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2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还要军官们拥有一定的数学知识。最理想的情况就是六艺书院念六年,云台学宫念三年,骑士学院年两年(包括半年部队实习),前前后后十一年军事化的教育。这样出来的军官,那素质根本是自学成才的文盲不能比的。
不过蔡京是不会喜欢那么高素质的军官的,读书人挂在嘴边的也不过是“十年寒窗”,人家军官不包括蒙学就十一年寒窗,哦,不是寒窗,而是昂贵的精英军事教育。所学习的课程比文官们学的经术加史书复杂了至少十倍!
在这样的军官们看来,高高在上的士大夫就是一群半文盲。知识分子军官会服从半文盲的指挥?想想就知道不可能了。
大宋的军官要都这样,还不闹革命推翻士大夫专政?
钟傅又道:“对了,昨天还来了一个营的朔方府兵,分别由一队长枪,一队刀盾和一队弓箭手组成,带队的几个军官就是原来的猛士。”
调集一个营的朔方府兵隶属速成武学堂是陈剑的建议,理由是让学堂里面的军官们看看新军是啥模样的。
这个要求很快被蔡京报告给了赵佶,赵佶也没在意就批准了——横竖一个营,区区500人而已,开封府这边的房奴猛士可有三千多人呢!
“怎么样?”蔡京问,“严整否?”
“严整!”钟傅眉飞色舞道,“太严整了!特别是那100铁甲长枪兵如墙而进的样子……真是太好了!”
太好了?蔡京不明白,“这样就能百战百胜了?”
“不能。”钟傅道,“一上来就用枪墙推进是不行的,必须先用弓箭和骑兵扰乱敌方的阵型。然后再发动长枪突击……如果能把御前骑士集中起来,还可以用甲骑迂回敌后,和长枪兵前后夹击敌人。”
钟傅说的办法在《战术论》上都有,不过要执行就不容易了。甲骑迂回就是个多兵种配合的战术行动,否则光是甲骑会被敌人的轻骑扰乱的。而长枪兵也不能傻乎乎站着不动,同样要在战场上进行冲击和转动,吸引敌方转向。
总之这是一整套非常复杂的多兵种,多部队的协同行动。而且这套战术只是《战术论》中所论述的多个阵战战术之一。
“哦。”蔡京只是点头,他完全没有觉得这个战法高明在那里?
“弱翁。”蔡京想了想,又道,“你虽然是速成武学的生员,但是论起官阶,却比其他人都高。所以在元度照看不及的时候,就多费些心思吧。另外,一定要多多提防那几个云台学宫出身的教授……如果他们有所异动,不必报我,立即着人将其拘拿!”
钟傅听到蔡京的命令却是一愣,学生拘拿老师?
蔡京看着钟傅的表情,笑道:“会叫元度给你一道军令的,只要不入城,便没有甚要紧的。”
蔡京、蔡卞两兄弟也不是没脑子的,当然不敢把速成武学摆在开封府城内。而是远远的摆在了陈留附近的一座废弃寺庙里面,这样既方便了蔡卞控制,又不至于让赵佶不放心。
第八百六十八章 公车上书,以理服人(四)
在琼林宫旁边,辟雍学宫的大校场上,今儿已经乱成了一团了。和寻常的大宋官学私学校不同,云台式的学宫都有一个巨大的操场,用来让生员们出晨操和进行室外课程。而晨操一般是队列加上一套活动筋骨的拳操或是剑操,是整个学宫的生员和老师聚集在一起做的。
在以往,辟雍学宫的晨操都是军学(同时也是体育)科的几个教授负责的。不过在蔡卞赶走了辟雍学宫中所有的云台系老师后,晨操就变成了放羊,也没有老师领操,学生也不是必须出席。包括蔡卞在内,所有的辟雍学宫的学官们都不会把耍拳舞剑和队列演练当成学问的,忽视、轻视自然也在情理之内。
只是官僚主义的拖沓作风,让蔡卞并没有马上取消这个让全学宫的生员有机会聚集的晨操。
不过在学宫改组,云台系的老师们都收拾包袱走人以后,辟雍学宫的晨操也就成了放羊,生员们爱来不来的,也没什么人问了。也就是“毕业班”的二百多上舍生们稍微自觉一点,还维持着三年来养成的习惯,会按时出操训练,不过也没有以往那么严整了。
可是今天不知道怎么回事儿,一大清早,上舍、内舍、外舍,甚至还有预备舍(就是预科生)的生员,都呼啦啦的聚集到了学宫的大校场上。操场上的几块大告示牌上,这时也贴出了《乞不开右榜进士科疏》的全文。很快就把辟雍学宫的生员们都吸引过去,聚集在告示牌前议论纷纷起来了。
“这是什么狗屁文章?怎么就不开右榜了?”
“这是今科举人们公车上书的全文啊!现在借住在青城学宫的举人正在到处拉人来署名,要凑出5000个举人一起联名啊!”
“公车上书?这是何必呢?他们考左榜,我们考右榜,井水不犯河水……”
“你没看文章上怎么写的吗?我们是学杂学的巨商大工之徒!他们是和赵家共天下的士大夫!”
“瞎说,我家是开国元勋,我家老祖赵韩王,怎么就是巨商大工之徒了?”
“是啊,我唐家从唐朝开始就代代为官……”
“唐十四,唐家老店不是你家的吗?”
“潘五,你家还有潘楼和潘家金银绢帛交引行呢!”
“行了,行了,咱们自己吵什么吵?巨商大工怎么啦?考左榜进士的就没有巨商大工了?元符三年礼部试第一的纪忆之家里还是海商巨富呢!”
“咚咚咚咚……”
这个时候一阵紧似一阵的鼓声忽然响了起来,大校场上的生员们都是一愣,然后下意识的都往各自班队所在的位置跑去了——擂鼓聚兵,擂鼓集结!这是过去三年间辟雍学宫生员们每天早上出操时候的信号。
各自就位之后,生员们才想起来现在辟雍学宫早就变天了,再没有逼着大家伙出早操的教授了,只有一群不知所谓的老学究,连课本都看不懂,每天就知道尸位素餐的混日子。已经在筹备右榜考试的上舍生也无所谓了,他们的学业已经差不多完成了。可是内舍和外舍生们就惨了,根本学不到东西,每天只能自己看课本自学了……
大家将目光投向了摆在校场北侧的一座木头搭建的高台,那是每天晨操时指挥教授站立的地方。几个穿着黑色遥溃ㄉ泵堑姆埃攀孔咏恚掷镞懦そ5那嗄暾驹谏厦妗
他们并不是教授,而是上舍的几个学生领袖。为首的一个身材高大,面如白玉,五官英挺,站在那里就显出了几分儒将风范。此人名叫苗傅,是西军名将苗履之子,早就受了官身。但是苗履希望自己的儿子能中个进士,就送到开封府的辟雍学宫来读书了。而且一读还读出个品学兼优的学生领袖!这一次的右榜进士那是稳稳可以拿下的。
如果让那帮考左榜的书呆子用公车上书把右榜给禁了,他的三年苦读不是白费了吗?另外,苗傅是西军将门的公子,当然知道什么地方可以学到真本事。所以他并不想在拿到进士之后马上去做官,更不想去劳什子速成武学浪费时间。他想去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界河骑士学院!
所以在得到了“保送”界河骑士学院的承诺后,他就答应潘家将门的潘烨来组织这一场讲理论道了……
“诸君!”苗傅大吼道,“我等在辟雍学宫的三年苦读,很快就要因为一群迂腐举子的上书而付诸东流了!如果公车上书遂行,我等就再没有右榜进士可以考了!我们能答应吗?”
“不能!”
马上就有人大声回答。
“不能!”
更多的人发出了怒吼。
辟雍学宫可不是那么好入的!能在这里读书的,不是有个特别靠谱的爹,就是家里花了大钱走了门路。而且能拼爹走门子进入的只是预舍,能入外舍,再一步步读到上舍的,都是下了苦功的。现在眼看就要金榜题名了,却有人要用公车上书封杀,怎不叫人恼火?
“我们该怎么办?”苗傅大声发问。
“论道!”有人一边大喊,一边举起了长剑——这可不是礼仪之剑,而是真正的杀人利器,辟雍学宫的军学课程里面就教击剑,而且是军中实战的剑术!
“论道!论道!论道……”
大校场中的一千多生员(包括预舍),全都沸腾起来了。长剑在手,真理在心,还怕和天下举子论道吗?
苗傅锵踉一声拔出了自己的长剑,想东南方向一指:“论道!敌在青城宫!”
“论道!敌在青城宫!”
……
“出发!敌在青城宫!”
同一时刻,梨花别院大门外,二百多名云台学宫的生员,也已经集结完毕。带领他们的章之凤,也拔出长剑,指向东南。
为了这一次的科举大比,云台学宫也是下了血本,拿出了二百多名第一流的生员,其中不少人还是学宫加专科的“学历”,可以稳拿下右榜进士的——虽然武好古并不愿意让自己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去当进士,为朝廷所用。但是这场考试关系到“升学率”啊!
云台学宫必须拿下至少100个右榜进士!有了这样的“升学率”,武好古才能去扩招一批“财子”。要不然云台学宫的开支越来越大,早晚会让武好古承受不了的。
当然了,对于教育的投资是不会付诸流水的。云台学宫最终会变成带动界河商市和京东商市前进的发动机。
不过那不是短期内可以看见成效的,得等上很长一段时间。而在云台学生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之前,进士文凭就是云台学宫最大的倚仗。
所以武好古是绝不能在右榜进士科的问题上向蔡京让步的!
而蔡京同样知道右榜进士科对于实证学派的意义,所以也猜到这批云台学宫的生员不会老老实实等着被剥夺前程。
因此他除了让蔡卞牢牢控制辟雍学宫之外,还给权发遣开封府李孝寿下达了指示,让他派出大批军巡院的铺兵,严密监控梨花别院。
梨花别院内的异动,早就被人通报给了李孝寿。与此同时,在梨花别院附近指挥铺兵行动的开封府左军巡院判官还命令铺兵在梨花别院所在的巷子外,拉出了一条封锁线。
所以章之凤带领的200多生员已经没有办法用长剑去讲道理了。好在,右榜进士科要考骑士和夹枪冲锋。所以聚集在梨花别院的绝大部分云台生员们还带着自己的战马、盾牌和长枪,而且他们还练习过骑马集团冲锋的本事……
“显谟,下官派去监视梨花别院的铺兵回报,已经有好几百士子集结起来了……”
“显谟,军巡院主管的是风火、争斗、盗贼与刑狱审讯事,举子论道咱们管不了啊!”
开封府左右军巡院的军巡使和军巡判官这个时候都到了公厅,一个个愁眉苦脸,束手无策。
李孝寿冷哼了一声:“什么举子?不过是一群商人徒罢了!派去的铺兵有多少?带没带器械?”
“派去了300人,都有棍棒刀枪,只是……”
“只是什么?”李孝寿脸色阴沉,“蔡相公已经下了钧命,我等只管照办!再去点齐300人,随本官一起去看看。”
“喏!”
李孝寿也是个酷吏,在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做过吕嘉问的帮手,可是得罪了不少人。如果不是蔡京提携,他恐怕要一辈子蹉跎了。所以这个时候,他也就顾不得太多,只管跟着蔡京一条道走到黑吧。
不过他也不太担心会在这事儿上栽个大跟头,毕竟天下读书人都站在他背后,连苏辙都支持蔡京了,还有什么好怕的?
大不了就把那帮来考右榜的云台学宫生员堵在梨花别院里面,只要等到公车上书实行了,官家就会在群臣一致的要求下取消右榜进士科,到时候他们就不是举子了。
还不是想怎么整治就怎么整治?
第八百六十九章 公车上书,以理服人(五)
“咚咚咚咚……”
一阵紧似一阵的战鼓声在梨花别院里面响起来了。然后就别院大门敞开,武装骑士鱼贯而出。人人都骑着高头大马,持着扇形骑兵盾,背着马矟,携带着弓箭,看上去都特别会讲道理,浑身上下都是真理啊……
堵在梨花别院外面巷子口的铺兵们看到这一幕都有一种如在梦中的感觉。不是说来堵一群工商之徒吗?怎么看上去像是御前骑士啊?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对,一定是迷路了!
一群老油条铺兵都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然后也不和站在他们前面的左军巡判官黄潜善打招呼,就蹑手蹑脚的开溜了……
开封府左军巡院判官黄潜善瞧见这一幕,也是目瞪口呆。这是什么意思?要造反?不就是不让考进士吗?犯得着造反吗?还真是一群目光短浅的工商之徒和粗鄙武夫啊!以为靠他们这区区数百人就能覆了铁桶一般的大宋江山了?真是找死!
想到这里,黄潜善挺起胸膛,大喝一声:“来人!给本官将这些反贼统统拿下!”
人,没有来,也没有人回应他。
怎么回事?黄潜善连忙左右张望,才发现本来在他身后列队的军巡院的铺兵已经神秘失踪了……人都去哪儿了?三百多个大活人怎么说没就没了?大变活人吗?铺兵都没有了,本官怎么办?难道要以身许国了?不行,本官要留着有用之身和逆贼斗争到底!可是,本官可是腿怎么发软了?难道是为朝廷操劳过度了?
黄潜因为腿软迈不开步子的时候,一匹匹高头大马就从他左右两边大摇大摆的通过了,也没人多看他一眼,当然也没人用背着的马矟来扎他一下,似乎把他完全无视了。
不过黄潜善却一辈子也忘不了二百来个骑士策马从他身边通过的这一幕。他们胯下的战马高大强壮,看上去跟头蛮牛似的。背在肩膀上的长枪枪尖磨得雪亮,一看就是杀人利器!而骑在马背上的骑士却是身着对襟儒服,头戴士子巾。
这是什么装扮啊?强盗扮书生?还是书生当强盗了?等二百余骑强盗书生策马而过,向着万胜门而去的时候,黄潜善才抹了把额头的冷汗,长长吐了口气。
这帮强盗书生大概不是想造反吧?黄潜善心想:不过就凭他们这等在开封府城内持械骑马,还无视本官的行为,也足可以定个跋扈桀骜之罪了。
而且,这群人既是武夫,又是儒生,而且还习了不容于正道的实证邪说!如果不早日加以铲除,恐怕不是国家之福啊!
……
“谁敢踏出辟雍学宫一步,本官就要奏名官家,将之除名了!”
新任的辟雍学宫丞蒋存诚带着十几个博士、学正、学录,将试图冲出学宫的一千多个持剑儒生给堵在学宫大门口。
辟雍学宫的最高长官称为大司成,原本由苏东坡门下的张耒出任。在苏东坡、李格非、黄庭坚相继过世后,张耒也被外放去了四川当知州了。而在蔡卞出任判国子监后,又兼任了辟雍大司成,实际上就把辟雍至于国子监的直接管辖之下了。
不过蔡卞是个大忙人,他同时还是翰林学士,是要每天上朝还得参加崇政殿问对,不到午后是不可能到辟雍学宫办公的。所日常主持辟雍学宫的,就是学宫丞蒋存诚了。
蒋存诚对于辟雍学宫现在所授的课程是非常不以为然的。在他看来,太学生应该以道德文章为立命之本。算学、格物学、军学等等的,只是课外的小道。而且就算是小道,辟雍学宫所授的东西也走偏了。课本完全不知所谓,根本就是在误人子弟!
在他上任之后还亲自考核了辟雍上舍生,发现他们的文章只是尚可,但是对于儒学、军学的见解都的错误的!更有甚者,有些学生自以为精通军学,可是连《武经七书》都没有通透,对于各种阵图更是一窍不通,此等不学无术之辈,比起以前的武学生都差远了,更不用说太学生了。他们最多就是读过书的粗鄙武夫,打仗的路子都是武夫的那一套。就知道结阵硬冲,一点计谋都不会用。
苏东坡的治学,看来是完全失败了!
“学宫丞,我等又非囚徒,怎不能踏出学宫一步?”
带头闹事的曲傅也是头脑发热的主儿,根本不把一个啥都不懂的学宫丞放在眼睛里,而且也不知道什么叫尊师重道——在他看来,那些被蒋存诚赶走的云台系的老师才是自己的授业恩师,蒋存诚是个老糊涂,课本都看不懂,怎么当老师?
“本官是学丞!”蒋存诚沉声道,“本官说不许就是不许!”
“我等要去青城学宫找那些想要公车上书的举人论道!这事儿又不违反辟雍学宫的规章,你凭什么拦着?”
“论道?”蒋存诚冷笑,“尔等的学问如此不堪,还敢和四方举子论道?且不论儒家经义,就是论军学,他们都胜过尔等!尔等还是回去好好温习《武经七书》和各种阵图吧。进士不是你们可以考的!不过朝廷也会给你们出路的,速成武学才是你们应该去的地方!”
“什么?进士不是我们可以考的?”
“学宫丞,开右榜进士科可是官家下过大诏的,你凭什么不让我们考?”
“对!凭什么不让我们去考?”
蒋存诚气得只摇头,这群家伙太不像话,明明没有学问,还想考进士。
“别理他!”曲傅大吼着拔出长剑,向前一指,“跟着某,冲将出去!去找青城学宫那帮腐儒论道!”
“冲啊!”
“冲……”
大家伙都急眼了。连辟雍学宫丞都不帮他们了,他们要是再退缩,就真的没有进士可以考了!
走在最前面的一群辟雍学宫的上舍生最着急,全都亮出宝剑了,可把蒋存诚给吓坏了。
太学生不讲道理,喜欢闹事是谁都知道的。但是以为闹事都是开嘴炮,现在直接拿宝剑来了。
这个国子监的学官怎么有生命危险呢?
蒋存诚真腿肚子发抖的时候,身边已经有反应敏捷的博士、学正拉着他就跑了。一边跑一边还说:“学宫诚,快去找蔡相公调兵吧!这帮太学生造反了……”
“对,对。”蒋存诚应着,“快扶蒋某去政事堂!去报告蔡相公……”
辟雍学宫的所在距离琼林宫很近,到政事堂在西皇城的办公地也没多远,蒋存诚很快就到了政事堂。不过却没有见到蔡京,现在崇政殿问对还没结束呢,倒是在政事堂撞上了急得跟个热锅蚂蚁一样的权发遣开封府李孝寿。
“景山。”见到权发遣开封府,蒋存诚就道,“不好了,太学生反了!你赶紧发兵去捉拿!”
“什么?太学生也反了?”李孝寿也是一头汗,他带着300大军抵达梨花别院外面的时候,正遇到已经变成孤家寡人的黄潜善,才知道梨花别院里面的“武举人”都反了。
俗话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现在怎么举人说造反就造反?
知道事情闹大的李孝寿也不敢善作主张,连忙到政事堂找蔡京。结果遇上了蒋存诚,还听说了“太学生造反”的消息。
好嘛!太学生加上武举人,这事儿闹得可真是太大发了……
“发兵?”李孝寿翻了翻眼皮,“发兵捉拿太学生?遂明兄,这事儿可不那么简单!”
“怎地?”
李孝寿道:“咱们说他们造反,可有什么凭据吗?他们有打出反旗吗?有杀害官吏吗?有劫夺官仓吗?有攻打官衙吗?辟雍学宫和梨花别院距离琼林宫不过咫尺,他们有惊扰圣驾吗?”
好像都没有啊!可是他们的确是反了……
“可他们是真的反了!”蒋存诚摇了摇头,“虽然不反官家,却反天下士大夫……我朝是个士大夫共天下的!反了士大夫,就是反了大宋天下啊!”
他这话说的没错!现在辟雍学宫和生员和云台系的举人,的确是反了。但他们并不是反赵佶,而是反对传统的儒家士大夫。如果让他们得逞了,那大宋就不是大宋了。
这可就在考验赵佶的智慧了!
崇政殿内,赵佶已经知道了“实证学派造反”的事情了。他有皇城司做耳目,开封府的那点事情瞒不过他。
所以他知道公车上书的事儿,也知道辟雍学宫和梨花别院里面的士子是因为反对公车上书而闹起来的……至于权发遣开封府李孝寿派出铺兵去阻拦梨花别院里面的“骑士”,赵佶也知道了。
不过他不赞成李孝寿这么干,且不说梨花别院里面不少“骑士”是有官身的,便是学宫生员加上举人的资历,也不能让铺兵去对付啊。
铺兵是用来对付民间贼人的,怎么能用来对付举人和官人?这不瞎胡闹嘛!上下尊卑还要不要了?
“蔡卿,苏卿。”赵佶直接点了两个宰相的名,“这事儿,你们怎么看?”
第八百七十章 公车上书,以理服人(六)
“陛下,梨花别院的云台学宫生员和辟雍学宫的生员持械闹事,跋扈飞扬,绝不可以等闲视之!”
蔡京有点气急败坏了。
事情完全出乎他的预料,他本来以为辟雍学宫的生员有可能会以“伏阙上书”对抗“公车上书”。也就是两种最高级的嘴炮对轰!
对此,蔡京是有办法加以瓦解的。因为“伏阙上书”是需要花时间组织的,要有人领头,要写一篇雄文,还要有足够多的士子联名。就像青城学宫里面的举人们搞公车上书一样,没有十天八天根本不行。
有了那么长的时间,蔡京就有很多种方法进行分化瓦解,让辟雍学宫的“伏阙上书”无法成功。
而且就算“伏阙上书”组织起来了,也不是公车上书的对手。因为辟雍学宫的生员们的身份是存在争议的,他们不是从县学、州学一步步通过考核晋升上来的太学生。而是用府兵名额交换出来的生员,还有一部分是原本该去国子学的官员子弟。
也就是说,他们都拼爹拼出来的,不是凭本事考出来的!
而云台学宫的情况也差不多——爸爸是骑士或是爸爸支付了高额学费,这也是拼爹啊!
在宋朝的官场上,靠拼爹是过不硬的。呃,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其实也拼爹,贫下中农的儿子连读书的机会都没有呢!不过拼爹拼到最广大的地富分子都能承受就对了,要再往上,可就是不公平了。
赵佶又看了看苏辙,苏辙奏道:“云台学宫、辟雍学宫的生员闹事,完全是因为左右榜进士而起……朝廷开科取士,一为选出德才兼备之士;二为天下寒门开登天之路。而云台学宫和辟雍学宫以往的教学,却一味重才轻德,所以才有今天的事情。”
赵佶问:“苏卿的意思是云台学宫和辟雍学宫的生员都是有才无德之辈?”
“非也。”苏辙摇摇头道,“臣觉得实证学派只注重自然之道,而忽视了仁义道德,这才是真正的失德败德之处。”
苏辙在学问上的高度果然是蔡京不能比的!他一眼就看出了实证学派的错谬之处——道德是很难用实证检验的,而且道德的高度有时候比真理还高,只是敌不过屠刀!而真理则可以打造出比愚昧的屠刀犀利一万倍的武器……
赵佶点了点头,问:“苏卿,那你说仁义道德和实证学问相比,孰轻孰重?”
“自然是仁义道德!”苏辙答道,“太上有立德,其中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实证学问,最多是立功立言,却忽视了立德,因而处于下乘。”
说得是挺有道理的,可有什么用呢?
赵佶心想:苏辙的德肯定是好的,就是什么有功的事儿都做不出来。如果都用他的德,可就没有皇儿赵乾顺了……
这个时候,又有一个小黄门快步走到赵佶跟前,俯在他耳边,低声嘀咕了几句。
“知道了!”赵佶点点头,又对在场的大臣们说,“辟雍、云台两学宫的生员都出城往青城学宫去了。”
“陛下!”蔡京连忙上奏道,“千万不能让辟雍、云台两学宫的生员和青城学宫内的举人遇上啊!”
赵佶笑道,“蔡卿是害怕辟雍、云台两学宫的生员暴打想要公车上书的举人?苏卿,你觉得呢?”
“陛下,辟雍、云台两学宫的生员是去论道的。”苏辙回答,“不会动武,也不必动武,因为举子们论不过他们的。”
“论不过?”赵佶笑问,“难道立德论不过立功?”
“进京赶考的举子难言已经立德。”苏辙道,“立德难,而立功、立言易。实证学派专修立功立言之学,忽视基础,一味精进,因此可以速成一些本事。虽然基础不牢,但是在做事和论道上还是有立竿见影之效的。”
“是这样啊!”
赵佶笑了笑,“那就摆驾青城宫!朕去听听他们怎么论道的。”
“陛下,不可……”蔡京马上奏道,“辟雍、云台两学宫的生员都携带利器,只怕会对陛下不利。”
赵佶摆摆手道:“无妨,朕有御龙猛士护卫,谅他们也不敢造次。”
蔡京连忙看了看苏辙,可苏辙也只有一声叹息了。章惇说的没错,赵佶就是轻佻了!而且也和武好古是一个路子,只知道立功、立言,压根不知道立德。上台以来除了打仗就是修园子,各种败家,而且花钱花得财政盈余连创新高……真是太不像话了!
……
“你们这是干什么?”
站在青城学宫的城门楼上向一群“武装士子”发问的,是个带着孝的女人,她就是李清照。
赵明诚胆小,听说有一千多个“武装士子”要来攻打青城学宫,险些没吓尿,连封闭宫门抵抗都不敢,直接就想跑。结果被他老婆李清照给挡住了,好说歹说才打消了逃跑的念头。不过也不敢出去和一帮气势汹汹的士子讲道理,倒是李清照一点不害怕,自己一个女人家的就站在门楼上问话了。
还别说,李清照一出马,真就没人敢乱来了。
因为李清照也是实证学派的大佬——云台学宫最早的算学、工学和格物学的课本还是李清照同米友仁、赵明诚还有赵佶一块儿整理出来的呢!
而且李清照也没和赵明诚、赵佶一样脱离实证学派了,而是一直参与实证学派的学术。李清照虽然是女流,但是天赋极高,对于理性主义和实证主义的理解非常透彻。并且将它们运用在了金石学(考古学)和一种被武好古称为“概率学”的学问上。
另外,由于赵佶的油画《李清照写真图》,辟雍学宫和云台学宫的生员也都认得出她。自然知道眼前这位妇人就是实证学派的大师李清照了。
“易安居士,我们是来论道的!”李纲在马上向李清照抱了抱拳。
“论道?”李清照笑了笑,“只是论道?不会说不过就动手吧?”
“怎么会说不过?”李纲笑道,“咱们有《实证论》和《理性论》!”
《实证论》和《理性论》用在儒学上的效果特别好!因为儒学是不立神的,不立神就没有“不可证”的道了,所以根本没有办法对抗实践经验和理性推理。
历史上,当西方哲学思想侵入中国的时候,貌似强大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