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明1368-第3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是目前的情况看来,蒙古骑兵的第一分队因轻敌而惨败了之后,第二分队又受到了前军的上路部队强而有力的打压;

    虽然前军上路的一百号人绝对不是四百名蒙古人的对手,被剿灭是时间的问题,但就因为这时间的宝贵,则就决定了再不能按照原定的计划,等待中军支援了!

    吴一道当机立断地下令使用攻城弩的三十六名士兵中的三十三名士兵,全部放下攻城弩,骑上马,一同杀过去。

    吴一道留下的三人继续推动、使用一辆攻城弩,等前军士兵撤出来后,便用其强大的威力,尽量地掩护前军士兵撤退!

    命令一下,全军立马行动起来,拿重弩的也多半是换上了真刀真的枪,也有人使用三板斧的,逞亮在午后南方冬日的柔情的阳光照耀下,却也显得格外的亮眼!

    吴一道身先士卒地拿着惯用的长戟就冲到了蒙古骑兵的包围圈中,长戟、长枪等长兵器只要使用的好,那个人就绝对是蒙古骑兵最为头疼敌人!

 第一百二十七章:吴一道

    因为光武器的长度而言,蒙古骑兵所使用的马刀就要比长戟、长枪要短出一大截,则在大群战的时候,使用长戟或长枪的人懂得武器的窍门,在与相对较短的兵器拼杀的时候便能做到攻守兼备。

    若敌人的身法再好些,力量再大些的话,五、六蒙古骑兵还真的拿他没有办法。

    吴一道又真的是力气好,耐力足,深谙长戟的窍门且还熟悉蒙古骑兵的作战方法和进攻、防守的规律;

    再加上他也是当过兵的人,还有着与身俱来的戾气在,则与他相碰的蒙古骑兵,基本没有一个人能撑得住第二个回合的。

    一连斩下了十个蒙古的骑兵下来,吴一道还硬生生将几百号蒙古骑兵所形成的包围给打开了一道口子,后边跟上来的吕珍的精锐士兵和鬼兵队新老成员们也都不含糊,武功低的用力气也能弄死几人。

    就目前的战况来看,还真的不能说是蒙古骑兵不行,主要是吴一道是个练家子,又是在蒙古人的部队中磨练过一阵子的,他的父亲在军中官职等于宋代的总兵,即与林冲一样是个练兵的教头。

    有了这个先决条件的吴一道,自然也是在马背上长大的,只是后来其父亲由于站错了队伍,死于军队中的明争暗斗中;

    其父亲死了的那一年,吴一道刚好过了十五岁,悲愤交加的他无法再在军队中混迹下去,所以退出了元朝军队系统后,他便另寻师父,专门练习长兵器。

    学有所成之后,吴一道便出了师门,选择自己闯荡江湖,专门在乡镇里边做些劫富济贫,专杀过路的元朝蒙古官员的工作,特别是军队的官,不关大小,只要是当过兵的都杀!

    就在吴一道被元朝通缉的时候,隐姓埋名的他耐不住心中的寂寞和狂躁,在一次闲逛重,还是觉得好玩,参加了当地镇上的比武招亲。

    举行这场比武招亲的人是当地有名的武师,吴一道本就闲得慌,且又看到那么多的武林人士聚集在一块,便也来了兴致,将自己的身份、处境都抛之脑后,毅然决然地参加了。

    有了吴一道参加后的比武招亲,过程很精彩,结果很简单,他要是对付廖行天、吕常信或苏择东这样的绝顶高手自然不行;

    但天生在马背上长大的吴一道,光力气就碾压众多竞争对手了,更何况要对付镇上的流氓地痞、市井无赖或者练武还没到家的武夫来说,取得胜利还是比较简单的事情。

    吴一道顺利成长的赢取了那名武师的美艳女儿,她不光身材好,长得也挺俊俏的,但就在吴一道有了这个美艳的妻子和家境不错的亲家,刚刚做了上门女婿不到一年,遭难就降临了……

    制造武师家灭门惨案的人是蒙古的骑兵,而导,火索则是吴一道的存在。

    蒙古人还没有忘记那个逃离了元朝军队体系,后又斩杀众多蒙古官员及商人的汉人。

    在得到了吴一道的消息,且又听说他的日子过得不错,妻子的身材还甚是丰满后,蒙古人便用他们最习以为常的方式毁灭了他一家的幸福。

    若不是吴一道死命相杀,他那怀孕了七个月的妻子也会被糟蹋,只是明教中人来得太晚了!

    刘振明带着聚义堂的杀手们早就听闻吴一道这人,并在暗中保护了他已久,只是当日出事突然,还是让蒙古骑兵钻了空子……

    没了家人,没有妻子和孩子的吴一道并没有性情大变,而是恢复了他玩世不恭的样子;但明眼人都知道,这是不太好的前兆。‘

    只是加入了明教暗杀组后,对暗杀计划中的蒙古人,手段就变得极度地残忍,非要让他们看到五脏六腑出来后,才让其在痛苦中死去!

    但刘振明很欣赏他的做事方法以及对蒙古人的嫉恶如仇,他所需要的队伍中,这种人是必不可少的,蒙古人固然是强大,但是在现代化即热、兵器时代,他们的强大就瞬间变作了劣势!

    灭掉蒙古帝国,成了吴一道一直牵挂的事情,但他从来没有着急过,他知道,着急也没有用,因为他的头儿刘振明,还没有将能够将蒙古帝国毁之一朝一夕的武器制作出来。

    不过有一点,是刘振明和吴一道都毋庸置疑的事情,即自从加入到了明教的暗杀组后,吴一道就自愿的成为刘振明手下的一枚棋子,在执行暗杀蒙古人甚至与其硬碰硬的时候,都必备在身旁。

    还别看吴一道一脸玩世不恭的样子,但是与蒙古人相拼相杀的时候,他比任何都冷静,比任何人都顾全大局;

    因为吴一道时时刻刻地都在想着,他要留住性命,他要亲眼看着蒙古帝国的覆灭!

    ……

    在成功地打开一条血路之后,被蒙古骑兵围困了的前军上路部队立即从包围圈中突围了出来,且在他们后撤的过程中,就轮到之前气焰嚣张包围他们的蒙古骑兵倒霉的时候了。

    对这群被吴一道等人杀得突围后,而气得嗷嗷直叫的蒙古骑兵们最先发动进攻的是中军的上路以及下路的士兵们;

    如果是按照最初拟定的计划,等前军的士兵们撤退或在撤退的路上时,中军的下路和中路率先拿着三眼火铳及单眼火铳冲到最前边,用强大的火力压制住蒙古骑兵,以换取时间来让前军的士兵撤退。

    但前军的中路已经被狠狠地堵死了,蒙古骑兵紧紧地跟在前军中路士兵们的后边,几百号人挤在狭窄的道路之间,实在难以展开前、中军的位置调换;

    郑德峰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就立即让中军的士兵们一刻都不能再等了,前军中路的士兵们一冲上去的时候,就让中军上、下两路的士兵们先开始跑,且上路军与拿火器的中路军调换;

    则让全军中最为精锐的中军上路变为中路,采取中路重点进攻,上下路作为策应的方案,争取用前、中两军的力量,就将第二小分队的蒙古骑兵压制住。

 第一百二十八章:蒙古军队的强悍

    在第一小分队吃了亏后,蒙古骑兵们似乎就对汉人军队中的轻弩和重弩十分的忌惮,而准确的来说,蒙古骑兵们只能从五十只轻弩造型以及进攻的方式,大概地猜出那是一个弩;

    他们一个都认不出,汉人军队手上拿着的重弩到底是个什么玩意,但是又很忌惮它的威力,生恐战马和胸膛、腹部再被其射穿了——马蹄脚下的一具具尸体就是轻率、轻敌后的最大教训!

    但就在他们小心翼翼地追赶着汉人军队的屁股的尾巴不敢放松的时候,他们眼中瘦弱不堪、不堪一击的汉人军队又不按照之前的套路出牌地在他们的左右两翼展开了新一轮进攻。

    别以为蒙古骑兵的能动性强,但是在马匹再怎么快,也的确没有火铳发出的火药快,且要是火药里边还混有钢珠、铁珠这样的玩意,那蒙古骑兵的结果也只有躺尸了。

    就连中军的上、下两路的士兵们都不清楚,为什么那么简单地冲到了蒙古骑兵的两翼来,估计是对方被中路躺着的被弩射穿了盔甲、马匹还有五脏六腑的蒙古士兵所震慑住了吧。

    蒙古人正在以他们最熟悉的方式,走向他们曾逼迫无数对手走的道路即死亡。

    两边的火铳“砰砰”作响的发出,跑在最后边的人就眼睁睁地看着跑在他们前面的所有蒙古骑兵发出了声声哀嚎之后,都面状恐怖地倒在地上。

    而死去了的蒙古骑兵们胯、下的马匹也没有幸免于难,要么被流弹所击伤,跟着它们的同样充满了兽、性的主子躺在凹凸不平的地上不停地抽搐中!

    他们有的还在嚎叫,还在哭泣,他们开始想念着自己的孩子,想念着自己的家人,他们认为自己是骄傲的长生天的子弟,是伟大的成吉思汗铁木真的子孙……

    但是,在战场上,他们认为生命,想到生命都没有用,战场可不是失败者的舞台,不会有着给他们忏悔、哭泣的时间;战场是绝对可怕的,其可怕之处在于对人的生命没有敬畏!

    刘振明制作的火铳威力是巨大的,且影响定然是深远的,就像是后世发明了ak47的苏联人卡拉什尼科夫和m16步枪的斯通纳,他们的发明影响了相当一部分的生活,改变了众多战斗的形式。

    刘振明对自己制造出的三眼火铳不是很满意,他很清楚地明白,三眼火铳就算制作得再怎么地精美,再怎么地轻便,都摆脱不了它自身需要装填的缺陷,则只有自动步枪才是王道!

    只是受到时代的限制,刘振明也很自豪地认为能弄出三眼火铳这玩意来用用,在战场上杀杀蒙古人也是件挺爽的事情。

    刘振明可是深切地感受到了,在元末的时候,受到了等级压迫的汉人和南人,对蒙古人的憎恨可不亚于后世被日侵华的时候,千千万万的华夏儿女们对小鬼子们的憎恨。

    刘振明作为一个后世人,也认为,蒙古人并不属于华夏人,至少在文化上,他们并不认同,因为他们在军事上,实在是太强了!

    在冷兵器时代,蒙古的骑兵实在太厉害了,横跨亚非拉,在那个时候的确不是任何一个封建的君主和帝王能够做到的,所以蒙古人是有资本骄傲,但这也成为他们发展的最大障碍。

    后世的蒙古,可再也没有几百年前的风采了,用“弹丸小国”去形容它是断然没有任何的错误。

    受到了火铳重创了的蒙古骑兵们不敢再紧咬着不放,开始注意到从自己两翼进攻来的汉人军队,但没等他们满脸激愤地挥舞着手中的马刀砍向汉人军队的脑袋,对方居然先冲上来与自己对抗了!

    这是令他们不敢相信的,这已经冲破了他们对汉人军队的所有的人只,他们可都是一群群受过了专业训练的蒙古精锐部队,从来就没有听说过,胆小如鼠的汉人,居然有本事敢主动挑起战争的!

    蒙古骑兵怒了,真的愤怒了!

    但当他们手中的马刀与汉人军队手中三眼火铳对碰的时候,他们立即意识到了其中玄机,即对方的武器居然能将打磨了多年的马刀轻而易举地打断!

    也有些马刀没有被打断了,而使用马刀的人脑浆子却出来了,钢铁制作的三眼火铳有别于笨重的铁榔头,其重量轻了许多不说,最重要的是威力要比铁榔头还要凶猛!

    则只要一被汉人手中的奇怪火铳击中身体任何部位的蒙古骑兵,都没有一人再看对方一眼的,大多是从马背上后仰而颠倒在地上后,又被他的队友胯、下的马匹给活生生地踩死,根本不需要再补刀。

    很快,郑德峰手下现最为精锐的中军也从中路杀到了蒙古骑兵的阵前,与其猛烈地拼杀起来。

    本就受损严重的蒙古骑兵的第二小分队,哪里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且心情澎湃的鬼兵队老、鸟们的对手,也就五个来回不到的时间,蒙古骑兵的第二批小分队的四百人也全部都阵亡了。

    解决完了两批小分队后,郑德峰便让后军中路的士兵们推动攻城弩,其他的人全都冲出去与蒙古人第一纵队的最后一个分队展开决斗!

    至于后军的上、下两路,郑德峰还是觉得要保守起见,只是让他们穿戴好弓、弩与其一同上前应战。

    郑德峰自认为部署得比较妥当,只是战场的变化并没有向他预想的方向发展。

    中军的中路部队一清理完蒙古骑兵第二小分队的“残渣落叶”后,就不按照之前安排地等待后军支援;

    然后再与中军全部及前军的上、下两路的士兵冲杀出去,而是现在却是被迫选择了自行集合了所有中军及前军左右两路的全部力量,冲击蒙古第一纵队最后一个小分队的骑兵!

    这样是十分的危险的,蒙古人生性狡猾,这并不是对他们的一种污蔑或者看不起、歧视,而是他们若是不狡猾,老实巴交的像是一个农民即每日只用耕作他那一亩三分地的话,他们捉不到猎物的。

    草原上的动物都是有灵性、有脑子的,就算它们都不像是人类是灵长类动物,但既然他们能够存活在这个世界上那么久,那定然是又他们自己的生活方式。

    特别是生活在草原上的动物们,它们和生活在亚马逊森林里边的千奇百怪的动物们曾经是多么的相似,即在没有人类来骚扰它们之前,它们是所在的那片地方的主人。

    而人来了,土著人、蒙古人、亚洲人、非洲人都来了,动物是斗不过人类的智慧的,这当然不能说明它们并不聪明,只能表示它们还没有磨练到能够有着发达的左、右脑。

    但既然动物们能够在它的那片土地上生活那么久,乃至当上了那片土地上的主人,定然是有着它们自己的生存守则的。

    而人类,进来之后,在原始的社会中,他们所要生存在世界上,就要像自然界所有的猛兽、动物一样,适应强者为王、适者生存的道理,学会猎取所有比自己弱小的动物;

    慢慢的,人类学会了使用火,学会了制造铁器、兵器,不再单纯地使用自己的肉身去抵御所有凶残、高大的动物的同时,也能用着他们所制造的铁器、兵器,去为他们取得更多的食物。

    而这食物的猎取,往往是带着血腥味道的;郑德峰、吴一道现在所面对的蒙古人,就是在用血腥来猎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或物品的豺狼猛兽,则他们定会想尽办法,将自己的“猎物”套上钩。

    多亏了这一次蒙古骑兵来得实在是太匆忙,刚按照上级的命令打到这小道上,却被汉人军队袭击了,且对方还是强悍到能使用新式武器,能主动出击的地步,则除了始料未及外,更多的还有恐慌。

    这一场仗打下来,蒙古骑兵明显就不能再一如往常地做他聪明的猎人而汉人的军队都是猎物了;

    一手造成这相反结果的刘振明,在中军的中路部队一劳永逸地用最短的时间将最后一小分队的蒙古骑兵全部干掉了之后,也来到了战场中,勘察战场的状况。

    当然,这一切都是要赶在天黑之前完成,因为刘振明这一去一回的一个时辰的时间里,鬼兵队的队员以及吕珍派来的精兵们又击溃了两个蒙古骑兵的小分队,共计五百六十多人。

    这样一来,汉人军队在损失了十五枚再也装填不了火药的火铳以及一台受损严重攻城弩外,在器物上就再也没有更大的损失了。

    在夜幕来临之前,确定蒙古骑兵不会再来进犯了,郑德峰便在征求了上、中、下军的头目们意见之后下令全军撤离。

    在回去的路上,郑德峰看着打了胜仗之后兴高采烈的兄弟们有说有笑的样子却感受不到任何的喜乐。

    对于这一场与苏择东策划,自己又亲手指导地战争,郑德峰自认为这是相当失败的!

    其失败的第一点就是手下的将士们根本没有几个是听从自己安排的;

 第一百二十九章:大将郑德峰

    若不是他自己亲自坐镇后军,那后军的那几个头目也会像是中军几路的头目一样,一向蒙古骑兵冲过去就像是脱了缰的野马一样,怎么叫也叫不回来的!

    失败的第二点,是没有及时对弟兄们手中的兵器作出调整;在小道里边与蒙古骑兵厮打的时候,特别是当目的是将对手全部歼灭的时候,长兵器还是比较有用有效的兵器,则因取回三眼火铳!

    而在郑德峰眼里看到的,就是有五个吕家军的精锐部队的弟兄们,可能是没有见识过三眼火铳所以过于的热爱了,就算不怎么会用,也还在一同打完了五发火药之后,拿其当做兵器;

    但他们的武功又不到家,对使用的方法类似于铁榔头的三眼火铳更是不熟悉。

    所以在与蒙古骑兵的近身战中,他们这些学艺不精且又没有得到任何明确指示的吕家军的精锐士兵们,就只能抵挡住蒙古人的两三回进攻;

    而就在他们都是在杀了两到三名蒙古骑兵后,就被后边抓住了他们马脚的蒙古骑兵所击杀……

    郑德峰挺懊恼的,虽然那几名吕珍部队的精锐士兵对自己有所偏见,还有可能看不起自己,且之前还是素未谋面,不属于鬼兵队的管理体系,但他们终归是汉人,都是一起打蒙古鞑子的汉人……

    郑德峰的确可以将他们的伤亡全都归于他们自己咎由自取,没有严格地按照自己的命令和安排执行作战的计划;

    但就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在生死瞬间的时候,被一个素未谋面的人指挥,的确不会让任何人感觉得到安全与信任!

    再者,与他们一同冲过去甚至还是带头冲过去的人都是鬼兵队的队员们,这是郑德峰眼睁睁看到却又不能改变、狡辩过去的事实!

    但郑德峰也不能怪罪这些鬼兵队的队员们,因为苏择东在临行的时候就说过,鬼兵队的队员里边多数人得球情况跟他一样,都十分仇恨蒙古人,对蒙古部落及帝国产生了嗜血般的厌恶与仇恨。

    现在,鬼兵队的队员们又经过了长时间的系统且高强度、科学合理又高效的训练之后,定然会是与蒙古骑兵交战的时候,恨不得将敌人全部都杀个精光!

    苏择东说过,郑德峰也知道,鬼兵队的队员们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像他那样会克制,能够顾全大局地将自己的仇恨先放下而为了让更多的汉人活下来,一步步地去侵蚀、剿灭蒙古人及其帝国!

    而现在的局面控制不住了,郑德峰所带领的这群鬼兵队的队员们出尽了风头,将人数几乎是汉人军队两倍的蒙古骑兵全都歼灭在距离高邮城不远的小道上了,但代价却是巨大的……

    郑德峰真的觉得很对不起吕珍对自己及鬼兵队的帮助,骑所派来的五百名精锐的骑兵部队在这场战役中伤亡很是惨重,过半的士兵在小道上永远地躺在地上,无法再听到家中亲人们的哭泣了……

    与郑德峰同行的刘振明看出了他的顾虑和担忧;

    他回想到自己曾几何时,也是带着一批暗杀组的杀手,就因为自己第一次指挥全局而缺乏经验;

    其在处理部队的对接、衔接等问题的时候,并没有处理好相关的细节而让朝夕相处的弟兄们为自己的错误付出生命的代价……

    苏择东在高邮城的城门口迎接着他们,将其视为守卫高邮城的英雄般,很是热烈地迎接弟兄们的回归;

    苏择东本来还想做东,让所有的兄弟们都到东兴饭馆吃一顿大餐的;

    但当吕珍得知了前方打了胜仗,且还是以少胜多的情况下,鬼兵队的家丁们及自己的五百精锐部队就为高邮城的守卫战取得了“开门红”,作为大将军的他哪里还给得苏择东机会请客呢!

    一声令下,所有参战的士兵们都集中到醉仙楼中,与他吕珍及谭震、周岩刘明等人,一同享用美酒美人,好酒好菜!

    这一仗太涨士气了,吕珍自然是异常的兴奋;当然,将前方部队大获全胜的消息传达到吕珍耳边的人,是刘振明用金银攻略特地安排的,所谓报喜不报忧,便是这么一回事!

    能在人数并不占优势的情况下取得胜利,是吕珍听到的第一条消息,所以当他亲眼看到自己派出去的精锐部队残缺不齐,又听闻人员损失过半了之后,则并没有过多的伤痛和惋惜。

    吕珍的心里清楚,能做到仅损失一半的士兵就能拿下蒙古骑兵的人,并不是自己的精锐部队,而是别人东振府邸的家丁,则要怪罪,断然怪罪不到郑德峰的头上!

    且又是苏择东亲自将吕珍部队的伤亡情况告诉他的,这明理是在怕他吕珍大发雷霆后就拿郑德峰兴师问罪,所以由苏堂主帮其说话,但实际上也是无形中施压。

    吕珍心里明白,苏择东在告诉自己实情的目的除了求情外,还想让自己知道,他比自己更加地关注这一场战役,且这五百名精锐部队是自己一厢情愿派去的,是自己打扰了他的计划……

    苏择东的坦诚和豁然,让吕珍心里倒也痛快,且对郑德峰这个人又再次刮目相看了。

    能被将项锋、吴世成等权贵玩弄于股掌的苏择东看上并袒护的人,且还帮自己打了胜仗,他吕珍一时间还真有将郑德峰拉拢到自己的帐营中的想法!

    苏择东自然看出了吕珍的心动,从对方得知了事情后先是安稳住自己人的情绪;

    之后,吕珍又很够爷们地带着大家撒酒、干杯等祭奠今日大战中失去了生命的兄弟们,最后,他还走到闷闷不乐的郑德峰身旁,与他小声地嘀咕了几句。

    苏择东站在不远处,旁边的嘈杂的声音太多,他自然是听不到二人是在交谈着什么,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郑德峰这回是可以在吕珍的军营中扎住脚跟了!

    郑德峰能够被吕珍看上,绝对没有任何高攀的意味,即是郑德峰本身相对而言的高素质、高才华以及高武力所形成的必然结果,则在苏择东看来,是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内的事情。

 第一百三十三章:苏择东的长远打算

    苏择东也是有着长远打算的,自己作为高邮城的财政大臣,在军事上只能是后勤的军队物资,本就上升空间极少了,而且还要时时刻刻地提防着朝廷那帮拿着俸禄不做事情的贪官!

    这个买卖,苏择东不干!

    作为一个后世,苏择东还真没有打算过在张士诚的朝政中呆得太久,因为就历史的选择再结合自己亲眼所见,正在经历的事实上来看,张士诚的确没有做一个领袖的气质和实力。

    论狠心、阴谋诡计这两个君王或是开国的条件来说,张士诚跟陈友谅和朱重八都是没有办法睥睨的;但论讨得民心,暂时赢得皆大欢喜的局面,张士诚算是做得比较好的。

    张士诚也算是个彻头彻尾的商人了,走私贩盐的也是一门生意,讲究以和为贵,还有讲究兄弟几人上下一心,这两个精髓他抓捏得还算是不错的,只是战争的残酷将他的两个兄弟性命都夺走后……

    这样实在太难过了,苏择东没有办法想象,张士诚一定是非常仇恨朱重八和陈友谅的,但估计他最后也认命了,没有了两个情同手足的他,又被最信赖的潘元明等人背叛了;

    苏择东也很难想象,张士诚该如何站起来。

    苏择东在大学里边呆了十几年,做了多年的辅导员的工作也教了几年的书;

    他对历史文化上虽没有说不上有所贡献更谈不上是集大成者,但是在将枯燥、繁杂的历史世俗化、平民化上,也还算得上不留余力的;

    苏择东跟后世的袁腾老师一样,都是希望考生们能在历史这门科目上多拿分,且更多的人去接触、了解、喜爱、铭记历史,则十几年的大学生涯中,也有几本通俗的历史小说问世。

    所以,苏择东也将自己分化为半文人的行列,而对历史人物的评判,以及对后世人所作所为以及言行举止的评价上,他是非常的反感煞的笔、二愣子、傻缺等这样诋毁别人智商的词语存在的。

    苏择东就认为,你说别人虚伪、堕落、奸诈、狡猾都可以,这些都算是比较圆滑、通用的词语,只是看人的角度和方面不同,所以对这些词语使用在别人和古人的身上,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诋毁别人智商的,苏择东就认为说这话的人,肯定是在想着他自己是有多么多么的聪明、睿智,多么多么的果断、决绝的,则他们的那个时候的想法和语言,绝对是自私自大甚至偏激的。

    作为一名老师及辅导员,苏择东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任何人,人类的智商差别绝对不会大,因为都是灵长类动物,都是人类,且就算是有精神疾病或脑的发育有问题,他们也有着自己的意识!

    所以,苏择东就总结道:当想一个人做什么事情或说什么话语的时候,特别是当别人的观点与自己不同的时候,定然是不能一拍脑袋就说别人是错误,自己是对的,别人是傻缺而认为自己就是真主。

    任何人,在想任何事情、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有着他自己的思维,即在认识即意识的层面上,人的认知都是会呈现出上升的趋势。

    而且在认知这个思维层面上,很多的时候,真理是掌握在少数人手上的,这并不是说那少数人是有多么的聪明、睿智,思想空间又达到了什么境界;

    而是大多数人,由于人性上的从众、自私,而都不愿意去面对、接受真理;则只有当大多数人都认可了之前那掌握了真理的少数人的观点,社会才能得到进步。

    所以,在历史的局限性以及切身的经历上看,苏择东并不觉得张士诚有多么的傻缺、缺根筋,反而是他自己的选择,他很清楚自己的选择,这放弃抵抗,只是他妥协了,向自己的命运妥协了罢了。

    吕珍先是按照一般的套路,对郑德峰今日的指挥表示了赞赏,然后对其可圈可点的细节进行了自己的一套分析,成功地吸引住他的注意力后,便立即抛出橄榄枝,说出想要将其招募到其账下的目的。

    郑德峰又何尝不是想在吕珍的帐营下做事情呢?

    这并不是因为他因为贪图任何的军营享受以及指挥千军万马的爽感,也不是因为他时时刻刻都想着杀蒙古人,想通过参加吕珍的军队来达到反元还汉的目的。

    郑德峰不光是想加入吕珍的帐营,而更为重要的是苏择东需要他加入到吕珍的阵营当中,而且还要求他使用浑身的解数,讨好吕珍;

    苏择东的构想是让郑德峰,说是要成为吕珍手下也好,兄弟也好,就算是狗腿子、犬牙,也都需要他暂时地对其表示顺从。

    即吕珍想让郑德峰往西走,他就绝对不能往东跑;想让他只能娶二房,郑德峰就绝对不能娶到三房太太。

    苏择东的最终目的,就是想让郑德峰能够完全取得吕珍的信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