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多罗巴翻了翻眼皮,有点想拔刀砍人了。考虑到现在宋军强悍的不大正常,5000人守不住一个山口也不奇怪。可是你们跑路的时候得记得把粮草烧掉啊!
哪里可存着够20000骑兵吃上10天的粮草啊!
现在都落到宋军手中,他们可就有足够的粮草支持20000大军进攻陇朱黑城了。
不行,陇朱黑城不能留了,得赶紧跑路!
多罗巴刚想到这里,屋外就响起了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然后就看见一个头领一脸慌张的进来了。
“大首领,他们来了!他们来了……”
“谁?谁来了?”
“宋人,是宋人的大军来了!”
多罗巴猛地站了起来:“他们的骑兵来了?”
那头领摇了摇头,惊惧地说:“不止是骑兵,还步军,是铁甲步军,足有四五千之众!”
“四五千铁甲步兵?”多罗巴愣了又愣,“这怎么可能?”
“大首领。”多罗巴的管家抖着声道,“您快走吧,先退到邈川城去。”
“走?”多罗巴苦笑了起来,“走不了啦!”
这里到邈川城还有好几十里山路,而且外面还有5000汉人的铁骑,要是轻骑简从而走,肯定让人逮住割了脑袋!而要带着城内的7500人一起走,急切之间怎么集结得起来?蕃家兵士可不是那种随时可以开动的精锐!如果汉人的步兵没有到达,那么多罗巴还能在白天集结准备部队,再利用夜色突围。可是现在是汉人的铁甲步兵都到了,进出陇朱黑城的山路一定会被他们封锁,还这么走?
多罗巴又是一叹:“立即派出使者去卓罗城和宗哥城告急吧!”
第六百六十章 围点打援
“大王,统军,东朝现在有了一支和铁鹞子仿佛的甲骑,还派到了湟中。他们实在太厉害了,冲锋的时候好像洪水一样,我们蕃家的骑兵根本抵挡不住啊!若是大白高国不发援兵,只怕湟州就要不保了……”
察哥半闭着眼睛,端坐在一张宋式的宽大座椅上听一个多罗巴派出的使者在诉说前线的战况。这些日子,他一直在卓罗城坐镇,几乎每天都和屡北屡战的仁多保忠争论,都有点厌烦了。
“大王,出兵吧!”仁多保忠也在右厢卓罗监军司的节堂里面坐着,听了使者的话就立即说道,“若是不救,湟州的人心就没了!”
察哥叹了口气:这回仁多保忠算是蒙对了……湟州的地盘可以丢,但是人心不能丢。多罗巴这个大首领也真是的,怎么就不死呢?你死了多好啊,你死了湟州蕃部的英雄们就会永远怀念你,而自己也不用自己出兵去救了。
不死的话,你快点逃啊!逃了不就行了?干嘛守在陇朱黑城?你要逃到卓罗城来,自己也就不用伤脑筋了。
现在可如何是好?救还是不救?
救,仁多保忠搞不好就被宋人打死……或者逮住了!打赢是不可能的,仁多保忠没那能耐。
不救,湟州、廓州的蕃部就真心诚意归顺大宋了,宋军至少可以搜刮到100万石粮草和几万匹好马。溪赊罗撒那个傻瓜到不了年底就得完蛋,然后就轮到卓罗城了!
看到晋王察哥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多罗巴的使者就为之气结。
多罗巴原来好好的一个湟州蕃部大首领,大宋和西夏都封了官职给他,日子不要过得太逍遥!就是因为相信了仁多保忠,才跟着溪赊罗撒一起造反,现在让宋人的甲骑和铁甲步兵包围在陇朱黑城,儿子也死了一个,还有俩也凶多吉少,如果西夏再见死不救,那可真是太不值当了。
“如今河湟蕃部都仰仗大白高国之兵威,若是大王不救多罗巴大首领,蕃家好汉都会以为大白高国惧怕东朝,只怕人人争先归顺东朝!救与不救,还请大王速决!”
多罗巴的使者很想这么说,但他不敢。他知道,在手握尚方令锤的晋王察哥面前还是注意一点言辞为好。真惹火了他,给他一锤砸死了,可就太可悲了。
而察哥这时则却忧郁地看着仁多保忠,对方正用一副恨铁不成钢的表情在看自己。察哥心说:这家伙打了那么多败仗,怎么还认不清现实呢?
“湟州的情况,本王已经知道了!”察哥叹了口气,斟酌着用词,“我大白高国是蕃家的盟友,一定不会见死不救的。你且去馆驿等候消息,待本王和仁多统军商议则个。”
打发了多罗巴的使者后,察哥就开始和仁多保忠商量出兵的事儿了。
兵,肯定是要出的!
但是出兵不是送人头!
察哥问:“统军,你觉得应该走哪条路援救湟州?”
从卓罗城出兵援助多罗巴有两条路。一条是近路,就是沿喀罗川…黄河南下,渡湟水后再折返西进,直奔陇朱黑城。
第二条是远路,就是沿癿六岭向西北进军,然后在仁多泉城折返,沿着浩亹河东下,直到湟水,再渡湟水去往陇朱黑城。
仁多保忠道:“当然是沿喀罗川南下黄河,攻击北路宋军侧后了。”
“可是宋军的北路军已经到了通川堡。”察哥皱着眉头说,“另外在京玉关上也有宋军驻扎,那一带距离兰州又近。如果大军出喀罗川,就有可能遭到从通川堡和京玉关出击的宋军的夹击。陇朱黑城一带的宋军甲骑和铁甲兵也有可能赶来参加决战。仁多统军,你有几分把握可以击败多么多宋人军队?”
仁多保忠选择的进军路线怎么看都是在钻口袋!现在宋军北路的两三万人就在黄河以西不远的通川堡,而京玉关又离兰州很近,随时可以得到大军增援。而陇朱黑城周围的宋军仿佛行军能力超强!要是几路宋军都汇合过来,至少五六万人围攻仁多保忠。而仁多保忠又能带多少兵去?最多三万……这还不给人打得全军覆没?
“这个……”仁多保忠一时无语,他向来是无成功之把握,有成仁之决心的。自从他叔父仁多嵬丁开始,右厢军就一直是西夏的鱼腩部队,被宋国的熙河军没完没了的揍!
而且现在宋人的熙河军中又多了一支重甲骑兵和一支铁甲步兵,右厢军怎么打得过?
“还是走癿六岭、仁多泉城、浩亹河吧。”察哥说,“浩亹河畔有个名叫古骨龙城的城寨,你可知道?”
“古骨龙城?”仁多保忠一愣,“那里距离陇朱黑城很远啊!”
“可以用救援多罗巴的名义,在古骨龙城驻兵20000人,再向周围的蕃部征集粮食、马匹。”察哥说,“同时再增筑古骨龙城,以为长久之计。”
仁多保忠道:“这……这不还是见死不救吗?”
古骨龙城在邈川城以北,距离陇朱黑城远着呢!
“怎么是见死不救呢?”察哥摇摇头,“我们在古骨龙城驻兵,和宗哥城的溪赊罗撒互为犄角,一定可以震慑宋人,使之不敢全力攻打陇朱黑城。”
骗小孩呢?
仁多保忠望着察哥,还想再说什么,“大王……”
察哥本来眯着的眼睛倏然睁开,射出锐利的光芒,“统军!本王乃是都统军,持尚方令锤,节制诸军,你要违抗本王的将令吗?”
仁多保忠被察哥一番敲打,不敢再和察哥辩论,连忙起身揖拜:“末将不敢,末将谨遵大王将令。”
察哥看着仁多保忠,提醒道:“一定要小心用兵,万万不可轻敌浪战!”
……
惊天动地的战鼓声和喊杀声再一次在陇朱黑城下响起!
大队大队的御龙猛士,正顶着盾牌,扛着云梯,持着长剑,冒着雨点般落下的箭镞仰攻而上。不少猛士的甲叶上已经挂了几支羽箭。但是他们却毫不在乎,依旧呐喊着前进,最前面的已经冲上山头,剑刃映着寒光,点点耀动。
武松再一次冲在最前面,他没有戴兜鍪,而是把盾牌扣在了头上,蒙着头往上冲。他的目标是建在这座山头上的一个蕃人驻守的堡垒。攻下这座堡垒,陇朱黑城城外的所有据点,就都被拔掉了。陇朱黑城就会变成瓮中之鳖!守在里面的多罗巴,也就只有死路一条了。
多罗巴大概也知道这座堡垒是万万不能丢掉的,一旦丢掉,陇朱黑城就会变成“笼中黑城”了。到时候,宋军只需要用少量的兵力驻守陇朱黑城周遭的堡垒,就能将城池彻底封锁了。
为了保住这条最后的“生路”,多罗巴也拼了,不断从陇朱黑城中派出援兵增援这座堡垒,死拼了两天,将宋人的铁甲兵击退了十七八次。可是自己这边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蕃人的尸体在山坡上和堡垒外面层层叠叠堆着,所有的尸体都没了脑袋!
率部进攻的武松知道收兵的金属敲击声很快就会响起,因为上面并不想那么快攻占这座陇朱黑城外最后的堡垒——多罗巴为了这座堡垒不断送人头,负责指挥围城战的高俅和王禀自然乐得让自家的房奴勇士尽快凑够一张房契的人头了。
十颗人头还是不大容易凑齐的!巴金城那一战割了三千多个脑袋,还俘虏了三千多人。理论上得要拿700多套房子出来,可是这些脑袋不是集中在700多个房奴手中。而是有两千多人取得了斩首或者生俘,平均下来也就是三个脑袋多一点。真正凑够一套房子的,只有一百多人。
而之后的瓦吹寨根本没打人家就投降了——阿令节和厮铎麻令的脑袋都让人拿来了,瓦吹寨里面的吐蕃头领还哪有胆量打下去?赶紧投降了!
可他们一投降,脑袋就不能割了,而且他们也不能算生俘……
所以大家都很着急啊!高俅和王禀也替他们急,为了让大家早点凑够脑袋,高俅和王禀就留着最后一个堡垒不攻占——他们担心多罗巴绝望投降——同时轮番让铁甲兵出击去收割脑袋。
……
“退了,宋狗又被咱们的勇士打退了!”
多罗巴的管家欢快的呼喊了起来,让坐在堡垒里面的湟州大首领又一次松了口气。这位大首领比起几日前,仿佛老了七八岁的样子,目光也有些呆滞了。
因为他已经知道自己的大儿子阿令节和二儿子厮铎麻令没有了……王厚派人把他们两人的脑袋连同阿蒙的脑袋一起送进了陇朱黑城!
这是在告诉他,大宋要赶尽杀绝,让他别出城投降!
“好!”多罗巴咬了咬牙,又看了看天色,“看来今天可以熬过去了。等天黑了,再派几个勇士往宗哥城和卓罗城去求援!一定要告诉晋王和仁多保忠,宋军在陇朱黑城陷入苦战了!”
“好!好的!”多罗巴的管家连连点头。这两日的晚上,陇朱黑城都派人突围了,只是不知道突围的勇士有没有顺利到达邈川城……
第六百六十一章 自投罗网
晨光尚未泛起在东方的天际,天地之间,依旧是一片黑暗。只有天空中一轮明月,洒下一些昏暗的光芒,让大军可以借助这点亮光开进。
月色之下,一支万余人的队伍,正静悄悄的行走在山谷之中。人衔枚,马裹蹄,笼头和嚼子紧紧锁住了战马的口舌,不让它们发出嘶鸣之声。伴随密集而又轻微的脚步声的,只有湍急的湟水水流之声。
王厚和童贯这时正和他们统率的一万名骑兵一起,牵着马穿梭在黑暗的夜幕之中。而且已经远离了陇朱黑城,已经沿着湟水开进到了湟水下游靠近黄河的地方。
在黑夜中行军,是一件有点冒险的行动。不过王厚和童贯还是决定冒险,因为他们预计西夏的右厢卓罗监军司很可能会派兵南下解救陇朱黑城——这是王厚基于自己对仁多保忠这个常败将军的用兵手段做出的判断。
除非西夏国主乾顺决定放弃对河湟蕃部的支持,否则以仁多保忠的莽撞,他一定会选择最短的路线去解救陇朱黑城。
而王厚则在湟水…黄河和通川堡之间给仁多保忠设下了死亡陷阱!
高永年率领的三万大军现在就在通川堡周遭待命,张叔夜和名将王舜臣则统率两万大军屯驻京玉关。再加上王厚、童贯率领的一万大军,在湟水…黄河…通川堡之间集结的宋军将会达到六万之众!
只要仁多保忠出动,王厚就有把握将仁多保忠率领的大军包围在湟水北岸。
一旦完成包围,王厚就会命令高俅、王禀解决陇朱黑城的战斗北上。有4000重甲步兵和1000披甲骑士作为刀刃,仁多保忠从卓罗城带出来的军队多半会全军覆没。
哪怕西贼的晋王察哥出动3000铁鹞子,也没有办法摧破4000御龙猛士!
而仁多保忠的军队一旦被歼灭,王厚就能迅速平定鄯州蕃部,然后集中湟州蕃部和熙河军的主力去攻击卓罗城了……或者暂时不打鄯州蕃部,而是先集中力量攻下卓罗城和喀罗川!
当然了,这是王厚的如意算盘。他们俩并不知道赵佶和蔡京在谋划拉拢仁多保忠……
另外,他们也不知道现在卓罗城内话事的已经不是常败将军仁多保忠了,而是手持尚方令锤的西夏都统军,晋王嵬名察哥。
而嵬名察哥明显比仁多保忠要高明!所以根本不会有人冒冒失失的往王厚、童贯摆下的口袋阵里面钻。
仁多保忠这个时候,正统率着两万大军沿着癿六岭往仁多泉城开进。他也不知道自己刚刚躲过了一劫,王厚的六万八千大军足够把他的两万人碾碎!哪怕察哥出动卓罗城内剩余的兵力,也不可能把他给救出来的。
因为不知道察哥刚刚救了自己一命,仁多保忠对于察哥的怯战可是相当不满的!
虽然他老打败仗,但是他从来不怕宋军的……可是察哥现在却胆怯避战,这让仁多保忠非常不满。而让保忠更加不满的是,察哥的到来让他这个统军兼监军成了摆设。
右厢卓罗监军司的大权,现在全都落到了嵬名察哥这个胆小鬼之手了。
想到这里,仁多保忠就忍不住长叹一声。
“统军,您是在担心陇朱黑城吗?”
保忠的心腹仁多安忠也离开了卓罗城,正和保忠并辔而行,因此听见了保忠的叹息。
“陇朱黑城肯定保不住!”仁多保忠叹道,“多罗巴也死定了,而且湟州蕃部都会看清我们大白高国见死不救,一定会全部倒向东朝。廓州蕃部多半也会跟进……”
“我们还可以和溪赊罗撒互为犄角,应该可以牵制住宋人。”
仁多保忠摇摇头:“没有用的,得到了湟州和廓州蕃部的支援,宋军就能出动数万大军攻打宗哥城,到时候那位晋王会让我们的两万大军离开古骨龙城?”
对于嵬名察哥的真实想法,仁多保忠还是非常清楚的,察哥已经被吓破胆了,不敢在湟州…兰州一线和宋军大战,他派自己在古骨龙城驻兵,只不过是想牵制一下宋军,让他们暂时不能进攻卓罗城罢了。
“统军,您觉得晋王想要舍弃河湟蕃部了?”
仁多保忠皱着眉头,不置可否:“多罗巴一亡,河湟蕃部一定会畏惧宋国的武力。若是宗哥、青唐二城再被宋国攻占。纵然溪赊罗撒得脱,恐怕也没有多少号召力了。毕竟唃厮罗的子孙众多,不止溪赊罗撒才有这般人望。宋人只要再立一个唃厮罗的后裔安抚人心,河湟蕃部就再也不是我仁多家的粮仓和钱袋了!”
仁多保忠如此积极的干预河湟事务,除了脑子笨之外,也有现实的需求,就是仁多家族的地盘太穷了。就是一些分布在大山夹缝里面的谷地,怎么可能养活越来越庞大的仁多家族?
万幸的是仁多家族世代都被授予右厢卓罗监军一职,负责主持对河湟吐蕃的安抚拉拢。所以在唃厮罗死后,宗喀吐蕃王国名存实亡的情况下,河湟蕃部就不得不年年向仁多家赠送厚礼,以求得庇护。
而一旦河湟蕃部全都依附大宋,那么仁多家就再也别想从蕃部身上拿到财物了。到时候恁多的子弟族人怎么活?
“族长。”仁多安忠不称保忠为“统军”,而是称其为“族长”了,“虽然咱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蕃部尽归东朝,可这一次宋军来势汹汹,战力仿佛也胜于以为,若不谨慎用兵,只怕会折损过多。”
仁多家之所以能主持右厢军多年,又能从蕃部吸血,归根结底还是有实力。只要实力还在,兴庆府的大白高国皇帝就得想办法喂饱仁多家,虽然日子会比原来苦点儿,但是总能过下去。
如果把实力打光了,那可就真的没日子过了……
“我知道。”仁多保忠叹了口气,仍旧不大甘心,“传令下去,叫大家伙儿再走快些!”
“喏!”
再走快些,自然是为了早点赶到古骨龙城,然后才好和蕃家王子溪赊罗撒商量对策。今晚上连夜行军,也是为了早点走完这几百里的山路——晋王察哥给他指了一条跑断腿的远路,如果不走快点儿,怕是等不到他走到古骨龙城,宗喀吐蕃各部就都得投了大宋!
……
“王子,真的不是多罗巴大首领忘记怎么打仗了,而是宋人的军队太厉害了……他们练出了上千堪比铁鹞子的甲骑!我们蕃家的轻骑根本阻挡不住啊!”
“不止有甲骑,还有五千铁甲步兵,犀利无比,一日之间就夺下了陇朱黑城外的六个堡垒,只剩最后一个被我们蕃家勇士拼死守住了……您如果不赶紧救援,只怕陇朱黑城也会很快陷落!”
宗哥城内,这个晚上溪赊罗撒的王府之内,也是灯火通明。蕃家王子溪赊罗撒半躺在绒毯上,一边吃肉喝酒,一边在听多罗巴的使者还历精城少主乔阿埋诉说湟州的战事。
战事非常不利,出乎了溪赊罗撒的预料。多罗巴打不过宋军是完全正常的,但是输得那么难看,却实在叫人意外。
而且又是甲骑,又是铁甲步兵的,听着都让人心惊胆颤啊!大宋真的那么强大了?那吐蕃该怎么办啊!
“巴金城、癿当城、瓦吹寨呢?难道都被宋军占领了?”溪赊罗撒坐了起来,手上的酒杯一下没有拿稳,不少酒水泼洒在了身上,可是这位蕃家王子却浑然不知。
“并没有消息。”多罗巴的使者说,“这一次宋军行动迅捷,胜于以往,数日之内就席卷了大半个湟中。”
这名使者被多罗巴从陇朱黑城内派出时,还不知道阿令节和厮铎麻令已经被割了脑袋,自然也不知道巴金城已经陷落。不过他也知道多半是凶多吉少了……
“邈川城呢?”溪赊罗撒又问,“邈川城在谁手中?”
“这个……”多罗巴的使者显然吃不大准。
乔阿埋则说:“王子,在下离开邈川城的时候,那里还没有遭到宋军的攻打。您还是快点进军邈川城吧,要是去晚了,宋军就要抢先了。”
宗喀吐蕃的核心地盘就是湟水中游到青海之间,有邈川、宗哥、青唐和历精四大城堡。其中邈川城在最东面,位于湟州的地盘上,也是湟州蕃部的统治中心。
现在溪赊罗撒这个西蕃王子的地盘实在有点小了,只拥有鄯州的青唐和宗哥两座城池。如果能趁着援救多罗巴的机会拿下邈川城,倒是可以大张势力。
只是宋军看上去很厉害啊!
正在溪赊罗撒犹豫不决的时候,乔阿埋又低声说道:“王子,多罗巴被困在陇朱黑城,走投无路,只能盼望您和大白高国的援兵。如果久候不至,只怕会绝望投宋,到时候湟州蕃部就真的尽归宋国所有了!”
溪赊罗撒吸了口凉气儿,他知道自己没有别的选择了!不救多罗巴是等死,而救援多罗巴虽然有点像找死,但还是可以险中求胜,死地求生的。
“好!”他下了决心,“明日就点集兵马,发兵邈川城!”
第六百六十二章 又有妙计了
“处道兄,西贼的仁多保忠好像变聪明了,溪赊罗撒又进了邈川城,咱们该怎么办?”
在湟水…通川堡…京玉关等地守候了几日,也不见仁多保忠这个傻愣愣的常败将军带兵来自投罗网,结果还等到了溪赊罗撒进兵邈川城的消息。王厚只好带着伏兵从湟水以南隐蔽的山谷中出来,渡河北上去和高永年还有率领万余兰州蕃汉民夫以及弓箭手护送粮草而来的张叔夜会师了。
三人会师的地点就在高永年几日前率兵攻占的通川堡,多罗巴也在这里摆了几千蕃家好汉,抵挡了高永年的三万大军足足两日。
完成了会师之后,王厚、高永年、张叔夜三军总兵力(包括民夫和弓箭手)达到了五万之众。那么多的兵马在通川堡多留一日,都会消耗掉大量的物资。
在仁多保忠没有上钩的情况下,他们当然要商量一下该往哪里去了。所以高永年一见到王厚和张叔夜就先问了起来。
王厚想了想说:“仁多保忠没来,溪赊罗撒却从鄯州出来了。这样也好,咱们就把这厮留在湟州吧!”
“这厮油滑的很。”高永年皱眉说,“怕是不容易抓吧?”
王厚笑着:“没事儿,一定抓得到!”
“怎么抓?”监军童贯感兴趣的问。
王厚没有说,只是稍微皱了下眉,问张叔夜道:“嵇仲,西贼晋王察哥还在卓罗城?”
“还在。”张叔夜说,“他是都统军,还有一把尚方令锤,据说可以先捶后奏,西贼的右厢军多半在他的麾下听用。”
“这就对了。”王厚点点头,“如果还是仁多保忠说了算,西贼不可能没有动静。咱们不如大张旗鼓逼近喀罗川下寨筑城!”
“逼近喀罗川?”童贯一愣,“安抚莫不是要入侵西贼的地盘吧?这事儿……”
这事儿可是开边衅!
虽然宋军进攻宗喀吐蕃的军事行动几乎肯定会招来西夏的干涉,但是大宋朝廷并没有做出对西夏开战的决定,王厚作为边帅,而且还是个武将,自己挑起战争可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搞不好被朝廷里面的文官一顿弹劾,直接落个身败名裂了。
“无妨!”王厚笑了笑,“吾自有分寸,不会真的越境开战的。”
“不越界?”童贯想了想,“安抚要做甚?”
“自是把仁多保忠和察哥从卓罗城里引出来。”
王厚并不知道仁多保忠正率兵在大山里面绕远路去救援多罗巴,还以为他和察哥都在卓罗城呢。
“我们五万大军兵临喀罗川仁多保忠和察哥不可能不动。”王厚说,“只要他们动了,溪赊罗撒就不会离开邈川城跑回鄯州。”
那是自然的,溪赊罗撒又不傻。他看到得看到宋军和西夏军“交战”的结果后才决定是不是要跑。
王厚接着又说:“他只要不走,咱们就能把他留在湟州了。”
“怎么留?”高永年皱眉道,“难不成咱们在把仁多保忠和察哥引出来后,再分兵西进?”
张叔夜摇摇头:“这样不行吧?溪赊罗撒的侦骑硬探也不瞎。”
王厚和童贯互相看了一眼,童贯笑道:“安抚的意思是用陇朱黑城下的兵去扑击邈川城?”
“陇朱黑城下的兵?”高永年皱眉,“那才多少人?”
“有10000人。”王厚说,“步骑各有5000。”
留在陇朱黑城下的是殿前御马直和御龙猛士直的约8000人,另有熙宁路的2000番汉骑兵。总共就是10000人。
高永年摇摇头说:“10000人顶甚用?”
“顶大用了!”王厚笑着说,“这次打得那么顺手,全靠殿前御马直和御龙猛士直的战士。那5000人顶得了寻常的30000大军!”
童贯拍着胸脯道:“咱家走一趟陇朱黑城吧。”
“那就有劳了!”王厚笑道,“监军不必拿下陇朱黑城,让多罗巴继续派人去邈川求救,这样溪赊罗撒一定不会想到咱们的大军回丢下多罗巴来扑邈川城!”
“省得了。”童贯抚掌笑道,“有安抚的妙计,湟、鄯、廓三州不日就可大定了。”
……
“宋人奔喀罗川来了?”
局势的变化完全超出了嵬名察哥的预料,他倒是猜到了王厚摆了个圈套要套仁多保忠。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王厚会放着邈川不打,带着五万大军扑向喀罗川了!
这是什么意思?要来攻打卓罗城了?宋国要和大白高国全面开战了?
年轻的嵬名察哥可再也坐不住了,猛地站了起来,大声询问:“他们进入我大白高国境内了?”
喀罗川是黄河的一条支流,是宋夏共有的。宋朝占据了下游靠近黄河的部分,西夏则占据中上游。
“尚未入境。”盖朱城派出的信使禀报道,“正在盖朱城以南三里布阵筑城。”
“只有三里?”
盖朱城是西夏在喀罗川一带的边境上修筑的大据点,就在边境线上。
“正是,只要三里……敌军数量极多,旗帜遮天蔽日,仁多指挥使担心他们会攻打盖朱城。”
西夏监军司的长官是统军、监军、副统军,下属有指挥使、教练使、左右侍禁官等职官。而被仁多保忠安排在盖朱城的指挥使也是仁多一族的子弟。
“知道了!”嵬名察哥咬咬牙,“你回去告诉仁多指挥使,无论如何都要坚守盖朱城,直到本王率军抵达!”
“喏!”
陇朱黑城察哥可以不救,眼皮底下的盖朱城却不得不去救援。
在打发了盖朱城的信使后,嵬名察哥不敢怠慢,立即召集右厢卓罗监军司下属诸将,下达了点集大军的命令。
西夏大军点集出动的消息,很快被使者送到了邈川城——嵬名察哥现在拿不准宋军的意图,以为对方要全面开战,自然要给溪赊罗撒打打气,可不能让他在关键时刻跑回宗哥城老巢去。
而同时向邈川城派出使者的还有被困在陇朱黑城内的多罗巴,以及刚刚率部抵达仁多泉城的仁多保忠。
前者是泣血求援,后者则是命令溪赊罗撒坚守邈川城待援,再加上嵬名察哥点集大军的消息,信息量之大之乱,已经超出了嵬名察哥可以理解的范围了。
“益麻党征,你看他们会打起来吗?”
打发了使者厚,溪赊罗撒找来了自己的兄弟益麻党征商量。
“多半会打起来。”益麻党征的年纪很轻,今年还不到20岁,在唃厮罗的后裔中算是比较有见识的,所以被手头没什么人可用的溪赊罗撒所倚重。
他分析道:“现在大白高国已经出兵了,形势对我们蕃家大大有利啊!宋人的主力被大白高国所牵制,而他们的偏师又久攻陇朱黑城不下。如果陇朱黑城能坚持到仁多统军到达邈川城,那么咱们就能和仁多统军合兵,以五万之众南下陇朱黑城了!”
“多巴罗能坚持那么久?”溪赊罗撒皱眉道,“我能成为大首领,全赖多罗巴的支持……现在不能看着他败死在陇朱黑城啊!”
溪赊罗撒在看陇朱黑城,而邈川城内多罗巴的部民属下也在看溪赊罗撒。如果溪赊罗撒不够义气,那么多罗巴的人可就不会跟着混了。
益麻党征当然知道哥哥的难处,他说:“要不兄长先率20000人出邈川城,屯于麻宗山。”
麻宗山位于陇朱黑城以西25里,是邈川城和陇朱黑城之间的一处险要。
“兄长只需小心屯兵在麻宗山即可。”益麻党征说,“只要不与宋军浪战,必不至于有失。待仁多统军兵到,定然可以大破宋人的兵马。宋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