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3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粝碌耐恋亍⒎坎⑴恕⑴停衷诙加辛诵碌闹魅恕
而这些土地、房产、女人也不是白白分给河西辅兵的,他们在得到这些东西之后,身份立即就发生了转变,不再是河西军的辅兵,而是碎叶镇的老爷兵了!
有土地,有房产,有女人,还有了种地的奴仆(类似佃户、农奴),可以说一夜之间就翻身做了主人,实现了从屌丝到骑士的逆袭。
而且这些辅兵壮丁还都是河西军,也就原来的西夏统治下的汉人百姓啊!虽然党项人现在也自称是汉人了,但是人家是“一等汉”,原本的河西汉人是“二等汉”,还是不一样的。
在河西走廊,他们就是受苦受难的劳动人民。而现在,耶律大石让他们成了人生圆满的老爷。
这可是爹亲娘亲没有大石博士亲了!
另外,大石博士还弄出了个看着都新鲜的“碎叶博士团”——大家伙都是博士团的兄弟。一块儿为了传播天理大道,在这西域碎叶之地奋斗,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听着都让人激动啊!大家都是好兄弟,有福同享(这已经实现了),有难同当——这是当然了,要不然现在的福就没有办法享下去了。
看到现场的气氛都煽动起来了,大石头缓缓举起了右手,广场上沸腾的人群马上就安静了下来。
大石博士继续忽悠道:“博士团诸君!吾等在远离故土万里外,在强敌环绕之中开辟事业,所有之一切,都必须靠刀剑弓矢捍卫。若是武力不如他人,非但不能传播天理,而且还会被邪魔所欺。现在西域邪魔外道猖獗,天理蒙尘,诸君既然愿随某奋战,那么自今日起,凡碎叶博士团众,就当长住军营,四时操练,每旬只能回家两日!吾耶律大石,当与诸君同住同练!自今日起,碎叶博士团将实行军法!自大石起,上下人等,当一体遵守!如有违反,当军法从事!”
第九百六十七章 大石头引发的血战
“大石博士!”
“誓死相随!”
“存天理,灭邪魔……”
当桑贾尔的使臣布哈里听见新碎叶城广场上传来的欢呼声音,他就很心虚的回头看了一眼身后长长一溜四轮马车——车上都是金银财宝!不,更确切说都是金财宝,没有银的。折算成铜钱至少上百万缗!比大辽国每年从大宋朝收取的岁币还多一倍。
不过布哈里还是觉得礼物太少了……听一听契丹人的古拉姆战士如雷霆般的欢呼声,他就觉得钱带少了。
那么大的声响,看来契丹人真的派来了一万个古拉姆战士!在到达石头城前,他已经和死里逃生的喀喇汗朝的战士们打听过了。知道守卫八剌沙衮的波斯人是被上万个装甲骑兵给冲垮的。
当时布哈里是不相信的,因为他知道喀喇汗朝的波斯兵都是废物,他自己也西喀喇汗朝的人。哦,也就是个下桃花石人,就是个中国人。他的“布哈里”的名字就来源于西喀喇汗国的首都布哈拉。
所以他很清楚这些波斯佣兵的战斗力,他们怎么可能被上万个契丹装甲骑兵冲垮?如果真有那么多甲骑,用不着冲,摆出来给那帮废物看一看就能把他们都吓跑了。
因此布哈里根本不相信契丹人真的拿出了那么多的“古拉姆”,可是现在他可是亲耳所闻,亲眼所见了。那么多嗷嗷叫的异教徒战士,但是这种高昂的士气,还有他们在大广场上摆出的队列,就不是普通的游牧骑兵能够拥有的。
可是上万的契丹古拉姆聚集在八剌沙衮(新碎叶城)的大广场上,还那么嗷嗷乱叫是要干什么呢?一定是契丹人的佛教和尚在进行战争动员啊!这可不得了啦,上万个契丹古拉姆,还不知道多少契丹游牧骑兵,都要杀奔布哈拉和撒马尔罕而去了……
被上万个嗷嗷叫的顶多算是菜鸟骑士的天理骑士吓着的布哈里,终于被带到了八剌沙衮(新碎叶)的王城之内,在一间风格大变,而且犯了偶像崇拜错误(挂着一副怒目持剑孔子像)的大厅,等了一会儿,才见到了刚刚给人做完思想工作的耶律大石。
大石身边跟着个会说突厥话和回鹘话的叶密立契丹部落的少头领,名叫耶律汉儿,名字似乎有点奇怪,一个姓耶律的契丹人怎么称汉儿啊?不过耶律大石却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这个“耶律”和耶律大石的耶律并不是一个路子的,人家的遥辇九帐的后裔。而遥辇氏是古契丹八部之一,曾经在唐朝的时候建立过一个遥辇汉国,不是汗国,而是汉国,其实就是一个部落联盟,后来还被耶律氏夺取了。
不过遥辇九帐的后裔中有一部分人很怀念族上的荣光,就会在名字中有所反应。而在百年前被派来骚扰喀喇汗朝的契丹游牧部落中,显然有不少是出身遥辇九帐的耶律氏,所以直到现在还有人会在名字中加个“汉”,其实也不是怀念汉国,而是一种习惯了。
而在契丹本土,遥辇九帐的后裔早就不这么起名了,佛教名才是现在最流行的契丹人名!还好叶密立的三万帐契丹部落并不吃斋念佛,他们都是以原始的萨满教,处于比较好忽悠的发展阶段。
所以在向八剌沙衮进军的途中,耶律大石、萧铁牛和韩大狗仨就开始卖力传教了。又是玩预言,又是造神迹,又是讲道理,总算拉了不少契丹部落的头人入教,哦,应该是皈依天理。
这位耶律汉儿就是其中之一,还做了耶律大石的弟子,也就是武好古的徒孙了。
“问问他。”耶律大石大模大样的往一张摆在“怒目持剑孔子像”旁的椅子上坐下,然后指着站在大厅中有点发抖的布哈里对耶律汉儿说,“问他来干什么的?是来宣战的吗?”
“喂,老阿訇,王子问你来做什么?是来宣战的吗?”
耶律汉儿的语气可是非常生硬,脸色也难看得很。他的部落给信奉天方教的喀喇汗朝欺压了总有100年,现在好不容易翻了身,当然恨不能直到巴格达,活捉哈里发了。
不过耶律大石可没有这等雄心。萧合达一走,他手里就是三万帐部落加上9000“天理骑士”,实力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桑贾尔挥军北上,凭他手中的这点人马,大概就只能再跑回叶密立去了。
即便桑贾尔不来,他在新碎叶的石头城(塔什干)的统治也不是很牢靠。因为现在的七河之地还有一支可以和他抗衡的力量,就是世居于此的葛逻禄人。
他们是早就皈依了天方教的游牧部族,也是喀喇汗朝立国的功臣,因此被安排在靠近喀喇汗国首都八剌沙衮的七河之地游牧,拥有相当大的自治权。
在耶律大石和萧合达向八剌沙衮进军的时候,还遇到过一些葛逻禄骑兵的骚乱,但是因为穿着前心甲的西凉骑兵战斗力太强,没让他们占到一点便宜,所以才震慑住了各个葛逻禄部落。
但是现在萧合达已经走了,耶律大石暂时也没有可用的精骑,葛逻禄人早晚会察觉到这一点,然后就会来找麻烦了……而耶律大石的策略就是尽可能虚张声势,吓唬葛逻禄人,同时加快训练9000个注水的“天理骑士”。
如果远在界河商市的恩师武好古能理解他的苦心,派来几十个博士和军官,那么训练“天理骑士”的进程一定会大大加快。也许到明年这个时候,耶律大石就能有点底气了——原来的西夏因为是全民皆兵,所以萧合达带来的辅兵也是能上战场作战的。另外,他们都是骑兵辅兵,都是能骑马,能伺候马,能在马背上射两箭的。所以训练成冲击骑兵也不是太困难,现在耶律大石遇到的困难,主要还是优秀的军官有点少了。
“尊敬的王子。”布哈里双手交叉,按着肩膀,身子下弯,行了一礼,“我是哈里发的使者,是为了寻求和平而来。”
“博士,他说他是代表哈里发来求和的。”
其实耶律大石已经知道了,布哈里是带着好多“金财宝”来的,肯定是求和啊!哪有人会带着金银财宝去宣战的?
“哦,是为了先对付宋军,然后再对付我大辽吧?”耶律大石淡淡地道。
“王子说你们是不是想先打败宋国,再来攻打我大辽天兵?”
居然被识破了!
布哈里心头就是一紧,连忙摇头说:“尊敬的王子,我们大食国是万万不敢向强大的契丹开战的。我们只会去攻打弱小而无知的上桃花石国……如果契丹愿意和我们联手,我们两国完全可以瓜分上桃花石国……”
他的话又被翻译成了契丹语,然后就招来了耶律大石的一阵狂笑:“你们也有资格说大宋弱小?真是一群井底之蛙!”
耶律汉儿翻译道:“王子说你像青蛙。”
像青蛙?布哈里一愣,自己长得不错啊,五官端正,胡子很长,都到了胸口了。谁见过胡子那么长的青蛙?
“你们王子到底同意不同意和大食国讲和?”布哈里也不去想青蛙的事情了,又追问起了大石的答复。
耶律大石听了手下的翻译,笑着道:“如果我答应了你们,你们的哈里发和苏丹一定会去和大宋作战吧?这也没有什么……反正你们也不会打赢的!不过我又能得到什么?”
“我家王子说你们肯定打不过上桃花石军,不过你们要去送死他也不会拦着,只要你们再多给一倍的财宝,他就会按兵不动。”
会打不过上桃花石军?布哈里可不会相信这种预言的。而且这事儿也不归他管,他的任务就是和契丹人答成合约。
所以听说对方只是多要一倍的财宝就肯按兵不动,心里就长出了口气。
看来真主还是站在突厥人一边的。
“我们愿意再给王子一倍的财宝,不过王子必须要和我们签订正式的条约。”布哈里说,“而且西喀喇汗国也是大食国的附属,如果你们契丹不愿意和大食国开战,那么就不能侵犯西喀喇汗国的疆土……”
耶律大石哪有实力去打西喀喇汗国?他现在连七河之地的葛逻禄人,还有盘踞在怛罗斯的东喀喇汗国残余都腾不出手来收拾。
不过他也不能在突厥国的使臣面前露了怯,所以就冷哼一声道:“西喀喇汗朝的土地也是大辽天子想得到的!不过我可以暂时不去进攻,因为你们的苏丹肯定打不过宋军,等到他战败后,我就收取西喀喇汗国!”
“我家王子说他可以等到你们的苏丹被上桃花石国击败后再进军西喀喇汗国!”
这也太瞧不起了吧?布哈里心里面不知道骂了多少句野蛮人,不过面子上还是非常恭敬的。
只要这群愚蠢的契丹人不在埃米尔桑贾尔进军喀什噶尔的时候向河中进军,再难听的话,也不过说明他们自己的愚蠢。
等到上桃花石国兵败了,自然就轮到契丹人了。
想到这里,布哈里又道:“遵照七河之地的习俗,双方应该以各自信奉的神明的名义起誓,遵守和约。”
大石听了布哈里最后的要求,从椅子上站了起,一指身旁的怒目持剑孔子像,“我们对鬼神之说是敬而远之,因此不会在神明前起誓。只有天理、祖先和圣人才是我们所信奉的!”
第九百六十八章 大宋书生能掌兵(一)
西域的初夏,比起中原,实在要凉快太多了。特别是在帕米尔高原脚下的疏勒盆地一带,帕米尔高原和青藏高原阻挡住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流。从天山、昆仑山脉流淌而来的冰雪融水,又额外带来了几分清凉。使得这里初夏的温度,几乎和中原的春秋两季仿佛。
莎车绿洲和附近的疏勒绿洲,这个时候也迎来了水草最为丰美,天气最为高朗通透的时候儿。不人处其中,勃勃的只觉得浑身都是精力,就连马儿也都精气十足,膘肥体壮。
现在,正是战士们征伐杀人的好时候。
从去年冬天到现在,上下桃花石的二十余万大军,就在莎车绿洲和疏勒绿洲之间,没完没了进行着长时间的对峙。
大宋和东喀喇汗朝之间的战争,也在这次长时间的对峙中,走到了尾声。对于盘踞在喀什噶尔城的“中国狮子王”阿赫茂德来说,从去年初冬,八剌沙衮被契丹攻占的消息传来后,他就每时每刻都在遭受煎熬了。
东喀喇汗朝的领地是被天山山脉分割为东西两部分的,西部主要是以八剌沙衮为中心的七河之地,还稍微占了一点费尔干纳盆地门口的地盘。中心城市就是八剌沙衮、石头城和怛罗斯。其中又以占据了碎叶川谷底的八剌沙衮最为紧要,因为碎叶川盆地首先是贸易要道——由碎叶川向东就能进入天山山脉,沿着山路就可以到达图鲁阿提达坂山口,通过山口就能到达疏勒绿洲。
其次,碎叶川谷地还是七河之地中难得的一块农耕之地。拥有盛唐时代就开始修建的灌溉设施,可以提供稳定的小麦和大麦收成,也就可以安置许多伊克塔骑士了。
现在这些伊克塔骑士大多跟随着狮子汗,他们家里面的妻女估计都让契丹人睡了又睡,财产也都归了人家……很有点四大皆空的意思了。不过这些家伙却一个个都看不穿红尘,全都嗷嗷哭着要狮子汗带他们打回去!
可是打回去谈何容易?那可是契丹人啊!比上桃花石的汉人可怕十倍都不止,怎么打得过?
而且,汉人的大军从去年冬天开始就源源不断开到距离喀什噶尔不远的莎车绿洲,现在没有十万也有七八万人了。而且还天天操练,摆明了要和喀喇汗朝打一场狠的。
所以狮子汗根本不敢挪窝啊!生怕一离开喀什葛尔,不等他翻越达图鲁阿提达坂山口,汉人的大军就会从莎车绿洲杀出来,把喀什葛尔给占领了。
而喀什噶尔,就是狮子汗最后的根据地了。如果没有了,他和他的军队就只能越过葱岭大山去迦尼兹国和天竺国寻个生路了。
哦,这条生路也不好寻。刚刚从赫拉特城回来的伊卜拉欣这时候正唉声叹气的向老子报告桑贾尔的布署情况。
“父汗,那帮突厥人现在就屯兵赫拉特城,光是古拉姆战士就集中了13000人之多!另外还号令吉尔斯坦、迦尼兹和古尔等邦国一起出兵。而且只要精锐,不要乌合。现在只怕有三四万的精兵屯驻赫拉特,堵住了咱们南下天竺的活路……”
天竺国去不了,过达图鲁阿提达坂山口去和契丹人死磕也是送死,绕道葱岭去西喀喇汗朝的地盘避难看来也不大靠谱。一来契丹人可能会继续进攻河中和费尔干纳;二来桑贾尔也未必会答应将自己的附属国西喀喇汗朝交给东喀喇汗的大军控制。
聚集在喀什噶尔的十万喀喇汗朝的勇士,咋就有点走投无路的意思呢?
“粮食还可以支撑多久?”狮子汗问。
“如果要保留下大军穿越葱岭的行粮,那最多只能坚持三个月了,到秋天如果再不能逼退敌人,那咱们就得翻越葱岭了……”
马上就有喀喇汗朝的大臣将坏消息告诉狮子王。喀什噶尔虽然地处绿洲,但是天山脚下的绿洲再绿也就这样的,根本不可能供应十万大军和挤在喀什噶尔城内不下三十万的百姓以及从于阗、莎车等处迁来的难民。
所以这些日子,喀什噶尔城内粮仓中的储备,正在迅速消耗当中,撑不了太久也是情理之中的。
“可是桑贾尔会出兵来喀什噶尔吗?”狮子汗不确定地问。
“也许会吧。”伊卜拉欣道,“他是这样保证的……”
“上桃花石的异教徒呢?”狮子汗问,“他们是怎么解决粮草问题的?难道就靠抢来的牛羊和放牧吗?”
“……”
没有人能回答狮子汗的问题。因为在宋军(河西军)盘踞的莎车绿洲附近活跃着大量的西凉骑兵,足以让狮子汗的骑兵难以靠近。
所以喀什噶尔城内的人们,是怎么也不会想到,安西教化团的总教谕章援,这个时候正带着一群大宋武官模样的壮年,在葱岭南河(又名叶儿羌河)边一边漫步,一边看着头戴斗笠的士兵们在收割金黄色的冬小麦。
宋军居然在莎车绿洲的农田中播了一季的冬小麦,现在已经到了可以收获的时候了。一季麦子收上来,怎么也能让章援和赵忠顺麾下的八万大军吃到明年年底了。
看着眼前一派收获的场景,章援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让部队携带着麦种和农具进入西域可是他的主意!当时总军机房的那些军事机宜们可是反对的多,支持的少——西征军主力通过大沙漠进入西域所携带的物品是有严格计划的,携带大量的麦种和农具,就会挤掉别的物资。
所以负责后勤的军事机宜可没少和章援这个外行争论,最后还是章援力排众议,实施了这个计划。现在看起来,带着麦种和农具入西域是完全正确的!莎车绿洲这里几十万亩的旱田全都在去年冬天栽上了麦子。现在长势那么好,起码有几十万石可以收获。
有了这几十万石,八万大军不仅可以在莎车坚持下去,而且还可以节省大量的牛羊——这些牛羊当然是克里雅、约昌两个绿洲的于阗百姓为了迎接大宋解放军而“自愿”奉献出来的!这种长了脚的军粮,可是河西军翻越葱岭大山进入迦兹尼和天竺的关键物资。
所以能够节省下牛羊,又能获得几十万石的小麦,这场对下桃花石的战争已经胜券在握了。
想到胜券在握,章援就有点诗兴大发,刚想即兴赋诗一首,马政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打断了他的雅兴。
“教谕,萧合达军的使者刚刚抵达了莎车大营!”
“萧合达?”章援听到这个名字就眉头大皱了,他当然知道萧合达这几个月干什么去了。
“他不是投靠契丹人了吗?”章援问,“怎么还有脸往莎车派出使者?”
“教谕,他的17000大军已经抵达达图鲁阿提达坂山口了!”马政道,“这个山口位于喀什噶尔的西面,是喀什葛尔往西翻越天山的咽喉要道。”
“哦?他想干什么?”
马政没有回答,而是接着报告说:“萧合达的人还告诉咱们,契丹人已经和突厥人达成了协议,不会干涉突厥人和咱们的大战。”
“什么?”章援一愣,“突厥人要过葱岭?”
马政道:“如果萧合达没有欺骗咱们,那么突厥人多半要来喀什噶尔插一脚了。”
章援这下一点做诗的兴致都没有了。
现在的突厥仿佛很强大啊,掌握了大食国的实权,是西方的霸主。如果他们要支援被困在喀什噶尔的喀喇汗人,章援可就没有必胜的把握了。
“突厥人要是来了,这一战可就不容易打了……”章援看着马政,“不如马上出兵决战吧!”
“其实也不怕什么。”马政道,“敌人兵多,咱们粮食多,不如就依着南葱岭河据守,让突厥人和喀喇汗人自己来送死!”
章援拈着胡须,思索着说:“在莎车绿洲决战不如前出到恰克玛克河的南岸筑垒……也不必全军滞留在恰克玛克河南岸,只需要留下数千精锐即可,还可以沿途每隔数十里就构筑一垒,倚为据点。”
“这不就是平夏城之战的法子吗?”马政马上就想到了章惇的堂伯父章楶用来对付西夏小梁太后的高招。筑一座可以供几千人据守的坚城,让对手的几万乃至十几万大军攻城不果,损失惨重,然后灰溜溜的撤退。再趁着敌人追击的时候尾追,杀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怎么样?”章援问,“能成功吗?”
“能!”马政想了想,“筑城没有问题……等麦子割完了,咱们就出兵五万北上,摆开决战的架势。狮子汗自恃有突厥强援,一定不肯决战。这样咱们就能在恰克玛克河南岸筑一座一夜城。”
“好!就这么打!”章援道:“此战本官亲自领兵去疏勒绿洲!总军机以为可行吗?”
“自是可行。”马政连忙恭维道,“总军机是知兵的,如何不能亲率大军?”
章援其实并不怎么知兵,不过马政和他相处久了,知道他有两个优点,一是胆子大,不会被战场上的杀伐给吓坏了;二是能听军机的话,不是那种不懂装懂的帅司阃臣。所以他也上得了战场!
第九百六十九章 大宋书生能掌兵(二)
章援还是第一次穿上界河瘊子甲行进在千军万马之中。
披甲行军是因为他正率领五万大军,行进在随时有可能和敌人发生遭遇战的荒原和绿洲之间。
这是真正的上战场!不是那种躲在坚固的,远离前线的堡垒中运筹帷幄。两者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在堡垒中运筹帷幄是玩别人的命,自己披挂上阵则是玩自己的命。
眼前的荒原是真正的荒凉浩瀚,目之所极,看不见一棵树木,一间房屋。除了隆隆开进的大军和在大军四周警戒的西凉骑兵,也没有任何人烟。只有一轮红日,悬挂在西方的半空之中,红日之下,还有几缕孤烟升腾而起。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昔日摩诘居士所到的边塞,大约就是这里吧?”
章援循声回头,马政不知何时已经策马走了上来。
现在代表河西军的总军机萧合达并不在军中,所以马政就成了集结在莎车绿洲的八万联军唯一的总军机,自然是责任重大,事务繁忙。就在刚才,他还跟随军的总军机房成员们在行军途中召开了一次军机房军议。
章援手指前方燃起的一道道直烟,问马政说:“仲甫,那边烟柱看着很直,是用狼粪烧出来的吧?”
“怎么可能?”马政哈哈笑了起来,“狼粪烧出来的烟是浅棕色的,比干柴堆冒出的烟还要淡一些,远处不容易看见。”
“可是狼粪燃烧所出之烟直而聚,虽风吹之不斜。”章援辩驳道。
“那是陆陶山在《埤雅》一书中所说的吧?”马政笑道,“他一定没有找几块狼粪来烧一烧,估计也找不到,他一老书生也不可能去抓几匹狼来拉屎啊。”
他顿了顿,忽然笑了起来:“不过骑士学院干过这等蠢事儿,让学生们去捉了几匹狼产粪烧过,所谓风吹不斜纯属瞎扯。而且狼不怎么拉屎,产生的粪便很少,上哪儿找恁多的狼替官家拉屎?倒是牛粪易得,而且容易点着,不过烟气也不大,只能用来引火,不能全烧牛粪。”
章援笑了一下:“实证学派果然讲究实验啊,还专门去捉了狼……不过军中好像一直有预备狼粪的制度啊。”
“上下相蒙而已。”马政道,“过往军中条令不严谨,各种荒唐的规矩可多着呢,没有谁会认真遵守的。也正因为不严谨,使得军中的武官无法通过学校教养而出,武举出身的武官也带不了兵。”
章援轻轻点头,然后又抬手一指前方的直烟:“那是逆虏点起的烽烟吧?”
“就是他们点的。”马政道,“看来西凉骑兵在前面已经和他们干上了!”
“呜呜……”
马政的话音刚落,一声声号角就从前方传了过来,马政凝神倾听了一会儿,笑道:“赢了,前方畅通无阻!”
河西军用于这场西征的一共有7个步兵将和3个骑兵将,现在3个骑兵将都被萧合达带走了。剩下的7个步兵将则在赵忠顺的率领下,陆续抵达了莎车绿洲。现在有6个河西步兵将参与了向疏勒绿洲挺进的行动,这6个河西步兵将中包括了6个西凉骑兵部和6个铁鹞子营。总共有5400名西凉骑兵和1800名铁鹞子骑兵。
另外,安西大教化团也出动了2个步兵将和2000名骑士。
也就是说章援、赵忠顺和马政麾下一共有9200名骑兵战兵。而且全部拥有半甲(前心甲和头盔)或全甲,并且配置了马枪、顽羊角弓和骑弩。单兵的战斗力就不亚于天方教国家的古拉姆,根本就不是东喀喇汗朝的游牧骑兵能对付的。
顺便一提,游牧骑兵也不都是一个水准的,基本上厉害的都出在蒙古高原那一片。别处的都比较水,根本不是受过严格训练的轻骑兵的对手。而窝在疏勒绿洲、莎车绿洲一带的游牧部落就更弱了,马政和赵忠顺只是派出了手中三分之一的西凉轻骑,就把狮子汗摆在莎车绿洲和疏勒绿洲之间的游骑兵全都清理干净了。
“河西军的这些半甲轻骑很不错啊!既能充当游骑远拦,又能结阵突击,若是几年前他们有这样的骑兵,咱们肯定到不了这里。”
河西军的西凉骑兵在这一场战争中的表现的确可圈可点,而且也让本身就是骑兵专家的马政学到了不少东西。当然,也看到了一丝危机!
因为同样的改革,不仅河西军可以采取,北方的大辽国一样能够做到!反而是大宋,因为骑兵的基础薄弱,再怎么改革,都没有办法弥补数量上的劣势。
所以在大辽和大宋同时进行骑兵改革的情况下,大宋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一点军事优势,就会很快被对手超过。
“可惜不能指望他们去对付契丹人,否则来日北伐就容易多了。”章援叹道。
“是啊。”马政也道,“有个万把西凉骑兵左右遮护,大军在前沿开进也都和在后方行军一样,安安心心的,不必时刻备战,力气都能省下来用在交战上了。而且,敌人也不知咱们的虚实,想要伏击偷袭,连个方向都没有,只得在喀什噶尔坐以待毙!”
“狮子汗会坐以待毙?”章援问。
“多半会吧。”马政看着远方一道峰烟正在散去,“狮子汗不仅不知道咱们的虚实,也不会知道达图鲁阿提达坂山口那边萧合达所部的虚实。他现在可是腹背受敌,不被咱们吓跑就不错了,还敢主动出击?”
“狮子汗会弃城而逃吗?”章援又问。
“不好说。”马政道,“狮子汗已经是瓮中之鳖了,西面的达图鲁阿提达坂山口被萧合达封锁,北面的龟兹已经被高昌回鹘收取,只剩下了南越葱岭一条生路了。能不能走,就得看葱岭以南的势力容不容得下他了。另外还得看赵忠顺和萧合达肯不肯放他南走了。现在萧合达在西,咱们又要逼近南葱岭河,卡住了喀什噶尔的东面。狮子汗想要南走,西凉骑兵不会去追吗?一路追击之下,十成人马里面能有一成过得了葱岭就不错了。”
“那他会投降吗?”
“不是会不会,而是能不能?”马政一回头,瞟了一眼河西军节度留后赵忠顺的将旗,此间的八万兵马中有六万出头是河西军!
狮子汗能不能投降,必须要看赵忠顺和河西军的态度。而河西军的目标,可不是把东喀喇汗朝变成自家的附属,而是要趁着河西军的武力没有星散的机会,最后一搏,试着在西域和天竺再打出一片天地。
所以收服狮子汗肯定有一定的好处,他是个不错的带路党嘛。但是狮子汗麾下人马众多,同河西军之间又存在宗教上的冲突,想要消化也不容易。
“现在就看葱岭以南的那些人了!”章援冷笑,“若是他们不越葱岭来援,又不愿意让狮子汗率部南下。那么最多再有五六个月,狮子汗就得归顺了。”
“不必五六个月。”马政道,“最多再坚持两三个月,狮子汗就得投降……或者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