到了灵山卫军异常的消息。但此时明军已经冲到近半的路程。总不能灵山卫军一炮未发,自己就鸣金收兵吧。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因此他铁青着脸,立刻下令,作为后备的另一万明军也立刻冲上去,以防灵山卫军有什么阴谋。
两万明军间隔五十丈。一前一后的拚了老命的奔跑,冲破了灵山卫军的寨墙,却傻眼的发现,居然找不到一个敌人。别说是人了。除了燃烧的木头,就连一件兵器、军衣、战车都没有看到。仿佛灵山卫军在一瞬间就消失了。
全速奔跑了一百丈的明军一边呼哧带喘的,一边互相瞧瞧,都看到同袍眼中挫败的神色。这也难怪,全力一拳打到了空处,无论换了是谁,也都是非常难受的。
福建总兵高应月此时就是这种感受,接到消息后,他来到被明军冲破的寨墙前,大怒道:“无耻贼子,居然敢戏弄老子,还不快追?”此时他盛怒之下,忘记明军士气已泄,而且敌情不明。此时应该让明军先行稳住,待得侦察清楚敌情再说。
但高应月却被愤怒冲昏了头脑,下了一道足以让他掉脑袋的命令。明军接到命令,也只能再次狂追,不追不行,眼看着总兵大人怒发如狂,还是离他远些才好。因此明军行动倒也快速,很快就冲出火药烟雾,往灵山卫真正的防线冲去。
眼看着出现第二道防线,这一道可不比前面当空架子的营墙,这一道防线,拒马、壕沟、陷坑,样样俱全。明军立时便剎住了脚,人人看着阵容整齐的防线头皮发麻。这一回可不再是木头营寨,而是土石所筑的真正围墙。
一名参将大叫道:“退后,快点退后。传令兵,快去回报大人。”明军立时压住阵脚,缓步后退。谁都不是傻子,灵山卫军设了真假两道防线,显然早就有所准备,这个时侯如果冒然冲上去,只怕明军得吃大亏。所以明军一有人叫退后,立时便听从命令,稳步后退。
可惜这时候已经晚了,就在明军刚刚退后几步,忽然听到灵山卫方向传来几声炮响,跟着便有十多枚炮弹映入他们的眼帘。
明军中有人大叫道:“是炮弹,快卧倒。”明军很早就知道,应付炮弹的最好方法,就是就地卧倒,然后任凭天命来决定自己的生死。炮弹落点方向的明军趴了一地,谁都不敢抬头。十多枚炮弹在一息之后落地爆炸,数十名明军被开花弹炸死。
这多亏了明军及时卧倒,否则死伤至少得数百。十几名参将同时大叫道:“快点站起来,快快撤兵。”他们都是知道炮兵的习惯的,最先开炮的一定是定炮兵用来定炮的,等一下,一定会有大批炮弹落下。
可惜的是,这一次他们错了,错得非常离谱,灵山卫一共就这十几门炮,此次已经全都打出来了。这炮不是为了定炮距,而是为了通知潜伏在阵地坑里的士兵,可以拉绳了。
一根长长的绳子突然从浮土中出现,崩直,然后崩断。一息过后,明军的脚下升腾起数百柱黑烟,随着黑烟而来的,是巨大的爆炸声,五千多明军被这些爆炸炸飞炸伤。一时间正在撤退中的明军乱成一团。
高应月在远处目瞪口呆的望着死伤惨重,乱成一团的明军,连忙下令道:“快快鸣金。”其实不用他鸣金,被爆炸吓坏了的明军,已经撒丫子猛逃,挡都挡不住。他们害怕。如果跑得慢一些,只怕会再遭到一轮爆炸袭击。
这是那里来的爆炸?其实很简单,是灵山卫军在阵地上埋了拉弦地雷。只所以不埋自发地雷,是因为怕撤退时,灵山卫军自己人踩了上去,那可就惨了。因此这一次,埋的全是拉弦才发的地雷。所有拉弦的士兵,都在战场上挖个坑,将自己身体用一张与地面颜色相近的布盖着,只要听到炮声。就猛拉绳子。
这个主意,是灵山卫军官们集体想出来的,没办法,谁让李开国带领他们在与明军侯综武一战时,用炸药埋在地下。炸死明军的这一点印象太深。所以这一次,军官们重施故计。只不过将炸药换成了拉弦地雷。这效果看起来十分的好,杀伤明军前锋数千人。
第一千户叹道:“这地雷果然是好,可惜就是太少了。否则咱们把这一段路全都埋上地雷,就算明军有百万大军,也别想冲过来。”一旁的将领也连连点头,但地雷的制造量一向很少。这一次还是防守海滩的军队那边硬挤出来的六百颗地雷,刚刚在这一轮爆炸中全都用完了。
冯国用望着远处的满地明军的死尸,说道:“不知道大人现在那里?来人,快去海边看一看。明军登陆了没有?”他还不知道,海上那一路明军已经被李开国给废了,再也不会来了。
传令兵才刚走不过半个时辰的功夫,就骑马跑了回来,一见到冯国用就大叫道:“好消息,好消息,咱们大人已经在海上把五万明军喂了海鱼,现在已经让咱们海军运送第九、第十千户队去抄陆上这一批明军的后路。”
冯国用他们全都目瞪口呆,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第七千户一把将他拉起来,大叫道:“你说的可是真的?”
传令兵喜笑言开的说道:“是大人亲口告诉小的,那还能有假?现在第十千户队正在上船,第九千户队已经装船完毕。大人说了,让咱们注意听动静,只要咱们面前的明军乱了,就说明大人已经在明军后面动手,让咱们前后夹击,全歼这五万明军。”
冯国用他们全都大喜,整个营帐都欢腾起来。第一千户谨慎,又派了一队斥侯前去验证,回报来的消息说,第十千户队刚刚装船完毕,已经往南去了。海滩防线已经没有守军,他们虽然没有见到李开国,但传令兵的话应该是真的。
冯国用他们二次欢腾,这一回是实打实的放下心来。第七千户哈哈大笑,说道:“大人果然是神人,只是去海上逛了一圈,五万明军就喂了鱼,这一次对咱们灵山卫来说可是前所未有的大胜啊。”
第一千户也笑道:“大人之能,我早就已经见识过多次了,年后我和大人一起去鞑子的盛京……。”
他话还没有说完,第七千户就截口道:“行了,行了,不就是和大人一起去打过一次鞑子吗?天天说,我们都听烦了。如果换了我们第七千户队,只要有大人在,一样能杀得鞑子屁滚尿流,有什么好炫耀的?你照实说,如果没有大人带着,你敢去鞑子的都城?”
第一千户听第七千户讽刺他,不但不生气,反而得意之极,笑道:“老七,你这是嫉妒。咱不怪你,嘿嘿。”第七千户猛打一拳,却打在棉花上,正要再接再励,冯国用笑道:“行了,别显摆了,你们也听到大人的话了,还不快点做好战备,准备前后夹击明军。如果这一战出了什么纰漏,小心大人剥了你们的皮。”
冯国用虽然直到现在,也不过是管理新兵训练和一些辅兵,职务也没有第一千户他们高,但无论是谁,包括李开国手下第一红人卫初平,见到冯国用都是很尊敬。所以冯国用一说话,两大千户立时收住玩笑,出帐准备去了。
过不多时,李开国海上大胜明军消息已经传遍灵山卫军,每一个士兵听到这个消息都是大喜,放下了心头一直以来沉甸甸重压,个个士气高涨,摩拳擦掌,准备全歼明军。
海面上,六十多艘灵山卫海军战船护送着五艘运木船,载着一万灵山卫士兵,沿着海边五里外行驶。海东冠等海军将领望着站在船头,用千里镜观看陆上情形的李开国,个个心中都感觉是看到了神一般,让人不由自主的想跪倒在李开国的面前,求他保佑自己。
这是海东冠他们听到随李开国建立奇功的,海沧船上的水兵和黄海龙的述说,再加上哨船回报他们亲眼看到郑军船队已经往福州而去之后,所产生的感觉。只有神一般的人才能做出如此神迹,只有神一般的人才能有如此的胆量,只有神一般的……。
海东冠他们脑海中全都是神、神、神……,丝毫没有想过,这场仗接下来该怎么打。有神一般的大人在,这些事情不用他们操心。
李开国皱着眉头转过身来,说道:“陆上的情形不对,明军怎么会不见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八章不作死不会死
海东冠等诸将和第九第十千户一齐愕然,刚刚上船之时,才听到冯国用他们和明军交战产生的爆炸声,明军怎么会不见?当下诸将人人都掏出一支千里镜侦查。看来看去,就是看不到明军。
按说朝阳山一侧地势开阔,没有什么阻挡。五万明军人数又不少,是不可能消失不见的。唯一的可能,就是明军撤兵了。只是众将都难以相信明军会仅仅只是和灵山卫军小接了一仗便撤兵而去。
别说他们不信,李开国也不信。他皱着眉头令斥侯乘船上岸从陆路侦查,另派几艘哨船,沿海岸巡视,无论有无明军消息,一个时辰一报。
就这样,六十多艘战舰和一万灵山卫军在海上侯着,等待斥侯传来消息。好在五万大军行迹不难发现,只不过半个时辰,陆上斥侯便来回报,说明军已经转而向西,往诸城方向去了。只所以千里镜看不见,是因为明军是从朝阳山侧直穿过去的,现在后军也已经到了辛庄村。
诸将听了,一片哗然,人人兴奋之极,第十千户喜道:“明军退了,咱们可是大胜啊。大人,属下请命,愿带本部人马,前往追击明军。”
李开国冷冷的扫了他一眼,让第十千户兴奋的心情一下子从沸腾降到冰点以下。李开国冷哼道:“明军撤得如此迅速果决,显然是已经知道事不可为。在这种情况下,岂能不注意后路安全?你带着五千人去追击,只怕是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来人,把地图取来。”
第十千户被李开国疾声厉色的训了一顿,直说得脸色如土。站在一旁说道:“属下虑事不周,还请大人责罚。”李开国根本不理会他,接过地图,仔细查看。
他找到辛庄村的位子,沿着路线伸指虚划,看地形,果然是往诸城去的。诸城年前曾被灵山卫军围过,但却并没有罢免诸城县令,其驻军也都是明军原来的人马。灵山卫军在诸城没有一兵一卒。
而且诸城城池太小并不足以容纳五万大军。明军之所以会撤往诸城,一定是害怕沿海而退会被灵山卫军偷袭。虽说日照是个好据点。但有了战舰大炮的灵山卫军就会掌握主动,随时可从海陆进攻日照,明军决不会将主动权交给灵山卫军。
所以,就算是让李开国来选,也只有退往诸城才是最好的主意。而且明军退往诸城。西可以攻济南,南可以退往江苏。要攻就攻。要退就退,可以灵活多变,让灵山卫军难以猜测。
李开国摇了摇头,说道:“起来吧。你们都来看看地图,然后说一说自己的看法。”第十千户依言起来,脸色仍旧如土一般。可见李开国的训斥,将他吓得不轻。诸将都围了过来,仔细的看着地图。
虽然第十千户刚才被训,但诸将并不会因此不敢说话。很快。第九千户便说道:“大人,依属下看,明军里面有一个难缠的对手。”
李开国心中惊奇,说道:“什么对手,你说说看?”
第九千户指着往诸城去的路线说道:“大人请看,明军退得如此干脆,致使我军全歼明军的意图落空。不但如此,这次明军攻我灵山卫,如果不是大人料敌机先,我灵山卫决抗不住明军十万大军海陆夹攻。此一战虽胜,其实功全在大人,而不在我等属下拚命,你们说是不是?”
他这一段话颇有拍马屁之嫌,但诸将却丝毫不这样想,全都点头道:“正是如此。”
第九千户接着道:“据属下猜想,此次济南府就是明军抛出来的诱饵,诱使我军分兵,然后以大兵力围而剿之。属下敢断言,不出五日,济南府定然会有明军兵临城下。”
“而退走的这一支五万明军,退往的路线也是诸城,到时定然不会转而向南,撤往江苏。而是转而向西,与济南府下的明军配合,攻打济南府,然后诱使我军前去救援,他们好围城打援,一点点将我军蚕食。”
“一旦援军被打退,济南府便是孤城一座,定然守不长久,到时我灵山卫至少得损失三万以上的精兵,朝廷便可从容行事了。而这一切,如果没有一个人在背后指挥协同,是万难完成的,所以属下说,明军里面有一个难缠的对手。”
他这番话说完,说得诸将出了一身冷汗,不知道这里面居然有这么多道道。而李开国则是两眼放光,心中大喜,他居然现在才知道,第九千户居然还是一个将才,果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李开国哈哈大笑,说道:“好,好,你虽然有很多事情不了解,所以说的不够详细。但也猜得**不离十了。你既然猜到了,就来说说,咱们怎么应付?”
第九千户得到李开国的表扬,心中兴奋,说道:“大人,明军设下这个阴谋,只是依寻常士兵战斗力而定的。而我军全用火器,其战力之强,是世人难以想像的。大人,敢问济南城中,可缺粮否。”
李开国摇摇头道:“济南城中粮草可够一年之用。”
第九千户笑道:“既然如此,那我等根本不需要救援济南城,有二万五千大军驻在城中,又有众多火器守城,只要明军不派出二十万以上的大军,根本无法攻破济南城。而以明军现在的财力和军力,出动五万以上的大军,能够围城一个月,就已经是极限了。超过一个月,他们再不退走,只怕就再也走不了了。”
“而我军只需要趁这个机会,在灵山卫将部分辅兵转成战兵,再大力招兵,逐步将明军空出来的各州县占领,不需半年,整个山东便能落入我们手中。”
他只这么简单的一说,诸将便听得明明白白,平心一想,果然是面面俱到,相顾骇然。这第九千户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的,没想到他的脑子这么好使。
李开国越听越是喜欢,居然伸手拍拍他的肩,笑道:“说得不错,虽然有些地方你并没有想完全,但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好,就按你说的办。”
第九千户大喜,连忙跪下叩头,说道:“多谢大人采纳属下的意见。”
李开国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海东冠。明军既然已经退走,灵山卫便安全了,这一次,海军可是拖了后腿。郑军既然返回福州,难免日后不来报仇。你想想办法,看看能不能先买一些战舰。咱们的造船场工匠还是太少。一时还没办法造出大型炮舰。你要想个办法,急速来报我。”
海军诸将一起跪倒,全都惭愧的道:“请大人降罪。”李开国摇了摇头,说道:“知道惭愧就好,都起来吧,收兵回营。”
回到灵山卫。李开国也没闲着,此次作战,他东奔西走,几乎每一处都得要他来指挥作战。虽然此仗得胜,却让他十分的不痛快。倘若以后每战都得他亲自参与,对于灵山卫军来说,那可是大大不妙,他急需要一大批能够帮他攻城掠地的大将。
因此他决定改变现状,要加快锻炼十大千户独自带兵的能力,最好的法子就是实战。如果不趁着现在让将领们成熟起来,日后大战小战不断,只怕成熟会需要更大的代价。
想到就做,李开国第二天一早,便集鼓聚将,先是派出第一千户率本部人马,前往诸城,沿途监视四万五千明军的动向。
李开国给了第一千户五千匹战马,用于代步,也是用于练成骑兵。骑兵可不是好练的,现在的灵山卫军充其量只能说是会骑而已,但既使是这样,其活动能力也是大大增强。
李开国给第一千户的方略就是,敌跑我追,敌疲我打,敌进我退的骚扰战术。这是后世伟大主席已经验证过的游击战术,只要用法得当,这四万五千明军搞不好会被第一千户队拖垮。
李开国再派出第七千户队,也给五千匹战马,用于代步,每日里巡视山东东部,严密监视登州和威海卫的动静,如果有机可趁,李开国准第七千户队先打后奏。第七千户兴高采烈的奉令而去。
李开国再令第八千户、第十千户队分别驻守胶州和高密,以防第一千户队和第七千户队如果战败,可以就近接应。
四大千户队皆奉令而去。第九千户看别的千户都有了任务,只有自己还没有,忍不住跪倒在地,说道:“大人,属下怎么没有任务呢?”
李开国哈哈一笑,说道:“本抚给你的任务可是最重的,只怕你不敢接。”
第七千户一脸的坚毅,沉声道:“属下不怕任务重,请大人尽管吩咐。”
李开国点了点头,微笑道:“本抚给你的任务,就是驻守灵山卫。灵山卫只有你这五千兵,你要保得灵山卫的安全,你可能做到?”
第七千户一怔,说道:“大人,难道您要离开灵山卫?”他心思玲珑,登时便想到这一层。
李开国点了点头,说道:“正是,本抚要去济南府,那里可是一府之要地,士绅豪商官吏聚集,只怕本抚不在,第二千户他们压不住。灵山卫的安全本抚就交给你了,灵山卫是本抚的根,乃是重中之重,你可敢接下?”
第七千户自然明白灵山卫的意义,也知道除了他之外,也实是没人可以担当此任。虽然冯国用看起来比他合适,但大人一直没真正让他带兵,自有大人的理由,所以第七千户猛然叩头,说道:“请大人放心,属下定然不负大人重托。”
李开国走下来,将第七千户扶起,笑道:“本抚如不放心,也不会将灵山卫交给你保护。本抚走后,冯国用会奉本抚之命全省招兵;内政由卫初平代管;农事由程异来管;匠户村由铁大炮来管;这些你都不要插手。你只要切记一点,你要负责的,只有灵山卫的安全。”他说完这句话,眼中闪过两道厉芒,令第七千户不敢直视。
第七千户低下头,说道:“属下明白了。”
李开国满意的点点头,说道:“行了,你下去吧。”第七千户尊令退下。
马英从屏风后闪了出来。李开国并不回头,淡淡的道:“你要派人密切注意他的动向,如有异常,随时报与我知。”
马英低声道:“是。属下刚刚收到情报,辽东铁骑一万,已经到达德州,再有一日,便会到达济南府。带兵的将领是上次逃走的吴三桂,这一次,他是报仇来了。”
李开国冷冷一笑。说道:“他有个好老子,一次就给他一万骑兵,而吴三桂不过是个三品游击,这可是违制,如果不是他老子帮他。那来的一万骑兵?要不是上次逃得快,他早就化为白骨了。这一次。本抚绝不会放他逃走。”
马英再奉上一张字条。说道:“大人,您上次让属下查的事实,属下已经查实了,这是最后的结果。”
李开国接过字条,只瞄了一眼,便轻轻一哼。果然不出他所料,事情果真是如此。他凝神半晌,马英也不敢说话,只是在一旁垂手站着。
李开国过了一会。说道:“本抚再拨给你三万两,你拿一千两赏一下查出此事的有功之人。剩下的你用来开拓一下江南的情报工作,要快,但要安全,本抚只给你两个月的时间,你可能做到?”
马英大喜,连忙道:“多谢大人信任,属下一定全力以赴。”
李开国点点头,说道:“京城那里仍是重中之重,你派去京里的人要得力,更要小心,锦衣卫可不是吃干饭的,小心别损了人。”
马英道:“大人放心,京城的探子都是单线联系,即使有一根线断了,也不会危及其他探子。所有的探子只有属下知道,所以安全的很。”
李开国挥挥手,说道:“你去吧。”马英跪下磕头,闪到屏风后面,消失不见。李开国叹了口气,这个马英,入戏太深,有好好的门不走,偏要走窗户。
他将诸事安排好,也不再停留,只是走之前去了一次匠户村,和铁大炮、毕懋康密谈了两个时辰。毕懋康此时身体不太好,但精神却是很旺盛。他来到灵山卫才发现,灵山卫才是他一生的梦想。
和这些匠户们在一起,毕懋康满脑子想的都是火器,而这里随时可以将他的思想化为实物,还有许多匠户可以提出改进的意见。毕懋康在匠户村简直是如鱼得水,整日里和身份地位低微的匠户们在一起,却丝毫没有官员的架子,匠户们也都很喜欢这个老头。
李开国望着毕懋康,望着他两腮上不正常的嫣红,皱了皱眉头道:“你年纪也不小了,不要太过劳累,小心会过度劳累而死。”
毕懋康哈哈一笑,说道:“大人放心。大人所说的蒸气机没有搞出来之前,老朽是决不会死的。而且大人的话,已经得到了验证,烧开的水蒸气力量大的惊人。只要密封的好,这般力量使出来,就是搬一座山,也没问题。”
李开国嘿嘿一笑,对铁大炮说道:“你派二百名年青的工匠,跟着毕大人,把他现在掌握的都学到手,别现在吹牛,到时候挂了,本抚可损失惨重。”铁大炮连连应是,知道李开国这是假开玩笑,真命令。
毕懋康吹了吹胡子,待要发火,却记起李开国的惨忍好杀起来,这时候不过是说一些不好听的话而已,登时便忍了下去,打定主意要活得长一点,气一气李开国。
这一次回济南府,李开国仍然是单人独骑,仿佛马英所报的一万辽东骑兵完全不放在他的心上。事实也的确是如此,几乎是同时,李开国和一万辽东骑兵抵达了济南府城墙下。
吴三桂虽然早就得到报告,说济南府已经落入灵山卫手中。他还不相信,不顾家将们的劝阻,留在德州听侯旨意,定要亲眼看看。
一万铁骑扑天盖地而来,李开国则是立马济南府西门下,望着整齐行进的骑兵,心中欢喜,这是给本抚送马来了。
此时城内的灵山卫军已经得报,东门已经封死打不开,第二千户等将领关闭济南三门。正走上城楼观看辽东骑兵的虚实,忽然发现东门下有一单骑立在护城河畔,第二千户等大惊,这个人怎么那么像大人?大人回来了?为什么不进城,一个人在城下呢?想必是我等看错了。
可是揉眼再看,确实是李开国。扭腿再看,还是李开国。第三千户摸着黑紫一大块的大腿叫道:“的确是大人,来人啊,快快出兵,去接大人进城。”
第二千户忙道:“且慢,不用出兵,只要大人坐上竹筐拉到城上既可。快快,放下竹筐。”
他一边下命令,一边大叫道:“大人,辽东铁骑来了,您快快进城吧。”
李开国斜着眼睛一瞧,城上已经发现了他,还放下一只竹筐。他沉声道:“把筐子拉上去,本抚可不会坐着筐上城,你们都不要出来,本抚只是想会一会辽东铁骑,看看是否名符其实。”(未完待续。。)
第二百零九章谁是聪明人
ps:对不起大家,德王的女儿应称为郡主,后面全都改了。
感谢书友‘122585’的打赏,谢谢!
他声音不大,可是半个城都能听得清清楚楚。辽东铁骑上的骑兵自然也听得清清楚楚,当下是人人大惊,在如雷的蹄声中,一个人的声音还能清清楚楚的传到他们的耳中,就如同是在耳边说话一般,怎能让人不惊?
灵山卫诸将不敢违逆李开国的命令,只能站在城头上焦急的看着。第二千户急令,将三十门大炮全都转到西城门楼来,而且在西门下预备了一万火枪兵,一旦有变,发炮将辽东铁骑队伍打断,然后一万火枪兵冲出去接李开国进城。
虽然李开国说过不用他管,他不敢违背,但也不能不做准备,如果大人当真碰到危险,就是杀了他们的头,他们也是要去救的。就在此时,济南聚贤楼那里,曹、刘、李、赵、王、孔六大士绅带头,其他小士绅集聚一堂,俱是默默无语的坐着,无人一说话。
突然一小厮闯进楼来,左右望一下士绅们的座位,找到自家老爷的位置,连忙疾步上前,就在满堂士绅们的注视中,快步走到曹老爷旁边,低声说了几句。
曹老爷霍然站起身来,大喜道:“当真?”那小厮说的斩钉截铁,“老爷,是真的,小的同乡借着搬运滚木的时候亲眼看到的,全都是骑兵,那个阵势,就算是站在城头上,小的同乡都吓得腿打颤。”
曹老爷哈哈大笑,连忙掏出二十两银子。对小厮道:“这二十两银子给你同乡,让他有什么情况都详细报来,老爷我还重重有赏。”
那小厮也喜不自胜,连声应诺,然后出了聚贤楼,却并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