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明末生涯-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此刻,崇祯非常担心,得胜而归的虎豹军,在清楚这场阴谋的真像以后,直接带着虎豹军,一路杀到北京城,向朝廷讨要说法……
如果这种事情真得发生。即使崇祯是当今的大明朝皇帝,也不知道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有一句话说得好,那就是怕什么来什么。
就在崇祯皇帝坐在龙椅上,对着龙案上的奏折一言不发,陷入沉思的时候。大太监王承恩,就好像失了魂一样,一脸紧张的冲进大殿。
因为王承恩而从沉思中惊醒的崇祯皇帝,还没有来得及开口。王承恩略带紧张的声音,就传到崇祯耳朵。
“陛下,边关紧急军情,而且还是八百里急报……”
崇祯皇帝的眉头一皱,下意识开口追问道:“边关,难道后金鞑子又要南侵了。不对啊,后金鞑子在同虎豹军的战斗中,足足损失数万精锐。这个时候,他们最应该做的就是休养生息,怎么可能再次寇官,难道他皇太极被虎豹军打得已经失去理智了。”
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王承恩赶紧摇头否定道:“不,陛下。这次寇关的不是后金鞑子。是虎豹军……山海关总兵急报。辽东虎豹军在得到山陕两省的补充后,已经在山海关外集结了超过一万五千人的精锐和大量火炮,随时可能向山海关守军发动攻击。”
“嘶……”听完奏报,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刚刚还是不解的面部表情,此时此刻,已经被震惊和担忧给覆盖。
不过,作为大明皇帝。而且还是在短短几年时间内,遭受过各种打击的皇帝。崇祯皇帝的心,早已经变得坚硬无比。所以,没过多长时间,崇祯脸上的表情重新恢复平静。
深吸一口气后,自言自语的说道:“朕早就想到了,从来不吃亏的卫征和虎豹军,一定不会轻易放过这件事。只是,朕没有想到,虎豹军竟然会从山海关向京城发动攻击。以此来要挟朝廷,向朝廷。向朕讨要一个说法……”
按照卫征以往对朝廷的做法和态度,崇祯皇帝自认为,卫征这么做的目的就一个,向朝廷逼宫,给他一个满意的说法。只要朝廷做到这一点,虎豹军集结在山海关一线的部队,就会自己撤退。
但是,让崇祯没有想到的是,卫征发动这场行动的目的,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所以,崇祯的话刚刚说完,王承恩脸上就露出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
面对这个情况,崇祯赶紧开口道:“大伴,你是看着朕长大的,朕的脾气你是最清楚的。所以,有什么话就说,不要顾及,朕生平最恨欺骗朕,在朕面前躲躲藏藏,不能光明磊落的人。”
在崇祯的质问下,王承恩只能带着满脸凝重回答:“陛下,山海关总兵的奏报中,还有几句话奴婢没有禀告……”
“山海关总兵的奏报上,已经写了虎豹军此次出兵山海关,甚至于进攻京城的具体目的。当然,这个目的也是虎豹军出兵的具体原因……”
面对王承恩越来越凝重的脸色,崇祯皇帝心中,马上就感觉到一丝非常不好的预感。
一双眼睛紧紧盯着王承恩,眉头紧锁的开口问道:“那虎豹军出兵的原因是什么。难道他们出兵山海关,并不是为了向朝廷讨要说法?”
在崇祯皇帝的注视下,王承恩一脸为难的摇头否定道:“陛下,虎豹军出兵山海关的理由并不是要说法,而是为了清君侧。而且还是直接打到京城,清君侧……”
刚开始听到清君侧这三个字的时候,崇祯皇帝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但是,当他听到虎豹军要一句杀到北京,然后再清君侧时。崇祯皇帝的脑海,马上就浮现一个让所有君王都记忆犹新的人物,那就是曹操……
于是,在王承恩注视下的崇祯皇帝,直接发出一声惊呼:“他卫征想要干什么?就算他要清君侧,也不用一路杀到北京城。难道,难道他卫征想要当曹操,让朕当他的傀儡皇帝……”
对于崇祯皇帝的判断,王承恩能做的就是沉默以对。
因为,崇祯皇帝刚刚说的话,正是自己想说而不敢说的判断。
这个时候,王承恩越是不说话,自负的崇祯皇帝就越着急。站在崇祯皇帝面前的王承恩,甚至可以清楚看到,一颗颗豆大的汗珠,正不断从崇祯皇帝紧张的额头上流淌下来。
诺大的大殿,足足经过一盏茶时间的冷清后,才被崇祯皇帝充满坚定而绝望的一句话给打断。
“不行,朕是大明的皇帝,绝对不是傀儡。无论如何,都不能让虎豹军一路杀入北京城,控制朝廷,控制朕……再说了,就算朕的身边有奸臣,也轮不到他卫征来指手画脚……”
从小看着崇祯长大的王承恩,马上明白崇祯的想法。
对于自负的崇祯来说,宁肯同虎豹军进行决战,也不向虎豹军拖鞋,给虎豹军当傀儡皇帝。
不过,有骨气归有骨气,可是,王承恩接下来的一句回答,就好像一盆冰水浇到崇祯身上一样,直接浇了崇祯皇帝一个透心凉。让崇祯心中的骨气和勇气,瞬间被绝望给取代。
“陛下,如果您真得打算同虎豹军决战,那朝廷就要马上向山海关方向增派援兵。”
“山海关总兵在奏报中已经写了,以山海关现有守军,如果遭到虎豹军的全力进攻,连一天时间都坚持不住……”
对于王承恩的回答,崇祯就好像听到一个天大的笑话一样,一脸不敢相信的反问道。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朕清楚得记得,朝廷在山海关还有一万边军。就算虎豹军的兵力多了五千人,但是,我们还有山海关这道铜墙铁壁进行掩护,怎么可能连一天时间都坚持不到……”
“一定是山海关总兵在谎报军情……如果他认为自己守不住山海关,朕马上派一个得力将军去替代他……”
崇祯皇帝的分析虽然有理有据,但是,狂妄而自负的他,直接忽视了一个问题,而且还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那就是敌我双方的装备问题。
为了联合后金出兵辽东,朝廷送给后金皇太极的火炮,无一例外,都是就近从边军中抽调的现役火炮。再加上为了防守北京城,朝廷再次调走的一批。朝廷数万边军现在仍然装备的火炮数量,直接可以用屈指可数这几个字来形容。
就拿山海关守军来说,一万边军精锐,除了几十门射程有限的佛朗机火炮,山海关高达四五仗的城关上,连一门可以发射开花弹的红衣大炮都没有。
再看看集结在山海关外的虎豹军,虽然只有一万五千将士。但是,这一万五千大军,却装备了远超守军好几倍,甚至于十倍数量的火炮。
各种迫击炮就不多说了,光射程和威力远远超过红衣大炮的加农重炮,就有两个重炮团一百多门。
可以这么说,一旦战斗打响,虎豹军紧紧凭借火炮,就可以给防御山海关的一万边军,带来毁灭性打击。于此同时,遭到炮击的一万边军,因为没有装备可以进行反击的火炮,只能被动挨打。
在崇祯皇帝一双目瞪口呆目光的注视下,王承恩尽可能详细的将山海关的兵力部署分析出来,让崇祯皇帝知道,山海关局面的恶劣程度,远远超过他的想象。
诺大的大殿,因为王承恩的分析,再次陷入沉寂之中。
但是,崇祯皇帝并没有让这种沉寂保持太久,为了不当卫征手里的傀儡,崇祯皇帝可谓是费尽心机。
短暂沉思后,直接对王承恩问道:“山海关总兵一共要多少增援部队,才能守住山海关……”
“三万精锐和一百门红衣大炮……”王承恩想也没有想就开口回答。
对于这个堪称狮子大开口的要求,崇祯皇帝同样想也没有想就拒绝道。
“不行,三万大军太多了。如果朕给了他三万大军,那整个北京城就会变成一座没有防守兵力的空城。如果虎豹军再从山西向北直隶发动攻击,那整个北直隶就会变成虎豹军的后花园。不仅如此,北京城也会变成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都城。”
“至于一百门红衣大炮,朕就更没有办法答应他了。就算朕同意给他,整个北直隶,也抽不出一百门红衣大炮……”
面对崇祯皇帝脸上的无奈和苦涩表情,王承恩不得不继续说道。
“陛下,如果真没有办法,那山海关就会守不住……所以,奴婢认为,面对虎豹军可能发动的攻击,朝廷绝不能硬碰硬,应该想一个其它解决办法……”
“奴婢联系,在虎豹军没有发动攻击之前,马上派出朝廷重臣同虎豹军进行谈判。用其它条件换取虎豹军不进攻朝廷,进攻北直隶……”
听到这个想法,崇祯猛然反应过来。对着王承恩大声肯定道:“对,只要不让朕当傀儡皇帝,朕什么条件都答应……”
第五百八十三章强悍拒绝
大同城山陕总督府大堂,主管情报的军师周书源,忽然带着满脸激动,冲了进来。
看到正在讨论扩军的卫征和孙承宗后,想也没有想就开口道:“大帅,成了,你的计谋成功了……我们安插在朝廷的眼线,刚刚八百里加急传给我一个消息。对于我们的重兵集结,朝廷上下都陷入混乱之中,更有甚者,一些大臣直接提出放弃京城,也不做我虎豹军傀儡的想法……”
卫征的面色一喜,赶紧反问道:“崇祯呢,本帅最想要知道的是崇祯的想法。”
“自从组建几万火枪手,而且有了银子以后,崇祯对朝廷的控制力,已经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可以这么说,朝廷就是崇祯的一言堂……”
“如果崇祯不愿意,坚持占着京城不走,下面的大臣提再多意见,也没有任何作用。如此情况下,我们要想真正拿下北直隶,还真只剩下动用军队这一条路。”
周书源脸上笑容不减的回答:“崇祯那里也没有任何问题……”
“根据报告,崇祯皇帝在得到我虎豹军在山海关集结的消息后,整个人都楞了。特别是他听到大帅你放出去的狠话:一路杀到北京城,清君侧。整个人,直接就被绝望给覆盖。“
”我们在宫里的人亲耳听到,崇祯皇帝在得到消息后,说过这样一句话。不管朝廷付出多大代价,朝廷都不做我虎豹军的傀儡朝廷,他崇祯也不做傀儡皇帝。”
“经过最后朝议。崇祯皇帝最终还是派了我们的老熟人。现在的内阁首辅钱宗述钱大人。来我大同府,同我虎豹军进行谈判……”
“目前,这个钱宗述已经在前往大同府的路上,按照钱宗述的速度,最迟明天晚上,就可以赶到这里。”
听到这里,孙承宗脸上也流露出了发自内心的激动笑容。
虽然孙承宗也非常赞同拿下北直隶,但是。他并不占同和朝廷动武,通过武力拿下北直隶。
因为,在动武的过程中,不管是朝廷,还是虎豹军,都会损失很多将士。而这些将士无一例外,都是汉人。
因此,周书源刚刚说完,孙承宗就接口道:“大帅,我对你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通过一个狮子大开口。就避免一场战争的发生。以我对朝廷,对崇祯皇帝的了解。只要崇祯皇帝真说过这样的话。那就证明,崇祯皇帝真得害怕了……”
卫征点了点头回答:“既然狮子大开口的目的已经达到一半,那我们就再接再厉,彻底拿下整个北直隶。如果有可能,朝廷部署在各大边关的数万边军,也给它收编了。朝廷让我虎豹军损失那么多经验丰富的将士,也该给我虎豹军一些补偿。”
马不停蹄赶到大同总督府后,疲惫的钱宗述根本来不及休息,就匆匆找到卫征,同卫征马上进行谈判。
面对老熟人钱宗述,抱着唱黑脸打算的卫征,没有丝毫客气,直接一脸杀气的反问道:“钱大人,真没有想到,你竟然还敢来我山陕两省。据本帅所知,此次朝廷联合后金和朝鲜,一起向辽东发动攻击的计策,就是你给朝廷提出来的……”
“如果不是你的这个计策,我虎豹军就不会损失那么多的将士,辽东和山西两省,也不会有那么多的无辜百姓被鞑子杀害,甚至于掳到后金当奴隶……”
“在本帅看来,你这样的人,根本不能被称为汉人……来人,把这个钱宗述钱大人给本帅拖出去砍了。今天,本帅就代朝廷,清理皇上身边的第一大奸臣……”
卫征的话刚刚说完,两个虎背熊腰的警卫就冲进大堂。一人一边的走到还没有从震惊中反应过来的钱宗述身边,架着对方两条胳膊,就好像拖猪一样,往大门外拖……
一直到自己被拖到大堂门口,钱宗述脸上的震惊表情才终于变色,被一丝发自内心的惊恐给覆盖。而后,完全不顾及自己朝廷内阁首辅的身份,对着卫征大声惊呼道:“卫大帅饶命,我知道错了……我是朝廷派来的谈判使者,你们不能杀我……”
面对对方的求饶和惨叫,卫征忽然摆了摆手,示意两个警卫停下来。
就在钱宗述认为,自己的话起作用了,卫征不打算杀自己的时候。卫征接下来的话,再次让他聪希望,一下子跌落到万丈深渊……
“谈判,这只是朝廷的一厢情愿,本帅并没有同意。只要本帅没有同意,你就不是朝廷派开的使者。再说了,朝廷这一次的行动,给我虎豹军带来这么大损失,难道就想通过一场谈判开平息我虎豹军的怒火,简直是妄想,异想天开……”
“在这里,本帅可以明确的告诉你,本帅从没有想过要同朝廷进行谈判……”
“马上把他拉下去,砍掉脑袋以后,把他的脑袋送到京城,告诉朝廷我虎豹军此次出击京城,清君侧的决心……”
当钱宗述脸上瞬间被惨败和绝望给覆盖,完全失去希望任凭两个警卫拖着自己往外走的时候。军师周书源忽然开口了,让绝望中的钱宗述,再次看到一丝希望……
“等一等……大帅,我认为,就这么杀了钱宗述,实在是太便宜他了,而且对我虎豹军的名声,也非常不利。就算我们不承认对方谈判代表得身份,但是,朝野上下却承认这个身份。如果我们真得杀了他,整个大明朝就会说我虎豹军不懂规律……”
“再说了,这个钱宗述既然是朝廷派开的谈判代表,那一定带来了朝廷打算给我们的补偿,不管怎么样,我们都应该听一听。也许朝廷这次通情达理。为了避免互相动武。直接把我们想要的补偿全部给我们了……”
钱宗述就好像绝望中忽然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赶紧求饶道:“大帅饶命,周大人说得正式我想要说得,朝廷打算给虎豹军的补偿,一定会让大帅满意让虎豹军满意……”
这个时候,卫征终于收起了脸上不断向外散发出来的杀气,一脸不置可否的回答:“既然如此,本帅就给军师一个面子,给你一个开口的机会。但是。如果朝廷给我虎豹军的补偿不能让本帅满意,那就是朝廷看不起我虎豹军。到时候,该怎么办就怎么办,任何人给你钱大人说情,本帅都不会理会……”
“马上把钱大人放了,给钱大人倒一杯茶,压压惊。本帅今天就好好听一听,朝廷到底给了我虎豹军什么补偿,能不能弥补我虎豹军在这场战斗中的损失。”
就在卫征闭阴沉着一张脸,对着钱宗述闭口不言的时候。周书源非常及时的开口道:“钱大人。我是看在我们是老熟人的情况下,才开口给你争取到这个机会的。能不能把握住,就要看你自己了。你要记住,我们大帅一直以来都是一个说一不二的人……”
周书源还没有说完,阴沉着一张脸的卫征,就摆出一副不耐烦的表情,对着周书源说道。
“军师,你跟他费那么多话干什么?他有什么话就说,本帅没有那么多时间陪他在这里墨迹。要知道,前线数万虎豹军将士已经完成集结,就等着本帅下达军令,带着他们一路打到北京城……”
面对卫征充满杀气的目光,面对卫征给自己的下马威,面对死亡的威胁,钱宗述不得不放弃自己一路上想到的各种谈判策略,将崇祯给自己的底线,一股脑的全部说了出来,希望这些补偿能让卫征满意,让虎豹军满意。
但是,让钱宗述赶到绝望的是,自己都把自己底线说出去了,卫征脸上的阴沉表情,仍然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
这个时候,为了自己小命,钱宗述不得不鼓起勇气问道:“大帅,不知道你对朝廷的补偿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我们还可以继续商量。总之一句话,朝廷一定会让大帅满意。”
在钱宗述既担心,又害怕的复杂目光注视下,一摸充满嘲讽的冷笑,忽然浮现到卫征脸上。
在钱宗述的注视下,一脸杀气的反问道:“钱大人,难道你认为,数万虎豹军将士的性命,数十万百姓,在朝廷眼里,就值一个没有多少人口的河南省……”
面对卫征脸上表现出来的强烈不满,钱宗述赶紧追问道:“不知道大帅你的要求是?我相信,只要大帅你的要求不过分,朝廷一定会满足……”
在对方一双充满惶恐目光的注视下,卫征想也没有想就狮子大开口道:“本帅的要求非常简单,除了河南省全境,本帅还要山东和安徽两个省份……”
钱宗述虽然想要活命,但是,并没有失去理智。
此时此刻的他非常清楚,就算自己答应这个要求,在卫征手中活了下来。回到朝廷以后,朝廷也不会同意这个狮子大开口的要求,甚至于杀了自己都有可能。
因为,山东和安徽两省对于朝廷,对于北直隶来说,实在是太重完了。
当然,这个重要并不是说这两个省份可以给朝廷提供多少税收,而是因为这两个省份,连接着北直隶和江南,是槽运的必经之路。
一旦这两个省份落入虎豹军之手,那北直隶和江南之间的联系就会被切断。到时候,只要虎豹军愿意,随时可能切断北直隶的粮食和税收供应……
所以,即使钱宗述知道,拒绝卫征很可能再次引起卫征的怒火,钱宗述仍然毫不犹豫的表示拒绝。
而后,试探性的反问道:“大帅,能不能换个省份,您应该知道,槽运是从这两个省穿过的,朝廷就是付出再大代价,也要保证这两个省掌握在自己手里。”
第五百八十四章奸计得逞
钱宗述的没有丝毫商量余地的强势拒绝后,整个大堂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起来。钱宗述甚至可以清楚感觉到,距离自己仅有一丈之远的卫征身上,再次向外散发出一阵浓烈的杀气。
于是,一丝深深的悔意,迅速涌上钱宗述脑海。
就在钱宗述认为,这一次的自己一定是在劫难逃,脸色再次变得越来越惨白时,周书源再一次开口了。
“既然朝廷担心北直隶的粮食和税收补给被我虎豹军掐断,害怕我们切断槽运。那朝廷为什么不放弃北直隶呢?”
“据我所知,现在的北直隶对于朝廷而言,就是一块想扔也扔不掉的包袱。经过后金鞑子的连续进攻和烧杀抢掠以后,北直隶不仅不能给朝廷带来任何税收,还要耗费朝廷大量银子,用来救灾。更加重要的是,朝廷每年还要花费大量的白银用来养军,防守这块对于自己来说,没有丝毫意义的北直隶……”
“但是,朝廷放弃北直隶以后呢?所有情况就会得到改变……”
“朝廷每年不再需要花费巨额的银子救灾,也不在需要养活那么多边军,防守鞑子的再一次入侵……”
面对周书源如此直接的暗示,钱宗述如果仍然保持着理智,一定会明白:眼前的周书源并不是帮自己解围,而是暗示自己,虎豹军的真正目的是北直隶。眼前一轮接着一轮的下马威,很可能都是卫征和周书源两个人在给自己演戏。
既然是演戏,那自己就没有什么好担心的。该怎么谈判就怎么谈判。
但是。在卫征注视下。已经被吓傻的钱宗述,根本想不到这些。
在此时此刻的钱宗述心里,周书源非常及时的建议和解围,再次把自己从阎王那里拉了回来。
所以,周书源刚刚说完,钱宗述就对周书源投去了一丝充满感激的目光。
而后,顺着周书源提出来的建议,直接开口道:“大帅。如果朝廷迁都,放弃北直隶,并且将北直隶交给虎豹军,不知道大帅是否满意!”
虽然卫征的目的就是拿下北直隶,但是,当卫征看到面前已经完全失去理智的钱宗述后,卫征决定,把握住这个机会,继续乘胜追击,给虎豹军争取更大利益。
所以。卫征直接迎着钱宗述略微心虚的目光,语气嘲讽的反问道:”北直隶。钱大人,你这是耍本帅吗?“
”北直隶是朝廷的京师所在地,对于朝廷来说,也许有很大的意义。但是,对我虎豹军来说,北直隶同样是一个包袱,而且还是一个巨大的包袱……“
听到这里,钱宗述的额头,再次因为紧张而冒出一颗颗豆大的汗珠。
同时,迅速将目光聚集到面前周书源身上,希望周书源能继续给自己解围。
周书源没有辜负他的期望,带着满脸笑容对卫征劝解道:“大帅,你也不要太生气。如今的北直隶,虽然民不聊生,百姓稀少。但是,毕竟有那么大块的地方。再说了,京城可从来没有遭到过后金鞑子的烧杀抢掠,如果朝廷能把京城完整的交给我虎豹军,对我虎豹军来说,未尝没有好处……”
“当然,仅仅一个北直隶,还没有办法弥补我虎豹军的损失。我认为,除了北直隶外,朝廷还应该把山东和安徽两个省份,一起交给我虎豹军……”
对于周书源的前一句话,钱宗述听懂了。所以,周书源刚刚说完,钱宗述就给出了非常肯定的回答。
“请大帅放心,只要大帅愿意,朝廷一定会把整个京城,完好无损的交到虎豹军手中。不过……山东和安徽两个省,希望大帅能再考虑一下……”
“就算我同意大帅这个要求,朝廷也不会同意。因为,朝廷付出的代价,实在是太大了……如果只是山东一个省份,我还可以想办法,让朝廷同意……”
让钱宗述没有想到的是,在卫征一连串下马威的打击下,经历多次生与死的钱宗述,在立场上,已经开始发生变化。
作为朝廷派开的谈判代表,他并没有一心为朝廷着想,给朝廷争取利益。而是为了自己能够活命,尽自己最大能力,满足虎豹军要求,出卖朝廷利益……“
这时候,卫征和周书源再次上演一幕黑脸和红脸。
最终,满脸杀气的卫征被周书源给说动了,同意钱宗述提出来的要求……
”朝廷马上迁都南京,将北直隶和山东全境,交给虎豹军进行驻防……“
于此同时,为了平息卫征心中的不满,卫征还加了这么几条……
“除了崇祯皇帝可以从京城带走一百辆大车的财物外,其它皇亲国戚和文武大臣,在离开京城的时候,每人只能带走一到十大车不等的财物……”
“其次,朝廷离开北京城时,只能带走军队,朝臣,皇亲国戚……不能带走任何的普通百姓……”
“最后一条,驻防各大边关的朝廷军队,必须要等虎豹军到了以后,才能进行撤退。为了保证北京城不陷入混乱,朝廷迁都之前,虎豹军派出一个师的兵力进入北京城,防守各大城门,确保京师安全……”
除了这些条件外,为了让京城的财富,尽量留下来,卫征还提出一个朝廷所有文武大臣都会骂他的决定……
“朝廷从北直隶迁都到南直隶,只能由陆路……在通过山东的半个月时间中,虎豹军不会给朝廷提供任何的粮食补给……”
这条在别人看来,可有可无的决定,在卫征看来,却隐藏着非常大的杀机。
在大车有限的情况下,一旦无法在沿途获得粮食补给,那他们就不得不腾出更多的大车开装粮食。如此情况下,他们就不得不在京城留下更多的财富。
除此之外,有了这个条件后,卫征就可以以别人想不到的天价,将粮食卖给那些宁肯带着金银,也不肯多带一点粮食的皇亲国戚和朝廷文武大臣……
第五百八十五章迁都之议
北京紫禁城内,内阁首辅钱宗述,正双腿跪在大殿上,任凭崇祯皇帝将心中怒火发泄到自己身上。虽然自己的双腿,在此时此刻已经开始发麻。但是,在崇祯皇帝一双充满杀机目光的注视下,只能进行忍受,不敢有丝毫小动作。
因为,就在刚刚,作为谈判大臣的自己,已经把自己和卫征的谈判结果,一字不漏的报告给了坐在龙椅上的崇祯皇帝。
“迁都……钱爱卿,你可真想得出来。如果朕真得迁都,将北直隶送给虎豹军。等朕百年以后,你让朕怎么去面对朕的列祖列宗,你让朕怎么对得起祖宗……”
“其它条件朕都可以答应,唯独这一条朕不能答应,你们想也不要想……”
随着时间一点一点过去,也许是因为崇祯骂累了,一直笼罩大堂的怒骂声,终于开始消散。
当诺大的大殿慢慢恢复平静后,一直跪在地上一动不动的钱宗述,终于抓住机会,一脸悲愤的说道:“陛下,老臣也知道,迁都对陛下来说,是一个非常难以做出来的决定。老臣当初听到这个条件的时候,也是强烈反对,甚至说出宁肯战死沙场,也不迁都的狠话……”
“但是,经过一番认真的思考和分析后,老臣忽然发现,如今的北直隶,对于朝廷和陛下来说,就是一个毒瘤。如果朝廷放弃北直隶,那朝廷个陛下所面对的一系列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但是,如果陛下继续守着北直隶,那朝廷将来需要面对的问题。将会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大。更有甚者。整个大明朝廷被北直隶拖垮都有可能……”
“如此情况下,老臣最终决定,放弃北直隶,用北直隶换下安徽这个税收重地。所以,老臣可以肯定的说,老臣带回来的这些条件和要求,都是经过慎重考虑。对陛下和整个朝廷而言,绝对是有百利而无一害。请陛下明鉴……”
“另外,如果陛下发现,在这场谈判中,老臣有任何私心,老臣直接撞死在大殿之中……”
这个时候,崇祯脸上的愤怒,终于有了舒缓的迹象。
不过,想让他马上接受迁都这个条件,显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对于自己亲自培养的内阁首辅钱宗述。崇祯皇帝还是非常信任的。所以,钱宗述的话刚刚说完。崇祯皇帝就开口道。
“钱爱卿,既然如此,那朕今天就听一听,朝廷放弃北直隶,迁都南京,到底有什么好处……”
钱宗述的面色一喜,紧张的心绪,顿时放松下来。
迎着崇祯看向自己的目光,大声回答:“谢陛下给老臣这个机会……”
“老臣要说额第一个理由就是朝廷税收……现如今,朝廷所在的北直隶,因为连续遭到后金鞑子的抢掠,不仅不能给朝廷带来任何税收,而且还要消耗朝廷大量税收。如此情况下,朝廷的各种税收,几乎全部来自江南……”
“如果我们迁都南京,朝廷就可以更好的掌控江南这个税收重地。但是,如果朝廷死守北直隶不迁都呢。先不说朝廷对江南这个税收重地的掌控力度是怎么样,就我们中间隔着的虎豹军,都随时可以掐短我们和江南的联系,不让江南一两银子,一颗粮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