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天下豪商-第2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破宋人的兵马。宋人的兵马再精锐,也是久战疲敝,而且人数至多不会超过两万。”
  益麻党征已经知道正在围攻陇朱黑城的这股宋军犀利异常,不过在他想来,宋军再厉害也就和大白高国的天兵差不多吧?仁多保忠率军五万(其实只要两万)而来,加上自家的三万(其中两万先前进到麻宗山),总共有八万大军,怎么可能打不赢宋人不到两万的疲惫之师?
  “好!”溪赊罗撒抚掌笑道,“此计甚妙!老六,那就由你带上两万大军去麻宗山,愚兄在邈川城等待仁多统军吧!”
  ……
  “高太尉、王太尉,咱们的5000壮士还能战吗?”
  “怎么不能战?绝大部分人还没砍够10个脑袋呢!急都急死了,嗷嗷叫着要上阵!大官啊,咱们的官家可真厉害啊,怎么想出这种办法的。”
  “是啊,离开10个脑袋的斩首数越近,那就越急着要上战场……大官,您怎么跑到陇朱黑城了?是不是安抚要咱们拿下陇朱黑城?”
  童贯这时已经到了陇朱黑城之下,正在和指挥攻城战的高俅、王禀说话呢。
  还别说,赵佶拍脑袋想出来的斩首换房子的招数太损了!十个脑袋的数目恰到好处,太多了凑不齐,太少了很快就砍足数了。
  现在是十个脑袋,看着不多,砍起来也挺费劲儿的,而那些已经凑齐五个六个甚至七个八个脑袋的房奴那个急啊,恨不得蕃人勇士个个都三头六臂!


第六百六十三章 脑袋们又来啦
  就在溪赊罗撒派弟弟益麻党征带着两万颗脑袋,呃,应该是两万蕃家儿郎去拯救多罗巴大首领的时候,多罗巴已经看破红尘,遁入空门了。
  不久之前还是威风八面,意气风发,想要带领湟中蕃家儿郎雄起的多罗巴大首领,这个时候仿佛一下老了十几岁,满脸的苦相,双手合十,身上披着袈裟,在陇朱黑城内一所寺庙里的佛像前跪着。几个披着红袍的喇嘛在念经,还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喇嘛在用小刀割断多罗巴大首领的那一头白发。
  一群多罗巴手下的管家和头领,都无精打采的在佛堂里面跪着,人人都批了袈裟,看来是准备和多罗巴一起出家当喇嘛了……
  这事儿真是战场奇闻了,打仗把敌人打死打败的很正常,把敌人都打成和尚的事儿,大概也就那帮房奴猛士干得出来吧?他们割人家的脑袋太凶了,从巴金城割到了陇朱黑城,而且还不给个痛快,留着一个支堡不打下来好慢慢割……每天割几百,割了七八天后陇朱黑城内剩下的人都精神崩溃,自己放弃了那个倒霉的支堡不守了。
  而多罗巴肯定是所有人中受打击最大的一个,三个儿子都死了!都死了……而且自己的实力也拼光了,前天还有邈川城的使者冒死来报(宋军没有切断陇朱黑城和邈川城之间的联络),说溪赊罗撒带着三万大军进了邈川城,但是按兵不动!
  按兵不动的意思多罗巴明白,是在等自己的脑袋被宋人割了去啊!自己一家都死了,邈川城主自然就是溪赊罗撒来当了!
  这人心也忒险恶了吧?自己不要命的帮溪赊罗撒当上蕃家王子,他却见死不救还要趁机夺自己的基业……
  备受打击的多罗巴终于承受不住,看破了红尘,请陇朱黑城里面的喇嘛给自己剃度了。而他的那帮心腹手下看见老大出家当喇嘛了,也都纷纷表示跟随,全都一起剃了头当喇嘛了。
  可问题是他们剪了头发的光脑袋也还是脑袋啊!那个没人性的高太尉照样认可它的价值!
  所以在剃度的时候,多罗巴脑子里面还是在思索怎么从陇朱黑城脱身?
  现在陇朱黑城周遭的堡垒都丢完了,接下去宋军大概就要攻城了!而陇朱黑城之内还有多少人能战?好像只有不到四千了,而且士气低落……
  多罗巴长叹了一声,闭上了老眼儿。
  “万胜!万胜!万胜!”
  惊天动地的欢呼声突然从城外传来了!多罗巴猛地睁开了眼睛,露出了惊恐的目光。
  那些喜欢割人脑袋是宋国恶魔要攻城了?难道自己的寿数就到处为止了?
  “快,快扶我起来!”多罗巴用颤抖的声音呼唤他的护卫。
  几个已经提前剃度,变成小沙弥的蕃人护卫连忙上前,搀扶起被城外宋军的欢呼声吓得腿肚子发软的多罗巴大首领。
  多罗巴又说:“去,去看看,扶我上城,去看看……”
  现在是晚上,天上也没月亮,外面一片漆黑,根本不是攻城的时候啊!
  众人簇拥着多罗巴大首领登上了用乱石堆砌而成的陇朱黑城的城墙。
  城外,宋军的营地中到处都是闪烁的火把,星星点点,好似天上的繁星。其中不少远远看去和萤火虫差不多的火把还在上下左右的晃动。显然是手执火把的人在挥舞!随着火把舞动,山呼海啸一般的欢呼声也响了起来。
  “万胜!万胜!割脑袋!割脑袋……”
  “这些汉人瞎嚷嚷个啥?”
  多罗巴问身边的人,有耳朵尖,而且还能听懂汉话的从人答道:“大首领,汉人好像在喊:割脑袋……”
  “割脑袋!?他们还要割谁的脑袋?”多罗巴就感到耳后三寸一阵凉飕飕的,然后就是一阵血气上涌,眼前一黑,整个人瘫软下去了。
  ……
  晕菜的多罗巴并不知道自己的脑袋一时半会还丢不了!
  因为城外那些宋军的主力很快就要开走了。他们彻夜欢呼的原因不是要攻城了,而是知道又有更多的,看上去很好割的脑袋从邈川城过来了。
  对于这群需要用敌人的脑袋去换房子住的房奴兵们而言,还有比这个更好的消息吗?
  从邈川城开出来的蕃军,管他两万还是三万,反正打不过自己这里的几千人。无论装备、训练还是士气,都不能相比。
  所以他们就是来送人头的!
  在童贯当众宣布了这个好消息后,立即就是三军欢呼!
  这一幕别说多罗巴要晕菜了,就连童贯这个见多识广的军事宦官也有点不习惯了。
  大宋的兵士,什么时候听到数倍于自己的敌人来了还会欢呼?这还是宋军么?这些家伙不会是被魏武卒、秦锐士的鬼魂附体了吧?
  童贯心想:他们不就是选拔严格一些,军饷高上几倍,还能用敌人的脑袋换房子,还不需要军官督促就肯苦练武艺和上阵冲杀吗?难道古时候战无不胜的武卒锐士,就是这样的军队?
  “大官。”高俅这个时候笑吟吟地对童贯说,“不如趁着士气正旺,今晚就出击吧!也许可以抢在蕃人之前先一步赶到麻宗山立阵。”
  现在益麻党征的大军还没有赶到麻宗山,是高俅、王禀撒出去的硬探发现了他们的踪迹。
  所以童贯、高俅、王禀就商量着调动主力,也就是殿前御马直和御龙猛士直的七千多人去迎战对手。只留下2000名熙河路的汉番兵士在陇朱黑城外的堡垒驻防,看守城内的多罗巴部。
  由于之前一连串作战都打得非常顺利,殿前御马直和御龙猛士直的士气极为高昂,根本就把吐蕃部落军队看成行走的房契。所以高俅干脆建议当众宣布有新敌到来的喜讯——这下有足够的脑袋可以割了!
  “好!”童贯也知道士气这事儿只可鼓不可泄,立即就点头答应道,“收拾行装,今晚就出发!去割蕃人的脑袋!”
  “割脑袋!换房子!”
  “割脑袋……”
  ……
  “天杀的溪赊罗撒……”
  益麻党征辗转反侧,睡不着觉,于是就在褥子上低声骂了一句。
  他可不会像赵佶的房奴兵一样,连夜不睡觉赶路。他是巴不得黑夜永远别结束,这样他就不用起床行军去麻宗山立阵了。哪怕宋军在攻下陇朱黑城之前肯定不会向麻宗山进攻,他也不想去麻宗山……实际上,他根本就不赞成哥哥的亲夏反宋立场!
  宋国当然是坏的,但是人家这些年兵强马壮的,打得大白高国丢盔卸甲却是实实在在的。大白高国都打不过人家,蕃家还出什么头?别说现在闹得四分五裂的宗喀吐蕃,就是当年唃厮罗和李立遵的时代,蕃部不照样在三都谷之战中被宋将曹玮击败。
  现在蕃部实力远远比不了那时,而宋国的国力军力却是鼎盛,还打什么呀!
  而且溪赊罗撒惹出来的祸事,凭什么叫自己背黑锅?
  益麻党征虽然一肚子怨气,但是他也没办法。虽然他也是唃厮罗的子孙,可是却没什么实力,不能反抗兄长溪赊罗撒。而且鄯州蕃部的勇士们大多反宋亲夏,都以为鄯州遥远,可以让宋人鞭长莫及。
  所以益麻党征也没有办法煽动手下的勇士造反,只能老老实实带着他们去找死。
  当天色蒙蒙方亮时,正在诅咒自己亲哥哥益麻党征忽然听到营帐外面纷乱嘈杂了起来。
  “六首领,六首领,大事不好啦!”
  不好?当然不好了!好好的宗哥城不呆,跑到麻宗山来,能好得了吗?昏昏沉沉的益麻党征一边琢磨,一边打着哈欠道:“进来说话!”
  慌慌张张进来的是一个溪赊罗撒麾下的大将,名叫木波,也是个光头的喇嘛。
  “木波。”益麻党征问,“何事慌张?”
  “宋人!”木波道,“宋人来啦!”
  “甚底?”益麻党征猛地坐了起来,睡意全无。
  “宋人来啦!”木波喇嘛说,“前队统领差人来报,沿着山路到处都是火把,拉出足足十里,怕是有好几千人,正往麻宗山口而来。”
  从邈川城到麻宗山的山路并不宽阔,而且蜿蜒曲折。所以益麻党征的大军是分队前进的,在山路上拉得很长。前军已经到了麻宗山口,而益麻党征的中军还在十里开外。
  “这,这怎么可能?”益麻党征真的有点慌了。他的大军现在拉出了二十多里,要是骤然遇敌可就有点儿麻烦了。
  而且,宋军不是在围攻陇朱黑城吗?怎么就跑到麻宗山来了?难道陇朱黑城已经完蛋了?
  木波喇嘛问:“六首领,是战是走,您赶紧拿个主意吧。”
  “走!”益麻党征压根就不想打,现在陇朱黑城看来已经完了,他当然选择撤走了。
  而这个选择无论从哪个方面来说都没有错,但是益麻党征接下去就开始犯错误了。他根本没有想到自己的对手会在强行军后立即投入战斗,所以他下令召集部将军议,布署撤退。
  就在他举行军议的时候,王禀率领的房奴兵开始进攻了。


第六百六十四章 脑袋!哪里走!
  负重行军,日中而百里,然后还能立即投入战斗……这其实就是强大的战斗力了!
  再好的指挥,再强的计谋,都必须要一支拥有强大战斗力的部队去执行。要不然什么都是空的!而大宋的开封禁军,自从一百多年前开始,直到不久之前,就没有怎么认真训练装备过。因为大宋朝廷根本不知道要怎么激励那些老爷兵去训练……兵士们平时不训练,上了战场再多的赏赐都没有用。
  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的真理,在宋朝可是完全禁得起实践检验的!
  而这个练兵的难题,终于因为人人都爱的房子和“重武轻文”的御前演武,得到了圆满的解决……至少是部分、暂时的圆满解决。
  现在有了技能、体力、装备和知道为何而战(为房而战)的房奴猛士们,拥有了吐蕃人难以想象的战斗能力和战斗意志。
  他们整个晚上都在收拾行装和赶路,却依旧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充沛的体力。当王禀亲率的先头部队抵达麻宗山口时,根本没有休整的必要,披着铠甲行军的房奴兵们就直接展开了战斗队形,举着长枪嗷嗷叫着向目瞪口呆的蕃部勇士发起了攻击。
  “放下长枪,换弓箭!”
  当御龙猛士直第三指挥和第四指挥所属的九百余名铁甲兵,冲到用运粮的大车组成的蕃军工事前的时候,军官们下令大家放下长枪,取出弓箭开始放箭了。
  不少蕃部的战士也被他们的头领驱赶着在大车工事后面列队,同样人人持着弓箭。似乎想用密集的箭雨封锁宋军进攻的路线,可是他们又怎么能和披着步人甲的对手拼箭镞呢?他们的箭镞根本不能洞穿铁甲,而宋人的箭镞覆盖下来,他们就只有用血肉之躯去生生硬扛了。
  几轮齐射下来,蕃部的兵士们就死伤惨重,惊恐地奔逃了。
  “拿起长枪,向前!”
  王禀下命令的声音并不很大,在纷乱的战场上很难听清。不过没有关系,房奴兵作战是非常自觉的!不需要将领督促,就纷纷捡起长枪,嗷嗷叫着往上冲着去割脑袋了。
  天候此时已经是过了卯时了,虽然是夏日,但是地处高原的麻宗山口的气温并不高,还有冷冷的寒意。而那些匆忙中集结起来的蕃军将士看到一片在晨光下闪着刺眼光芒的枪尖,心里的寒意恐怕就怎么也抹不去了。
  一个又一个指挥从急行军的状态调整成了密集的进攻队形,第次展开,沿着狭窄崎岖的山路,向前突进。
  王禀穿着一身部下赠送的青唐瘊子甲,带着几个亲随走在作为前锋的第三都和第四都的背后。他现在的任务不是催促部队进攻,而是要控制部队进攻的节奏——把一支疯狂收割人头的部队从第一线换下来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可是御龙猛士直有8个指挥的兵力,有脑袋得大家一起割啊!王禀这个都指挥使得一碗水端平,要不然怎么服众?
  另外,后面还有900多名骑士和1800多名骑士辅兵等着进行尾衔追击呢!
  御龙直的猛士得在必要的时候把道路给人家让出来。
  “割脑袋,换房子啦!”
  “割脑袋,换房子……”
  颇有特色的喊杀声,这个时候已经响彻战场了。担任先锋的900多名房奴猛士,已经和乱成一团的蕃家战士撞在一起了。
  蕃家战士们根本无力抵挡结阵突击的铁甲步兵,他们使用的马刀或马枪的长度,都不能和房奴勇士使用的长枪相比。而且他们也摆不出严整的方阵,只是乱哄哄的迎敌。当房奴勇士们的长枪砸下来的时候,蕃家的战士们根本无力招架,只有硬生生的等死。
  也有一些蕃部勇士冒死挥刀向前,从长枪丛林中穿了过去,靠近了披着铁甲的对手。可是一柄长剑很快刺了过来,将他们捅了个透心凉。即便有人躲过长剑的攻击,努力砍出一刀,又能怎么样?缺乏经验和训练的蕃家刀手根本不知道应该怎么砍死一个披着步人甲的对手。用刀刃去砍1。5毫米厚的铁甲甲片,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由于山路拥挤和蕃家的士兵太多,冲锋的房奴猛士又时候也会被无路可退的蕃家战士挡住。在这个时候,王禀就会下令后队的房奴们放箭。一波又一波的抛射羽箭!
  对于披甲率很低的吐蕃兵士们来说,这种从天而降的箭雨是非常致命的!而他们射出去的箭镞,又无法洞穿步人甲的防御。
  麻宗山山道上的战斗,就这样变成了一边倒的屠杀。人数占优的蕃部兵马,因为无法展开,而只能以混乱的小股人马去和对手交战,数量优势根本无法发挥。而且他们也无法上马和对手厮杀,骑兵在这种狭窄的山路上也无法施展速度优势,因此都从轻骑兵变成了四条腿的轻步兵。惊慌失措的轻步兵对上杀气腾腾的重步兵,结果自然是明摆着的。
  不过房奴们屠杀的效率并不高,因为抓俘虏和割脑袋是比杀人要麻烦得多。另外,为了让所有人都有机会完成自己的人生目标,王禀和高俅不得不控制进攻的节奏,每隔一段时间就把摆在前面的两个指挥换成新的部队。这样既能让所有的部队都有机会立功,也方便割人头和抓俘虏当然还有搜刮战利品。
  这种效率较低的屠杀方式,给了益麻党征部下的蕃人头领一种错觉,自家的兵马似乎还能与敌一斗。
  所以在当天清晨的军议时,大部分蕃家头领都反对不顾一切的逃跑,而是想要集结儿郎与敌一战。
  被溪赊罗撒派来辅佐益麻党征的木波喇嘛这时也恢复了镇静,大声道:“六首领,就这样败回邈川也太窝囊了,只怕要让邈川人和仁多统军看扁了。”
  益麻党征眉头大皱:“木波,你说怎么办?我们现在被堵在山路上,急切之间施展不开啊。”
  立即有人提出了建议:“向北十里有个山谷,名叫桑家谷,地势开阔,咱们可以在那里展开骑兵,和宋人决一死战!”
  益麻党征没有什么主意,只得看着木波喇嘛,木波摸了摸光头:“六首领,可以一试。而且咱们就算要走,也得先击退追兵啊!要不然让宋人一路追杀到邈川城下,这两万儿郎就全军覆没了。”
  喇嘛说得也有道理,益麻党征心说:得有人殿后,要不自家一定跑不了!
  “好!”益麻党征点点头,对木波道,“木波头领,那就由你领着儿郎们去桑家谷建功吧!”
  ……
  “快快快,快上马!”
  “轮到咱们啦!准备冲阵……”
  “万胜!万胜!”
  “割脑袋,换房子!”
  指挥宋军追杀敌人的童贯也知道前方有个比较开阔的山谷——他的队伍中有不少拥护民族团结,国家统一的吐蕃人,自然知道地形了。
  所以在前锋的铁甲步兵差不多杀到桑家谷口的时候,童贯就派出了自己手中的王牌,九百多名殿前骑士和一千多名骑士随从!
  骑士们比铁甲步兵们更着急,因为他们在之前的陇朱黑城围攻战中是看客,看着人家立功割脑袋,能不着急么?而从今天清晨开始的战斗,他们又被排在了最后,只能看着御龙猛士直的兄弟们割人头抓俘虏。一个个都快急疯了!
  现在终于可以上战场了,自然是大声欢呼了。
  两千多人一块儿欢呼的声音如同雷霆一般,很快传到了正在桑家谷里面整顿部众的木波喇嘛耳朵里。
  这位溪赊罗撒麾下能征惯战的喇嘛,现在已经有点后悔建议益麻党征在桑家谷反击宋人了。
  因为遭到攻击的前军(现在是后队了)情况比想象中的要糟糕,退到桑家谷的儿郎们一个个都像丢了魂似的,只想着赶紧逃走。木波不得不派出亲兵一顿砍杀,宰了好几十人,才总算稳住了溃军。
  可是新的麻烦又出现在木波面前了,蕃家儿郎在溃退的时候丢失了许多武器!退到桑家谷的儿郎们有一半是赤手空拳的,还有一半人只有马刀或者弓箭,几乎没有一根长枪。
  没有长枪怎么冲阵?宋人的步兵骑兵都配有长枪马矟,蕃家儿郎们用马刀怎么破啊?
  无可奈何之下,木波只能从中军调来了一些儿郎,好一番忙乱,阵势还没完全列好,宋军又嗷嗷叫起来了!然后木波就感到脚下的大地忽然颤抖起来了。
  这是……上万只马蹄在急促的敲打地面?
  敌人的骑兵来了?
  可怕的念头刚刚在木波喇嘛的脑海中形成,一声惊恐到极点的喊声就不知道从什么地方传来了。
  “甲骑!宋人的甲骑来啦!”
  木波喇嘛猛地回头,就看见刺眼的阳光下,一排排的跃动的甲骑,人人持着长长的马矟,如同铁流一般冲出了谷口,以不可阻挡的气势,向自己这边涌来!
  “啊,原来今天就是老衲圆寂的日子!”木波喇嘛叹了口气,双手合十,“阿弥陀佛……”


第六百六十五章 名将是怎样炼成的
  “败,败了?这,这怎么可能?”
  溪赊罗撒简直不相信自己的耳朵还有眼睛了,那可是整整两万蕃家儿郎啊!就算是两万只猪,两万头牛,两万匹马,你让宋军去捉去杀,没有个十天八天的也搞不定吧?怎么可能三天不到就只剩下两百人护着失魂落魄的益麻党征跑回来了?
  而且这三天还包括行军和溃逃的时间!三天前溪赊罗撒还在邈川城东门外给自己六弟和两万大军送行来着!
  今天就剩下两百人了……
  “木波?木波喇嘛呢?”溪赊罗撒不甘心,大声问起了自己的爱将木波。
  益麻党征年少无知,不通兵法,被宋人用奸计打败也就罢了。可是木波喇嘛是久经战阵的宿将,是蕃家有名的常胜将军。他的全名叫昆·木波,出身吐蕃大贵族昆氏家族,父亲是萨迦寺的寺主,开创了萨迦派佛法。木波喇嘛本人刚一出生就有许多征兆说明他很有可能是阿底峡尊者(阿三和尚,超戒寺八贤之一)所预言的萨迦三大怙主(护法尊者之类的)之一。
  因此他才被父亲派到宗喀吐蕃修习兵法,在宗哥城军中奋战多年,威信很高。溪赊罗撒可以赶走赵怀德成为宗喀吐蕃之主,就和木波喇嘛的善战分不开。
  有这么一个有密教佛法加持的名将辅佐,益麻党征率领的两万大军怎么可能那么快就被人打得全军覆没呢?
  “木波大师多半已经战死了。”益麻党征叹道,“他为了遮护大军撤退,亲自带领殿军在桑家谷迎战宋军,结果碰上了宋军的甲骑突击……”
  “甲骑突击?”溪赊罗撒眼睛瞪得老大,心说:自家的兵马遇上的是宋军还是大白高国的铁鹞子?
  益麻党征又叹了口气,哭丧着道:“宋人不仅有甲骑,还有铁甲步兵……咱们的儿郎就是昨天清晨在麻宗山口被他们的铁甲兵打了个措手不及。”
  “清晨?”溪赊罗撒难以置信,“那他们,他们是夜行军而来的?”
  “是夜行而来。”益麻党征说,“咱们的人还看到火把了。”
  “看到火把了还措手不及?”
  “这不是没想到他们会那么快就打过来嘛!”益麻党征摇摇头道,“大军从行军到摆开来进攻,怎么都得几个时辰吧?谁想到那些宋人跟猛虎似的,扑上来就咬……”
  “扑上来就咬?”溪赊罗撒咽了口唾沫。
  宋军现在怎么变成这样了?不是说好的弱宋吗?
  “兄长,咱们快走吧!”益麻党征说着话就站了起来,抹了一把眼泪,“再不走,那些魔鬼一样的汉人就要打到邈川城下来了。”
  “打到邈川城下?”溪赊罗撒倒吸了口凉气儿,才发现自己马上要大难临头了。
  因为麻宗山一失,邈川城就无险可守了!至于守城,邈川城可不是宗哥城,城内都是多罗巴的人。现在多罗巴生死未知,万一他要投降的话,邈川城就根本无从防守。
  而且,自己带来湟州的三万大军转眼就没了两万,还剩下一万人打个屁,吓都吓死了。
  “可咱们该跑去哪里?”溪赊罗撒有些沮丧地说。
  溪赊罗撒的老巢宗哥城距离邈川城不过六十多里,虽然有渴驴岭险要可以倚仗。不过宋军在短短的时日内就是安乡关打到邈川城,简直是摧枯拉朽。一路上遇到的比渴驴岭险要的地方多的事儿,还不都一路暴打过来了?
  而且麻宗山这一仗打惨了两万大军被人打散了,现在溪赊罗撒可用的兵力只有邈川城这里的一万人和留守宗哥城的五千人,还有留守青唐城的五千人,总共就是两万。
  至于鄯州、廓州的其他一些蕃部,在溪赊罗撒大难临头的时候会不会帮忙,真的只有天知道了。
  兄弟两人正在商量往哪里逃命的时候,噩耗就紧接着传来了。
  一个溪赊罗撒麾下的首领连滚带爬的跑来了,“王子,宋军打过来了!宋军来啦!”
  ……
  两千多骑兵疾驰在湟水岸边的大路上,蹄声犹如战鼓激昂,让人血脉为之沸腾。
  骑手们都是一人双马的配置,骑着矮小的走马,还牵着高大河湟战马。他们中有九百多人披着皮甲,背着马矟,队列也显得比较严整。余下的都是无甲的轻骑,不过也背着马枪,同样可以进行冲阵。
  高俅高太尉就是这支骑兵的主帅!高俅现在也牛逼了,马上的功夫进步了不少,骑着一匹青海龙种马,穿着一件属下献上的青唐瘊子甲。真是威风八面,很有一点挥军扫荡蛮夷的名将风采。
  杨可世、杨可弼两兄弟也骑着龙种马,穿上了瘊子甲,一左一右护在高俅两边,一边行军,还一边高声对自己的顶头上司进行军议。
  “太尉,溪赊罗撒一定不敢死守邈川城,要不然就是第二个多罗巴了!”
  “他多半会走渴驴岭西逃,咱们不如直插到渴驴岭,截断溪赊罗撒的归路。”
  “不必如此,还是尾衔追击为好。若是截断了溪赊罗撒的生路,就怕他督军死斗,虽然他们肯定打不过咱,但伤亡怕是小不了。还是一路尾随,追到宗哥城下吧。”
  “好!就尾随追击!杀溪赊罗撒一个片甲不留!”
  “喏!”
  高太尉就在马背上做出了决断!这几日他仿佛在梦里面一样,率领数千铁骑,奔袭千里,一路摧破敌军无算,眼看就要杀到蕃人的老巢啦!
  这样的战绩,大概可以和摧破突厥的李卫公,灭高句丽的李英公相媲美了吧?高俅心道:没想到自己一个兵书都没怎么读过,也不是行伍出身的汴梁子,头一次带兵就能立下如此大功。难道自己是天生的名将之才?
  ……
  “罪人多罗巴前来领死……呜呜呜……”
  同样得意的不行的还有监洮西军童贯,他在麻宗山大战打到尾声的时候,就把追击逃敌的差事给了高俅,又让王禀留在麻宗山打扫战场。自己则带着少数护卫带着在战场上“请”到的木波大喇嘛,往陇朱黑城而去了。
  阿底峡尊者预言和种种征兆还是有道理的,萨迦派的大怙主怎么能随随便便让人杀了?在佛祖的保佑下,昆·木波的脑袋没有变成一套开封府的三居室,而是让一个信佛的御前骑士“请”到童贯跟前。
  童贯在问清楚对方的身份后,马上就带着他去陇朱黑城劝降了!
  多罗巴是认识昆·木波大喇嘛的,也知道他是溪赊罗撒的心腹大将。所以在木波大喇嘛告诉多罗巴,溪赊罗撒派来救援他的两万大军已经被宋军打得全军覆没以后,已经出家为僧的多罗巴彻底绝望,表示不再当大首领了,要跟着木波喇嘛修行密宗佛法……
  “法师不必悲哀,也不要说甚领死的话。”童贯因为有生理残疾,没有办法留下子嗣,所以对绝后的多罗巴非常同情——王厚打起仗来也忒狠了,人家已经死了俩儿子,你好歹给人留个后呢!
  童贯顿了顿说:“我大宋官家素来宽仁,只要法师真心归顺,官家少不得要授予官职给大师的。不知道大师想要做俗官还是僧官呢?”
  还做官?
  多罗巴苦苦一笑,双手合十:“老衲能用残生侍奉佛祖就心满意足了,不想做官了。”
  童贯温言道:“现在邈川城还不知道大师已经归顺朝廷,大师身体如果还好,不如随咱家走一趟邈川城吧。”
  “好好。”多罗巴说,“老衲就走一遭邈川城吧。”
  童贯笑了起来,邈川城这回也到手了!湟州这回就算被自己打下来啦!
  这份功劳,大概可以和恩师李宪相比了!看来自己以后还可以接着领兵打仗。
  名将,不过如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