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山变-第3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着英气勃发的儿子,皇帝心中一软,“朕不多说旁的,不过有一件事,要告诫你。”

“是。儿子恭聆皇阿玛圣训。”

“身为男子,可以贫穷,可以软弱,但绝对不可以没有责任心。这一层上,你日后还要多加用心。嗯?”

责任心之类的话,载澧听不懂,但这时候多多磕头总是没错的,“是,皇阿玛的话,儿子都记下了。”

皇帝转头看看皇后,女子大约是想起用不到多久,自己的女儿就要嫁做他人妇,一双凤目眼圈微红的看着跪在地上的载澧,“去……给你额娘行个礼吧,日后,好好过日子。”

澧原地碰了个头,转身出暖阁,去到瑾贵妃居住的景仁宫中,给母妃请安,母子两个又有一番答说,也不必细表。

旗人娶妻要是夜晚进行,但不能拖过子时,因为在满族人的观念中,过了子时,阳气渐生,不利于阴阳平衡。若如此,新娘就必须在炕上呆上一整夜,要到第二天才能正式和夫婿圆房。因此,一过了戌时,就开始正式忙碌起来。

到了奉迎的这一刻,恭王福晋才知道这一个月的苦头,真没有白吃。出午门上马,等龙亭前导,凤舆后随,她便与她五嫂并驾齐驱,让载澂最得力的一个马把式,穿上銮仪卫校尉的服饰,牵着马款款而行,由端门经天安门,通过天街,安安稳稳地直出大清门,只见夹道聚观的百姓,指指点点,相顾惊异,心里非常得意地在想:这一趟风头可是出足了

到了惠昱府中,全家依然有一番跪接的仪注,等把凤舆在大堂安置好,十位福晋命妇到正屋先去见云玲及母亲,然后伺候梳妆。事先早已约定,这个差使归恭王福晋承担,她也刻意要把这个差使当好,有几样东西是外间从未用过的。还是奕在总署衙门,由外国驻华使者赠送的脂粉,粉是水粉,与江南的鹅蛋粉不同,抹在脸上,片刻就干,又白又光又匀。然后梳头,梳的是双凤髻,一边插一枝双喜如意碧玉簪。

里面静悄悄地在梳妆,銮仪卫预备红缎围的八抬彩轿到了,年命相合、生辰无忌的内务府总管一人率领属官二十人、护军参领一人率领护军四十人,负责迎娶新人。先期选取年命相合生辰无忌的总管内务府大臣妻一人率内管领妻等八名担任随侍女官,分别到福晋家与贝勒府敬侯,步军统领负责清理自宫门到福晋家的道路。

吉时降临,内监将彩轿陈于中堂。福晋礼服出阁,随侍女官伏侍上轿下帘。八名内监抬起,灯笼十六、火炬二十前导,女官随从,出大门骑马。前列仪仗,内务府总管、护军参领分别率属官与护军前后导护。到贝勒府外,仪仗停止、撤去,众人下马步入。女官随轿到皇子住处伺候福晋下轿,引福晋入宫。随后举行合卺仪式,由等候在此的命妇负责。

六对藏香提炉,引导着云玲跨过有‘平平安安’寓意的苹果马鞍,被引导到西首站定,这就到了拜天地的时刻。载澧这面也是算好了时刻的,等云玲刚站好位置,他也有几个小兄弟嘻嘻哈哈簇拥着到了,站向东首与云玲相对而立,在繁密无比的鼓吹声中,一起下拜,九叩礼毕,成为结发。

拜了天地拜寿星,拜完寿星拜灶君。而主持中馈是主妇的天职,因此,拜灶君亦只有云玲行礼。同时礼部和鸿胪寺等等外廷的执事,恭襄大礼,到此作一结束。再之后的繁文缛节,与这些人无涉,可以退下了。

三叩礼拜了灶君,两个人在洞房东暖阁行坐帐礼,吃名为子孙饽饽的饺子。煮饺子的是惇王福晋,一下锅就得捞起来,呈上新人,饺子还是生的,但不能说生,咬一口吐出来,藏在床褥下面,说是这样就可以早‘生’贵子。

于是载澧暂时到前面房中休息、招待往来宾客,迎接众人的笑闹,等候福晋命妇为云玲上头。这仍然是恭王夫人的职司,在满洲人,叫做‘开脸’,用棉线绞尽了脸上的汗毛和短发,然后用煮熟的鸡子剥了壳,在脸上推过,立刻便出现了容光焕发的妇人的颜色。这一样功夫,讲究肤发之间黑白分明,截然如利刃所切,称为‘四鬓刃裁’。

然后是重新梳头。双凤髻只是及笄之年的少女装束,此刻改梳为扁平后垂,无碍枕上转侧的燕尾头,仍旧插戴双喜如意簪,另外插一朵红绒所制的福字喜花。这样打扮好了,方始抬进膳桌来开宫里称做团圆膳的合卺宴。

这时的载澧总算能够抽身回房,由府里的小太监照料着,引入新人所居的暖阁,向两福晋和八命妇一起请安行礼,不知是喜气还是腼腆,脸红得厉害,向两位福晋虚扶一扶,带些窘意地笑着道乏。“五婶、六婶,这阵子把你们累着了。”

“借皇上的喜气,一点儿都不累。”惇王福晋看一看她弟妇说:“咱们走吧”

福晋两妯娌,领着几位命妇无声无息的退出去,却不曾走远,在殿前遥遥凝视。不久,看到太监和女官亦都退了出来,东暖阁的槅扇,轻轻地被合上了。于是一对结发侍卫在殿前廊上,击着檀板用满洲语高唱‘合卺歌’。那对‘蜜里调油’的‘百子双喜香油灯’,在雪白的窗户纸上,荡漾出腻人的霞光,然后听得云玲仿佛也在唱着什么。

四月初七日一早,载澧和新福晋收拾整齐,各自换上朝服,进宫给皇帝请安,皇子三跪九叩、福晋三跪三拜,皇帝含笑看着这一对新人,心中满意极了,“大约是朕心里的作用吧?大阿哥较诸昨天,倒像是换了个人似的,又有精神,看上去又体面得多。嗯,不错,不错”

一双佳儿佳妇同时红了脸蛋儿,羞涩的说不出话来,“儿子愧蒙皇阿玛褒奖,实是不敢当。”

这句话说的不伦不类到了极致,皇帝扬声大笑起来“此事和朕夸奖不夸奖可没有半点关系”他笑着对身边的皇后说道。

“皇上,臣妾想,大阿哥已经成了家,皇上也该赏他一份差事了吧?总是宗人府那样的地方,孩子都闲置得耽误了大好时日了。”

“嗯,”皇帝点点头,这件事他早就考虑过,便顺应皇后的意思,“朕想了想,你书读得未必好,又是好动不好静的性情,呆在宗人府,也是为了磨一磨你的火气。如今已经成家,也该是大有作为的时候了。你到神机营去吧,给你七叔帮帮忙,同时,学习着认真操演兵士,料想于你最为有利,你可愿意?”

载澧大喜,忘记妻子就在身边,这样的场合总是要夫妇共同进退的,当即跪倒,“儿子领旨,谢恩儿子谢皇阿玛恩典”弄得钮钴禄氏呆呆的站在那里,一副手足无措的可怜相。

“到神机营,千万不要以为自己是天家血脉,而有任何骄矜习气。实际上,朕倒是不担心你的,你这个孩子,有时候有点像你五叔,最好和贩夫走卒往来,身上有那么一股子江湖草莽之气——朕担心的是,营中自有那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左右逢迎,借溜须拍马为能事,以求能上达天梯的目的——这些事,官场上下,概莫能免,总要靠你自己把握,能够持身得正,阿玛为你欢喜之余,若有所封赏,亦可搪天下悠悠众口;你若是做不到,即便是朕的儿子,也休想在仕途上有任何进益,你明白吗?”

“是,儿子都记下了。”

皇帝不再多说,摆手示意二人跪安——载澧是嫔妃所生,按照朝廷的典制,还要携新妇到母妃宫中,去给生母请安行礼呢。

更多到,地址

第55节出嫁

第55节出嫁

载澧迎娶钮钴禄氏的同时,大格格秀慧公主下嫁曾府的差事,也在进行着。和载澧娶妻不同的是,皇帝对这件事的热衷程度,也要关注得多。

这倒并不是因为曾国藩是军机重臣,一国首辅,而是因为皇帝对女儿的宠爱,实在是出了格——按照清制,儿女长成,都要分府出外居住,但皇帝最是娇宠几个女儿,弄到秀慧、颖慧、秀慧和珏慧四位公主一直到现在,兀自赖在宫中,不肯出去。皇后有时候说几句,皇帝总是敷衍,“算了吧,她们既然爱在宫中住着就让她们住着吧,等到日后出嫁了,你做额娘的想见也见不到了。”便将此事拖了下来。这一次秀慧公主出降,最舍不得的不是母亲,倒是他这个做父亲的。

几次想降旨,将女儿出嫁的日子再拖后一些,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眼见势不可改,唯有多多赏赐一些财物,以表做阿玛的一片心了。故而这一次的赐物比之赏赐惠昱一家的赐币,真称得上是足尺加三分了。

肃顺知道他的脾气,在内务府拟定的赐物礼单上,已经更有增叠,皇帝兀自不满意,亲自加上二百两黄金,一万两白银;金银茶筒、银杯;一千匹贡缎;另外是二十匹配备了鞍辔的骏马。其他另有诸如东珠珊瑚金项圈一个、衔珍珠的大小金簪各三支、嵌东珠二颗的金耳坠三对、金镯二对、金银纽扣各百颗、衔东珠的金领约和做各式袄褂被褥的貂皮、獭皮、狐皮数十张,绸缎一百匹,棉花三百斤,饭房、茶房、清茶房所用银盘银碗银壶银碟等若干。

那二十匹骏马也是一色纯白,是古代天子驾车的所谓醇驷,大小一样,配上簇新的皮鞍,雪亮的铜活,黄弦缰衬着马脖子下面一朵极大的红缨,色彩极其鲜明。为这二十匹马,上驷院报销了八万银子,还花了三个月的工夫,把马匹调教得十分听话,不惊不嘶,昂首从容,步子不但踩得整整齐齐,而且还能配合鼓吹的点子。光是这个马队,就把六七十岁的老头子,看得不住点头,说是:“活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趟见”

在皇帝看来,这还不算满意,但肃顺说,“天家富贵,不在钱财上计算,光是那一万两银子,便是户部银库的炉房中特铸的,五十两一个的大元宝,凸出龙凤花纹,银光闪闪,映日生辉。凡此种种,皆可见皇上待公主一片慈爱之心。而且,以后的日子还长着呢,主子但有赏赐,只管派小太监赍送过府就是了,也不必急于这一时嘛”

因为这样的话,皇帝才暂时打消了趁这样一次机会,把内务府府库全都搬到大公主府的荒唐念头。

和他同样为婚事心神不宁的还有曾国藩,尚主固然是荣光,但与之同来的,还有无限的麻烦,继鸿有点书呆气,自从赐婚的旨意到府之后,就变得浑浑噩噩的,旁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欢喜得傻了,但曾国藩明白,与其说是在高兴,不如说是对未来的惊恐和担忧。

日后娶了公主,彼此是夫妻,却先要论君臣,同房之前,还要行主仆之礼——这是何等煞风景之事?还不必提公主每每招额驸,都要经陪嫁过来的内务府嬷嬷的准许,每一次夫妻燕好,也都要记录在册但这是祖制,连曾国藩也是爱莫能助的。

他想了想,此事非得和皇上奏陈不可,也好让小夫妻鱼水情浓,琴瑟好和。但自己的立场特殊,不宜开口,便转托肃顺,在皇上面前婉转进言。(更新本肃顺也觉得很为难,此事是祖制,便是皇帝怕也不好更改的吧?但曾国藩权势倾国,他更加不好推拒,便答应日后找机会再说。

好在他是每一天都要到御前的,机会多的是,正好皇帝谈及内务府的差事,唠闲天儿似的说道,“大阿哥的婚事,眼看着就要毕其事了。时间虽然很紧,但内务府上下,总算料理得妥妥当当,肃顺,你身为内务府大臣,办差得力,朕该怎么赏你啊?”

“奴才能够伺候主子,为主子办差,如何敢贪图主子的赏赐?”肃顺笑眯眯的跪下去碰了个头,起身说道,“只是,君父有所赐,奴才不敢辞。主子要赏,奴才请主子赏奴才一句话。”

“你这狗才,”皇帝笑骂着,“说吧,想要什么?”

“奴才想,请主子赏奴才一句话,大格格出降之后,不必仿效前朝旧例,在额驸府中,凡事皆可擅专,而不必经由那些下人。”

“嗯?这话怎么说?”皇帝下意识的问了一句,立刻醒转,“哦,朕知道了,是为这件事啊?”

顺说道,“奴才想,大公主出降曾府,固然是曾大人阖府荣光万端,但若是在其中多有小人从中渔利,不但于他们小夫妻不利,更容易为人讥笑为……”

“为什么?”

“为皇上有意纵容下人,借公主婚事贪利。”

皇帝悚然动容,“嗯,这确实是个麻烦。等日后吧,日后朕亲自和慧儿说。让她拿出主子的架势来,别整天为那些魂账东西左右”

“皇上圣明”

因为这一番奏对,皇帝又想了很多,觉得即便有自己的旨意,只恐下面的那些魂账东西阳奉阴违,最后还是会落到空处,与其如此,不如痛下决心,整改一次,“额驸府已经重新装点一新了吧?”

顺心中有些奇怪,额驸府是早在上一年皇帝降旨赐婚之后,就由内务府、工部奉旨敕建的,府中亭台楼阁,小桥流水,一应俱全,因为大公主住在漱芳斋,皇帝特意降旨,在府内特别仿照漱芳斋的样子,按照原比例搭建了一处,起名栖凤。单是这一项大工,内务府就报销了十六万两银子,怎么又问?

“既然是新园子,就要有一番新气象。公主出降之后,身边除应有的奴婢、下人、太监之外,那些嬷嬷、谙达之类的,一个也不用带,省得他们有事没事就找茬,无事生非。”他说,“至于他们小夫妻之间的事,也由他们小夫妻自己做主——此事定为永例,今后再有公主出降事,一体照此办理。”

“皇上,这怕是不妥吧?公主出降,身边没有一个用的惯的下人怎么行?”

“用用就惯了。世界上的事从来都是从生到熟的。二十年前,朕还没有当过皇帝呢”皇帝手一摆,制止了肃顺的话,“新进的下人,让他们小夫妻从头用起,日后也好摆弄。此事就这样定下来吧。”

处置完这种外场事,还有一个人要另行训教,就是自己的女儿——即便没有内务府的一群下人从旁簸弄,若是女儿自己在府中摆出格格的架子,也足以让曾纪鸿伤神不已的了,“……到了曾家,不要拿你公主的身份压人。阿玛为你选的夫婿,是要和你好生过日子,日后为曾家开枝散叶的,不是让你拿来欺负的,嗯?”

秀慧公主有一搭无一搭的听着,不时翻起眼皮,向父亲扫一眼,“女儿记住了。”

只是一看女儿的神态,皇帝就知道,自己的话全落到空处,十句之中她连半句也没有听进去,“慧儿,你虽是旗下女子,嫁到夫家,就要守夫家的规矩,要真是不听话,使小性儿,曾国藩管你是不敢管的,但你别忘了,朕还是能管的——要真到了那一步,不但你丈夫一家的面子上不好看,连你母后的脸上怕也没有什么光彩了。”

“女儿都记住了。”秀慧娇声说道,“女儿到了曾家,一定谨守夫德,不敢以皇阿玛之尊为荣宠,行不孝之道。”

“盼着你能够记住吧。”皇帝叹了口气,无奈的说道。

眼见女儿出嫁的日子临近,皇帝的心神越发不安宁起来,按照他的心愿,要亲眼看着女儿披上鲜红的嫁衣,做新人夫才算了了这一桩心愿,但皇帝身份贵重,甚至连出宫去参加女儿的婚礼,也为群臣所阻,成了不可及的奢望,没奈何,只好闷在宫中,一个人发呆。

“皇上,曾国藩携额驸曾纪鸿进宫来了。”惊羽的一句话让他醒过神来,“哦,传他们进来。”

曾国藩父子到御前碰头,皇帝凝视了这父子两个片刻,“曾纪鸿?”

“下臣在。”

“不用这么拘束,”皇帝勉强笑着说道,“你是你,你父亲是你父亲。他是朕身前的大臣,更是朕信重之人。和朕相见,总要有一份人臣规制约束。你却不必的。今后啊,你和朕就只论翁婿之情吧。”

“皇上爱重,以公主下嫁,下臣感恩之外,更有濡慕之情。”曾纪鸿说道,“下臣谨遵皇上圣谕。”

皇帝也不隐瞒,笑着说道,“秀慧……朕训教过她几句,但这个孩子,给朕骄纵坏了,怕是没有什么效果。今后啊,你多多担待吧。”

“公主秀外慧中,人品贵重,下臣岂敢言担待二字?”

“朕还是那句话,既然嫁到你家,就是你家的媳夫——朕知道汉人家里的规矩大,这种为人媳应该注重和注意的地方,朕也不是很清楚,总之一句话,该说的就说她,该管的就管她。即便是惹着她,也没什么了不起——最大不了的,也就是她借回宫之机,和朕哭鼻子,你放心,朕绝不会因为她是自己的女儿,而有半点偏听偏信。”

曾纪鸿自然的唯唯领旨。他看不出来,曾国藩却是旁观者清,皇帝的这番话说得前言不搭后语,凌乱以及,可见心中鸡荡之情,难以自已了。

等到了四月十六迎娶的正日子,仍旧是内务府的差事,銮仪卫抬着八台红围绸缎的花轿,由内务府总管一人率领属官二十人、护军参领一人率领护军四十人,负责抬着新娘子到曾府门前落轿,曾国藩率领阖府男女,在府门迎接,由女官将公主扶入正堂,三拜之下,结成夫夫。

有喜娘扶着公主,转身送入洞房,正堂上的往来宾客,一片欢腾,皇帝嫁女儿,朝中任谁也不敢不凑这份热闹,仅仅是同僚送至的礼物,就摆满了曾府新近开辟出来的四间敞亮的偏厅。

内务府照例备酒宴五十桌,羊三十六只,饽饽桌五十桌,黄酒五十瓶到曾家设宴庆祝,并设乐队。曾家亲族折中有职官员坐东面西,其余来宾坐西面东。宴会由奉茶、奉果、奉酒、奉馔酌酒等程序组成,中间伶工乐队奏乐助兴。宴会结束,全体官员在阶下望宫阙行三跪九叩礼。

一直忙到几近子时,方才散了宴席,喝得面色通红的曾纪鸿由下人搀扶着,进到新房,牙床上坐着身着鲜红嫁衣的秀慧公主,用秤杆挑开头上的盖头,灯光下美人如欲,一团娇羞,正在撩起明亮的眸子向自己看来。

曾纪鸿傻傻的笑了一下,忽然想起父亲教过了礼节,“臣曾纪鸿,见过公主。”

公主望着下跪的曾纪鸿,心中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这就是相伴一生的枕边人了吗?一时间竟忘记了说话,“哦,你先起来吧。”

“是。”

公主看着他,曾纪鸿生得未必有如何英俊,但也不难看,面容和善,看上去很憨厚的样子,心中一软,“皇阿玛和我说,今后夫妻相处之道,贵在二人平等,这种相见之前,先行叩拜之举,就免了吧。”

纪鸿想了想,又加上一句,“皇上圣明,体天格物,通情达理。旨意一下,不知道有多少人感鸡涕零呢”

公主不置可否的一笑,“额驸,天色愈晚,早早休息了吧。”

听她这样一说,曾纪鸿心中一荡,难得的升起一股旎念,也不知道自己说了些什么,扶着新婚妻子站起来,看着陪嫁过来专职伺候的下人、喜娘铺好被褥,笑眯眯的说了一声,“公主身子娇弱,请额驸多多怜惜。”这才转身退了出去。

曾纪鸿心头有如鹿撞,凝神看时才发现,不知道什么时候,自己已经将公主拥在了怀中,“哦臣……”

秀慧知道他一时之间还是不能放开,拉着他的手走到床边,喟叹着说道,“额驸,我虽是公主,但嫁到你家,就是你曾家的媳夫,……你我x后回额驸府居住,总要拿出男子汉的气度来,好吗?”

曾纪鸿红着脸点头,“公主教训的是,为夫……”他大着胆子换了一个称谓,看妻子神情如常,眼神中更有几分鼓励之色,胆子更大了,怯生生的伸出手去,揽住妻子的腰肢,“为夫……今后一定照公主的话去做,不敢有半点违背处”

公主给他的话逗得扑哧一笑,在明亮的烛光下更增丽色。曾纪鸿喜翻心肠,“公主,*宵一刻值千金,为夫服侍公主休息吧?”

是一字之诺,在曾纪鸿听来却不啻纶音,一只手放下蚊帐,一只手拥抱住妻子,翻身倒在了榻上。

第56节武者

第56节武者

副岛种臣是正月二十五日到达天津的,不及入城,只是命随员到三口通商大臣官衙呈上日本国此番来华所带的人员名单及进奉给中国大皇帝的礼单,即刻从天津启程,赶赴北京。首。发

上一年的十二月中,两国初步议定条约的草签文本,三条实美带团返回国内,将文约呈上天皇,并交内阁审议,对于两国通商,各自开放口岸允许彼邦往来,日本上下并无异议,只有对于琉球之事,内阁对于草签的文本分外不满:“琉球自丰臣秀吉起,便是日本的属国,如今三条君西去谈判,居然落得一个从根本上放弃琉球群岛的结果?难道您身为太政大臣,就认识不到琉球群岛对于日本的重要作用吗?”时任海军大臣的胜海舟大声咆哮,“陛下,我们日本海军,决不能坐视琉球群岛再不属于日本国民这样一个难以接受的损失于不见,臣请陛下派兵,保护日本在海外的领土不受损失”

对于这样的声音,三条实美早有预料,冷笑着摇摇头,“海军大臣阁下,我希望您能够冷静的想一想,凭今日日本海军的实力,又岂是能够与大清北洋水师一拼的吗?你所有的,不过是船款尚未付清的出云级炮舰快船,最高吨位不过三千六百,如何和大清的远字级铁甲舰相抗衡?”

“这还不算,据臣所知,满清正在兴建南洋水师,以李鸿章为办差大臣,一次性向英国造船厂订购了四艘较诸远字级更加先进的山字级铁甲舰,仍然是咸丰皇帝亲自设计图纸,具体如何虽尚不知晓,但亦可想见,不论动力抑或火力,都是比远字级更加威力庞大的新式舰船,等到舰队建成之日,台湾、琉球、越南、缅甸诸属国之地,甚至关岛,也都在南洋水师巡阅范围之内。陛下,凡此种种,皆可见中国皇帝扩张之心,正在方兴未艾,我x本唯有励精图治,寄希冀于未来,此时此刻,万万不能与大清肇起争端啊。”

明治天皇虽然觉得胜海舟的话更加顺和自己的心声,但三条实美的话更加的谋国之言,此刻若是为琉球事得罪了大清,所引致的后果是日本国不能承受的,“那,就依太政大臣所说吧。朕……同意合约所载诸项就是。”

在草签的文本上用过玺印,就代表着日本政府方面同意了谈判之后的文字具有法律效力了,接下来要做的,是将文本携回中国,由对方进行同样的操作,成为日后两国往来交涉的准绳。不过在出发之前,还有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按照中国大皇帝的要求,选择日本国面容姣好的女子送到大清,填充皇帝陛下的后宫之中。这不是一项很容易完成的差事,并不是日本没有上好的佳丽,而是既要容貌娟秀,又能够说一口流利的中文,便是很麻烦的事情了。

用了一个月的时间几经寻找,终于搜罗了七位女孩儿,其中为首的一个,还是海军大臣胜海州的妻妹他的妻子是本州强藩之一的足利氏,名叫园子;妻妹叫贡子,今年只有十六岁,乃父是日本强藩之一,久慕中华文明,在女儿出生之后不久,便在国内雇请汉学人才教授文字,十余年以降,贡子小姐诗文绘画,无一不精,还能够说一口不很流利的汉语——这非是小姐之过,实在是教授他文化的所谓的汉学家,也未必高明到那里去。

胜海舟恨透了中国人,竟然借助国势强横于日本,就强行命令本国官民退出据守多年的琉球群岛?还有三条实美这样的小人,不惜在国内搜罗美女,贡献大清?最后还把注意打到自己妻妹的头上?有心抗拒,但天皇陛下的命令不容更改,只好一面心中大骂着三条实美等**乱百姓,一面派人给妻妹整理行装,准备登船上路。

足利贡子小姐也是哭得哎哎啼啼,此去异国,前路茫茫,不知道所遇所经之人到底是如何模样,文字中所学到的文字、典制、中华流传而下的五千年文明,充斥于胸,但在此刻,也全然没有了用武之地。这还不算,正是在寒冬之中乘船出发,大约是受了风寒的缘故,这七位从国内搜罗而出的美人,病倒了三对儿半。

海途一片险恶,好不容易弃舟登岸,男子还好,几个女孩儿早就被疾病和舟车不适折腾得面无人色,带团到中国来的正使副岛种臣到姑娘们的房中看看,连连摇头而出:“脸色都绿了,如何可以送进中国皇帝面前去?”

“大人不必着急,在管驿中休息几天就好了。”

“这怎么行?”副岛种臣说道,“你看着吧,用不到两天,中国皇帝就会派人来了。”

“为什么?”

副岛种臣看了看同行的山县有朋,知道他不清楚中国的规矩——使节到京,除了随行人员,此来的目的之外,还有就是要将此番携带而来的礼物——虽然搜罗到的女孩儿是七个,但呈报到礼单上的只得五位,这五位小姐的身家、年纪等项都要罗列在礼单上,以中国皇帝性好渔色的天性,只怕立刻就会派人来讲贡子小姐等人接纳进宫,至于后面会发生什么,也是任何人都可以想见得到的。

而等到大清方面派人来,一见之下,必定大失所望——五个女孩儿花容憔悴,都几乎没有了人形了到时候,奏报天子,皇帝一定不会满意,自己受肃顺指点,特意办理的这一趟差事,就算全部砸在手中了。应该怎么解决呢?

副岛种臣想了想,决定还是赶在中国人将礼单奏上御前之前,请肃顺从旁进言几句,旁的不必求,只是请他拖延几日即可。于是派随员到总署衙门办理转换公文,自己带着下人,一路往肃顺府上而来。

来此扑了个空,肃顺不在家。好在副岛种臣言语风趣,为人大方,肃顺府他也是经常往来的,和下人彼此相熟,一问才知道,大人正在为大阿哥载澧迎娶钮钴禄氏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一天之内呆在府中的时候不多。若是贵使有事一定要见的话,可以先留下话,等晚上大人回府了,代为传禀。

于是,副岛种臣请府中的下人代为通传,只说自己奉天皇陛下所差,二度来华,为增进两国事和大清总署衙门互通利益,增加了解。尚未办理公务之前,思及上年来华,门g大人多方照拂,心中感戴,特来拜会云云——以肃顺的精明,只要听到这样的话,一定会悟出其中另有隐情——哪有正经事没办,先做这种私人拜会的道理?

果然,等肃顺回府,门下人将他的话说完一遍,虽然肃顺已经累得不行,但也听得出来,副岛种臣一定有事,当即命人拿自己的片子到日本使节居住的管驿,将副岛种臣接到府中。时已夜深,肃顺强自打起精神,听副岛种臣把来意说了一遍,最后说道,“不瞒老大人,此番本人从国内前来中华,另外备有二女,专是为大人搜罗,以为大人娱老之用,只不过敝国国土狭小,人才颜色未必能入得老大人青眼呢”

“这件事啊?你来得正好。皇上最近未及顾虑此事,圣心都在为大阿哥成亲事忧烦,想来拖上几天也不碍的。”肃顺说,“不过,依老夫之见,最佳之法莫过于将几位日本佳丽之名从礼单中黜落。”

“大人此言,可有说乎?”

肃顺白了他一眼,“我家天子终究面皮薄,若是给人知道,从日本国搜罗美女,充填后宫,传扬出去,给小民议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