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3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定州路地势平坦,无甚险要,一定会成为契丹入寇之处的。大学士,咱们必须加强防御啊!”
  “现在急切之间,要兵没兵,要械没械的,怎么防御?冯总管,咱们定州路的四个将现在整理得怎么样了?能拉出去和契丹人一战吗?”
  “战个屁,那四个将也不知道有没有一万战兵?其中一半人还都是上了年纪的,都转运使司的大都作院还在筹备,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把新的兵甲器械给咱们送过来?”
  “要兵没兵,要械没械的,叫咱们拿什么去和契丹人拼啊!”
  梁子美的公厅里面,这个时候也是幕僚属下们一片乱哄哄的声音。在河北宣抚司总军机房的军报传来之后,定州路各处的告急文书,就像雪片一般的朝着这个一路帅司,已经64岁的老人涌来。
  不发生战事的时候一切看起来还好,一旦战事逼近,这才发现河北沿边各处,除了界河沿线之外,都是千疮百孔。沿线的城池堡寨全都年久失修,勉强没有垮塌而已,防守用的战具也都朽坏无用,几乎成了古董。禁军新军也没有做好打仗的准备,所谓的四将新军,不过是原来的老禁军换了牌子,能有什么战斗力?武器装备也是奇缺,纪忆刚刚开始着手整顿合并河北各地的都作院和作院,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根本不会有效果。而宣抚司的兵器房,则忙着给宣抚直辖的六将新军和沧州团练生产兵器,根本顾不上定州军。
  修筑城墙的砖头和泥灰倒是通过易水和唐河运了一些到定州城下。可是筑城的民夫还没有征集,增筑城墙的工程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开始?
  梁子美握着拳头,瘫坐在椅子上面。听着一般文官武将在吵吵,一个个束手无策,只知道甩锅,头晕得都要倒下去了。
  河北这边的国防,和整天打仗的陕西完全不是一回事儿,上上下下都没这个意识了。哦,也就是骑士遍地的沧州、清州、霸州、河间府稍微好一点。别的地方都烂到根子了,平时和辽国相安无事的时候还有点模样儿。一旦辽人打过来,才知道河北的防御完全是纸糊的!
  更要命的是,在河北沿边四路中,防御最薄弱的就是定州路!
  沿海路因为有沧州骑士,海路舰队和界河之险,基本上是无虞的。
  高阳关路有拒马河、易水、滹沱河三条河流可以依托。对于没有水军的辽人来说,在冰封季节之前,就是难以穿越的天堑——虽然海路市舶制置司的内河舰队并不强大,但是和辽人之间是有和无的差别!
  而真定府路管辖的地盘是太行山的东麓,真定府城又是一座坚固异常的石头城。除了用尸体一层层堆上去,辽人是没有别的办法可以攻破真定城的。
  而且相州也属于真定府路管辖,在乡当贤孙的韩肖胄在重病缠身的韩忠彦支持下站出来,在相州组织团练了!
  那可真是登高一呼,万夫景从啊!
  但是在相州一地,数万壮士已经集结起来了。而且还得到了官家的支持,韩肖胄不仅当上了真定府路团练大使,还得到了一批军器监的兵器,纪忆也从河北路都作院的库房中调集了不少武器给韩肖胄。
  所以真定府路的防御也不太弱。现在唯一的软柿子,就是定州路了!
  底下的声音还是乱哄哄的,而且有越来越大的趋势。梁子美又急又气,额头青筋直跳,最后终于忍无可忍地大吼了一声:“都别吵了!”
  声音之大,让满室的人都吓了一跳。梁子美可是累世的勋贵,早就养成了雍容举止,这样一声大吼,可真是众人从没遇上过的。顿时让所有人都噤若寒蝉。
  梁子美将目光转向都总管冯彦,他是大宋开国功臣冯继业的后代。祖传的将门,世世代代都在禁军里面带兵。传到他这一辈,因为身材高大,面目威武,又练得一身好武艺,被神宗皇帝相中,才飞黄腾达,混到了一路都总管的高位。
  “帅司,契丹人不大可能从北面的山路入寇,多半会从保州打进来……”
  定州的正北也是太行山的余脉,有花塔子铺、捉马口铺、鱼台口铺、安阳口铺和北平寨等堡垒扼守险要。
  虽然这些堡垒都年久失修,守军也不多。但终究地势险峻,不适合契丹骑兵运动。
  所以冯彦就判断辽兵会从定州东面的保州入寇。
  “不如将三个将的兵马分别置于定州、保州、广信军和安肃军。”冯彦皱着眉头说,“另外,还要从驻守定州的兵马中分出几个营去守花塔子铺、捉马口铺、鱼台口铺、安阳口铺和北平寨。”
  梁子美低声道:“定州岂不是没兵了?”
  冯彦苦笑道:“总不能放弃保州、广信军和安肃军吧?大学士可以向宣抚司告急,若是宣抚司不救,失土之责就是武好古的……可要是保州、广信军和安肃军弃守,那可就……”
  可就没法甩锅了!
  安抚使是一路帅司,守土有责!虽然不一定能守住,但是总要守一守吧?定州、保州、广信军和安肃军的四野八乡就不说了,州军城池总要守一下吧?要是一次放弃一州两军,那梁子美是文官不会死的,冯彦这个武官的脑袋可一定会搬家的。梁子美虽然不会送命,但是治罪是肯定的,多半要追夺出身以来文字,海州编管了!
  如果梁子美和冯彦能够可以稍微守一守,至少要给河北宣抚司争取到一个救援的时间。这样他们就能把失土的罪名甩给武好古了……要砍脑壳也是砍武好古的!
  “花塔子铺、捉马口铺、鱼台口铺、安阳口铺和北平寨各摆一营兵太多了!”梁子美道,“摆一个队就够了。”
  “一个队?”冯彦犹豫了一下,“那就一个队!”
  定州路的四个将可不能和武好古直辖的几个将比人数,武好古的直辖的将虽然新兵满营,但是编制非常充足。一个步军将光是战兵就有5000之数,而定州路的四个将,哪怕在辽兵南下的压力下经过了一轮补充,每个将平均能有2500名战兵就不错了。
  也就是说,定州新军的一个营只有两百多名战兵,一个队就六十几人。靠六十几人,怎么可能守住一个隘口?
  不过冯彦也不敢逆了梁子美的意思,定州的北面,就听天由命去吧。
  “冯总管。”梁子美定了下心神,“你亲自去守广信军的遂城……辽兵一出现,就立即向宣抚司告急!”
  ……
  定州路的告急文书和耶律延禧亲自率领的数万大军,几乎同时出现在了武好古的面前!
  大宋大观三年六月十八,界河商市北城以北的地平线上,终于出现了黑色的大旗,黑底火焰纹镶边,上面绣着一只大大的飞鹰。同时出现的还有七八面大旗,猎猎卷动,然后才是一片跳跃的头盔上的野鸡羽毛。到了最后,才看见一眼望不到边的骑兵甲士,沿着开阔的官道,浩浩荡荡而来。
  走在最前面的契丹骑兵,都是长大汉子,衣甲整齐。盔甲都是黑色的,和瘊子甲的闪闪发亮,是完全不一样的风格。但是无数的黑甲骑士凑在一起,奔腾翻涌着前进,还是给人一种空前的压力。
  大辽的骑兵,看上去还是挺厉害的!至于到底有多能打,那可就不大清楚了。
  武好古站在界河北城的北开楼上,只是面无表情的看着。他的两旁,站立着十几个心腹嫡系将领。赵钟哥和马政各自举着个望远筒在观看,看了一会儿,赵钟哥低声道:“宣帅,这些骑士都是半甲,马匹也没有具装,而且一骑双马,看来是做好了随时后撤的准备。”
  “要不让骑兵将出击一下?”马政道,“说不定可以把眼前的这万余契丹骑兵击退……几百个首级一定是有的。”
  “他们不会和咱们硬碰硬的,估计是来试探的。”赵钟哥轻轻摇头,“契丹人早就不复昔日之勇了……也许不等咱们列阵完毕,他们就会退去马家堡了。”
  马家堡是马植的产业。现在马植去辽国的东京道做官了,马家堡便空置在那里。昨天下午被契丹大军的先头部队占据,成了耶律延禧的御帐所在了。
  “总要试探一下吧。”马政道,“若是他们真的退了,也算咱们旗开得胜。一方面可以向开封府报捷,一方面也能稳定一下界河商市的人心。”
  “就怕咱们的6000骑打得顺手,把那万余契丹骑兵冲垮了,到时候怎么收场?”赵钟哥终于说了实话,他是担心自家的6000铁骑太凶狠了,耶律延禧的骑兵扛不住。
  这样战争搞不好就结束了,军火买卖还怎么做?
  “仲甫。”武好古对马政道,“你带兵出击吧,把握好分寸,把契丹人的骑兵辇回马家堡就行了。”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弓马无敌VS铁骑冲锋(一)
  出乎了武好古、赵钟哥和马政的预料。他们今天在界河北城以北的旷野上见到的大队骑兵,竟然是大辽天子耶律延禧亲自率领的!
  当然,耶律延禧并没有打出天子的大纛。而是穿上了外观朴素的盔甲,在数百名最精锐的宿卫亲军甲士护卫下,和右中丞、领牌印宿直事耶律章奴率领的万余骑兵,一块儿南下,迫近界河商市。
  他之所以微服而来,当然是想亲眼见识一下被马人望说得坚不可摧的界河商市的城防,还想亲眼看看传说中变得凶猛善战的宋国铁骑是什么样子的?
  说实话,界河城坚他是相信的。可是宋骑威武什么的,他始终是将信将疑的。
  宋人会修城墙那是全天下都知道的事情,可他们的骑兵怎么可能强大?宋人都是种地的农夫,做买卖的奸商或是能工巧匠,怎么能和游牧的契丹人比骑兵?
  置于他们的骑兵打败了西夏的铁鹞子……那一定是铁鹞子自己腐朽了!西夏的铁鹞子早在元昊的时代就住进了城内,不像契丹人那样保持着四下游牧的习俗。久而久之,变得和宋人一样软弱也不足为奇。
  而宋国毕竟人多财雄,耗死西夏也没什么奇怪的。
  可要说种地的宋朝骑兵超过游牧的大辽骑兵,那是打死耶律延禧都不信的。
  所以他必须要来亲眼看看宋朝的骑兵是什么德行!
  当然,耶律延禧还是非常小心的。这可是首战啊!万一打不过宋人,对士气的打击就太大了。
  因此他并不打算让自己的骑兵去打不擅长的正面突击,而是准备用骑射加诱敌加伏击的办法对付宋国的骑兵。
  所以他和耶律章奴就带着一万骑兵来试探界河商市,在后方靠近马家堡的平原上,还摆了另外的一万骑兵正兵和两万打草谷兵。
  一旦和宋国骑兵的交锋失利,耶律延禧就会率领骑兵退往马家堡。然后埋伏的三万骑兵就会向追击的宋国骑兵和步兵的两翼以及侧后扑击!
  “陛下,那就是宋人手中的北界河城!”
  正和耶律延禧说话的是南京道警巡使张觉,他现在也跟着耶律延禧,一块儿站在靠近界河商市北城的一所被放弃的庄园的三楼,正将周遭的情况一一告知耶律延禧。
  “真定是红颜色的,看着很坚固啊!”耶律延禧眯着眼睛,看着下午炽热的阳光照耀下的界河商市的红墙。
  高大、鲜艳、浑圆,似乎坚不可摧!
  他忽然扭头,看着张觉问:“可那里不该是我大辽的土地吗?怎么让宋人构筑了城堡!?”
  这个问题一出,张觉的脑门上就是一头的白毛汗啊!
  “回,回禀陛下,臣手中没有几个巡兵,不是宋人的对手,所以在几个月前宋军渡河进驻界河商市北城,并且开始筑城的时候,臣也束手无策啊……”
  “这么大的城是几个月内建成的?”
  “是,是啊……”张觉说着瞎话,耳后是冷风连连啊,“那个武好古最善于营造了,他的云台学宫中就有一所营造学院,专门教授营造建筑之学的。”
  “还有这样的学问?”耶律延禧将信将疑。
  “是啊,宋人本就善于筑城,武好古更是其中的佼佼者……”
  “陛下没有听过‘银州一夜城’吗?这武好古在银州是,用一夜时间就把破破烂烂的银州城变成了坚不可摧的坚城……”
  跟随耶律延禧的几个辽国的大臣连忙帮张觉说话,还有人提及了“银州一夜城”的事情。
  耶律延禧这下才打消了疑虑。
  长出口气的张觉接着将手臂指向周围的几个庄园的楼房,“陛下请看这些房子,都高大坚固,都可以作为安营扎寨还有布阵的依托。”
  “没想到界河商市城外也有那么多的房子。”耶律延禧自言自语,“看来这个界河商市的繁华,是要超过析津府城的。”
  析津府城在他看来已经繁华的不成样子了,可也没到城外都建筑林立的地步。
  “张卿,可知道界河商市有多少人口吗?”
  “回禀陛下。”张觉道,“常住界河商市的人口大约25万,往来的客商因时而异,最多的季节估计在20万左右。不过界河商市并没有多少老人,僧侣道士也很少,所以人口虽然比析津府城多得有限,但是却活泛太多了。如果要比税赋财帛,只怕整个南京道都比不了啊!”
  用后世的话说,界河商市是一座年轻化,而且充满了活力的城市。虽然只有25万常驻人口和10——20万的流动人口。但是城市的活力却是十足的,几乎不在开封府之下了。
  另外,由于界河商市的经济支柱是手工业和商业,所以城市的生产总值和市民的收入也是非常可观的。如果也有一个统计局来计算GDP的话,恐怕也只有京东商市能与之媲美了。
  至于这个时代的官僚们最关心的税收,界河商市可比辽国的南京道要多多了!
  真是好地方啊!
  如果能夺到手中就好了!
  听完张觉对界河商市的一番吹捧,耶律延禧都有一种不惜代价攻占界河商市这个聚宝盆的冲动了。
  就在大辽皇帝眯着眼睛观察界河商市北城的红墙的时候,界河商市北城的北开门的吊桥,忽然嘎吱吱的被放了下来,城门也已经洞开。接着就是一阵呜咽的军号声,披着铁甲的骑兵,组成了一个个严整的方阵,以整齐跳跃的步伐,快速的从城门中涌了出来。
  这是……宋国的铁骑!?
  耶律延禧看着阳光下,闪耀着金属光芒骑兵一队接着一队,从界河商市的城门中涌出,几乎没有个头的场面,顿时就有了一种不真实的感觉。
  他自打懂事时起,就知道有契丹铁骑和宋国的步阵。现在宋人怎么也玩起铁骑了?而且玩得好像很不错啊!
  “传令给耶律章奴。”耶律延禧皱着眉头下令道,“千万小心……试探一番就诈败而退,将宋人引到马家堡附近。”
  ……
  大辽右中丞、领牌印宿直事耶律章奴,这个时候也在马蹬上立起身子,伸长脖子观看着一队又一队的宋国铁骑,没完没了的从界河商市的城门里面涌出来,过了护城河,在开阔的平原上展开队形。
  看着这些宋国铁骑的身披的瘊子甲,胯下的高大战马,严整到了令人胆寒的阵型队列,还有被他们背在肩膀上的马枪、马矟的枪尖翻出的寒芒。原本有点轻视宋军的耶律章奴的浓眉,也不禁紧紧的拧成了一团!
  俗话说的好,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
  耶律章奴在眼下的辽国,也算是矬子里面的将军。对于骑兵的运用,当然算是专家内行了。
  所以他远远一看,就知道界河商市城内涌出来的骑兵非同一般。
  队形什么的不说了,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得出来。
  但是更让耶律章奴感到心惊的,则是这一队队的骑兵,几乎人人都骑着肩高四尺八寸以上的高头大马。
  而且每一队背着马枪,顶盔贯甲的重骑兵身后,还有数量相同的辅助骑兵,都是一人双马,骑一匹,牵一匹。而他们牵着的副马,看上去也非常高大!
  精通轻骑兵和重骑兵运用的耶律章奴深知一个道理,轻骑兵不是靠骑马射箭战胜重骑兵的,轻骑兵是靠合理运用马力战胜重骑兵的。
  因为重骑兵的负重大,对马匹体力的消耗也大,因此很难长距离冲锋。所以轻骑兵对付持枪冲击的重骑兵的方法,就是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引着他们奔跑。等到重骑兵的马力耗尽,无法再提速奔跑的时候,再用回马射或别的什么射箭的方法对付跑不动的重骑兵。
  当然,这样的战术并不是百试不爽的。
  因为没有谁规定过重骑兵不能配弓箭,也没人规定过重骑兵的骑射一定比不上轻骑兵。所以在轻骑兵成功耗尽重骑兵的马力后,面对披着重甲的敌人,在使用弓箭作战的时候也不一定占优势。
  不过遇上善射的重骑兵并不是最让人担心的,最让轻骑兵们害怕的是遇上骑着大马的重骑兵!马匹高大往往意味着爆发力强大,能够冲得很快。如果轻骑兵的马没有对方快,那么被追上的后果是什么,用屁股想都知道了。
  至于一边跑一边放箭,干扰敌人的追击,那只不过是心理上的安慰罢了。轻骑兵可以一边跑一边射,敌人的重骑兵就一定没有这样的手艺?相比披甲的重骑兵,轻骑兵更容易受伤!而且跑路的一方,只要负伤减速,往往就意味着必死。而追击的一方,受伤以后还可以从容就医。而弓箭的杀伤力是有限的,一箭毙命的情况在战场上很少见。所以这种回马射简直就是在送死!
  此外,耶律章奴还知道“轻而坚固”的瘊子甲在骑兵作战中的巨大价值!因为瘊子甲在提供充分防御的情况下,重量又比较轻,所以对马匹的负担也减轻了不少。有利于保存马匹的体力。
  现在出现在耶律章奴面前的宋骑不仅有高头大马,而且还有闪闪发亮的瘊子甲!
  光是看他们的马匹和装备,耶律章奴就知道自己遇上劲敌了!


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弓马无敌VS铁骑冲锋(二)
  “传令左右铁鹞子军下马布防!左铁鹞子军据守官道左侧的大木场,右铁鹞子军占住官道右侧的粮库。鹰军,大鹰军占据当道。鹰军在后,大鹰军在前,皆半甲,去具装,备弓矢。”
  内行耶律章奴知道对手硬茬,自然不敢再轻慢以对了,立即命令左右两翼的两个铁鹞子军去抢占了官道两侧的建筑物,依托建筑展开布防——界河商市北城外散布着一些建筑物,大部分是作为堆放木材、粮食的库房和临时蓄养牛羊的场地存在的。
  不过在界河北城外的千步之内,是不允许建设坚固的砖石建筑的,在和平时期只有一些临时的木板房子,现在已经全部拆除了。因此就形成了一片开阔地带,可以作为战场。
  现在耶律章奴指挥着由宫分军编成的左、右铁鹞子军,鹰军和大鹰军等四军万余人马(契丹的宫分军有点类似后世八旗的,在出兵作战的时候并不会按照宫卫所属编组军队,而是会重新编成龙军、凤军、熊军、鹰军、大鹰军等部),就沿着官道进入了这个“千步战场”的北面。不过并没有太过深入,而是沿着千步战场的北部边缘布阵,正好背靠着一座巨大的堆木场和一座大粮库。这两处都是在界河商市开买卖的燕云世家的产业,占地面积很大。外围还有一大圈低矮的土墙,里面木材和粮垛都已经挪走了。空出来的大片土地正好用来屯兵或堆放辎重。低矮的土墙也有一定的防御能力,至少可以抵挡骑兵的冲击。
  而大木场和粮库之间,除了一条宽达十五步的官道之外,还有两个四十余步款的广场(实际上是停车场,用来停放运送木材、粮食的车辆),位于官道的左右,加上官道,就形成了一个百余步宽的狭窄正面。耶律章奴在左、右铁鹞子军占据了大木场和粮库之后,就带着中路的两军约五千人,缩进了这个狭窄的正面。
  五千骑兵如果铺展开来,占据十里宽的战场都没有问题。而耶律章奴却将五千骑塞进了一个百步宽,也就是不到半里的正面,摆出了一个又厚又密的阵型,两侧还有巨大的建筑物可以依托。几乎没有给宋军的铁骑留出冲击的空间。
  当然,把那么多的骑兵布置在这么一个狭窄的区域之中,并不是要防御。而是随时准备开溜的节奏!
  因为摆在耶律章奴身后的是一条十五步宽的官道,一直延伸到武清县城。这条官道是马植和张觉担任南京道警巡使的时候主持修建的,不仅宽阔,而且铺上了碎石,路况良好。通过这条官道,耶律章奴的骑兵可以迅速撤退。而追兵是没有办法间道包抄章奴所部的。
  “马正将,契丹狗似乎要在萧家木场和韩家粮库(听名字就知道是谁的产业了)间下寨。”
  河北新军骑兵第一将第二部部将武天是第一个冲出界河北城的,他麾下的900骑战兵(编制有1500,不过其中的600还在训练)是以“假子军团”的成员为核心的,战斗力极为强悍。因此就被马政派了先锋的差,第一批冲出城门,在护城河的北面展开,以30人的小队为单位,散布在一千步宽的战场上,控制住了战线。
  因为是第一个带队上阵的,所以武天在布置好自己的人马后就一直在观察对手的一举一动,看着他们从“千步战场”的北部边缘缩回了萧家木场和韩家粮库之间的区域。
  不过他并没有料到辽人做了随时跑路的打算,还以为他们要在萧家木场和韩家粮库之间安营扎寨呢。
  所以当马政带着几个军事机宜和传令的骑兵、号手、鼓手,还有旗手一起出现在战场上时,武天就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告诉了马政这位骑兵第一将正将了。
  “萧家木场和韩家粮库之间太过狭窄,契丹狗的骑兵不少,估计得排个好几十排,说不定还有辎重车辆什么的摆在队伍中间。这样的阵型靠骑兵是冲不动的,必须要出动步军。”
  武天在过去的几年里,一方面在骑士学院教马术,一方面也在骑士学院念书。按部就班修完了全部课程,现在不仅精通各种骑兵战术,对步兵的作战也非常精通。
  所以知道耶律章奴摆出的“乌龟阵”是不能用骑兵去硬冲的,哪怕最精锐的具装甲骑也不行。但是却可以用步兵去冲,用长枪阵去碾压,用界河弩去射击,当然还有吓人的弩炮去“降士气”。
  另外还可以让工兵跟进,在前沿挖壕筑垒,步步逼近。
  打阵地战可难不倒“界河兵”,界河商市本来就拥有全天下第一的建筑业施工能力啊!
  就是眼下“兵临城下”的时候,界河南岸的砖窑厂、泥灰厂都还在加班加点生产呢!
  “天哥儿。”马政唤着武天的小字,武好古的这批假子都没有字号,平时大家就以小字相称,“你带队出阵挑战,半甲无装,我会让骑弩炮队掩护你的。”
  在安西之战中见识了半甲无装(具装)的西凉铁骑是怎么打仗的马政,回到河北军中后,自然就开始推崇这种“轻重皆宜”的战术。
  而且还多次组织演练,最后得出了可以在骑兵对战中以“半甲无装”迎敌,而在冲击敌方步阵的时候,采取“全甲全装”或“全甲半装”。
  至于以骑兵出阵挑战,则是为了争夺两军之间大约七八百步的战场的控制权。
  如果契丹人不应战,那么很快就会有步兵从界河北城里面开出来,在武天的骑兵掩护下,列阵慢慢向前逼近。
  一旦这个“千步战场”完全被宋军控制。那么契丹人的万余骑兵就只能在守寨和撤退之间选择了。
  “右中丞,宋人出动了千余骑兵!都是半甲的……”
  耶律章奴左右的契丹将领已经发现了宋军阵前的异动。
  “右中丞,末将愿意领兵出击,给末将1000骑,保管叫那些宋狗知道俺大辽铁骑的厉害!”
  请战的是名叫萧菩萨奴的大鹰军祥稳,在耶律延禧的御帐亲军中也算是一员猛将。还参加过平定阻卜磨古斯之乱的战争,亲手斩杀过三个阻卜人的勇士,还是很有几分勇力的。
  “好。”耶律章奴点点头,“给你1000骑,也是半甲无装,备好弓箭,和宋狗的骑兵保持最少30步,千万不要打近战。”
  接着他又指向战场的右侧(西面),“萧祥稳,你带人从那边进入,背靠桑干河展开。”
  界河商市北城建立在界河和桑干河的交汇处附近。因此城北的“千步战场”一侧就是桑干河,另一侧则是开阔的平原。
  如果萧菩萨奴的骑兵背靠平原列阵,那他们就得向桑干河冲击了。一旦交战不利,就失去了分散脱离的可能。反之,冲向开阔的平原就是想往哪儿逃窜都行了。
  看到辽军出动了上千骑兵去抢占桑干河畔的阵地,武天倒也不和他们“抢地盘”,而是带着自己的900骑去了战场的东面,背靠平原展开。
  此时战场上的形势,就是万余辽军依托萧家木场和韩家粮库展开了一个相当密集的防御阵型,背靠着官道,随时跑路。而宋军的6000骑兵和数量相当的辅助骑兵,在辽军阵前800余步开外展开,战阵的宽度也远远大于辽军,大约在500——600步间。另外还有大队的步兵,正列队从界河北城中开出来。
  而双方骑兵即将展开的交战,都是试探性的。所以并不是面对敌方的大阵展开,而是在战场中央面对面的展开,然后慢慢向对方逼近,在相距大约500步的时候,同时停下了脚步。
  战场上的气氛顿时压抑下来了,所有人都屏气凝神,看着前方的战场。
  虽然双方都是骑兵,装备似乎也差不多,都是人半甲,马无装。但是两者之间的阵型,却差了太多了。
  宋军的900骑,现在以百骑为单位,组成了9个方阵,一字排开。都是十乘十的大阵,整整齐齐的,从高空俯瞰就好像是九个特大号的豆腐干似的。
  而辽军的1000骑,则是松松垮垮的三大群,根本看不出是什么阵型。只知道铺满了一大片的区域。
  这其中的分别,连耶律章奴和在更远处观看的耶律延禧都眉头大皱了。这两伙骑兵也是撞在一起,胜负根本没有一点悬念。
  不过萧菩萨奴也没有那么愚蠢,去和恁般严整的敌人比冲击。
  契丹的铁骑,最拿手的本事还是骑射!
  “咚咚咚……”
  战鼓声这时在萧菩萨奴的耳边响了起来,这位虎背熊腰,一脸络腮胡子的契丹汉子不慌不忙,抽出了腰刀,往对面宋军骑兵的左侧一直,然后大喊道:“右队当先,随后是中、左二队!儿郎们,备好了弓箭,别和宋狗硬拼,射死他们!”
  他一边喊话,一边驱动战马,带着几个亲随,飞奔到了自己战阵的右翼,冲着右队的契丹骑士们用力挥舞了几下马刀,然后就一马当先,带着右队骑兵向前冲去!


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弓马无敌VS铁骑冲锋(三)
  鼓声越敲越响了,回荡在“千步战场”的上空。现在是宋辽两边的鼓手一块儿用足浑身力气在擂鼓了,一阵紧似一阵的鼓声,就是发起进攻的命令!
  武天麾下的900铁骑也开始缓缓奔跑了。没错,就是缓缓奔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