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
  燕京城……不会被宋人夺取了吧?
  就在萧保先自己吓唬自己的时候,大队大队的假子骑士,已经在桑干河畔的战场南面展开了队形。
  当先的百余骑已经先行赶到了战场边缘,开始动手清理阻碍骑兵冲击的障碍物了。
  整个晚上都在打防守反击的宋军下马骑士,这时也跃出了沙袋垒成的工事,列出整齐的队形,抱着上了箭镞的骑兵弩,踏着辽人的尸体,步步逼近的萧保先的防线。
  赵钟哥的旗号,也缓缓出现在了河岸附近。大队大队的赵氏门客和沧州骑兵将领簇拥着他。赵钟哥的神色当中,也满满都是感慨和自傲。
  十余年前他不过是被镇州赵家驱逐的庶孽之子,连姓赵的资格都没有!
  如今,他已经是大宋河北路宣抚使武好古麾下的第一大将,统领五万大军兵临析津府城下。
  等到城破之后,燕地这边的镇州赵家,就将以他为尊了!
  而且武好古早就许诺,要在收复燕地后,保他当燕地九州之一的滦州观察使,将来还可以循府州折家旧例,世镇滦州!
  根据武好古的计划,未来的燕山路将会直辖燕山府和界州(界河商市),其余的九个州都会交给燕地豪强统治,一共安置九镇观察,全都循府州折家之例,世袭统治。
  有了这样的条件,燕地豪强自然不会抗拒大宋天兵了。所以只要河间大营一成,燕京也就是囊中之物了。
  随着赵钟哥的旗号一起出现的,还有大队大队步行开进的步兵。全都是披坚执锐,清晨的曙光洒在如林而立的长枪的枪尖之上,反射出了耀眼的血色。
  行军中的步兵们看见了高大巍峨的燕京城,自从太宗皇帝在一百数十年前兵败高粱河,就再也没有南朝战士兵临此地了。
  而且大辽最强大的宫分军,已经是这一支北伐铁军的手下败将。燕京城,自然也是他们的囊中之物了。
  不知道是谁,带头欢呼起来,接着整支大军都受到了感染,兵士们纷纷举起兵刃欢呼。
  欢呼的声音传到了萧保先的耳中,传到了在桑干河东苦战一夜的契丹宫分军战士们的耳中。所有的人都感到了深深的绝望,光是几千下了马的宋人铁骑,就已经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了。
  现在又有至少数千铁甲步兵赶到,这仗还能打下去吗?在步战之中,宋军铁甲步兵的长枪阵可比骑士们的盾剑好使多了。
  “撤!撤退!”
  萧保先忽然大声叫嚷起来:“退回桑干河西岸,再烧掉浮桥!”
  守在萧保先身边的耶律章奴马上开口道:“不能退啊!宋人的铁骑已经摆好阵型了,咱们一退,他们正好冲击,说不定连浮桥都被夺取了……”
  萧保先一看,果然有不知八队还是九队半甲持矟的骑兵已经摆好队型了!
  “章奴,你留下断后!”萧保先咬咬牙,把殿后的任务交给了耶律章奴,然后头也不回的带着亲卫们就往桑干河上的浮桥而去。
  跟着萧保先在桑干河边苦战的这几千辽兵,不仅人困马乏,而且还连着吃了一堆败仗,昨天晚上又让人杀了一个丢盔卸甲,现在早就没什么士气了。如果萧保先这个主帅肯身先士卒,那么大家还能扛一扛。可现在萧保先一走,旁人还有什么士气?全都争先恐后向浮桥涌去。原本还勉强保持的阵线,瞬间崩溃。
  以步抗骑,必须是结阵而战。如果阵列崩溃,再强的个人战力,也阻挡不住奔腾而来的马队。
  善于捕捉战机的武天没有丝毫犹豫,就将马矟高举,然后向前一指,下达了骑兵冲阵的命令。
  分成九队的假子骑士,根据事先规定好的顺序,依次发起了冲击。
  武天亲率的一队,照例又是先锋!
  战场之上,蹄声如雷,战马奔驰,喊杀之声,响彻云霄!
  眼看着如雷铁骑就要撞破散乱的辽军阵形,突然间就听见一声怒吼,就看见一名契丹壮士,身披着血迹斑斑的重甲,挥舞着长柄战斧从辽军阵中扑了出来,在他身后,还有数十名上百名的辽军重甲之士,全都挥舞着长柄的家伙。
  无论如何,都要将宋人的铁骑当住!
  武天只是一怔,居然会有如此豪勇的契丹人!不过也无脑到了极点。所以武天一点也不慌乱,只是率领自己麾下的骑兵,向着这群疯狂出击的辽人践踏而去。
  双方转瞬间就撞在了一起,长长的马矟捅穿了冲在最前面的辽人武士的重甲,强壮的马匹撞上了契丹勇士的身体,将他们撞飞到了半空,然后才重重的跌落地面。
  也有几根长枪刺入了战马的胸膛,可是高速奔驰的马匹挟着巨大的惯性,哪怕受了致命的伤害,也能继续向前,照样能把持着长枪的契丹人撞飞!
  也有一击得手的契丹勇士,都是持着长斧的战士。耶律章奴本其中之一!这次逆袭就是他组织的,有几十个还没有丧胆的契丹勇士愿意和他一搏。所以就发动了这场看着就疯狂的扑击。
  不过耶律章奴还是比较机灵的,没有正面去碰武天的骑兵,而是站在武天骑兵队的侧翼,当武天的骑兵冲破契丹死士们的阻拦,开始清除已经被弃守的车阵(就是将许多马车连在一起组成阵列,只需要斩断绳索,再用绳子套上其中几辆马车拖走,就能为后队打开冲击的道路)时才冲上前去,用手中的长斧勾住了一名假子骑士的盔甲,将那人活活从马背上拽了下来,然后反手就一斧子。
  砍完了人后,他也不多看一眼,立马就扑上去拽住了失去主人的战马,然后翻身上马,便往燕京城的方向奔去。
  原来他还不甘心被萧保先这个混蛋坑死,还想在这场大败中求得一条生路。所以才煽动蛊惑了一批契丹壮士发起逆袭,而他自己则趁机夺马逃生。可是他跑得有点不择路,不知怎么就从端着骑士弩的下马骑士们跟前奔过了。几个下马骑士举起了手中的弩机,瞄准马背上的耶律章奴就勾动了扳机,几支箭镞离弦而去,马背上的耶律章奴只感到背上一阵刺痛传来,就知道自己中箭了,这支弩箭也不知道射中了哪里?耶律章奴只觉得一阵阵剧痛传来,浑身的力气也在一点点的留失,连马都骑不稳了,只好伏在马背上。
  战马失去了操控,速度也渐渐缓了下来,耶律章奴耳边却传来了急促的马蹄声,他吃力的转头去看,只见几骑披着半副瘊子甲(只有前掩心),手持马矟的骑士真向自己这边跑来……
  看来要死在这里了!
  耶律章奴忍着剧痛,在马背上直起身子,打马调头,然后大喊一声:“大契丹耶律章奴在此!何人敢来一战!”
  喊完了名号,章奴就用足了最后的气力,挥鞭抽打战马,全速冲向迎面而来的一骑假子骑士。
  那名被耶律章奴盯上,向要驱马撞击的对象,正是武好古的头号假子武天。他早就看出了章奴的心思,不过还是策马上前,只是稍稍避开了耶律章奴的马首,让两马在两三尺开外的距离上相交而过,同时用马矟朝着章奴背上一抽,利用马匹奔驰的产生的惯性,将章奴打落下马。
  从马背上落下的耶律章奴已经没有力气挣扎了,只是大口大口的喘气,眼前也是一阵模糊,看不清什么了,耳边却传来了一阵阵的欢呼!
  “大宋万胜!大宋万胜!”
  章奴知道,这一定是宋军夺下了桑干河上的浮桥!
  就在这时,武天已经策马到了章奴的跟前,发现此人还在喘气,低低的哼了一声:“契丹狗!”
  话音未落,手中的马矟已经再次扎向了平躺在地的耶律章奴!
  在历史上惹出了好大风波,加速了辽国灭亡的耶律章奴,也在燕京城下,舍生取义了!


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南征北伐(一)皇上别怕
  官家赵佶迷迷糊糊之间,好像被谁扶上了开封府西城的万胜楼,他放眼向万胜楼外往去,入眼的是黑压压一片的兵马,铺满了整个大地,一直延伸到了天边。
  无数的黑色旗帜迎风招展,各种各样的攻城器械已经被架设完毕,金鼓号角之声一波一波的传来,间或还有契丹语的欢呼。
  声浪铺天盖地,无数人一起在怒吼:破开封,灭宋国!
  契丹大军兵临城下,大宋王朝岌岌可危!
  一声恐惧到极点的惊呼,赵佶从噩梦中惊醒时,浑身已经被汗水湿透。
  “官家?”身边的美人儿被惊醒了,支起手肘撑起了娇躯,让赵佶沉迷的身体,在微弱的灯火之下,出现在了赵佶眼前。刘太后的声音轻柔,“可是又做噩梦了?”
  “没事儿……”赵佶摇摇头,契丹人在梦中兵临城下的场面,让他惊魂未定。
  自从定州城陷落的消息传来,赵佶就再没睡过一个安稳觉了。他本来以为大宋的军力很厉害了,西夏也平了,喀喇汗朝也灭了,连波斯大食都跪了,什么三佛齐注辇国的,更是不值一提啊。
  可是没想到契丹和西夏、喀喇汗、波斯、大食,还有天竺国的一帮人完全不是一码事儿啊!
  和契丹人的战争才打了多久,定州路的治所就被辽兵夺取了!而且河北西路的主力,由钟傅率领的4个将,总共四万(账面上的数目,包括辅兵)大军,还有随行的上万民夫,很可能也已经被契丹人的军队吃掉了。
  另外,驻守广信军、安肃军的两个将,也在和契丹人的交锋中蒙受了重创,合计损兵近万。
  而驻守定州的一个将,同样在定州之战中损失了八千多人,几乎也可以算是全军覆没了!
  也就是说,单是在定州路的战场上,开战至今,不包括民兵和民夫,宋军的损失就高达一万八千之多!如果钟傅所部最后全军覆没,那么损失的数字就会一下跳涨到五万八千人……
  另外,真定府路和高阳关路还有武好古其中指挥的宣抚司直辖各部也上报了总共超过万人的损失。
  一眨眼的功夫,差不多七万大军就打没了……呃,打没的当然是账面上的部队了!
  空额什么的,都是不存在的!大宋都是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宦官不好色的,怎么可能有几万几万的空额呢?
  就算是有,眼下也是一个把空额一笔勾销的好机会了。
  所以各路报上的损失中,有相当部分都是空额兵,只是存在于账面上,实际上是没有的。
  不过赵佶并不知道其中的门道,看到下面的奏报,真以为辽兵大大的厉害,转眼就打没了大宋那么多的精兵。
  “杨戬!”赵佶叫唤了一声。“什么时候了?”
  就在榻旁不远,一个尖细的声音响了起来:“回官家,才三更天。”顿了一下,那个声音又道,“官家,杨都知昨日就离京前往河北了,今夜宿直的是奴婢刘友端。”
  刘友端是刘太后的心腹,赵佶今夜留宿的地方可有点不对,所以直宿的人也就是刘太后的红人刘友端了。
  “河北……”
  赵佶沉默了下去,他想起杨戬是在一天前,定州失陷的消息刚刚传来时,被赵佶派去界河担任河北路监军了——河北西路形势大坏似乎不是撤换负责监督河北东路战场的监军使的理由。
  但是赵佶还是派出了自己的心腹杨戬,换下了干得好好的谭稹……这样的人事安排当然是有原因的,杨戬是带着赵佶的密旨赶往界河商市的。
  密旨的内容,当然是向契丹求和了。
  河北西路的七万大军大概都打没了,武好古在河北东路还能打出什么花儿来?就算赢了几场,也是占了辽军主力不在场的便宜。等回头契丹大军往东一压,武好古还不得全军覆没?
  他全军覆没还是小事儿,要是契丹皇帝亲率大军从定州路南下可怎么办?定州以南不到八百里就是黄河,过了黄河可就到开封府城下了。
  到时候,大宋就要亡国了!
  一想到亡国,赵佶怎么都睡不着了,猛地坐了起来,“去准备热水,待朕更衣!”
  “官家……”刘太后看到赵佶一脸忧惧,蹙了下秀眉,低声说,“不再多睡一会儿?”
  多睡?怎么还睡得着?一合眼睛就是契丹大军兵临城下的场面啊!幸亏赵佶有一副强壮的不像赵家天子的好身板,如果换成哲宗和神宗,现在说不定都病倒了。
  “官家。”刘太后看着自己的小叔子一副惊慌失措的模样儿,“莫不如让高俅去主持河北军务吧。”
  赵佶眉头一皱。刘太后这话是在干涉朝政!他封嫂子刘皇后当太后只是为了讨这个年轻漂亮的嫂子的欢心(当时刘皇后只有22岁),可不是为了让她干预朝政的。
  可是这位嫂嫂总归有点不大安分,总是喜欢对朝政指手画脚……不过把高俅调去河北似乎是个不错的主意,昨天崇政殿问对时蔡京也是这个意思。
  “朕自有分寸。”赵佶有些不耐烦的应了一声,又问刘友端道,“可有钟傅的消息?”
  刘友端摇摇头,小声地回道:“没有。”
  “武好古和陶节夫有奏报上来吗?”
  “也没有。”刘友端偷眼看了下赵佶的脸色,又小心翼翼地说,“官家,若是有紧急军情,都军机司肯定会立刻报与官家知晓,或许好消息就在这两天了……”
  “真能有好消息就好了。”赵佶轻叹了一声,又抬起眼,“把张叔夜、王禀宣到崇政殿!”
  赵佶深夜宣召张叔夜、王禀当然是为了商量调整前敌的布署了——武好古的宣帅看来是不会打仗的,他的云台机宜团也是言过其实,看起来不得不让大宋天子亲自遥控指挥了。
  ……
  “你,你说什么?”
  “陛,陛下,臣有罪,臣在桑干河畔兵败了!”
  “那,那燕京城呢?燕京城在谁手里?”
  “不知道……”
  就在赵佶做噩梦的同时,远在定州城的耶律延禧都恨不得自己是在做噩梦了。因为大晚上狼狈而来的萧保先给他带来了一个噩梦还可怕的消息。
  萧保先率领的两万四千宫分军(其中正兵八千)在桑干河边惨败,损失超过一万三千!而更可怕的是萧保先居然不知道析津府城还在不在大辽国的掌握之中……
  “不知道是什么意思?”耶律延禧都快暴走了。
  丢了就是丢了,没丢就是丢,啥叫不知道?
  “陛下。”萧保先哭丧着脸道,“臣在六天前发现宋军大约五万人绕过萧家堡北上,于是就弃了武清县城和萧家堡急赴燕京,想抢在宋人之前进入燕京。谁知道让宋人的骑兵抢了先,先到了桑干河和高粱河之间,还烧毁了三座浮桥中的两座。臣派兵抢下了最后一座。臣当时就想,这般汉儿骑兵最善冲锋,多半不善肉搏,而且燕京城中还有咱们的兵马。如果能打一场夜战,再和燕京城内的兵马来个里应外合,夹击宋军,也许就能胜了。结果臣在燕京城外和宋人苦战一夜,却不见有一兵一卒从燕京城中杀出……”
  难道燕京城真的丢了!?可是燕京城墙恁般高大坚固,怎么可能就丢了呢?
  难道,难道燕京城内的汉人中出了许多奸贼……
  耶律延禧想到这里心都快凉了,瘫坐在御座上一句话都说不出来。
  和燕京城的得失相比,他在定州取得的胜利根本不值一提啊!
  而且燕京城差不多就是燕地豪强的老窝,南京道侍卫亲军八营将士的父母妻儿,大多也住在燕京城内。如果燕京归了大宋,南京道侍卫亲军八营到底姓宋还是姓辽都不好说了!
  如果燕地豪强和侍卫亲军八营都叛变了,大辽国在山南诸州的统治恐怕就要结束了。
  “陛下,陛下,燕京城不会有失的,请陛下放心!”
  马人望这时开口了,显得胸有成竹,“南京道副留守耶律讹里朵乃是宿将,麾下有不少镇州安复军带出来的勇士,弓马娴熟,可以在阻卜草原上奔驰几日几夜,也不需要休息。如果燕京真的有变,耶律讹里朵就算没有办法对付,也该会把消息送到陛下御帐的。”
  好像有点道理……
  耶律延禧眉头微皱,正想着要怎么收拾眼下的残局,新任的领牌印宿直事耶律余睹快步走进了大殿,冲着耶律延禧行了一礼,便道:“陛下,南京道副留守耶律讹里朵派来了信使!”
  说着话,双手将一份奏章递给了耶律延禧身边的一名内侍,内侍又将奏章转交给了大辽皇帝。
  耶律延禧联盟展开奏章,先是一目十行扫了一遍,才长出口气,然后又逐字逐句看了一遍,最后将奏章啪的一声甩在了御案上。
  “宋军正在燕京城外的桑干河和高粱河之间构筑营寨,似乎在做长久之计!”他轻轻吐了口气,目光灼灼的扫视了一番大殿内的群臣,“诸卿,如今的局势,当如之奈何?”


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南征北伐(二)如之奈何
  如之奈何?
  大晚上被叫起来“做噩梦”的大辽重臣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全都是一筹莫展。
  宋军肯定是厉害的!
  这一点大家有共识了。
  也不说河北东路的宋军,那些家伙强得都不像宋军,倒像天可汗李世民的精兵了。好嘛,具装甲骑突击啊,而且是如墙而进,车轮而战!更可恨的是还会发生一种很“吓马”的火药武器,吓得大辽骑士们的战马到处乱窜……这都不用说了。
  就是那个叫钟傅的宋国大将率领的不到两万的“弱兵”,也是挺厉害的,筑起硬寨以后很不好对付啊!
  虽然安阳口铺一役大辽天兵打得他们全军覆没,可那是八万打一万多,五倍的兵力优势,还是南北夹击,最后也阵亡重伤了五千出头——这是还不包括京州兵的损失!
  五千是不多,可架不住契丹人是少数民族啊!而且迷信佛教,现在能打的也就三四十万,一仗没了六七十分之一,还是和宋军的弱旅打的。这怎么受得了?
  钟傅的弱兵修个硬寨就拼掉了耶律延禧五千人(主要是契丹人,也有少量的汉军),武好古的强兵在析津府城外修的堡垒,恐怕死伤五十万都不一定能平了……
  契丹人能死上五十万吗?死上十五万都得亡国灭种!
  所以武好古在析津府城外修建的硬寨是肯定打不下来的,这是想都不用想的。
  至于动用汉军去打……契丹人的目光都投向了一脸忠厚的马人望。并没有人怀疑马人望对大辽不忠。
  因为马人望是公认的好人,他当知县的时候就很受欢迎了,总是能找到理由给下面免税免徭役。后来做了大官,在南京道任上不知道给大家伙找了多少财路,而且不愿意多收赋税。再后来耶律延禧要为父母报仇,让马人望去“肃反”,老马哥也总是替大家开脱,而且还不收好处费。
  这样的好人,怎么可能不是大辽忠良?
  而且马人望的老家不在燕京,而是在中京道的医巫闾山,他要反了大辽国,那么一大家子可就都要遭殃了。
  所以大家都看着他,是想让他出个主意,毕竟在跟随耶律延禧亲征的大臣中,马人望是最了解南京道和宋国内部情况的。
  马人望其实不想说话,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并不是契丹腹心部,不过是个汉人而已,可是大家都看着他,他总得说几句。
  “陛下,臣以为当务之急有两个,一是尽快调兵入燕京,燕京城内有二十多万汉人,契丹兵马只有一万多,而且也不是耐得苦战的精锐,万一内外有变,燕京必失!二是尽快和宋国议和,趁着咱们手中还有点筹码,赶紧议和……只要和局一成,武好古在燕京城外的军队自然就退了。”
  思路还是不错的!
  被他一启发,原本脑子里面一片空白的萧奉先也有主意了,上奏道:“陛下,我们可以一边议和,一边调兵入燕京。只要燕京城中守备充足,咱们就不怕和宋人周旋到底。”
  “从哪里调兵呢?”耶律延禧问。
  “可以从中京道的奚王府调动奚部精兵入驻燕京。”
  所谓奚王府其实不是一个王侯之府,而是一个管理部族的衙门,所管辖的是奚王六部。也就一群姓萧的原本属于奚族的契丹人。奚王六部和南院大王、北院大王所管辖的契丹部族合在一起,就是大辽国仅次于宫分军的精锐。
  实际上真的拉上战场,装备精良,养尊处优(相对而言)的宫分军是比不过苦哈哈的部落军的。
  不过契丹朝廷出于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一百多年来都在利用成立宫卫来削弱部落,不断将契丹、奚人部落的精兵和土地割走,充入新成立的宫卫。
  所以契丹国内就出现了能打的部落军一代代被削弱,而从部落划归宫帐的勇士又渐渐养废的尴尬局面。
  这一次耶律延禧本没想真打,就是想吓唬人再讹点小钱花花,所以就没调动部落军,而是带着自己的宫分军出马,结果就悲催了。
  所以要调入燕京城打硬仗的部队,可不能再从宫分军中抽调,得从部落军中调集了。
  “好,就掉奚王府的兵马!”耶律延禧说,“让知奚王府事萧遐买领兵入卫燕京。另外,那个建言效法宋朝新军的回离保在什么地方?”
  “回禀陛下,萧回离保现任北女真祥稳兼知咸州路兵马事。”萧奉先回答道。
  “让他接任知奚王府事,并令其在铁勒州训练奚军5000,以备调动!”
  耶律延禧顿了顿,“至于和谈一事……也不可主动示弱。不如先挥军攻打保州、安肃军、广信军!马人望!”
  “臣在。”
  “朕令尔统帅八营汉军及南京道京州兵,先攻保州城。”
  “臣领旨。”马人望恭恭敬敬的领了圣旨。不他心里面跟明镜似的,大辽天子这是想要自家交一份投名状啊!
  ……
  换上天子常服的赵佶走进了崇政殿的偏殿,就是那个摆放地图台的殿阁。张叔夜和王禀已经在那里恭候了,两人的脸色都不大好看,也不知道是没睡好觉闹的,还是又得到什么坏消息了。
  看到赵佶走进来,两人先是揖拜行礼,然后张叔夜就奏道:“陛下,河北东路大捷!”
  “大捷?”赵佶一愣,“有多大?”
  “非常大的大捷!”王禀高声道,“河北宣抚司上报,七月二十一日至二十二日,赵钟哥、慕容鹉统军三万,在燕京城下的桑干河和高粱河之间,与契丹兵马约三四万人展开激战,并且大获全胜,斩甲首五千四百五十一,缴获战马四千余匹,铠甲、皮甲五千余领,生俘八百余人……陛下,这是大捷啊!”
  “燕京城下……在哪儿?”赵佶连忙走到地图台前。
  张叔夜用一根细木杆指了指摆在图上燕京城南面的一个木牌,“陛下,就在这里。”
  “离开燕京城那么近?”赵佶吸了口气,“那岂不是可以攻城了?”
  “暂时不会攻城。”张叔夜道,“河北宣抚司兵力不足,难以攻拔燕京城。所以武好古计划在燕京城下筑河间大营。另外……他还想从陛下处求得燕山路安抚制置使一职,并且获得招抚燕地豪强的权限。”
  赵佶闻言愣了愣,“怎么?他能夺取燕地?现在,现在就开始北伐了?”
  “陛下。”张叔夜道,“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王禀也道:“如今可是生死存亡之际……”
  “生死存亡!?”赵佶仿佛听出了画外音,“怎么回事儿?是不是钟傅……”
  张叔夜和王禀互相看了看,张叔夜道:“钟傅所部尚无消息……不过河北宣抚司总军机房上报,通过审讯战俘,得知辽人在定州路投入的兵力多达八万!”
  “钟傅也有四万人呢!”赵佶摇摇头,“只要他能依照《步步为营图》行事,应该没有大碍。现在要担心的是钟傅所部粮尽!”
  如果钟傅真有四万人,哪怕都是废物一般的河北军,那耶律延禧还真不一定能收拾他了。
  打仗这个事情可不是简单的数学,耶律延禧用五千人拼掉钟傅两万就能用一万人拼掉钟傅四万。
  因为安阳口铺地形狭窄,兵力多了也摆不开,如果钟傅有四万人,就能让他们轮流休息,轮流上阵了。而且由四万人修筑的硬寨肯定比两万人修筑的更硬,强攻的辽军的伤亡必将会大到让耶律延禧无法承受。
  听到赵佶的分析,张叔夜和王禀也无话可说了。
  实际上,河北宣抚司总军机房的报告已经判定了钟傅所部全军覆没——根据武好古的军事机宜团分析,钟傅所部即使拥有硬寨,占据比较有利的地形,也只能抵抗两到三天。除非能进入城堡,否则绝对没有幸存的可能。
  所以现在不必考虑解救钟傅所部的问题!而是要尽快在河北西路布置新的防线……
  根据河北宣抚司总军机房的建议,河北西路的残余官军应该退守到南易水和滹沱河一线。重点防守雄州、高阳关、永宁军东部、深州、祁州南部和真定府一线。
  同时加快组建河北团练!
  “什么?要放弃广信军、安肃军、保州、半个永宁军和半个祁州?”
  听了河北宣抚司的建议,赵佶顿时就有点恼了。怎么能放弃那么多州县?而且钟傅所部四万大军还可以拯救呢!现在就放弃那是丧师失地啊!
  “这个武好古越来越昏聩了!”赵佶道,“粱子美、王旉和韩肖胄都在参他,你们怎么看?”
  张叔夜和王禀被赵佶的问题吓了一跳。
  现在可不能动武好古啊!河北西路已经糜烂,只有武好古亲自指挥的河北东路形势大好。如果动了武好古,河北东路的局势再一溃败,那这一战可就真的要打输了。
  “陛下,臣是武夫。”王禀忙道,“此等事情,不得与闻。”
  张叔夜不是武夫,不过他也不敢议论这事儿,连忙道:“陛下,此事应该由宰相议论,而非都军机议论。”


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南征北伐(三)戴罪卖国
  崇政殿召对。
  两府重臣,还有都军机司的两位军机,在常起居朝后,都汇集到了崇政殿,开始一起讨论怎么瞎指挥的问题。
  开封府远离战场,掌握的敌方和己方的情况都不准确,连最起码的兵力的实际数目(大约)也不知道,居然想要遥控指挥,怎么可能不坏事儿?
  可大宋朝就是这么个规矩,就喜欢给前线搞一堆帅臣,同时在后方的朝廷中找一群一窍不通的文官来讨论战守。
  这个时空总算有了个都军机房,还有了王禀这个武资的同知都军机房事可以说说话,也算是进步了。
  “……河北宣抚司总军机房的意思是西守东攻,以河间大营围困辽国的析津府城,同时再以高官厚禄拉拢燕地豪强,以其达成兵不血刃夺取燕京之目的。”
  “怎么可能兵不血刃?”
  “燕京城内不是还有一万多契丹兵吗?”
  “燕地豪强有这等本领?”
  “一个河间大营,不过三万兵马,怎么可能围困燕京城?”
  “还有粮草怎么解决?河间大营距离界河商市那么远,运得过去吗?”
  “河间大营的粮草还是小事儿,北粮南运才是大事儿!这几年开封府人口增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