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荣耀(雨露)-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与和的纠葛,没有任何其他原因。相信太上皇如此修书,定可堵了朝中所有人的嘴,让他们再也不会说一些奇怪的言论,也再没有人会对太上皇说三道四了。”

听王晨这样说,赵桓顿时其意是什么,这是要将他这个太上皇彻底与王晨绑在一起的节奏啊!

但现在情况下,他能说不吗?

第二百十九章接下来要对付的目标

赵桓答应了他所请,王晨心里轻松多了。

赵桓所想不错,王晨就是想将这位太上皇一道绑上他的战车,甚至他准备在无上皇赵佶归来后,将赵佶也说动,与他站到同一战壕中。不只赵佶,其他那些因为他之功而被金人放归的宗室子弟,也要让他们与他同仇敌忾,一个鼻孔出气。

要是将这些人都团结起来,那他完全可以无视朝中那些弹劾他的人物。

有了这样的计划后,王晨对这件事的担心也少了去,一心投入稳定燕云一带形势的事务中去。

王晨抵达幽州后半个月左右,各地传来的通报表明,燕云十六州已经全部被我军接收占领,各将在接管了这些州城的城防后,也依王晨的命令,开始大力安抚百姓,剿乱平叛,恢复秩序。

现在情况是这样的:王晨自己亲自坐镇幽州,吴璘镇守顺州,曲端负责儒州事务,刘錡坐镇檀州,陈淬率军进驻蓟州,陈仲刚和陈仲敏兄弟接管涿州,宗颖及其副将负责瀛州、莫州、新州,折彦质主镇武州,并负责蔚州、妫州的事务,这两州的军务由他手下的副将负责;李彦先负责应州的防务,赵立与岳飞等其他人马分手后,接管寰州,岳飞继续在朔州一带平叛,并负责朔州事务,张宪也成了独挡一面的大员,率军进驻云州。易州、景州等几个新拆分出来的燕云州城,也有将领们接管守卫。

大军进驻这些州城,并在短时间内加固了城墙,做好了长期屯守的准备。

不过这些地方地域甚广,居民复杂,又在我大宋军队接收前被金人放弃,逃离的百姓甚多,要想将这些地方很快安稳下来,难度是非常大的。更何况。主镇这些地方的都是一直带兵的人,他们对如何处理地方事务并不在行,朝廷任命的官员虽然已经在路上,但距他们抵达还有一些时候。

这些官员抵达后,也不可能马上就能将地方治理好。

以王晨大概的估计,再过一两年后,这些地方的情况会慢慢稳定下来。

在与金人的新和议达成后。朝廷指责王晨的声音也少了,最后终于没有,具体情况王晨并不知情,许多事是没办法打探到了,特别是关乎朝中高层人物之间如何商量决定这些事的相关情况,即使他人在开封。亲自布置手下打探这些事情,也不可能打探的很清楚。

对于这一切,王晨也是没办法,而且目前的形势也让他没办法将精力投放到朝中的争斗上面去,燕云之地新得,一片混乱,要将这一带稳定下来。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就不知道要多少。

他现在想的,就是尽快将这一带的形势稳定下来,少生乱,甚至争取不生乱。

南方的夏收已经结束,粮食产量还不错,但黄河以北的地方,却仍然一片糟糕,不但没办法向燕云一带运粮。甚至一些地方还要朝廷接济。夏粮收割前,粮食问题曾出现过紧张,让王晨一度紧张,但在朝中大臣宗泽、赵开、张浚等人的努力下,还是将问题解决了。

在夏收结束后,源源不断的粮食继续从南方运来。

有一点王晨不知道,在如何满足北方百万人马的粮食运输问题上。朝中起过好多次争论,一些大臣认为,既然北方战事已经结束,那燕云一带根本没必要留屯那么多的军队。可以让很多军队班师回朝,这样粮食、军械的问题就可以圆满地解决,接下来冬天时候,冬衣的问题也少些担忧。

但宗泽、赵开、张浚等人却认为,在北方主持军务的王晨既然没有主动提议撤军一部,或者让人马班师回朝,那就是北方的形势依然不容乐观,需要这么多的人马驻守,所以他们也驳斥了胡寅等人减少对北方粮食运输的提议,继续以王晨需要的量向北方运送粮食。

但宗泽和赵开等人也知道,要供百万大宋所需的粮食是非常巨大的数字,要维系如此巨大数量粮食的长期运输,定会拖垮大宋的。他们在满足王晨所需要求的同时,也征询王晨的意见,问能不能减少北方的驻军。不过王晨为了让燕云之地更加稳固,也为了避免秋冬时节,金人撕毁和约,趁机的骚扰入侵,没同意撤减北方禁军的人数。

但令至少三十万的厢军,在年前回撤到燕云以南至黄河一线的地方,并让朝廷安置这些人马。王晨这样的决定,让李纲、宗泽等朝中大臣还是松了口气,三十万人马的供度少去,那也是很大一笔啊。

也就在王晨向朝廷说明,让三十万厢军择机南归后,朝廷再传来诏令,说北伐大军在王晨的指挥下,取得了辉煌的战果,不但夺回了丢失百年多的燕云之地,而且无上皇及其他被俘的宗室也被放归,还争取到了许多人做梦都想不到的利益,为此朝廷派出了慰抚团,由宰执大臣张浚率领,往幽州方向过来,代表朝廷慰劳为此立下大功的北伐将士。

听朝廷的口气终于变了,王晨知道自己所写的那些密信起作用了,赵桓的上表份量也不轻,心里的担心再少了一些。朝廷给予他的礼遇还是可以的,竟然派人来慰抚前方的将士。

王晨也在第一时间将此事告诉了赵桓,“太上皇,朝廷已经不再责备我们了,还派来了慰抚使团,看来不会再有事,待过大概一个月,无上皇的车驾,也就到了幽州,到时我们一道去迎接,待迎到了太上皇及其他被放归的宗室,那臣就亲自护送着无上皇和太上皇南归!”

“如此甚好!”赵桓也松了口气,但马上感伤起来,“真希望父皇能早日归来。这段时间,父皇在金地,肯定是受了很多苦,希望父皇的身体无恙。待父皇归来后,朕一定会倾心侍俸,不离左右。”

“太上皇的一片苦心,定会感动无上皇,感动天下人的!”王晨也没再和赵桓多说什么,以有事要忙告辞了。

也就在王晨与赵桓这次说话的当天,派到金国境内的密探传回来情报,说回师国内的金军一部精锐,在草原上与东征的西辽军队展开激战,结果耶律大石不敌溃败。这支由完颜宗弼率领的金军精锐人马在继续追击,估计耶律大石能率主力人马完全撤离,已经是很不错的,根本不要想收复故辽之地。

在听王晨说了这事后,虞允文有点小心翼翼地说道:“元帅,相信耶律大石也猜到金军的回师是因为我大宋与金人签订和议,停止了战争之故,他们一定恼于我们的反复无常,以后肯定不愿意与我大宋合作。”

“不愿意和作又如何?”王晨不以为然,“经过这几场战役,我大宋军队的士气得到了根本的改变,百万雄师,足可以傲视天下,不需要与任何国家合作对付谁,以后啊,只有他们合作起来对付我们的份了。燕云之地收复,北方胡人南侵的大门被关上了,以后他们想南侵,只有做梦的份。接下来,是要我们继续北征,收复曾经属于我汉人的地盘,复盛唐疆域的时候,到时无论是女真人,还是契丹人,或者党项人,都要乖乖地臣服于我大宋的脚下。”

“元帅,卑职多虑了,”王晨说的这般豪气,虞允文心里的一点担心也消失,有点不好意思地解释道:“元帅,卑职只是觉得,我们这样做,让残辽的力量被削弱,以后可能会因为我们失信而转投向金人,共同对付我大宋!”

“共同对付我大宋又如何?”王晨依然不以为然,“国与国之间的相处,并没有永远的友谊,利益是永远的,为了利益,什么事都可以去做。辽人与我大宋交战百年,相对于金人来说,他们与我大宋的仇恨更加的深,现在损他们一把又如何?当作对他们的报仇吧!以后,我们肯定会与契丹人起冲突,盟友变敌人,只是时间的问题。想想两年前,我大宋还与女真人联合攻打辽国。”

“元帅说的不错,国与国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而没有永远的友谊,”听王晨这样说,虞允文也马上接受了这样的论点,他笑着说道:“元帅,此次金人彻底被我们打惨了,估计几年内都没有实力南侵,那你说,接下来我大宋最容易起冲突的地方除了燕云之地外,还有什么地方?”

“当然是西夏!”王晨指着桌上的地图,青海那一片地方说道:“彬甫,想必你也知道,现在我大宋军队的短板就是骑兵的缺乏,没有足够数量的马匹,要建立一支精锐的骑兵那是痴人说梦。我们现在虽然迫使金人每个提供八万匹战马,但这不是长久之计,他们可以随便找理由断供,所以我们必须自己想办法。青海一带是非常好的牧马地,特别是青海这个大湖附近,能放牧的马匹数量绝对超地我们的想象。但现在这一带在西夏人的掌握之中,为了夺回这块原本属于我汉人的牧马地,接下来,我们肯定要与西夏人作战。”

王晨如此肯定的话语让虞允文挺是震惊。

第二百二十章准备工作先做好

虞允文当然震惊,毕竟现在我大宋与金人正在进行这般大规模的战争,而在这次大规模的战争中,原本与金国联盟的西夏人,并未有什么动静,最多只是虚张声势。

要知道,在与我大宋军队打战之前,金人可是一再要求西夏出兵,共同攻打大宋的。

这样的情况下,要对西夏人动武,那有点师出无名,会让天下人愕然。

但有一点虞允文认同王晨所说,要想办法将青海一带的牧马地尽快夺回来。没有好的牧马地,就不能持续的产出良马,也就不能组建一直精锐的骑兵。没有精锐的骑兵,怎么可能打败北方游牧部落?

自大宋立国以来,就是苦于牧马地失去,没办法得到更多的良马,因此才没办法建立强大的骑兵,没办法与盛唐一样,在和游牧部落交手时候占上风。

不过要夺青海之地,与不能攻西夏,又相互矛盾,虞允文一下子没理清思路。

“彬甫,你不要担心我大宋对西夏出师无名,”王晨意味深长地笑笑,“要打仗吗,任何理由都可以找出来,连金人南侵我大宋,他们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我大宋收复故地,有什么不能做的?青海之地,在唐朝时候就是我中国的领土,必须要回到我大宋的怀抱中才行。”

说这话时候,王晨是一脸的坚定,当然也是一脸的“无耻”。

听王晨这样说,虞允文也终于明白过来,没再说什么,跟着王晨哈哈大笑起来。

他完全被王晨的激情所感染。收复河山,复我疆域,及至开疆拓土,这是任何一个武将都渴望做的事,虞允文也是一样。如今看到了希望,我大宋军队的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增强。连强大的金国军队都这么快被击败,王晨这番话充满了诱惑,如何不让他浮想联翩?

想到有朝一日,大宋的铁骑驰骋在天山脚下,胡人部落臣服于我大宋,虞允文想想就激动。

王晨不是一直在说要复汉唐时候的雄风吗?丢失已久的天山、西域,如果有一天重回到大宋的怀抱。那是件多么激动人心的事?虞允文渴望自己终有一天,率领大宋铁骑,征战在青海、驰骋在天山南北。如果他有一天能刻石记功于燕然,必将永载青史,就如盛唐时候的李靖、李世勣、裴行俭一样。

“元帅,卑职希望有一天。能率军征战于青海之滨,驰骋在天山、燕然!”满心激动的虞允文,在王晨面前傲然站立,大声请命。

王晨伸手拍拍虞允文的肩膀,大笑道:“你肯定会有那么一天的,希望我也有!”

说起这件事后,王晨也将一支特别行动队召集起来。将他们派往西夏境内,负责打探西夏境内的情况,当作他们进一步的实战训练。再令率军镇守太原,在后续的行动中没太多表现的韩世忠部,派出人马往西,加强训练,争取早些适应高原地形。

同时他也传令给镇守与西夏接壤的麟州、府州、丰州的几位折姓大将,折可求、折可同、折可致等人。让他们做好与西夏人开战准备,严防西夏人可能的入侵。

要想持续获取战马,那青海之地必须要尽快得到,王晨不介意很快就与西夏人交手。

而要与西夏人交手,有一支现在并没过多调动的军队,王晨是必须要依仗的,那就是折家军。

现在的折家军主力。主要还在麟州、府州、丰州等与西夏接壤的地方。而折家将系列中,主力将领也仍然在这一带,特别是折可求这个主镇麟州、府州、丰州的折家当家人,在这一带镇守了多年。

随着老一辈的折家将相继离世。现在折彦质和折可求成了折家军中的顶梁柱。

折可求是现在折家将中辈分最高、年龄最大者,是折家的当家人,他在折家中的威望无人可比。

而折彦质是折可求之兄折可适之子,比现在主镇麟州、府州、丰州三州的折可求小了一辈,但地位却已经在折可求之上,不过因为家族的家规所定,折彦质还是要听从折可求的话。

与折可求同辈的折家将还有折可久、折可与、折可规、折可通等人,但他们的能力都不怎么样。倒是与折彦质同辈的几个人,折彦文、折彦适、折彦若、折彦颜、折彦野等,在军中逐渐露了头角。

大宋军中武将成一系的情况很严重,这些折家系的将领,与折可求同一辈的,现在都在麟州、府州、丰州一带,而与折彦质同一辈的都在其军中。但无论是在麟州、府州、丰州的折家人,还是在折彦质军中的折将家,折可求有什么命令,他们还是不敢不从的,连折彦质都是这样。

王晨非常想改变这种小集团、山头主义的情况,但为了保持麟州、府州、丰州一带的稳定,为了提高折彦质部的战斗力,并没将他们折散,甚至这次北伐时候,也没动用折家将的力量。

当然,他这样做,目的就是防止西夏人的趁火打劫。

但与金人之战停歇后,他要采取行动了。

折彦质手下的折彦文、折彦适能力都很不错,王晨想将他们弄到自己帐下。

他这样做,目的有二,一则想削弱这种武将家系的力量,避免生乱;二则让自己麾下能战的将领进一步增加,并能影响到折家将这样的老牌武将家系力量,进一步增加自己的影响力。

与折家将相比,在前些年非常有名望的种家将,随着种师道,种师中的殒落,已经人气不在,后辈的种家人,在随种师道、种师中征战过程中,已经全部战死,仅有的种家人,还是旁室左支。

在征战中,王晨一直渴望手下能征善战的将领越来越多,无论是折家将、还是种家将的后人,他都希望能将他们搜罗到手下,让他们为国征战。

他相信,这些家系的后人,血性依然存在,他们自幼长于军中,对军旅生涯会更加熟悉,只要能力还可以,稍加调教,就是一员战将。

在做出这些安排以后,王晨也给折彦质去了一份密信,将他的安排说明,要折彦质给折可求写一封信,将大概意思讲明,要折可求做好讨伐西夏的准备。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距王晨率军抵达幽州近两个月了。

在王晨的治理下,幽州一带已经慢慢安定下来,并呈现一定的繁荣。

幽州是内地联系关外的一处重要关隘,来往内地与关外的行商之人非常多,宋金两国之间的战事停下来后,行商之人也多了起来。不过现在对贸易方面王晨还是严格掌握,决不让那些关乎战略的物质,比如铁器、硝石等物流出燕云,但这样也阻止不了行商之人赚钱的热情,他们从关外贩了很多东西入关售卖,幽州因此慢慢热闹起来。

与幽州类似的是,其他燕云之州也在慢慢恢复秩序,一些因为害怕大宋军队占领后施以报复手段的当地汉人,在打探到大宋军队占领燕云之地后没有任何屠杀的行为,还非常礼待当地的汉人,甚至官府免除了燕云之地三年的赋税,这是天大的好事,许多逃离的人听到此消息后,纷纷返回燕云。

许多跟随金人逃离的人,到了北地后,生活都是无着落,而且他们听说,大金国要强制遣返北地所有的汉人,被遣返者财产都要充公,这消息让他们害怕的同时,也纷纷起了主动南归的念头。

一时间,关内关外,到处都是南归的汉人。

金人依照协议,也开动动员并逐步遣返北地的汉人。只不过他们做这些事并不是很情愿,也想趁机捞一把,结果引得汉人越来越恐慌,争相南逃。这也给金国及燕云之地带来的新的隐患,初步击退了耶律大石进攻的金人如临大敌一样,将国内大部兵力都动员起来;而燕云一带的宋军也是如此,怕出现骚扰的王晨,也令全部人马,都处于最高戒备状态,以免形势失控。

北地的汉人因为各种原因陆续南下,回归燕云一带,这让王晨挺是欣喜。

如今的燕云一带,因为大量人口的逃离,显得挺荒凉,许多村镇都没有居住,许多田地抛荒,王晨希望诸多的汉人南归后,能彻底改变这一带的荒凉景象。

他在下令全军戒备,以免出现骚扰的同时,也令各将做好迎接及安置南归百姓的安排。

王晨清楚,南北的汉人数量肯定不少,几十万上百万都有可能,要是有什么差错,那就可能引发事迹,局势失控都有可能。他不想汉人与大宋军队之间出现冲突。

也就在王晨忙着布置这些事的时候,朝廷派来的、由张浚所领的慰抚使团成员抵达了幽州。

张浚现在的身份不一般,已经改任吏部侍郎职,是朝中宰执,位高权重,正自意气奋发。随张浚而来的,还有一些朝中地位比较高的人,让王晨惊讶的是,随使团来的,还有一位特殊人物。

不是别人,却是虞允文的妹妹,那个替他掌管府中事务的美女虞若然。

第二百二十一章能在这里看到你,我真高兴

在看到使团人群这位身材高挑、身着男装,虽然满脸疲倦但却掩饰不住喜悦的美女出现在面前的时候,王晨和跟在他身后的虞允都是目瞪口呆。

这个女人,怎么会这么疯狂,竟然跑到幽州来了?她是怎么混入劳军慰抚团的?

不过王晨暂时没闲心去问究这些,甚至都不能过去问询一下虞若然以情况。

他是幽州的最高军政长官,慰抚团的到来,他必须亲自迎接,并将所有使团成员安置好。在城外迎到慰抚使团后,王晨就忙着与张浚吹牛打屁去了,对付虞若然的任务,自然就交给了虞允。

在看到自己的妹妹出现在慰抚使团,又得到了王晨的眼神暗示,虞允找了个机会,一把将虞若然拉到边上,悄声质问去了。

不过他不需要问,也是知道怎么一回事。一定是自己这个妹妹,因为放不下对王晨的思念,想办法跟随劳军的使团,到幽州来了。想想这一路几千里的风尘和辛苦,虞允真为自己妹妹这般痴情而感叹,只是他不知道,王晨对这一切怎么看待。

“若然,你怎么会到这里来?”一边的王晨正在和张浚及其他慰抚使团成员热烈地相互恭维,虞允低声地问询自己的妹妹。

事隔快一年,终于见到了王晨及自己的哥哥,虞若然心里的喜欢不知道用什么言语来形容人,她也丝毫不顾及自己哥哥问询时候不悦的神情,嘻嘻笑着道:“哥哥,我想你了吗,怕你打仗时候受伤,所以就到幽州来看你了。怎么,你不欢迎我来啊?”

虞允没好气地敲了一下虞若然的头,闷声道:“若然,我还不知道你是为谁来的。你觉得你这样值得吗?万一路上有点意外,那如何是好?你跑到幽州来,爹娘知道吗?”

听虞允这样说,虞若然知道自己这个哥哥已经无奈接受了这个事实,当下吐了下舌头,撒着娇说道:“哥哥,要是爹娘知道。他们怎么可能会答应让我来看你?嘻嘻,是我自己偷偷来的,不过给爹娘留了封信,相信他们也是同意我来的。我不是特意来看你么,你怎么这么不乐意呢?”

“鬼才相信你是来看哥哥的!”虞允依然没好气地说道:“你是为了那个人才跑到这里来的吧?”

说着虞允朝王晨所站方向努了努嘴。

一句话让虞若然脸上腾起了红晕,神情也变得扭扭捏捏。拉着虞允的手撒娇:“哥哥,你在他身边,我才来的吗!如果你不在他身边,我也不会来!哥哥,我跑了这么多的路,累死了,你也不安慰我一下。尽拿这些话来斥责我,我要不高兴了。我又不是一个人来的,香儿也跟我来。”

香儿是虞若然的侍女,此时害怕被责备的她,正静静地站在不远处,紧张地看着虞允和虞若然在那里小声说话。

的听虞若然这样说,虞允如何还能质问,当下也只能缓了神色。爱怜地拍拍虞若然的肩膀,小声说道:“若然,你一定累了,一会哥哥先给你找个地方,好生休息一下。元帅……晓初今天肯定有很多事忙,你就先不要去打扰他了。这段时间,他要处的事太多。忙的人都瘦了一截。过几天又有大事要做,待寻到机会,我再带你去见他吧!”

一听虞允这样说,虞若然有掩饰不住的失望。但还是轻轻地点点头:“那好吧,我听哥哥你的安排。”原本虞若然以后,到了幽州,见到了王晨,那她马上就可以好好与他说说话,撒撒娇,她很希望看到王晨在面对她到来时候流露出的惊喜,并希望接下来的日能与王晨朝夕相处。却没想到,到了幽州,看到了王晨,也看到了他脸上的惊喜,但却没机会经常见到他,这多郁闷。

虞允示意虞若然跟他一道走,跟着王晨、张浚及其他一道进城。

在进城的路上,虞允又小声问自己的妹妹,是怎么混到慰抚团里面的。

“哥哥,是惠福帝姬和柔福帝姬帮的忙,陛下也是知道的呢!”一说起这个,虞若然心里的底气又起来了,“哥哥,我可不是偷偷来的,是陛下和两位帝姬特意吩咐过张相公,我才得以来。哼,我一会就要去见晓初,陛下和两位帝姬还有话让我带给晓初的呢!”

一听虞若然这样说,虞允一阵惊愕,没想到自己的妹妹,竟然连赵珠珠、赵環環两位帝姬,甚至小皇帝赵谌的关系都攀上了。这也让他松了口气,这样也好,那他也可以名正言顺地带虞若然去见王晨,不要担心被王晨斥责,及其他人的微词。

在虞允将虞若然如何来幽州的情况大概问清楚的时候,王晨已经与张浚等人客套完毕,将慰抚使团成员迎进了幽州城。慰抚使团行程数千里,一路非常辛苦,连张浚这样的年轻人都有点吃不消,一些年岁较大的人,更加觉得吃力。

将慰抚使团迎进城,差不多就午饭的时候,王晨依张浚的要求,简单地置了些酒水招待后,就让慰抚使团成员先去休息,待晚上时候,他再举行招待,热烈欢迎朝廷派来慰抚的这些朝大员。

这是张浚的主意,也得到了其他成员的认可,现在的使团成员,恨不得马上找个地方,安安静静地睡一觉,再洗个热水澡,消除一声疲惫再说。至于什么酒肉招待,现在根本不是他们最需要的。

张浚既然这样要求,王晨也就满足了他,在将所有成员的食宿安排后,与张浚客套地交流了一会儿后,也就告辞离去,待这些成员休息好后,再做其他安排。

慰抚使团带来不少朝廷犒赏之物,王晨也亲自安排人接收,并准备分发给将士们。

在安排完这些,回自己的住处,准备休息一下的时候,看到虞允在外面探头探脑。心一动,马上将虞允唤了进来。

“元帅,”虞允进内后,在些不好意思,瞄了两眼外面,走近王晨身边,压低声音道:“我妹妹虞若然说带了陛下及惠福、柔福两位帝姬的口信给你,要不要让她进来见你?”

毕竟现在王晨忙着事,自己的妹妹来,主要原因是为了私,虞允是壮了胆,才进来和王晨说的。

一听虞允提这个,王晨脸上马上绽出了笑容,示意虞允将虞若然带进来:“若然千里迢迢来这里,我自然要见她一下。她还带来了陛下和两位帝姬的口信,我更加不能不见,马上带她进来吧!”

虞允大喜,马上出去,将在外面,满是忐忑等待的虞若然带了进来。

扭扭捏捏的虞若然被虞允带进来后,还是上前对王晨行了礼:“小女虞若然,见过元帅!”

“若然,这里只有我们三个人,你无须这么客气!”王晨上前,扶起作礼的虞若然,上下看了看后,不好意思地说道:“若然,这一路辛苦你了。”

见王晨没有责怪她私自跑到幽州来的事,还很温柔地待她,虞若然心里的担心完全消失了,当下冲王晨甜甜一笑,柔声说道:“晓初,我不辛苦。你和哥哥这么长时间都在领军作战,你们的辛苦程度比我这行更甚数十倍,我只不过赶了一些路,能看到你……见到你们,什么辛苦都不怕!”

这话确实是出自真心,为了见王晨,她是充满了激情,沿途的辛苦,好像根本没让她皱眉、害怕,只恨不能早点到幽州,见到朝思暮的人儿。如今见到了,对方还这般温柔地待她,即使再大的困难遇到,现多的苦吃下来,她也心甘情愿。这一刻,她感觉到了幸福。

见两人见了面后这般样,满是柔情蜜意,虞允也松了口气,他也马上上前,对王晨作一礼道:“元帅,卑职先去安排晚上迎接慰抚团的宴会,元帅这几天辛苦了,先休息一下吧。舍妹带来了陛下和两位帝姬的口信,卑职也不方便在这里听,先去忙事了!”

自家哥哥这般知趣,虞若然也挺高兴,她羞搭搭地冲虞允一笑后,也就低下了头,不好意思说什么。

王晨略略的尴尬,也马上答应了虞允所请:“那好吧,彬甫,那你就先去忙吧,有什么事随时来禀报本帅!”

“是,元帅!”虞允答应了声后,马上离去,还顺手关上了门,并吩咐候在外面的亲兵,千万不要去打扰元帅与人密议事情。

虞允走了,又关上了门,屋里顿时寂静下来,这更让虞若然羞搭搭,瞄了王晨两眼后,又低下了头,绞着两手,有点不知所措。

王晨走上前,很自然地伸手,抓住虞允在绞衣服的手,轻轻地说道:“若然,你能跑这么远来看我,我很是感激!”

这一句话,顿时将虞若然感情的堤坝冲垮,她再也不顾忌什么,不顾一切地扑到王晨的怀里,紧紧地搂住:“晓初,这段时间,我可天天在想你,怕你,怕你和哥哥有什么意外,早就想来前线看你,只是没机会……”

“能在这里看到你,我真高兴!”王晨说着,捧起虞若然的脸,没一点犹豫就吻了下去。

第二百二十二章庆功宴

虞若然怔了一下,在王晨吻到她唇后,也马上反应过来,不顾一切地迎合上来,紧紧地抱着王晨,热烈回应。两人就保持这样的姿势站着,热烈、疯狂地吻着,浑然忘记了周围的一切。

特别是虞若然,将她全部的思念与感情,都融合在这个吻里面,她想通过这个热烈的吻,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