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明末生涯-第1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两银子,一颗粮食流入北直隶……”
“所以,就算我们不放弃北直隶,北京城也不适合继续作为大明都城……否则……”
说道这里,钱宗述非常适时的闭上嘴巴。因为,接下来的危言耸听,还不是自己现在能说出口的。
看到大殿内,包括崇祯皇帝在内,所有人脸上都流露出沉思表情。钱宗述知道,自己的话大家都听进去了。当然,这并不代表他们不知道这些东西。在愤怒面前,即使他们知道,也会刻意的进行回避,忽视他。
而钱宗述非常及时的提醒,只是让他们更进一步意识到这件事的重要,意识到这件事已经在不知不觉中,关系到大明朝庭的生死存亡。
这个时候,变化最大的,就要属崇祯呢。
作为一个长时间经历税收不足,户部没有钱的皇帝。崇祯皇帝非常清楚税收对朝廷的重要,对北直隶的重要。
更加重要的是,崇祯皇帝清楚钱宗述最后想说而没有说的话到底是什么。
诺大的大殿,经过短暂沉寂后,脸色越来越凝重的崇祯终于开口了。
“难道朝廷真得到了必须要迁都的地步了……钱爱卿,你继续,把你的理由全部说出来,朕还需要更多的理由开说服自己。否则,朕真没有脸面去面对朕的列祖列宗。”
“是,陛下……”这个时候,钱宗述脸上的紧张已经完全消散。
脸色再次恢复平静的钱宗述,用自己尽可能沉重的语气,继续开口道。
“陛下,老臣的第二个理由是,朝廷迁都南京,放弃北直隶以后,可能解决的各种问题,得到的各种好处……”
“第一个解决的问题是,朝廷放弃北直隶以后,就不再会出现无兵可调的一系列问题。”
“放弃北直隶,迁都南京以后,朝廷就不再需要防备后金鞑子,如此以来,朝廷部署在各大边关的数万边军精锐,就可以腾出来,彻底掌握在朝廷手中,掌握在陛下手中……”
“第二个解决的就是朝廷入不敷出的问题……”
“据老臣所知,自北直隶遭到后金铁骑入侵以后,朝廷每年花在北直隶的救灾银子和粮食,就达到惊人的一百五十万两。只要朝廷迁都,这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就可以节省下来。”
“当然,这还仅仅是最表面上的一个节省,除此之外,还有两个大家看不到的节省。如果把这两个节省加起来,至少有五百万两白银……”
“五百万两白银,加上北直隶救灾用的一百五十万两白银,就是整整六百五十万两白银……而朝廷一年的各种税收全部加起来,才一千多万两银子。难道一个迁都南京,放弃北直隶,就可以让朝廷剩下差不多半年时间的税收……怎么可能……”
这个时候,崇祯皇帝开口了。对着钱宗述,一脸不可思议的反问道。
钱宗述赶紧回答:“陛下,老臣所说句句属实,绝对没有一句虚言……”
“第一个看不见的节省,其实大家都知道,只是没有想到而已,它就是槽运……”
“北直隶目前所需的粮食,白银……很多东西,都是通过槽运,从江南运往京城的。老臣大概了解了一下,朝廷每年损失在槽运上的粮食和其它东西,如果择算成白银的话,一百万两银子,绝对是有的……”
“再加上朝廷每年下拨槽运一线所有官员,军队,纤夫……的上百万两白银,加起来就是整整两百万两。如果朝廷迁都南京,放弃北直隶,那槽运就可以取消,这两百万两白银,也就可以节省下来,做其它事情。”
“第二个大家看不到的节省,就是朝廷每年用来修缮边关城墙,同后金军进行作战的各种费用。”
“放弃北直隶以后,朝廷就不再直接面对鞑子的进攻。如此一来,朝廷所要面对的战争数量,就会大大减少……没有战争,朝廷就可以省下大笔的战争经费……”
“在老臣看来,仅北直隶同后金交接的各大边关,节省三百万两白银,那都是少的……”
钱宗述说到这里,如果大家还不明白,那这些人就没有资格站在这里。
而这些人中间,最清楚这些东西和数据的,毫无疑问,是掌管大明钱袋子的户部尚书。
所以,钱宗述刚刚说完,崇祯皇帝就将目光,转移到户部尚书身上,让户部尚书给自己一个更加明确的回答。
没有让崇祯皇帝等太久,仅仅一盏茶功夫,户部尚书就走到大殿正中央。
在十多双目光的同时注视下,大声肯定道……
”陛下……钱大人所说句句属实,如果朝廷真得迁都南京,放弃北直隶,的确可以剩下大量白银,大大缓解,甚至于彻底解决朝廷入不敷出的问题……只是……“
崇祯皇帝的眉头一皱,下意识开口问道:“只是什么?”
被崇祯皇帝紧紧盯着的户部尚书,赶紧回答道:“只是,朝廷每年节省的银子,并不是六百五十万两,而是七百五十万两……”
“嘶嘶嘶……”七百五十万这个数字刚刚被户部尚书说出口,一阵吸气声就在大殿响起。
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也没有例外,倒吸一口凉气后,疑惑的脸上,直接就流露出一副发自内心的震惊表情……
这个时候,钱宗述再一次开口了。
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开始向崇祯皇帝描绘,朝廷迁都南京,放弃北直隶,特别是有了银子和军队以后,可能开创的美好未来……
最后的结果毫无意外,在七百五十万两白银和钱宗述嘴里迁都南京后,大明朝美好未来的共同诱惑下,半个时辰前还是坚决反对的崇祯皇帝,此时此刻,已经百分之百的表示赞同……
第五百八十六章异姓封王
北直隶和山东全境落入虎豹军之手后,再加上虎豹军已经掌握的山陕两省和辽东,整个大明朝的半壁江山,差不多全部成了虎豹军地盘。
唯一让崇祯皇帝感到清醒的是,卫征所拥有的半壁江山,无论是人口还是财富,都比不上朝廷仍然占据的江南数省。
更加重要的是,占据北方数省的虎豹军,还要时刻面对后金鞑子,蒙古人,甚至于朝鲜人的侵略。而朝廷却没有这样的担心,可以在江南数省,安心的休养生息,积蓄实力……
但是,作为大明朝独一无二的皇帝,即使面对这么大的差距,崇祯皇帝心中,仍然隐藏着一个非常大的担心……
掌控北方数省的卫征,会不会直接自立为王,甚至于称帝,同大明朝廷彻底分离除去,将保持完整几百年的大明国土一分为二。
当崇祯皇帝提出这个担忧后,包括钱宗述在内,所有大臣脸上,都露出沉思表情。
一直过了一盏茶时间,宁静的大殿内,仍然没有一个人开口说完,甚至于给崇祯皇帝一个肯定回答,让崇祯皇帝不要担心和多虑……
因为,在虎豹军强大军事实力的支撑下,没有一个人知道,卫征的下一步会做什么?
更有甚者,一些朝臣的心中已经给出一个肯定的回答:虎豹军进驻北京城以后,在权利和地位的诱惑下,卫征一定会称帝,进驻紫禁城。坐上崇祯皇帝现在坐着的位置。
不过。在崇祯皇帝面前。就是给他们再大的胆子,他们也不敢把这个猜想说出来。
就在大殿气氛再次变得越来越凝重时,内阁首辅钱宗述不得不站出来,对着崇祯皇帝问道。
“陛下,您是想?”
“无论如何,卫征都不能自立为王,和朝廷分裂。就算虎豹军已经占据了大明朝的半壁江山,虎豹军仍然要承认朝廷和朕对整个大明朝的统治地位和身份……”虽然这个目的有那么一点自欺欺人。但是,性格自负的崇祯皇帝,仍然带着满脸坚定说道。
说完后,一双眼睛就盯着钱宗述,希望钱宗述能给自己想出一个解决办法?
眉头紧锁的钱宗述没有让崇祯失望,仅仅一眨眼功夫就开口道:“陛下,老臣这里有一个想法……既然卫征已经手握数十万大军,占据了大明朝差不多半壁江山,如果朝廷继续称他为山陕总督,掌管这么多省份的府衙为山陕总督府。那就是逼着卫征自立门户,同朝廷进行决裂。”
“所以。老臣建议,继续给卫征封官封爵,让他没有自立门户,同朝廷进行决裂的理由……”
崇祯皇帝的眼睛一亮,一副若有所思的反问道……
“加官进爵,的确是一个堵人口实的好办法。但是,朕担心,这个卫征进驻北京以后,会受不了紫禁城和龙椅的诱惑,直接……朕不管,即使朕放弃北京城,朕也不允许卫征进入皇宫,住进皇宫。因为,朕脚额这片皇宫,在一定程度上,就代表了整个大明江山……朕不想在自己有生之年内看到大明江山出现两个皇帝,两个朝廷,甚至于出现改朝换代的局面。”
说到最后几句话的时候,崇祯皇帝几乎是用尽自己最大力气,大声吼出来的。
由此可见,崇祯皇帝对这件事,有着不可动摇的坚定决心。
被崇祯皇帝紧紧盯着的钱宗述赶紧回答:“陛下,您多虑了。不要忘了,这个卫征,除了是大明重臣,更是大明驸马,陛下您的妹夫。老臣相信,只要朝廷继续给他加官进爵,卫征就不会做出对陛下而言太过分的事情……”
在钱宗述的提醒下,崇祯皇帝马上想到自己好久都没有联系的乐安公主和懿安皇后。
特别是懿安皇后出现在自己脑海后,崇祯心中的担忧,直接消散不少。因为,崇祯皇帝非常相信懿安皇后对大明的忠诚,只要有懿安皇后在卫征身边一天时间,懿安皇后就会阻饶卫征称帝。
再说了,就算懿安皇后和乐安公主两人起不了作用,驸马的身份,也会给卫征带来很多顾及。
如果卫征以驸马的身份称帝,那卫征在整个大明朝一定会名声扫地,遭到所有读书人的唾弃……
想到这些,崇祯皇帝直接心安不少,并且对着钱宗述继续问道:“可是,卫征如今的官位,已经到了朝廷顶峰,该怎么给他加官进爵。难道你要让朕开创大明朝的先例,给卫征这个异姓人封王。”
让崇祯没有想到的是,崇祯的这句话刚刚说出口,钱宗述就接口道:“对,就是封王……而且还要允许卫征自己开府建衙……”
“只要朝廷做了,那就是向全天下表明,朝廷已经给了虎豹军能给的所有东西,已经仁至义尽。如此情况下,如果虎豹军还要自立门户,甚至于造反。那整个大明朝的大部分民心,一定会在陛下身上。而卫征,折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
在自己没有实力同虎豹军进行对抗的情况下,崇祯皇帝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个收买民心,并且稳住卫征,逼着卫征不敢有非分之想的最好办法。
所以,崇祯皇帝的心中虽然很为难,但是,仍然同意这个办法。
救灾钱宗述快马加鞭,匆匆赶往大同,准备和卫征商定朝廷迁都,虎豹军接收北直隶的具体事宜时。来自京城的情报,已经提前一步,传到卫征手中。
看到卫征平静的脸上,并没有因为情报内容而发生丝毫变化后。周书源一脸不解的反问道:“大帅,不,从今以后。应该叫您王爷了。王爷。您被朝廷封为北王。难道就不高兴吗。早知道,这个北王可是除了大明建国几个王爷外,大明朝庭数百年时间的第一个异姓王爷。”
“高兴,当然高兴……当了王爷,有了开府建衙的权利以后,我们就能正大光明的任免官员,训练军队,招揽人才。这么多的好处,本帅……不,现在应该自称本王了,本王当然很高兴。”卫征脸上露出一丝笑容后,赶紧回答。
“不过,让本王没有想到的是,朝廷给本王加官进爵的目的,竟然是为了防备本王自立门户,和朝廷决裂,甚至于进入北京城后直接称帝当皇上。”
“但是。朝廷的这个办法还真不错。有了北王的爵位和官位后,至少在未来几年时间内。本王没有了自立的想法。因为,头上罩着北王这个称号,在很多时候,可以帮助本王做很多事情……”
“至于他崇祯皇帝担心的紫禁城,本王一点兴趣都没有。所以,本王绝对不会住进去。”
“但是,那么大的紫禁城,本王也不可能让它就这么一直空在那里。除了留下一部分宫室给本王居住和开府建衙外,剩余宫室全部用来建立学堂。”
“至于正在赶来的钱宗述,本王就不了他了。军师你可以明确的告诉他,朝廷和崇祯皇帝所担心的那些事情,本王在几年时间内,都不会去做。至于以后会不会,那就要看朝廷的表现了……”
面对卫征一系列的决定,军师虽然觉得有点不妥。但是,卫征脸上流露出来的坚定表情,还是让它毫不犹豫的表示服从。
给了卫征一个肯定回答后,周书源下意识开口追问道。
“王爷,事情都交给我们了,你是要……”
在周书源注视下,一抹冷笑,迅速浮现到卫征脸上。而后,没有丝毫隐瞒的回答:“既然朝廷封我为北王,那整个大明朝的北方,就是本王说了算……这么好的机会,本王当然不会放过。”
看到周书源脸上迅速露出来的疑惑表情,卫征赶紧开口解释道:“北京城当了大明朝数百年国都,经过大明朝数百年发展和积累。再加上北京城遍地的达官贵人,皇亲国戚,朝廷重臣……那北京城所拥有的各种财富,绝对超乎我们想象。”
“别的不说,三四千万两白银,总是有的。这么多的银子,本王也不说多了,从中拿走两千万两,总是可以的吧。要不然,诺大的北京城,还不因为朝廷迁都而变成一座空城……”
这个时候,周书源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卫征同钱宗述谈判中,最后加上去的一个要求。
朝廷和所有文武官员离开京城时,只能根据品级高低,带走一定数量的财物。
想到这里,周书源赶紧开口追问道:“王爷,你是想带兵进京……不行,太危险了,朝廷在北京城,至少还有五万大军。而按照约定,我们先期只能抽调一个师进入北直隶,一旦遇到危险,一个师根本挡不住朝廷数万军队的围攻……”
卫征想也没有想就开口拒绝道……
“无论如何,这趟北京城之行,本王都要去……”
“保证北京城的稳定是一方面,除此之外,本王还有一件大事要做,那就是招兵。将朝廷布置在边关的数万精锐,尽可能全部留下来。”
“如果能留下这些边军,我们至少可以多出两个军的兵力不仅如此,这两个军的将士,还都是不需要怎么进行训练的老兵。如此一来,我虎豹军至少可以少发展一年时间……”
“至于安全,你不用担心……本王是秘密前往,绝对不会让朝廷察觉。就算朝廷知道了,想要杀了我。一个师的兵力,也可以保护我坚持到增援部队的到来……”
“好了,这件事本王就这么定了……两天以后,本王亲自带领一个骑兵师,进入北直隶,接收北直隶。”
第五百八十三章我的地盘听我的
卫征的保证对于崇祯皇帝来说,还是有很高可信度的。
所以,当钱宗述将最后谈判结果送到京城后,朝廷迁都南京的圣旨,仅仅用了一天时间就传遍整个京城。而后,这道圣旨就好像瘟疫一样,迅速在大明朝蔓延开来。
虽然朝廷下发的圣旨中,将卫征提出来的几个条件清清楚楚写了出来。但是,京城之中,那些自诩高高在上,目中无人的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根本没有把这些条件看在眼里。
得到迁都圣旨后,这些只有跟着朝廷才能拥有地位和财富的皇亲国戚,就好像大搬家一样,将家中能够带走的财富,全部撞车,准备跟着自己一起前往南京。
至于他们在北直隶拥有的房屋和土地,则在他们离开北直隶以后,全部收归北王王府所有。
有人要说,既然如此,那就在北京城的家里留下一个家人,继续占着房屋和土地。毕竟,接收整个北直隶的北王王府,不可能明着从他们手中,将这些房屋和土地直接抢回去。
但是,有这种想法的人,显然是给自己找麻烦。
因为,跟随朝廷迁都圣旨一起下发的,还有北王王府针对这些土地和房屋的一系列税收和政策。
北王王府接收整个北直隶以后,北直隶的税收比例,全部按照山陕两省收取。人均二十亩以下土地,每年只要上缴两成收入作为粮税。
人均二十到五十亩土地者,多出部分每年需上缴四成收入作为粮税。
人均五十到一百亩土地者,多出部分每年须上缴六成收入为粮税。
至于人均一百亩以上者。多出部分的粮税直接达到收成的八成。
可以这么说。北王王府主政北直隶以后。这些皇亲国戚握在手里的大量土地,已经不再是可以给他们下金蛋的母鸡,而是一个吞金兽,将自己财产吞得一干二净的吞金兽。
再加上这个时候,根本没有人愿意出钱购买这些田产。这些皇亲国戚处理这些田产的最好办法就是,直接将他们放弃……
所以,此时此刻的他们,直接将能带走的东西全部撞车。做好彻底离开北京城的准备。
当卫征跟着骑兵师匆匆赶到北京城后,朝廷迁都正式开始。
崇祯皇帝,带着一众后宫嫔妃,皇子,无数的宫女太监……在一万禁军的护卫下,第一个离开北京城。
对于崇祯皇帝的庞大车队,卫征并没有进行太过严呵的检查。毕竟,崇祯是大明朝的皇帝,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再说了,就算给崇祯皇帝再多的大车。崇祯也没有多少东西可以带走。谁让他是整个大明朝历史上最没有钱的皇帝呢?
崇祯皇帝轻松防火,掌握北京城超过八成财富的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卫征就不打算放过了。
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这些皇亲国戚所拥有的庞大财富,都是他们数百年收刮剥削老百姓得到的。既然这些财富都是北直隶老百姓的,卫征当然不会允许他们带走。
此时此刻,北京城东门门口,一支庞大的车队,就被虎豹军一个骑兵营堵在瓮城内。车队的主人,也是大明朝的侯爷,正带着上百号家丁,同骑兵营进行对峙,叫嚣着想要离开北京城……
“混帐,你们知道我是什么人吗?我可是大明朝的侯爷,就是皇上见了我,也是客客气气的,你算什么东西,竟敢挡我的路。你就不怕我让皇上杀了你,诛你的九族……”
站在这个侯爷面前的不是别人,正是一副骑兵营营长打扮的卫征。
对方叫嚣的时候,卫征一句话都没有说,只是一动不动的看着对方。当这个所谓的侯爷说完后,一丝浓烈的杀气,直接从卫征身上散发出来。
在身边所有人的同时注视下,大声命令道:“还楞着干什么,忘记我们出发前大帅下达的军令了吗,忘记自己虎豹军的身份了吗?马上举枪,我不管他是什么人,只要不守规矩,再往前走一步,马上开枪,将其击毙……”
“哗啦啦……”一阵火枪碰撞声响起后,站在卫征身后的火枪手,就好像商量好了的一样,同时举起火枪。不仅如此,守在城墙上的数百火枪手,也居高临下的举着火枪。
面对身边瞄向自己的黑洞洞枪口,护卫在侯爷身边的家丁脸上,直接露出一副副充满惊恐的表情。更有甚者,握着武器的双手,已经因为紧张而开始颤抖起来。
但是,被大家包围的侯爷,并没有感觉到危险已经降临到自己身上。
从未遭到过死亡威胁的他,自我认为对方一定不敢开枪。之所以这么做,一定是想吓一吓自己。
所以,当身边家丁开始胆怯的时候,侯爷脸上的嚣张表情,不仅没有丝毫减弱,反而变得越来越盛。指着卫征,继续叫嚣道……
“不就是火枪吗,本侯爷长这么大,还从没有被火枪指过。本侯爷就不相信,你们真敢冒着被灭九族的风险,对着本侯爷开枪……“
说完,这个不要命的侯爷直接对身边家丁命令道:“大家不用怕,本侯爷就是给他们十个胆子,这些虎豹军也不敢开枪……”
“都给本侯爷把平时仗势欺人的本事拿出来,冲出城门,让这些虎豹军知道,侯爷府不是他们想欺负就能欺负的。本侯爷今天把话撂这里了,护送本侯爷冲出城门后,每个人赏赐白银一百两,出城以后就发给大家,绝不克扣……”
面对对方的嚣张,卫征仍然没有说话。
但是,带着满脸冷笑的卫征,已经在对方下令的时候,掏出用来自卫的短管遂发火枪,对着几步外侯爷的脑袋,等着他冲击城门……
在银子的诱惑下,上百个家丁慢慢有了勇气。这时,不知道是哪个家丁大喊一声后,就挥舞手中大刀,向守在城门口的虎豹军冲去。
在这个家丁的带头作用下,剩余家丁直接就有样学样,簇拥着侯爷一起,向城门冲去。
面对距离自己越来越近的侯爷,脸上迅速闪过一丝杀机的卫征,想也没有想就扣动扳机。
在火药推动下,炙热的铅弹迅速飞出长不过一尺的枪管。而后,没有丝毫停顿的撞上侯爷脑袋,在侯爷额头上,开出一个血窟窿。
站在几步之外的卫征清楚看到侯爷中弹的一瞬间,刚刚还是非常嚣张的一双眼睛,直接就被震惊和绝望给覆盖。
就在侯爷带着临死前的不甘,重重倒在地上的时候,守在卫征身边的火枪手,也跟着扣动扳机。
枪声响起,冲在最前面的十几个家丁还没有来得及做出任何反应,就被密集的铅弹给打成马蜂窝。
至于剩下的家丁,脑海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自己主子失算了,挡在面前的虎豹军竟然真得开枪了,自己完了……
有了这种想法后,他们的下意识反应就是停下来,向后逃命。
但是,他们的反应再快,也快不过铅弹呢飞行速度。
仅仅眨眼功夫,城门口就响起三轮爆豆般的枪声。至于不到百人的家丁,除了被打死打伤的四五十个外剩余家丁,全部一脸惨白,全身颤抖的跪在城门口……
闻着空气中夹杂着血腥的硝烟味,卫征冷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笑容。
因为,城门口现在的情况,正是他想要看到的。
既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又可以借着已经被打死侯爷冲击城门的由头将侯爷府停在城门口的上百大车和财物全部查抄充公。
于是,脸色再次恢复严肃的卫征,直接开口命令道:”侯爷冲击城门当场格杀……侯爷府所有财产全部查抄充公,家人每人发放一千两白银,自行离开北京城。”
一片哭声喊地中,侯爷府积蓄了上百年的财富,全部被虎豹军查抄。被虎豹军打死在城门口的几十个家丁尸体,也被拖走。唯一留下的就是,地上仍然散发出浓浓血腥味的血迹。
至于为什么不清理这些血迹,卫征给出的理由很简单,也很霸道……
留下这些血迹,震慑即将出城的其它皇亲国戚和达官贵人,让他们知道,虎豹军的权威是不可挑战的。虎豹军地盘上,一切都要按照虎豹军的规矩来,不管你是什么人,有什么身份和地位。
发生在城门口的屠杀和枪声,仅仅用了不到一天时间,就传遍整个北京城。
刚开始,还不怎么把虎豹军放在眼里的皇亲国戚,面对抄家灭族的风险,都变得老实起来。
不过,又一个问题跟着摆在他们面前。
按照虎豹军定下的规矩,他们每个人只能带走数量有限的大车。而他们所拥有的大量财富,紧凭这些大车,绝对是带不走的。
于是,一个艰难的抉择,就摆在他们面前。
面对大大小小几十辆,甚至于上百辆大车,自己到底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带走什么,留下什么……
第五百八十四章一路盘剥
“老爷,我们真得只能带走十辆大车?”占地十几亩的内阁首辅钱宗述官邸,看着大院内装满各种财富的几十辆大车,钱宗述的老婆就好像死了爹娘一样,带着满脸心痛和不舍说道……
狠狠瞪了一眼自己夫人后,钱宗述一脸无奈的说道:“不这样的话,你难道想落得一个和侯爷府一样的下场,被虎豹军打死在城门口,所有家产全部被虎豹军查抄……”
钱宗述说完后,夫人的一张脸,瞬间就变得一片惨白。
因为,侯爷府冲撞城门而被杀这件事,对他们的震撼实在是太大了。
往日在北京城内非常嚣张,连崇祯皇帝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皇亲国戚,在虎豹军面前,竟然说杀就被杀,而且连数百年积蓄下来的家产,都没能保住。
在这个活生生的例子面前,夫人虽然心有不甘,但也只能接受。
因为大车有限,即使他们知道,在路过山东的半个月中,虎豹军不会提供任何粮食补给,在往这些大车装东西的时候,也没有一个人往车上装粮食。
很快,十辆大车就被几十万两白银和古董字画给装满。
看着房屋内仍然剩下的财物,钱宗述即使不舍,也只能放弃。
而后,带着家眷和十辆大车,浩浩荡荡向城门口走去。
虽然自己是大明朝已经走到臣子顶峰的内阁首辅,但是,在城门口虎豹军面前。不仅没有得到任何优待。反而像个犯人一样。遭到数百虎豹军数百双目光的不断审视。
自己身份刚刚被对方确认,钱宗述就忍不住开口道:“这位将军,本官乃内阁首辅,朝廷正一品官员。按照你们王爷定下的规矩,本官可以带走十辆大车……不知道本官现在是不是能出城了。”
“当然可以……”挡在钱宗述面前的骑兵连长,想也没有想就开口回答。
就在钱宗述忍不住长松一口气,准备离开这个空气中仍然弥漫着血腥味的城门时。站在面前的骑兵连长,不仅没有让开道路。反而话锋一转,积蓄说道。
”但是,我这里刚刚收到王爷给我们下达的军令。从今天开始,所有朝廷官员和皇亲国戚离城所携带的大车,每一辆大车都须上缴一万两白银的出城费,然后才能出城……“
站在面前的钱宗述一愣,一脸不可思议的反问道:“这位小将军你在说一遍,你们王爷要的出城费是多少……”
“一万两白银一辆大车,如果没有白银,用黄金也可以。那就是一千两黄金一辆大车……钱大人你一共带了十辆大车,按照王爷给我们下达的军令。你需要上缴十万两白银的出城费以后,才能离开北京城……”
“十万两白银,你这根本不是出城费,你们这时抢劫……”听完骑兵连长的再一次回答后,钱宗述脸上直接露出一副前所未有的震惊表情。而后,对着挡在面前的骑兵连长,大声惊呼道。
随后,就好像发怒的狮子,不顾身份的在城门口破口大骂。
至于骑兵连长,则毫无表情的挡在城门口,无动于衷……
当然,这并不代表钱宗述拿不出这十万两白银。作为内阁首辅,钱宗述就算再怎么清廉,在为官的几十年生涯中,也积累了几十万两的财富。
只是,这几十万两的财富都是自己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现在,忽然让自己拿出十万两白银打水漂,只要是一个正常人,心里都会特别的不舒服。
随着时间一点点流逝,也许是因为钱宗述骂累了,也许是因为骑兵连长的无动于衷让他感觉到继续骂下去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