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天下豪商-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了,你又是谁?在何处勾当?”
“在下武好古,潘楼街上武家画斋勾当。”
少年轻轻点头,对身边一个锦袍大汉道:“潘楼街,武家画斋,武好古……记下了。”
“诺。”那大汉应了一声。
那少年便又看了武好古一眼,笑道:“今日约了人,不与你多说了,来日再寻你吧。”
说完便和那大汉一同走入了王诜的保宁赐第。
“大哥儿。”看着那少年的背影,武好文低声问兄长道,“他是谁啊?怎连个名号都不留?”
武好古眯着眼睛,望着保宁赐第的大门,仿佛是自言自语地道:“不留名号也无妨,待会儿在雅集上总能再相见的,也许就是他吧?若真是他就好了……”
第五十八章 鲁智深,李师师
出乎武好古的预料,神秘少年并没有在西园雅集上露面。
当武好古、武好文随着高俅走进保宁赐第的后花园中,那里已有二三十人了,但是其中并没有那神秘少年,驸马王诜也不在。
这些人似乎都认得武好古,故而三人才一走进来,便立刻有人站起身打招呼,武好古也是一一回礼,高俅则不时替武好古介绍不认识的来客。
能出现在西园雅集上的,自然都是第一等的人物,现在居然都对武好古这个没一点功名,甚至连士子都算不上的人恭恭敬敬,倒是一向看不大上哥哥的武好文有种如在梦中的感觉。
不过武好古和这些有头有脸的人物却没有太多的共同语言,毕竟他现在只是个布衣商人,还不能算他们中间的一员。
和这些人寒暄了一阵之后,武好古和武好文便找了一处偏僻位置坐下,高俅则带着刚刚到手的《蹴鞠图》兴冲冲去寻王驸马了——这幅图画,今天可是他高俅的通天梯啊!
“崇道,何故独坐于此?”
就在武好古坐在角落里准备观察一番传说中的西园雅集的时候,忽听到有人叫他。
回身看去,却是一俗二僧三名男子,一俗是苏家铺子的苏大郎,一身士子打扮,看上去竟也有几分儒雅。二僧则是一老一壮,一矮一高。
矮小的是个老和尚,目测连一米五都不到,保养得不错,面目白净,没有多少皱纹,眉毛却是白了,显然有点岁数了。
高大的和尚正当壮年,身长超过六尺,虎背熊腰,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显得杂乱。这模样和大相国寺的烧猪院大和尚倒有几分相像,不过这和尚却不似烧猪院整天乐呵呵,而是一脸的严肃,很有几分杀气。
“苏大郎怎地在此?”
武好古忙起身向苏大郎行礼。
苏大郎呵呵一笑,“我是奉了家父之命,陪着两位五台山来的高僧到这西园来看个热闹。哦,待我来介绍,这位便武台山真容院高僧戒绝,这位是武台山文殊院高僧智深。”
五台山文殊院高僧智深?
这不是鲁智深吗?还真有这号人啊?
他到东京开封府来做甚?难不成和水浒里面那个鲁智深一样,是来大相国寺看菜园子的?
不对啊,大相国寺没有菜园子,那里的和尚都超有钱,怎会自己种菜?
对智深和尚的出现感到疑惑的武好古一时竟有些发呆了。
“崇道,崇道?”
“啊!”
武好古清醒过来,忙露出赧然之色,“还请二位高僧见谅,方才小底一时出神,实在失礼。”
两位大和尚倒也没露出甚底不快,法号智深的大和尚不苟言笑,只是还了一礼。那个子矮小的戒绝老和尚却淡淡一笑道:“施主见到老僧和智深大师便一时出神,便是有缘了,待来日老僧离京东归之日,再去府上拜访。”
“大师欲东归何处?”武好古随口一问。
“东归日本国。”老和尚笑道,“老僧是日本国人士,渡海入宋十余年矣,本欲埋骨中国,却因佛祖入梦,命吾东归,才来开封一行,与老友们道别的。”
原来是个想家的日本老和尚。
武好古笑道:“如此一说,大师和某家还真是有缘,某家不日也将东游海州,或可和大师同路。对了,这位智深和尚,是否也要东行弘法?”
“洒家可去不得那日本国。”智深和尚开口便是关西口音,“洒家只护送戒绝大师到海州便回。”
“去海州,那便是同路了。”
武好古心想,此去海州或许有点危险,若有个“鲁智深”相随,便又多了几分保障。
戒绝大师双手合十说道:“那便一同前去海州吧,老僧这几日便挂单在大相国寺,待谒见了官家,就要东行了。”
还是一个可以谒见皇帝的高僧啊!武好古心说:这老和尚回了日本,多半也是个很有地位的大德高僧,一路上该是结交一二的……
就在武好古想继续和日本老和尚戒绝交谈的时候,忽听高俅在耳边道:“大郎,驸马来了。”
“哦。”
武好古和两个和尚忙回过身,不再交谈。
只见高俅手指的方向,老驸马王诜正和一三旬美妇,缓缓走上一座小桥,正往众人聚会之处行了。
待走近了些,武好古才发现那妇人竟是个绝色女子。两道罥烟眉似蹙非蹙,一双含情目顾盼生姿,态生两靥似有忧愁,一身娇袭之中又带着几分媚态。
便是心有所属的武好古,乍一见这女子,也不由生出了倾慕怜爱之意。
王诜和那女子径直便向武好古走来,武好古忙上前几步,朝王诜施了一礼,“小底武好古见过王驸马。”
王诜点了点头,还未开口,他身旁的美妇笑道:“你便是画人天下无双的武大郎了?”
“天下无双可不敢当,武大郎便是在下。”
美妇笑了,“奴是李师师,不知可否请动大郎为奴画上一纸?”
武好古闻言愣住了。
李师师不是宋徽宗的姘头么?如今宋徽宗还是个少年郎,李师师怎会是个美妇人?
这年纪,不大合适啊……
不对,李师师的确是成名已久的角伎。想到李师师,武好古的脑海中突然就涌出了许多和她有关的内容。
原来在被换魂前,武好古便知李师师的大名了。这位李师师早就是一代名伎,花魁娘子。张先、晏几道、秦观、周邦彦等宋词大家,都和他有过交往。而且还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诗词。
譬如张先为李师师创作的词牌《师师令》,还晏道几的名句“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说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此外,被尊为婉约派一代词宗的秦观,也留下了“年来今夜见师师,双颊酒红滋,疏帘半卷微灯外,露华上、烟袅凉口。”的名句。
其中,张先早在二十年前离世,晏几道今年也有六十岁了,秦观秦少游稍稍年轻,也是年近五十的老者了。
能和这些老一辈文人墨客相交的名伎,自然不会太年轻了。
看来宋徽宗原来喜欢年长一些的熟妇……
“怎么?不方便吗?”自称是李师师的妇人笑着追问。
“方便,自是方便。”武好古道,“待某从海州回京,便为李娘子写真。”
他说着话心中却想:也不知道后世的故宫博物院里面会不会有北宋武大郎的名画《李师师写真集》存在?
李师师嫣然一笑,轻声道:“大郎,奴便在镇安坊的青衣楼等着,可别叫奴等太久了。”
武好古拱拱手,答道:“好,一言为定。”
第五十九章 无房户林冲
天气已经渐渐迈进夏季,开封府街头行人穿得也更单薄了一些。纱绢质地的褙子长衫随处可见。大宋不似隋唐,等级森严,什么样人穿什么样衣都有严格规定,而且就算有规定,到如今也未见得有人遵循。市街之上,放眼望去,一片花团锦簇。
一行人骑着毛驴,沿着马行街一路行来,直向城北安远门方向。这一行人中当先的,正是武好古武大郎。他现在骑在毛驴上左顾右盼,很是有些得意的模样。身后跟着的,便是郭京、刘无忌两个弟兄,同样也是一副于有荣焉的模样,显然为能跟随武好古这个“大哥”而自豪。
武好古现在正在准备东行,一连几日都在潘楼街市上大肆收购书画作品,还托潘巧莲走了几家金银绢帛交引铺的质库,差不多收齐了价值两万缗的书画。
两万缗钱如果用来买名画,顶天就是几纸而已。可是要用来购买品质普通的书画,足足买了数百幅之多。武家的书画斋里面本也存着上万缗的普通货色,也都给武好古搜罗起来,装了十几个大樟木箱子。
而武好古手头的资金,除了给了武诚之四万多缗,叫他赎回画斋和抵押的名画之后,也就只余下了两万多缗(因为《朝元仙仗图》和《护法善神图》没有退还,所以武好古有钱赎回画斋),另外还有一些缗钱属于武好古、郭京、傅和尚共有。差不多也就只能入这点货了,毕竟做买卖总要留点流动资金的。
至于武好古的三个兄弟,他们虽然也都有一万几千缗的老本,但是武好古知道他们都各有用处。郭京、刘无忌和傅和尚三人,可都还没在开封府买房成家呢。
所以武好古便没叫他们拿本钱出来入股。
一行人转眼就出了安远门,又到了著名的州北瓦子附近,当先的武好古环顾了一下左右,又看了一眼周遭密密麻麻的低矮房屋,才笑道:“三哥,你说得那几个好汉子便住在左近吧?且和我说说。”
原来武好古今日是来寻保镖护卫的,这事儿寻起来有点麻烦。因为眼下这大宋朝是没有镖局这一行的,买卖行里面的大商户,比如潘家金银绢帛交引铺这样的,都养着自家的护卫。而如武好古这等级别的商人,则是临时雇佣护卫。
当然了,雇佣护卫也是有讲究的。开封府的泼皮闲汉是没人雇的,这波人也就是在开封府城里面横一点,出了城啥都不是了。
而开封府中最好的护卫,则都出自大宋王朝的禁军。也不是随便寻个禁军兵士就能保镖的,大部分禁军兵士兼职都是“卖艺不卖命”的。只有极少数有真功夫傍身的,才能去干保镖。
“大郎,洒家这次雇的都是好手。”郭京颇为得意地说,“领头的是洒家的世伯,捧日军的枪棒教头林万成,他和他的长子小林教头林冲……”
“谁?”武好古突然听见一个非常熟悉的名字,忍不住就打断道,“豹子头林冲?”
“啊,原来大郎认得林冲啊。”
怎么回事?怎么跑《水浒传》里去了?
还是历史上真有其人?
武好古不大确定,又问:“是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么?”
“八十万?”郭京嗤的一笑,“大郎说甚呢?大宋哪儿有八十万恁般多的禁军?而且……也没甚么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差遣啊?”
跟着的刘无忌插话道:“教头就是个杂品,比寻常的军汉赤佬强不了多少。在城北厢,这等人都落魄的很!”
林冲落魄吗?
武好古知道《水浒传》里那位林冲过得还算不错,在开封府有独栋带院子的住宅,家里还美妻张娘子,还能随随便便拿出一千大几百买把刀子玩。
若不是被高俅哥哥害了,应该可以幸福生活到金兵南下的……
不过在北宋开封府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武好古知道《水浒传》里面关于林冲家境的描述多半是胡扯。
独栋带院子的住宅……武好古家里也就这水平!武家可是开封府书画行的大商人,家资总有个七八万号称十万的。
一个禁军教头怎可相比?
郭京郭半仙他爹不就是西军来的教头?在禁军里面混了一辈子,也没能给儿子留下一间破瓦房,林家是甚来路?怎可能在开封府买得起院子?
……
林冲和他爹林万成肯定没看过《水浒传》,若是看过了,一定会羡慕死里面那个叫人害得家破人亡的豹子头林冲的。
因为施耐庵笔下的林冲林教头是有大房子的,而且还有老婆,老婆居然还很漂亮!
可是生活在残酷现实中的林冲,虽然也生得相貌堂堂,高大英武。也练得一身好本领,长短兵器无一不精,骑马射箭样样皆通。而且还文武双全,进过书院读过多年的诗书,一手毛笔字只比高俅稍稍差些。
但是他却偏偏没有宝贵的房子,三十出头的汉子,还和爷娘以及一个弟弟,一同挤在城北厢右四营的两间小屋子里面。
就是这两间小屋子也不是林家父子的产业,而是属于大宋官家所有的军营。
也就是说,现实中的豹子头林是个无房户,而且还是个未婚的大龄青年,根本没有娘子可以给高俅那三个还没成年的“衙内”欺负。
这可真是人间惨剧啊!
“老林教头,奴知道你家的郎君相貌堂堂,文武双全,也知道小林教头和张娘子早就自己认识,自是郎情妾意。可是这媒却是保不成,你家没房子啊……”
就在郭京领着武好古一路寻来的时候,林家的两间破屋子里面正有客人。
来客是个三十多岁的妇人,中等姿容,生得有些粗大,一看便知是军营里生养出来的女人。
她姓高,和高俅还沾点儿亲,人称高娘子,丈夫也是个杂品武官,自己则是个媒婆子。
和高娘子面对面坐着的是个六十多岁,须发皆白,但是看着却非常雄壮的老汉。
这老汉便是林冲的父亲,老林教头林万成了。他和郭京的父亲,都是西军出身,被调到开封府禁军中的。因此在开封府这里没有甚底基础,也就谈不上置产了。
林冲这会儿就立在林万成背后,高高大大,好似一座铁塔。面孔棱角分明,颔下需着虎须,十分威武。
可是一间房难倒了英雄汉!林家父子再威风,再能打,也解决不了没有房子的难题。
实际上,他们俩父子为了房子的问题还是非常努力的。老林教头林万成在三十年前被调入开封府的时候,就开始省吃俭用攒钱买房了。
可是禁军的军饷并不高——其实真的不低,但是架不住房子更贵——林万成又有妻儿老母要养,一年存个三四十缗便是极限了,等到林冲长大也谋到了教头的职位,父子俩一起努力,还接了不少私活,一年也就能存个一百多缗。
三十年来,父子俩已经存下了足足两千数百缗!
这笔钱在三十年前,倒是能在城北厢买个房了。可是这开封府的房子一直在升值啊!
三十年前两千数百缗能买下的房产,如今起码得花七千多了。
也就是说,父子俩奋斗了三十年,距离买房这个小目标不是越来越近,而是越来越远了……
而买不起房子的林冲,也就很难娶上传说中能迷倒高衙内的张娘子了。
有时候,现实中的悲剧,真的比小说更让人伤心……
第六十章 一切为了买房
林万成苦苦一叹,他知道自己儿子是配不上张教头家那个如花似玉的闺女的。
张教头虽然也是个禁军教头,但他是“老禁军”,老祖宗打艺祖皇帝黄袍加身的时候起,就在开封吃行伍饭了。那个时候开封府的房子可便宜,而且立功受赏的机会也远比现在这个太平盛世要多。
所以张家是有祖产可靠的!
而且,张教头的教头是挂名的,他压根不会武艺,教个屁啊!
这张教头真正的本事在木器活上,是城北厢数一数二的木匠,人称张木匠。所以平时也不去军营,就在家带着两个儿子(也是保卫大宋首都开封府的禁军)打造木器,一年总能有上千缗的进项。
他的女儿,若要出嫁,怎么都得陪个几千缗的嫁妆,没房子的林冲怎么攀得上?
“那便不要张娘子了……”
“爹爹……”林冲听到父亲的话,忍不住就开了口,可是一张嘴,却不知该说甚底了。
他虽然喜欢张娘子,但是张娘子对他的情分其实并没多深,他们俩年纪差了十几岁呢,又不是青梅竹马的。小姑娘家看着他武艺好,长得也俊,便有些喜欢罢了。
可这点喜欢,如何能胜得过在开封府城内比天还大的房子?
“不要了,不要了。”林万成摇摇头说,“便娶个没嫁资的,我看郭家的姑娘就不错,模样不比张娘子差,又是世交,知根知底。”
他说的郭家姑娘就是郭小小,郭京的妹子。
“不成了,不成了。”高娘子还是摇头,“要早两个月兴许还成,现在没指望了。”
“怎的?已经许了人家?”
“人家倒是还没许。”高娘子道,“只是那郭三郎发财了,这些日子都在寻房子,听说看中了州北瓦子旁的一个带铺面的房子,已经下了订了。”
“带铺面的房子?”林万成惊道,“那不得要一万多?”
“是得一万多。”高娘子羡慕地说,“这郭三郎就是有本事啊,年纪轻轻就买了房,哪家的闺女要跟了他,可真是有福了。对了,他那妹子也不嫁人,说好了要给潘楼街上的大财主做妾的。”
潘楼街上的大财主就是武好古了!在第二次分到了几千缗的收益后,郭京还有郭京的娘亲,都下了决心要把郭小小送给武好古做妾了!
“做妾?”林万成急道,“好好的闺女怎能给人做妾?这郭三郎也太不像话了。”
“做妾怎就不像话了?”高娘子翻了翻眼皮,“如今禁军的闺女,给人做妾的还少么?像奴这样嫁给不中用的赤佬,便是一辈子吃苦!早知今日这样,年幼的时候也给大户做妾去了。”
“你家官人怎就没本事了?”林万成说,“陆小乙的百步穿杨在禁军中可有数的。”
高娘子的夫君姓陆,单名一个谦字,和林家父子的关系很是不错,而且肯定不会把林冲的娘子卖给高衙内,因为林冲压根没有娘子……
这陆谦虽然是“老禁军”,却是少有的还能骑马射箭的好汉。
不过也没有卵用,一样买不起开封府的房子。而且现实中的陆谦一样要面对比小说更残酷的现实——没房子的林冲连娘子都没有,你叫陆谦拿甚底去讨好高衙内?
况且高俅的仨儿子都是规规矩矩的读书人,全是好宝宝,怎会去调戏还不知在哪里的林冲娘子?
“有甚用?”高娘子咬咬牙,“也不知去学门手艺,恁般多年都没个房子?害得老娘同他在军营中挤了十多年!”
“唉……”林万成叹口气,“谁叫如今是太平盛世啊!”
若是乱世,一身本领的林家父子要么做了将主,要么战死沙场也落得干净。
只是如今这世道,他们这样的英雄却只能不死不活的受煎熬。
高娘子也跟着叹了一声:“老林教头,奴看呢,这开封城里面的姑娘还是算了,不如去外面寻一个吧。你家若出了开封府也算得上富户,上等的良田也能买上数百亩,何愁寻不到娘子?”
开封府城内那是寸土寸金,不过出了城就立马便宜一大截,若是远离了开封府,上等田土的价格也就是几缗一亩。
林冲父子立马摇身一变成地主老财了,老婆自然是娶得上的。
“哪有恁般容易?”林万成叹息道,“在开封府住惯了,怎能去外面?而且买田收租可不易啊,我家人丁薄,又没个官身傍着,若是在开封府左近买田,也未必能收得上租子。”
开封府城内虽然存在高房价,然则赚钱也容易。林家父子现在一边拿着官家的饷,一边接点儿保镖护送的活,一年吃过用过总能余下小二百缗。
要是出了开封府城,钱可就来得不易了。
至于买田当地主,对于没有官身,又非义门大户的林家父子而言,是没有多少利益的。
不仅地方上的胥吏会把各种各样的苛捐杂税都压上来,便是佃户也会抗租不缴。林家父子倒是能打,但是真的敢打杀不交租子的佃户吗?
“那就娶个娘子回开封府啊。”高娘子道,“如今城北厢不少军汉都是这样。若有个几十上百缗的聘礼,便能娶进一个了。不过你家还是得租个体面些的房子,最好是带院子的。若是租不起城内的,就去城外租吧。”
开封府城内的房租也不便宜,楼店务的廉租房没点门路根本搞不到。从市场上租的话,数间能安家的房屋租一年便要几十上百了。若去城外租房,倒是可以便宜一些,不过每天在路上耗费的时间可就太久了。
林万成一叹,“也只能如此了。”
林冲一听就有些急了,“爹爹,可是孩儿和那张娘子……”
林万成挥了下手,刚想叫儿子早绝了不切实际的念头,就听见外头传来了他娘子李氏的声音。
“官人,郭三郎和刘小乙来了,还带着个员外(指大款),说是早就约了你的。”
“哎哟,竟然给忘记了。”林万成一拍额头,忙冲着高娘子拱拱手,“高娘子,你瞧我这记性,今天还约了郭三郎谈事情的。”
“甚事情啊?”高娘子一听郭三郎的名号,顿时两眼放光。
“一个保镖的勾当。”林万成站起身,“要三四个好手,一个月开出了一百缗,你家陆小乙也可去一趟。”
“阿爹。”一旁的林冲忽然道,“这些日子西北有警,上四军时常操练,没准……”
“关你屁事!”林万成转身瞪了儿子一眼,打断道,“便是真打起来,也该是朝中相公们头疼,你我还是多接些勾当好早点攒够买房子的钱吧。”
“可是孩儿这一身武艺,岂能总用在保镖上面……”林冲原来还存着建功立业的心思。
林万成却已经和高娘子往门外走了,林万成边走边说:“莫做梦了,开封府的诸军都烂到根子了,如何能打?若是真到了上四军上阵的时候,这大宋江山也该送人了。你那点武艺有甚用处?”
第六十一章 似乎是无药可救了
林万成教训林冲的话,武好古在门外都听见了。
对此,他也只有一声叹息了。
因为他现在已经知道,大宋在军事上的危机,远比他想象的要严重,甚至也比后世网上那些键盘侠们所知的更加严重。
因为造成宋朝军事孱弱的原因,除了缺少足够多的养马场地和重文抑武之外,还有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没错,宋朝繁荣的商业,就是腐蚀宋军战斗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至少,驻开封府的禁军的战斗力,便是被这花花世界给腐蚀掉的。
平心而论,大宋官家给禁军儿郎开出的军饷并不低。基本军俸,上禁兵每月可得一缗,中禁兵每月得五百文至七百文,下禁兵也有三四百文。
军俸之外,还有军粮可领,上禁兵和中禁兵每月得两石五斗,下禁兵是两石。
另外,宋代士兵还发放衣物补助,比如中禁兵的标准是“春冬衣紬、绢六匹,绵一十二两,随衣钱三千”。
除了这些固定的军俸、军粮、衣物之外,宋朝禁军还有各种补贴可以拿。比如招刺利物、郊祀赏赐、特支钱、雪寒钱、银鞋钱、薪草钱、转军钱、军赏、口卷等等。
各种杂七杂八的收入加在一块儿,一个上禁兵一年总有个五六十缗,摊到每月也有五缗。
如果按照银钱兑换价格计算,比后世的八旗兵拿得都多多了!
而满清八旗兵可是号称八旗贵胄的贵族兵啊!
他们拿到俸禄,都远比不上大宋禁军的普通一兵,可见这大宋的军饷之丰厚,在中国古代大约也是空前绝后的。
可是在商业异常繁荣的开封府和其他北宋都会之中,一年几十缗的丰厚军饷,却连个中产也很难够得着——中产至少得有房有车(马)吧?
而且随着经济不断繁荣,北宋的职业军人们的经济地位,还在不断下降之中。
在开国初期和中期还算得上富裕的无品武臣,到了如今,在开封府这等地方,便是买不起房,娘子也难娶到手的存在了,更别说地位更低的兵士了。
再加上承平日久,军队纪律松弛,还有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弊端,现在的开封府禁军,其实只剩下编制和名号了。
那些占着编制、挂着名号的禁军基层官兵,哪里有心思训练备战?他们个个都在为了房子、娘子和自家的小日子忙外快呢!
谁要一门心思习武备战,那可就肯定买不起房子娶不到娘子,将来肯定要断子绝孙的。
所以开封府的富庶和繁荣,正在淘汰和瓦解保卫它的职业军人!
而这种商业发展所带来的职业雇佣军的瓦解,便是武好古有着后世近千年眼光的穿越客,一时也想不出什么招了。
因为在武好古看来,在大宋所处的时代,富和强并不划是等号的。阿骨打和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崛起之前,肯定没有大宋王朝和阿拉伯人有钱。
所以也不存在求富图强的变法路线——富和强,根本就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一年拿五六十缗的禁军大兵不能打,拿一百一百缗二十缗了就能打了?
这根本就是一厢情愿!
而且,禁军军饷如果翻了倍,开封府的房价多半能翻几倍……
“林伯父,郭京给您请安了……高娘子也在呢?是给林大郎说媒么?甚时候可以喝林大郎的喜酒?”
武好古正为大宋江山的将来操心的时候,郭京已经得意洋洋的和林万成、高娘子拉开家常了。
他这个打小就不好好习武,整日就知道偷奸耍滑吹大牛的家伙,现在已然是事业有成的有房一族了!
而苦练了二三十年武艺,打熬出一身好功夫的林冲、陆谦,如今还不是苦哈哈的无房户,住在破破烂烂的军营里面。
那号称豹子头的林冲更是连娘子都没有,三十好几了,还整天央着媒婆帮忙,真也不嫌丢人。
“三郎,方才和高娘子还说起你呢。”林万成过去也有些瞧不上这个成天在潘楼街上厮混的郭三郎,不过今天却满脸的敬意,“说你要买房子了,可是真的?”
“是啊。”郭京得意地道,“便在州北瓦子旁,左厢老营街上,央怡红馆的阎婆儿寻到的,还是个带铺面的房子,只要一万八千缗,还算便宜吧?”
一万八千缗便宜吗?
听到这个问题,武好古的心情又是一沉。
一万八千缗对武好古、陈佑文、刘有方、苏大郎、潘孝庵、潘巧莲等人而言,真是便宜得很!
他们谁一年没一万八千缗以上的进项?便是十八万的房子,对他们而言也不太贵。
开封府高房价的问题,根本不存在嘛!
开封的房子,一点都不贵,还可以再涨个二十八年!
可是对保卫开封府的林万成、林冲而言,他们一年也就一百多缗的收入,一万八千缗得一百年不吃不喝。
而且,以开封府房间二十年翻一倍的涨幅(比起后世某朝,这等房价升幅真不算甚底),一百年后,开封府的房子早就涨到天上去了……
哦,不对,一百年后,如果历史不被改变,买不起房子只能住帐篷的成吉思汗,差不多也该崛起在草原之上了!
……
武好古、郭京和刘无忌三人已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