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4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就算死伤一些,宋军的新军也能坚持,最多放几炮意思意思——并不是为了壮胆,而是为了上报一场交战!
东贼来进攻(发炮也是进攻),被大宋的劲旅击退(反正营垒没有失陷),无疑就是宋军取胜了……然后就能邀功请赏,这买卖可真是好做啊!
……
就在清州——霸州前线的炮声隆隆响起的同时,数十条小舢板,也在轰鸣的舰炮掩护下,穿破渤海的海浪,轰的一声靠上了登州芝罘山附近的海滩。
舢板还未曾停稳,上面装得满满的大周海军陆战兵就已经跳了下来。当先的一个周军武官穿着半身铠甲,头上戴着个镶接式的六瓣铁皮盔,举着陌刀,赤着脚跳进了冰冷的海水里面。士兵们也隆隆的下了,一个个都是半身铠,铁皮盔,举着大陌刀,赤着脚丫子。
这是大周海军陆战兵打登陆战时的标准装束!
和半农半兵的陆军不一样,大周的海军都是兵募,海军陆战兵也一样,都是拿着高薪的职业兵。是真正的精锐!
募兵制其实也有可取之处,和农牧分离,精心选拔而出的职业兵是完全可以训练成王牌精锐的。
但是必须要有一个前提,就是得有一个尚武好斗的大环境。最理想的当然是在骑士和府兵的基础上,发展出最精锐的募兵。
如果不巧遇上一个厌武的大环境,想募集到好兵是很难的。若是在冷兵器时代,那就更难了——传统武术可是打下磨练的武功,那种放下锄头就能当好兵的想法,基本上是不切实际的。
而拥有几十万军事公民,还能获得野人女真、黄头女真、契丹和奚人骑士,还有各种草原牧民兵源的大周。当然可以组建起最精锐的职业化的海军陆战兵了!
“没有发现宋贼兵马布防!上陆成功!”
海军陆战第二师第四旅第一营的营长徐图少校,举着陌刀,四下张望一番后,大喝一声,然后又回头看了看。海面上,布满了参加此次登陆作战的周国海军舰船。风帆战列舰正组成炮击队形,一轮轮向海岸上疑似宋军营寨的地方开火。运兵的沙船正在纷纷换乘,大批大批的士兵爬下绳网,上到各种各样的小船上面,然后努力驶向滩头。
海面上,并无一艘大宋的战船。
海滩上,也没有一名宋军的士卒!
“弟兄们,快快随某向前!”徐图少校喝了一声,举着陌刀,哗啦哗啦踏着海水,向滩头冲去。
芝罘山附近的海湾就是后世的烟台港湾,是渤海湾之中第一等的良港。
不过此时并没有得到开发,繁荣程度远比不上西面芝罘水西的登州蓬莱港。
而周国的海军早就注意到这处海湾,早就想将之占为己有了。
这处海湾是不冻港,又位于渤海湾的入口处,比之北面的旅顺港更加合适成为大周北洋海军的母港——旅顺的冬天太冷,港口虽然不会完全封冻,但是到处都有浮冰,也会对船只造成一定的伤害。
所以在宋周战争打响后,周国的海军就憋着一股劲儿,一定要夺取“烟台”作为自己的新母港了。
从十月份开始,由陈天理海军上将指挥的北洋舰队就一直集中在五岛列岛,等待攻占“烟台”的时机——根据计划,他们应该在陆军向河北出击后,再发起登陆作战,占领芝罘山及其附近的海滩。
然后在芝罘山半岛的入口修筑堡垒——芝罘山半岛像个榔头,由细细的“木柄”连接着山东半岛,只要控制住“木柄”,就能“圈下”一处良港和一个半岛屯兵了。
在占据了芝罘半岛,建立了港口码头之后。北洋舰队就能源源不断的将驻扎在旅顺府的周国陆军的“山东军团”部队,源源不断运过来,开辟一个“京东第二战场”了。
有了“河北第一战场”和“京东第二战场”,河东那边,怎么都会成为一个被忽视的战场了……
如果萧干愿意倒戈,那么大迂回的条件,也就完全具备了!
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借钱和自治权
大宋宣和六年新年方过的时候,位于中原边角上的工商业和金融重镇徐州城里,正是繁荣热闹的时候儿。
这座在中国历史上被埋没的城市,现在终于得到了它应有的机缘,成为了大宋首屈一指的工商业重镇。
和西边600里外的开封府相比,徐州的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实在太突出了。
连通中原和江南的大运河就从徐州流过,临近的海州又是北方第一大港。附近的利国监是此时大宋的冶铁业中心,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很早就在这里出现。徐州的煤矿资源也异常丰富,千年之后依旧是东南煤都。由于廉价的煤炭所带动起来的陶瓷业也非常兴盛,产品之间通过徐海运河输往海州,然后销往世界各地。而且徐州周边还剩产粮食,可以通过发达的水运交通源源不断运入这座新兴起来的工商业城市和周边的手工业重镇。
和开封府天子脚下的那种正在褪去颜色的繁华不同,徐州的繁华和热闹劲儿却是充满朝气的。
在工业化时代来临的时候,一座靠近大海,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拥有广阔的内陆市场和发达的内河水运体系,周围又是无边无际并且盛产粮食的大平原的城市,根本就是天选的骄子啊!
只可惜,原本的历史并没有选择徐州。当资本主义的萌芽刚刚出现在徐州的时候,北宋王朝的轰然崩塌却将历史的机遇生生夺走。
不过这个时空的历史,已经给予了徐州这座中原东南边角的大城市足够的机遇。
在过去的十余年间,借助海州的冶铁学院和来自大周高丽行省的木炭,利国监的冶铁业迎来了又一个大发展的时代。
冶铁学院的大匠师们已经认识到了石炭中的某些物质对铁料的质量存在极大的危害,开始寻找克服的办法。
在寻找“铁料除渣”之法的过程中,几位来自天主西夏国的冶铁大匠师将比较成熟的坩埚冶铁法引入了中国——中国古代就有坩埚法,但是和能够生产乌兹钢的天竺相比,还是存在一定差距的。
利用引进自天竺的坩埚冶铁法,冶铁院的大匠师们不仅学会了渗碳法,还摸索出了石灰去渣法。这样他们也可以用石炭和利国矿炼出质量上乘的镔铁——虽然成本还是有点高,但是在高丽木炭供应中断的时候,好歹还能维持生产啊!
另外,在探索石炭炼铁的过程中,冶铁院还发现了焦炭……不过因为没有足以耐住焦炭高温的炉子,焦炭炼铁暂时还没有办法实现。
除了在冶铁工艺上取得了突破,冶铁院的大匠师们还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水利锤”,大大提高了锻打铁器的效率,已经可以非常容易的打造出大块的铁片——这可是制造板甲所必须的技术!
与此同时,大量、廉价和质优的铁片也是制造火绳枪所必须的!
而利用坩埚渗碳技术生产出来的超高碳钢(雪明炭铁)又能用来制造削切铁料的钻头,使得枪管和炮管的削切打磨变得比较容易。
如果不出现意外,火枪的时代很快就会到来了!
顺便一提,现在徐州冶铁业所掌握的技术,在北面的天津——宣德冶铁业也有同样的备份。两边你追我赶,你抄我偷的,谁都不敢落后啊!
除了冶铁业的大发展,潘孝庵主持的徐州诸城大工,还极大刺激了徐州的泥灰和红砖两业的发展。
徐州城外的运河边上,此时出现了许多的“灰窑”、砖窑,一年四季都烟雾缭绕的,所产出的泥灰和砖石,远销东南各处。
而冶铁、泥灰、砖石、瓷器等四个跨入资本主义门槛的行业,还不是徐州的全部。在徐州坚不可摧的24角大棱堡内部,还有一座掌控着万恶金钱的大宋银行!
这所银行拥有大宋最大的金库!其中存放了堆积如山的金银和铜钱,它们支撑着大宋银行券的信用,也是整个东南沿海金融的支柱。
除了金库,银行还拥有大宋最大,同时也是大宋唯一的铸币厂——徐州钱监!钱监利用徐州本土的石炭和冶铁院提高的技术,以及从各地搜罗来的铜矿和铅矿,日以继夜的生产着被称为“宣和通宝”的白钱。这是一种劣质的小平钱,钱虽然劣,但仍然可以通行天下。成为足以和共和通宝抗衡的铜钱,而且也不会被人拿去融化成铜材。
总之,大宋宣和六年的徐州,就是这样一座充满了活力和上升动力的新兴的工商业城市,同时也是大宋金融的中心,可能还是大宋的希望……
……
“什么?要借一个亿?年前不还是五千万吗?”
在徐州大棱堡的中心,四层楼高,还拥有一个歇山式大屋顶的大宋银行大楼中,提举大宋银行多年的苏适正用讶异的眼神看着自己的哥哥苏迟。
才过了个年,大宋朝廷的借款数目就从原本的5000万缗激增到了10000万缗……
这是要打仗还是在烧钱啊?
苏迟叹了口气,“这不是东贼在河边、京东大举进攻了吗?你也知道我朝的那些武夫,眼睛里面只有钱,根本没有忠义二字。不打仗的时候他们没机会,现在机会来了,还能和朝廷客气?河北方面要2000万,京东东路要1000万……这还是头期,再打下去还不知道要多少呢?所以朝廷就决定先筹一个亿,不够可以再加。仲南,一个亿有困难吗?”
一个亿啊……
现在大宋银行的金库里面就有!
不过那是各家银行存入的银行券准备金,不能拿出来支付军费。要不然市面上的银行券崩了,大宋朝可就要吹灯拔蜡了。
“这个……”苏适吞吞吐吐的,只是摇头。
“借不着吗?”苏迟有些痛苦地看着兄弟。
“也不是……”
“能借着?”苏迟吸了口气,“是不是利息太高?”
“也不是利息的问题……”苏迟摇摇头,“借钱给朝廷,真要还不上,本金都得泡汤,还说什么利息?”
“那到底能不能行?”苏迟有些恼火。
“大哥儿。”苏适道,“一个亿是有的……大宋东南有的是富翁。徐州这边就能筹到一个亿!”
大宋当然有钱!比大周更有钱!
光是徐州、海州这里就能顶得上天津。
南方的“苏杭秀明越”的工商业实力也不在徐海和天津之下。
而泉州、广州又是一个中心,两地工商业的实力,比起天津这个后起之秀,也是有过而无不及。
也就是说,大宋至少有三个“天津”级的工商业中心地区!
而且其中的“苏杭秀明越”和广泉二州更是老牌工商业中心,数百年积累的财富,在存量上远远超过天津。
现在有了大宋银行这么个金融枢纽,完全可以将这些地方存量的财富调动起来。筹集几个亿的军费,完全不是问题。
问题只是……东南沿海的资本家们只会提供附带政治条件的借款!
“如果朝廷能让徐州、秀州、明州、苏州、杭州、越州、泉州和广州循东海国例……实行自治,别说一个亿,就是几个亿也能借到。”
东海国就是京东商市加朐山县城附近再加上郁州岛以及郁州附近的几个岛屿。
这块地皮现在是赵楷的封国,实行的是类似于天津市的自治,很受工商业的欢迎。所以“苏杭秀明越”和徐州、广泉二州的豪商们都非常羡慕,也想有样学样。
如果朝廷肯放权,一个亿的借款还真不是问题。
“怎么可能?”苏迟看着弟弟,“怎么可能……八个州啊!你疯了,敢提这样的条件!”
“不过是自治。”苏适道,“该多少税还交多少税……大哥儿,现在没有什么不可能的!没有一个亿,朝廷能挡住暴周吗?暴周打过来了,东海国和这八个州的商人会拿不到他们想要的自治吗?暴周本就是工商和军户共和之国。八州和东海国的豪商都可以捐出一个勋贵的身份,然后照样投票选举出议会,还能选举元老。估计还花不了一个亿呢!如果朝廷不让步放权,等到周国拿下了京东东路的半岛,徐、海之地的工商富豪马上就会倒向周国。徐、海二州一失,淮河还能守住?淮南一丢,江南又如何保全?到时候大宋就要雪崩了。”
大周虽然拥有海上的优势,但是宋朝的海军也不是完全不存在,虽然在远海炮战中打不过周国海军,但是他们拥有不少平底的沙船,可以在近海和内河中占据一些优势。所以想要从海路征服八个工商州和东海国是有一定困难的。
走海路,一次运个万把陆军就顶天了。靠这点兵力能不能攻占一个有新军驻扎,有棱堡可以依托的工商城市都很难说。万一个有个什么闪失,可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周国的北洋舰队一旦用于远征,就没有办法把辽东的大部队运去山东了,先攻占山东,再南下徐海,稳扎稳打的推过去,才是最稳妥的办法。
第一千三百六十四章 谋万世,顾眼前
“万万不可!东贼之祸,起于界河之自治啊!”
“若允东南八州自治,将来就是八个东贼……”
“国将不国啊!”
琼林宫中,两府宰执们正在大声议论着苏迟从徐州带回来的“发债附加条件”,当然是一片反对了。
八州自治啊!
这不就是八个天津市?一个天津市就发展出个暴周,八个天津一起反乱,大宋还不给肢解了?
所以这事儿绝对不行!
赵佶坐在御座上,满脸都是焦急,看着一群嗷嗷叫着又提不出什么办法的大臣,真是有一种一走了之的想法了。
大宋的这个家,他快当不了啦!
“够了!”
被大臣们吵得有点不耐烦的赵佶忽然吼了一嗓子,中气十足啊!吓得殿中的臣子们都是一哆嗦,一时没人吭声了。
“东贼的水师已经在登州芝罘山上陆了!”赵佶拍了拍御案,“而且还在构筑堡垒,修建码头。看来还会有大军从辽东泛海而来!京东东路危矣!京东东路一失,徐州、海州、东海国还能保全吗?如果不能保全,东南八州会不会尽入敌手?”
面对赵佶的问题,重臣们全都装起了哑巴。大殿之内,一片死寂。
现在大宋面临的是火烧眉毛的危险局面!即便八州自治会养成新的割据势力,那也是将来的事情。
如果现在不许他们自治,就很难借到足够的军费,没有军费,东南八州很快会落入大周手中……
不知过了多久,只听见一声叹息,然后有人开口了,原来是瘦了一圈,面带些病容的奸相纪忆。
“陛下,臣以为朝廷必须向东南的奸商借钱。”
“不可!”
“不行!”
“朝廷岂可被奸商要挟……”
纪忆的话一出口,马上就招来了一片反对之声。
“陛下!”中书舍人兼侍讲何栗大声奏道,“自古都是农本商末!所谓农本,不仅因为粮食,也是因为兵源。兵出于农,国家才能安稳。兵出于商,天下必然大乱!东贼号称重商,可是在兵事上依旧以农为本!而我朝号称重农,怎么只知向商人借贷募兵呢?”
赵佶闻言又是一叹。
何栗虽然讨厌,但是说的话却句句在理啊!
大宋号称重农,可是一不抑兼并;二不行均田。而士大夫者,不过是收租读书做官,和重农有什么关系?
而大宋的兵事和农业完全脱钩,不从土地上得兵,只是由官僚收税,再用税款募兵。募来的士兵全都为钱卖命,没有上阵先要谈钱,和街市上的商贩没有什么不同。
可现在朝廷没钱,又只得向商人借贷,还被奸商要挟……
“不如加税吧!”少宰苏迟道,“不加农税,加商税!”
一旁的纪忆开口问:“不知少宰想加多少?”
“东南八州及东海国的各项商税加倍!”
“那一年也收不够一亿啊!”纪忆连连摇头,“而且要加税就得包税,要包税就得允其自治……如果允其自治,多加一倍的税,再借贷一亿缗都不成问题。”
“只要官员得力,加税也不是问题。”苏迟说,“至于借贷一亿缗之事,也可以摊派给商人。”
纪忆道:“逼反了东南海商,该如何收场?现在东贼之所以没有从海路进犯东南,就是因为东南海商还是忠于朝廷的。如果朝廷逼之太急,东南海商的船只就会为敌所用……”
纪忆的话只说了一半,还有一些事情,他并没有告诉赵佶。那就是到目前为止,大宋和周国的战争并没有蔓延到海上!
陆地上已经打成了一团,但是海上除了渤海湾被周国海军封锁,其它地方还一如往常。
周国的海军并没有去掠夺宋朝的商船队,宋朝的海军也同样没有多周国的商船队下手。
至于封锁港口,切断贸易航线的事情,也没有发生。
这是很不寻常的情况啊!
除了周国的舰队正忙着运送陆师去京东东路外,更有可能的原因是为了拉拢东南海商投靠……
如果大宋朝廷在这个时候把东南海商当猪宰,那么他们的海船就要帮着大周运兵了!
纪忆道:“陛下,眼下这个时候,咱们多借一点钱,其实是很有好处的。如果朝廷向东南海商借了一个亿,他们就不大会从贼了……”
这叫什么事儿!堂堂大宋朝廷居然到了要用赖账胁迫东南海商效忠的地步了!
赵佶听了纪忆的话,除了一声叹息,也不知该说什么了?
“陛下。”何栗摇摇头道,“朝廷用治权向海商借钱,绝不是长远之计,而是引鸩止渴!即便借到了一亿缗,又能维持多久?而且现在官军所困的不仅是钱财,连兵力都少于东贼啊!我大宋乃是亿万人口之国,兵力居然少于只有一千多万人的东贼……难道有人认为官军对上东贼还可以以一敌二,以一敌三吗?”
大宋新军的战斗力不如周国共和军是肯定的!火器不如,骑兵不如,士气也不如。现在人数还少……怎么可能打得赢?
可是兵少的大宋人口却是兵多的周国的七八倍!
这可真是有点打脸了。与士大夫治天下的大宋的军事动员能力,居然只有武士和工商治天下的周国的十几分之一!
也就是拉壮丁的本事只有人家的十几分之一……拉个壮丁都不行,还想和人家比指挥,比训练吗?
何栗大声疾呼道:“现在东贼在河北两路和京东东路同时开战,我朝的兵力就已经不够用了。如果接下去再出兵河东,再袭扰东南沿海。朝廷要募多少新兵?又得花多少钱去养这些募兵?东贼征召百万壮士,只需要在胜利后分田一亿几千万亩。而我朝募集百万战士,光是安家费就得上亿了!朝廷要借多少钱,要征多少税才够用?如此东贼都不用真打,靠耗军饷就能把我朝熬干了!”
说着话,何栗就是一礼揖拜,大声道:“为大宋万世谋,臣叩心泣血,乞陛下速降大诏,抑兼并,均田地,行府兵,以天下之土,养天下之兵!”
赵佶哭笑不得,只是将目光转向纪忆。
纪忆道:“陛下,何栗为万世谋,但也不能不顾眼前。我朝不抑兼并一百多年,骤然改易会不会惹出天下变乱?而且天下间的田土都是士大夫的……他们肯交出来吗?我朝与士大夫治天下,何栗之法,是欲逼天下士大夫做反乎?”
赵佶叹了一声,不置可否。虽然顾眼前没有错,但是允八州自治还是太出格了!
纪忆看赵佶依旧在犹豫,咬咬牙道:“陛下,天下危矣,君未必不能戏言……”
这是……赵佶看着纪忆,眼前忽地一亮。
“陛下可佯许八州,不,许八市自治,以换取万万借款。钱一到手,再设法拖延转寰。”纪忆顿了顿,“只要能够打败东贼,还怕八市不靖吗?”
对啊!皇帝也可以骗人的……只要把钱骗到手,武装起足够多的雇佣军,再去打败东贼,什么条件不能赖了?
如果打不败东贼,呃……官家都要换人做了,现在许什么条件也都是空的!
所以这个钱,可以借,也必须借!
……
鞭声响亮,车马辚辚。
口外的坝上草原正是万物复苏的时节,连从南方吹来的春风之中,也充满了活力。已经披上了一层嫩绿的草原上,零星点缀着一处处小小的四角棱堡。白云似的羊群,在这些棱堡周围流动。整个天地之间,都充满了复苏的春意。
在通往金国控制的大同府的大路上面。行走着一队相当庞大的车马。一辆辆马拉大车,上面的货物捆得满满当当的。插着红色的三角认旗,旗上都有个“萧”字。这面旗帜属于常在口外行走的天津萧记商行所有,萧记商行的背景是非常复杂的。显然是有奚人萧氏王族的股份,在大宋那边也有股东,似乎就是那位被逼投靠了宋朝时的萧干。
因为背景很深,所以在目前这个周金两国战事仍然没有结束的时候,萧记商行的车队,居然还能往来于周、金、宋三方!
在这个大车队的中间有几十辆的马车,拉车的挽马都膘肥体壮,油水光滑。坐在车辕上的车夫瞧着也都精悍骁勇,一看就是很有两下子的。
而护卫车队的骑手,更是透着怎么也掩饰不了的杀气!背着长枪,挎着弓箭,披着锁子甲,在周围展开一个椭圆的队形。
在这些护卫中间,最醒目的是个高大如铁塔一般的中年汉子,满脸虬髯,两眼射着精光,骑在马上的样子不像个商队护卫,而好似一个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
而在这位气势不凡的护卫身边,并辔而行的,则是个披着锁子甲的女人,三十七八岁的样子,但是容貌和身材却一点也不走样。一副久居人上养成的气势更是惊人,一看就不是普通的女人。
她就是萧瑟瑟,大奚国的天女可汗!而跟在她身边的那名护卫,则是天女可汗麾下的虎将萧炎,同时他也是萧干的堂弟。
第一千三百六十五章 玩弄
“太……可汗!”萧炎仍然不大习惯管萧瑟瑟叫“可汗”,“回离保的倒戈真的对咱大奚有利吗?”
萧瑟瑟闻言只是笑笑:“买卖都已经说好了!既然说到了,就应该做到!我萧瑟瑟虽是女流,但还不至于自食其言。”
这倒是真的,萧瑟瑟基本上是个很讲信用的女人,所以能让追随的人感到放心,要不然她也不会有现在的地位。
“可是武好古却耍了可汗和大奚一把!”萧炎道。
萧瑟瑟笑着摇摇头,“什么叫玩弄于股掌之间?这就叫玩弄于股掌之间啊!遇到一个可以把自己玩弄于股掌之间的人该怎么办?”
“这个……”萧炎一时无语。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武好古玩弄了萧瑟瑟不假,但是他有这个实力!
现在的大周共和国有的就是实力!
大宋、大金、大奚、蒙兀、阻卜……周边这些牛鬼蛇神,有一个算一个,组队上来群殴也是送死。
因为这些国家的兵力加一块也没100万……而周国一家就能拉出100万。
这就是以田养兵的好处!
草原游牧民族厉害的地方在哪里?有马?骑马的一定暴打走路的?没那回事儿……人家厉害的地方是寓兵于牧,几十万人草原部族都有几万乃至十万的控弦之士。
这才是关键!
契丹人牛逼的时候不过二百万人,宫卫兵、部族兵加一块有二三十万。
大宋这边说是几千万人一亿人的,能有百分之十的动员率吗?
根本没有!熙宁变法后禁军账面上不过五十余万,实数能有四十万就不错了……比辽国的腹心部队也多不了几个,而西面还有一个西夏国。
在核心兵力的数量上,大宋就输给了夏辽之和,打不过人家也就没什么了。
如果辽夏两国也和宋国一个德行,只能拉出人口千分之几的兵力。那辽国的200万国族就只有一万兵了。就一万人别说骑马,就是骑大象也早给赵光义的北伐军踩平了!
如果中原王朝也能达到草原部落的动员比例,哪怕有人家的三分之一,四分之一。那也能有唐初、明初那种到处找蛮子开战的气势了——唐初的府兵,明初的军户可都是寓兵于农的!和草原民族的寓兵于牧也差不多。
而大周共和国现在的动员能力同草原民族完全一样,都能达到10%左右,差不多是中原战国七雄的水平。
一千多万人口,手工业和农业非常发达的周国,当然有实力以一敌几了。
大周的100万兵可是有铁甲,有火器,有良马,有良好的训练和组织的!
作为大周共和国的元老和首富,在政坛上极有影响力的人物,武好古也就有实力把所谓的天女可汗玩弄于股掌了。
也正因为武好古还想玩,所以萧瑟瑟还有天女可汗可以当!
“萧五。”萧瑟瑟看着萧炎,笑道,“遇到一个能把自己玩弄于股掌之中的人,就一定要让他玩得高兴。让他玩了还想玩……只有这样,才能生存下去,才有机会啊!”
萧炎叹了口气:“唉,真是委屈可汗了。”
“委屈?”萧瑟瑟笑着,“一点都不委屈!”
“不委屈?”
萧瑟瑟点点头,“因为我永远没有打败他的机会,也没有跳出他的手掌心的机会,所以我一点也不委屈。如果有一天没得玩了,那才是真寂寞!”
她顿了顿,“萧五,这一次咱们就是要让回离保明白形势比人强……对了,回离保能亲到白水泺来吗?不会被女真人拦截吧?”
“不会。”萧炎摇摇头道,“回离保现在是大宋的并代路安抚使兼知代州事。而金国又是大宋的藩属,同大宋之间有市赏往来。用马匹和牛羊交易火炮、火药、粮食、铁器等等。这些都需要通过代州进行。所以对代州和咱们之间的贸易,金人也是从来不闻不问。”
世界上果然没有永远的敌人!金人和萧干的矛盾再大,也抵不过现实的利益。
金人需要通过萧干的地盘和宋朝做稳赚不赔的买卖。而萧干也需要通过金人的地盘和萧瑟瑟取得联络——他同样也能从萧瑟瑟那里得到支援。
所以两边都互不干涉,都是一路放行。
“现在也没问题吗?”萧瑟瑟问,“金人真的不打算在宋周之战中插一脚了?”
“哼,插什么呀?哪有本钱?”萧炎道,“上一次临潢府之战,他们损失了总有七八万人,又整个丢了上京道。最后回到大同府的兵马不过十万出头……元气大伤了!现在连阻卜、鞑靼、蒙兀都不服金人了。西边的那个章理据说也从雪域高原到了兴州,大约又盯上河套灌区那块地皮了!对金人而言大同府的失陷不过是时间问题,但是河套灌区和顺义府还是可以保一保的。有了这两块地盘,以后还能西走。要不然就只能去和周国拼命了。”
这就是蛮子的苦楚了,少数民族嘛,人数少,死不起。一战死个七八万那可就是元气大伤了!
而女真人这次还不仅死了七八万,还有十个猛安投降了周国,四个猛安几乎覆灭。光是腹心部族就丢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