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4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荩擅荒敲慈菀住
  而且和固若金汤的襄阳、徐州不同。
  开封府是一座无法守卫的城市!这座城市既没有办法囤积足够多的粮食应对长围,也没有办法抵挡黄河水的冲击。
  这座必救而不可守之城,才是围点打援中最理想的那个点。
  如果大宋朝廷跑去了襄阳,那周军就鞭长莫及了。就算周军的陆军不顾一切打过去,海军舰队也不可能跑到汉水中上游去啊。
  至于徐州的那个24角大棱堡……没有任何一支军队会想去进攻它的。如果大宋朝廷溜进去,那么周军只有进行持久的围困。
  不过考虑到徐州附近就是淮南粮仓,恐怕是很难把徐州大棱堡饿垮的。
  所以在大宋朝廷下决心离开开封府这个不可守的破烂城堡前,就将之包围,无疑是将宋军主力和朝廷一网打尽的最佳方法。
  “怎么绕?”武义久问,“从哪里走?”
  陈剑道:“从他们想不到的地方和能够沿途筹集粮食的地方走。因为从天津府到开封府至少有1000里路程,我们的军队最快需要走20天。在开封城外进行的会战很可能要持续一个月。如果算得宽裕一点,我们的大军至少需要两到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完成任务。而且在这两三个月中,北流黄河上的运输一定是无法进行的。而宋国的河间府路、沧州路和昭义军辖区,除了棱堡之外,还有大量的乡间壁坞,乡间团练办得也不错。一旦我军入侵,宋人将会坚壁清野,让我们很难获得补给。而千里携粮则是兵家大忌!”
  其实千里携粮未必是大忌,只是周国陆路的后勤运输能力有限。不可能在不借助运河的情况下,将足够至少可供20万大军食用两个月的粮草运到1000里外。
  所以沿途筹粮,将是周军速取开封府的前提保证!
  ……
  “爹爹,您可真叫女儿担心死了。”
  “有甚好担心的?你爹爹我到哪儿都带着一营假子兵,还能叫人害了?”
  “可是您现在却不是元首了……”
  “不是元首好啊,元首多累?一天到晚都是公务,你三哥现在还在开会,看看,天都黑了。”
  “可是,可是……三哥儿当了元首,大宋和咱家就打起来了!女儿和东海王夹在中间,日子能好过?”
  天津,界河北岸,武家别院中,武好古正笑眯眯的和自己的长女武美娘说话。
  武美娘已经当了好几年的东海王妃,和丈夫赵楷一起居住在封国。夫妻两人有不少共同话题,他们都是新学的学者,都在云台学宫任教,都喜欢艺术品和古玩,都是花钱没数儿的人……在艺术、古玩、学术和胡乱花钱之外,他们还生了一儿两女一共三个孩子。算得上是让人羡慕的神仙眷侣!
  可是这种神仙般的生活,却因为宋朝和周国的战争而蒙上了一层阴影。
  “爹爹。”武美娘笑吟吟看着父亲,“不如您和三哥儿说说……岁币如果嫌少,还可以再加一点。三百万怎么样?好商量的,怎么都比打仗强啊!”
  武好古看着生了三个娃娃,身材却保持得极好的女儿,笑着回答道:“美娘,你想不想弄个皇后当当?”
  “当什么?”武美娘一怔,愣愣地看着父亲。
  “皇后!”武好古笑道,“想不想当?”
  武美娘张大了最,瞪着一双明眸,“爹爹,您,您是想……”
  “我想什么不重要。”武好古摆摆手,“关键是你和东海王想不想?”
  “想……就能当上吗?”武美娘看着父亲,脸上的表情变得异常认真。
  作为大宋皇子兼封国之君的正妃,她怎么会不想当皇后?
  武好古点了点头,笑着:“只要你和东海王想,我就能让你们如愿以偿。不过你们不能在海州或徐州当皇帝和皇后,得去江南。以后南宋北周,互为兄弟之邦。”


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南宋VS北周?
  武好古并不认为大周共和国有一举统一天下的实力。因为天下太大,相对来说需要土地的军事公民又太少了。现在迫切想要得到庄园的军事公民,大多是第一代军事公民的次子、三子、四子等“余子”。人数顶天就是五六十万,有一亿多亩土地就足够安置了。
  等到这一代“饿狼”的需要得到满足后,周国又会暂时失去扩张动力——有了庄园当然得要花心思经营管理,然后娶妻生子,去制造下一代“饿狼”。
  而且周国对待科举士大夫和私田的态度非常苛刻,在宋人看来无异于暴政,肯定会引起反抗!
  那种传檄而定天下的和谐场面,是不可能发生的——周宋之战的本质是一场革命,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在这个过程中,旧的秩序将会被粉碎,而新的秩序则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确立。
  此外,变革并不仅仅发生在周国,也同样发生在大宋,只是比较温和,也不大彻底。
  所以大周共和国的军队面对的不是历史上那支豆腐渣一样的北宋军队,而遇上了以周为师的大宋新军。
  而且军事上的变革不仅出现在组织上,还出现在技术上,还是革命性的技术变革!
  热兵器的时代已经提前到来了!
  当火药武器遇上新式职业军官后,手工业的技术水平和规模,就成了可以左右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了。
  而宋朝东南沿海的手工业规模大于以天津为中心的周国手工业,在技术上也没有什么代差。只是在某些领域落后,比如火炮铸造和造船。
  但是两边的差距并不是很大,不过保持在10年上下。
  而随着青铜火炮铸造技术的日益成熟,10年的技术差距很快就不算什么差距了——在历史上,青铜火炮一共存在了数百年,在青铜火炮的成熟期,10年间的技术进步几乎微乎其微。
  现在周国的野战炮兵之所以可以领先宋军,也不是因为他们能够铸造更大的火炮,而是周国有足够的马匹可以拉炮,而宋朝没有足够的挽马。
  至于火绳枪的技术领先就更难保持了,因为火枪比火炮更容易缴获。以宋朝东南的冶铁业水平,只要缴获了周国的火绳枪,进行逆向工程,做出山寨品几乎没有难度。
  在这种情况下,宋周之战最后演变成一个新的南北朝的概率极大。
  虽然最终的统一还是可以实现的——毕竟东亚大陆边上没有一个英格兰搅屎棍——但是对峙和交战的过程肯定会比较漫长,维持几代人都不算什么。
  所以出现一个“南宋”也是大概率事件。
  武美娘沉吟了许久,终于浅浅一笑,语调里面还有点撒娇的声音:“爹爹,还是您心疼美娘,只是我夫君只有弹丸大的地盘,也没有雄才大略,如何能成就帝王之业?”
  武好古微笑:“昔日的界河商市不也是弹丸之地?不照样支撑起了大周共和国?界河商市能做到的事情,京东商市就做不到?为父就给你和东海王支几招吧,东海王是有大义名分的。一旦开封府生变,他就有机会争一争大位了。而东海王进位为帝的关键有两个,一是理性派;二是徐州的大宋银行!理性派有人才,大宋银行有钱财,有人有钱,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了。”
  ……
  冬意在天津市渐渐浓郁了起来。将至的显然又是一个凛冬!现在还是十月末,在清晨最寒冷的时候,界河的河面上偶尔就能看见小块的浮冰,到正午太阳高照的时候才会完全消融。
  这是界河即将冰封的信号!界河冰封之后,船只就没办法离开天津南下了。
  所以在天津市小住了十来天的东海王妃武美娘,今天就乘坐着京东商市的船厂生产的七千料“沙船型”战舰,离港而去了。
  所谓的“沙船型”,是指一种不怕沙滩,可以在沙质海底的海域航行,也能在江河湖泊中航行的平底船型。多用于内河及北洋近海航行,并不适合远航,进入水位较深,风浪较大的南洋近海也比较危险。
  不过在上海——京东——天津航线上,此时却活跃着数以千计的大型沙船。而主要在海州湾和淮南东路附近海域活动的东海国水师,所装备的主力战舰也是几艘大型火炮沙船。
  目送宝贝女儿乘坐的海船离开,武好古并没有马上离开码头,而是和儿子武义久、武义勇一块儿,在界河岸堤上散步。
  “准备什么时候开打?”武好古一边走一边问,“有用得着为父的地方,尽管开口吧。”
  两个儿子目前看起来还算和睦,武好古也比较放心。只要他们俩团结,武家在共和国的权势就不会衰退。
  “等黄河冰封后就开始进攻。”武义勇说,“海上也做好了准备,陆战队和舰队已经集中到了五岛列岛。两边会一起下手,让宋军首尾难顾。”
  “冰封?”武好古一愣,“你们要去啃宋军的棱堡?”
  “棱堡是啃不动的。”武义勇笑道,“但是可以从两个棱堡间穿过。”
  “穿过以后呢?”
  “当然是同宋军的野战之兵对峙了。”武义勇道,“拔不掉背后的棱堡,咱们的大军也不敢太过深入,所以绕开他们的野战兵团是不可能的。估计宋军的野战之兵也不可能和咱们打堂堂之阵,多半还是用车堡、硬寨相抗。”
  “能打下来?”
  “打当然能打下来。”武义勇道,“不过我们也不会那么呆。”
  “哦。”武好古点点头,“吸引他们的兵力?然后在海上下手,夺取京东东路?”
  “海上也是虚招。”武义勇道,“能打下登州的蓬莱县和黄县就不错了。这样渤海就是咱们大周的内湖了!”
  “那实招在哪儿?”
  “在西路!”武义勇说着话瞧了眼兄弟武义久。
  “西路?”武好古想了想,“西路可不好走啊,到处都是山险之地。”
  武义久笑着:“路好不好走的关键在于有没有强敌挡路,能不能筹集到粮食。大人,这两件事儿得劳烦您出面了。”
  “哦?你们想……”
  “萧干!”武义久笑道,“他和爹爹可沾着点亲啊!”
  武好古回过头,看着两个笑嘻嘻的儿子,摇摇头苦笑道:“你们啊……这不是为难我吗?”
  “大人,为了国家,您就勉为其难吧。”武义久笑着。
  武义勇也道:“大人,萧娘子的气儿也生得差不多了吧?”
  武好古连连摇头,“光是萧干倒戈也不够啊!河东名门豪强多得是,而且到处都是山寨、壁坞。”
  武义久道:“孩儿已经有办法了。”
  “什么办法?”
  “当然是骗!”武义久道,“兵道,诡计也!只要骗得一时,就能打开通往开封府的道路了。”
  武好古点点头,“也是个办法!好,为父就去找萧瑟瑟想办法。”
  ……
  萧瑟瑟并没有住在天津市,而是居住在燕京市内原来的大辽皇宫里面。
  在知道儿子、孙子凶多吉少后,她也没和武好古大吵大闹,也没和萧大奥野公开翻脸。只是向武义久讨要到了燕京皇宫,然后带着儿子萧义、萧云搬去那里居住。而且深居简出,很少露面,一副要在隐居当中了此残生的意思。
  而武好古则有点像个负心汉,不仅不为萧瑟瑟出头,而且还把她的“杀子、杀孙仇人”大奥野纳进门里做了妾室。在天津市里享受美色,直到共和八年的十一月才和大奥野分别,带着次奥野、白飞飞、罗汉婢一块儿去了燕京市,也住进了燕京皇宫。还备了一份厚礼,送给萧瑟瑟,也不知道算是安慰佳人,还是赔礼道歉?
  在一座生了火炉,室内温暖如春的大殿里面,有点憔悴,看着让人怜惜的萧瑟瑟也不看武好古送来的礼单,只是和武好古对面而坐,用轻柔的声音娓娓而道:“……官人,你知道奴家最怨的什么吗?是怨你和大奥野算计了敖卢斡吗?其实不是的,真不是的……奴家在燕京的这些日子算是想清楚了。害死敖卢斡和耶律复的罪魁祸首不是你,也不是大奥野,而是帝王之家的权势。奴家为了这帝王之权亲手杀了耶律延禧,又上了官人你的床,还把大奥野、次奥野送到了官人的房闱之中……结果还逼反了敖卢斡,还给了大奥野可乘之机。不过奴现在却不恨害死了敖卢斡和复儿的大奥野,一点都不恨,因为她不杀,奴家也要杀了敖卢斡和耶律复!帝王之家,是没有亲情可言的。现在奴家只恨夺了奴家权势的官人!官人如果不能还奴家一个女王,奴家今后就不会再为官人所用,不论官人今天所来为何,奴家都不会答应。”
  什么?耶律延禧是被她杀掉的?这个女人也……
  武好古听着萧瑟瑟的坦白,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一个谋杀亲夫的女人,竟然陪伴自己那么多时候,自己是不是应该谢她不杀之恩?


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投资一个国家
  “你杀了耶律延禧?”武好古过了半晌,才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可是你的亲夫啊,你这是谋杀亲夫!”
  谋杀亲夫啊!这可是大罪!在宋朝和辽朝都得吃上一剐!大周共和国倒是没有凌迟酷刑,但是脑袋搬家还是没得跑……
  萧瑟瑟却是一脸无所谓地看着武好古,“怎地,我的官人,你还想把奴家一刀刀剐了替耶律延禧那死鬼讨公道吗?”
  武好古无语。他怎么会替耶律延禧讨回公道?再说了,萧瑟瑟谋杀亲夫的时候,辽东还是大辽的领土,大周共和国也没有司法管辖权啊。
  萧瑟瑟嗤地一笑:“你若要剐奴,奴也没有怨言,因为奴该挨上千刀。因为奴不仅杀夫,而且还谋逆!这罪名搁在哪儿,都逃不得一剐。次奥野,你说呢?”
  次奥野这时跟在武好古身边,不过却没有露出多少惊讶的表情。
  萧瑟瑟杀夫的事儿,对她根本不是什么秘密!
  现在听到萧瑟瑟的提问,次奥野只是苦笑:“按照大辽律法,谋杀亲夫当处凌迟!谋逆未遂,也当凌迟处死以震慑宵小。可太后谋逆成功了,成王败寇,自是大辽的国母圣后,万民敬仰,何罪之有?”
  帝王之家,讲究的是成王败寇!哪管什么弑父杀母,兄弟相残,谋杀亲夫……只要能把大权抢到手,别说十恶不赦,就是百恶不赦,千恶不赦,万恶不赦,也是一代圣主!
  只要权力还在,什么恶都不是问题!
  不仅胡虏之邦大辽如此,就算礼仪之邦的中华历代,也都是一样的。
  “可是奴家现在已经没有权势,也不是一国之母了!”萧瑟瑟看着武好古,一字一顿地道,“官人若是要杀奴家,奴家也只有甘愿受之了……可官人如果还要用奴家,奴家就想要一个为王为后的机会!”
  权力的滋味太过诱人,萧瑟瑟根本抵挡不住诱惑,没有安分多久就有点按捺不住了。所以今天干脆把自己的老底儿都交给武好古,让他知道自己就是个为了权力什么都能干得出来的女人!
  要杀要剐要用,武好古自己看着办。
  “你还是想东山再起?”武好古心里面已经有数了,叹了口气,“可是我现在已经不是一国元首了。”
  “那又如何?”萧瑟瑟道,“官人现在还是天下的首富,还是大周共和国的元老。还可以用钱把奴家再一次捧起来!官人不是投了许多个特许贸易商会吗?难道不能给奴家一个?”
  武好古看着萧瑟瑟,陷入了沉思。
  这个女人在燕京的一个多月看来没怎么替儿孙流眼泪,都在想着东山再起的事儿。
  真是铁石心肠……不过也叫人佩服!
  但是毫无疑问,她的确有东山再起的本钱。
  首先,她有“创业成功”的经历。
  虽然她的东辽最后被自己和大奥野联手瓜分了,但那不是“创业”失败,而是被“资本”给阴了一把!
  武好古这个资本家在萧瑟瑟身上的投资,可以说是赚了个盆满钵溢。
  其次,萧瑟瑟还拥有一个“创业团队”,包括萧乙薛、萧炎、大公鼎在内的一票东辽重臣大将,现在都赋闲在家。
  而在奉圣州(坝上草原)、大定府和大宁府(科尔沁草原南部)地盘上,还有许多忠于萧瑟瑟的奚族骑士。
  只要萧瑟瑟可以再一次拿到“投资”,马上就可以把队伍拉起来。
  第三,萧瑟瑟还有一定的号召力。她在草原上经营多年,又一再打败蒙兀国和金国。在注重威名的草原上是不难得到附庸部落的。
  “娘子。”武好古有点歉意地一笑,“没有能力保东辽,的确是为夫的不是。不过要为夫还你一个女王,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为夫现在只是一介商人,没有办法还你一个王位。但是为夫可以给你的特许贸易商会投钱,先投个100万两怎么样?”
  “奴占多少股份?”萧瑟瑟也学乖了,知道得把占股的事情说清楚了。
  夫妻也得明算账,何况她和武好古还是对露水夫妻!
  “你占八成。”武好古笑道,“我出100万两占两成怎么样?”
  “哦?”萧瑟瑟一笑,“官人一定还有事儿要奴家帮忙吧?而且……还不是小事儿!”
  武好古点了点头。
  要不然他肯只占两成股份?
  “官人要奴家做什么?”
  “萧干!”武好古道,“我知道你一直和他保持着联络。”
  萧干是身在宋营心在奚——他在宋营的日子绝对难过!不仅宋朝的文官、武官都看不上他,就连和他一样的军阀折家也把他当成了仇寇!所以早就想回到大辽或是大奚阵营中了……
  “萧干?”萧瑟瑟思索了一番,又问,“官人还得透个底,这事儿到底值多少?”
  “值多少不好说。”武好古道,“但是干系非常重大!”
  “那……奴家要加价了!”萧瑟瑟看着武好古。
  武好古只是点了点头,“尽管加!”
  “奴家要个天女可汗的封号,还要在奉圣州、大宁府、大定府地盘上招募壮士的权力。”萧瑟瑟道,“还有2000门骆驼炮,100门2斤骑兵炮,10000领全装冷锻甲……以上这些,都由大周共和国赠予。”
  “只要能把萧干拉过来,这些都好说。”
  “奴家还要斡里衍……官人,你没睡过她吧?”萧瑟瑟看着武好古。
  “没有。”武好古想了想,反问道,“娘子,你要她做什么?”
  “要她嫁给萧干!”萧瑟瑟笑道,“官人大概不知道萧干的妻子年前去世了吧?能够得到一位大辽公主和天女可汗的女儿为妻,他一定会倒戈的。不过,他不会倒戈投靠周国,只会投靠奴家!”
  “投靠你?”武好古问,“你能给他什么好处?”
  “斡里衍将带去3000奚人骑士作为陪嫁。”萧瑟瑟道,“其他的财物兵器……他要多少,就让执政府给多少吧,亏不了的,是吧?”
  当然亏不了!萧干的地盘距离洛阳1000里,距离燕地600里。大军携粮走600里大约需要10日,完全可以随军携带。
  而到了代州、忻州后,又可以利用萧干多年积蓄起来的粮食继续往南打。沿途再掠上一点,差不多能坚持到洛阳。
  洛阳所在的河南府有许多豪门望族,如果大周的远征军能从他们手中挖出粮食,那么东进开封府就不是问题了。
  而且萧干一旦倒戈,周军就能达成战役上的突然性。在宋国反应过来前,突袭太原、汾州、晋州等地。
  “好!”武好古笑着,“娘子果然还是女中豪杰!看来为夫的100万两是亏不掉的。”
  萧瑟瑟抛了个媚眼儿,含笑道:“奴家对别人是狠,但是却一直被官人玩在手心,连一丁点反抗的余地都没有……官人还有什么好担心的?而且奴家和耶律延禧所生的儿子已经不在了,创下多大的局面,将来也是义儿、云儿的。他们还不是官人的种?”
  ……
  武好古的燕京之行,当然是有惊无险的。惊的是获悉了萧瑟瑟居然是一个杀夫女魔!而无险则是武好古绝对可以放心大胆享用萧瑟瑟的身子,因为他现在不是帝王,达不到萧瑟瑟杀害的标准——萧女魔并不是杀人狂,而是个对权力上瘾的女人。而武好古恰恰又是能再次给她权力的男人,杀了武好古,谁能给她投资?
  “大人,萧娘子可答应了?”
  从燕京回来的第二天,副军机武义勇一大清早就来问候拜访,顺便打听消息了。
  他所在都军机司,现在正忙着制定三路伐宋的作战计划。而三路伐宋大军中的西路军又是重中之重!
  如果萧干不能倒戈,西路军的仗可就难打了。
  “答应了!”武好古顿了顿,“不过条件也不少……这女人不是个叫人省心的主儿啊!”
  武义勇笑了笑,“还不是大人看着她有利用价值?她再怎么不让人省心,也是脱不出大人的手心。”
  武好古瞅了儿子一眼,心说自己容易吗?为大周人民去和一个杀夫女魔虚与委蛇……那是有生命危险的!
  “那是当然的!”武好古捋着胡子,“她的条件回头还得和你三哥去商量……应该没什么问题。”
  的确没问题,因为和萧干倒戈的收益相比,萧瑟瑟开出的价钱根本不是问题。
  而且武好古拿给萧瑟瑟的“投资款”和大周共和国执政府无关,这次是武好古个人的“风投”。
  上一次武好古可是赚翻了!
  “萧娘子想要什么?”武义勇也有点兴趣。
  “她想要创业。”武好古回答。
  “创业?”
  “再创一番帝王之业!”武好古叹道,“虽然狠毒,但也是个人才啊!”
  武义勇笑着:“那还不是大人心胸宽广,真的能用她,能容她。如果换成别的帝王,不杀她已经是莫大的恩惠,如何还能用她?”
  “说的也对!”武好古点了点头,“也就是我能容她,能用她……大哥儿,为父投资的那些特许贸易商会也有你一个。你将来可以自己去,也可以让儿子去当个一国之君的。”


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大宋有名将
  共和九年,十二月十八日。
  黄河东岸,天色渐渐的亮了起来,武义信策马,只是和马扩、赵翼、吴玠等几人站在高处。在他们面前,八十名隶属于陆军第三师、第四师的斥候骑兵散步在河东岸各处,只是据鞍向着还飘动着晨雾的黄河对岸看去。
  他们所在的黄河东岸,当然是北流黄河通过天津府和宋朝的清州境内的一段。东岸属于天津府,西岸属于清州。武义信等人所处的具体位置,则在宋朝的清州府城和钓鱼寨棱堡之间。
  这一段的河道是很宽的,水位也深,水流也不缓。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难以逾越的天堑。宋周两国,都在这段黄河的两岸布署了重兵,修建了许多的棱堡要塞。
  在棱堡之间,每隔十里还会有一座烽火台,既可以瞭望,也可以迅速将发现的情况通报后方——这些烽火台不仅沿着黄河和周宋边境,而且还一路修到了后方的重镇,随时可以把敌军入侵或将要入侵的消息通报上去。
  不过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候,跨过黄河入侵是不大容易的。需要提前集中大量的船只,很容易就会被对方的烽火台和要塞的瞭望塔侦察到。
  不等渡河开始,对方的大军多半就会在河边上严阵以待了!
  所以黄河防线在一年中的大部分时间,都是比较靠得住的,只有在冰封季节,才会天堑变通途。
  而这些日子气温暴降,已经到了滴水成冰的时候了。
  而周国陆军的第三、第四两个师,也在三天前从南岸一号堡垒南下,开到了距离清州城25里的黄河岸边。并且迅速占领了渡河阵地,开始构筑营垒,等待黄河冰封了。
  到了前天晚上,终于有一队斥候骑兵冒着掉进冰窟窿里的风险,完成了从冰面上渡过黄河的侦察,全部安然无恙地返回。
  这说明黄河冰面已经冻得足够结实,可以承受骑兵通过了。
  既然河面上的冰层可以承受骑兵通过,那么第三、第四师渡河入侵大宋的时机,差不多也就成熟了。
  所以武义信和赵翼这两个师长立即向他们的上司,河北西路军团督军薛定上将请示马上发起渡过作战。
  他们的请示立即得到了批准!薛定命令第三、第四师立即渡过,然后寻找合适的地点构筑营垒,等待主力抵达——河北西路军团一共有六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以及一些独立的工兵、炮兵和辎重部队,总兵力多达10万!
  另外还有一支河北东路军团摆在天津府和沧州交界的周国一侧,总兵力也和河边西路军团相当,由陆军上将罗冈担任督军。
  两大军团,20万武装到牙齿的周军,将会在同一时间发起进攻!
  负责探路的80骑散开了一道松散的直线,在晨雾稍稍散去后,就开始踏上了冰面。
  和前天晚上出动的轻装斥候不同,今天过河的都是具装甲骑,手中还持着马矟。
  如果他们这样也能安然渡河,那么步兵就能一队队开过去了。
  等到今天晚上天气再冷些,就该轮到炮兵和辎重兵过河了。
  河对岸的情况这两天也侦察过了,并没有发现宋军大队。如果不出意外,他们应该在周军的两个师大举渡河后,接到烽火报信,然后立即开拔。应该会在三到四天后抵达战场——因为不少宋军机宜叛变,周军对宋军的布署和行动预案了如指掌,因此也制定了针对性的作战方案。
  河北西路军团在渡河后不会马上向纵深推进,而是会在黄河西岸展开,占领阵地,并且向清州城逼近。做出攻打清州城的姿态,吸引宋军前来。
  马扩立马在武义信身边,低声道:“信之,过去了,看来没什么问题。”
  武义信头也不回,只是朝西看,低声笑道:“子充,我是师长,应该和先头部队一起过河。你是机宜长,师指挥司就交给你了……好了,咱们就各自就位吧!”
  马扩也没去和武义信争什么,周军的行动有时候也很死板,被各种条令约束着。于是他便朝武义信抱拳拱手,一招手,带着军机司的几个机宜就已经驰下山坡。山坡下面,大队大队的周军步兵和骑兵都已经就位。
  这些都是第三师的精锐,不久前才打过敖卢斡和完颜宗翰,全军上下都沾了不少鲜血,士气正旺,杀气腾腾。都等着过河后和宋军来一场决战呢!
  听说宋军都是带着赏赐的财物上战场的!
  这一仗下来不是发财了?不仅能缴获武器装备马匹,能抓到俘虏,还能捡钱……真是有点荒唐了!上战场带钱有什么用?
  “第五步兵旅全体,过河展开,设立阵地!”武义信这个时候也大声下令,“师指挥司随后……”
  就在这时,黄河对岸的半空中,忽然闪烁起了火光,显然是有人在用爆裂火箭给后方的什么地方通报情况。
  宋军的烽火台反应倒还及时,已经发现周军大队踏冰而来了!
  ……
  河间府城外,大宋新军所在的大营,在河间城西面,依着滹沱河傍着一处丘陵。左右都有依靠,背后是河间府城,前方则是一片开阔地,用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