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荐中华(西方)-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命令也下得太奇怪,几个安南将军明知其中有异,但此时陈疑爱不在,萧浪又拿着虎符,谁敢不从?当时就带着军队出了升龙。他们这一走,升龙已完全落入汉军之手。
陶亮以城外十万汉将统帅安南大军监视着这些部队,自己却只令紧闭升龙城门,不放一个人进城。这时虽然升龙已入陶亮之手,但形势却万分危急,只有有人登高一呼,局面必然变得无法控制。
就这样在提心吊胆中过了四日,升龙城外终于出现了大宋的旗帜,那是黎师带领的二路南征军队赶到。
黎师如此姗姗来迟,也是迫不得已。王竞尧未给他们军粮,黎师只能带着军队一路劫掠而来,又遭遇了安南人几次小规模的反抗,大是耽误时间。不过黎师这一到,他带来的十万大军却给陶亮吃下了一颗定心丸,安南军队此时再想反叛,为时已晚。
安南整个王室,从国王陈日烜,到大元帅陈疑爱,再到下面大大小小的王妃、王子、公主,一个不漏的全被抓获,这其中一大半功劳倒要归于密切合作的陈疑爱身上。
陶亮到了这个时候才公示安南,国王陈日烜,元帅陈疑爱忤逆天朝,天朝大军已平定安南之叛,陈日烜、陈疑爱不日将押解至泉州,至于安南国王之位,则由大宋朝廷另行任命。安南人大惊失色,只眨眼间安南日月已经颠倒,犹如在梦里一般。陶亮分出一军,押解安南王室大小成员经占城返回泉州。
到了占城的陈疑爱父子,结局无限悲惨对陈疑爱恨之入骨的占城人,几乎就把陈疑爱父子活活打成肉泥。可怜一个陈疑爱,只因听信了田明德的话,不光国王没有做上,反而在占城丢了性命。不过田明德的下场也好不到哪里去,他随后也被抓捕起来,随着王室成员一同返回泉州。一个小小的副将,居然能和国王、王后享受同等待遇,也不知道他该哭还是该笑。
安南一失,周围泰可泰国,蒲甘等小国都是国中震动,几个国王慌忙聚在一处,商议对策。蒲甘国王建议重新归顺大宋,否则军事实力最大的安南都被汉人打败了,自己却拿什么来抵抗?只有那爪哇王却不同意,言之汉军军力薄弱,只要起各国之兵与之抗衡,相持日久,何愁汉军不退?
爪哇王为人残暴凶狠,蒲甘等国多受欺凌,心中对他有些畏惧,看到爪哇王如此坚持,这些小国勉强答应了下来。各国以爪哇军为主力,拼凑出来一支五十万的大军,准备寻找机会与汉军决战。
陶亮得到这个消息,并不忙着征讨,他先将安南军队编成十五万人,又积极联络那些愿意效忠汉室的国家。先是爪哇世仇葛郎国来投,期望借助汉军之手一举打败爪哇,接着又有朱鸦国、彭列国这些国家国王畏惧汉军威势,纷纷带着军队前来,表示愿意效忠大宋。
依仗这些国家,陶亮组成一支拥兵四十万的联军,向主战场爪哇开赴,只等一战而平定这些南蛮小国。
“捷报,捷报,我军大捷!”
清脆响亮的声音,惊醒了泉州清晨的宁静,泉州人都好奇地走出了屋子,想要看看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
只看到一个天卫军士兵从海船上跳下,用最快的速度向元帅府跑去,边跑边大声叫道:
“南征大军大捷,攻陷升龙,生擒安南国王陈日烜!”
他这一路跑来,途径之处人人皆知。立刻泉州城里沸腾成了一片。安南屡次反复之地,自有交趾以来,安南屡叛,汉人屡征,但都不能克尽成功,此次南征大军竟然直捣黄龙,还生擒了他们的国王,怎不让汉人为之振奋?
泉州军民跟着那名士兵浩浩荡荡的来到了元帅府,王竞尧才刚起床,听外面闹成一片,打开门来一看,吓了一跳,外面黑压压的站满了人,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
这时那名士兵跪下,立刻周围安静了下来,只听那士兵清脆地说道:
“禀元帅,南征大军在占城大败三十五万安南军队,又以奇兵袭之升龙,安南王室自国王陈日烜起一个不漏,全数落网!陶亮将军命我千里加急回来报捷,陈日烜等人正在押解途中,现安南国王印玺在此!”
说完他举起了一个布包,呈到王竞尧面前。
占城大捷的消息王竞尧早已知道,但没有想到才短短几天,陶亮居然攻破了升龙,还把安南王室成员一网打尽,这实在是出乎意料的大胜。
他疑在梦里的接过了布包,打开一开,里面是一枚黄金大印,上面刻着“交趾郡王”四个汉字,这却是当年大宋封丁部领为交趾郡王,并赐给他的大印,后来李公蕴篡位,这印就被当成了国王的印玺。
王竞尧更无怀疑,一只手高高举起黄金大印,用尽全身力气高声叫道:
“大汉威武!”
“大汉威武!”
平静的人群中忽然整齐地跟随他爆发出了惊天动地的欢呼,声声不绝于耳。自临安陷落后汉人的颓丧,在这一刻烟消云散,一个民族的光辉复兴历程,在此时已经展开!
“奇迹,奇迹!”好容易等泉州军民散了,闻讯赶来的李天正连连赞叹不已:“以一万人连战连捷,还抓了安南国王,这陶亮真神了!”
王竞尧笑着点了点头:“陶亮有封私人信件给我,详细说了全部情况。抓安南王倒不是他的功劳,而是那个什么陈疑爱出的力气。不过这陶亮得了便宜还卖乖,居然把陈疑爱送去了占城,这下子陈疑爱焉有活路?还有那个萧浪,陶亮在信中说了,此次南征,他多立奇功,一把火烧了安南五万叶溪军,这次想不提拔他都不行了。”
接过王竞尧递来的信件看完,李天正微微皱了下眉头,说道:“怎么那爪哇王顽固到了这个程度,居然还敢联合周边小国,起兵五十万与我抗衡?本来这些国家已可平定,这么一来,南征大军又要大费周折了。”
王竞尧冷笑了下:“爪哇!嘿嘿,在我家乡,它还有个叫法叫印尼。它想打,我就陪着它打,这次我要让他满族尽灭,从此后再不会危害到我大汉!”
“印,印尼?”这名字李天正闻所未闻,竭力想元帅的家乡是在那里,如何会有这个叫法:“元帅莫非和爪哇有深仇大恨,才要灭了这一种族?”
“不错!”王竞尧不断冷笑着说道:“不光是我,我家乡人人都和他有大仇,这次却是天赐良机,让我可以一雪胸中之恨!给陶亮送加急军信,让他给我狠狠地打,一点也不要客气。打下之后满国皆屠,让这个国家从此后成为历史!”
李天正苦笑了下,他不明白爪哇什么地方得罪了这位大元帅,只他这一开口,爪哇未免沾上了塌天之祸。
“对了,天正,你看对安南如何处理?”从思绪中平静下来,王竞尧问道。
李天正早有考虑,说道:“我知元帅之意,要废除安南这个国家,但现在安南初定,军民之心皆不稳定,此时行动,未免引起震荡,于我对安南统治大为不利。我听说陈日烜有一子,年方四岁,可立他为安南国王,而后或以陶亮、或已黎师监国。由此稳步发展方为上策!”
王竞尧点了点头,李天正的建议和自己的想法一样。他本来想着往安南大量迁徙汉人,再把安南人大量往内地迁徙,十年之内,安南人口中汉人将占到大多数,那时就可以将安南收归汉族版图。
但现在他只手握福建一省,光福建尚有一些地方缺少人口居住,开垦荒地,往安南迁移汉人,从目前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了。
“多生孩子多种树,生下十个是英雄!”王竞尧忽然没来由的冒出了这么一句。
李天正正把一口茶喝到嘴里,听到这句,一张口把茶全喷了出来。连着咳嗽了好一会,面色古怪地说道:“元帅,这是什么,多生孩子多种树?”
“人口政策,人口政策。”看到李天正的样子,王竞尧忍俊不禁地说道:“要鼓励汉族妇女多生孩子,大量发展汉族人口。象安南、爪哇这些国家,以后肯定要大量迁徙汉族人口。若是我汉人在自己的地盘都嫌人力不足,如何能行?从现在开始我定个新法规,凡生育在三胎以上的,由朝廷补贴抚养费,要是能生下十个,朝廷授予她‘英雄妈妈’的称号,并且要重重奖赏。如此二十年后,我汉族人口必然急剧增加,生存空间减少,势必逼着我们另外寻找发展空间,开拓疆土,一举两得之事,非做不可!”
李天正只觉得这位大人满脑子的奇思怪想,不过这确实是个可行之路。将来人口拥挤,不用朝廷动员,都会自行寻找生存空间。不过这么一来,朝廷负担将大大加重,只怕李襄阳又要叫苦连天了。
“现在的问题是,就算陶亮把那些国家全部平定了,福建和此也无法连接。”王竞尧皱了下眉头,说道:“难道一直让我们走海路不成?两广,两广之地必须拿下。如此福建、两广、东南亚就可以连成一片,恩,天正,以后就管安南、爪哇那片地方叫东南亚。有了这些地盘,我们的战略纵深,活动空间就大了很多。”
“这么做的确好。”李天正说道:“不过,现在我们的军队都在外征战,广东又是蒲寿庚的地盘,他拥兵五万,钱粮广厚,不太好打啊!”
“这些个胡人!”王竞尧来回走动着说道:“在我汉族地盘上落地生根,却又反过来打我汉人,当年冉闵怎么没有把胡人杀得干干净净!”他忽然想到到了什么,停下来说道:“蔡戌中的军校里不有那么多学生?让他们到战场上去锻炼一下!传我命令,军校、十六岁以上者皆从军,由蔡戌中担任统帅,福建招募新兵皆归其统领。先试探着和蒲寿庚的军队打上几仗,摸摸他的底细。若胜了,趁势挥兵两广,失败了也不要怕,只当得到了次锻炼,将来这些学生也能从实战中得到经验教训!”
“我们以福建一省之地,几路出兵,弄得不好会元气大伤啊!”李天正善意地提醒道:“我的看法是积蓄力量,等南征大军回来,再从前线撤回部分兵力,而后进击广东,这才是上策!”
“天正,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啊!”王竞尧叹了口气:“正因为我们只握有福建一省之地,发展空间过于狭小,这才不得不四处出兵。你当我命南征大军讨伐东南亚,当真只是为了出胸中一口气吗?往北,我们目前的力量还无法和鞑子抗衡,不得已退而求其次。两广必须要拿下来,若是等鞑子缓过劲来,我们就太被动了。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李天正站了起来,说道:“既然大人决心已下,天正也不好再多说什么。我这就回去做准备,既然要讨伐广东,要做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王竞尧决心既下,很快,朝廷中接连有了举动。先是颁布了“鼓励生育令”,本来汉人多生孩子养老的思想就甚为根深蒂固,此时朝廷公开奖励,还帮着抚养,都老百姓欢欣雀跃。只是这么一来,就如同李天正说的一样,管理财政的李襄阳愁眉苦脸,这又得多大的一笔开销啊。
接着,王竞尧命人为冉闵修庙,以黄铜为之塑像,外涂金粉,并亲自带着文武官员祭祀。这冉闵是汉人里的一个大大的英雄,字永曾,小字棘奴,魏郡内黄人,乃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冉魏的开国君主。汉人的那些儒生对他颇多非议,但王竞尧却崇拜之极,始终认为没有他,汉族只怕早在五胡乱华时期就已经被灭族。
在祭祀的时候,王竞尧当众朗读了冉闵那脍炙人口的《杀胡令》;
“诸胡逆乱中原,已数十年,今我诛之。若能共讨者,可遣军来也,暴胡欺辱汉家数十载,杀我百姓,夺我祖庙,今特此讨伐,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杀尽天下诸胡匡复汉家基业,天下汉人皆有义务屠戮胡狗,冉闵不才受命于天道,特以此兆告天下!”
“犯我大汉者死,杀我大汉子民者死!”王竞尧冷眼从众官员、百姓脸上扫过,说道:“从今天开始,凡是杀一胡狗者,百姓赏银一两,文官进官一级,武将进城不用下马!凡为大汉子民,当皆以冉闵为楷模,努力屠尽胡狗!”
看到陆秀夫等人大不以为然的样子,王竞尧冷笑了下说道:“特封冉闵为护国军神,我大汉子民同心戮力,有冉闵佑护,又何愁我汉人江山不能光复!”
第二百章 我是汉家好儿郎
“杀胡令”一出,泉州各方反应不一。军方、百姓士气振奋,人人摩拳擦掌,准备和那些胡人大干一场,但以陆秀夫为首的那些人再次站出来竭力反对杀胡令公布。
“冉闵一介武夫,只一味残忍好杀,是个不折不扣的屠夫,如何能封其为护国军神!”陆秀夫气哼哼地说道:“居然还要为其修庙,令官员百姓年年祭祀,王竞尧,你这安的是什么居心!”
王竞尧忽然大笑起来,笑得陆秀夫不知所措,少倾,王竞尧笑声一停,沉着面色说道:“冉闵大人以一千汉骑破胡骑七万,再战以汉军八万破众胡联军十二万,三战先败后胜以万人斩胡三万,四战又有以步卒八千敌慕容鲜卑铁骑十万,十战十捷!廉台决战,冉闵骑朱龙,持矛戟,冲入鲜卑重军,手刃三百余人。此等威武战绩,孙武、项羽亦不如,你如何敢称他为一介武夫!王竞尧称其军神又有何错!陆秀夫,陆大人,你若有冉闵此等威武,王竞尧甘心为你所驱使!”
陆秀夫面上一红,想要出言反驳,但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
“但冉闵下了杀胡令,只要看见胡人,不分男女老幼,有无兵器,是不是士兵,看见就杀,这点总不会有假吧!”一个大臣看到丞相受窘,站出来说道:“我汉人历来讲究仁德宽大……”
“住口!”王竞尧忽然暴喝一声,把那官员吓了一跳,只听王竞尧厉声说道:“都是你们这些儒生搞坏的事情!两晋时代,我汉人血液中仍澎湃着雄武、飒飒英爽和复仇的血性,哪象你等如此怯懦!西晋我中原汉人二千万,五胡乱我中华,竟被杀的不到四百万,你和他们去讲你的仁德宽大去!羯族军队行军作战从不携带粮草,专门掳掠汉族女子作为军粮,羯族称之为‘双脚羊’,夜间供士兵奸淫,白天则宰杀烹食,充当军粮。一个冬天,鲜卑族就吃光了我汉族五万少女,你和这些吃人的禽兽讲你的仁德宽大去!”
那官员被王竞尧骂得站也不是,回去也不是,尴尬地站在那里,面孔涨得通红,向四周看看,却发现竟无一人肯帮自己,大是后悔自己为什么要站出来。
“冉闵大人杀胡令一出,仅仅在邺城三天内就杀了胡人二十多万,整个北方地区在响应杀胡令,杀了胡人百余万!吓的整个北方准备拥挤南下屠戮汉人的胡人们心惊胆战!”王竞尧语气稍稍转为了平和,说道:“没有他的杀胡令,没有他号召汉人复仇,驱逐各胡出中原。以后会是什么样?几百万白种胡族在中原繁殖上千万人口后必然向南方拓展生存空间,再把南方的汉人杀绝,汉族从此就会被异族取代,最终整个中原都被这些白种胡族彻底占据。汉族人最终的命运会怎样?你们居然称他为屠夫!没有这个屠夫,只怕陆大人你现在也只是胡人统制下的一个贱民而已!”
他矛头直指陆秀夫,陆秀夫倒没有动怒,想了想,叹了口气,回到了队列之中,不再说话,又向文天祥看了眼,发现文天祥脸上也是一般的在沉思。
“太后、陛下!”王竞尧这时说道:“那广州的蒲寿庚亦是一西域胡人,如何能窃据我汉人大官?他久霸广州,涂炭我汉族子民,王竞尧不才,愿提一旅之师,深入广州,将这些异族全部驱逐出我中原大地,请太后、陛下恩准!”
“准!”杨太后毫不犹豫地说道:“我虽是女流之辈,但国公的话却听得我热血沸腾,从今后一切军中之事,国公不必再上报朝廷,自行做主即可!”
陆秀夫和文天祥听的都呆住了,军中之事最重,现在杨太后竟然给了王竞尧这个权利,从此后王竞尧岂不是可以为所欲为,还有谁能够制的住他?
还未等二人反应过来,王竞尧已说道:“多谢太后,不平定两广之地,王竞尧誓不收兵!”
说完他大步向外走去,只留下目瞪口呆的一众朝臣,和眼中痴痴迷迷的太后……
……
蔡戌中自从得到了王竞尧要他出征广东的命令,心中大喜,他虽然知道军校承担着为天卫军输送人才的任务,责任重大,但过惯了军旅生涯的他,每日呆在军校之中,却实在是枯燥之极。
他眼巴巴地看着司徒平一、铁残阳、顾斌、陶亮等这些和他一起从常州杀到福建的将领,在战场上斩将立功,眼热无比,现在机会终于轮到了他头上,怎不让他欣喜若狂?
不过他也知道,打仗居然要动用到了他的军校学生,和那些才募集过来,未经训练的新兵,元帅手中看来已经实在无兵可用,迫不得已才会如此。这一仗虽然艰难,但非得打好了方罢,若是打败了,自己和锋锥营士兵,还有那些学生们这辈子可就别想抬头做人了。
“蔡戌中,你身上担子很重”来到军校的王竞尧一见面就说道:“两广我是非取不可的,不过我告诉你,这些学生都是未来天卫军的栋梁,能打得赢就打,不能打的话退回福建,另外寻找机会,不要平白让他们送了性命!”
蔡戌中点了点头:“我知道,元帅。学生们已经集结好了,请您给他们训话!”
来到军校的大草地上,那些得知自己即将奔赴战场,和胡人血战的学生们,个个年轻的脸上洋溢着青春狂热的光芒。这些年轻人,他们忠诚、热血,甚至因为自己身为天卫军未来的将领,而显得有些目空一切。王竞尧看到他们后,发现自己虽然才二十三岁,但却忽然觉得已经变老了。
“你们的总教官让我给你们训话,可我想想没有什么好说的,要说的都已经在杀胡令里,天下胡人,皆可杀!”王竞尧朗声说道。
“天下胡人,皆可杀!”学生兵们用整齐划一的声音大声回答了元帅。
“我送你们一首歌,以后就当成是军校的校歌!”王竞尧微笑了下,慢慢吟道:“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我是汉家好儿郎,不给鞑子做马牛!”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我是汉家好儿郎,不给鞑子做马牛!”这次连着蔡戌中也一起吟唱道。
这几句话虽然充满了俚语的味道,但内中的意思,却让这些年轻人们热血澎湃。
“好了,我要说的说完了,去吧,孩子们,拿上你们的武器,牢牢记得军神冉闵的威武雄姿,把那些该杀的胡人给我赶出中原去,赶得远远的,早晚有一天,我们也踏上他们的土地!”说完,王竞尧没有一丝停留,转头向外走去,他相信这些年轻人知道应该怎么去做!
“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我是汉家好儿郎,不给鞑子做马牛!”在他的背后,歌声再次响起,逐渐和天地交融成了一片……
……
王竞尧起兵征讨广州的消息,迅速传到了蒲寿庚的耳朵中。蒲寿庚起初怎么也不敢相信,王竞尧又要面对鞑子的进攻,又要南征安南诸国,现在居然还有精力来讨伐他。而且讨伐安南好歹还有个理由,但征讨自己却连借口都不要了,就仅仅因为自己是个胡人!
蒲寿庚虽然几代住在中原,但他对汉人却是深恶痛绝的。没有什么别的原因,就因为自己是个胡人的身份,“胡人”这两个字就象深深刻在他们身上的烙印,怎么也擦抹不了。所以他只能将这种仇恨,拼命地发泄到广东的汉人身上。
现在王竞尧一起兵,广东的那些汉人都蠢蠢欲动,准备迎接朝廷大军进入。虽然蒲寿庚命令部下严加监视,暂时没有出什么乱子,但是谁知道哪一天这些该死的汉人会爆发出来!
“如是奈何!”召来军师刘谨坤后,蒲寿庚张口就说道:“天卫军的战斗力非同小可,青芝山、弯石村两胜鞑子大军,又把鞑子元帅唆都给杀了。那路南征军队我听说还把安南给平定了,其锋势锐不可挡,我军当如何应付?”
刘谨坤屈身在蒲寿庚帐下,过得很不得意,上次趁着天卫军南征的时候偷袭福建,本来大有机会得手,可是蒲寿庚瞻前顾后,把这么好的机会放弃了,已经让他大是不满。不过他们现在共同的敌人都是王竞尧,要是蒲寿庚也完了,自己还能跑到哪里去?
“蒲爷不用担心,我看王竞尧此次必败无疑!”刘谨坤摇着把羽扇说道:“他这次进犯我广州,乃是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天卫军兵力早就捉襟见肘这次来的都是些娃娃兵和没有经过什么训练的新兵,如何能与我广州的精锐之师相抗衡?况且,我军又占有地形之利,以逸待劳,待贼兵到后,以主力击之,一举可以荡平贼军!”
蒲寿庚的心腹大将蒲方田本来一直看不起刘谨坤,这才倒也赞同他的意见:“军师说的在理,我广州拥兵五万,粮草充足,兵器锐利,个个又都是我大食征集来的勇士,怕他们做什么?我愿领兵亲自击之,请蒲爷恩准!”
蒲寿庚在室内来回转了几圈,这才下定了决心:“既然你们都认为可以打,那就打!由蒲方田为大将,刘谨坤为军师,领兵五万,不,三万出击!”
刘谨坤一听就有些急了,说道:“蒲爷,不打则已,打必然要抱定破釜沉舟的决心,倾巢出动才可以胜。敌军总数约在五到六万,我军以三万迎击,兵数反处于下风,请蒲爷三思!”
“你不是说他们都是些娃娃兵和新兵吗,三万已经足够了!”蒲寿庚不耐烦地说道:“况且我要倾巢出动,他们从海上抄了我的屁股怎么办,广州还要不要守了?”
“打那么娃娃兵用得着费什么力气!”蒲方田傲慢地说道:“我大食勇士就算看到鞑子也不害怕,军师,我看你是考虑得太多了吧!”
刘谨坤跺了跺脚,几乎是在那哀求似的说道:“天卫军水军在泉州和安南两地来回调动,哪里还能抽调出什么力量?而我们面对的是一举击溃敌人的大好时机!蒲爷,你要是实在担心广州的防卫安全,可以在广东汉人中招兵买马,扩充军队,万一有变,多少可以抵挡一阵,大军那时再撤回来也不晚啊!”
蒲寿庚想了下说道:“你后面的话倒是有道理,从即日起我要大量征召汉人入伍,扩充军队。但我留下看家的两万人部队,却是我的性命本钱,你想也不用去想!”
刘谨坤只气得咬牙切齿,恨不得自己坐上他的位置来行军布阵。但他是个聪明人,知道此时不宜和蒲寿庚发生什么冲突,只得把一口怨气放在心里,默默等待属于他的机会到来。
广东各地当当天就下达了征兵令,规定凡十五岁以上,六十岁以下的男丁必须全部入伍。在蒲寿庚的威胁利诱,和强拉壮丁下,仅几天的时间蒲寿庚就拥有了一支八万人的大军。而在这个时候,蔡戌中统领的讨伐大军兵锋已经到了广东境内。
这支讨伐大军的主力是三千五百人的锋锥营士兵,配以一千五百的学生兵,和四万新军士兵。而为了确保胜利,王竞尧又将林锋、池文隆、黄声福,以及他们的骑兵营、胡人营和黑人营交给了蔡戌中使用,蔡戌中麾下总人数达到了近六万之众。
那些学生兵和新军,虽然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但在天卫军各级将领的不断鼓吹之下,个个精神饱满,斗志昂扬,全然不惧怕即将到来的血雨腥风。
这一路上“手持钢刀九十九,杀尽胡儿才罢手。我是汉家好儿郎,不给鞑子做马牛!”的歌声响个不停。本来这是军校的校歌,但随着那些学生兵不停地歌唱,结果弄得全军上下人人会唱,就连那些胡人和黑人虽然不懂其中的意思,但也都会跟着哼上几句。
“这样的士兵,尤其是那些学生兵,若是好好训练,假以时日,必然能战无不胜,恢复中原指日可待!”骑在马上的池文隆赞叹。
“文隆,你自己也才只有十七岁吧,和他们一样大,亏你好意思叫人家学生兵!”林锋一边打趣说道。
池文隆大是窘迫,还好蔡戌中帮他解了围,笑道:“文隆虽然年幼,可现在已经是一方统制,谁能小看于他?好了,不说这些笑话了,前面即是梅洲,我估计蒲寿庚会在那里设兵阻击!”
正说着,前面探路的哨官驱马回来道:“报,前面二十里出,叛军已安下大营,严阵以待,敌军人数越在三万上下!”
蔡戌中赏了哨官,说道:“我军远道而来,你们说今天打还是不打?”
“打!”池文隆狠狠地说道:“我军现在士气正高,如何不打?只要能打赢了首仗,兄弟们的信心一下子就提起来了!”
“我也认为应该打!”林锋接口说道:“我愿带着骑兵营先打头阵,自从缴获了这些鞑子的战马,还没有用过,这次能好好开开荤了!”
蔡戌中微微摇了摇头:“现在还不到用骑兵营的时候,大军循序而进,保持阵型,骑兵营在最后,不得擅自上前!”
林锋大是不满,在他的心中,骑兵永远都应该是先锋,象风一样的冲跨敌人,象火一样地燃烧自己的热情,但现在蔡戌中却把自己当成了后军使用,让他怎么去见骑兵营的兄弟?大是郁闷的林锋只能把不满压在了心里。
前行了二十里,果然看到数万军队列队整齐。这些士兵个个穿着古怪,手里拿着弯刀,体格健壮,看起来很是凶猛。
“大食人!”池文隆一看到这些人和胡人营的士兵一样,马上说道。
蔡戌中冷哼了一声,看到对面军中步行出来了一个身材高大魁梧的大食武士,在那不停索战,回头说道:“阿猫,你上,把他的脑袋带回来给我!”
黑人阿猫闷哼了一声,从队伍中走出,一声不响地走到了那大食武士面前。
那大食武士正在那耀武扬威,忽然看到对面走来了一个浑身黑得冒油的战士,块头比自己还要大,不禁吓了一跳。
阿猫也不说话,挥起一拳就向对手面门砸去,大食武士急忙伸拳格挡,两拳一交,阿猫倒没有什么事,那大食武士却疼得咬牙裂齿,这黑人一拳力气好大,几乎把他的手骨都给震裂。
大食武士心中畏惧之意大起,面对阿猫暴风雨一样挥出的拳头,只敢拼命躲闪,再不敢和他正面相交,气势上一下就落了下风。
打了十几拳后,阿猫忽然快步而上,一把死死抱住大食武士的身子,接着用自己的头对准大食武士的额头拼命撞击。那些观战的士兵哪里看到过这样的打法,个个看的目瞪口呆。
一口气不知撞了多少下,阿猫发现怀中的敌人已经不动,再看,原来气绝多时,阿猫放下了他,然后抽出刀来割下了他的头,一言不发地回到了军中,将头往蔡戌中面前一扔!
第二百零一章 杀尽胡儿方罢手
“吼!吼!”汉军士兵爆发出了示威似的大喊,气势高涨,手中刀枪高高朝天不停举起放下,战场上空到处都荡漾着汉军士兵威武雄壮的喊声,震得敌人两耳发涨!
蒲方田大怒,回首说道:“首仗失利,挫动我大军锐气,谁与我再去厮杀!”边上他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