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枭雄-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璟有心思在身,也不便留下杨琏,便点点头,示意杨琏出去,继续向着事情。杨琏退下,走出了御书房,这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明月挂在天上,杨琏摇摇头,这时候的和尚已经不准结婚生子,极大的限制了人口的发展,如今是乱世,人越多越好,将来养不下这么多人,还可以朝海外发展嘛。
  杨琏在一名小太监的带领下,走出了皇城。李璟躺在软榻上,伸出手指头,揉着太阳穴,半响,问道:“高泽,杨琏的话你都听见了,你认为如何?”
  高泽手中捧着拂尘,走了过来,摇摇头,道:“陛下,这都是国家大事,奴婢不敢妄言。”
  “唉,朕问你你就说,不要有任何顾虑。”李璟有些不满地说道。
  高泽施礼,道:“陛下,佛教的事情奴婢不知,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似乎杨节度,不,吴侯所做的事情,目前来看,似乎还没有错的。或许陛下可以选择相信他。”
  “选择相信他?高泽,你真的是这样认为吗?”李璟轻声问道。
  高泽忙跪倒在地上,道:“陛下,奴婢市妄言,还请陛下责罚。”
  李璟笑了起来,道:“是朕问你的,你不必如此。”说着,慢慢坐起来,离开了御书房,他也觉得有些饿了。


第八十九章 故人
  杨琏的意见李璟听了,没有立刻做出决定,他依旧在思考,大唐文学昌盛,佛教繁荣展,朝廷不少达官贵人都信仰佛教,如果按照杨琏的办法,必然会得罪不少人,这是李璟不愿意的。
  可是要怎样才能开源,扩大朝廷的收入,李璟始终没有一个好主意。其他的办法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数月的时间,根本难以解渴。杨琏也不在意,既然天子不愿意采纳,他才不会去强求。
  在金陵住了半个月,有消息传来了,蜀国出动了三百多艘大小不一的战舰,围攻南平国,南平国地势狭小,所辖不过荆、归、峡三州,国君高保融抵抗了一阵之后,赶紧派人赶往开封,向宗主国大周求救。
  江陵是荆州重镇,地位不亚于襄阳,如今襄阳在大周掌控下,如果江陵落入蜀国之手,楚地与大周的联系就会被割断,这对于郭威来说,是无法忍受的。可是大周连连经历战事,生产遭到极大的破坏,粮食的缺口很大,不能再动兵了。
  这时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战事或在继续进行,或刚刚结束,各方势力的粮食缺口都很大,而且就算有粮食,无论是蜀国还是大唐,都会严密封锁边疆,严禁粮食流出。
  在这种情况下,郭威一边派人安抚高保融的使者,表示南平是大周的属国,大周一定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南平灭亡,郭威下令,关中积极囤积粮食,准备攻打蜀国,同时,襄阳方面,准备派出一支五千人的军队,支援江陵,这部分士兵的粮草供应,全部由高保融负责。
  “这还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杨府里,杨琏感叹了一声,不管怎样,蜀国对于杨琏来说,是粮仓,如果蜀地连连出兵,那势必粮食消耗很大,大唐就无法从蜀国购买粮食。不过高保融占据了长江中游,尽做些打家劫舍的事情,哪里像一个国王?蜀国打他,是正确的。
  周国表态的消息传入大唐,对此朝廷议论纷纷,有人主张支援蜀国,毕竟天下诸国中,大周实力最强,大唐的敌人不是蜀国,而是大周。俗话说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所以蜀国也是大唐的朋友。
  简单的军事会议上,面对群臣这样的意见,李璟摇头拒绝了,他不是不想,而是粮食钱帛严重不足,打仗,没有钱没有粮食没有甲胄怎么能行?士兵们不可能饿着肚子去打仗呀。
  杨琏也没有好办法,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大唐缺粮,杨琏又不是道士,能撒豆成米,解除大唐的粮食危机。会议商议了足足三日,最终决定让毗邻鄂州节度使作出一定反应,屯兵边境,名义上是为了防止乱兵进入鄂州,实际上待机而动。
  商谈了此事之后,杨琏又与天子闲聊了一会,这才起身告辞。走出皇城,正是申时,太阳照在身上,暖意盎然。杨琏走在街上,想了想,拨马去了柳巷,柳巷以遍地的柳树闻名,故此柳巷。柳巷里多是金银饰,杨琏想要买几件送人。
  走近柳巷,人来人往,唐人还算十分富裕。杨琏牵着战马,信步在街道上走着,一间饰店里,一个男子走了出来,看见杨琏,笑道:“这位公子,是要买些什么呢?小人这里应有尽有,不妨进来看一看。”
  杨琏点点头,把战马栓在树上,走了浸去,这家饰店倒是挺大,里面摆满了各种饰,有的充满了西域风情,杨琏慢慢在柜台前踱步,看了半响,选中了几件饰,吩咐店小二把东西包起来。
  “多少钱?”杨琏问道。
  “公子,不要钱。”店小二笑道。
  杨琏不由一愣,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这个人为什么不要钱?杨琏思考间,一名男子从饰店楼上缓步走了下来。这人身着华丽的丝绸,一看就是有钱人。
  “杨节度,不,应该说吴侯,别来无恙?”说话的口音明显不是金陵人,而是带着巴蜀一带的口音。
  杨琏仔细地看着他,不由笑道:“原来是费兄,你我有两年没有见了吧?”
  “事情繁多,根本无法抽身呀,还望吴侯见谅。”费云山来到杨琏身边,拱手施礼。
  杨琏颇有深意地道:“还真是巧,我刚刚进店,费兄就出现了。”
  费云山哈哈大笑了起来,道:“实不相瞒,这家店是小弟所开。”
  杨琏点点头,没有再询问,不管这家店的建立处于什么目的,至少对于杨琏来说,一切还在控制中。
  “吴侯,请上楼,小弟有事要拜托吴侯。”费云山作出了一个请的手势。
  杨琏答应了,两人并肩而立,走上了三楼,三楼的一间雅阁里,一名身形比较小的侍女端了茶水、点心上来,然后躬身退下。
  “早在巴蜀之时,便听说大唐对吴越用兵,想不到这一次过来,就听见吴侯的喜讯,当真是可喜可贺。吴侯,就让小弟以茶代酒,恭贺吴侯立下大功,成为大唐驸马。”费云山说着,端起了茶杯,喝了一口。
  杨琏也端起茶水喝了,道:“多谢费兄。”
  费云山咳嗽了一声,道:“吴侯,如今天下大势逐渐明朗,争霸形势越来越激烈。吴越国灭之后,南方大唐即将一家独大,敢问吴侯,日后将要何去何从?”
  杨琏笑了起来,知道费云山这是在试探他,道:“费兄说笑了,我不过一个臣子,天下要如何决策,还要看当今天子。”
  费云山摇摇头,道:“吴侯这就不是真心话了,大唐天子对吴越信任有加,怎么可能不知道天子的想法?”
  “如今天下板荡,四方群雄逐鹿并起,能否统一天下,不是光靠雄心壮志就能成功的。运气、实力都必不可少。”杨琏说道。
  这时小菜6续端了上来,两人一边吃一边聊着。
  杨琏其实早就猜到费云山在这里出现的目的,他希望大唐能够给予蜀国一定帮助,或者牵制周国的兵马,使郭威不能救援南平,作为报答,蜀国愿意拿出五十万石粮食作为酬谢,同时,若是大唐出兵,蜀国愿意负担军粮。当然了,费云山也不傻,唐军想要得到粮食,就不能光是做做样子,一定要正式出兵。
  这个酬劳在杨琏看来,一点靠谱,大唐是缺乏粮食,但区区五十万粮食就要大唐的士兵去卖命,他们的命有这么贱吗?这些话杨琏没有说出口,而是表示他只是区区的吴侯而已,能否出兵还要看天子的意见。
  费云山说了半响,见杨琏始终不松口,只得轻叹了一声。随着叹息声,一名侍女手中捧着一个盒子上来了,打开一看,里面放着三颗夜明珠,即使是白天,依然熠熠生辉。
  “吴侯,只要能说动大唐天子出兵,蜀国一定不会亏待吴侯。”费云山说着,把夜明珠推到了杨琏面前。
  “费兄,不是钱的问题,大唐战事连连,士兵疲惫,国库空虚,根本无法再度支撑大规模的战事。”杨琏摇头,依旧是拒绝。杨琏虽然有他的目的,但若是把大唐搞垮了,让他国趁虚而入,根本不符合杨琏的利益嘛。
  费云山抿着嘴,看这样杨琏,道:“吴侯,究竟要怎样,才能出兵?大唐可不能背弃盟约呀。”
  杨琏轻轻敲打着案几,沉吟了好一会,道:“可是大唐与周国也有盟约,论实力,周国的实力更强,费兄,你觉得天子会为了蜀国,在这样的情况下,与周国开战吗?”
  费云山摇头,道:“不出兵,就是违背大唐与蜀国的盟约。”
  “凡是有利有弊,坦白说,既然都是违约,我却以为违蜀国的约比较好一点,毕竟蜀国与大唐并不接壤。”杨琏淡淡的说道。
  “你!”费云山有些大怒,但又强忍了下来,思考了片刻,道:“这样吧,我后退一步,大唐若是出兵,支付大唐一百万石粮食,其他条件不变。”
  杨琏摇摇头,道:“大唐的士兵都是最为精锐的士兵,培养不易,都为蜀国战死了,日后那什么来争霸天下?”
  费云山听明白了,道:“吴侯,所有战死士兵的抚恤,由蜀国负责。”
  “抚恤加三倍,同时,若是拿下江陵,土地归蜀国,钱帛金银,要分给大唐一半。”杨琏说道。
  费云山呼吸急促了起来,很显然,他认为杨琏的要求太过了,可是,在周国派兵支援江陵的情况下,蜀国想要一口吞下南平,变得不显现实起来。不然费云山也不会千里迢迢赶赴金陵,与杨琏商谈此事。
  杨琏不紧不慢地喝着茶水,等待着费云山的决定,费云山想了片刻,艰难地摇头,道:“吴侯的要求我没有权利答应,这要我主才能决策。”
  “既然如此,我就等费兄的好消息。”杨琏说着,一抄手,把案几上的夜明珠取在手中,拱拱手,道:“多谢费兄盛意。”说着,杨琏迈步走了出去。
  费云山一时没有反应过来,等他反应过来,不由大怒,杨琏也太贪婪了,没有答应事情居然还把夜明珠拿走了,太不要脸了。纵然是费云山脾气好,也忍不住站起身来,把案几都掀了。侍女闻讯赶来,看见雅阁如此,不由大吃一惊,正想要收拾,费云山喝道:“滚,都给我滚。”
  杨琏走到大厅,店小二不知道情况,笑眯眯地把包好的饰递给了杨琏。杨琏也不客气,把包裹拿在手中,迅离开了柳巷。他能够想象出费云山一定十分愤怒,但这个时候,就是要逼迫他,杨琏才能争取更多的利益。
  大唐的确不能大规模的用兵,但鄂州方面,一直没有战事,士兵没有厌战情绪,如果蜀国提供足够的粮食,一切都可以商量。如果真的参战,杨琏觉得大唐只需要五千人就足够了。
  目的就是在于搅浑各方势力,江陵地理位置特殊,楚国在南,周国在北,西边是蜀国,东边是大唐,可谓兵家必争之地,如果大周被牵扯进来,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兵力,就能进一步拖垮周国与蜀国的实力,消耗两国的粮食,对于大唐有利的事情,杨琏自然会去做。
  杨琏回到杨府,符金盏正在与张绮栎绣着花,杨琏拿出了夜明珠,笑道:“符姑娘,张小妹,你们看看这是什么?”
  张绮栎看着夜明珠,惊喜地道:“这是什么?这么好看。”
  “夜里更好看。”杨琏笑着说道。
  符金盏拿着一颗夜明珠,道:“张小妹,这是夜明珠。我也是听说过,这也是第一次看见。”
  “杨大哥,这些夜明珠是从哪里来的?”张绮栎问道。
  杨琏笑了起来,道:“是一个冤大头送的,过段时间,他还会送更多的东西,符姑娘、张小妹,你们想要什么?对了,曾姑娘、米姑娘也有一份,只是不知道她们习惯什么?”
  张绮栎也笑了,道:“杨大哥,曾姐姐已经来了好一会了,正在后院等你呢。”
  杨琏知道曾忆龄来了,一定是有什么事情,与两人聊了几句,便起身朝着后院走去。
  后院里,曾忆龄正在慢慢踱步,这几日,她不断派人观察燕王的局势,现燕王府最近多了不少人,这些人的都是生面孔,第一次在燕王府出现。而且这些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身材高大,特别强壮,一双眸子炯炯有神,一看就不是一般人。以曾忆龄的眼光,他知道这些人肯定是训练有素的士兵,张绮栎也笑了,道:“杨大哥,曾姐姐已经来了好一会了,正在后院等你呢。”
  杨琏知道曾忆龄来了,一定是有什么事情,与两人聊了几句,便起身朝着后院走去。
  后院里,曾忆龄正在慢慢踱步,这几日,她不断派人观察燕王的局势,现燕王府最近多了不少人,这些人的都是生面孔,第一次在燕王府出现。而且这些人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身材高大,特别强壮,一双眸子炯炯有神,一看就不是一般人。以曾忆龄的眼光,他知道这些人肯定是训练有素的士兵,那就是身材高大,特别强壮,一双眸子炯炯有神,一看就不是一般人。以曾忆龄的眼光,他知道这些人肯定是训练有素的士兵,


第九十章 杨琏的计划
  曾忆龄把燕王府的事情一说,杨琏也觉得十分奇怪,按道理,李弘冀不可能如此大胆,公然蓄养死士呀,难道他就不怕隔墙有耳?
  杨琏沉吟了好一会,让曾忆龄继续监视燕王府,一旦有消息就立刻告诉他。曾忆龄答应了,杨琏又说起费云山的事情,他请曾忆龄同样注意费云山方面的情况。两人聊了好一会,曾忆龄起身离去。
  杨琏站起身来,在院子里活动了好一会,这才回屋休息。
  齐王李景遂对女儿与杨琏的婚事非常上心,经过礼部的官员测算,配合着两人的生辰八字,最后把日期定在了当年的八月初七,婚礼定下之后,便按照婚嫁的程序进行,到了这一步,问名、请期等已经不用,日期都订好了,杨琏令人采购了一批礼品,准备选个吉日送到齐王府去。
  这几日里,费云山不时来找杨琏,商谈出兵的事情,杨琏占据主动,倒也不急,磨了有七八日的光景,周国那边有消息传来,周国襄阳一带的兵马已经完成集结,克日进发江陵。事情到了这一步,费云山认为周国出兵,是肯定的。一旦周兵抵达江陵,蜀国的压力就大了,迫于局势,费云山急需大唐的支持。
  费云山再度拜见杨琏,两人商谈了足足一个时辰,杨琏答应为他出力,能不能说服大唐天子,就要看蜀国的造化了。费云山千恩万谢,希望杨琏能说服天子。
  事不宜迟,杨琏立刻进宫,天子李璟倒是觉得有些奇怪,杨琏的婚礼时日已经不远,他不去忙结婚的事情,来宫中莫非有什么事情吗?李璟让高泽迎接了杨琏进来。
  高泽带着杨琏进宫的时候,两人聊了片刻,通过高泽的口,杨琏知道最近天子的心情不算太好,虽说皇室有婚事,但他还在为士兵的抚恤而头疼呢。
  杨琏心中有了底,知道该怎么说了。进了御书房,杨琏施礼。
  李璟坐在软榻上,吩咐高泽去温茶,问道:“杨琏啊,你今日进宫,莫非有什么喜事不成?”
  “陛下果然英明,微臣进宫,的确有一件事情。”杨琏不露声色,拍了李璟一记马屁。
  李璟呵呵一笑,把脸上的郁郁都驱散了,道:“杨琏,你有什么事情不妨直说,朕若是能办到,就都准了。”
  杨琏道:“陛下,如今蜀国攻打南平,周国已经派兵支援将领,以免南平陷落于蜀国之手,此事想来陛下已经知道了。”
  李璟捋着胡须点头,这件事情他的确知道,他曾经还想趁着这个机会,再度染指南平、楚国,但限于国力,他只得放弃了这个计划。
  杨琏继续说道:“陛下可曾还记得,当年两淮大水,微臣曾经向蜀国购买粮食的事情?”说着,看了一眼李璟,见他点头,便解释道:“也是机缘巧合,当时认识一个蜀国的商人,此人有很多粮食,正是他的支持,两淮百姓才有足够的粮食。这个商人实际上还有隐藏的身份,他是蜀国皇帝的小舅子。”
  杨琏这么一说,李璟顿时有了印象,两国还因为此人达成了贸易同盟,互通有无。
  李璟道:“杨琏,你的意思是?”
  “实不相瞒,前几日费云山来找微臣,想要通过微臣建议陛下,出兵江陵,帮助蜀国拿下南平。当时微臣就在想了,这种利人损己的事情,大唐怎么可能会去做呢?”杨琏说着。
  李璟眯起了眼睛,仔细地打量了一番杨琏,笑了起来,道:“不错,大唐空耗粮草,帮助蜀国拿下江陵,的确一点都不划算。”
  “陛下,可是今日微臣想通了,江陵是长江重要的港口,东西往来,必然要通过江陵,而且此地地理位置特殊,乃是兵家必争之地。若是让蜀国、周国在江陵空耗国力,对于大唐来说,极为有利。”杨琏说道。
  李璟忍不住站起身来,大唐需要休养生息,但周国肯定不会眼睁睁地看着大唐恢复实力,消化吴越国旧地。他们目前没有动作,不代表以后没有动作,想到此,李璟道:“继续说下去。”
  “如今天下之中,大唐消灭了吴越之后,只有周国、契丹等国能与大唐争雄天下。微臣的意思,是要让蜀国、周国在江陵发生连番大战,这样,周国的经济就会受到影响,郭威对大唐各州县就无力发动进攻。此消彼长之下,大唐的国力就越容易恢复,如果周国损失过大,大唐甚至能提前平定天下,恢复大唐昔日的光荣。”杨琏说着,末了,不忘给李璟一块肉饼。
  李璟眼睛一亮,他自称是唐高祖后人,当年大唐何等威风?他自然能希望恢复到大唐鼎盛的时期。
  “杨琏,你的意思是,要出兵江陵?”李璟问道,可是大规模的出兵,大唐难以筹集到这么多的粮食,而且对经济也是极大的考验。要知道,自从灭吴越战役开始,京城粮价上涨,如今结束了,粮价虽然回落,但依旧没有到达战争前的水平。
  “不,不出兵。”杨琏摇头。
  李璟更加奇怪了,道:“不出兵?杨琏,你真是把朕给弄糊涂了。”
  杨琏笑了笑,道:“陛下,若是大规模出兵,大唐的损失也很大。微臣的意思是只带五千左右兵马,打着帮助蜀国人的名义,装扮成蜀国士兵,士兵的粮食主要依靠蜀国来供应,这五千兵马,主要是用来捣乱,迫使大周增兵江陵,一旦大周增兵,蜀国增兵的几率也会很大。这样以来,两国就会连连征战,空耗国力。”
  李璟踱步半响,抬起头,看着挂在书房里的地图,仔细看了江陵半响,这才道:“仅仅五千兵马想要闹大风雨,大唐诸将之中,似乎这样的人不多。”
  “陛下,这个主意是微臣出的,就让微臣实施。”杨琏请战。
  “可是,再有一个月,你与怀柔公主就要大婚。”李璟摇头。
  杨琏拱手施礼,道:“陛下不用担心,就趁着大婚的时候,微臣率兵赶往江陵。”
  “这……”李璟迟疑,婚事已经定了下来,还要再拖吗?前年就拖了一次,本来婚事都议定了,结果北方战事来了,杨琏不得不去北方主持大局,如今又如此,李璟觉得这样对不起齐王,对不起怀柔公主。可是,杨琏说得有理,这样的好机会可要抓住,不然就会从手里溜走了。
  “这事情,不如让朕再与齐王商议商议。”李璟不想对齐王内疚,便说道。
  杨琏摇头,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只有婚礼照常进行,才能瞒过周国人在金陵的密探,不然消息若是传出去,周国有了准备,事情就难了。”
  李璟抿着嘴,思考了好一会,这才道:“杨琏,你说周国的密探,算不算郭荣?”
  “微臣在金陵时日不多,对郭荣的现状不是很了解,但据微臣所了解的,这个人很有壮志雄心,一旦掌握大权,便是大唐最大的敌人。”杨琏说道。
  李璟忽然笑了起来,道:“杨琏,所以你当初才会建议刘承祐不要杀郭威亲儿子?”
  杨琏一愣,道:“陛下英明,此事果然瞒不过陛下。”
  李璟捋着胡须微微一笑,也不回答,有的事情他自然有他的渠道。李璟又思考了半响,道:“杨琏你如此为国,朕却一再亏欠于你,这心中不安呀。”
  “微臣本是草莽游侠,得陛下相信,才能步步高升,是微臣多谢陛下才对。”杨琏说道。
  李璟哈哈大笑了起来,道:“你若是朽木,朕也扶不起你,杨琏,你能步步高升,靠的是军功,只要你好好表现,朕自然不会亏待你。”
  杨琏道:“微臣只盼天下大定,大唐威加四海,那时,微臣只愿在家中,守着妻儿,过完这辈子就足矣。”
  李璟沉吟了片刻,道:“若是天下一统,朕一定让你在家休养,说起来战场无眼,你可要小心。朕可不想怀柔做寡妇。”
  杨琏拍拍胸膛,道:“陛下放心,微臣这条命硬着呢。”
  “既然如此,杨琏,你什么时候动身?”李璟一旦作出决定,立刻追问行程。
  杨琏想了想,道:“微臣大婚,不少人都知道,郭荣等人一定也在观察,微臣需要用两日的时间,找人来代替微臣,同时,设法称病在家,陛下可派御医前去医治。趁着这个机会,微臣带五千兵马,化整为零,抵达鄂州之后,再作出下一步的行动。”
  李璟赞同,只是他想不明白,杨琏会以什么方式称病在家?心中虽然疑惑,却没有再问,又与杨琏聊了半响,杨琏起身告辞。
  杨琏离开之后,李璟又盯着地图看了半响,如果真能入杨琏所说,让周国与蜀国在江陵大战,消耗彼此的实力,大唐就能有更多的时间来恢复生产,消化胜利果实。可是,这个目标能达成吗?
  杨琏走出了宫城,在皇城里踱步思考着,忽然,前方同样响起了脚步声,杨琏抬头一看,原来是燕王李弘冀。李弘冀是进宫面见母后的。说起来李弘冀最近十分郁闷。
  郁闷的原因很简单,除了死士被杨琏杀了之外,就连婚礼都比不上杨琏。他堂堂一个燕王,即将迎娶的还是周司徒的女儿,身份都不低的,可是这段时日以来,无论是礼部还是父皇,对怀柔公主与杨琏的婚事十分关心,反而是他这个嫡长子的婚事,几乎是不理不睬,没有几个人热心操办,尤其是户部的那些个家伙,张口没钱,闭口没钱,搞得礼部都没钱为他操持婚礼。
  李弘冀今日来到皇城,是想要求母后为他做主,毕竟是天子的嫡长子,亲王之尊,若是婚礼比不上一个侯爷、公主,他这张脸还往哪里搁?李弘冀对杨琏恨之入骨,自然不想看见他,可是偏偏刚刚进了皇城,就看见那个让他熟悉而又怨恨的脸。
  李弘冀打量着杨琏,不由握紧了拳头,恨不得一拳把他打死,可是,他知道不能,他不是杨琏的对手,所以这口气只能暂时往肚子里咽了。
  杨琏看见李弘冀的时候,嘴角翘了起来,将要与李弘冀擦身而过的时候,杨琏忽然停了下来,道:“燕王,别来无恙?”
  李弘冀哼了一声,不理杨琏,想要继续向前走去,这时,杨琏又说话了。
  “燕王,刚才陛下召见了本侯,陛下说,要取消燕王的婚事。”杨琏张口就来。
  李弘冀一愣,道:“你说什么?”
  杨琏斯条慢理地看了他一眼,道:“怎么,燕王的耳朵不好使?那么本侯就再说一遍,陛下知道燕王府最近动静有些不寻常,因此取消了燕王与周娥皇的婚事。”
  李弘冀身子一抖,近日燕王府来了不少周国的死士,他通过各种办法,安置在府中。这事情办得非常机密,杨琏怎么可能知道?李弘冀深深呼吸了一口气,道:“杨琏,你胡说什么?”
  “本侯胡说?燕王,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最清楚,难道要本侯来提醒你吗?”杨琏说道,继续观察着李弘冀的表情。杨琏看见李弘冀的时候,嘴角翘了起来,将要与李弘冀擦身而过的时候,杨琏忽然停了下来,道:“燕王,别来无恙?”
  李弘冀哼了一声,不理杨琏,想要继续向前走去,这时,杨琏又说话了。
  “燕王,刚才陛下召见了本侯,陛下说,要取消燕王的婚事。”杨琏张口就来。
  李弘冀一愣,道:“你说什么?”
  杨琏斯条慢理地看了他一眼,道:“怎么,燕王的耳朵不好使?那么本侯就再说一遍,陛下知道燕王府最近动静有些不寻常,因此取消了燕王与周娥皇的婚事。”
  李弘冀身子一抖,近日燕王府来了不少周国的死士,他通过各种办法,安置在府中。这事情办得非常机密,杨琏怎么可能知道?李弘冀深深呼吸了一口气,道:“杨琏,你胡说什么?”
  “本侯胡说?燕王,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最清楚,难道要本侯来提醒你吗?”杨琏说道,继续观察着李弘冀的表情。“本侯胡说?燕王,自己做的事情自己最清楚,难道要本侯来提醒你吗?”杨琏说道,继续观察着李弘冀的表情。


第九十一章 周瑜打黄盖
  杨琏的这个计划一定要保密,所以他非常谨慎,府里的人包括符金盏、张绮栎等人都没有告诉他们,除了曾忆龄,曾忆龄的身份特殊,他希望这一次能得到曾忆龄的帮助。
  两人商量了好一会,最终曾忆龄还是答应了杨琏的要求,为了瞒过众人,曾忆龄飞鸽传书,把米诗薇给请来了。一段时间不见,米诗薇的身形似乎更加高挑了一些,杨琏需要她的易容之术,弄出一个假杨琏出来,以迷惑众人。
  当然了,若是亲近的人一定能觉察出来,所以杨琏与李璟演了一出好戏。隔几日的朝会上,因为户部抚恤不到位的缘故,新晋的侯爷杨琏在朝廷上没有半点风度,不仅破口大骂,甚至动手打了户部尚书,户部侍郎李平赶来调解,也被杨琏狠狠地打了一巴掌。
  杨琏质问户部的官员,这几年来朝廷各地大多风调雨顺,经济蓬勃发展,大唐怎么可能会缺钱帛?分明是户部的官员贪污了,所以连抚恤战死士兵的钱帛都那不粗胡来,难道说,大唐将士在外拼杀,为帝国开疆拓土,迎接他们的,就是这样的结果吗?如果朝廷连抚恤都拿不出来,以后大唐将士还怎么为国卖命?
  杨琏的话有一定道理,得到了朝廷部分武将的支持,但同样的,被文官一系反驳,尤其是户部的官员,一个个脸色铁青,户部尚书、户部侍郎在朝廷上公然被打,杨琏的态度也太嚣张了。
  几名户部的官员上奏,要陛下惩罚吴侯杨琏,在朝会上动手殴打一品官员,这不仅是对户部的不敬,更是对天子的蔑视,对朝廷法制的藐视。
  见大多数的文官纷纷上奏,宰相孙晟自然不会放过这个痛打落水狗的机会,他咳嗽了一声,缓步走上前去,道:“陛下,老臣以为,吴侯的话有一定道理,但这毕竟是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