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五代枭雄-第1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军心不稳,钱文奉为了激励士气,只得四处购买粮食,黄羊等物,犒赏三军,激励士气。钱文奉之所以不肯撤退,除了要牵制唐军,防止他们北上之外,还有一点就是他若是撤退了,唐军必然趁势掩杀,就像上次一样,令他损失不小。
  钱文奉知道,常州城也撑不住了,如今双方是在比谁的意志力更强,谁更能多撑一段时日,撑住了就赢了,撑不住的,军心先就会溃败,不等敌人来追,自己人就散了,军心溃败之下,唐军若是鼓足了力气追来,苏州城还能守住吗?
  钱文奉正是怀着这样的心思在苦苦支撑,他原本以为自己能熬过去,但现实告诉他,似乎不行了。大王暗中派来了信使,告诉他一个非常不好的消息,唐军水师居然夺取了舟山,而且重创了吴越国的水师。
  吴越国虽然还有接近百艘的战舰,但根据赵承泰的描述,唐军的战舰非常强大,除了使用诡计之外,他们的战舰非常坚固,不是吴越人的战舰能够匹敌的。
  钱文奉陷入了沉思,当年那一战,他曾经听父亲说过,如今杨琏居然学了过去。其实用圆豆让人滑到是有办法的,但让钱文奉想不通的是,为什么唐军投掷出来的鱼鳔,里面藏着的白色粉末究竟是什么东西?而且,他们投掷出来,吴越士兵会受到伤害,偏偏唐军士兵没有大碍,这难道是什么巫术不成?
  抛开这事情不说,摆在钱文奉面前的,是艰难的抉择,他是要继续在常州作战,还是回援杭州?攻打常州已经没有太大的意义,而且军心已经溃散,北界山的百姓被杀了个七七八八,只剩下了几十人,多半是年轻的女子,如今逃得了性命,抱着死去的亲人哭泣不已,杨琏派兵登岸,逐渐掌控了大局,对于这些百姓,杨琏只能是好言安抚,派兵把北界山的百姓一一安葬。
  犯罪的唐军有三千多人,其中牵连甚广,有润州军,有广陵军,有静海军,杨琏没有得到天子的命令,便杀了他们的指挥使,已经得罪了很多人。杨琏与方进昭商议了半响,最终只是选出了罪大恶极的三十多人,在北界山一片广场上,当着全体将士和百姓的面,指责了他们的罪过,一刀杀了。
  对此,北界山的百姓十分感激,而唐军看见袍泽身死,人人都是心中一紧,不敢再有其他想法,无形中,对杨琏十分畏惧。未完待续。
  12/10 0:52:28|28473698


第十八章 夜战
  常州,吴越军再度猛攻城池,钱文奉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常州城成为了绞肉机,每一天都有一两千人死在城下,至于受伤的,则不计其数。
  眭匡符一边抵抗,一边派人向柴克宏求救,吴越军突然猛攻,显然有不对劲的地方,柴克宏接到消息,却没有出兵,而且派出了斥候,不断巡视,他觉得,吴越军突然进攻,一定有什么诡计,他决定一不变应万变。
  柴克宏没有支援,使得眭匡符显得势单力薄,钱文奉猛攻常州的同时,采取了骚扰的策略,整个大营里日夜擂鼓,并在常州城外设置了擂鼓的地方,每日鼓声隆隆,弄得很多人都休息不好。
  吴越军白日攻城,夜晚擂鼓,闹得鸡犬不宁,一连数日,都是如此。不仅唐军士兵两只眼睛带着青色,吴越军士兵也都休息不好,眼圈都黑了。
  “今夜,就是今夜。”钱文奉站在大营门口,看着明月。今夜的月亮格外的明,地上像铺了一层银沙,四周看得还算清楚。
  钱承礼在父亲身后,眯起了眼睛,打量着明月,道:“父亲,真的要走吗?”
  “走,不走怎么能成?杭州那边兵力空虚,唐军若是登岸,杭州、明州一带必然是惶恐万分,我一定要撤兵,不然杭州很有可能落入唐人之手。”钱文奉充满了忧虑,杭州兵力不足,一旦唐军围城,必然国势震荡。
  他必须要尽快赶往杭州,阻止唐军登岸,伺机收复舟山,所以他才会心急如焚,急于赶回杭州。这几日连续不断攻城,造成一种假象,他依然是以攻打常州为目标,但实际上,钱文奉是要以进为退,今夜夜色不错,士兵能够看清路,正是撤退的良机。
  为了避免士兵看不清路,钱文奉做出了安排,视力不错的士兵走在前方,后面的士兵抓住他的肩头,挨个儿排成一字。吴越军士兵肩膀都系着白布,方便识别。
  钱文奉知道,今夜溜走,事关重大,唐军或许会有所察觉。不管唐军有没有发现,钱文奉都会做两手准备,他让心腹大将带着为数不多的骑兵四处侦查,另外由次子钱承礼带着三千精锐战士断后。
  吴越军士兵扔掉了大量的粮草辎重,只带少量的金银细软,钱文奉看着堆积如山的粮食,叹息了一声,这些粮食带不走,如果烧掉也会引起唐军士兵的注意,他只能留给唐军了。
  夜色下,吴越军士兵一路向南急行军,至于吴越军大营依旧是鼓声隆隆,显得热闹非凡。
  “直娘贼,还让人睡觉不?”唐军大营,柴克宏翻身坐了起来,今夜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吴越军大营里的鼓声特别大,地面微微震动,根本让人睡不好。
  一名亲兵端了茶水进来,道:“将军,吴越人好像是疯了。”
  “哼!”柴克宏端起茶水,看着雾气在茶叶上回旋上升,抿着嘴思考着。吴越人不是好像疯了,而是已经疯了,天下人哪有这般作战的,晚上擂鼓他可以理解,可是这种擂鼓,只有骚扰敌人,哪有在自己大营擂鼓的?这不是让自己休息不好吗?
  柴克宏挠挠头,他觉得有些不对劲,喝了两口茶水,柴克宏站起身来,披着披风在大帐里踱步,冷风在外面呼呼地刮着,今年的冬天还不算太冷。柴克宏踱步了半响,突然,他感觉到了什么,忙道:“传令诸将到大帐来见我。”
  亲兵一愣,还是点点头,匆匆出去了。
  柴克宏穿上了皮甲,踱步想了想,又让亲兵去请友军周邺与姚凤,两人的大营离他不远,只有三里多的路程。部下诸将各都头先到了,看见柴克宏一脸凝重的模样,都不明白这是怎么了。
  柴克宏没有急着说话,而是在等待着,如果他的猜想是真的,他肯定会率兵追击,但他部下骑兵有限,周邺、姚凤有一定数量的骑兵,能给他很大的帮助,所以他需要等待。
  大晚上的,寒风吹得呼呼的,虽说常州位于长江以南,不算很冷,但这个时候,显然不是好时候,周邺倒是带着十几名亲兵赶来了,他知道这个时候,柴克宏派人相邀,必然是有事。至于姚凤则没有来。
  柴克宏踌躇了一番,周邺是骁将,而且与燕王走的比较近,柴克宏也与燕王有些交情,当年两人在宣州的时候就认识。柴克宏请了周邺上座,让人送上了清茶。
  “诸位,我反复思量,这几日吴越军的行动实在是反常,以我之见,吴越军这两日很有可能就要撤退。”柴克宏说道。
  “何以见得?”周邺喝了一口热茶,抽空问道,然后又继续喝茶。
  柴克宏笑了笑,道:“周将军,我得到燕王密报,钱文奉撤退,是有理由的。”
  周邺喝了好几口茶,身子稍微暖和了一些,他不动声色,问道:“燕王那边有什么消息?”
  柴克宏略微犹豫,如果姚凤在,这事情他肯定不会说出来,但既然是周邺再问,那就无妨了:“周将军,数日前,燕王得到了一个消息,杨琏出奇兵,以水师南下,一举占据了舟山,威胁吴越国明州、杭州等地。”
  此言一出,柴克宏的部下都吃了一惊,人人带着惊喜的神色,几乎同一时间,议论起来。唐军攻占了舟山,威胁吴越国腹地,虽说功劳被杨节度占了,但钱文奉这边,不可能没有反应,若是钱文奉撤退,十之**是要去支援杭州,苏州、秀州兵力空虚的可能性很大,若是能趁此机会追击,至少也能捞到一些功劳。
  周邺眯起了眼睛,一副风轻云淡的模样,道:“所以柴将军认为吴越军会撤退?”
  “这有很大的可能。”柴克宏说道。
  周邺仔细想了想,道:“这的确很有可能,柴将军你想怎么办?”
  “追击,绝不能让吴越人从容撤退。”柴克宏说道。
  周邺眯起眼睛,仔细地想了想,道:“如此甚好,不过吴越军大营鼓声甚是响亮,还是先派人去看一看再说。”
  柴克宏应着,派了十几名斥候小心翼翼地靠近了吴越军大营,吴越军大营里,灯火通明,还能看见哨塔上有士兵站着巡视,唐军士兵观察了足足有半柱香的时间,发现吴越军大营里的士兵虽多,但却一动不动,当即有胆子大的士兵,慢慢靠近了,张弓搭箭,一箭射去,箭到人倒,而且不曾发出声音。
  几名唐军相视了一眼,壮着胆子上前,发现在风中,吴越军士卒居然在发抖,一名士兵突发奇想,大叫了一声,吴越军大营里的士兵根本没有反应。
  有诈!唐军士兵向前,仔细看着,发现吴越军士兵居然都是假人,这几名唐军士兵颇为大胆,奋力冲了进去,这才发现大营里都是假人,可是鼓声又是怎么回事?
  唐军士兵去寻找着,这才发现鼓声的来源,在大鼓被竖着放了起来,一只羊被捆绑着,后蹄不停的晃动,正好击中大鼓。几名唐军知道情况不妙,立刻奔出了大营,把这个消息禀告了柴克宏。
  柴克宏听了,一边派人去接管吴越军大营,他知道,吴越人撤退,粮草辎重无法带上,所以军营里一定有很多粮食和财物,另一边,他组织了一批骑兵,准备去追击。就要出发的时候,周邺也来了,此外还有姚凤。
  姚凤是被周邺叫醒的,既然有功可立,姚凤自然不会放弃,两人带来了两百多名骑兵,加上柴克宏部,接近三百人。三百人虽说不多,但用来追击,骚扰敌军,那足够了。
  三百骑兵翻身上马,柴克宏年轻气盛,亲自率兵追击,周邺、姚凤却留了下来,吩咐麾下骑兵都听柴克宏的命令。
  柴克宏率兵追击,一路上倒也小心,他知道,吴越军撤退不可能走运河,所以肯定是走官道,所以他直奔官道。骑兵的马蹄都用布裹上了,所以一路疾奔,马蹄声并不大。
  追了足足半个时辰,前方,柴克宏隐隐能看见有人在一动,毫无疑问,这是吴越国的士兵,这时候月亮有些黯淡了下来,柴克宏思考了一番之后,觉得钱文奉既然要撤退不可能不会有所预防,想了想,便带着骑兵绕道追击,攻击吴越国前方,眼前的这些人,应该是吴越军的斥候。
  钱文奉骑在战马上,神色凝重,今夜他用黄羊打鼓,希望能吸引唐军的注意,不过,万事都要有备无患,所以,他在后军留下了三千精锐战士,足以拦住赶来追击的唐军。吴越军一路急行,走了十几里路,速度渐渐慢了下来。
  吴越军连续不断作战,体力消耗也很大,赶了半响的路,体力消耗更大,有受伤的士兵已经气喘吁吁,额头上大汗淋漓,有些支撑不住了。钱文奉激励着士兵,只有先回到苏州,士兵们才能安全。
  夜色下,吴越军就像一条长蛇,朝着南方行进。在最后面的钱承礼骑在战马上,不时有斥候赶来禀报,后方,没有唐人的消息,这让钱承礼逐渐放下了心。
  三军又走了一个时辰,已经是卯时了,正是人最困的时候,天色依旧阴沉,北风呼呼的刮着,士兵们不由拢紧了衣袖。忽然,还算寂静的夜里,钱承礼觉得有些不对劲,远处的鸟雀突然飞了起来,在半空盘旋着。
  大半夜的,鸟雀突然惊起,必然是有人经过,钱承礼觉得不妙,他这一路上行来,很少有这种情况发生,他当即率领着二十多名骑兵前去查看。
  这时,就在林子边上,五十多名唐军埋伏在边上,他们一路急行,绕道南下,柴克宏率两百名骑兵追击,留下一百名士兵截杀吴越军的后翼军队。
  这一百名骑兵又分成了两部分,五十名躲在了密林边上,伏击钱承礼。钱承礼慢悠悠的过来,十分警惕的模样引起了唐军士兵的注意,就在这时,只听弓弦声响,箭羽射了过来。这样的天色,钱承礼认为最好的方式是射箭,如果有人躲在暗处,必然会出来。
  听见弓弦声,埋伏的唐军再也忍受不住,纷纷呐喊着杀了出来,骑兵在夜色下冲锋,他们不断射出箭羽还击,黑暗中,彼此都看不清楚,只能胡乱的射着,不时有士兵发出惨叫声,倒下。
  “杀!”一声声的厉喝响彻在天际,很快,士兵们短兵相接起来,在这片靠近运河的地方厮杀起来。
  钱承礼也有骑兵,而且有一定准备,与唐军的厮杀可谓半斤八两,谁也没有占到太大的便宜。鏖战之际,钱承礼派了亲兵赶去通知父亲,禀报唐军来犯的消息。
  钱承礼并不知道,他派出去的亲兵都被唐军斥候截杀了,目的就是为了给柴克宏创造偷袭的条件。
  吴越军的中军与后军拉来的距离足足有五里,这样的距离放在平时可以互相救援,也能避免受到夹击。正是这一段距离给了柴克宏机会,他不打算寻找着机会,终于插入了空隙,两百骑兵放缓了速度,恢复马力,同时,柴克宏派出了斥候去追寻吴越中军的所在。
  一炷香后,柴克宏得到了消息,这时缓缓而行的战马也恢复了一定体力,他觉得是出击的时候了。被包裹了马蹄的战马一路急行,发出的声音并不大。等到马蹄声足以惊醒吴越军的时候,柴克宏离吴越军已经不足百步了。
  这些骑兵都是目光锐利之人,又靠近了五十多步,他们已经能看见吴越士兵有些慌乱了,显然,马蹄声让他们不明所以,这些人有雀儿病,虽然听见马蹄声,但却看不清四周的路,所以显得很是慌乱。
  “杀!”柴克宏一声厉喝,骑兵箭如雨下,躲避不急的吴越军顿时成了靶子,骑兵极大范围的攻击让吴越军很是狼狈。
  “不要乱,反击!”有都头大声的喊着,本来吴越军可以依靠声音来反击,但最后方的袍泽受袭之后,他们开始胡乱奔跑起来,冲乱了前方的袍泽,整个场面变得十分混乱起来。
  吴越军的混乱给了柴克宏非常好的机会,两百骑兵如同一把锋利的尖刀,插入了吴越军的心脏,战马一旦奔跑起来,没有准备的步卒根本无法阻抗,唐军每一次挥刀,吴越军士兵非死即伤,越来越多的人混乱了起来。
  12/13 0:45:23|28558093


第十九章 连锁反应
  天才壹秒記住,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不得不说,柴克宏的出击时机非常好,而钱文奉又在前方坐镇,没有及时得到消息。钱承礼则在后方,又被柴克宏安排的人半路截杀了。
  吴越军没有做出有效的抵抗,他们就像待宰的羔羊,越是胡乱奔跑越是死得快,不少士兵甚至还迷失了方向,滚入了运河中,这样寒冷的天气里,落入运河里,衣裳很快被冰冷的河水浸湿,变得沉重起来,就算他们是游泳的好手,也很难爬上岸,更何况运河岸边,滑不溜秋的,手一直打滑,根本无法爬上岸。冰冷的河水迅速带走了他们的体温,一开始他们还奋力挣扎,不到一炷香的时间,落水的吴越兵就陷入了水中。
  “钱文奉已死,尔等还不投降?”乱军中,柴克宏大叫了一声,声音响亮。
  唐军铁骑闻言,一边杀人,一边大声叫着,钱文奉已死的声音此起彼伏。
  夜色下,吴越军不明真相,又受到袭击,不少人都以为钱文奉已经战死。主帅战死的影响显然是巨大的,越来越多的士兵加入了逃跑的行列,包括一些都头,他们在夜色下狂奔,可惜视力不佳,士兵们又互相冲突、践踏,死的更多。
  吴越军士兵心中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赶紧逃走,可是越想逃,越不容易逃走。唐军的骑兵虽然少,可是战斗力强大,撞到一个吴越兵,就会有更多的吴越兵摔倒,引起一连串的反应。
  吴越军的混乱逐渐蔓延到了前方,就像恐怖的瘟疫一样,吴越军一个传俩,俩个传三,黑夜中士兵们不明白情况,都以为主帅果然战死,顿时前军也陷入了慌乱之中。
  “报!后方唐军铁骑来袭!”钱文奉在中军前方,他正在诧异后方为何如此混乱的时候,有骑兵赶来禀告。
  钱文奉闻言,吃了一惊,唐军来袭,他有所预料,所以他安排了次子钱承礼在后翼防备,三千步卒,此外还有五十多名骑兵以及数量不菲的斥候,唐军就算杀过来,钱承礼不可能得不到消息呀?
  如今中军后翼大乱,难道说次子已经战死沙场了吗?钱文奉皱起了眉头,神情有些忧伤,但他知道,这个时候不是忧伤的时候,他必须要振作起来,带着部下顺利回到苏州。
  钱文奉立刻让人安抚士兵,并派心腹士兵点起了火把,只要四周明亮,患有雀儿眼的士兵就能恢复视力,就可以一战。钱文奉相信,唐军虽然追来,但一定是骑兵,步卒很难追上他。
  唐军的骑兵数量也不多,这些日子他与唐军交战,是很清楚的,所以只要守住了,唐军就能无功而返。而且唐军是骑兵,步卒一旦选择了逃走,怎么能跑得过战马?
  钱文奉迅速做出决定,心腹士兵五百多人组成了一个方阵,这时候前军还没有混乱到无法控制的地步,所以方阵很快就组成了。四周的火把也点燃了,视线为之一清。钱文奉骑在战马上,身后亲兵扶着一杆大旗,上面正是一个大大的“钱”字。
  钱文奉这个时候不能慌乱,寒风中,他像大旗一样立在中心,劲风吹动他的发须向后飘去,刮在脸上,隐隐生疼,钱文奉忍不住咳嗽了两声,这样的天气,虽然是在江南,还是有些寒冷的。
  中军后方,柴克宏正在大肆砍杀,战马不断向前冲杀,无论是战士还是战马,体力的消耗都很大。追杀了三里多,也不知道杀死了多少吴越兵,地上随处可见吴越军的尸体,空气中,弥漫着鲜血的味道,让人作呕。
  唐军士兵杀的兴奋,蓄养了一段时间马力之后,继续厮杀,只是速度慢了不少。吴越军依旧在疯狂奔逃,初步估算,这一战,至少杀死了三四百人,至于吴越军互相践踏,落水而死的,恐怕不下千人。
  柴克宏又追了将近五里地,杀死了一百多人,这时,眼尖的他发现了吴越军的方阵,毫无疑问,这一定是钱文奉的指挥所在,在这样的局势下,钱文奉居然还能站稳脚跟,柴克宏有些诧异。
  既然钱文奉在这里,柴克宏顿时有了立更大功劳的野心,若是能斩杀吴越国的中吴节度使,这个功劳可就大了。柴克宏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吩咐了几句,唐军铁骑呈出扇形,把逃跑的吴越军士兵朝着中间赶去。
  方阵中,钱文奉紧紧地抿着嘴,唐军带兵的将领是谁?赫赫有名的打虎将周邺?还是杨吴名将柴再用的儿子柴克宏?钱文奉思索万千的时候,唐军已经把无战心的吴越军士兵聚拢了,像赶着牛羊一样把他们赶向了吴越军方阵。
  “卑鄙!”钱文奉心中暗骂一声,不过他心中也清楚,若是他,也会采用这种办法。
  “钱节度,该怎么办?”有亲兵紧张地问道。
  钱文奉抿着嘴,神情非常严肃,时间不等人,他没有太多的思考时间,溃兵离本阵只有一百多步的距离了,必须要做出决断。
  “告诉他们,不要慌乱,溃兵走两侧,若是直接冲击本阵,杀无赦!”钱文奉还是非常果断。
  亲兵一愣,很快就又点点头,他也知道如今情况危急,便立刻传令了下去。可是军令根本没有用,溃兵一心想要逃命,哪里顾得上东西南北?更何况身后有唐军铁骑在追杀,方阵里的士兵呼喊声对于他们来说,根本没用。
  距离近了,方阵里的士兵甚至能听见袍泽的呼喊声,唐军铁骑战马的鼻息声,这些士兵显得有些紧张,他们都是钱文奉的心腹,知道一旦方阵被破,迎接他们的将会是怎样的命运。
  火把照在四周,寒风中居然有了几分暖意,额头上也冒出了汗水,弓弩手默默计算着距离,七十步,六十步,五十步。当溃兵进入到了四十步的距离时候,弓弩手的手臂都微微颤抖了起来。
  钱文奉死死地盯着前方,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他只能赌,当溃兵离方阵只有二十多步的时候,钱文奉下令了,弓弩手射出箭羽,溃兵纷纷倒下,或死或伤,尸体越来越多,逐渐堆满在方阵的前方。
  柴克宏眯起了眼睛,他想不到钱文奉居然如此果断,被射杀的溃兵越来越多,堵在方阵附近,骑兵很难越过去。柴克宏没有选择进攻,而是不断赶着溃兵前去送死。死尸越来越多,方阵的弓弩手也不知道射出了多少箭羽,手臂都酸麻了,箭羽也要告竭的时候,唐军突然撤退了。
  钱文奉不敢异动,他生恐唐军又有什么诡计,足足过了小半个时辰,夜色下,终于又有骑兵赶来了。
  “准备!”钱文奉声音有些嘶哑的说道。这一战,他当真是亏大了,夜里情况不明,也不知道死了多少人。马蹄声越来越大,弓弩手的手臂再度抬起,他们拿出为数不多的箭羽,准备厮杀。
  “自己人,不要射箭。”一个声音响起。
  钱文奉身子一震,眼泪差点流了出来,这是他儿子的声音,钱承礼没有死!钱文奉顿时激动了起来,失声道:“是承礼吗?”
  “爹,是我!”钱承礼一路疾奔,赶了过来,在他身后,还有十几名骑兵,身上都带着鲜血。钱承礼虽然被伏击,但毕竟人多,又十分警惕,觉察了唐军的伏兵之后,钱承礼立刻指挥着士兵击退了伏兵,半路上,他又遇见了一批唐军伏击,损失了二十几人,好不容易这才赶了过来。
  钱文奉默默点头,儿子是平安了,可是数万大军的损失,真是让他肉疼到了极点。
  两父子会面之后,互换了消息,忍不住都叹息了一声,唐军的警惕超出了他的预料,看来唐军之中,不止杨琏会打仗,大唐还是有不少将才的,只是,今夜带兵追击的人是谁?直到现在他们都不清楚。
  夜色下,钱文奉没有再动,而是一直在等待着,他深恐若是走了,在没有辎重车防备的情况下,方阵很难组建起来。这时候,溃兵依旧四处逃窜,直到天亮,许多溃兵发现没有了追兵,这才躺在地上休息。不少士兵躺下之后,再也没有起来。
  钱文奉派出斥候查看,发现唐军的确已经撤退,这才收拢了溃兵,逐渐退回苏州,到了苏州,初步统计,夜间遇伏,损失至少有五千人以上,失踪的士兵约在两万多人,由于混乱,这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值。钱文奉派人四周收揽溃兵,安抚军心,接下来还有大仗要打。
  天气虽说寒冷,但东北风给了杨琏有利的条件,杨琏迅速从海楚两州运送了一批战士南下,借着风势,只用了七日的时间,短短的七日里,可谓风云突变,一方面,杨琏得到了金陵的消息,陛下对他的胜利很是欣慰,告诉他一定要打好这一仗。
  不过,鉴于常州方面的战事,天子给他的支持不多,杨琏只能从管辖的各州县调集人马,而且山东各地的兵马不能调动,只能从海楚两州调集,这就数量有限了。
  海楚两州的士兵抵达舟山,使得杨琏的步卒由了一万多人,这个数量固然不多,但制海权已经被杨琏掌控。杭州方面,仍然拥有一定实力的水师并没有主动出击,杨琏猜想,钱弘俶是想要保证在杭州有一支足够威胁的舰队,对于他来说,暂时采取防守,是最为有利的。
  杨琏派出去明州打探消息的斥候也传来了消息,明州方面,吴越国紧急征兵,招收了一批农夫入伍,明州守卫的士兵达到五千之多,但这样的士兵,战斗力可想而知。
  杨琏果断作出了决定,进攻明州水师驻地。经过一番激战,明州水师仅存的十二艘战舰或被击沉,或被俘虏,唐军水师占据了明州水寨。一万士兵经过两日的运送,登上了岸边。杨琏带兵直驱明州。
  明州此事潘审燔得到消息,不敢怠慢,亲自带兵上城巡视,看见如同乌云一般的唐军,潘审燔的一颗心沉入了谷底,他不知道杭州方面能给他多大的支持,但明州绝对不能失守。或许,他要学余安为国捐躯?
  杭州,钱弘俶脸色凝重,今年似乎很不顺心,吴越国各方面的战事都非常不顺利,先是舟山失守,从而引发了常州的撤退。他知道,中吴节度使带兵多年,有乃父之风,即使是撤退,也会有所安排,但依然被唐军追杀,死伤不少。
  钱文奉的兵败,即使损失不多,对士气的打击却是最大的。该如何是好呢?钱弘俶没有拿定注意。
  兵部尚书吴程快步走了进来,脸色凝重地递给了他一份军报,道:“大王,唐军已经击败明州水师,并在明州登岸,这是明州刺史潘审燔的军报。”
  钱弘俶手指一抖,颤巍巍的接过了军报,却不敢打开来看,打开了又能怎样,能改变这个事实吗?
  “吴尚书,何以教我?”钱弘俶说着话,浑然没有注意声音已经颤抖了。吴越国虽说国力比不上大唐,但以往两国交锋,没有吃太大的亏,今日的局势让他着实焦急了。
  吴程皱着眉头,仔细想了想,片刻之后,迟疑着说道:“微臣有一句话,不知道当不当讲。”
  “都什么时候了,吴尚书,你尽管说吧。”钱弘俶说道。
  “大王,吴越与大唐一战,事情的转折点在舟山,在杨琏。这个人那,据老臣研究,特别喜欢出奇兵。如今他占据了舟山,掌控了制海权,兵马也抵达了明州。”吴程说道。
  钱弘俶皱皱眉,心想你说的这不是废话吗,这些我都知道。
  吴程又道:“大王,如今吴越国损失了不少良将,老臣以为,是该请胡尚书出山的时候了。”
  “你是说胡进思?”钱弘俶有些疑惑了,这个老头子已经九十多岁了,他能做什么?
  吴程点点头,道:“大王,胡尚书带兵多年,有丰富的经验。如今吴越不缺敢战之士,而是缺乏一个能带兵打仗的良将,胡尚书虽然年迈,可是姜还是老的辣,说不定能御敌于国门之外。”
  钱弘俶闻言一愣,难道在这个时候,只能选择他了吗?可是想起那件事情,钱弘俶这颗心就非常不安。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二十章 纵横
  当年钱弘俶被胡进思立为吴越王,是有原因的。钱弘俶的哥哥钱弘倧是上一任的吴越王,由于不堪忍受胡进思的桀骜不驯,接受了部下的进言,想要诛杀权臣胡进思,却被胡进思抢先下手,钱弘倧被囚禁了起来,钱弘俶被扶上位,成为了新一任的吴越王。
  钱弘俶虽然心中不满,但他知道胡进思掌握大权,在朝中有不少党羽,所以钱弘俶只能韬光养晦,静待时机。兄长被囚禁之后,胡进思一度进言,要诛杀钱弘倧,在钱弘俶不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