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血荐中华(西方)-第1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也让已经有所心理准备的符海波等将领“大开眼界”。

得到了高丽人的帮助,加上对高丽地形了如指掌的洪福源的带路,符海波和魏元钊两路大军进展神速。很快,光烈城、管川等城池相继收复。而后,大高丽王国的“朝廷”,也再次从远征舰队上搬到了光烈城,继续以光烈城为临时帝都。

蒙古人对于汉军和大高丽王国的联军军事行动,似乎并没有阻止的意思。伯颜一边在甘兴里集结重兵,一边分兵镇压自己领地里高丽人的起事。这时候的伯颜,甚至有一些感激汉军,如果不是他们的军事行动,也无法除掉死对头源唐古。

他自从来到了高丽,就对高丽监国这个位置非常感兴趣。但源唐古在高丽日久,势力盘根错节,根深蒂固,不是他伯颜能够相比的。而随着源唐古落入到汉人之手,生死不知,这给了伯颜一个天赐的绝好机会。

果然,大都来了命令,由伯颜暂时代理高丽监国一职,其任务是务必在甘兴里一线阻截出“叛军”的强大攻势,稳定住从甘兴里到平壤城的局势。

为了去掉头上“代理”二字,伯颜是尽心竭力。他对自己辖区内的起事的高丽人,大加屠杀,在他的屠刀下,鲜血在高丽汇成了一条条的河流。尸体堆积如山。在这样血腥高压的政策下,高丽人的起义暂时消沉了下去。

对于即将到达甘兴里的“叛军”,伯颜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他以重兵囤积,言明有在自己防区内敢后退一步者,从指挥官到士兵皆斩!

重新祭起成吉思汗时代军令的这一条,还是在军中很有震撼力的。那些蒙古将官士兵,高丽人的军队,一个个谁都不敢怠慢,红着眼睛守在自己的防区内,不管形势多么危急,居然真的都没有一个胆敢后退半步的。

而当到达甘兴里一线的联军,看到这样的情况,也组织了几次攻势。但由于汉军兵力不足,加上高丽士兵的战斗力低下,所以一连几次攻击,都没有取得什么进展。

为了避免出现重大伤亡,加上新近征服的高丽领地还不是如何太平。在和魏元钊商议之后,符海波决定暂时停止在高丽境内大规模的军事行动,而开始将重点转移到对大高丽王国领地的治理之中。

就如同彼此有默契一般,汉蒙两军就在甘兴里一带对峙,谁也不肯主动出击。如同在中原的战局一样,汉人和蒙古人各自占领了高丽的半壁江山,都在默默等待着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突然来临的决战爆发!

这样的局面让身在大都的忽必烈暴跳如雷,在中原他丢了一半的江山,现在高丽的一般领土竟然也没有能够保住。但接连的受挫,让蒙古军队已经失去了大举反攻的机会。而凭着绝大毅力,成功戒除了“福寿膏”之瘾的忽必烈,开始重新接管朝政,他发誓要励精图治,终有一天要恢复大元朝全盛的局面。

可是在泉州的汉人皇帝王竞尧,会给他这样的机会吗?

得到高丽情况的王竞尧,在深思熟虑了很久之后,给符海波发去了密令:“尽快稳定高丽,把大高丽王国内一切不安定的因素全部清理掉。”

接到密令的符海波,将自己独自关了起来,对皇帝陛下的密令思考了很久,渐渐明白了皇帝陛下的想法。这个不安定的因素,除了那些对汉人不满的高丽人外,还有那个诚信公,高丽军民大总管洪福源。

也许是被压抑得太久了,掌握大权的洪福源,在高丽局势暂时平稳之后,他的嘴脸终于全部暴露了出来。在大高丽王国的朝廷里,他大肆排除异己,安插自己的亲信,有的时候甚至还不征求汉人将领的意见。在军队里,他不断地向汉军索要武器装备,有几次甚至头昏到问符海波要火炮这种汉军中绝对保密的武器。

他可能自恃自己为汉人立下了天大的功劳,而且现在在整个大高丽王国,除了那些汉军将领,他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发展到了后来,他对符海波指派下的一些事情也都是阳奉阴违,极其的不配合。

对于这种情况,符海波出人意料地保持了沉默。要让一个人彻底毁灭,就让他疯狂到极至;要让一个人跌落到深渊,就先要让他站上权利的巅峰。魏元钊也像是看出了符海波的意思,他严令各军戒备,随时应付一切可能出现的情况。

但是符海波的想法不是每个人都能了解的,留在高丽的高乾元,就已经愤怒到了无法控制的地位。虽然有些了解汉人对待洪福源的真实态度,但这个时候的他,已经被嚣张跋扈的洪福源逼到了绝境,自己在朝廷里的亲信,几乎无一能够幸免,全部被洪福源以各种借口铲除,降级的降级,罢免的罢免,有几个人甚至还掉了脑袋。

而更加过分的是,洪福源还把手伸到了高乾元直接控制的军队之中。

大高丽王国的军队成分比较复杂,有洪福源控制的,有高乾元和李光仁掌握的,还有汉人一手组建起来的。高乾元的军队,虽然没有洪福源的那么大,但也有万余人,这是高乾元的命根子,无论如何他也是不会交出的。

但洪福源的借口却非常有力,他是汉人皇帝亲口任命,高丽的军民大总管,所有高丽士兵必须由他来统一调配,高乾元身为高丽人,自然也不能违反命令。

“救命,大将军,大将军!”被逼得走投无路的高乾元,只能再次找到了他唯一值得依赖的强大靠山,汉军远征军团的主帅符海波。一见到符海波的面,高乾元跪倒在地上大声哭泣着,那样子有几分让人可怜!

“起来,起来,高大人这只怎么了。”早知道高乾元来此目的的符海波,扶起了哭得不成人样的高乾元,宽慰着说道:“有什么事只管对本将说,本将军一定为你做主。”

高乾元收住哭声,愤愤不平地说道:“那洪福源一朝小人得志,就想把我们这些朝廷的老臣子赶尽杀绝啊,现在他又要让我把军队的指挥权上交。大将军,小臣从当初朝廷初立之时就一直跟随着您,浴血疆场,虽然没有功劳,但也有苦劳啊。那洪福源是个什么东西?先是鞑子的走狗,等大将军不念旧恶,收留了他之后,他却像条疯狗一样对待我们这些老人,这样下去岂不是让我们心寒啊。”

符海波微微叹息着说道:“洪福源的所作所为,我也早就有所耳闻。我和你说句心里话,其实我早就想收拾他了,可是你也得体谅的我难处。那洪福源立有大功,深得我们陛下喜爱。洪福源依仗着这个,现在连我也有些不看在眼里了。哎,我虽然想帮你,可是……”

一看连汉人的大将军居然也拿洪福源没有办法,高乾元心里凉了个透。他本来是指望符海波为自己出头的,谁想到现在大将军却反而向自己诉起苦水来,难道这个大个高丽,就真的没有人能制得住洪福源了吗?

“既然这样,那我也就只能辞官,回到家乡种田了,省得在这里死得不明不白。”高乾元又哭出了声,站了起来抽抽泣泣地说道。

“高大人不要着急。”符海波重新将他拉着坐下,喝了口茶,慢悠悠地说道:“虽然我不能拿他怎么样,可是高大人您有办法啊。”

高乾元没有明白过来,怔怔地看着面前的汉人大将军。

“对待疯狗,最后的办法就是将它杀死。”符海波微笑着说道:“高大人说下可还有万名军队,我就不相信里面挑选不出忠于高大人,忠于朝廷的人……”

说到这里符海波打住不说,又端起了茶碗,仔细品茗,抬头看了眼皱着眉头,苦苦思索着他话里意思的高乾元,微微笑了一下。

忽然,高乾元眉头舒展开来,他终于明白汉人大将军的话了。是啊,洪福源依仗的无非就是他的军队而已,自己一样也有手下,一样也有武器。现在高丽朝廷的局面,就是你死我活,看谁下手得快,看谁下手得狠。

“我明白你的意思了,大将军。”高乾元站了起来,深深作了一揖:“我这就回去准备,为了高丽朝廷,为了天朝上邦,为了能在皇帝陛下面前揭穿洪福源的嘴脸,高乾元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把他除去。”

“我可什么都没有说过。”符海波笑了笑,站起身走了两步说道:“一切都是你自己想出来的,要是出了什么事情,我想,高大人你自己要有心理准备啊。”

看着高乾元唯唯诺诺的样子,符海波随即又说道:“不过,有谁敢破坏高丽的局面,谁想毁了我和你的心血,我身后的汉军将士也是绝对不会答应的!”

第三百六十章 造反?

光烈城的高丽人,对汉军的驻扎还是没有什么反对意见的。在光烈城第一次被定为大高丽王国的临时国都时,这些居民曾经亲眼目睹过,汉人神秘的武器,还有强大的战斗力。

在某些方面,高丽人还是显得比较聪明的。当你真正把他们打疼打痛,让他们见识到你强大的威力,高丽人就会像羊一样趴伏在你的脚跟,哪怕只是表面上的。

不过不是每个高丽人,都会像光烈城的高丽军民一样,深刻领会过汉人强大的战斗力。他们总是心存幻想,认为汉人的军队,和蒙古人的军队比起来,总是有着很大的差距。而且汉人讲究的是以德报怨,以德服人,哪怕你杀了汉人,只要事后服软,说上几句好话,爱面子的汉人是不会和你计较的,相反还会“赏赐”给你一批东西,以显示天朝上邦的浩瀚之威。自从当年秦朝的“乐浪郡”,高丽反叛,从中原独立出来,历次高丽之叛,汉人朝廷对叛乱采取的都是这样的态度。

而在抱着这样心态的人中,以管川郡的高丽人郑相户的态度最为明显。

郑相户始终认为,不管是蒙古人还是汉人,都必须从高丽的土地上回到自己的地方,高丽只能由高丽人来管理。他仇视蒙古人,但出于自卑的心理,他更加仇视汉人。他不愿意看到大量的汉军队伍驻扎在高丽的土地上,总是梦想着要将汉人全部驱逐出去。他始终不愿意去直面一个问题,高丽在秦朝时尚是中国的领土,只是趁着中原动乱,这才叛乱出来。

中原汉魏之际,趁着中原战乱,中央政府无暇东顾之际,辽东军阀高宫带领汉族、鲜卑、肃慎等一部分流民在我国东北部叛离中原朝廷,占领了属于玄菟郡的高句丽县,建立政权,称高句丽,后建都于丸都城。到南北朝时期,北魏朝廷第一次举兵讨伐高句丽,为避免战争锋芒,高句丽长寿王十五年,高句丽迁都平壤,并向北魏政府上表自称臣属,北魏朝廷于是顺水推舟的册封长寿王为“长寿郡公”,由此,高句丽成为当时覆盖东北地区及朝鲜半岛最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

这是铁一般的事实,现在的高丽人已经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是谁的臣民,他们也天真的以为汉人不会再对高丽怎么样了。但以郑相户为首的高丽人,却一直都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现在的汉人皇帝王竞尧,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汉人皇帝。在王竞尧的心里,永远只是一个任何人、任何事情也都无法改变的信念:

——高丽,中国之乐浪郡,永远都是中国无法分割的领土!任何企图分割中国领土的人、政权,都将遭到汉人大军无情铁拳的打击!

王竞尧在高丽土地上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有朝一日收复失土而做的努力。像郑相户这样的人,现在当然可以上窜下跳,施尽小丑的嘴脸。等到你最终表演完毕的时候,无情的帝国之刀,将切断这些人的喉咙。

现在驻扎在高丽的汉人军队,所采取的相对平和的态度,让这些人误以为有机可趁。郑相户甚至拉起了一支千人的武装,打着自保的名义,独立于汉人的监管之外。

其余和他有着相同想法的高丽人,虽然暂时不敢有什么动作,但都在暗处默默地观察着汉人的反响,看看他们会如何对待郑相户的武装。其实郑相户的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凭着这一千多人,他是无法和正规军相抗衡的,所以,他把目光放到了手拥大军的洪福源身上。

对于洪福源这个人,他也是打心眼里鄙视的。洪福源也狗一般的追随着蒙古人,接着等到蒙古人出现了不利,立刻又转而追随汉人,这哪里还像个真正的高丽人?可是要想成大事,也就只能先将洪福源拉拢到自己一边。

他一连求见了洪福源三次,但三次都被洪福源拒绝了。洪福源不太想和这种人打交道。一直到了第四次,通过大量贿赂他身边的人,洪福源这才勉强接受部下的建议,接见了这个管川城里颇有名望的郑相户。

“诚信公朝廷之希望,高丽之栋梁,郑相户今日能够得见,心愿已足。”见到洪福源后,郑相户恭恭敬敬的作了一揖说道。

洪福源捧起茶碗,抿了一口,说道:“既然已经见到本将了,要是没有其它事情的话,你可以先走了。本见公事繁忙,实在无暇它顾!”

他的逐客令并没有让郑相户决定有任何的不快,郑相户反而在洪福源身边坐了下来,悠悠地说道:“小民今日特来给诚信公吊丧。”

这话让洪福源大怒,但这些年他什么样的事情都经历过了,很快脸上就恢复了平静。拿着茶碗慢慢地、仔细地品茗着,也没有去搭理郑相户的话。

郑相户自顾自地说道:“我听说汉人里有这么一句话,‘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汉人的目的其实和蒙古人都是一样的,都是要统治高丽,而诚信公手握重兵,又熟知高丽地理人情,对汉人在高丽的统治,是个巨大的潜在威胁。现在汉人和蒙古人,各拥高丽一半,诚信公对于汉人还有利用的价值,可是在此之后呢?汉人里曾经有位大将叫韩信,为朝廷立下了无数的功劳,最后的结局又是怎样?我怕只怕,诚信公将来会成为第二个韩信,高丽的韩信,落得个身败名裂的下场啊。”

他说完后,悄悄看了眼洪福源的表情,看到洪福源捧着茶碗的手停顿在了那,眉头也微微跳动了一下,善于察言观色的郑相户,知道自己的这些话已经有些说到了洪福源的心里。

“给郑先生上茶。”忽然,洪福源放下了茶碗,说道。

等到一碗茶水上来,郑相户的心里就更加有了底。这时听到洪福源问道:“那么,按照先生的意见,我洪福源应该如何做啊?”

郑相户微笑了下:“我已经为诚信公想好了三条对策。享受上一段时候的荣华富贵,然后坐以待毙,这是下策。辞官归乡,当个寻常老百姓,当可保得性命,这是中策。至于这上策吗……”郑相户死死地盯着洪福源,说道:“趁着汉人和蒙古人开战,其主要兵力都放在甘兴里一线,光烈城中汉军士兵不多之机,驱逐汉人,拥戴国王。此时汉人失去后方,在我军和蒙古人两面夹击之下,汉军必败无疑。到时以将军之声望,加上手里面有国王这张牌,何愁高丽百姓不能归心……”

“那么以后呢,你可别忘了还有蒙古人啊。”洪福源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不紧不慢地问道。

郑相户一下来了精神:“到那时蒙古人想必已经和汉人拼得你死我活,元气大伤。我们只需要紧守边境,等到中原那边,汉人朝廷进行北伐之机,一举打过去,蒙古人必败。到那时,高丽的土地上既没有蒙古人,也没有汉人,诚信公之德,高丽万代流传……”

“混蛋!”还没有等他说完,洪福源重重拍了下台子:“你竟然敢到我这挑拨我和汉军的关系,难道你就不怕我一刀将你砍死,或者送到汉人那吗?”

吓了一跳的郑相户,看洪福源虽然说得严厉,但却没有任何动作,当时一颗心就放了下来。他上前一步,做出慷慨激昂的样子,说道:“郑相户此心天地可鉴,今番冒死前来,全是为了高丽,为了将军着想。将军可斩我首向汉人请功。郑相户死不足惜。不过郑相户一死,只怕将军很快也要步我的后尘。”

洪福源眯着眼睛上下打量着这人,脸上的表情似笑非笑,让郑相户心里倒没有了底,摸不清这个喜怒无常的诚信公心里在想什么。他这次来也是纯粹带着赌博的性质,想要利用洪福源好大喜功,狂妄自大的心态,将他拉到自己这一方来。可万一洪福源要是死心塌地地为汉人办事,只怕今天自己这条性命就得交代在这里了。

“先生,其实我又何尝想汉人呆在这里,又何尝想顶着汉人封的这顶‘诚信公’的帽子?”忽然,洪福源的口气一下缓和了下来:“可是汉人势大,我怕孤掌难鸣啊……”

从惊恐中反应过来的郑相户顿时大喜,:“将军不用担心,郑相户手里有上千部下,可以协助将军。若是将军很起事,郑相户愿意连接有志之士,共同起兵保将军成就一番大事情,郑相户百死也无悔也。”

“好,好。”洪福源拉着郑相户的手,说道:“先生既然肯舍命相帮洪某,洪某也断然不肯负了先生。只是先生回去后千万要小心从事,不要露了半分马脚。还有,先生尽快整理出份起事名单出来,也好让洪某心中有个底啊!”

眼看自己凭着三寸不烂之舌说动了手握重兵的洪福源,郑相户大喜过望。军人就是军人,草包就是草包,自己只不过是在利用他而已,难道他还真的以为自己是真心相助?

等到起事成功之后,自己大可以以洪福源既是蒙古人的走狗,又是汉人的走狗为名,寻找机会将他除去。到时候凭着自己在高丽的名望,这高丽上下的大权还不都在自己手里?

又商量了会细节,表现得非常亲热的洪福源,一路将郑相户送到了大门口,并再三叮嘱他要小心从事,千万不可冒险之后,这才回了进来。

“将军,难道你真的要听那小子的话?”还没有等洪福源坐定,他的亲信金广仁就上来说道:“和汉人作对那可不是闹着玩的,那些汉军的火炮咱们可都亲眼见过,一炮轰下去,再厚的城墙也得炸开了大洞。况且,我看这郑相户也未必就抱着什么好心思了。”

刚才还笑得很开心的洪福源,面色忽然就沉了下来:“你以为我真的会听那白痴的话?他的造反计划要能够成功,那世上只怕没有什么事情是不能办到了。幼稚,幼稚得可笑。”

金广仁有些迷惑,既然将军早就有这样的想法,那为什么刚才还要答应那人?

“他一心想着要利用我,难道我就不能利用他吗?”洪福源阴阴地笑着说道:“我看这高丽迟早是汉人的天下,如果不趁着现在立下几场天大的功劳,将来封赏的时候咱们可就捞不到什么好处了。何况,这倒是次要的……”

他说到这里也就不再说下去了。其实,当郑相户将造反计划全盘说出来的时候,洪福源第一时间就觉得这对自己来说是次绝好的机会。

现在大高丽王国的朝廷里,自己的势力已占了七成,可以高乾元等人为首的大臣,因为跟着汉人的时间早,所以自己一时也无法找到什么借口将他们除掉。现在这事倒是个最好的机会。等到郑相户叛乱,兵力不足的符海波,肯定会命令自己去平叛。等平叛成功之后,自己随便弄点什么书信证据出来,诬陷高乾元等人于此次造反有关,那时候就算汉人想维护高乾元,只怕在道理上也说不过去了。一来可以建立大大的战功,更加得到汉人的信任。二来可以借此机会除掉政敌,这么好的时机,自己怎么可以轻易放过?

而且,等到朝廷上上下下全部都是自己的势力了,到了那个时候,汉人也不得不依靠自己。万一真的出现了郑相户说的情况,汉人就算想对自己动手,也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就算远在中原的汉人皇帝,那也非更加信赖器重自己不可。

想到这儿,洪福源的嘴角露出了微笑,在他看来胜券已经在握。

“不过,早晚还是要让汉人离开高丽的。”洪福源走到门口,自言自语地道:“汉人在这多呆一天,我这心里总是不太踏实。可是这事急不得,咱们得慢慢来!”

第三百六十一章 互斗

打定了依靠这次“叛乱”,将自己往权利巅峰再进一步的洪福源,很快就将这个情报报告给了汉人大将军符海波,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什么事情,还是让汉人知道的好。

符海波听完之后,果然重重地夸奖了他一番。并且嘱咐他不要露出马脚,要多和郑相户联系。等到那些企图反对汉人的叛乱分子,全部浮出了水面之后,再将他们一网打尽。

得到夸奖的洪福源,连连应了之后,又向符海波请求,在这非常时期,请将高丽军队全部交给他来掌握,以便更加方便地发号施令,一举歼灭所有的叛匪。

谁想到,符海波不仅爽快地答应了他的全部请求,而且还做出了一个让他喜出望外的决定。符海波决定在此非常时期,整个高丽的军队、朝廷的人事任免权利,都由他说了算。除了几个对汉人立有大功的重臣,比较像高乾元等不能动外,其他不管什么人他要处罚升官,都由洪福源自行安排,不必再另行上报。

洪福源简直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好半天他才反应过来。巨大的权利,就这么在一转眼间就落到了自己手里。汉人大将军的这项决定,等于将整个大高丽王国朝廷,从汉人手里移交到了自己手中。

到了这个时候,洪福源更加确信自己将叛乱计划告诉汉人是正确的,否则汉人怎么会如此无条件地信任自己?看来这个看起来精明的汉人大将军,也和他所知道的汉人一样,只要自己稍微一表忠心,就会觉得自己是最值得依赖的人。

等千恩万谢的洪福源走后,一边的庄剑皱了皱眉头说道:“主帅,这样给洪福源的权利大了点吧,万一他有什么异动,只怕我们将来不好收拾。”

“让他去为所欲为的,在高丽的形势没有彻底稳定下来,他是不会有反叛之心的。”符海波笑了一下:“虽然说这人野心勃勃,但他还不是一个糊涂蛋,目洪福源想要的,不过是权利而已。而他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权利之后,最先遭殃的依然还是高乾元那些人。高乾元肯定不会坐以待毙,必然会奋起一击。到时候,不管是这两派势力谁胜谁败,我们都将出来收拾残局。我们在高丽控制的地盘里,局势还是太混乱了,趁着这个机会,我们必须整顿高丽,一旦北伐开始,才能顺利地收复全高丽!”

庄剑点了点头,但他还是有些不太放心:“主帅,话是这么说。可现在我们在光烈城一带仅有两千士兵,万一出现意外,不太好收拾啊,是不是让魏元钊将军从前线调回些人马?”

“不行,魏元钊那军情紧急,绝不能因为后方的事而打乱他的部署。”符海波断然说道:“我认为只要控制住了那些领头的人,主要是控制住王愖,这样不管出现了任何变化,我们都可以应付。不过,庄剑,现在汉军两千人由你直接掌握,再秘密派人去远征舰队,让他们组织水手,再调动两千人过来,可保万无一失。”

庄剑现在开始明白为什么皇帝陛下能够那么放心的把整个高丽的事情全部交给符海波来办了,甚至在重大问题的决策上,符海波都不用直接汇报给皇帝陛下。面前的这位远征军团的主帅,汉军水军的大将军,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意义上的军人。

或许,早晚有一天,皇帝陛下会把整个高丽都交给他的吧……

……

得到了汉人授权的洪福源,除了密切派人与管川郡的郑相户联系外,他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了大肆清楚朝廷异己之上。汉人大将军的首肯,等于是给了他一把尚方宝剑,能够让他肆无忌惮的做任何他想做的事情。

高乾元掌握的军队,被洪福源毫不留情的夺了过去。那些军队里高乾元的亲信,都被洪福源找了各种各样的借口一一除去。而在大高丽王国的朝廷之中,高乾元一系所剩不多的大臣,也都莫名其妙地被罢免了官职。

当这些人找到高乾元哭诉的时候,高乾元反倒冷静了下来。现在他不管汉人为什么这样做,他需要的是如何才能绝地反击,将自己的命运拯救出来。他也并不是一个笨蛋,其实他的心里比谁都清楚,不管是自己也好,还是洪福源也好,只要在这场生死存亡的较量中,谁能最后存活下来,那么这个人将会最终得到汉人的信任!

符海波大将军曾经亲口答应过自己,汉军将士将作为自己坚强的后盾。虽然在这次权利争斗中汉人肯定不会直接插手,但只要自己能够取得成功,那么一切可能出现的问题,他有信心,符海波大将军会出面的。

“哭什么。”看着那些不断哭泣的亲信,高乾元不耐烦地说道:“洪福源已经把刀架到咱们脖子上了,你们光是这样哭有用吗,现在不是他死,就是我活!”

那些人止住了哭泣,都把目光投向了高乾元。现在的这位高大人,已经成为了他们的主心骨。只是他们有些不太明白,当初高乾元带着他们投靠汉人的时候,是何等的风光,怎么那个洪福源一来,这天就变了?

“当初我和主公复国,面对蒙古人的时候,都没有害怕过,一个小小的洪福源又算得了什么。”高乾元来回在屋子里走了两步,冷冷地说道:“他虽然夺走了咱们的军队,可是一时半会要想完全控制住,那也不太可能。柄义权……”说到这他叫了一声。

“末将在。”一个留着大胡子,武将气息颇浓的中年人大声应着站了出来。

“咱们可以用的军队还有多少?”高乾元看了一眼自己这位最信得过的爱将,问道。

柄义权想了一下,说道:“大人府上的两百卫队,洪福源是没有权利动的。末将手中能随时调用的,大概有三百人左右,这是咱们全部的力量了。只是……”他犹豫了下,说道:“只是末将部下的兵器,已经全部都被洪福源那个王八蛋收缴了,他说给咱们换更好的,可是直到现在也不见影子……”

高乾元盘算了下:“五百人,足够了,可以成大事了。至于兵器,这好办,我会想办法解决的。嘿嘿,洪福源想要我死,我就要他死。看谁的命更加长吧!”

到了这个时候,他的部下已经明白,高乾元这是准备和洪福源做殊死一搏了。权利地位的突然失去,让他们对洪福源恨之入骨,只要能干掉洪福源,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他们已经什么都不在乎。一时室内群情激愤,人人都叫嚷着要将洪福源碎尸万段。

忽然,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众人见这年轻人出入自由,居然没有任何人阻拦,心里都觉得有些奇怪。平时自己进出这里,都要经过盘查,这年轻人又是什么来头?

看到这年轻人,高乾元的脸上竟然露出了讨好的笑容,他快步迎上去说道:“您这个时候怎么来了?”

年轻人对他的态度熟视无睹,在他耳朵边低低说了几句话。顿时,高乾元面色大变,一边频频点头,一边看着他的那些部下,目光中凶狠的表情,让屋子里的人觉得有些害怕。

“您休息会,我办下事。”高乾元恭敬地对年轻人说道,接着他面对着部下,用冷冰冰的口气说道:“都列海,都大人,请你出来下。”

一个精瘦的高丽高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