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正说司马家[全三册]-第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嵌技堑昧恕!彼韭砝省⑺韭碥财肫胗α艘簧
刚才司马懿说了曹操为谋取天下三步走所遇到的前两层阻力,司马防听了深有同感,于是接着问:“懿儿,你且继续为为父讲解曹操谋取天下的三步大略所遭到的第三层阻力是什么罢。”司马离伸出手指轻轻点了点紫檀木棋枰,向司马懿看了一眼。“好的。父亲大人,这第三层阻力么……”司马懿将那第三枚黑玉棋子轻轻放在了紫檀木棋枰上那第三枚白玉棋子右侧,不紧不慢地说道,“便是各据兵众的四方诸侯对曹操合纵连横、联手抗衡。
目前天下诸侯当可仿效战国七雄中连横六国独抗强秦的先例,真要是大家团结起来,曹操也未必能抵挡得住。江东孙权、荆州刘表与刘备、益州刘璋、关西韩遂、汉中张鲁等都是曹操势力扩张的几个重要对手。其中尤以江东孙权、荆州刘表与刘备这两股势力最令曹操头痛。倘若他们抱成一团,曹操欲想在有生之年一统四海独揽天下,实是难以企及。”
24 曹家的公子们——会不会重蹈袁绍后代的覆辙?
曹操一生有二十多个儿子,但真正有可能成为继承人的首推曹丕、曹彰和曹植,司马懿目光一转,向司马朗问道,“大哥,你在丞相府中游处甚久,应该对曹操诸子有所了解。你觉得丞相府的大公子曹丕、二公子曹彰、三公子曹植,这三位公子的个性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呢?”
既然要研究曹操家族的可乘之机,肯定不能忽略了他的儿子们,尤其是有可能成为继承人的儿子,“丞相府大公子曹丕能文能武,诗才不俗,倒也没有什么别的短处,就是器宇稍稍有些褊狭,胸襟度量不够豁朗大气,有一次辛毗给相府诸位公子分配月例开支的玉帛和铢钱,好像给他少送了一块玉璧,他后来硬是不依不饶地逼着辛毗火速补足了才算了事。当然,依为兄瞧来,他也不是贪图那么一块玉璧,他自己都说得振振有词嘛,‘玉璧事小,然则物不患寡而患不均也,故而不均事大!’反正,他是最不喜欢别人冷落他和怠慢他的。”
司马朗既然做了相府的秘书长,他对曹操家里的事情当然非常熟悉,包括曹操家里人的所作所为,全在他的观察之中,司马朗回忆片刻,又徐徐道来,“二公子曹彰嘛,自十四五岁起便周旋于行伍之间,倒颇有大将之风,性情耿直磊落。至于三公子曹植,二弟你今日在朱雀池盛会上已亲眼见到了他的才艺风采,只怕称他为‘一代完人’也不足为过。根据为兄平日里的观察,二公子曹彰和三公子曹植的关系最融洽,但是曹彰和大公子曹丕的关系有些疏远,大概是曹丕认为他这个二弟只有匹夫之勇而心存轻视罢。”
有了大哥的这些分析,司马懿对曹操的几个儿子更加了解了,接下去就容易制定应付的方法,“很好。”司马懿右手一落,“啪”地一响,把那第四枚黑玉棋子径自放到了那第三枚白子的前头,仿佛神兵天降一般截住了白子棋势前进的方向,瞬间将棋盘上的局势“扳”了过来。“如此看来,他们曹家所遭到的这层阻力,恰恰正是我司马家可以巧加利用的一个莫大契机!这可真如俗谚所云:‘再坚固再牢实的城池堡垒,也害怕被人从其内部予以攻破崩裂’……”
25 人脉需要早点搭建——与曹家第二代建立友谊为了寻找机会与曹家的下一代接触,司马懿和桓范两人想了不少方案,终于在一次恰如其分的安排下,让曹家三兄弟在许都的一家豪华酒楼——聚贤阁中意外遇到了司马懿,“司马懿?原来你就是司马懿?”曹植、曹丕、曹真面面相觑了一会儿,脸上的表情亦是十分复杂。仿佛甚是意外,又似乎十分惊喜,还隐隐带着几缕欣赏倾慕之意。司马懿也是一头雾水,不明白他们的反应为何会是这样古怪。
没想到曹家三兄弟对司马懿也相当熟悉,这可能得益于司马懿的大哥在相府当秘书长的关系,大哥早有为他做足了宣传,“司马君,久仰久仰!”曹丕背负双手走上前来,绕着他走了一圈,上上下下打量了他几番,才笑眯眯地说道,“桓范那家伙把你吹得如同颜回再世一般——依我看来,你也不是什么三头六臂的高人异士嘛!不过,父相任命你为文学掾倒可谓职符其才。”
原来是桓范早就做好了推广工作,司马懿心里暗暗发笑,想桓范这朋友交得值,但表面上故意装作惊讶:“桓范?桓兄?你们也认识他?”“我们不仅与桓范君认识,而且还熟得很!”曹植也笑呵呵地说道,“他可是经常向我们兄弟俩提起司马君您啊,桓兄那么清高孤傲的人,对您也是赞不绝口,称您是‘志大才广、沉毅敏达、鲜有其匹’!刚才听得司马君谈论文艺,已足见司马君实乃器大识深之士。子建对司马君真是钦佩之极。”
看到曹丕与曹植对司马懿如此客气,曹真也凑了上来,曹真是曹氏族人,也是曹操的养子,与曹丕、曹植等人情如兄弟,这时曹真也笑着向司马懿解释道:“司马君——桓范和我们曹家一直都是沛郡同乡、世交旧谊,这七八年来我们两家子弟经常在一起交游相处……桓兄确实是在我等兄弟面前极力赞扬过你。今日一见司马君之文才风采,果然不愧桓兄所赞啊!”
想到朋友在背后如此帮忙,司马懿感动莫名,这真是一个好汉三个帮啊。他只觉心中一暖,眼前仿佛浮现了桓范那清俊严正的面影,双眸一下湿润模糊起来:“在下何德何能,岂能当得起桓兄的谬赞?”“司马君,你当得起桓范的夸赞的。就凭你那一番圆融通达的待人处世之道,已是远远胜过他了!”曹丕笑道,“依丕之见,凡有大才大器者,多是恃才傲物之辈;而司马君你虽然器大识深,却与寻常的腐儒狂生不同,颇能卑以自牧、从容中道,这便已是殊为难得了!”
这意思就是,桓范恃才傲物,大家虽然觉得他学问很大,但如果太狂傲了,与他交朋友总是不容易相处,他讲这些话是大有蕴意的,桓范虽是他的同乡世交好友,但桓范一向清高孤傲、自居人师,只要抓住他的些许短处,便会不讲情面地严词教训一番——所以,尽管曹丕知道桓范的才识德行极是值得敬仰学习,然而心底里却怎么也喜欢不起来。不过,桓范向他极力推崇的这个司马懿倒真有些不凡之处。他谈事说理固然是圭角未消,但是意谦辞和、英华内敛,不知比桓范通情达理了多少倍去!一念及此,他心头暗暗一动,这个司马懿既是父相跟前“大红人”司马朗主簿的弟弟,又是这般有才有识有礼有仪,倒是值得与之相交。顿时便生出了几分延揽结纳的心思来,只是不好立刻宣之于口,且待在日后周旋交往中再伺机下手就是了。
曹植对司马懿的文学才能仰慕已久,今天有幸遇见,他已经迫不及待地想与司马懿切磋一下,所以开口邀请道:“司马君,若蒙不弃,植等便恭请您移驾前来到那雅间里共论天下典章文学之道。”曹丕一听,也急忙上前伸手就去携他:“对!对!对!久闻司马君博学多才、通古明今,若能与你畅谈交流,实乃丕等三生之幸也!”
看到曹氏三兄弟如此热情,司马懿也颇为感动,曹丕与曹植都是当代有名的文学家,正好乘此机会好好交流一下,司马懿看着曹丕微微而笑,方欲作答,一抬眼间向他背后看去,陡然面色一变,就势拉着曹丕的手,带动他的身躯倏地往下一伏,疾声喝道:“大公子小心!”话犹未了,曹丕只听得“嗖”的一声厉啸贴着他的耳畔一掠而过,他正自心头狂跳之际,便一眼看到那道寒光“嗤”地没入了面前的司马懿的左肩头处,一朵殷红的血花立刻便溅了开来!
司马懿心里明白,这苦肉计玩得也太逼真了,不舍出些啥是不容易获得曹丕另眼相看的,在他恍恍惚惚之中,身旁曹真那劲气十足的声音震得他耳膜隐隐作痛:“抓刺客!……”
26 该拍的马屁一定要拍——毅然下注在曹丕身上曹丕自从与司马懿相遇后,一直对司马懿的才华念念不忘,他也是一个善于招徕人才的人,时时刻刻为自己今后的大业考虑。过不了几天,曹丕就决定亲自去司马府上拜访,这次他事先没有通知任何人,一个人悄悄就来到了司马府的门口。门仆进去通报后,过不多时,只见照壁后面绕出了司马懿的大哥、丞相府主簿司马朗来,“大公子,您尊驾莅临,朗有失远迎,失礼失礼了。”司马朗一见曹丕,似乎愣了一下,急忙趋步上前施礼,“本府那门仆真是该死——他只报有丞相府的人士前来相见,却没报出大公子您的名号来。”
曹丕这次来,主要是为了看望司马懿,在门口遇到他大哥司马朗,毕竟是丞相府的主簿,也不得不客套几句,“司马主簿,您不必太过多礼。”曹丕起身向他还了一礼,一摆手说道,“是丕自己故意没给您府中门仆报上名号的,丕这么微服简从而来,就是不想太过打扰你们。”“大公子居然如此礼待我司马家,朗真是没齿难忘!”司马朗双眼一眨,竟隐隐似有泪光闪烁。“仲达还好吧?伤势如何了?”曹丕这时才转入正题,急切地向司马朗问道。
这次曹丕来访,司马家里的内部讨论早已预料到过,所以大家也做了些准备,其实就等着曹丕的到来,“朗代仲达谢谢大公子关心了。”司马朗双目含泪,哽咽着说道,“大夫现在还在里边给仲达敷药疗伤呐……真是托大公子的洪福,那箭没有射中仲达的要害。不过,仲达这一次没个十天半个月的工夫怕是恢复不了的……大公子,究竟是哪里来的刺客这么阴毒,竟要置大公子你们于死地?”
听了这话,曹丕心中火起,心想幸亏抓住了那个刺客,否则还不知被谁所刺呢,“那个被活捉的刺客已经招供了,他们是河北袁氏逆贼的余党,这一次是前来为故主复仇的!”曹丕恨恨地说道,“昨日在聚贤阁上,多亏了仲达舍身相救——否则丕之性命已不保矣!”“大公子何出此言?此乃仲达为大公子分内应尽之责,您不必如此多礼的。”司马朗伸手拭去眼角的余泪,肃然言道,“我司马家以忠义立身传世,仲达此番纵是真的为了大公子血溅五步、身首异处,亦是死得其所、无怨无悔的了!”
一个事先没有任何防备的人,遭到一伙整天在研究他的人的算计,曹丕肯定很容易就掉进了陷进。他听司马朗这么一说,不禁被感动得心头一酸,晶亮的泪珠儿一颗颗沿着脸颊滚落下来,俯身深深一礼道:“司马家之大恩大德,丕必铭记于心、永志不忘!”司马朗惊得急忙向左侧斜斜避了开去,连连作揖道:“大公子使不得!使不得!——大公子此番逃过劫难,实乃吉人天相,我司马家岂敢贪天之功?”
这次过来,曹丕也是备有礼物的,对他们那样显赫家族的人来讲,金银珠宝也都不叫个事,曹丕也不多言,从身后“呼”地推出一口朱漆木箱,向司马朗说道:“这黄金五百两、珠宝四十斤,区区薄礼,不成谢意,聊作仲达的用药养伤之资——还请司马主簿笑纳!”司马朗一见,心中暗暗想道:好你个曹丕!你以为用这区区一箱黄金珠宝便可彻底了结此事?他心念一转,又觉得现在就当场推拒了他这份谢礼,未免会令他起疑心,便呵呵一笑,道:“大公子真是太客气了!这等厚礼,朗岂敢收下?大公子还是拿回去罢。”
曹丕还以为是大家习惯性的假客气,中国人请客送礼,怎么都得客气几句,推来推去后最终收下。于是曹丕脸色一板,语气变得有些峭厉起来:“司马主簿是嫌丕的这份礼物不够丰厚,还是根本瞧不起丕的这份感恩之举呢?你若再一味推拒,丕就只有把它带出门丢到芙蓉池里喂鱼去!”“哎呀!瞧大公子说的……朗今日暂且收下便是了。”司马朗一听,不禁有些惶恐地答道,“朗等真是受之有愧了——区区一件小事,竟换来大公子这等重谢。大公子也是仁惠贤德之高士大贤啊!您待人接物的这一份宽仁厚爱,简直是无人可及!”
俗话说,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只要是人就爱被奉承,曹丕当然也不例外,司马朗这么一夸他,他心里像喝了蜜汁儿似的甜滋滋的,脸上不由得现出了几分洋洋自得之色。司马朗偷偷瞥了他一眼,又暗一思忖,便拣着顺耳好听的话继续说道:“大公子此番逢凶化吉,他日必当后福无穷、平步青云的。以大公子之仁德,以大公子之福缘,真可谓‘金鳞本非池中物,乘时腾身化为龙’,朗等都期盼着您万事胜意呐!”
曹丕听司马朗如此表忠心,当然非常高兴,他拍拍司马朗的肩膀说:“司马主簿,倘若真有那扶摇直上、福祉逼人的一天,丕也不会忘了你司马兄弟的济难襄助之恩的……”曹丕一时得意忘形,随口便道,“丕是父相的长子,定能保得你司马大人这个主簿的要职是永远屹立如山。”
27 对曹丕的精准分析——掌握未来老板心理很重要经过这次司马朗与曹丕的言语交锋,司马家又完成了一次战略试探,曹丕就像是一只猎物,正被司马家紧紧盯住。在晚间家庭会议上,司马防捋了一捋胸前垂须,缓缓开口了:“言行举止,乃是一个人心意变动之外兆。一个人心性之上的优点,可以使他披荆斩棘、建功立业;一个人心性之上的缺点,却会让他置于死地、万劫不复。高明卓异的谋略之士就是要善于抓住对手心性之上的缺点,巧加操控、灵活利用。懿儿,你看这曹丕的心性究竟如何?”
曹丕与司马朗对话之时,司马懿在旁边偷看得清清楚楚,现在既然父亲问起,司马懿站起来缓缓说道:“父亲大人,从刚才曹丕与大哥那一番周旋对话之情形来看,曹丕为人心性应有三大缺点:一是他耳听溢美之词而甘之若饴、身受过逾之礼而安之若素,则为虚荣心重;二是他貌似文质彬彬,而又颇喜玩弄唇吻之长,则为好胜心重;三是他觑见重宝厚赠而受之不恭,则为贪得心重。他这三大心性缺点,乃是日久根深,只怕一时难以矫正。”
听了儿子的分析,司马防非常满意,估计也没哪个家庭是每天以研究对手为乐趣的,研究得越深入,取胜的把握就越大,“懿儿你观察得真是仔细啊!”司马防含笑赞了他一句,徐徐又道,“虚荣心重、好胜心重、贪得心重,这三点你都概括得很好。”
司马防在朝廷中广布眼线,想要知己知彼,密探工作相当的重要,“根据我们在曹丕府中所设的眼线来报,他还有一个大大的心性缺点——猜疑心重。他在曹府当中是仆婢下人最难侍候的一个主子,倘若你对他显得太过殷勤了,他会觉得你是心底另有所图而防备你;倘若你对他显得稍有怠慢了,他又会以为你是意存轻蔑而憎恨你。阮瑀不是曾和他的三弟曹植相互唱和了几首诗歌吗?从那以后,曹丕总怀疑阮瑀心有偏重而对他煞是忌恨。朗儿、懿儿,你俩听一听,曹操的这个嫡长子便是这副德性。”
司马懿心里想,曹丕曹植其实论水平和能力应该远不如自己兄弟,但人家就是命好,生在了曹操的家里,这也叫没办法。听父亲这么说,司马懿深深点了点头:“曹丕的为人心性既然有这四大缺点,便会导致出四大后果来。他虚荣心重,则必是外示恬淡之仪而内多浮华之欲;他好胜心重,则必是喜好阿谀奉承而不明兼听之道;他猜疑心重,则必是貌虽宽和谦恭而度量褊狭难容。”司马朗不禁拍膝嗟叹而道,“平时看起来这曹丕还算是有些智谋的。”
经过研究,大家都认为曹丕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对付,所以大家都盼望他能成为曹操的继承人,这样司马家就有希望了,“他那是一些算不得手笔的小智小谋,哪有什么远见卓识?也辨不清什么大局。”司马防冷然而道,“依为父看来,他似乎把他所有的智谋都用在和弟弟们争强取胜之上了。”“父亲大人说得是。”司马懿瞅了一下司马防的脸色,向司马朗展颜带笑而道,“大哥,你平日所见,亦是无误。曹丕其实在平时是把他这些心性缺点都掩饰蛮好的——只不过,他这些伪装哪里玩得过大哥您?在您那么严谨周密的钩深钓隐的刺探之下,他自然是原形毕露、无所遁蔽。”
司马懿不失时机地也夸一夸他的大哥,毕竟在这场游戏中,大哥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司马朗被他二弟这么一夸,脸上不禁溢出了一丝丝喜色来:这个二弟说话就是这么好听——自己刚才在曹丕面前的那些钩深钓隐之术其实全是他暗中传授于己的,此刻他却当着父亲大人的面轻轻推归到自己名下,实在是豁然大度!他微一定念,又不无疑虑地问道:“父亲、二弟,这个曹丕真的是咱们司马家‘异军突起、后发制人、扭转乾坤’的一着绝妙好棋吗?还有万一曹操选定了曹植为承嗣之人,我们又将如何?”“倘若曹植真成了曹府嗣子,我司马家的大业就必将成为南柯一梦!”司马防敛色沉声道。
28 选定曹丕就不要换了——谁让他是曹操的长子呢在司马家的家庭会议上大家达成一致意见,就是一定要支持曹丕继位,并且与曹丕保持良好的私人关系,只有曹丕继位了司马家族才有可能乘机而起。曹丕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司马家此刻与他们沛郡曹氏正面交锋,委实难以为敌。故而,司马家不得不及时在向他们曹氏内部安插棋子之后方才有隙可乘。
“曹丕因为缺点多,相对就容易控制,司马懿对曹丕的心理也掌握了十之八九,认为他就是这个最为合适的棋子。曹丕虽然号称文武全才,实则不过是一介中人之资耳,小弟若想操控他,实在是轻而易举。至于曹植,他就大不相同了。此人的德行、志节、气度、器识均是难以限量,倘若曹操立他为嗣,他必会成为汉文帝、光武帝一流的贤君。小弟纵是智计百出,也未必能从他的手心里扭过那一局乾坤来。
“所以对曹植来说,我们一定不能让他有机会,我们要利用一切关系阻止他继位,其中不少重臣都是可以团结起来的。”“是啊,愚兄也知道在朝野之中,很多高卿重臣都极为欣赏和推崇曹植,称誉他为‘一代完人’。他的影响力确实不小。”司马防这时也开口言道,“一切正如懿儿所言,我司马家针对他们沛郡曹氏的谋划方略,至少要达到这样的四个目的:一是削弱曹氏的威德之势,损坏曹氏的清誉美名,使曹氏一族疏离天下贤士大夫与忠臣能吏,自壅自闭、孤立无援;二是挑起曹氏一族的内乱,使他们宗族亲党之间各自猜疑、互相残害,难以齐心对外;三是我司马家可以逐渐占得广阔的用武之地,扩张权势、笼络人心、广植羽翼;四是我司马家更要不断深根固本,踏实精进,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最终实现‘一统六合,天下一家’的雄图大业!而曹丕就是能够帮助我们司马家顺利实现这些目的的最佳棋子,当然,前提是他一定要能成为丞相府的嗣子!”
本来在家庭会议中,司马防与司马懿的意见都达成了一致,只有大儿子司马朗认为需要再推敲一下,但听了父亲的评议后,司马朗最后也总算开窍了:“听了父亲大人和二弟的一席话,朗也终于彻底明白了。其一,曹丕虚荣心重,喜好别人的阿谀奉承而不明兼听之道,便不能返躬自省、虚心纳谏、礼贤下士、任人唯贤,自然也就疏离了天下之名士大夫与忠臣能吏,把他们拒之阙外,而使自己曹家自壅自闭、孤立于世。其二,曹丕争胜心重、猜疑心重,貌虽宽和谦虚而度量褊狭多忌,便不能亲其所当亲、爱其所当爱,无论是异姓忠臣还是同族宗亲,他都会猜忌横生、难以兼容。其三,曹丕贪得心重,外示恬淡之仪而内多浮华之欲,昧于小利而颇易心为物役。他既不能砥志励行则必无大才,无大才而思得大位,那么他不靠我司马兄弟这样的大器大才之士全力鼎助又能去依靠谁呢?别的贤士大夫他未必信得过,自家的兄弟他更是提防得紧。所以,他只得视我司马家中人为心腹股肱,并不惜授以权柄而笼络利用。”
听了大哥的说话,司马懿非常欣喜,司马家的三个人只要意见达成统一,以后做起事情来就协调多了,“看来,大哥终于想透彻了。”司马懿听到这里,脸上顿时露出了缕缕笑意,接口而道,“你说得不错。反之,曹植则不然。曹植不会一味猜忌和排斥同族宗亲与手足兄弟,必会与他们共享大权;而曹植一旦上台,以他的睿智和能力,说不定会广开贤路,唯才是举,像其父曹操一般与元老重臣、名士大夫共治天下。这样一来,我们司马家在朝野之中的用武之地可就大大缩减了,那么‘异军突起、后发制人、扭转乾坤’之宏图大业岂不成了一句空话?所以我们一定要让曹丕成为曹府基业的继承之人。”
司马防看到两兄弟的意见达成一致,心里非常满意,“好了!你们兄弟二人既已明白了这一切谋划的关键,为父就不在这里打扰你俩继续讨论啦!”司马防满脸含笑,身形一起,便往后院抬步而去,“为父要到后院去下下棋、散散心了……”
29 司马家也不含糊——大成功需要几辈人的努力一个家族是否能成功,不仅仅需要一个人的努力,而是整个家族每个人都需齐心合力,共同前进,“古语有云:‘有大难关才有大毅力,有大毅力才有大成就。河出潼关,纵有太华之阻挡,而不能止其浩然东去;风闯三峡,纵有巫山之隔拦,而不能羁其行云布泽。’只要我司马家如同愚公移山一般坚守大志而代代努力,终有一日定能‘一统六合,天下一家’的。”
司马朗对司马懿的才能也是越来越佩服,他这二弟果真是人中龙凤,“今日见识了二弟你的超世之才,更是让为兄彻底坚定了将我司马家‘异军突起、后发制人、扭转乾坤’之大业推行到底的决心与信心,我们一定能行的!”
司马懿听得热血澎湃,脸上亦是大放红光,两眼定定地望着远方,缓慢而又凝重地点了点头。
世界上本来就没有太多偶然的事情,一切看上去不太合理的偶然最终都是人为的事先安排,“你昨天在聚贤阁上的那一出‘苦肉计’演得真是漂亮!”司马朗转过头来对司马懿含笑赞道,“连曹操听说了你这番‘忠心护主、见义勇为’的事儿,也是赞不绝口——他今天宣布将你的官秩从四百石提升到六百石!而且还托为兄给你带了不少名贵的疗伤奇药来,至于曹丕,那更不用说了。他已经把我们当作救命恩人看待了,这一切,对我们深深扎根于曹家是极有裨益的。”
这次事先安排好的苦肉计,是以损失几位司马家的敢死壮士的生命为代价的,“只可惜了那几位死士兄弟们,他们为我们的雄图大业就这样献身了。”司马懿黯然而道,“小弟想来,亦不禁有些鼻酸,大哥,我们要永远不忘这些死士兄弟们的默默牺牲才行呐!您对他们的亲属和后人……”“为兄对他们的亲属和后人都已做了妥当安置,一定不会辜负他们这般牺牲的。他们原本都是最下等的奴婢,为兄已将他们的亲属和后人全都赎了出来,脱去奴籍,变成了家道殷实的庶民,二弟以为如何?”“如此甚好。”司马懿这才有些放心地点头而答。
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个家族的兴旺也必须有无数人为之牺牲,司马家族毕竟树大根深,人脉资源非常广泛,“哼!曹孟德拥有八十万精兵强将又如何?我司马家亦有八千死士散布天下随时听命而动,他们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动则发于九天之上,静则隐于九地之下;聚则化为虎罴之师,散则变成刺客锐卒’,虚虚实实、隐隐现现、明明暗暗,谁能与之争锋?”司马朗负手仰望屋顶,傲然而道,“手中倘是没有这样一柄‘绝世利器’,我司马家岂敢自视六合四宇为囊中之物?”
30 曹操也信奉忍耐学——忍字当头一把刀自从当上丞相以后,曹操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在丞相府中,曹操径直向董昭发问:“董昭,老夫派你探察城中情况,打听人们的所想所说,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你平日是最喜欢到许都城中各大府邸之中转悠的,你近日可曾听到外面有什么异常的风声没有?”“这个……启禀丞相,属下近日在许都城中听到了一段童谣,很是可疑。”董昭面色一敛,显得十分紧张地说道,“这段童谣来得极其阴险毒辣,只怕会对丞相大人的声望有所损坏呀!”曹操一听,脸上却淡淡一笑。
曹操在用人方面非常希望让儒家士族的读书人都聚集到他的麾下,但很多士大夫对曹操篡汉而代之的行为心中不满,不愿意为曹操所用,而董昭是个例外。曹操虽然事先早就探知到了这首童谣的内容,本也无须董昭前来举报——但是这个董昭作为僚属能够摆脱一般名士大夫的面子观念而甘当自己的鹰犬耳目,这一份难能可贵的积极性却是不应该挫伤的。于是,曹操笑意一收,面色一正,向董昭放软了声气问道:“多谢董大夫的这份赤诚关切之心了,却不知这段童谣是何内容?还望董大夫明示。”
董昭心想,这是自己一个可利用的机会,这件事情办好了,以后丞相必定看重自己,于是赶紧汇报:“丞相大人,此乃属下当尽之责,您太多礼了!”伏身恭声禀道,“这段童谣的内容是‘君非君,相非相;夺主威,臣操权;曲一乱,难再调;日在下,月在上;朝纲崩,难再居……’”
曹操听后脸色大变,这肯定不是儿童能瞎编出来的歌谣,一定是有反对势力故意编造出来抹黑自己的,他当场便要勃然发作——就在他准备拍榻而起的一刹那,他突然一眼觑到了自己腰间玉带上那块金牌当中刻着的那个“忍”字,在落日斜晖的映照下显得光芒四射,蓦然似有一盆冰水迎头泼下,他那满腔激愤躁动之念一下子被尽行冻结于胸,再也溢之不出了。
这个“忍”字是荀彧所书,当年在与袁绍集团的作战过程中,刚开始时战况极不顺利,好多次几乎要被袁绍打败,尤其是在官渡与袁绍对峙到最艰难、最紧要的关头时,荀彧从后方许都里亲笔写在帛幅之上,派杨俊以八百里加急快骑连夜送到他中军大营的。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他就是凭着荀彧赠送的这个“忍”字,咬紧牙关坚持到了最后的彻底胜利。所以,班师回朝之后,他让宫廷里的名匠将荀令君亲写的这个“忍”字刻在了自己束腰玉带的金牌之上,时时刻刻用它来警醒自己要“操一心以防患之勃兴,坚百忍以图功之终成”。
然而如今的荀彧明显不站在自己的一边,他始终心向大汉天子,反对自己取汉而自代,不愿意为曹操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