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山河血(无语)-第4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是军官,我不能和这些士兵站在同一个队列里!”

“狗屁!”

那个下士骂了一句,然后大声嚷道。

“特么的,整个就是一伪军,还扯个屁军官!要不是上头有命令,爷这就把你拉出去毙了!”

下士骂骂咧咧的把他的肩章撕下来,扔进一旁装满肩章以及勋章的垃圾桶里,而常隆基看到那个上尉看到自己的肩章被扔到垃圾桶中时,脸上的神情似乎有些复杂,是因为羞愧,还是?

这是一个复员军人管理局的官员告诉他们,要把真实姓名告诉接待他们的军官,否则他们得不到遣返证,而他们得把这个证交给家乡的复员军人办公室。

“如果你们老老实实的回答问题!”

那个官员说道。

“政府就不会惩罚你们,但如果不老实回答,你们就无法得到工作!”

和其它人一样,常隆基如实的回答了问题,问题很简单,实际上在回国前,他曾被询问过更多的问题,终于在回答完那些问题后,他得到了遣返证、一张回家的免费车票以及20元东四省流通券,之后,那个上尉告诉了们。

“你们现在被遣返回,不会受到惩罚,也不会进监狱,你们可以回家了!”

在听到这句话的时候,几乎所有人的心里都长松了一口气,好了,终于可以回家了。

“你们现在成了老百姓,可以按自己的意愿生活了!”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谁也没动,直到那个军官发出“解散”的口令后,他们在那里转来转去,不知如何是好,他们迷惑不解的互相望着,等待着命令,但那个上尉却已经离开了,再也没有人命令他们了,在过去的几年间,他们早就适应了命令,而现在,却没有任何命令。人们茫然不知所措的站在那里,他们习惯于服从命令,他们现在甚至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走吧!”

不知是谁说了一句,然后人们开始朝着出口走去,那些荷枪实弹的国、军并没有阻拦他们,

拖着沉重的背包,常隆基径直朝着火车站的方向走去。

以后该怎么办呢?

回家种田?

家里还有他的田吗?常隆基不知道,可心里头却没有谱,谁让爹死的早,娘又改嫁了呢?听说,东北光复后,政府对土地早就实施了登计,村长会把他的名字登计上吗?

列车的车厢里挤满了被遣返回国的人们,看着那一张张麻木而又茫然不知所措的脸庞,常隆基默默的看着窗外,他现在甚至有些害怕回家,如果回家的话,所有人都知道,他是个伪军,是汉奸。

当年他们都不是心甘情愿当的兵,都是被抓去的,可在老百姓看来,他们还是伪军,就像在码头上,无论是国、军还是码头工人,在看着他们的时候,脸上全是轻蔑和瞧不起的样子。

没枪毙就已经不错了……

是的,没枪毙就已经不错了,在南洋的时候,听说东北的军事法庭上,有几万汉奸被枪毙了,他们能保住命就已经不错了。

不知为什么,一路上大家伙不断的下火车,到最后在所有人都下了车的时候,常隆基依然还是没有下车,他坐着火车继续向北走着,东北,在他的记忆中只是家,可这个家里却已经没有亲人了,爹娘都走了,就连姥姥也走了,至于姑姑家……换句话来说,即便是回到了家,还有什么呢?

也许,应该留在南洋,想到一路上兄弟们说的话,是啊,留在南洋,当两年兵退伍了,再娶个媳妇,安安稳稳的在那里过日子也不错啊!

可对于习惯了东北的冰天雪地的常隆基来说,他却无法适应南洋的天气,可这里还有自己的家吗?直到两天后,当火车到点终点站哈尔滨的时候,他才有些心不甘情不愿的下车,如果可以的话,他还会继续向前走。

在人潮涌动的火车站里,常隆基置身人群茫然的朝前走着,人们的脸上带着笑,可他却高兴不起来,在出了火车站的时候,他看到在站外的靠墙的地方坐着一些人,他们坐在地上,抱着胳膊,伸出帽子要在那里乞讨,他们大都是残废,他们都是正值壮年,只看到他们,常隆基便知道,他们也许和他一样,都曾当过伪军,只不过他们丢掉了腿或者胳膊。

提着行李的常隆基来到一个无腿的人跟前,从口袋里拿出了一块钱,丢到那个人的帽子里。

那人先是一愣,他先看到的是常隆基的脚,然后抬起头看着常隆基突然笑了起来。

“嗨,刚回来?从那回来的?欢迎你回家!”

对方看出常隆基是刚回国的“伪军”,不是因为其它,而是因为他脚上的昭5式军靴,也只有他们能体谅他的难处。

“嗯,从南洋,”

常隆基沿着墙角坐了下来,然后和这个伤兵聊了起来,知道他的双腿是在西伯利亚剿匪的时候冻掉的,也知道了他们为什么来这里乞讨,除去要饭他们还能干什么呢?

“我说,兄弟别呆了这了……”

吸着烟李老成看着火车站上来来往往的人说道。

“在东北,没有咱爷们喘气的地方,搁谁眼里头,咱都是汉奸,都是狗腿子,老百姓可不管你是不是被抓的壮丁,依我看,兄弟,趁着手里头的遣返票还有用,直接直的,去北边!”

“去北边?”

他的建议让常隆基一愣,去北边干啥?

“对!”

狠狠的吸口烟,李老成指着北方说道。

“那地方现在是咱的地盘,那地方,不问你过去干啥,到了那什么都有,要工,有工,要钱有钱,就连女人都一大把,就差咱中国人!兄弟,听我的准没错!”

“到北边……”

在常隆基犹豫着的功夫,就听着身边伤兵对他说道。

“兄弟,别想了,要是我的不是个残废,我也去那,在这……”

伤兵没声了,他的神情显得极为复杂,而常隆基却知道他想说什么,在这地方,到处都是别人的冷眼,那眼神,他也碰到过,尽管在回国的时候,他换下了身上的衣裳,可脚上的那双鞋……

这会,他都想把鞋给丢掉,可丢了鞋又还能穿什么呢?

“大哥,谢谢你……”

道着谢,站起身常隆基就想从口袋里掏钱,可他却拒绝了。

“穷家富路,兄弟,你也不容易,留着钱吧,我一个残废,要点饭吃就成了!”

又一次,常隆基踏上了火车,这一班火车是朝着西伯利亚开去的,在坐在火车的时候,他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几年前当初的时候,他不也差点乘着这火车去了西伯利亚,那里到底是啥样子?对于西伯利亚,常隆基根本就是一无所知。

“应该和东北差不多吧!”

在心里这么嘀咕着,常隆基默默的看着车窗外的辽阔的大草原,神情显得有些呆滞,有些茫然……

第1241章指路

“加油啊,朋友!”

伤兵的话让原田的心头一暖,他继续向前走着,道路的低处男女老少在那里把稻草和报纸铺在地上当床睡,整个通道里污秽不堪,一个衣衫褴褛的男人想挤进去,但被一个长着胡子的家伙推了出去。

“这是我们的地盘!”

他咆哮道。

“要占地方你得交钱!”

被推开的那个男人开始哀求道,他和妻子以及孩子处境很难,连一分钱都没有,在男人的哀求中,坐在角落里的一个抱婴儿的妇人说道。

“义雄,让他们免费过一夜吧!”

通道里的其它人怀着怜悯之心,挪出了一块地方,让新来的这三个人有了落脚之处。

“这是怎么回事?”

原田问道,有人告诉他,那些在飞机轰炸中失去家园的人先在地上划出自己的地盘,被遣返回国的人得给那个家伙交纳地盘费,那个叫义雄的家伙是这里的头,他管着这个地方,保护交费者不受闯入者和小偷的骚扰,现在地盘费已经升至1000日元了。

原田看到新来的一家三口虽未交钱,但却受到同样的欢迎,怀抱婴儿的妇人问道。

“被遣返回国的还是家被毁了!”

“从满洲被遣返回的!”

那个男人说道,他竭力控制着猛烈的干咳,他的妻子神情木然的把一件脏乎乎的衣服递给他,然后把一个骨瘦如柴的男孩抱在胸前,让他暖和一点,在一张破草席上安顿下来后,那个男人说道,他们在满洲做了20来年的小生意,原本一切都不错,现在只剩下两个包袱,当他们讲述他们在满洲的经历时,其他人都专注的听着。

“……这还是好的,他们甄别了好几次,在确定我没有伤害中国人后,同意我归国了,很多开拓团的人,听说,他们要被押解到西伯利亚……”

听着身后的声音,原田步履艰难的朝家走着,这怎么会是东京?他已经看惯了被毁坏的城镇和战场上的惨景,但没见过自己的城市被毁成这个样子,一些大楼孤零零地立在地上,好像巨人把其它楼房都拆光了似的,满目的荒凉和凄惨的景像,这是战争的失败给日本带来的灾难,眼前的这一切让原田感到困惑和漠然,战争不但使许多人失去了性命,而且使活着的人失去了原来舒适的生活。

就在这时,一辆吉普车差点撞着他,悬挂着中国国旗的车猛的停下来了,一看是占领军的车,原田连忙鞠躬,在远东,他已经习惯了向中国、军人鞠躬,就像过去占领区内的百姓向日本兵鞠躬一样,但是车上的士兵却非常友好的问道。

“想搭车吗?”

中国士兵开口问道。

“你们允许日本人搭车吗?”

在矿区看守期间,原田学会了说一些简单的汉语,在他看来,未来汉语在日本也许比其它语言更重要。

“没特别的规定!”

原田这才把包袱放在后面坐在车上。

“这车可真好……”

原田心里想着,在接下来的路上,原田知道这个中国下士名字叫唐秋明,是一个老兵。

“……其实你看,你们为什么非要打仗,打来打去,到最后,受罪的还是老百姓,过去你们打我们的时候,我们的老百姓受罪,你看看现在你们这……老百姓可不是一样的受罪?”

对方的教训让原田不住的点头称是,确实是这样,假如日本当初没有一味的要扩张,又岂会落得今天这步田地。

在快到家的时候,原田惊讶的看到自己的家并没有受到毁坏,心跳一下子加快起来,在走近之后,他看到花园被改成了菜园,他像客人一样敲响了大门,在门开的时候,是他的太太,是纯子,她盯着他,好像是看幻影一般,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最后她猛的一把抱住他。

惠美也出来了,后来所有人都哭了起来。

“谢天谢地,你总算回来了!我就知道,你一定会回来的!”

纯子看着丈夫的说道,尽管纯子很想知道他是如何回来的,但还是对他说道。

“您先洗个澡吧,我去给您准备一下。”

而几天没洗澡的原田也正想洗个澡,在热水中心情的享受很长时间后,他走出了浴室,简单的谈了一下自己在西伯利亚的经历,甚至还提到,对方并没有扣留他的财产,妻子想让他吃饭,但是原田却不想分享她们的食物,说他已经经在朋友那吃过饭了,并且还从包中取出中国、军官送给他的那几十盒罐头。

在临睡前,原田自言自语道。

“我要把生命完全献给家庭和家人……”

又是一个清晨,几个月来,每一次踏踏实实的睡了一觉的原田从睡梦想醒来后,他走了房间看着周围的满目疮痍的城市,原田不禁长松了一口气,他回到了日本,真真切切的回到了家人的身边,而就在他松下一口气的时候,他意外的看到街对面的栅栏上书写着。

“为建设新日本而努力!日本国民党”

无论如日本也好,中国人也罢,当战争停止之后,曾经的恩怨似乎都消失了,无论战争带来多少痛苦,多少家庭的毁灭,人们的生活总需要继续,人们总需要活下去,不过,作为这场战争中,唯一的战败国,日本的命运无疑更为悲惨一些——绝大部分城市在上百万吨燃烧弹轰炸中化为灰烬,数千万日本人为战争付出了代价——失去了亲人,同样也失去了家园,数百万日本人失去了赖以维生工作。

在日本的废墟上,上千万衣衫褴褛的日本人在饥饿的边缘挣扎着,而男人们每天都在职业介绍所排除等待着,等待着得到一份工作,无论是什么样的工作,而女人们则每天都在占领军救济所或者中国的慈善机构处排队等待着占领者的施舍,尽管只是可怜的两合米,但却足够一家人食用一两天。而在另一方面为了给家人排忧解难,女孩早早的学会了用自己的身体挣钱,在街头或者占领军基地的周围游荡着,只为了出卖自己的身体,换取一包牡丹烟或者几盒罐头,如果幸运的话,也许会成为某一个中国士兵的情人,而真正的幸运儿却能够嫁给一个中国人,那可是从草窝里飞出的凤凰啊。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女人来说,她们只是胜利者的泄欲工具或者炫耀的资本罢了,每天,在走出家门寻找工作的时候,原田都会看到那些穿着有些阵旧却极为整洁的女人,她们虽然没有化妆品可用,但却尽可能的让脸膛更干净一些,也许,当她们回到家的时候,整洁的衣服就会变得凌乱,也许……

回到日本已经几个月的原田没有继续想下去,为了填饱肚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站在职业介绍所的门前,排队等待的时候,原田拿着手中的《简明中汉对话手册》不停的练习着汉语,现在的日本,会说几句汉语的人一下子就身价倍增,甚至趾高气扬挺起胸脯摇大摆的走起来,会说汉语意味着有许多轻松的工作等待着他们,而不需要付出体力,只需要充当中国人的翻译就行了,尽管大多数日本人都可以同中国人进行“笔谈”,双方都能从汉字中猜出对方的意思,但笔淡总归没有直接交流更方便。

在回到日本后,得知三井会社被解散,会社资产被没收的消失后,原田即便是白天再累也会努力学习汉语,并且抓住每一个机会同中国人练习汉语。

等待了几个小时后,终于进入了职业介绍所,依如过去一样,办公桌后面坐着一名中国人,是上士军衔,在他的身旁则站着个翻译,是个年青的女人,不待她说话,在深鞠躬后原田便用并不标准的日语说道。

“您好,长官,我的叫原田,这资料我的!”

恭敬的递出自己的资料。

“会说国语?”

“会,会一点!”

“去过中国?”

“我的中国的没去,西伯利亚的去过,国语的和贵国长官学习的……”

虽说有些结巴,但原田的国语还是让上士点了点头,然后他开始翻看着原田的资料。

“东京帝国大学采矿专业,前三井会社矿业工程师,嗯,将资料完整移交……”

看着档案的上士,不时的抬头看着原田,偶尔的会开口问上两句,最后他合上手中的档案询问道。

“先前你都做过什么工作?”

“协助贵国长官的清理废墟,还有……”

“那一天挣多少钱?”

“50日元,”

50日元只够买半升米,勉强够一家人裹腹。上士点点头,然后又认真的看着原田说道。

“原田先生,现在日本的情况就是这样,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考虑一下,去西伯利亚,即然你过去去过那里,我想对那里并不陌生,为了你的家人,我建议你考虑一下!”

什么!

去西伯利亚!原田惊讶的看着面前的上士。

“谢谢,长官,我的,家人的在日本,我的,我希望……”

“你们可以一起去啊!拿,这个表格你填一下!”

上士不容拒绝的拿出一份表格递给了原田,而拿着那份表格,原田不禁有些茫然,去西伯利亚,自己应该去吗……

第1242章终战之日

战争结束了,至少对于西伯利亚的俄罗斯人而言,战争结束了,可以说永远的结束了。这场战争中,俄罗斯失去了一切——俄国已彻底地战败,如同历史上的波兰一样,被几个国家分割了。

基辅、明斯克、莫斯科、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等一座座城市,被德国人占领了,1。2亿俄国人被奴役着,还上千万俄罗斯人逃往入了中亚、西伯利亚,不过在这里,他们同样没有免于被占领的命运,不过他们的命运相比于欧俄同胞们无疑幸运了许多。

在这个,他们不需要担心被盖世太保逮捕,同样不担心被警察欺凌,似乎,战争对他们的生活并没有造成太多的影响,但实际上,和平,依然给许多人的生活带来的影响。

战争的结束,给卡蜜拉的生活带来了影响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因为战争,她和家人离开了乌克兰,也离开了学校。

而现在,在军队撤出城市后,不过只有16岁的她同样离开了工厂,不再是工人了,更不是学生,战争把她的一切都毁了。

在叶卡捷琳堡,卡蜜拉和母亲、妹妹在远离市中心的地方租了两间人们用泥砖盖成的土房居住,在这片巨大的棚户区内,失去丈夫、失去儿子、失去兄弟的女人们,依如过去一般挣扎在饥饿线上,在失去工作后,也就失去了食品供应,这意味着,失去工作后的卡蜜拉必须马上找到工作,否则全家人就会挨饿。

但是在中学里她几乎什么也没有学到。战争便是宣告她的“毕业”,而停战却在宣告她的失业,好在学历对于找工作是毫无关系的,但是,工作,到哪儿去找呢?在叶卡捷琳堡居住着来自整个俄国的数十万难民,即便是在过去,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工作,现在,情况更加困难了。

在这当口上,中国人——侵略军出现了,面对侵略军的到来,城市并没有陷入混乱,人们用惊人的速度适应着这一切,中国人的到来,解决了一些问题——没有工作的人,可以领取食品券,尽管限时只有两个月,但却给了大家喘息的时间。

曾经的工厂经理们,这会没只是在袖手观望着,他们同样显得很茫然,而那些侵略军们却生气勃勃,干这干那,到处都有他们活跃的身影。疲于长期战争,疲于东逃西躲,长期陷入饥饿的人们,看到和鞑靼人似乎没什么区别的侵略者们那种火热的劲头,无不现出惊异的神色——这帮家伙,一个个就像是在进行五一劳动竞赛似的!

与此同时近郊的人们开始扎着食物到各处的车站附近。做起黑市生意来。有的卖面包的,有的卖鹿肉、熊肉以及鱼肉之类的肉食的。但为了能买到这些东西口,我必须出去劳动挣钱才行。那些逃亡几千公里来到这里的人们,纷纷翻出家中存放了数十年的银器,甚至还有蕾丝桌布、窗帘以及皮草之类的东西,在市场出售,而买主自然是那些侵略者,在这里,也就是只有他们还可以拿出点儿钱,在叶卡捷琳堡,所有人都是一样的贫穷。

同时,侵略者们还要雇些人干活儿。这时,会几句汉语的人,很轻易的就找到了工作,然后,再也不需要为食物担心。至于卡密拉,这个时候,她甚至庆幸在基辅读中学时,她的业余爱好——学习汉语,这一爱好竟然在城郊附近一家侵略者经营的俱乐部里,当上了看衣帽的临时服务生。尽管她一句汉语也不会说,但当她冒然的闯进俱乐部,胡乱他说了句“你好、谢谢,”时,一位身材高大的中国人便很快走了出来,没费什么周折就分配给了她这个工作,说明按日计薪。

这工作来得还真容易,像有圣母在保佑着似的。头一大干活什么也不懂,好不容易挨到第一天早晨五点钟,当她下班回家的时候,竟得到了15卢布,当然是流通券的薪水。

15卢布!

直到现在,卡蜜拉都记得当时自己手里抓着纸币,高兴得飞也似地跑回家去。母亲滴着眼泪,用这钱在当天的黑市上买来两个黑面包,甚至还买了几个鸡蛋。她立即作出了几年来最丰盛的饭摆上桌子,那弥漫在整个房间里香味逐渐消散的味道,至今仍让卡密拉仍难以忘怀。

在俱乐部的工作时间是从每日的午后六时至第二大的早五时。在十一个小时之内,可以休息两次,每次休息一小时。卡密拉的工作是替客人存放大衣和他们携带的的品,并发给存放号牌。在寄存处,除了她还另有两个女人,她们俩的汉语说得也不怎么样,但却都比她好,其中一个说得还相当流利,可以同中国人是行简单的交流。

不过这份的工作却是非常机械,接过东西给对方发个号牌;交回号牌时,再把东西文还给客人。如此而已,简单的汉语也能应付得来,但会汉语总比不会强,收交物品时说上一句“欢迎光临”或“欢迎下次再来”显然要比沉默不语好,没准,还能够得到一些小费——口香糖或者一根香烟,若是能积攒一包香烟,拿到市场上就可换到两块黑面包。而更重的是,卡蜜拉的心里还有一个愿望,就是通过“国际汉语能力标准化考试”,如果通过四级考试,那么就可以得到一份非常不错的工作,所以,卡必拉总会在工作时间一边看着《中俄对话手册》学习,一边向汉语好的莉娜学习。

在顾客不多的时候,卡蜜拉便会手不释卷,一个一个地记词组,记对话。在这里的工作使得越来越认识到,和中国人打交道,语言不通是不行的。她发现在这家俱乐部里,比寄存处挣钱多的工作有的是。

而在另一方面,她同样也接受了另一个现实,不管怎么说,俄罗斯已经成为了历史,现如今这里是中国人的天下,首先得从语言上下功夫,否则是没什么出路的。如果自己也能说几句汉语的话,那么收入的小费就不会比其它差那么多了。所以,她一有空儿便打开课本,拼命地背诵单词和文句。

“你好,我叫卡蜜拉,我是……”

“我叫李子阳!”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响起的声音使卡蜜拉吓了一跳。拾头一看,是一个比他稍高的中**官,这里是军官俱乐部,他正面带微笑的看着自己。

他,他是在和自己打招唉?

李子阳?这,这是他的名字吗?

“我,我在看书。”

卡蜜拉喃喃地回答道。

“看什么书?”

李子阳看着面带羞色的女孩,从一个星期前,第一次看到这个一头金发的俄罗斯女孩后,他总会不由自主的想起她的金发和那双如宝石般的碧眼,直到刚才,以为女孩在和自己打招呼的他才鼓起勇气和她说起话来。

“汉语会话。”

“哦?”

看着女孩手中的会话手册,他知道这是军事情报局编译的会话手册,旨在让士兵至少军士和基层军官能迅速掌握俄汉对话,而在另一方面,却又是本地最畅销的书本,许多俄国人迫于生计,为了找到更好的工作而学习汉语,同时军方以及民间机构办的国语培训班亦招到了很多学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去上课。

“光看书是不行的,”

李子阳将女孩手中的书往柜上一盖。

“学国语,和学俄语一样,要和别人对话!”

李子阳改用俄语同卡蜜拉说起话来。

“我来做你的老师,教你好好学习,怎么样?”

李子阳主动提了出来。

“谢谢你的好意!已经有人在教我了。”

卡蜜拉立即警惕起来,在这里,有很多女孩成为中国人的女朋友,但是她并不想这样。

“怎么?信不过我?我是真心想教你国语的。如果我想找女朋友的话,到那边儿去有的是。你只管放心好啦。”

李子阳有些委屈的说道,难道自己就那么像色狼?所说的那边,指的是俱乐部内部。只要走过寄存处。里边的女人几乎挤破屋子。那些和她一样说不了几句汉语的女人们,连中国人的话也听下懂,却一个个笑得前仰后合,依偎在男人怀里撒着娇。任那些中**人的大手在她们的身上乱揣乱摸。这是些谁想要就跟谁去上床睡觉的女人。她们无一例外地守着红、黄、绿色彩斑斓的衣服,妖艳异常。使卡密拉感动的是,在这个军官的眼中,自己和那些女人是有一定区别的。

“不过,我已经有了书,这就是我的老师。这已经足够了。”

卡蜜拉依然选择了拒绝,在她看来,自己应该同侵略者保持一定的拒绝。

“书本起不到实际作用,譬如发音方法,书上就没写着。这书本来是让我们中**人学俄语用的,不是为俄罗斯人学国语写的。你和中国人学国语,比起这个书本来,要正确得多,同时也快得多。懂吗?小姐!”

就在李子阳因对方的拒绝而感觉有些失望时,俱乐部内却突然响起一阵叫喊声。“万岁!”“乌啦”诸如此类的喊声在俱乐部内回荡着,这时一个喝醉的军官搂着一个俄罗斯女人,走了出来在他看到李子阳后,兴奋的大喊道。

“好了,这下好了,战争结束了,德国和英美停战了,停战了……这下和平真的来到了……”

第1243章德国的让步(拜新年)

1944年3月的最后一天,盟军司令部给英美联合轰炸机部队发去电报,取消以前所有的指令,澄清早些时候困扰过英美联合轰炸机部队的那些涵义模糊之处,再次拒绝授权他们在德国的导弹对其机场实施打击的情况下,对德国发动报复性轰炸的袭击。而这一命令,无疑是在清楚的告诉他们——现在,盟国开始为解决欧洲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了。

在伦敦和美国的报馆改写员大肆渲染这些消息,整个世界都传播着停战就要开始,和平就要来临的谣言。战地记者们故意对战争的结束唤起幻想,似乎战争真的应该结束了,至于正义也好、邪恶也罢,现在,是时候让战争结束了。

就在两个月前,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保护国前保护者康斯坦丁?冯?纽赖特正式地会见了中国驻德国大使陈介。在会面中,纽赖特用德语向陈介声明,他不是作为政府官员去拜访他的,因为他在政府中没有职位,而是作为一个与中国政府关系接近的人物拜访陈介的。

而在会晤中,他们俩谁都不能使两国的政府表明态度,这纯粹是试探性的接触。次日他们再次会晤。这一次,陈介明确表示,中国政府希望和平解决欧洲问题,“并且要在尽可能早的时候。”陈介接着还说,中国认为“她不能参与停火问题的任何讨论”,这个问题应当与美国以及英国商谈。

纽赖特在向希特勒报告了会晤的情况,向他保证,陈介所说的话“确实反映了南京方面经过非常细致、反复考虑的官方决定,我们可以相信这一决定。我们可以确信中国既无意介入欧洲事物,同样亦不愿看到欧洲继续陷入战争之中。”

也是在同一天,中国驻美、驻英大使均接到国内的直接指示——“中国将出面促成欧洲实现停战”,在中国表明了准确的立场之后,秘密的外交活动便不再局限于德国与英美在瑞士进行的秘密接触,而是直接的外交接触,而在进行这几次最初的外交活动的同时,在北非仍在进行战斗,伤亡仍在发生。

美英盟军和北非军团正在进行艰苦的搏斗,在战争中双方都遭受了惨重的伤亡,但双方的阵地几乎没有易手,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谈判在瑞士开始了。

其实,无念经是德国亦或是英美,在俄国战败、中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