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枭雄-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文奉傲然道:“攻克余杭,这是肯定的,但若是要烧毁余杭,本将做不到。”
  “那么钱节度有什么办法能够攻克余杭呢?”吴程追问道。
  “总需要一些时间。”钱文奉说道,唐军步步为营,的确需要一番时间。
  吴程笑了笑,钱文奉是攻打余杭的主帅,他们都是钱家人,吴程动动口舌就可以了,没有必要与钱文奉把关系弄僵。
  钱文奉沉吟了片刻,传令下去,三军继续攻打,只是这一次的速度慢了许多,而且是以弓弩手为主,步步推进再讲。与此同时,他派人把余杭城给围住。
  “吴越军又攻来了。”杨琏站在高塔上,仔细地观察着局势,他沉吟着,钱文奉还会使用什么高招?
  吴越军再度推进,一路上十分缓慢,先是用弓弩手开路,压制唐军攻势,步卒再悍不畏死地扑上,与唐军开始肉搏。唐军的伤亡开始增加,厮杀了足足两个时辰,吴越军仅仅推进了两百多步,天色又逐渐黯淡了下来。
  “钱文奉是怎么回事,居然不全力以赴。”高塔上的杨琏带着一丝疑惑,在他看来,吴越军的攻势虽然还算猛,但没有到全力以赴的地步,而且钱文奉一直驻扎在城外,非常谨慎。
  “杨节度,再等下去,恐怕朱指挥那边会吃紧。”亲兵说道。
  杨琏想了片刻,道:“不用焦急,钱文奉应该还有杀招,只有等他露出爪牙的时候,才是我军转守为攻之际。传令下去,撤出三百步。”
  “喏!”一名传令兵应着,走到一旁,低声跟旗手说了几句,旗手挥动着旗帜,下达了军令。趁着战斗的间隙,唐军开始向后撤退,三百多步外,还有一道防线,如果再放弃了这道,便只有县衙这道防线了。
  杨琏说完之后,便开始进食,一副淡定的模样。这给了亲兵信心,吃过了几张胡饼之后,亲兵站在高塔上,仔细观察着四周。
  即将天黑,吴程有些急躁起来,虽说已经攻入了余杭,但战事迟迟没有进展,这非常不妙呀。第一,唐军已经把余杭城建设的十分坚固,第二,唐军有阴谋在,什么时候会发动?就时间上来说,越早攻入余杭县衙,越早擒获杨琏,这种变数就会大大降低。
  “钱节度,天色就要黑了,还是烧城吧!为了国家,死几个百姓,又有什么可惜?他们的死是值得的。”吴程忍不住又劝说。
  钱文奉脸上阴晴不定,昨夜没有睡觉,这时又差不多熬了一天,他年纪大了,有些顶不住。充满血丝的眼睛看了一眼吴延福,道:“郑国公,你怎么看?”
  吴延福摇摇头,道:“让我筹集粮食,做些小事还可以,打仗钱节度恐怕问错了人。”
  钱文奉慢慢踱步,用手按着太阳穴,希望能冷静一些,攻取余杭不易,他是早就知道的,可是一天过去,除了昨夜的推进,今日的进展只有区区三百步,想要完全拿下余杭,这要到什么时候?
  “报!”传令兵匆匆而来,道:“钱节度,唐军撤退了。”
  “撤退?”吴延福最先反应过来,道:“钱节度,看来唐军是支撑不住了。”
  吴程也道:“这是好事,唐军已经支撑不住了。”
  “慢,让本将仔细想想!”钱文奉摆摆手,他觉得唐军的后退不对劲,因为就在半柱香前,唐军的抵抗还非常有力,根本不可能会力竭。难道说,唐军是故意撤退的?他们目的是什么,吸引自己的注意力?
  钱文奉仔细想着的时候,吴延福和吴程两人在一旁劝说着,尤其是吴程认为经过一日的战斗,唐军已经支撑不住了,这个时候,就是要趁胜追击,一举收复余杭城。
  钱文奉思虑了半响,他知道这件事情没有那么简单,但大军已经攻入余杭,他还能有什么选择?放弃?这根本不可能嘛!他现在只有进攻、进攻、再进攻,知道消灭唐军,又或者是被唐军击败。
  为了能及时掌握军情,钱文奉决定把指挥所迁到城内,他驻扎在城门口附近的的一栋高楼上,五百多名士兵守卫在四周,钱文奉打算以这种方式表明他的态度,坚定三军的信心,毕竟这一战,还要花费太多的时间。
  “咦?钱文奉进城了。”杨琏站在高塔上,看见钱文奉的军旗晃动,又进了城,不免说道。
  这时,户部侍郎李平一脸忧心忡忡地走了过来,战事经历了一一夜一日,在吴越军如此凶猛的攻势下,唐军节节败退,如今已经丢掉了过半的城市,恐怕再过一日,这余杭城就要换主人了。
  “杨节度,吴越军的攻势如此凶猛,该如何是好?”李平说道,他眼睛有些浮肿,一看就没有休息好。
  杨琏也不介意,知道李平毕竟是文人,更不知道这一次杨琏的计划,他的担心是正常的。杨琏把李平拉到高塔边上,指着隐约可见的吴越军旗帜,道:“李侍郎,你看,钱文奉已经入城了。”
  李平诧异地看了杨琏一眼,见他如此沉着,心中奇怪,道:“杨节度,钱文奉已经攻入余杭,自然是要驻扎进来。”
  杨琏见他带着惊慌、不悦,便道:“李侍郎放心,钱文奉进来了,就中了本节度的计谋,破敌就在今夜了。”
  李平仔细地打量着杨琏,见他不像作假,便疑惑地道:“杨节度,计将安出?”
  话音刚落,前方逐渐亮了起来,原来是吴越军点亮了火把,准备夜攻了,看来钱文奉也知道他不能再等待,双方巷战越久,情况就越难揣摩,情形更加诡异,最后的结果说不准。
  很快,吴越军举着火把,缓缓前进,杨琏站在高处,只能看见火把移动,前方亮亮的一片,印入眼帘,居然有些疼痛。
  李平变了脸色,道:“杨节度,有什么计谋快使出来吧,吴越军已经开始进攻了。”
  杨琏笑了笑,安慰着李平,道:“李侍郎稍安勿躁。”说着,吩咐亲兵点燃了三道火把。
  高塔上的三道火把非常显眼,远在城楼的钱文奉也看见了,他眯起眼睛仔细打量了一番,道:“赵将军,你说那里便是杨琏的指挥所?”
  赵承泰点点头,道:“正是,今日我曾几度攻击,但唐军防备十分森严,末将未曾得手。”
  “那里是杨琏的指挥所,防备森严是在情理之中。如今我军大举进攻,赵将军,攻击唐军指挥所的重任就交给你了。”钱文奉知道,先捉住杨琏,唐军的计划就会夭折,赵承泰是吴越少有的猛将,这个重任只能交给他。
  赵承泰点点头,道:“钱节度放心,末将一定生擒杨琏回来!”说着,他看了一眼精心挑选出来的一百多名壮士,喝道:“走,跟本将来,务必要一战擒获杨琏,扬吴越国威!”
  壮士们都齐声大喝,跟着赵承泰摸向杨琏的指挥所,为了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他们没有点亮火把,而是借着月色前行,与此同时,唐军也接到杨琏信号,五十多名士兵站在水门处,开始脱衣。
  衣服脱掉之后,士兵们跳入水中,扶着简易的木筏前行,在木筏上,摆放着许多瓦罐,瓦罐里都装满了火油。士兵们快速进入了护城河,沿着护城河倾倒火油,火油较轻,很快就浮在水面上。
  唐军士兵足足用了一顿饭的功夫才把瓦罐里火油都倾倒在护城河中,然后迅速上岸。又用木头堵住了水门口,以防止火油倒灌入城。这时候,吴越军的已经攻到唐军防线,箭如雨下,黑夜中他们看不真切,只是胡乱射击,密集的箭羽还是造成了不小的伤害,两军士兵的惨叫声此起彼伏,绵绵不绝。
  这一顿饭的功夫令李平如坐针毡,他不停走来走去,看着四周,城中火把越来越多,意味着吴越军越来越多,他还年轻,不想死,因此很是焦急。
  “杨节度,还不能开始吗?”李平问道。
  “李侍郎,时间就要到了,很快你就能看到一场好戏!”杨琏说道。
  话音刚落,余杭城内的一条水门,唐军士兵点燃了火油,火油迅速蔓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飞窜,护城河在短短的半顿饭的时间内,彻底地点燃了。
  火势很大,整个余杭城看起来如同沐浴在火海中,火光映红了杨琏的脸,也映红了李平的脸。
  李平诧异地看了一眼杨琏,声音有些颤抖,道:“杨节度,这就是你的计划?”李平十分担心,这场大火会不会在城中燃烧?如果是那样,整个余杭都会被焚毁,他将要逃到哪里?
  “这只是计划的一部分。”杨琏依旧沉着冷静,指着前方,道:“不用担心,本将已经早有准备,火势只会在护城河四周燃烧。”杨琏的火油已经不多,这一次全部都用了,顶多只能烧两个时辰,但这就足够了,两个时辰的时间,足以改变战场的态势。
  李平深深呼吸了一口气,平复了一下内心,这才道:“杨节度,护城河虽然燃烧,却不能打击吴越军的攻势,若是他们拼命,这场战局还是凶多吉少。”
  杨琏目光炯炯,道:“狭路相逢勇者胜,如今就看谁更勇敢了。”
  护城河火起,站在城楼上的钱文奉感受到熊熊的火意,不由多走了几步,到了内城墙的一侧。
  吴延福只觉得眼睛都快要被亮瞎了,火势很大,火焰带来巨大的热量,烤得他有些吃守不住。
  吴程抿抿嘴,道:“钱节度,你看,杨琏使用火攻了。”他还是有些不满,如果钱文奉早用他的计谋,唐军早就被烤成烧鸡了,毁了一个余杭城,灭了入侵的唐军,救了吴越国,在他看来,还是很划算的。
  钱文奉半响没有说话,他在沉思着,杨琏烧了护城河,实际没有多大的作用,无非隔断了城内外的联系,外面人的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这一点,钱文奉不担心,因为他率领了大部分的军队进来,实力不弱,就算援军进不来,他也不惧怕唐军。再说了,这些大火能燃烧多久?一旦火灭,吴越军援军还是能进入城中的嘛。
  可是,杨琏作为一个南征北战的将领,曾经杀死了吴越国的名将鲍修让,证明他不是一个笨蛋,他这么做,一定有深意,可是,深意是什么?杨琏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钱文奉想了半响,始终没有想明白,而这个时候,吴越军已经与唐军短兵相接,双方悍不畏死地厮杀在一起。护城河的大火对吴越军造成了一定影响,因为他们并不清楚外面发生了什么情况,反观唐军,由于杨琏事先的部署,他们要冷静得多。
  护城河的大火几乎把整个天空都照亮了,这给了赵承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他能比较清晰地观察地形,直奔杨琏的指挥所。一路上,赵承泰与唐军发生了七八次战斗,他多半是一触即走,他不想缠斗,擒贼先擒王,他的目标是杨琏。
  至于大火,久经沙场的赵承泰并不担心,杨琏总不会把自己也烧死吧!
  经过一番厮杀后,赵承泰身边的一百人已经损失了部分,只有七十多人跟着他。赵承泰仔细观察了一番局势,他发现,离高塔已经不远了。


第七十二章 地动山摇
  火光中,赵承泰打量着不远处的高塔,看起来不远,但实际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这一段距离有多少伏兵,这就说不准了,但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他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赵承泰带着士兵继续向前摸去,七八十号人走了约莫有五十步,忽然,街道两旁的民居上,一排排的弓弩手突然出现,随后箭雨如蝗,朝着赵承泰等人射来。
  “小心!”赵承泰反应最快,他立刻拔刀乱舞,击落箭羽。
  然而箭羽密密麻麻,这七十多人根本不够看的,一波箭羽射尽,第二波、第三波又来,吴越兵不断有人中箭倒下,一声声的呻吟传入赵承泰的耳中,他抿着嘴,唐军防备森严,看来没有机会了。
  这时,杨琏正从高塔上走了下来,五十多名亲兵拥簇着他,朝着另一侧走去。杨琏现有吴越军杀到这里,倒也有些惊讶,他挥挥手,示意士兵继续射箭。
  “夺夺夺!”箭羽激射,钉在对面屋子的墙壁上,出一声声闷响。
  赵承泰被压制得抬不起头,但又不肯放弃,杨琏就出现在眼前,也不知道要到什么地方去?就在这时,地面一阵晃动,不仅赵承泰,所有人都是如此,唐军纷纷跳下屋子,站在地上,抽空仍然不时射出箭雨。
  地面的晃动持续了好一会,赵承泰觉得有些不对劲,这个时候,怎么可能会地裂?余杭地处海边,地势平坦,这么多年没有听过有地裂的情况,他回头一看,身后的屋子都在晃动,也不知道生了什么事?
  赵承泰躲在了一堵墙壁后,想要躲避唐军的箭羽,忽然,他又意识到这非常不妥,墙壁若是倒塌了,那不是被活埋了吗?迫于无奈,他只得站起身来,手中舞着长刀,不断劈落箭羽,同时观察着四周的局势。
  赵承泰回头一看的时候,忍不住愣住了,因为在后方大约三百多步的地方,大部分的建筑似乎有消失了,它们怎么会消失了?究竟去了那里?
  “啊!”就在他惊讶的时候,一支箭羽激射而来,正中右臂肩头,赵承泰吃痛,手中长刀落下,下一刻,几名唐兵扑了过来,强拧下他的肩头,押走了。赵承泰身上的铠甲很是显眼,唐兵都认出他不是一般将领,因此要捉活的。
  杨琏凝视着前方,大部分的建筑都消失了,将近半个余杭城就在这一战毁于一旦,他不心疼,沙场征战,哪能不死人?所幸百姓他已经提前迁出,送到另一侧,百姓没有半点损伤。
  不过那一侧的吴越兵就没有那么好运了,地面坍塌,所有的建筑坍塌,就算这些吴越兵不被摔死也要被砸死。吴越军的损失至少在万人以上。侥幸未死的吴越军得不到支援,用不了两个时辰也会都被消灭。
  杨琏回头看了一眼高塔,高塔修建的还算坚固,在这一波冲击下,仍然屹立不倒,杨琏暗想自己是不是太小心了一些?这时,士兵们把赵承泰押送了过来。
  赵承泰虽然受了伤,仍然叫骂不已,看见有人被士兵被拥簇着,料想此人便是杨琏,便开口大骂,各种污言秽语层出不穷。
  “这个人是?”杨琏问道,
  “似乎是一名指挥使。”有人从赵承泰身上的铠甲认出来,说道。
  “指挥使?我当是多大的官。他若还是如此,一刀杀了!”杨琏说道。
  赵承泰倒是听见了,一边挣扎,一边道:“哈哈,唐狗,有种你就杀了我,我变成鬼也不会放过你。”
  杨琏不再说话,摆摆手,士兵们把赵承泰拖了下去,很快就听见赵承泰惨叫了一声,一名士兵捧着赵承泰人头,送了上来。
  “毕竟是个指挥使,给他寻个棺木,安葬了。”杨琏说道,又吩咐了身边的传令兵几句话。
  李平在一旁,看的是目瞪口呆,刚才地面剧烈震动,若不是有人扶着,他几乎跌倒在地,这时看着前方如同被刀削平了一般,不由吃惊地问道:“杨节度,这是怎么回事?”
  “请君入瓮。”杨琏说道,便解释了起来。
  杨琏设计,一开始是有目的的。吴越军探子不多,他们想要攻城,只能集中兵力在一侧,才有可能夺取城门的控制权,钱文奉屯兵在余杭西侧,自然会猛攻西门,杨琏一开始,便把余杭城中轴线以西,街道都挖空了,只剩下地基和建筑内的泥土没有挖掘。挖空的地段又用粗大的木桩子顶住,防止地面塌陷,木柱子底端用绳索系牢了,只等着吴越军攻城,奋力一拉,木柱子就会倒了。地面就没有了支撑物。
  吴越军杀入城中之后,为了尽快控制余杭,必然会倾尽全力,大批的吴越军涌入余杭城中,为了吸引更多的吴越军入城,杨琏又故意后撤了三百步,引得吴越军再度向前。
  尤其是钱文奉进入了城中之后,杨琏知道,该是下一步计划的时候了,随着吴越军涌入,他们急奔跑在街道上,木柱子一倒,地面无法承受,就会倒塌,士兵们就会落入坑中,不死也要受伤。
  而这时,护城河仍然有大火,吴越军根本逃不出去,留在东侧的吴越军等待着的,只有一场屠杀。
  杨琏说完之后,下达了军令,唐军展开了反击,这时吴越军被突如其来的坍塌吓坏了,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袍泽落入坑中,死活不知,都乱了套,在唐军猛烈还击下,节节败退,有的人为此跌落深坑。
  城门口,钱文奉正在与吴延福、吴程说着话的时候,异变陡生,火光下,众人的脸色都变得无比惊骇,唐军挖了相当长的一段陷阱,除了少部分在民居中与唐军鏖战的士兵之外,凡是在街道上的吴越军全军覆没,一个不剩。
  吴程看着这一幕,嘴巴张的大大的,他不敢相信,也不肯相信,杨琏居然会挖空了街道。
  吴延福紧张地看着眼前,又回头看了一眼钱文奉。
  钱文奉站在那里没有动,但他的眼中,泪水已经长流了出来,他的子弟兵就这样被埋在土中,看情形,显然凶多吉少了。城墙也收到影响,在剧烈地震动着,但唐军的深坑只挖到了城墙以东一百多步的地方,对城墙没有太大的影响。显然,杨琏不想破坏城墙,因为这是余杭最大的依仗。
  “哈哈,哈哈!”钱文奉忽然狂笑了起来,这是伤心至极的大笑,他以为,他能攻破余杭,擒获杨琏,从而改变这一战的局势。可是,这一切终究原来是梦啊,钱文奉大笑,声音已经嘶哑,他猛地一回头,护城河里的大火依旧绵绵不绝,映红了他那一张狰狞的笑脸。
  吴程与吴延福互相看了一眼,吴延福道:“钱节度,撤退吧!”
  “撤?还要怎么撤?”钱文奉指着城外的大火,依旧狂笑不已。
  吴程注视着大火,即使隔着二十多步,依旧能感受到大火带来的热浪。有几人不停地擦拭着脸上的汗水,可是心中却寒到了极点。
  几名亲兵上前,拉着钱文奉,拼命地叫喊着,钱文奉不为所动,依旧大笑着。
  吴延福声音有些颤抖,道:“吴尚书,如今该怎么办?”
  吴程紧紧地咬着嘴唇,由于用力过猛,嘴唇已经破皮,可是他感觉不到疼痛,又有什么疼痛会比吴越军受挫来的重要呢?吴越国可以说倾尽了国力,志在恢复余杭。如果不能恢复,余杭一战失败,吴越国的命运就已经决定了。
  吴延福看看余杭城,又看看护城河,额头上大滴大滴的汗水落下,不到片刻时间,身上的衣裳已经都湿透了。
  吴程焦急地踱步,想了半响,他派人去城门口观察,城门口的吊桥已经被点燃,就连铁门都被烤热,烫的手都无法触摸。吴程得到消息,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大军想要退回去,显然是不可能了。
  偏偏余杭城中,多半是用木头造房,不可能填平护城河,急的吴程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四处乱窜,却始终想不到好的办法。
  钱文奉笑了半响,急火攻心之下,人已经有些糊涂了,想要依仗他,短时间看来显然不可能。
  这时候,唐军已经把残留在东城的吴越军或消灭或擒获,被俘虏的吴越兵就像冰糖葫芦一样被绳子串起来,安置在东城校场上。
  杨琏再度登上高塔,注视着前方,吴越军的帅旗依旧没有移动,也不知道钱文奉是被打懵了还是想不出逃出去的办法,不过对于杨琏来说,这两者区别不大。
  经过一个半时辰的扫荡,唐军清除了东城的吴越兵。形势陡然大变,杨琏组织的一批民夫开始填坑,填坑前,掉落在坑里的吴越军不管死活,都先拉了上来,活着的就捆绑起来,死的就摆放在一边。
  吴越兵被拉起来,泥土填下,填平一段,就走一段,度有些慢,直到天色麻麻亮,唐军才推进了三百步。这个时候,大火已经熄灭了,吴程、吴延福等人忙着渡河。
  大火虽然熄灭,但城墙被烤的很烫,而且余杭城的护城河十分宽,渡河不是那么容易的。吴程令人拆了城楼,搭建在护城河上。看起来结实的木板其实并不结实,木板搭上去,士兵们争先过河,木板忽然从中断裂开来,士兵们落入水中,很是好好地喝了几口河水。
  有的士兵身着铠甲,又或者是皮甲,挣扎了一番之后,便沉入了水中。吴程摸着胸口,心想幸好刚才慢了一些,不然他也要跌入河中。
  该怎么办?吴延福急的团团转,木头容易断,根本不能作为桥梁,他想了又想,始终没有找到好办法。有的士兵把房子拆了,扔进护城河里,试图踏着木板过河,有几个运气比较好的士兵靠着这种办法过了河。
  “拼了!”吴延福十分焦急,准备也这样过河。
  吴程一把拉住他,道:“不要急。”
  “我怎么能不急?”吴延福说道。
  吴程摇摇头,道:“唐军虽然在推进,但他们要填平陷阱,不是一时半会能达成的,至少还要一个时辰以上才能抵达,这段时间里,足够我们做很多事情了。”
  吴延福道:“吴尚书,你该想想办法呀。”
  这时,钱文奉走了过来,狂笑了半响,大悲之下的他竟然睡着了。这一觉足足睡了一个多时辰,醒来之后,钱文奉似乎也接受了这个现实,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他还能怎么做?只有先逃走罢了!
  钱文奉凝视了一眼四周,迅脱掉了身上的铠甲,又把衣服脱掉,一只手托着,人跳入了护城河中。他水性极好,虽然只是单臂,但很快就渡过了护城河。到了对岸,他的整个身子变得十分肮脏,但他已经顾不得了,穿上了衣服,大声叫喊了起来。
  其他士兵纷纷仿效,与活命相比,这些铠甲不算什么。有的士兵比较机灵,渡河之前,先把武器抛向了对岸,就算没有铠甲,有武器也能防身不是?
  吴程与吴延福相视一眼,吴程苦笑了一声,道:“郑国公,走吧!”说着,主动脱了衣裳,游过了护城河。
  幸存的吴越兵都有学有样,迅过了河,一个个身上都带着难闻的味道。略作休息之后,吴越军开始逃离,走了不到两里,攻打水门的邵可迁也逃了过来。
  邵可迁主要是截断唐军的逃跑路线,可是他等了这么久,不仅没有一个唐军逃出来,反而接到了极为不好的消息,钱节度在城中大败,至少一万以上的士兵都被活埋了,如今唐军开始推进,逐步消灭进入余杭的吴越兵马。这个消息让邵可迁很是恐慌,钱节度都败了,他还能怎样?
  偏偏这个时候,赵承泰的头颅被唐军挂在了城墙上,邵可迁肝胆俱裂,赵承泰已经战死,人头都被挂了起来,他还能怎样?不等他有任何反应,唐军气势汹汹地杀奔了出来。
  邵可迁叹息一声,刚要下达命令,转头一看,部下已经开始逃走,昨夜护城河的大火以及城中的震动让他们肝胆俱裂,此时不逃,更待何时?唐军在后紧紧追赶,吴越军又被杀死了不少人,邵可迁骑着战马,跑的比较快,跑出了五里路的时候,他想不到在这里居然又遇见了钱文奉、吴程、吴延福等人。


第七十三章 大捷
  “钱节度,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邵可迁逃过来,大声的问道,城中的战事他只知道大概,具体怎样,他一头雾水。
  “哎,一言难尽!”吴程回答,声音充满了绝望。
  邵可迁苦笑了一声,道:“南城门我看见赵将军的头颅。”
  “什么,赵将军战死了?”吴延福大吃一惊。
  钱文奉面无表情,摆摆手,道:“这些事情,先回到杭州再说。”
  吴程忙道:“不错,如今唐军正在追赶我等,还是先回到城中再说。”
  邵可迁也知道这时不是计较的时候,一里多外的地方,唐军还在紧紧追赶呢。众人一路疾奔,由于战马不多,渐渐拉开了距离,钱文奉、吴程、吴延福、邵可迁等人与五十多名骑兵冲在最前方,后面的是数千步卒,这些步卒跑的气喘吁吁,体力已经极度衰竭。
  这部分步卒被唐军一路追杀,死伤无数,尸体堆满一地,鲜血流淌,染红了地面,唐军一个个如狼似虎,紧追不舍。迫于唐军带来的压力,吴越军慌不择路,胡乱奔跑,有的运气不错,在大路上狂奔,有的人却遇见了河流阻挡,前面的人还在犹豫,后面的人已经冲了过去,后面挤着前面,互相践踏,不少士兵跌落河中,慌乱中,有人活活被淹死。
  河流不深,所以造成了吴越军的这种惨剧,唐军在后追赶,箭羽不断射出,吴越军没有铠甲护身,伤亡迅速增加,不一会,河里堆满了吴越军的尸体,尸体沿着河水流淌,血红一片。
  钱文奉、吴程等人已经顾不上其他,策马狂奔,又跑了两里,地势变得狭窄起来,两边多是密林、丘陵,吴程放缓了速度,这个地方,有些不妙啊。
  忽然,丘陵上方,一群群的唐军弓弩手出现,箭如雨下,吴越军纷纷中箭。吴程大惊失色,策马狂奔,跑出三十多步,战马中了一箭,悲鸣着倒下,吴程跌倒在地,额头出了血。
  吴延福、钱文奉等人情况也差不多,侥幸冲过去的,忽然发现前方有数百铁骑如同泰山一般,横卧在眼前,海州水军指挥使朱琦手中握着长刀,高高举起,身后,骑兵齐刷刷地举起弓弩,作出射击的态势。
  钱文奉勒住了战马,长叹了一声,到了这个地步,他还能有什么想法?
  “降者不杀!”朱琦高声喝道。
  “降者不杀!”身后数百骑兵齐声大喝,声动云霄。
  吴延福变了脸色,前方的路已经被堵住,后面又有追兵,两侧则是数不清的弓弩手,如今该往哪里走?
  “降者不杀!”唐军士兵再度大喝。
  钱文奉凝视着前方半响,扔掉了手中的兵刃。
  “铛铛铛!”有了一人带头,其余的吴越兵也都纷纷扔掉了手中的兵刃,主帅都投降了,他们还有什么指望?
  朱琦挥挥手,唐军士兵上前,把一众人等都捆绑了起来。随后而来的吴越兵被唐军弓弩手阻击,便朝着其他地方逃窜,朱琦擒获了钱文奉等人之后,令几名都头率兵追杀,他押送着钱文奉等人回到了余杭城。
  余杭城,经过数个时辰的努力,民夫已经推进到中轴线,受伤的吴越兵校场都堆不下了,杨琏另辟了一块地方安置,至于被掩埋致死的吴越兵,目前已经超过了三千人。
  这一战重创了吴越军的实力,更使吴越军士气受到极大的挫折,杨琏相信,吴越兵再也没有一战之力。
  天色大亮的时候,朱琦率兵从南门进入余杭,同时带来了钱文奉、吴程、吴延福等吴越国最为重要的大臣。钱文奉被牢牢困住,绑在战马上,神情萎靡。
  吴延福和吴程也差不多,两人的情绪都非常低落,俘虏的滋味并不好受啊。
  “杨节度,末将生擒钱文奉、吴程、吴延福等人。”朱琦喜滋滋地走了过来,当初他还有所怨言,杨琏不让他参与余杭战事,而是让他埋伏,想不到居然捉住了几条大鱼。
  擒住钱文奉并不奇怪,但捉住了吴越国兵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