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他知道造反根本不会成功……
不过现在北市坊中的乱子,已经大大出乎他的预料了。
仅仅三百名决死之士,居然就闹出了恁般大的乱子,看来他们的牺牲还是很有价值的。
“光明君,我们夺下南安坊北门了!”
坐镇海东馆内的光明君再一次得到了一个让他兴奋的好消息。
“南安坊乱起来了吗?”
“乱起来了!董老虎请您派兵增援,一举拿下南安坊!”
“好!”光明君站起身,“传令给董老黑,叫他带本部人马立即赶去南安坊,无论如何都要把那里的渤海奴发动起来!”
“喏!”
手下领命而去,光明军则站起身,对身旁一个看着非常干瘦的老者说:“高统军,你来替我指挥。”
“光明君,您要去哪儿?”被称为高统军的老者问。
他这个统军当然是宝剑王封的,在今日之前,也没有什么军可以给他统。不过他还是知道,今天的造反是不可能成功的。所以这会儿心里面是非常忐忑的,看到光明君要离开,心里就更没底了。
“我要去见宋朝的副使了。”光明君笑道,“韩家丰乐楼怎么样了?围起来没有?”
“已经围起来了,就不知道宋使有没有趁乱逃走?”
光明君笑了笑:“去看看就知道了。”
……
这……这怎么可能!?
这里还是辽朝末年的析津府吗?怎么闹成这样了?看着有点法兰西大革命的意思啊!
武好古这个时候站在韩家丰乐楼二楼的一个窗口,看着外面大街上叫嚷、纷乱、潮水一般的人群。很有一种再次穿越的错觉。如果不是那些乱纷纷的人们的穿着打扮分明就是中国古人,呐喊的口号也是“杀契丹,迎宋军”什么的,武好古真的要以为自己穿越到什么革命起义中去了……而且看他现在所在的位置,显然不是和人民群众在一块儿啊!
不过即便确定自己还在宋朝,哦,应该是在辽朝,但是武好古仍然一点儿都高兴不起来。
因为眼前这场莫名其妙发生的暴动对自己而言,肯定不是好事儿……如果是好事儿,就不会叫人围在这里了!
马植这个时候大步走到了武好古背后,用安慰的口气说道:“大郎,莫慌张,楼下的门窗已经关紧了,还有几十号能战的,他们是打不进来的。”
“马二哥莫哄我……”武好古摇摇头,“若是有几十个披甲携弓的壮士,外面的乌合之众是不足虑的,可是谁会披着甲带着弓箭来饭馆?”
武好古这些日子跟着童贯、李忠两个中贵人多少习了一点兵法,已经知道披甲和不披甲的战士在战斗力上的差距了。
若是有几十个林冲和钟哥儿这样的好汉披上步人甲,外面那些乌合之众是立马就可以杀散的——如果没练过的人,用刀剑是根本砍不动步人甲,而破甲的钝器也压根挥舞不动,唯一能用来破甲的就是长枪长矛之类的长柄利器,用助跑后刺杀或是近距离拍打的方法都可以破甲。不过那必须列阵而战,现在这样乱哄哄挤在一起,长柄兵刃是施展不开的。
可是现在林冲和钟哥儿并没有甲,也没有弓箭,连长柄的兵器都没有,能用的只有刀剑和锅盖改装的盾牌……
所以在现场指挥的马植(他是玉河县令,又是军供使,官职是这间酒楼里最大的),根本不敢带人往外冲,只得固守待援。
可问题是这个援什么时候能到啊?析津府内的八营汉奸侍卫亲军仿佛都出城去了,还有兵力迅速镇压暴动吗?
还有,这个破酒楼可能守得住?外头的乱民看上去起码有三五千(实际上没那么多,只是武好古太害怕,看着就多了)啊!
难道一条大好的性命,就要无端送在这里了?
就在武好古怕得要死的时候,楼下大街上的人群突然一阵扰动,然后就看见十几个持着刀剑的乞丐簇拥着一个戴着面具,穿着锦袍的汉子向酒楼走来。
“酒楼里面的人听着。”楼下不知道是谁扯着嗓门喊起来了,“大渤海国宝剑王麾下相公光明君在此!”
“果然是渤海奴!”马植在武好古耳边嘟囔了一句。
楼下的人还在喊叫:“光明君请大宋使臣出来搭话,有要事相商,大宋使臣可在酒楼里面吗?”
什么?这些渤海人想干什么?武好古听了这话,脸色马上就有些难看了,渤海人是怎么知道自己和李忠在酒楼里面的?
第二百五十七章 好一个火坑
“甚底?这个光明君是和大官您约好的?”
在一间只有武好古和李忠两个人的包间儿里面,武好古听到了一个让他难以置信的消息。
渤海反贼光明君居然和大宋使团勾搭上了!这事儿是历史上本就有的,还是自己的蝴蝶翅膀扇出来的?
“那,那,那这次他们造反也是……”
李忠苦笑了一声,摇摇头道:“这次造反咱家也没料到……他们居然敢在析津府里面大闹,也的确是有种!”
有种?有阴谋才对!武好古要是再不明白,那就别再想什么挽天倾、救华夏了。
现在大宋使臣被堵在了韩家丰乐楼里面,这个杀千刀的光明君又嚷嚷着要见面!
这事儿要是让辽国皇帝知道了,宋辽之间还不要决裂啊。而宋辽一决裂,渤海人雄起的机会可就来了。
这个光明君还有他背后的宝剑王,用得好计策啊!也不知道这货在历史上是怎么仆街的?历史上渤海人在护步达岗战役后起兵造反的领袖人物仿佛姓高啊。难道是因为他们俩年纪太老,没有熬到阿骨打起兵的那天?
“大官,那现在怎么办?”武好古急着问,“那个狗屁光明君要见您……您若是和他见了,辽人肯定会误会的,说不定会扣押使团!若是不见,说不定他们就要发动攻击打进酒楼了!现在酒楼里面只有几十个能打的,没有盔甲也没有弓箭,肯定是守不住的。这可如何是好?”
“自然要派人去见!”李忠咬咬牙。
武好古一愣,“大官,您要去见光明君?”
“不是咱家!”李忠脸色铁青的回答。
“那是谁?”
“你!”
“我?”武好古看着李大官,“大官你叫我去见?”
李忠点点头,“咱家是副使,如何可以露面?咱家要是露了面,大宋和大辽还不马上打起来?”
“我是密使啊!”武好古反驳道,“我也不能露面……”
“正因为你是密使。”李忠说,“你才可以露面,到时候使团就说没有你这个人。”
什么意思?要抛弃自己?武好古看着眼前的阉货,心里面的气就不打一处来。
“我不能去!”武好古坚决地说。
李忠看着武好古,脸色一变,露出了温和的笑容:“大郎,事到如今,咱家是不能露面的,要不然宋辽之间少不了一番厮杀。而且……咱家一露面,辽人还能放过使团?若是使团被扣,你还能独自脱身而去?你真以为陈佑文那厮回为你保守秘密?”
这个……好像有点道理啊!
李忠一露面,就等于做实了宋朝使团参与了渤海人的暴动。到时候,使团一定会被辽人控制起来。而陈佑文那货本来就盼着自己死,肯定会出卖自己……届时,医巫闾山马家就可能将自己灭口。
“那就谁都不出去!”武好古说,“大不了杀开一条血路!”
李忠笑吟吟看着武好古,“要说杀出去……咱家倒是有几分把握,咱家怎么都是和西贼战过的人。可是你能行吗?你在开封府的时候可练过武艺了?”
好像没有……武好古尽忙着赚钱了。
可是现在的情况,钱好像不管用了。武好古心说:这回可真是武到用时方恨少了!这次若是脱了险,一定要听西门青的话,好好练一练武艺。
“可是我见了光明君后又要如何脱身?”武好古铁青着脸问。“总不能陪他死在这里吧?”
李忠笑了起来:“你以为光明君这样的人会死在析津府?”
武好古一想也对,光明君用后世的话说就是渤海民族的大革命家,大革命家当然要保住有用之身了……否则怎么领导以后的革命斗争?
所以光明君一定寻好了退路,绝不会死在析津府的!
“大官要我随光明君脱身?”武好古皱着眉头问,“那么我又如何从光明君的身边走脱?”
李忠笑了笑道:“此事是极容易的,光明君要你有何用?去给他画写真图吗?况且……你还有钱啊!”
“有钱?”
李忠道:“你以为那些渤海人想从我大宋手中得到的是甚底?还不是钱吗!”
“这钱怎么给?”武好古皱着眉头,“我身边可没带多少钱……”
“钱当然不能在辽国给了。”李忠笑道,“而且也不用你来掏腰包……这钱,朝廷自会出的,你只要和他商量一个数额和交钱的方法就可以了。”
原来李忠到了现在这个时刻,还没忘记自己的使命。
实际上,光明君发动的这场暴动,让李忠看到了渤海人的价值——他们没收钱就搞暴动了,收了钱岂不是干得更卖力?把钱给他们……恐怕比给燕四家这群狐狸更划算吧?
也不说以后怎么样,就是这次龙烟铁山和析津府城的暴动,就值个十好几万缗的……龙烟铁山可是辽国的军工重镇,析津府又是辽国的钱袋子,这么一闹,辽人不知要损失多少呢!
有了这两次暴动,去找大宋官家要点钱根本不是问题。而且大宋官家给了钱,还会给蹇序辰、李忠、武好古等人记上大功。
“这可是大功啊!”李忠鼓励武好古说,“若不是咱家现在不能出面,这份功劳可不会给你分润……现在好了,等你办好了差事回了开封府,五六个官都能转了,没准一步就当上大使臣了。”
勾结上渤海反贼的功劳可比画下析津府全图要大多了,况且还在辽国大闹了一场……这份功劳着实不小了。
虽然武好古也不在乎这点功劳,可他现在也被困在酒楼里面,外面都是愤怒的革命群众,要是打进来了,还不把他当成契丹走狗当场击毙啊!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武好古咬咬牙,“不过我得安排则个。”
李忠大松口气,笑道:“等会儿再安排,咱家先和你说说要怎么让这酒楼里的人脱身。得和他这样说,这酒楼里面还有我们在析津府的眼线,连着燕四家,是万万不能失陷的,让他把这酒楼里所有的人都放出北市坊去。”
这酒楼里所有的人就包括李忠自己啊!他现在可不能留在险地。而且,这次的事情到底能闹多大,他现在也拿不准。万一燕四家真的趁机动员兵力把燕京拿下了呢?他们其实是有这个实力的,现在渤海人的作乱,正好给了他们动员京州兵的借口。
虽然燕四家起兵拿下燕京投宋这事儿看起来不大可能,但是总要努力争取一下。
若是天上真的掉下恁般大的馅饼,那他肯定得参与其中啊,这可是封王的功劳……
……
“不行,奴得和相公在一起!”
西门青一听说武好古要出去和光明君见面,而且还不带着自己,顿时就有些急了。
“奴让你睡了又睡,却连个名分都没有,万一……”
西门青说到这里,突然有人用力嗯咳了一声,她这才发现,在这间包间儿里面,可不止她和武好古两人!马植、林冲、钟哥儿三位都在呢!
当然了,武好古和西门青牵手的事情,他们都是知道的。可是西门青现在把这事儿嚷嚷出来,还是有点让人脸红的。
“大姐。”武好古是后来人,不大在乎宋朝人的眼光,他看着脸儿涨得通红的西门青,“没有甚底万一……有林教头和钟哥儿保护,我总归能平安的。况且那些渤海奴也不是要害我,他们无非是要大宋的支持。”
“可是你不会武功……”西门青看着武好古,一双美眸中已经全是泪水了,“可是奴还是害怕……”
“没事儿的。”武好古笑道,“不让你跟着不是因为有多险,而是析津府这里还有些事情要料理……我这一路画了两百多张谍画,都由你和张正道保存,务必要带回开封府去。我在这边还买了几个人,也得带回去。另外还有慕容先生也要去南边,你也得想办法把他安全送到开封府。”
事情果然还有不少,也只有交给西门青,武好古才能放心。
看着泪水涟涟,似乎已经变成了小女人的西门大姐,武好古摸出手绢,在她脸上轻轻擦拭,“大姐,莫哭了……我这次说不定比你更早回到大宋境内呢!等回了开封府,我就纳你为妾,好吗?”
“嗯!”西门青重重点头,她的人已经是武好古的了,是妻是妾,都得一辈子追随了。不过她也不担心武好古对自己不好,更不必担心被潘巧莲欺负……她可是杀过人的,还不止一个!可凶猛了!
武好古想了想,又道:“我们也不要在开封府见面,约个近一点的地方,你说在哪儿?”
“去沧州柴家庄吧。”西门青道,“奴就去那里等你。”
“好的,不见不散!”武好古说着话,又对马植道,“马二哥,西门大姐交给你照顾了。”
马植说:“大郎,你放心。”
武好古点点头,“林教头,钟哥儿,带上家伙,跟某来吧……我们去会一会这个渤海光明君!”
第二百五十八章 在历史的机遇面前
和马植、西门青一起骑着马从析津府北市坊里面逃出来的李忠,发现析津府的大街上热闹得有点不像话了,到处都是慌乱的人们,或骑着马,或坐着车,或是步行,或是在已经关闭的坊门口大声哭喊呼喝,偶尔还能听见孩子在放声大哭,也不知道是不是在混乱中和父母走散了?
而传说中天下无敌的契丹铁骑,却是踪影全无,而且也没见到有一个析津府的京州兵在大街上维持秩序。
真是一副末世景象啊!
看到辽国的末世,李忠的心情仿佛好了不少,他回头看了眼马植,这个一心向着大宋的燕云汉人豪族子弟,眉头却紧紧拧着,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良嗣。”李忠呼唤着马植的字号,“你看可有机会?”
机会?
马植一愣,“甚机会?”
李忠用几乎细不可闻的声音说:“自是取燕京的机会了。”
取燕京?
虽然周遭的环境无比嘈杂,李忠的话音又轻,但是这三个字马植却听得分明,仿佛不是从李忠的口中,而是从马植自己的心底发出的。
现在的确是取燕京的机会!
龙烟铁山乱了,燕京城内又有渤海奴起义,眼见着就是一副天下大乱的模样儿了。
在这种情况下,南京道统军司肯定要下令集结京州兵。而现在的南京道京州兵,不就是燕四家这样的燕云豪门的家兵吗?各家一旦得到了集结兵马的命令,极短的时间里面就能集中起数万乃至十万人的大军,都是汉人的武力啊!便是在燕京城内,也能有两三万人!
而燕京城内的契丹驻军才多少?不过三四千而已,其中又有几个能战的?燕京这种花花世界,对草原贵人的腐蚀能力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要夺取燕京,对燕云汉人豪门而言,简直是易如反掌!
而且渤海奴现在还夺取了龙烟铁山,那里可是大辽最紧要的军工重镇,虽然没有多少打造好的兵器存在那里,但是上好的铁料总有几十万斤的,铁匠锻奴也是现成的。
如果和渤海奴联手,龙烟铁山马上就可以开工,源源不断的向燕云汉军提供兵器。
只要南面的大宋能够助以钱粮,分封节镇,再调两三万西军精锐以为外援。
整个大辽的南京道,肯定能尽为汉家之土!
“此事若能成功,四家皆可封王,永镇燕云!”
当马植和李忠策马来到靠近析津府宫城时,周围已经非常冷清,没有旁人了,于是李忠就开始封官许愿了。
这愿许得有点儿大,不过也在尺寸上面——现在不是燕四家做内应,而是燕四家直接动手取燕京了,大宋开出的价码自然不能低了。
只是燕四家现在有这样的决心和意愿吗?
……
武好古这个时候正步行在一群从南安坊中跑出来的辽国的小官吏、商人、工匠、妇孺,还有其他一些杂七杂八的人中间,那个渤海反贼光明君也和他在一起。
光明君的面具已经拿走了。面具下的面孔既不光,也不明。而是个猛张飞似的长相,还换上了一身契丹人的长袍。发型倒还没换,还是汉人的发髻,不过在析津府内有不少契丹人汉化程度很高,不仅留着发髻,而且还会学着汉人士子吟诗作对泡红行首,整个就是山寨的大宋文官儿。
这个光明君现在大概就在扮演这么一个契丹贵人,身边除了武好古、林冲、钟哥儿之外,就是几个哭哭啼啼的女人,姿色居然都还看得过去,也不知是从哪儿寻来的?
武好古也披上了一件契丹式的长袍,身边也跟着一个看上去只有十五六岁,发育得却非常丰满的女孩,她和别的女人打扮的不一样,穿着一件丝绸长袍,似乎是金黄色的头发梳成七八根辫子,用丝带缠绕着垂下,显然是装成了个契丹贵族的姬妾。
林冲和钟哥儿则扮成了契丹武士,腰挎弯刀,护在武好古和光明君身旁。
大街上此时已经有了京州兵的身影,都披了甲,携带了弓箭和长枪,一副临阵的姿态,大队大队的从各个坊的大门里面开出来,在街道上布设开来,挡住了从北市坊方向跑来的人们进行询问和检查。
武好古看着这场面就有点儿发颤,他现在可是勾结渤海反贼的大宋密使……
“萧郎,莫惊慌。”
陪在武好古身边的女孩倒是比他胆肥,还开口安慰他说:“你现在可是国舅别部出身的萧家贵人,不用怕那些京州兵的。”
可是这萧家贵人是假的啊!要是真的遇上了严加盘查,还不马上穿了帮?
武好古瞄了一眼身旁这个大概在假扮耶律家小娘子的女孩,发现这小丫头居然是个白种人,而且长得也算可口,眉毛弯弯,眼眸碧绿,肌肤赛雪,小嘴樱樱,鼻梁挺拔,美中不足的只是脸盘子圆润了一些。至于身材,被大袍子包裹着也瞧不出来,只知道胸脯鼓鼓囊囊的,好像挺有料的……光明君那厮叫这姑娘跟着自己,大概是想用美人计吧?哼,若是那样,某就来个将计就计!
“咱是算斡鲁朵著帐买卖郎君,尔等还不快快推开!”
光明君的粗重的嗓门突然响了起来,打断了武好古的思绪。他循着声音望去,只见光明君正将一块腰牌丢给一个京州兵的小将。
“萧郎,放心好了,令牌是真的。”武好古身边的女孩一点不慌张,还悄悄和武好古咬着耳朵。
令牌果然是真的……至少没让人看出来是假的,拦路检查的京州兵马上放行。
这“算斡鲁朵”可是个不好招惹的存在!斡鲁朵就是宫帐的意思,算斡鲁朵则是辽太祖耶律亿所置的宫帐,汉言弘义宫,乃是十一宫一府中排名第一的宫帐!
而每个宫帐,都在南京析津府设有提辖司,负责管理本宫帐驻防析津府的兵马,同时也负责本宫帐在析津府的买卖和经营。著帐买卖郎君则是宫帐下属的著帐郎君院内的一分支机构的官员,顾名思义就是管做买卖的。
至于著帐郎君院所管辖的则是著帐户,也就是宫帐的奴隶,都是由犯罪的贵族、世官家属及其后代子孙。其中当然也有渤海大氏的子孙,而这位“光明君”的先祖,就是算斡鲁朵的著帐户。不过他的先辈比较能钻营巴结,摆脱了著帐户的身份,成了宫分户,而且还得了个负责做买卖的官职——他这样的情况,在契丹的诸宫帐和各头下军州中并不罕见。渤海奴隶和契丹主子,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而在历史上的护步达岗战役时,耶律章奴谋立皇叔耶律淳失败后,就曾经发动被安置在上京道的渤海奴起义,给了大辽沉重的一击……
……
“封王?封节度使……二哥儿,你说这事儿能行?”
同一时间,马人望和马植两叔侄已经在析津府宫城内的衙署里面见了面。
在警巡院的一间僻静的耳房内,马植把李忠的条件,原原本本都告诉给了马人望,换来的则是一声长叹和反问。
能行吗?
夺取燕京是没有问题的,只要燕四家联手,不要到天黑就能把燕京拿下来。
现在正往龙烟铁山去的一万八千侍卫亲军也是燕云大族能控制的武装,只要燕四家一致,立即就能倒戈。
燕京周遭的州县堡坞,基本上都在燕云豪门掌控当中,倒戈易帜也没多难。
至于封王、封节度使……将来会不会杯酒赦兵权不好说,但是眼下大宋官家肯定会封的。
可问题是燕四家跟着契丹人混了一百多年,汉奸当得习惯了。若是大宋北伐军痛殴了契丹铁骑,他们自然愿意倒戈。又或者契丹主力大军被阻卜、女直人彻底打垮了,他们也愿意改换门庭。
可是现在让他们当造反的主力,这个风险似乎不小啊!不仅是被契丹人打败的风险,还有各家心意难以捉摸的风险!
马植摇了摇头,叹了一声:“的确不行啊……人心难测,我们也不能拿马家的基业去冒险。”
他们马家可不是一无所有的渤海奴,失去的可不是锁链,而是荣华富贵……
马人望对侄儿的回答非常满意,点点头道:“没错,我家在大辽这边是世代相传的富贵,已经有一百多年了,岂可轻易拿来冒险?虽然大辽的这艘船已经千疮百孔,但是毕竟还没有沉。”
“叔父。”马植道,“既然现在不是反辽的时机,那么就不能轻易放过这些渤海奴了!”
马人望哼了一声,目光中滑过几分杀气,“自然不可轻饶!我已经下令坊中的族兵动员,可以有300名甲士和500名弓箭手,另外警巡院在城内也有1200人,都交给你指挥,去攻打北市坊,可有把握?”
“有!”马植点点头,“今晚上就能夺回北市坊了。”
“今晚就行?”
马植轻蔑一笑:“不过就是一群无甲无弓的乱民,一群臭要饭的而已……只要寻一台攻城槌砸开坊门,甲士冲进去两三个时辰就行了。”
第二百五十九章 海军之始
夜色渐渐笼罩下来,在析津府内名为长乐坊的高大的坊墙之上,已经换回了汉人装扮的武好古,正和依旧是契丹人打扮的光明君一起,看着远处火光冲天的地方。
那里正在爆发一场激战,哦,也不能算激战,而是一场一边倒的屠杀!
渤海奴在析津府城中的起义注定是要悲剧的,虽然他们发动了一些汉族底层民众加入了起义队伍,但是力量仍然过于薄弱,能够参与战斗的不过几千,而且没有什么好装备,组织和战术也糟糕之极。
在夺取了北市坊和南安坊后,起义者仿佛不知所措了,只是关闭了坊门作为防御的手段。
与此同时,析津府内的“反动势力”迅速做出了反应。以燕四族为首的汉人世家大族到下午的时候,就组织起了上万京州兵。其中的两千人更是马上投入了对北市坊的进攻,他们从析津府的军器库里面拖来了一具攻城槌用来锤击北市坊的西门,同时还让几百名弓箭手在坊墙下列阵射箭,把一波波的羽箭抛射到坊内,以驱散集中在坊门和坊墙上的“义军”。
北市坊的坊门并不能和真正的城门相比,被攻城槌锤了没几下就轰然倒下。
然后,顶盔贯甲的马植就带着他的300马家甲士如同300只猛虎一样冲入了北市坊,现在大约正在里面杀人放火抢劫抓奴隶吧?
“光明君,你们这样有意义吗?”
听着远方传来的喊声越来越轻,武好古叹了口气,扭头问身边长得有点有勇无谋的光明君。
“活着替契丹人做奴隶就有意义了?”光明君笑着反问。
武好古不言语,虽然好死总不如赖活着……可是人各有志,人家没准就是若为自由顾,杀头不要紧的主儿呢?
光明君用沉重的语气说:“没有吃,没有穿,脚下无寸土,头上无片瓦,终日劳作不得歇息……这样的日子,活着也和死去没有分别。而在大辽国,过这种日子的人可不只有我们渤海奴……今次在北市坊内揭竿而起的,也不仅仅是渤海奴,也有很多一钱汉儿!”
一钱汉本是骂人的话,但是武好古知道,光明君的话并不在侮辱汉人,而是在说一个事实……在燕云,在辽国的其他地方,大部分的汉人只是一钱汉而已。他们和渤海人一样,都在盼着契丹的天塌下来。
只是汉人的世家大族满足于和契丹人一起压迫自己的同胞,不肯领导他们去推翻契丹的统治。
而渤海人的大族右姓因为没有参加分肥的机会,不得已走上了领导反抗的道路……
光明君问:“现在贵使和蹇正使、李副使现在应该明白,谁才是契丹人真正的敌人吧?”
武好古叹了口气,谁是契丹人真正的敌人他早就知道了!不过……他不认为自己和大宋是契丹真正的敌人。如果契丹的统治能够维持下去,那该多好啊!
可是这个如果是不存在的!
“光明君。”武好古笑了笑,“本官回去以后,一定会将析津府内发生的事情,如实上奏官家。若是您和宝剑王有甚底请求,本官也可代为上奏。”
光明君咧嘴笑了起来,摸了摸大胡子道:“那在下就不客气了……我们渤海人的复国之志是毋庸置疑的,这一百多年来不知发动过多少次起义。可是因为我们的力量还是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所以起义都不大成功。”
“那光明君认为是何原因让渤海人的力量无法发挥?”
“因为没有钱。”光明君的回答让武好古稍微有些意外。
“钱?难道不是缺乏铁器吗?”
在武好古的印象中,铁器一直是困扰北方少数民族崛起的一个瓶颈。现在的阻卜人就是因为没有铁,所以才被战斗力已经严重下降的契丹人压着打。
光明君闻言大笑起来:“贵使一定以为我们渤海人是游牧渔猎之民吧?”
对了!武好古想了起来,渤海人早就汉化了,是农耕定居之民,也有比较发达的手工业。
光明君接着说:“大辽的铁,大多都是我们渤海锻奴在打造……我们渤海人怎么会没有铁?”
原来渤海人是有铁的!他们自己就会打铁!
这对武好古来说,可……不是好消息啊!
因为渤海…女真本为一体!渤海有铁,女真自然有铁了!看来大宋根本不可能用“铁禁”之策去削弱女真的战斗力了。
“钱……”武好古继续应付着光明君,他其实根本不想支持渤海人,只是这种事情他说了也不算,“你们也需要用钱雇兵吗?”
在他的印象中,北方的少数民族崛起的时候,一般都不搞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